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吉林省吉林市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Br80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是黏土B.福建舰携带的航空煤油和柴油的主要成分为烃C.聚氯乙烯可用于制作多种绝缘材料,聚氯乙烯是纯净物D.具有半导体的性质,常用于制造LED灯,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C〖解析〗【详析】A.瓷器由黏土烧制而成,所以瓷器的主要原料为黏土,故A正确;B.煤油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和环烷烃,其沸点范围为150℃至250℃;柴油的主要成分是芳烃和环烷烃,其沸点范围为180℃至370℃,B正确;C.聚合物是混合物,因为聚合物的“n”值不固定,故C不正确;D.GaN具有半导体的性质,常用作LED灯的芯片,GaN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正确;故选C。2.某烃R的分子式为,可能有如下几种球棍模型(或碳骨架模型),则R不可能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析〗【详析】戊烷的分子式为C5H12,分子式为相比饱和烷烃少了4个H原子,则不饱和度为2,可能为两个碳碳双键、两个环状或1个碳碳双键和1个环状,而②的分子式为C5H10,则不能为R物质,故选B。3.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必需的基本技能。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A.丙烷的球棍模型:B.的空间结构为V形C.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D.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答案〗D〖解析〗【详析】A.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3,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其球棍模型为,故A正确;B.为V形结构的分子,故B正确;C.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苯乙烯,结构简式为:,故C正确;D.为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为:,故D错误;故选:D。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下表中解决相应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选项环境问题措施A臭氧层空洞限制氟氯烃类物质的生产和消耗B酸雨改变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C白色污染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开发可降解塑料制品D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及施用氮肥〖答案〗D〖解析〗【详析】A.氟氯烃类物质能引起臭氧层空洞,A正确;B.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能分别引起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B正确;C.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废旧塑料难以降解,会引起白色污染,C正确;D.氮元素、磷元素能引起水已富营养化,但是不可能禁用氮肥的使用,提倡合理使用,D错误;〖答案〗选D。5.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②③④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A〖解析〗〖祥解〗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个或某些原子或者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者原子团代替的反应。【详析】①是乙醇中羟基被HBr中溴原子取代生成溴乙烷,是取代反应;②是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的加成反应;③是甲苯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三硝基甲苯,是取代反应;④是CH3CH2CN在光照条件下氢原子被氯气中的氯原子取代,是取代反应;综上,①③④是取代反应,故选A。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48L34SO3(标准状况)中硫含有的中子数为3.6NAB.30g由冰醋酸和葡萄糖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为4NAC.1molSO2和2mol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D.20g含乙醇质量分数为46%的酒精溶液与足量的钠反应产生氢气的分子数为0.1NA〖答案〗B〖解析〗【详析】A.标准状况下SO3是固体,4.48L34SO3的物质的量不是0.2mol,故A错误;B.冰醋酸和葡萄糖的最简式都是CH2O,30g由冰醋酸和葡萄糖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为,故B正确;C.为可逆反应,1molSO2和2mol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SO3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转移的电子数小于2NA,故C错误;D.乙醇和水都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20g含乙醇质量分数为46%的酒精溶液与足量的钠反应产生氢气的分子数大于0.1NA,故D错误;选B。7.利用间歇的光伏和风电,规模化转化由煤化工等基础工业排放的制取“液态阳光”甲醇(该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可以缓解我国液体燃料短缺压力,还可以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醇与乙醇互为同系物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C.