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教案课件习题试卷知识点归纳-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_第1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教案课件习题试卷知识点归纳-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_第2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教案课件习题试卷知识点归纳-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_第3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教案课件习题试卷知识点归纳-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_第4页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教案课件习题试卷知识点归纳-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二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生物

一、选择题

1.支气管、肺部疾病的患者,由于体内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导致患者血浆pH下降,严重的甚至引起酸

中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pH过低将影响细胞正常代谢

B.正常机体通过调节,可以保证pH不变

C.血浆pH的维持,与其中的HCOrH2CO3等物质有关

D.借助呼吸机辅助通气、使用碱性药物等可以缓解酸中毒症状

【答案】B

【解析】

【分析】内环境中pH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

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

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

【详解】A、pH影响酶的活性,所以内环境pH过低将影响细胞正常代谢,A正确;

B、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并不是不变定,B错误;

C、血浆pH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缓冲物质,其中主要是HCOy、H2cO3等物质,C正确;

D、呼吸机帮助人吸收氧气,排出CCh,碱性药物可以中和人体的酸,缓解酸中毒显性,D正确。

故选Bo

2.内耳中的毛细胞是听觉感受细胞。声波通过鼓膜的振动传递至内耳,引起毛细胞相对位移,通过“末梢

连接''开启K+通道,K+内流。通过一系列反应使毛细胞释放谷氨酸,最终使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将信号传递

至脑形成听觉,机理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毛细胞将声波的机械振动转化为可传导的电信号

B.毛细胞去极化使Ca?+内流引起胞吐释放谷氨酸

C.谷氨酸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使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D.螺旋神经节神经元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兴奋

【答案】C

【解析】

【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

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

位。

2.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

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A、声波通过鼓膜的振动传递至内耳,引起毛细胞相对位移,通过“末梢连接''开启K*通道,K.

内流,进而发生电位变化,形成可传导的电信号,A正确;

B、结合图示可以看出,毛细胞去极化使Ca2+内流引起胞吐释放谷氨酸,B正确;

C、谷氨酸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钠离子内流,使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进而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形成

听觉,C错误;

D、螺旋神经节神经元接受谷氨酸传递的信息后形成动作电位,进而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兴奋,D正

确。

故选Co

3.小鼠在受到电击刺激时心率、呼吸频率均会升高,有典型的躲避、逃逸行为。这一过程中伴随着唾液分

泌以及消化功能减弱。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通过垂体分级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动员应急反应

B.小鼠的躲避行为需要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等的共同调控

C.呼吸、心跳、唾液分泌、消化等活动是可受意识支配的

D,同一内脏器官仅由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之一支配

【答案】B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

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

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

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是:两者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一般内脏器官都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

支配,这两种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拮抗的,但在整体内两类神经的活动是对立统一互相协调的。

【详解】A、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因此肾上腺素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不存在分

级调节,A错误;

B、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最高

级中枢,据此可推测小鼠的躲避行为需要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等的共同调控,B正确;

C、呼吸、心跳、消化等不受意识支配,唾液分泌可受意识支配,C错误;

D、一般来讲,同一内脏器官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支配,且作用往往是相反的,D错误。

故选B。

4.下图示人类记忆的四个阶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信息丢失

A.记忆过程均要经过以上四个阶段

B.感觉性记忆的信息大部分迅速消退

C.第一级记忆的形成需要加以“注意”

D.重复和运用是长久记住信息的有效途径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类的记忆分为四个阶段,即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前两个阶段

相当于短时记忆,后两个阶段相当于长时记忆。

【详解】A、记忆包括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记忆的过程未必都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如短时记忆要经过感

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A错误;

B、感觉性记忆其实就是感觉,它转瞬即逝,在大脑皮层最多只停留1秒钟,可见感觉性记忆感觉性记忆

的信息大部分迅速消退,B正确;

C、第一级记忆是在感觉性记忆的基础上加以注意形成的,但此时的记忆保留的时间依然很短,C正确;

D、通过不断的重复和运用并和已有的信息进行整合,才能形成长久记忆,D正确。

故选Ao

5.生长激素(GH)的合成和分泌受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和其它多重因素的调控。部分调控途

径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注:“一>”为促进作用;“一一A”为抑制作用

A.下丘脑分泌的GHRH和SS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垂体

B.GH含量升高促进SS神经元分泌SS,属于正反馈调节

C.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高的增长

D.GHRH和SS对GH的双向调节能更精准地调控生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详解】A、下丘脑中的神经元分泌的GHRH和SS通过体液运输到达垂体,作用于垂体,进而调节垂

