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5版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_第1页
【部编版】2025版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_第2页
【部编版】2025版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_第3页
【部编版】2025版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_第4页
【部编版】2025版历史《高中全程学习方略》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课标解读时空架构教材研透·探究情境化学习任务一古代非洲文明必备知识·导学1.班图文明(1)活动范围:起源于西非,逐渐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2)文明成就农业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畜牧业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手工业掌握了冶铁技术2.东非文明阿克苏姆王国(1)兴起: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2)鼎盛: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3)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国:10-15世纪产生;广泛使用奴隶;以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3.西非文明(1)概况①在西非,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②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也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2)马里政治征服加纳后,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相当繁荣文化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3)桑海兴起击败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统治①政治: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②经济: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③文化: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衰落16世纪末,桑海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4.南非文明(1)兴起: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2)发展: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的统治之下。【名师点拨】非洲的对外通道非洲对外通道有三条,一是通过地中海与欧洲交往,二是通过苏伊士地峡和红海与西亚沟通,三是通过印度洋航线与阿拉伯、伊朗、印度、中国乃至欧洲交往。关键能力·导思·史学前沿——古代非洲文明材料伊斯兰教的征服给横贯撒哈拉沙漠的贸易带来了新的动力。最早与横贯撒哈拉沙漠的贸易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是加纳帝国,其名声远播到巴格达,它甚至被阿拉伯作家描述为“黄金之国”。由于宗教冲突和战争,12世纪末,加纳帝国逐渐走向衰落。13世纪后,马里帝国迅速扩张,1324年,马里统治者曼萨·穆萨到麦加朝圣归来后,马里在政治、商业和教育上更是成就非凡。但也是由于内部政治和外来攻击,马里才开始衰落。14世纪末,桑海帝国崛起并开始扩张,得益于贸易和伊斯兰教的发展,桑海成为西非霸主和经济文化中心,不过,桑海帝国也仅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辉煌,16世纪末,因外敌入侵而走向衰落。——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解读】①通过“伊斯兰教的征服给横贯撒哈拉沙漠的贸易带来了新的动力”“14世纪末,桑海帝国崛起并开始扩张,得益于贸易和伊斯兰教的发展,桑海成为西非霸主和经济文化中心”→得出古代西非三大文明古国兴盛的共同因素是伊斯兰教等外来文明的影响;繁荣的商业贸易的促进。②通过“由于宗教冲突和战争”“因外敌入侵而走向衰落”“由于内部政治和外来攻击,马里才开始衰落”→得出古代西非三大文明古国衰落的共同因素是内乱、战争和外来入侵。·合作探究——西非文明材料西非很早就和北非诸国有贸易关系。西非内地不产盐,大部分食盐需从外部输入。北非地区南缘有许多产盐区,用骆驼驮载南运,比较方便。西非盛产黄金,而控制北非的无论是罗马帝国,还是阿拉伯帝国,商品货币关系都较为发达,需要大量黄金。这就构成了西非与北非贸易的基础。8世纪以来,与撒哈拉南缘相接的西非地区,通过繁荣的贸易来往,不仅在经济上富裕起来,而且受到北非文化的影响。——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思考:根据材料,概括8世纪以来西非逐渐走向繁荣的历史条件。【破法】抓住关键信息:“北非地区南缘有许多产盐区”“西非盛产黄金”“受到北非文化的影响”并结合所学进行分析。提示:条件:与北非贸易的扩大;金矿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古代罗马、阿拉伯等先进文化经北非向西非传播和渗透。·史论阐释——古代非洲文明的多元性地区特点原因北非以埃及为代表的北非地区,发展时间早,影响范围广,文明程度高(1)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2)尼罗河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3)濒临地中海,居于有利的地理位置东北非以阿克苏姆王国为代表,相对发展较快,是一种在多种文明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混合型文明(1)环境闭塞,仅在非洲东北区域,通过尼罗河或红海与外界有所联系;(2)东北非文明因为生产环境较好,离古代西亚文明、古埃及文明较近,联系密切,所以发展程度较高西非以加纳、马里、桑海为代表,城市和文化繁荣(1)位于西非的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地区;(2)黄金资源丰富;(3)对外贸易发达南非以津巴布韦为代表的非洲文明位于赞比西河流域学习任务二古代美洲文明必备知识·导学1.