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_第1页
0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_第2页
0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_第3页
0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_第4页
0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比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①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②上犯禁,敢陵上犯禁③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注释】①奚以:凭什么,为什么。②陵:侵犯,这里是违抗的意思。③犯禁:触犯禁令。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寡助之至__________(2)必先富民__________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池非不深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然后治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C.得道者多助/伐无道诛暴秦D.民富则安乡重家/然则何时而乐耶3.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4.【甲】【乙】两文都是论述治国之道,都强调了以____________为本,一个从____________的角度来论述,一个从____________的角度来论述。【答案】1.

至:极点

富:使……富裕2.C3.(1)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2)因此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一定先让老百姓富裕,然后再进一步治理国家。4.民

施仁政

富民【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1)句意: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至:极点。(2)句意: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富:在这里作动词,“使……富裕”的意思。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池:这里是指“护城河”/池沼、池塘;B.之:代词,指代“国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无实意;C.道:都解释为“道义、道德”;D.则:表示顺承,相当于“就”“便”/连词“那么”;故选C。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注意:(1)天时:指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不如:比不上。(2)是以:因此。善:善于。为:治理。者:“……的人”。富:在这里作动词,“使……富裕”的意思。之:代词,指代“国家”。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①空:由【甲】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知,“天时、地利与人和”三者丰相比,“人和”最重要。“人和”就是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也就是说统治者治理国家要以民为本,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由【乙】文“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可知,先使人民富裕起来,这是治国之道的关心所在,也就是以民为本,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因此①空填“民”。②空:【甲】文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道”就是正义,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得道”指的是一国之君施行仁政。仁政,是以德服人,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得道多助”是一国之君施行仁政,就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论述的是一国之君施行仁政就能得民心,得民心就能得天下。反之,“失道”就会失民心,失民心就会失天下。因此,可提炼概括得出,本文是从“施仁政”这一角度来论述的。③空:【乙】文开头引出本文中心论点“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接着从民富及民贫正反两面进行论述,突出治理得好的国家,人民往往是富裕的。最后得出结论“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由此,可以提炼概括得出:本文是从“富民”这一角度来论述的。【参考译文】【甲】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乙】但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怎么知道这个道理呢?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栗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①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②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③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须其令,若甚恰秀,而华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④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⑤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注]①寿且孳(zī):活得长久而且繁殖茂盛。②致其性:使它按照本性生长。③莳(shì):栽种。④勖(xù):勉励。⑤辍飧(sūn)饔(yōng)以劳吏:中断吃饭来慰劳官吏。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寡助之至

至:

②早实以蕃

蕃:③既然已

既:

④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类:6.概括两文反映的一种共同的观点并分别说明其由来。7.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答案】5.①极点

②多

③已经

④相似6.顺应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甲文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接着又进步推论,指出“多助之至”则天下归顺,将“人和”的重要意义论说得十分透彻,深化了文章的中心。乙文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7.示例一

(表达方式方面)甲文以议论为主,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从而突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文章先叙写郭橐驼种树专长和种树之道,然后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的经验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说明封建统治阶级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却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示例二

(写作技巧方面)甲文论证严密有力,观点鲜明。文章一开头就用两个层递句把“天时”“地利”“人和”排列在一起,以两个“不如”加以比较,突出“人和”的重要性,统率全篇。接着,分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先事实论证,再道理论证,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反复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乙文借事说理。文章借写郭橐驼种树转入“官理”,说出番居官治民的大道理。治民之理是上半篇种树之道的类比和引申,上下相应,事理相生,极富表现力。示例三