体的分泌活动,A正确;

B、GH含量升高促进SS神经元分泌SS,但SS的分泌对垂体分泌GH起着抑制作用,因而不属于正反

馈调节,B错误;

C、结合图示可以看出,充足的睡眠能促进GHRH神经元分泌GHRH,进而促进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因

而有利于生长,级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高的增长素,C正确;

D、GHRH和SS对GH的双向调节能保证GH含量的稳定,进而能更精准地调控生长,D正确。

故选Bo

6.夏天的持续高温引发多地森林火灾。在高强度的灭火战斗中,救援人员身体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以减少产热

B.皮下毛细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加,以增加散热

C.肝糖原水解速度加快,以保证细胞能量供应

D.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以减少水分散失

【答案】A

【解析】

【分析】下丘脑是较高级的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体温、摄食行为、水平衡、内分泌、情绪反应、生

物节律等重要生理过程;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活动中枢、呼吸运动中枢等。

【详解】A、在高强度的灭火战斗中,救援人员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细胞代谢旺盛,神经

系统的兴奋性提高,A错误;

B、在高强度的灭火战斗中,由于细胞代谢增强,产热增加,因而散热量也增加,此时皮下毛细血管扩

张、汗腺分泌增加,以增加散热,B正确;

C、在高强度的灭火战斗中,由于细胞代谢增强,此时血糖水平下降,由于血糖平衡的调节,机体内胰高

血糖素分泌量增加,因而肝糖原水解速度加快,进而可以保证细胞能量供应,C正确;

D、在高强度的灭火战斗中,细胞代谢增强,同时由于机体分泌汗液增多,因而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以减少水分散失,D正确。

故选Ao

7.下列关于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调节就是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进行调节

B.神经调节作用范围更广、反应速度更快

C.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不同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各自独立起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

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

【详解】A、体液调节的主要形式是激素调节,但还有其他物质进行调节,例如CO2,A错误;

B、神经调节作用范围更准确,体液调节作用范围更广、反应速度更快,B错误;

C、神经调节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体液运输,C正确;

D、在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体

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活动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

的功能,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D错误。

故选C。

8.树突状细胞是一种抗原呈递细胞,能有效激发T细胞免疫应答,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树突状细胞

A.树突状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

B.树突状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

C.T细胞接受抗原呈递后即可裂解被侵染的靶细胞

D.图中所示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是目前人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则树

突状细胞与巨噬细胞功能类似;树突状细胞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

免疫,所以树突状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

【详解】A、树突状细胞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所以树突状

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A正确;

B、树突状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细胞表面,B正确;

C、T细胞接受抗原呈递后分裂分化形成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裂解被侵染的靶细胞,C错误;

D、树突状细胞激发T细胞应答,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正确。

故选Co

9.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清除破伤风毒素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破伤.

毒房

A.细胞1~细胞5都能够特异性识别破伤风毒素

B过程③中细胞2与细胞3结合并分泌细胞因子

C.细胞4分泌的物质a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

D.细胞5再次接触破伤风毒素会迅速增殖分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细胞1是吞噬细胞,细胞2是辅助性T细胞,细胞3是B细胞,细胞4是浆细胞,细

胞5是记忆细胞,①是巨噬细胞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的过程,②是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

的过程,③过程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将抗原信息传递给B淋巴细胞的过程,④浆细胞

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过程,物质a是抗体。

【详解】A、细胞1~细胞5中,细胞1不能够特异性识别破伤风毒素,细胞4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

B、过程③中细胞2,即辅助性T细胞传递抗原信息给细胞3,即B淋巴细胞的过程中,同时分泌细胞

因子,B正确;

C、细胞4,即为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即物质a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进

而抑制病原体的增殖和对皮肤细胞的黏附,C正确;

D、细胞5为记忆细胞,当再次接触破伤风毒素时会迅速增殖分化为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可分泌产生

抗体,因而二次免疫过程表现为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抗体,D正确。

故选Ao

10.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是源自骨髓造血干细胞的T细胞和B细胞等发育异常所致的疾病。患儿

伴有严重感染和生长发育障碍,往往在出生1~2年内死亡。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缺陷病是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引起的疾病

B.SCID患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严重缺陷

C.由于免疫缺陷,患儿一般死于其他病原体感染

D.骨髓移植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要辅助免疫增强剂

【答案】D

【解析】

【分析】免疫缺陷病是指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该病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遗传而生

