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房玄龄问事君之道(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1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房玄龄问事君之道(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2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房玄龄问事君之道(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3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房玄龄问事君之道(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房玄龄问事君之道(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文本一:房玄龄问事君之道,子【注】曰:“无私。”问使人之道,曰:“无偏。”曰:“敢问化人之道?”子曰:“正其心。”问礼乐,子曰:“王道盛,则礼乐从而兴焉,非尔所及也。”子曰:“古之为政者,先德而后刑,故其人悦以恕;今之为政者,任刑而弃德,故其人怨以诈。”子见牧守屡易,曰:“尧舜三载考绩仲尼三年有成今旬月而易吾不知其道。”薛收曰:“如何?”子曰:“三代之兴,邦家有社稷焉;两汉之盛,牧守有子孙焉。不如是之亟也。无定主而责之以忠,无定民而责之以化,虽曰能之,末由也已。”贺若弼请射于子,发必中。子曰:“美哉乎,艺也!古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而后艺可游也。”弼不悦而退。子谓门人曰:“矜而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子曰:“古之事君也以道,不可则止;今之事君也以佞,无所不至。”薛收问《续诗》。子曰:“有四名焉,有五志焉。何谓四名?一曰化,天子所以风天下也。二曰政,蕃臣所以移其俗也。三曰颂,以成功告于神明也。四曰叹,以陈诲立诫于家也。凡此四者,或美焉,或勉焉,或伤焉,或恶焉,或诫焉,是谓五志。”陈叔达为绛郡守,下捕贼之令曰:“无急也,请自新者原之以观其后。”子闻之曰:“陈守可与言政矣。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苟非君子,焉能固穷?导之以德,悬之以信,且观其后,不亦善乎?”(节选自《中说·事君篇》,有删改)文本二: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注】子:指文中子。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尧舜三载A考绩B仲尼C三年有成D今旬月E而易F吾不G知H其道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焉,用作语气助词,与《劝学》“风雨兴焉”的“焉”用法不同。B.而,连词,与《鸿门宴》“劳苦而功高如此”的“而”用法相同。C.固,固守,与《师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的“固”意思不同。D.苟,苟且,与《赤壁赋》“苟非吾之所有”的“苟”意思相同。12.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房玄龄向文中子请教了侍奉君王、使用人才、教化百姓的道理,得到的回答都和“心”有关。B.文中子认为夏商周三代和两汉能够兴盛,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朝代臣子忠诚,庶民得到教化。C.文中子指出君子应注重道、德、仁三方面的修养,而后方可研习技艺,暗含了对贺若弼的批评。D.文中子继承前说,认为“政”是地方官员用来移风易俗的,而“叹”是用来教导并约束家人的。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古之事君也以道,不可则止;今之事君也以佞,无所不至。译文:(2)导之以德,悬之以信,且观其后,不亦善乎?译文:14.文本一第2段和文本二都谈到如何为政及其效果,二者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答案解析】10.BDF【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尧、舜治国三年考核政绩,孔子行教三年方有成就。如今十天半月就更换官员,我不懂这是什么道理。“尧舜”的谓语和宾语为“考绩”,“仲尼”是“三年有成”的主语,所以应在“绩”后面断开。“尧舜三载考绩”和“仲尼三年有成”句子结构一致,所以在“成”后面断开。“今旬月而易”指前文“牧守屡易”这件事,“吾不知其道”主谓宾完整且句意连贯,所以在“易”后面断开。故选BDF。11.