该反应存在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D.1mol和3mol的总键能小于1mol和1mol的总键能〖答案〗C〖解析〗【详析】A.甲醇和乙醇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A正确;B.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C.该反应存在非极性键的断裂,不存在非极性键的形成,C错误;D.根据反应能量变化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1mol和3mol的总键能小于1mol和1mol的总键能,D正确;〖答案〗选C。8.阿司匹林又称为乙酰水杨酸,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常由水杨酸和乙酸酐反应得到(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反应是取代反应B.乙酰水杨酸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C.水杨酸可以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D.乙酸酐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答案〗B〖解析〗【详析】A.由反应原理知,水杨酸中酚羟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该反应为取代反应,A正确;B.由乙酸酐的结构简式知,乙酰水杨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和酯基两种官能团,B错误;C.水杨酸中含有羧基,可以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C正确;D.乙酸酐分子中含有甲基,则所有原子一定不能共平面,D正确;故选B。9.已知C(s,石墨)、、的燃烧热依次为393.5kJ⋅mol,285.8kJ⋅mol、1299.5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C(s,石墨)kJ⋅molB.kJ⋅molC.kJ⋅molD.2C(s,石墨)kJ⋅mol〖答案〗C〖解析〗〖祥解〗燃烧热是以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被燃烧物是1mol,同时应注意生成物是否为“指定产物”。【详析】A.选项所给热化学方程式符合C(s,石墨)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ΔH数值也正确,A正确;B.根据H2(g)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可以得到表示H2(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
=H2O(l)ΔH=-285.8
kJ⋅mol−1,将该方程式反向并乘以2得2H2O(l)=2H2(g)+O2(g),根据盖斯定律,相应ΔH取为相反数并乘以2,故B正确;C.C2H2(g)的燃烧热是指1molC2H2(g)完全燃烧生成气态CO2和液态H2O的放热,选项所给热方程式C2H2(g)物质的量是2mol,虽然ΔH也是C2H2(g)燃烧热的2倍,但是方程式中H2O为气态,故C错误;D.根据已知C(s,石墨)、H2(g)、C2H2(g)的燃烧热依次为393.5kJ⋅mol−1,285.8kJ⋅mol−1、1299.5kJ⋅mol−1,分别写出表示三种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1)C(s,石墨)+O2(g)═CO2(g)ΔH1=-393.5kJ⋅mol-1(2)H2(g)+O2(g)═H2O(l)ΔH2=-285.8kJ⋅mol-1(3)C2H2(g)+O2(g)═2CO2(g)+H2O(l)ΔH3=-1299.5kJ⋅mol-1反应2C(s,石墨)+H2(g)=C2H2(g)
可由反应(1)×2+反应(2)-反应(3)得到,故ΔH=ΔH1×2+ΔH2-ΔH3=+226.7kJ⋅mol−1,D正确;本题选C。10.氯丁橡胶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作电线电缆保护套、胶管、耐油橡胶制品等,氯丁橡胶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Ⅰ、Ⅱ、Ⅲ、Ⅳ均能被酸性溶液氧化B.①为加成反应,③为加聚反应C.Ⅰ的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1molⅣ最多能与160g发生加成反应〖答案〗D〖解析〗【详析】A.Ⅰ、Ⅱ、Ⅲ、Ⅳ均含有碳碳双键,故均能被酸性溶液氧化,A正确;B.①中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Ⅳ高聚物,③为加聚反应,B正确;C.Ⅰ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正确;D.1molⅣ中含有nmol碳碳双键,故最多能与160ng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故选D。11.现有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电池从左到右分别属于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B.干电池在长时间使用后,锌筒被破坏C.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被氧化D.氢氧燃料电池中负极通入氢气发生氧化反应〖答案〗C〖解析〗【详析】A.干电池是一次性电池,铅蓄电池是可充电电池属于二次电池,氢氧燃料电池属于燃料电池,故A正确;B.在干电池中,Zn作负极,被氧化,则使用过程中锌筒被破坏,故B正确;C.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负极反应式为Pb-2e-+=PbSO4,铅被氧化,故C错误;D.氢氧燃料电池中负极上通入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D正确;故选C。1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热效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忽略溶解、逸出时的能量变化,逸出的的质量也忽略不计,混合溶液的密度视为,若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序号稀盐酸反应后最高温度/℃体积/mL反应前温度/℃体积/mL反应前温度/℃15019.16019.119.825019.16019.319.935019.26019.221.7A.