来就有免疫缺陷的,叫作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该病是由与淋巴细胞发育有关的基

因突变或缺陷引起,患者多为新生儿和婴幼儿,他们存在严重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缺陷,任何一种病原

体感染,对他们都是致命的。另一类是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叫作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大多数免疫缺陷病都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详解】A、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陷而引起的疾病是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等,A正确;

B、B细胞是参与体液免疫的主要细胞,T细胞是参与细胞免疫的主要细胞,SCID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的

T细胞和B细胞发育异常,因此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严重缺陷,B正确;

C、由于免疫缺陷,患者可能无法通过免疫调节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导致多种病原体感染,因此免疫缺陷

患者一般死于其他病原体感染,C正确;

D、患者进行骨髓移植治疗,需要辅助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移植后的

排异反应,D错误。

故选D。

11.科研人员研究了大蒜试管苗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如图)。据图可知()

a

发育时间/天

A.大蒜试管苗发育的过程中不需要脱落酸的调节

B.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促进试管苗发育且作用相同

C.外施生长素类似物可进一步加快试管苗的发育

D.试管苗的正常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从图中看出,随着大蒜试管苗发育时间的的增加,脱落酸含量降低,细胞分裂和生长素先增加后

降低。

【详解】A、大蒜试管苗发育过程中,脱落酸含量降低,所以需要脱落酸的调节,A错误;

B、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而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B错误;

C、生长素的作用有两重性,如果外施生长素类似物,可能会抑制试管苗的发育,C错误;

D、从图中看出,试管苗的正常发育是脱落酸、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12.光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和积累等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研究者利用某种植物的两

不同品系(Hl、H2)研究不同光质对可溶性糖和花色素甘含量的影响,处理及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

的是()

——可溶性糖H1——可溶性糖H2

(40----花色素昔H1----花色素音H24

3535

.

言30.

3

)255

七Z

0

段22

5

苗IL5

正—0Is

沁5

二0OO.

U

CKWRBBPB+UVAUVA

黑暗白光红光蓝光蓝紫光紫外光

(长波)(短波)

A.短波光质可以明显提高可溶性糖含量

B.红光提高花色素甘含量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

C.红光对于花色素甘和可溶性糖合成的调节机制相同

D.蓝紫光照两品系花色素苗含量差异大可能与其自身基因不同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光照波长的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花色素昔的含量增加。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短波光的作用下,可溶性糖含量降低,A错误;

B、从图中可以看出,红光提高可溶性糖的效果更为显著,B错误;

C、红光降低了花色素苗的含量,但提高了可溶性糖的含量,C错误;

D、蓝紫光照条件下,两品系花色素甘含量差异大(H2更多),可能与其自身基因不同有关,D正确。

故选D

13.研究人员对黄土高原地区不同放牧强度下长芒草种群的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所有样方某一龄级数量的平均值作为该龄级数量的估计值

B.龄级构成是以各龄级个体数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计算获得

C.随着轮牧时间延长,重牧强度下长芒草种群逐渐趋向衰退

D.由图可知,任何放牧强度都不利于长芒草种群数量的增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年龄组成的类型:

(1)A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2)B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保持稳定;

(3)C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越来越小。

【详解】A、用样方法调查某龄级数量,应该以所有样方某一龄级数量的平均值作为该龄级数量的估计

值,A正确;

B、为减小实验的误差,龄级构成是以各龄级个体数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计算获得,B正确;

C、从图中看出,在轮牧第11年,重度放牧的轻度下,老年个体的比例增加,幼年个体比例减少,所以衰

退型,因此该种群逐渐趋向衰退,C正确;

D、在轻牧的条件下,老年个体少,幼年个体多,为增长型,有利于长芒草种群数量的增长,D错误。

故选D。

14.蚂蚁将棉财卵放置于花椒嫩叶上并定期巡逻,赶走瓢虫等棉蛎的天敌。待棉蜘若虫取食花椒叶片一段

时间后,蚂蚁会拍打棉蛇腹部,促使其排出新鲜蜜露供蚂蚊食用。当棉蛛种群数量急剧上升时,蚂蚁会选

择性地保护部分健壮蛤虫,令其继续提供蜜露,并将多余的棉蛎转移到其他花椒叶片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蚂蚁与棉蜥的种间关系为原始合作

B.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棉蜥的种群数量

C.采取诱捕蚂蚁的措施可提高花椒树产量

D.蚂蚁与棉蚣的关系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

围小的动物;而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详解】A、蚂蚁将棉螃卵放置于花椒嫩叶上并定期巡逻,赶走瓢虫等棉蛛的天敌,此后,蚂蚁能取食棉