(修辞手法方面)甲文主要运用排比手法。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连用了四个并列排比句,每句又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写“地利”方面的优越条件,为下文蓄势。后面,连用三个并列排比句,以三个“不以”进一步强调物质条件的不足恃,从反面说明了“人和”的重要。乙文巧用比喻。先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郭橐驼的形貌特征,交代了他名字的由来。接着运用比喻,移栽时的“若子”,种完后的“若弃”,生动形象地突出了郭橐驼种树成活率高的经验:要像疼爱孩子那样精心培育,栽好后要像丢弃它一样放在一边,树木的天性才能得以保全。【解析】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至,极点。(2)句意:果实结得早而且多。蕃,多。(3)句意:这样做了之后。既,已经。(4)句意: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类,相似。6.考查比较阅读。甲:首句直接表明作者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然后列举战争实例证明了这一观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进一步进行推论,强调“得道”君主,即施行仁政的君主就会得到天下人的顺从,进一步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意义,深化了文章中心。乙:本文以对话展开。“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指出橐驼种树的法则,强调了种树要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使它的本性充分发展。根据末段中的“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可知,橐驼运用类比手法,以种树类比施政,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对当时一些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进行了批评,指出这样就会导致人民“病且怠”,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改革政治弊端的强烈渴望。7.考查比较阅读。两文所用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以议论为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栗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运用举例论证。“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运用对比论证,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乙文第一段为记叙,介绍了橐驼高超的种树本领。其余三段是对话描写,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类比为官治民的道理。“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批评了封建官吏看似爱民,实则扰民的事实,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改革弊政的愿望。两文写作技巧不同。甲文首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即亮明自己的观点,用两个“不如”,逐层递进,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接着“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栗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列举融合,证明了作者观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为道理论证,也是正反对比论证,再次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乙文运用借事说理的用法,借郭橐驼种顺应树的自然生长规律,让树的本性充分发展,说到为官治民的道理,强调了治理百姓也应像郭橐驼种树一样,不扰民生活,不伤民根本。由种树之事说到治民之理,事理相生,富有表现力。两文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甲文主要运用排比,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三个“不以”连用,从反面进行论证,强调了治理国家,巩固国防,应以“人和”为重要。乙文则多用比喻,如“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栽种时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细心,栽好后要像丢弃它一样放在一边,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本性也就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参考译文】乙: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着迎接雇佣他。人们观察橐驼种的树,或者移植的树,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果实结得早而且多。其他种植的人即使暗中观察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他的。有人问他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说:“我并不能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不过是能够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使它的本性充分发展而已。凡是种植的树木,它的本性是:树木的树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均,它根下的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根周围的捣土要紧实。这样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后就不再管它。栽种时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细心,栽好后要像丢弃它一样放在一边,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本性也就能够得到充分发展……”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从早到晚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些织好你们的布,养育好你们的孩子,喂养好你们的家禽牲畜!’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唤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增加我们的生产,使我们生活安定呢?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乙)齐人伐燕①,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注:①齐人伐燕:齐宣王五年,燕王哙把王位让给国相子之,国人不服,发生内乱。齐宣王乘机出兵伐燕。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亲戚畔之

畔:②五旬而举之

举:③古之人有行之者

之:④箪食壶浆

壶:9.请你阅读甲乙两文,概括孟子对战争的看法。10.请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答案】8.①同“叛”,背叛