用铜质的搅拌器会使所测偏小B.分批加入盐酸会使实验结果更准确C.测量溶液的温度后可直接测盐酸温度D.〖答案〗D〖解析〗【详析】A.铜会散热,用铜质的搅拌器会使所测的热量偏小,偏大,A错误;B.要确保热量不散失,故应一次性迅速加入盐酸,B错误;C.测量溶液的温度后若直接测盐酸温度,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导致热量散失,会使所测的热量偏小,偏大,C错误;D.3次实验温度差分别为0.7℃、0.7℃、2.5℃,第三次数据偏差大舍去,取平均温差为0.7℃,从数据知,盐酸略过量,生成0.015mol的二氧化碳,则放出热量,则得,D正确;〖答案〗选D。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检验粗乙烯中的SO2B.除去粗乙酸乙酯中的乙醇C.引发红色喷泉D.分离乙醇和水〖答案〗C〖解析〗【详析】A.二氧化硫和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所以不能用溴水检验粗乙烯中的SO2,故A错误;B.过滤不能除去粗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乙醇,然后分液,故B错误;C.氨气极易溶于水,少量水溶解大量氨气,使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使溶液呈碱性,引发红色喷泉,故C正确;D.乙醇和水任意比例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醇和水,故D错误;故〖答案〗为:C。1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闭合电键K,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铁钉为原电池的负极B.铜丝表面有气泡产生C.电子的移动方向:铁钉→电解质溶液→铜丝D.若将食醋换成乙醇,无法观察到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答案〗C〖解析〗〖祥解〗铁活泼性比铜强,铁与醋酸反应,铜与醋酸不反应,则铁为原电池负极,失电子,发生反应Fe-2e-=Fe2+,铜丝为原电池的正极,正极得电子,发生反应2CH3COOH+2e-=2CH3COO-+H2↑;【详析】A.铁活泼性比铜强,铁与醋酸反应失电子,负极,A正确;B.铜丝为正极,电极方程式为2CH3COOH+2e-=2CH3COO-+H2↑,现象是表面有气泡产生,B正确;C.电子不能溶液中迁移,C错误;D.若将食醋换成乙醇,乙醇与铁、铜都不反应,无法观察到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D正确;本题选C。15.某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12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mol(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s时,用A表示反应的瞬时速率为B.C.图中m点达到了反应进行的限度D.12s时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压强的〖答案〗D〖解析〗【详析】A.0-2s,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A错误;B.12s时消耗B的物质的量为(0.5−0.3)mol/L×2L=0.4mol,12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mol,则b:c=0.4:1.2=1:3,B错误;C.m点A、B的浓度还在减小,没有达到反应限度,C错误;D.根据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12s时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压强的,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4-丁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作增湿剂、增塑剂。回答下列问题:Ⅰ.1,4-丁二醇能发生氧化反应。(1)在催化剂作用下,1,4-丁二醇与反应生成丁二醛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如图所示,该反应是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若1,4-丁二醇和氧气构成碱性(以KOH为电解质)燃料电池,1,4-丁二醇在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反应,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II.1,4-丁二醇合成γ-丁内酯的反应如下:298K下,1,4-丁二醇和γ-丁内酯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3)也可先生成,再生成γ-丁内酯,该过程中生成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4)a点时,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逆反应速率。0~120min内,1,4-丁二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5)此条件下,1,4-丁二醇的最大转化率为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达到平衡时,与的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答案〗(1)①.②.放热(2)①.负②.(3)氧化反应(4)①.大于②.(5)①.73.3%②.4:11〖解析〗(1)1,4-丁二醇中含有2mol羟基,与催化氧化生成丁二醛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2)1,4-丁二醇和氧气构成碱性燃料电池,以KOH为电解质溶液,则通入1,4-丁二醇的一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该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一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该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方程式为。