蜥若虫的新鲜蜜露,二者之间的关系可看作是原始合作,A正确;

B、棉蛎虽然是动物,但其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适宜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数量,B错误;

C、采取诱捕蚂蚁的措施可使蛎虫失去保护进而可被天敌捕获,进而可降低棉鲂的数量,由于棉蛎寄生在

花椒上,会影响花椒的产量,因而通过诱捕蚂蚁的措施可提高花椒树产量,C正确;

D、蚂蚁与棉埠的关系是二者之间相互选择、相互作用,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15.深海热泉喷出的海水富含硫化氢,此处硫化细菌非常丰富,还生活着与细菌共生的巨型管栖动物、罗

希盲虾、多毛雪蟹等奇特的生物。当“热泉”停止喷发消失时,这些生物也随之彻底消失。当新“热泉”产生时,

这些生物又再次出现。叙述错误的是()

A.热泉环境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热泉群落

B.热泉群落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

C.新的热泉群落的重建属于次生演替

D.分布在海底的热泉群落也有垂直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群落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动物的垂直分成与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群落的水平结构指

由于在地形、土壤湿度、盐碱度的不同造成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种群,常常呈镶嵌分布。

【详解】A、群落是指某一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称,据此可推出,热泉环境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热泉

群落,A正确;

B、深海热泉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是共同进化的结果,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B正确;

C、题中显示,当“热泉”停止喷发消失时,这些生物也随之彻底消失,当新“热泉”产生时,这些生物又再

次出现,可见,新的热泉群落的重建属于初生演替,C错误;

D、群落内的生物在相互作用中会形成一定的空间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据此可推测,分布在

海底的热泉群落也有垂直结构,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6.动物可以通过嗅觉感知外界环境,进行觅食、求偶、躲避危险等。嗅觉灵敏的动物为什么可以感知和分

辨数十万种不同的气味。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进行了相关研究。

(1)果蝇紧张时(如被置于试管中摇晃),会释放一种能够驱动同伴产生躲避行为的气味。这种气味分子

属于分子。

(2)研究发现果蝇紧张时释放的气体中CO2浓度显著升高。推测CO?是果蝇紧张时释放的气味的重要成

分。研究者设计了图1所示的T型迷宫。正常状态的果蝇从C臂进入迷宫中央选择点,可在短时间内

作出选择。统计进入A臂果蝇的比例,计算出果蝇的回避率,结果如图2。

气体+CO2/mL

图2

实验结果支持该推测,作出此判断的依据为

(3)每个嗅觉受体神经元(ORN)表达一种气味受体。研究表明,一种表达气味受体Gr21a的ORN

专一性感知CO2o为确定Gr21aORN兴奋是触发该回避现象的充分条件。研究者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光

敏通道蛋白ChR2的基因转入果蝇并在Gr21aORN中表达。接受蓝光照射后,ChR2蛋白改变,

引起阳离子内流,使Gr21aORN产生_____电位。请在下列选项选出实验组的实验设计与预期。

A转入ChR2基因的果蝇

B.未转入ChR2基因的果蝇

C.通入CO?且用蓝光照射

D.通入新鲜空气且用蓝光照射

E.果蝇出现明显回避现象

F.果蝇无明显回避现象

(4)研究发现,雌果蝇通过另外一种表达Or67d的ORN,专一感受雄果蝇产生的性激素,从而高效完

成识别和交配。但果蝇只有50种不同ORN,却能识别数千种不同气味。综合本文信息,结合不同气味分

子与ORN的关系,尝试阐述嗅觉识别机制如何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__________。

【答案】(1)信息(2)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果蝇的回避率逐渐升高,且逐渐接近与摇动后释放

的气体引起的回避率

(3)①.空间结构②.动作③.BCF

(4)不同的气味分子结合的受体是不同的,根据数量关系可确定,不同的ORN可能表达出多种与气味分

子结合的受体,进而使动物能够辨别不同的气味,进而做出正确的研判,因而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

【解析】

【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

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

位。

2.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

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小问1详解】

果蝇紧张时,会释放一种能够驱动同伴产生躲避行为的气味。这种气味分子属于信息分子,进而将相关

信息传递给同伴,导致同伴躲避。

【小问2详解】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出,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果蝇的回避率逐渐升高,且逐渐接近与摇动后释放