②攻克,占领

③代词,代指攻打他国这件事

④用壶装9.孟子认为人们取得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是“人和”,即人心向背,希望统治者能够施行仁政。甲文主要强调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乙文孟子则强调了发动战争要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两文都强调了老百姓的意愿,认为战争的起点和支点都是“仁政”。10.示例一:表达方式上,甲文以议论为主,运用举例和对比论证,逐层推理,有力地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而乙文则以记叙为主,通过一问一答的人物对话形式,表明了孟子的政治主张。示例二:甲文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乙文则采用借事说理的写法,借孟子与宣王谈论齐人伐燕,表明了发动战争应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示例三:修辞手法方面,甲文长于排比,增强气势,论辩如江河之水,一泻而下;乙文则采用比喻的手法,以生活中常见的“水深”“火热”比喻老百姓的日子极端艰难,语言朴素,情感真挚,能很好地引起君主共鸣。【解析】8.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①亲戚畔之。句意是: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畔:同“叛”,背叛。②五旬而举之。句意是:五十天就能攻克下来。举:攻克,占领。③古之人有行之者。句意是:古代有人这么做过。之:代词,代指攻打他国这件事。④箪食壶浆。句意是:用箪装着食物用壶装着酒浆。壶:名词作动词,用壶装。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探究。甲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强调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文章最后以得“得道者多助”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即实际仁政,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取胜最主要的条件。乙文中,由“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可知,燕国当地百姓高兴就兼并这个国家;由“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可知,燕国当地百姓不高兴就不兼并这个国家。因此“取”与“不取”,是由燕国百姓决定的,而不是齐宣王决定的,要根据燕国百姓的意志来决定是否兼并他们的国家,发动战争要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这体现了孟子以民为本、重视民心的思想。两文都强调了老百姓的意愿,认为战争的起点和支点都是“仁政”。10.本题考查文章写法的不同。1.表达方式。甲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并在第②段运用举例论证,得出“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③段运用举例论证,得出“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第④段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进行对比论证,逐层推理,有力地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乙文通过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以记叙为主,由“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可知,燕国当地百姓高兴就兼并这个国家;由“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可知,燕国当地百姓不高兴就不兼并这个国家。因此“取”与“不取”,是由燕国百姓决定的,而不是齐宣王决定的,要根据燕国百姓的意志来决定是否兼并他们的国家,发动战争要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这体现了孟子以民为本、重视民心的政治主张。2.论证方法。甲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并在第②段运用举例论证,得出“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③段运用举例论证,得出“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第④段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进行对比论证,逐层推理,有力地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乙文借宣王与孟子谈论齐人伐燕的事例来说理,由“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可知,燕国当地百姓高兴就兼并这个国家;由“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可知,燕国当地百姓不高兴就不兼并这个国家。因此“取”与“不取”,是由燕国百姓决定的,而不是齐宣王决定的,要根据燕国百姓的意志来决定是否兼并他们的国家,发动战争要以救民于水火为目的。3.修辞手法。甲文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运用了排比修辞,增强了说理语言的气势,论辩如江河之水,一泻而下,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文章生动形象。乙文中“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运用比喻修辞,孟子把老百姓极端艰难的日子说成“水深”“火热”,语言朴素,情感真挚,能够引起宣王的共鸣。【参考译文】(乙)齐国攻打燕国,战胜了燕国。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有人劝我吞并燕国。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五十天就能攻克下来,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不吞并它,必定会有上天降下的灾祸。吞并它,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吞并了,燕国人民高兴,那就吞并它。古代有人这么做过,武王就是这样。吞并了,燕国人民不高兴,那就不要吞并。古代也有人这么做过,文王就是这样。以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百姓带着酒食来迎接大王的队伍,难道有别的要求吗?只是想避开水深火热的环境罢了。如果水更深,火更热,百姓也就只有转望别人去解救他们了。”(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节选自《孟子》)【乙】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①。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②,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成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注释】①子房:即张良,字子房。②馈饷:粮饷。1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池非不深也

池:____________

(2)亲戚畔之

畔:____________(3)得地而不予人利

予:____________

(4)此所以失天下也

所以:____________1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2)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13.乙文中主要通过人物____________(描写)展开情节,汉高祖把自己和项羽进行了____________,探究取胜原因,可见刘邦善于反思。14.乙文中大臣们认为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是什么?甲文中哪一句话可以用来概括刘邦胜利的根本原因?【答案】11.

护城河

同“叛”,背叛

给予

……的原因12.(1)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的地势比不上人心所向。(2)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使千里之外的军队获得胜利。13.