(3)中含有羟基,可以直接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羧基,即生成,该过程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4)a点后,γ-丁内酯的浓度继续增大,说明反应正向进行,则a点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0~120min内,1,4-丁二醇反应速率为。(5)此条件下,350min后,1,4-丁二醇和γ-丁内酯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生成γ-丁内酯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32mol/L,则1,4-丁二醇的转化浓度为0.132mol/L,转化率为;平衡时1,4-丁二醇的浓度为,则与的浓度之比为。17.某学习小组对与的反应进行了研究。(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2)利用如图装置完成与制取氮氧化物的反应。①实验开始前,先通入一段时间的,其目的是_______,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②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装置中液面上方为无色气体,挤压中气球,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学习小组在做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时观察到了以下现象:实验中蓝色溶液遇铜片立即产生气泡,而相同条件下实验Ⅱ中硝酸遇铜片短时间内无明显变化,一段时间后才有少量气泡产生。实验操作如下:实验Ⅰ:实验Ⅱ:分析蓝色溶液的成分后,学习小组探究蓝色溶液与铜片能够立即发生反应的原因。①假设1:_______(填化学式)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实验验证:向硝酸中加入少量硝酸铜固体,溶液呈蓝色,放入铜片,无明显变化。结论:假设1不成立。②假设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实验验证:向蓝色溶液中鼓入数分钟得溶液,相同条件下,铜片与溶液的反应速率:_______(填“>”“=”或“<”)。结论:假设2成立。③经检验,蓝色溶液中还含有少量亚硝酸。设计实验证明也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操作:向含有铜片的溶液B中加入_______,预期的现象是_______。实验总结:和对铜与硝酸的反应都有催化作用。〖答案〗(1)(2)①.排尽装置内的空气②.(3)①.[或]②.③.少量的固体④.溶液B中铜片上立即产生气泡〖解析〗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影响铜与硝酸反应速率的因素,题给实验探究得到二氧化氮和亚硝酸对铜与硝酸的反应都有催化作用的实验结论。(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①由题意可知,为排尽整套装置内空气,先打开弹簧夹,通入不影响反应的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故〖答案〗为:排尽装置内的空气;②装置B中液面上方为NO,与空气反应,生成NO2气体,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3)①由实验加少量硝酸铜固体可知,假设1为溶液中铜离子对铜与硝酸溶液的反应有催化作用,故〖答案〗为:Cu2+[或Cu(NO3)2];②向蓝色溶液A中鼓入氮气数分钟,使得溶液中二氧化氮的浓度下降得到溶液C,铜片与溶液A的反应速率快于溶液C,说明假设2成立,故〖答案〗为:>;③欲设计实验证明亚硝酸也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只需往含有铜片的溶液B中加入少量的亚硝酸钠固体与没加亚硝酸钠固体的反应对比反应速率快慢即可,故〖答案〗为:少量的NaNO2固体;④欲设计实验证明亚硝酸也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只需往含有铜片的溶液B中加入少量的亚硝酸钠固体与没加亚硝酸钠固体的反应对比反应速率快慢即可,故〖答案〗为:溶液B中铜片上立即产生气泡。18.有机物E是一种被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一种合成E的路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B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2)B中所有原子_____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反应①和反应②的类型相同b.C的名称为丁醛c.D能与溶液反应生成气体d.E与乙酸乙酯互为同系物(3)④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除去E中的B和D,可以选择的试剂为___________。a.饱和食盐水b.溶液c.饱和溶液d.浓硫酸(4)E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的结构有___________种,其中含有3个甲基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答案〗(1)①.②.羟基③.氧化反应(2)①.不在②.cd(3)①.②.c(4)①.4②.〖解析〗A→B为乙烯加成反应得乙醇,B→C为乙醇氧化反应得丙醛,C→D为丙醛氧化反应得丙酸,B和E为乙醇和丙酸酯化反应得丙酸乙酯,据此解答。(1)A的结构式为,B(乙醇)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③的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答案〗、羟基、氧化反应;(2)B(乙醇)中存在甲基,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为加成反应,反应②为氧化反应,反应类型不相同,错误;b.C的名称为丙醛,错误;c.D(丙酸)能与溶液反应生成气体,正确;d.同系物为结构相似,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所以E(丙酸乙酯)与乙酸乙酯互为同系物,正确;cd当选,〖答案〗不在、cd;(3)④的反应,即丙酸和乙醇的方程式为,除去E(丙酸乙酯)中的B(乙醇)和D(丙酸),可以选择的试剂饱和溶液,溶解乙醇,吸收丙酸,〖答案〗、c;(4)E(丙酸乙酯)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的结构有4种,,其中含有3个甲基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答案〗4、。