的气体引起的回避率,据此可推测该实验结果支持上述推测,即果蝇紧张时释放的气体中CO2浓度显著

升高。

【小问3详解】

研究者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光敏通道蛋白ChR2的基因转入果蝇并在Gr21aORN中表达。接受蓝光照射

后,ChR2蛋白空间结构改变,引起阳离子内流,使Gr21aORN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引起兴奋的

产生,进而引起果蝇回避现象的发生。实验的目的是为确定Gr21aORN兴奋是触发该回避现象的充分条

件,则实验的自变量是Gr21aORN是否兴奋,因变量是是否表现为回避效应。因此实验组的处理为:

A、为保证自变量的控制,实验组果蝇应该为未转入ChR2基因的果蝇,A错误;

B、为保证自变量的控制,实验组果蝇应该为未转入ChR2基因的果蝇,B正确;

C、通入CO2且用蓝光照射,保证了实验设计中的单一变量原则,C正确;

D、通入新鲜空气不能创造回避条件,D错误;

E、实验组果蝇由于没有ChR2蛋白,因而没有相应的兴奋产生,因而不会出现明显回避现象,D错误;

F、实验组果蝇由于没有ChR2蛋白,因而没有相应的兴奋产生,因而不会出现明显回避现象,F正确。

故选BCF。

【小问4详解】

研究发现,雌果蝇通过另外一种表达Or67d的ORN,专一感受雄果蝇产生的性激素,从而高效完成识

别和交配。但果蝇只有50种不同ORN,却能识别数千种不同气味。据此可推测与不同的气味分子结合

的受体是不同的,根据数量关系可确定,不同的ORN可能表达出多种与气味分子结合的受体,进而使动

物能够辨别不同的气味,进而做出正确的研判,因而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

17.疫苗接种是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有效手段。减毒无荚膜肺炎链球菌(SPY1)作为减毒活疫苗经鼻腔滴

入使小鼠免疫,对成年鼠的保护效果较好,但对幼鼠的保护效果有限。

(1)经鼻腔滴入的SPYI减毒活疫苗入侵机体的第一步,是突破作为人体第道防线的鼻粘

膜。随后抗原呈递细胞对其进行并呈递抗原,引起机体发生___________免疫反应。

(2)使用佐剂(免疫应答的辅助物质)是提高疫苗效果的有效手段。经典佐剂CT毒性较强,不适于婴

幼儿疫苗。科研人员以幼鼠为实验对象,研究以C48/80为佐剂的SPY1,疫苗的免疫效果,实验处理和

结果如下。

滴鼻免疫幼

组别免疫保护监测

第一

?

第二免疫后2周,每组随机取6只幼鼠,在鼻腔内滴入等量的D39肺炎链球菌。3天

CT

组后,统计气管除D39的数目

第三

C48/80

第四

SPY1

第五C48/80+

组SPY1

第六

CT+SPY1

3

7

a密

a

CT等需溶解至磷酸盐缓冲液(PBS)

第1组的操作是。实验结果表明。

(3)科研人员进一步将同等菌量的D39和SPY1对幼鼠滴鼻并记录幼鼠存活情况,结果如图2。并检

测了CT和C48/80滴鼻对幼鼠肺组织的影响,组织切片结果如图3。

%(

)

5睡

PBS组C48/80组CT组

图3

上述两实验的目的是。

(4)综合以上研究,研究者认为佐剂C48/80和SPY1联合制备的肺炎疫苗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请说

明理由。

【答案】(1)①.一②.摄取、加工处理③.特异性

(2)①.鼻滴等量PBS②.SPY1可以有效保护幼鼠,佐剂CT和C48/80均可提高SPY1疫苗

对幼鼠的免疫保护作用,C48/80效果更好

(3)探究SPY1及佐剂对幼鼠的安全性

(4)佐剂C48/80可提高SPY1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有效性);幼鼠对SPY1耐受性好,佐剂C48/80对

幼鼠肺组织影响较小(安全性)

【解析】

【分析】疫苗属于抗原,常见的疫苗有减毒活疫苗、灭活病毒疫苗、重组蛋白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

核酸疫苗等。

【小问1详解】

鼻黏膜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抗原呈递细胞对SPY1进行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引发