对话(语言)

对比14.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是能同部属分享利益和任用贤能。甲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刘邦得天下的根本原因。【解析】1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1)句意为:护城河不是不深。池,护城河。(2)句意为: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畔,同“叛”,背叛。(3)句意为: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予,给予。(4)句意为: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所以,……的原因。12.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1)委,放弃。去,离开。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人和,得人心,上下团结。(2)运筹,制定策略,筹划。策,计策。帷幄,军用帐幕。千里之外,指战场。决,决定。1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通读全文,找到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判断即可。乙文由“高祖曰”“高起、王陵对曰”可知,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展开情节。由“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可知,汉高祖把自己和项羽进行了对比,探究取胜的原因。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乙文中,由大臣所说“然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可知,大臣们认为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是项羽妒贤嫉能,不能和天下共享利益,而刘邦心胸开阔,能够任用贤才,能跟天下人同享利益。甲文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指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这是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指出“人和”是最重要,即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是作战取得胜利的关键。乙文中“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等内容从侧面表现刘邦的心胸宽广;“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等内容表现刘邦能利用人所长。刘邦能同部属分享利益,心胸开阔、能用人所长,所以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这就是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所以甲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刘邦得天下的根本原因。【参考译文】乙:高祖说:“列侯和各位将领,你们不能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呢?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为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别人,项羽仁厚而且爱护别人。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给人们,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项羽却妒贤嫉能,有功的就忌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决定了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利,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能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①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东自西,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注释】①待:须要。②赡:充足。1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委而去之(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3)寡助之至(4)亲戚畔之1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心悦而诚服也/岂不诚大丈夫哉B.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天时不如地利C.诗云/高峰入云D.自东自西/自非亭午夜分18.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19.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有人认为,【甲】文“得道者”就是【乙】文的“王”,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看法。(2)结合两篇选文,说说孟子在说理方式上有什么特点?【答案】15.(1)放弃(2)巩固(3)极点(4)同“叛”,背叛。16.(1)能行仁政的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2)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17.A18.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19.(1)同意。得道者就是能行仁政的君主,而依靠道德,施行仁义而统一天下的叫做‘王’。他们都依靠道德使天下人归顺服从,人心向背,就是孟子主张的“仁政”。(2)孟子善于在说理时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更加突出其论点;运用排比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解析】1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委:放弃;(2)句意为: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固:巩固;(3)句意为: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至:极点;(4)句意为: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畔:同“叛”,背叛。16.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语: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什么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寡:少。(2)重点词语:故:所以。有:要么,或者。胜:取得胜利。17.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A.确实,实在/确实,实在;B.像/比得上;C.说/云彩;D.从/如果不是;故选A。18.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意为“仗着实力假借仁义征伐天下,可以称霸诸侯,称霸一定要凭借国力的强大;依靠道德来实行仁义的,可以使天下归心,这样做却不必凭借强大国力”,“以力假仁者霸”主谓结构,应在“霸”后停顿;“霸必有大国”主谓结构,应在“国”后停顿;“以德行仁者王”主谓结构,应在“王”后停顿。19.本题考查内容和写法理解。(1)【甲】文“得道者”意思是指实施“仁政”的君主,根据【乙】文“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和“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可知,依靠施行仁义而统一天下的叫做“王”,并且举出汤、文王和孔子的例子,说明依靠道德使天下人归顺服从,这才是人心真正的向背,与甲文“得道者”是一致的,都是实施“仁政”。应答同意。(2)根据【甲】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是举例论证,【乙】文“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也是举例论证,可知孟子善用举例论证,论证自己的观点;根据【甲】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对比论证,【乙】文“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也是对比论证,可知孟子善用对比论证,论证自己的观点;结合【甲】“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和乙文“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可知,能自还擅长排比手法(或铺排)说理,使文章气势恢宏,汪洋恣肆,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令人折服。【参考译文】乙孟子说:“仗着实力假借仁义征伐天下,可以称霸诸侯,称霸一定要凭借国力的强大;依靠道德来实行仁义的,可以使天下归心,这样做却不必凭借强大国力。汤就仅仅用他方圆七十里的土地,文王也就仅仅用他方圆百里的土地〔实行了仁政,而使人心归服〕。仗着实力来使人服从的,人家不会心悦诚服,只是因为他本身的实力不够的缘故;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诚服,就好像七十多位弟子归服孔子一样。《诗经》说过:‘从西从东,从南从北,没有哪种想法不心悦诚服。’正是这个意思。”(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三章》【乙】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选自《孟子·论得天下》)【注】①桀、纣: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与:为、替的意思。③尔也:而已。④圹(kuàng):原野。2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1)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革:______________(2)米粟非不多也米粟:_______________(3)所恶勿施尔也