19.从海水中不仅可以获得淡水,而且可按如图工艺流程提取溴和镁。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淡化的方法有___________(任写一点)。(2)X是一种黄绿色气体,X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工业上常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备X,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3)检验某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的方法是___________。(4)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利用了溴的___________性,溴单质与热的纯碱溶液反应有气体生成,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5)步骤(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6)工业上常通过电解来制备Mg,而不是电解MgO,其原因是___________。〖答案〗(1)蒸馏法(或电渗析法或离子交换法或反渗透法)(2)①.②.(3)取少量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盐酸酸化,再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不含硫酸根离子,反之,混有硫酸根离子(4)①.挥发②.(5)(6)氧化镁的熔点高,电解熔融的氧化镁能耗高〖解析〗海水经过淡化得到氯化钠晶体、淡水、和卤水,卤水中有,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氯气与卤水反应置换出溴得到低浓度的溴水,用热空气吹出并用热的纯碱溶液吸收得到溴化钠和溴酸钠的溶液,最后用硫酸酸化得到溴单质;贝壳的成分是碳酸钙加热分解得到氧化钙,CaO与水反应生成石灰乳,石灰乳与卤水中的Mg2+作用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加入盐酸溶解得到氯化镁溶液,经过脱水得到无水氯化镁,最后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Mg单质。(1)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电渗析、反渗透法、离子交换等;(2)黄绿色气体是氯气,化学式为Cl2
,电解饱和的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3)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盐酸酸化没有现象,排除的干扰,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即证明有硫酸根离子;(4)溴易挥发,步骤(2)通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就是利用溴的挥发性;与碳酸钠反应离子方程式为,只有Br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且1个Br失去电子与5个Br得到电子相等,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5;(5)步骤(3)为和发生归中反应生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工业上常通过电解来制备Mg,而不是电解MgO,其原因是氧化镁的熔点高,电解熔融的氧化镁能耗高。吉林省吉林市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Br80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是黏土B.福建舰携带的航空煤油和柴油的主要成分为烃C.聚氯乙烯可用于制作多种绝缘材料,聚氯乙烯是纯净物D.具有半导体的性质,常用于制造LED灯,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C〖解析〗【详析】A.瓷器由黏土烧制而成,所以瓷器的主要原料为黏土,故A正确;B.煤油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和环烷烃,其沸点范围为150℃至250℃;柴油的主要成分是芳烃和环烷烃,其沸点范围为180℃至370℃,B正确;C.聚合物是混合物,因为聚合物的“n”值不固定,故C不正确;D.GaN具有半导体的性质,常用作LED灯的芯片,GaN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正确;故选C。2.某烃R的分子式为,可能有如下几种球棍模型(或碳骨架模型),则R不可能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解析〗【详析】戊烷的分子式为C5H12,分子式为相比饱和烷烃少了4个H原子,则不饱和度为2,可能为两个碳碳双键、两个环状或1个碳碳双键和1个环状,而②的分子式为C5H10,则不能为R物质,故选B。3.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必需的基本技能。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A.丙烷的球棍模型:B.的空间结构为V形C.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D.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答案〗D〖解析〗【详析】A.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3,碳原子的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其球棍模型为,故A正确;B.为V形结构的分子,故B正确;C.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苯乙烯,结构简式为:,故C正确;D.为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为:,故D错误;故选:D。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下表中解决相应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选项环境问题措施A臭氧层空洞限制氟氯烃类物质的生产和消耗B酸雨改变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C白色污染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开发可降解塑料制品D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及施用氮肥〖答案〗D〖解析〗【详析】A.