身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小问2详解】

第1组是对照组,因为CT溶于PBS中,所以第一组的操作是加入等量的PBS,观察图1可知。1、2、3

组的DP39数目最多。4、6次之,5组最少,所以说明了SPY1可以有效保护幼鼠,佐剂CT和C48/80

均可提高SPY1疫苗对幼鼠的免疫保护作用,C48/80效果更好。

【小问3详解】

根据题干要求,将同等菌量的D39和SPY1对幼鼠滴鼻并记录幼鼠存活情况,并检测了肺部组织切片,

所以实验目的是探究SPY1及佐剂对幼鼠的安全性。

【小问4详解】

根据(2中)佐剂C48/80可提高SPY1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有效性);在(3)中经过安全性的检测,

可以发现幼鼠对SPY1耐受性好,佐剂C48/80对幼鼠肺组织影响较小。

18.红麻生长快、纤维产量高、耐盐碱,是改善和修复盐碱地的理想材料。活性氧是细胞代谢产物,通常含

量较低。逆境下植物细胞内积累大量活性氧,引起膜质过氧化、DNA损伤等。水杨酸(SA)是广泛存在于

各种植物体内的激素,对于提高植物抗逆性有重要作用。

(1)植物激素是一类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显著作用的物质。温带地区的植物冬季会通过落叶来降低

代谢,以度过低温逆境,参与此过程的植物激素主要有o

(2)科研人员选择籽粒饱满的两种红麻种子若干,进行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

A品种B品种

不同处理

发芽总根长根系活力/mg-g-发芽总根长根系活力/mg-g-

率/cm'.h-1率/cm,.h-1

未处理(N0)82%7800.5371%8800.6

SA处理(SO)88%8400.5896%10630.73

未处理+盐胁迫(N1)5340.146250.45

SA处理+盐胁迫(S1)6210.397250.48

注:SA处理是用0.2mmolL-lSA浸种处理;盐胁迫是用150mmolL-1NaCl的营养液处理萌发后的幼苗

①据结果推测,B品种的耐盐性比A品种强•做出此推测的依据是。

②据结果可以得出,SA可以种子的萌发,在红麻种子萌发过程中与赤霉素表现出

作用。此外,盐胁迫条件下SA还可以,从而提高植物耐盐性。

(3)为探究SA在提高植物耐盐性方面的机制。研究者在分子水平进行了相关检测。

①检测发现活性氧降解酶SOD的活性,N1组(填“大于”“小于“)S1组,说明SA通过提高盐胁迫

下红麻抗氧化能力,从而缓解过量活性氧对幼苗的伤害。

②检测还发现,S1组ACC脱氨酶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N1组,影响乙烯的合成。而盐胁迫下植物根系

IAA浓度的升高也会影响乙烯的合成。乙烯代谢与生长素的关系如图。

[丁酮.+氨气]

ACC脱氨酶

|”甲硫氨酸氯化前

_____I(+)

生长片素积累一

据图,当乙烯含量上升时,会引起生长素向根部伸长区运输而积累,进而促进乙烯的合成,此为调节

机制。由图2推测,SA提高幼苗抗盐性的机制还可能是。

【答案】(1)①.调节②.脱落酸

(2)①.B品种在盐胁迫条件下,根长和根系活力下降比例均高于A品种②.促进③.协同

④.缓解盐胁迫对根长和根系活力的抑制

(3)①.小于②.正反馈③.SA可能通过抑制乙烯的合成,一方面延缓根细胞衰老,提高根

系活力;另一方面减少根部生长素的积累,减弱高浓度IAA对根系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盐胁迫下根系的

生长

【解析】

【分析】脱落酸在根冠和萎焉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

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

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

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小问1详解】

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脱落酸促进果实和叶片脱落,所以如果冬季植物落叶,在

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脱落酸。

【小问2详解】

①根据表格中可以看出,B品种在盐胁迫条件下,根长和根系活力下降比例均高于A品种,所以B品种

的耐盐性比A品种强。

②从表格中看出,SA处理后,发芽率升高,所以SA可以促进种子萌发;而赤霉素也促进种子萌发,所

以SA与赤霉素表现为协同作用;在盐胁迫的条件下,将第3组和第4组比较,加入SAB,根的长度和

根系活力增强,所以SA可以缓解盐胁迫对根长和根系活力的抑制。

【小问3详解】

①如果SA能够提高盐胁迫下红麻抗氧化能力,则N1组的活性氧降解酶SOD的活性小于S1组;

②当乙烯含量上升时,会引起生长素向根部伸长区运输而积累,进而促进乙烯的合成,这是正反馈调节;

综合分析SA的作用和图解,SA可能通过抑制乙烯的合成,一方面延缓根细胞衰老,提高根系活力;另

一方面减少根部生长素的积累,减弱高浓度IAA对根系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盐胁迫下根系的生长。