玛雅文明(1)区域: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2)成就经济①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②制造出精美陶器政治①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城市建筑精美。②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为平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文化①发明了独特的文字。②用复杂的历法纪年。③采用20进制,知道“零”的概念(3)衰落: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名师点拨】玛雅历法的内容玛雅历法是玛雅人使用的一套历法体系,其系统由以260天为周期的卓尔金历和以365天为周期的哈布历相互结合同步循环,以52个哈布年为周期,称为一个历法循环。2.阿兹特克文明(1)历程:14世纪,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16世纪初进入鼎盛时期。(2)成就政治①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②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经济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城市特诺奇蒂特兰: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的交通运输3.印加文明(1)概况:12世纪,印加人建立国家,13世纪,逐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2)成就最高统治者国王是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国有财产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地方政区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由贵族充任。政区之下,再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人口管理为征税和征兵,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道路系统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征服政策政府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名师点拨】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属于中美洲的印第安文明,印加文明属于南美洲的印第安文明。玛雅文明被称为“美洲的希腊”,而印加文明则是印第安文明的集大成者。【以图解史】影响文明兴衰的因素关键能力·导思·史学前沿——古代美洲文明的特点材料玛雅文明的辉煌正是建立在其较高的农业发展水平基础之上的,然而,印第安人创造农业奇迹竟依赖于极其简陋和落后的生产工具,其农业生产成就与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存在着巨大反差。印第安人在天文、历法和建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但社会形态进化过程却十分地缓慢,这在东半球文明体系中是十分罕见的。在印第安各文明中,凡是与宗教信仰、精神彼岸世界有关系的科学技术都过度发达,而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却十分落后。甚至在印第安文明中很多被称为“城市”的地方,既非“城”也非“市”,而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亦即宗教城市,它们的长期延续性与东半球文明城市的迁移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解读】①抓住关键信息:“印第安人创造农业奇迹竟依赖于极其简陋和落后的生产工具”→得出生产工具落后,但农业成就突出。②抓住关键信息:“而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却十分落后”→得出生产生活方面的科技落后。③抓住关键信息:“在印第安文明中很多被称为‘城市’的地方,既非‘城’也非‘市’,而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亦即宗教城市”→得出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④抓住关键信息:“它们的长期延续性与东半球文明城市的迁移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得出具有长期延续性,社会形态进化过程却十分地缓慢。·合作探究——阿兹特克文明材料阿兹特克人在建筑方面的成就,更是举世闻名。特诺奇蒂特兰城的建筑美观别致,全城分为4区,每区分为5街,这可能与部落、氏族的驻地有关。城内有40座金字塔型的坛庙,最大的一座高达35米,有114级台阶。堤坝和湖岸之间用吊桥连接,必要时候可以拆毁吊桥防止敌人进攻。思考:根据材料,概括特诺奇蒂特兰城有哪些特点。【破法】抓住关键信息:“特诺奇蒂特兰城的建筑美观别致”“可能与部落、氏族的驻地有关”“防止敌人进攻”进行分析。提示:特点:建筑美观别致;是政治、宗教中心;具有军事功能等。·史论阐释——古代美洲文明的特点特点解释地理环境对文明影响巨大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几乎处于孤立封闭状态,对外交往的贫乏导致其文明的发展历程极为缓慢生产力水平落后印第安人虽然培植了数量众多的农作物,但其是建立在极为简陋的石、木、骨等生产工具之上的社会演进缓慢由于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难以提供各类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物质财富,印第安人的社会进化十分落后、缓慢,导致其社会结构非常脆弱科学技术畸形发展与宗教信仰相关的科技非常发达,而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科技滞后教考衔接·知能融汇(一)教材溯源·素养涵育:历史解释❶P28史料阅读:《伊本•白图泰游记》思考:结合❶,分析摩加迪沙的经济发展状况。