氟氯烃类物质能引起臭氧层空洞,A正确;B.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能分别引起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B正确;C.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废旧塑料难以降解,会引起白色污染,C正确;D.氮元素、磷元素能引起水已富营养化,但是不可能禁用氮肥的使用,提倡合理使用,D错误;〖答案〗选D。5.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②③④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A〖解析〗〖祥解〗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个或某些原子或者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者原子团代替的反应。【详析】①是乙醇中羟基被HBr中溴原子取代生成溴乙烷,是取代反应;②是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的加成反应;③是甲苯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三硝基甲苯,是取代反应;④是CH3CH2CN在光照条件下氢原子被氯气中的氯原子取代,是取代反应;综上,①③④是取代反应,故选A。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48L34SO3(标准状况)中硫含有的中子数为3.6NAB.30g由冰醋酸和葡萄糖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为4NAC.1molSO2和2mol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D.20g含乙醇质量分数为46%的酒精溶液与足量的钠反应产生氢气的分子数为0.1NA〖答案〗B〖解析〗【详析】A.标准状况下SO3是固体,4.48L34SO3的物质的量不是0.2mol,故A错误;B.冰醋酸和葡萄糖的最简式都是CH2O,30g由冰醋酸和葡萄糖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为,故B正确;C.为可逆反应,1molSO2和2mol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SO3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转移的电子数小于2NA,故C错误;D.乙醇和水都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20g含乙醇质量分数为46%的酒精溶液与足量的钠反应产生氢气的分子数大于0.1NA,故D错误;选B。7.利用间歇的光伏和风电,规模化转化由煤化工等基础工业排放的制取“液态阳光”甲醇(该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可以缓解我国液体燃料短缺压力,还可以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醇与乙醇互为同系物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C.该反应存在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D.1mol和3mol的总键能小于1mol和1mol的总键能〖答案〗C〖解析〗【详析】A.甲醇和乙醇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A正确;B.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C.该反应存在非极性键的断裂,不存在非极性键的形成,C错误;D.根据反应能量变化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1mol和3mol的总键能小于1mol和1mol的总键能,D正确;〖答案〗选C。8.阿司匹林又称为乙酰水杨酸,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常由水杨酸和乙酸酐反应得到(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反应是取代反应B.乙酰水杨酸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C.水杨酸可以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D.乙酸酐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答案〗B〖解析〗【详析】A.由反应原理知,水杨酸中酚羟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该反应为取代反应,A正确;B.由乙酸酐的结构简式知,乙酰水杨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和酯基两种官能团,B错误;C.水杨酸中含有羧基,可以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C正确;D.乙酸酐分子中含有甲基,则所有原子一定不能共平面,D正确;故选B。9.已知C(s,石墨)、、的燃烧热依次为393.5kJ⋅mol,285.8kJ⋅mol、1299.5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C(s,石墨)kJ⋅molB.kJ⋅molC.kJ⋅molD.2C(s,石墨)kJ⋅mol〖答案〗C〖解析〗〖祥解〗燃烧热是以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被燃烧物是1mol,同时应注意生成物是否为“指定产物”。【详析】A.选项所给热化学方程式符合C(s,石墨)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ΔH数值也正确,A正确;B.根据H2(g)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可以得到表示H2(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
=H2O(l)ΔH=-285.8