恶:______________

(4)兽之走圹也

走:______________21.翻译划线句子。(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2)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2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民之归仁也B.得道者多助

得其民有道C.以天下之所顺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D.寡助之至

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23.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答案】20.

泛指武器装备

粮食

厌恶、讨厌

跑21.①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②老百姓归附仁政,(翻译为“人民拥护仁政”也可)就像水往下方(或“低处”)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22.C23.不一样。甲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乙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径。【解析】2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兵革:泛指武器装备;(2)句意: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米粟:粮食;(3)句意:他们所厌恶的,不强加给他们。恶:厌恶、讨厌;(4)句意:野兽奔向旷野一样。走:跑。2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故:所以;君子:这里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2)归:归附、拥护;仁:指仁政;犹:像;走:跑;圹:原野。22.A.结构助词,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动词,指施行/动词,得到;C.都为介词,译为“凭借、靠”;D.动词,到极点/形容词,周到;故选C。23.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明确观点:不一样。【甲】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意思是: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这里的“道”是指统治者施行的“仁政”;根据【乙】文“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意思是:获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这里的“道”指的是统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径。【参考译文】【乙】孟子说:“桀和纣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为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之所以失去老百姓的支持,是因为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得到人民的办法:获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获得民心也有办法;他们所想要的,就替他们聚集起来,他们所厌恶的,不强加给他们,如此而已。老百姓归附仁政(人民拥护仁政),就像水往下方(或“低处”)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楚庄王欲伐陈①,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②深,蓄积多也。”宁国③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④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吕不书《吕氏春秋》【注释】①陈:国名。②洫(xù):护城河。③宁国:楚国大臣。④罢:通“疲”。2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围 B.池非不深也

池:城池C.委而去之

委:放弃 D.多助之至

至:极点2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多助之至

三里之城 B.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C.面山而居

笑而遣之 D.以天下之所顺

以顺为正者26.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述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观点。B.甲文先用守城面不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再从攻城而不胜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C.乙文中对楚庄王伐陈这件事,使者和宁国的意见截然相反的原因是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使者看重的是“地利”,而宁国看重的是“人和”。D.两篇文章均阐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得人和”即“得道”,“得道”则“战必胜”。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寡助之至,亲戚畔之。2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答案】24.B25.C26.B27.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28.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解析】24.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B.句意: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池:护城河。故选B。25.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A.动词,到/结构助词,的;B.连词,于是/副词,竟然;C.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D.介词,凭着/介词,把;故选C。26.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从甲文“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可知,是“攻”没有取胜,不是“守”没有取胜。故选B。27.本题考查文言翻译。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重点词语:之,到;至,极点;亲戚,内外亲属;畔:通“叛”,背叛;顺:归顺。28.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本句的意思是:财粮积蓄却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的!“也”表示判断,其后断开,“则”是连词,其前断开。可推断正确停顿为: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参考译文】【乙】楚庄王想要去讨伐陈国,派人到陈国侦察。使者(回来以后)说:“陈国不能够讨伐。”楚庄王说:“什么缘故呢?”(使者)回答说:“(陈国)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积蓄的财粮很多呀。”宁国说:“陈国可以讨伐。陈国是个小国家,却财粮积蓄很多,(这)是(因为)赋税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会怨恨君主的!城墙筑得高,护城河挖得深,那么老百姓力量衰竭了。派军队去讨伐它,陈国是可以攻下的。”楚庄王采纳了宁国的建议,于是攻下了陈国。(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乙】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