19.梨小食心虫以蛀食梨、桃等果树的果实和嫩梢为食,具有分布广、季节性转移寄主、防治困难等特点。

寻找有效的防治手段,对果树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利用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进行迷向防治,干扰雄虫对雌虫的定向,降低雌虫的交配率,从而使

下降,导致种群密度降低。而果业生产中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常以每年多次施用高毒性的化

学农药为主,与之相比生物防治的优越性在于。

(2)由于迷向防治不能杀死梨小食心虫,当其密度过高时,依然能产生一定数量的幼虫,且幼虫之间的

减弱,存活率升高,导致蛀果率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3)研究人员尝试采用迷向防治配合每年2次喷洒易被生物降解的杀虫剂防治。以梨园为试验点设置迷

向防治区、杀虫剂防治区、迷向+杀虫剂防治区和空白对照区,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实验。结果如图1、图

2。

数量(头/诱捕器)

40

30

20

10

0

3.294.124.265.105.246.076.217.057.198.028.168.309.31日期

2019年(A)和2020年(B)田间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

图1

高浓度信息素胁迫对梨小食心虫的交配率影响

图2

①在各处理区及对照区设置5个诱捕器,根据诱捕到梨小食心虫数量可以估算其。

②据图1分析每年2次使用杀虫剂时间分别为4月5-12日之间和之间。

③结合图1、图2实验结果,处理防治的效果最佳,理由是。

(4)利用性信息素迷向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哪些研究―?

【答案】(1)①.出生率②.不污染环境,不会导致害虫的抗药性增强,也不会消灭害虫的天敌

(2)种内竞争⑶①.分别②.种群密度③.6月1-07日④.迷向防治配合每年2

次喷洒易被生物降解的杀虫剂⑤.该处理条件下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密度最低

(4)探究利用性信息素迷向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对梨树产量的影响?还可探究这种防治方法对梨

小食心虫天敌种群数量的研究进行调查。

【解析】

【分析】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的方

法。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另外害虫不易产

生抗性、减少化学农药用量、节约能源。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农药的生物活性,将有害生物种群或群体密度压低到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下。

化学防治优点:在一定条件下,能快速消灭害虫,压低虫口密度。化学防治缺点:长期使用易产生药害,

使病虫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小问1详解】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进行迷向防治,干扰雄虫对雌虫的定向,降低雌虫的交配率,从而使种群的出

生率下降,而出生率是种群密度的直接决定因素,进而导致种群密度降低。而果业生产中对梨小食心虫

的防治常以每年多次施用高毒性的化学农药为主,农药的使用属于化学防治的范畴,化学防治具有污染

环境,且能消灭天敌,而且还会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等缺点,因此,与之相比生物防治的优越性表现在不

污染环境,不会导致害虫的抗药性增强,也不会消灭害虫的天敌。

【小问2详解】

由于迷向防治不能杀死梨小食心虫,当其密度过高时,依然能产生一定数量的幼虫,且幼虫能活动更多

的空间资源,因而幼虫之间的种内竞争减弱,存活率升高,导致蛀果率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小问3详解】

①在各处理区及对照区分别设置5个诱捕器,根据诱捕到梨小食心虫数量可以估算其种群密度。

②据图1分析结合曲线表示的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密度变化可推测,每年2次使用杀虫剂的时间分别为4

月5-12日之间和6月1-07日之间。

③结合图1、图2实验结果,迷向防治配合每年2次喷洒易被生物降解的杀虫剂防治效果最佳,因为该

处理条件下梨小食心虫的种群密度最低,因而说明防治效果最好。

【小问4详解】

根据防治效果还可进一步探究利用性信息素迷向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对梨树产量的影响?还可探

究这种防治方法对梨小食心虫天敌种群数量的研究进行调查。

20.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砒砂岩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内蒙古鄂尔多斯砒砂岩地区气候干燥,广种薄收,地表大面积裸露。2002年

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逐步形成不同类型的群落。研究者选择摆荒年限从5~50年的26个退耕群落

作为样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砒砂岩区弃耕农田物种组成相对简单,优势种较为明显。弃耕5年,

一、二年生草本占据优势地位。弃耕13年,多年生植物占据绝对优势。随着演替的进行,植被群落逐渐

向小灌木群落演替。随摞荒年限的增加,样地物种丰富度呈现了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这可能与种间关