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语气词/结构助词,于此”;句意:王道兴盛,那么礼乐也随之大兴。/风雨就在这里兴起。B.正确。“连词,表并列”;句意:这个人骄傲自大而又刚愎自用。/(沛公)像这样劳苦功高。C.正确。“固守/本来”;句意:怎能安守穷困?/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D.错误。“苟且/假如”;句意:(人民)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德。/假如不是我所(拥)有的东西。故选D。12.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朝代臣子忠诚,庶民得到教化”错误。由原文“子曰:‘三代之兴,邦家有社稷焉;两汉之盛,牧守有子孙焉。不如是之亟也。无定主而责之以忠,无定民而责之以化,虽曰能之,末由也已。’”可知,文中子认为三代兴旺,是因为诸侯可以世承其国;两汉隆盛,是因为牧守可以世袭其爵。不像现在这样更换频繁。故选B。13.(1)古人以道侍奉君主,不可行就停止;今人以谄佞侍奉君主,没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2)用仁德教导百姓,用诚信来标榜百姓,而后再看他们的表现,不是很好吗?【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事”,侍奉;“佞”,谄佞,奸佞。“无所”固定句式,“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没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2)“导之以德”和“悬之以信”都是状语后置句式,“之”指代百姓;“悬”,悬挂,在文中引申为标榜;“善”,好。14.①文本一,认为为政的根本(第一选择)是德化,才能使百姓信服。②文本二,认为为政应竭尽诚心对待臣民,才能获得人心。【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文本一原文“古之为政者,先德而后刑,故其人悦以恕;今之为政者,任刑而弃德,故其人怨以诈”可知,本处将古、今为政进行对比,古代以德化为本而以刑罚为末,因此百姓心怀喜悦而仁爱宽厚;而现在专任刑罚而抛弃德化,因此百姓心怀怨恨而奸诈狡猾。所以,文本一强调了为政的根本在于德化,这样才使百姓信服。由文本二原文“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可知,因为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性情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胡越之人也将同心同德;傲视别人,至亲骨肉也会成为不相干的路人。所以,文本二强调了为政应竭尽诚心,才能获得人心。参考译文:文本一:房玄龄问侍奉君王之道,文中子说:“无私心。”问用人之道,文中子说:“不偏心。”房玄龄说:“请问教化百姓之道呢?”文中子说:“端正他们的思想。”问礼乐,文中子说:“王道兴盛,那么礼乐也随之大兴,这不是你能做到的。”文中子说:“古代的行政者,崇尚以德化为本而以刑罚为末,因此百姓心怀喜悦而仁爱宽厚;当今的行政者,专任刑罚而抛弃德化,因此百姓心怀怨恨而奸诈狡猾。”文中子见地方官员更换频繁,说:“尧、舜治国三年考核政绩,孔子行教三年方有成就。如今十天半月就更换官员,我不懂这是什么道理。”薛收问:“为何这样说?”文中子说:“三代兴旺,是因为诸侯可以世承其国;两汉隆盛,是因为牧守可以世袭其爵。不像现在这样更换频繁。没有稳定的君主而要求臣子尽忠,没有稳定的人民而要求教化有效,即使说能做到,实则也是无法做到。”贺若弼请求为文中子展示射艺,每发必中。文中子说:“射艺超群啊!古时君子以道为目标,以德为根据,以仁为标准,而后方可游习于艺。”贺若弼心中不悦,于是离去。文中子对门生说:“这个人骄傲自大而又刚愎自用,难以在当今之世立足。”文中子说:“古人以道侍奉君主,不可行就停止;今人以谄佞侍奉君主,没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薛收问《续诗》。文中子说:“有四部分,有五种志意。四部分是什么?第一是化,天子用来教化天下。第二是政,地方官员用来移风易俗。第三是颂,用来把成就的功业禀告神明。第四是叹,用来教导并约束家人。共此四种,或赞美,或勉励,或批判,或厌恶,或自诫,这就是五种志意。”陈叔达担任绛郡太守,下达捕贼命令,说:“不要急着抓捕,那些改过自新的人就宽恕他们,看他们以后的表现。”文中子听到后说:“可以和陈郡太守谈论为政之道了。君主无道,民心离散已久。若不是君子,怎能安守穷困?用仁德教导百姓,用诚信来标榜百姓,而后再看他们的表现,不是很好吗?”文本二:因为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性情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胡越之人也将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