提示:状况:摩加迪沙商业、手工业发达,对外贸易兴盛。❷P29历史纵横:游历非洲的古代中国人思考:结合❷,列举研究中非交往历史中涉及的人物、典籍等。提示:人物:唐朝杜环、元朝汪大渊。典籍:《史记》《经行记》《岛夷志略》。(二)命题探源·教考对接1.(2023·广西合格考·T16)16世纪初,抵达美洲阿兹特克都城的西方殖民者记载:“(有些兵士)到过君士坦丁堡,走遍意大利;他们说,面积如此宽广、布局如此合理、人众如此之多、管理得如此井然有序的市场,他们尚未见到过。”西方殖民者认为()A.欧洲兵士孤陋寡闻B.阿兹特克农业技术先进C.欧洲文明发展落后D.阿兹特克都城非常繁荣【解析】选D。据题干可知,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后,对阿兹特克都城发出惊叹,体现的是都城的繁荣,故选D。题干并未涉及农业技术,故不选B。A与C和题意无关,排除。[名师点评]试题以阿兹特克都城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面积如此宽广、布局如此合理、人众如此之多、管理得如此井然有序的市场”,与教材中阿兹特克都城的状况一致。[教材之源]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位于特斯科科湖中的岛上,面积约10平方千米,人口20万—30万。它有3条堤道与陆地相连,并有引水渠供应全城淡水。为方便交通,渠上架设了多座桥梁。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的交通运输。2.(2023·浙江1月选考·T11改编)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以使用石器工具和直接占用资源为特征,他们信奉万物有灵,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下列项中,属于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的有()①创造了玛雅文字 ②发明了“浮动园地”③发明数字符号“0” ④创立了伊斯兰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选A。玛雅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字,由很多图画和符号组成,至今仍无法被释读,属于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故①正确;中美洲的阿兹特克人发明了“浮动园地”,它属于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故②正确;古代印度人发明数字符号“0”,故③错误;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故④错误;故选A。[名师点评]本题以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这与教材古代美洲文明相符。[教材之源]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玛雅人的城市建筑精美,有些城市的中心面积可能达到15平方千米,城内有300多座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他们制造出精美的陶器,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制,也知道“零”的概念。……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本课小结】课堂·清体系·构课堂达标·效果测评化题组1古代非洲文明1.(2024·北京高一检测)生存和生产问题是不同文明区遇到的共同挑战。西非班图人培养出的作物是()A.玉米和甘薯 B.粟和水稻C.小麦和土豆 D.甜高粱和棉花【解析】选D。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故选D;玉米和甘薯是美洲印第安人培育的作物,排除A;粟和水稻是中国人最早栽培的作物,排除B;小麦原产于西亚,土豆原产于美洲,排除C。【补偿训练】14世纪,它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该国是()A.加纳 B.埃及 C.玛雅 D.马里【解析】选D。根据“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及“西非最强大的国家”及所学可知,古代非洲的马里符合题意,故选D,排除A、B;玛雅是美洲文明,排除C。【深化点拨】古代的非洲文明由于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农业一直不够发达,各地居民主要依靠对外贸易来发展自己的经济。2.(2024·马鞍山高一检测)在帝国的阿斯基亚王朝时期,廷巴克图是西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享有“尼日尔河畔的明珠”和“撒哈拉以南的利物浦”等美誉,该“帝国”是()A.阿拉伯帝国 B.桑海帝国C.奥斯曼帝国 D.印加帝国【解析】选B。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廷巴克图是桑海帝国重要的城市,是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享有“尼日尔河畔的明珠”和“撒哈拉以南的利物浦”等美誉,故选B;阿拉伯帝国地跨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不包括西非,排除A;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小亚细亚、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西亚、北非,不包括西非,排除C;印加帝国是南美洲国家,排除D。【拓展延伸】东非、西非、南非文明的区别区域存在时间国家形态其他特征东非公元前后至8世纪地域广大的王国外贸兴盛文化繁荣10世纪至15世纪城市国家外贸兴盛西非8世纪至16世纪中央集权大帝国官僚政治外贸兴盛文化繁荣南非4世纪至16世纪初地域广大的王国巨石建筑群题组2古代美洲文明3.(2023·甘肃合格考)在古代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上,人们从事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并发明了独特的文字,采用20进制,知道“零”的概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