系和其它因素(如资源可利用量)有关。研究者利用生态学方法,以搭荒5年作为演替“早期”,分别计算出

其余各演替阶段群落与“早期”的距离系数。以摺荒年限为自变量,群落距离系数为因变量得到图1所示拟

合曲线,其斜率即为演替速度。植被群落演替的过程是植物与环境互相影响,协同变化的过程。研究者对环

境与植被群落演替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部分结果如图2,图中圈出的四个区域按播荒年限划分。播荒年限、

环境因子与土壤养分用带箭头的射线表示,实线段越长代表该因子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的影响越大。不同指

荒年限的区域和射线之间夹角越小,说明二者关系越密切。例如,搭荒5-8年,植被群落演替和土壤磷、

钾元素关系最密切,这说明演替初期先锋植物对土壤成分的敏感度相对较大。但土壤磷、钾元素的实线段

长度在所有因子中相对较短,说明其在整个演替过程中权重不大。通过调查砒砂岩区植被,探索植被群落

演替规律,明确典型群落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对于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实现环境和经济

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1

摺荒演竹不同阶段26个样地(部分)

和环境因子双排序(“•”代表样地)

图2

(1)砒砂岩区弃耕农田发生的演替过程属于演替。弃耕初期一、二年生草本占据优势地位。

随着演替的进行,多年生植物逐步取代其优势地位的原因可能是。

(2)据图1,随搭荒年限增加,群落演替速度,摺荒30年群落接近状态。

(3)由图2可知,影响砒砂岩地区退耕地植被群落演替的最主要因素是。演替后期地形地势

等环境因子对群落植被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请将下列环境因子与具体影响的主要因素连线。

坡度海拔

|光照|土壤含水量湿度降水量

(4)研究者尝试通过引种植物来提高砒砂岩地区的物种多样性,继而提高植物群落向更高级群落演替的

速度,请对引种提出适当建议(至少两条)。

【答案】(1)①.次生②.多年生植物比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即在争夺阳光的

过程占据优势地位

(2)①.逐渐变慢②.顶级群落

(②.

(4)若引入的植物能适应当地的环境,且能与当地的植物共同和谐相处,则会因为该物种的引入,进而会

增加相应的一些动物的种类,进而提高了物种丰富度,加快演替的速度:但如果引入的植物会导致物种入

侵,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则会减慢群落演替的速度,因此应该合理、适当、适量引种。

【解析】

【分析】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群落演替

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主要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

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

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小问1详解】

砒砂岩区弃耕农田发生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因为土壤条件依然保留。弃耕初期一、二年生草本占据

优势地位。随着演替的进行,多年生植物逐步取代其优势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多年生植物在争夺阳光的过

程占据优势地位,因而能取代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小问2详解】

图1中曲线的斜率即为演替速度,表现为随摺荒年限增加,群落演替速度逐渐减慢,搭荒30年群落接

近顶级群落状态。

【小问3详解】

题中显示,图2中樗荒年限、环境因子与土壤养分用带箭头的射线表示,实线段越长代表该因子在整个

演替过程中的影响越大。不同播荒年限的区域和射线之间夹角越小,说明二者关系越密切。由图2可

知,根据射线的长短可在,影响砒砂岩地区退耕地植被群落演替的最主要因素是指荒年限和坡度。演替

后期地形地势等环境因子对群落植被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图示的环境因子中坡度和坡向会对光照、土壤

含水量、湿度、温度和降水量都有影响,海拔高度主要通过影响温度的变化而对其他的因素造成影响的,

因此绘图如下:

【小问4详解】

通过引种植物来提高砒砂岩地区的物种多样性,继而提高植物群落向更高级群落演替的速度,若引入的植

物能适应当地的环境,且能与当地的植物共同和谐相处,则会因为该物种的引入,进而会增加相应的一些

动物的种类,进而提高了物种丰富度,加快演替的速度;但如果引入的植物会导致物种入侵,对当地的生

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则会减慢群落演替的速度,因此应该合理、适当引种。

21.长期肥胖易诱发胰岛素抵抗(即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而无法有效降血糖),进而增加2型糖尿病的

发病风险。胰岛素抵抗产生的分子机制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1)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血糖调节。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而能够提高血糖浓度的

相关激素有等。

(2)图1显示,当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受体胞内部分的相关位点发生磷酸化水平

的改变,进而激活胞内信号通路,实现降血糖效应。据图1分析,下列哪些情况可能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一

(填选项)。

M枚一胰岛素

葡萄糖

1口一胰岛素受体

细胞膜

-T位点

Y位点TDY位点

GLUT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