kJ⋅mol−1,将该方程式反向并乘以2得2H2O(l)=2H2(g)+O2(g),根据盖斯定律,相应ΔH取为相反数并乘以2,故B正确;C.C2H2(g)的燃烧热是指1molC2H2(g)完全燃烧生成气态CO2和液态H2O的放热,选项所给热方程式C2H2(g)物质的量是2mol,虽然ΔH也是C2H2(g)燃烧热的2倍,但是方程式中H2O为气态,故C错误;D.根据已知C(s,石墨)、H2(g)、C2H2(g)的燃烧热依次为393.5kJ⋅mol−1,285.8kJ⋅mol−1、1299.5kJ⋅mol−1,分别写出表示三种物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1)C(s,石墨)+O2(g)═CO2(g)ΔH1=-393.5kJ⋅mol-1(2)H2(g)+O2(g)═H2O(l)ΔH2=-285.8kJ⋅mol-1(3)C2H2(g)+O2(g)═2CO2(g)+H2O(l)ΔH3=-1299.5kJ⋅mol-1反应2C(s,石墨)+H2(g)=C2H2(g)
可由反应(1)×2+反应(2)-反应(3)得到,故ΔH=ΔH1×2+ΔH2-ΔH3=+226.7kJ⋅mol−1,D正确;本题选C。10.氯丁橡胶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作电线电缆保护套、胶管、耐油橡胶制品等,氯丁橡胶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Ⅰ、Ⅱ、Ⅲ、Ⅳ均能被酸性溶液氧化B.①为加成反应,③为加聚反应C.Ⅰ的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1molⅣ最多能与160g发生加成反应〖答案〗D〖解析〗【详析】A.Ⅰ、Ⅱ、Ⅲ、Ⅳ均含有碳碳双键,故均能被酸性溶液氧化,A正确;B.①中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Ⅳ高聚物,③为加聚反应,B正确;C.Ⅰ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正确;D.1molⅣ中含有nmol碳碳双键,故最多能与160ng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故选D。11.现有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电池从左到右分别属于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B.干电池在长时间使用后,锌筒被破坏C.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被氧化D.氢氧燃料电池中负极通入氢气发生氧化反应〖答案〗C〖解析〗【详析】A.干电池是一次性电池,铅蓄电池是可充电电池属于二次电池,氢氧燃料电池属于燃料电池,故A正确;B.在干电池中,Zn作负极,被氧化,则使用过程中锌筒被破坏,故B正确;C.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负极反应式为Pb-2e-+=PbSO4,铅被氧化,故C错误;D.氢氧燃料电池中负极上通入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D正确;故选C。1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热效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忽略溶解、逸出时的能量变化,逸出的的质量也忽略不计,混合溶液的密度视为,若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序号稀盐酸反应后最高温度/℃体积/mL反应前温度/℃体积/mL反应前温度/℃15019.16019.119.825019.16019.319.935019.26019.221.7A.用铜质的搅拌器会使所测偏小B.分批加入盐酸会使实验结果更准确C.测量溶液的温度后可直接测盐酸温度D.〖答案〗D〖解析〗【详析】A.铜会散热,用铜质的搅拌器会使所测的热量偏小,偏大,A错误;B.要确保热量不散失,故应一次性迅速加入盐酸,B错误;C.测量溶液的温度后若直接测盐酸温度,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导致热量散失,会使所测的热量偏小,偏大,C错误;D.3次实验温度差分别为0.7℃、0.7℃、2.5℃,第三次数据偏差大舍去,取平均温差为0.7℃,从数据知,盐酸略过量,生成0.015mol的二氧化碳,则放出热量,则得,D正确;〖答案〗选D。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检验粗乙烯中的SO2B.除去粗乙酸乙酯中的乙醇C.引发红色喷泉D.分离乙醇和水〖答案〗C〖解析〗【详析】A.二氧化硫和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所以不能用溴水检验粗乙烯中的SO2,故A错误;B.过滤不能除去粗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乙醇,然后分液,故B错误;C.氨气极易溶于水,少量水溶解大量氨气,使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使溶液呈碱性,引发红色喷泉,故C正确;D.乙醇和水任意比例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醇和水,故D错误;故〖答案〗为:C。1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闭合电键K,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铁钉为原电池的负极B.铜丝表面有气泡产生C.电子的移动方向:铁钉→电解质溶液→铜丝D.若将食醋换成乙醇,无法观察到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答案〗C〖解析〗〖祥解〗铁活泼性比铜强,铁与醋酸反应,铜与醋酸不反应,则铁为原电池负极,失电子,发生反应Fe-2e-=Fe2+,铜丝为原电池的正极,正极得电子,发生反应2CH3COOH+2e-=2CH3COO-+H2↑;【详析】A.铁活泼性比铜强,铁与醋酸反应失电子,负极,A正确;B.铜丝为正极,电极方程式为2CH3COOH+2e-=2CH3COO-+H2↑,现象是表面有气泡产生,B正确;C.电子不能溶液中迁移,C错误;D.若将食醋换成乙醇,乙醇与铁、铜都不反应,无法观察到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D正确;本题选C。15.某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12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mol(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s时,用A表示反应的瞬时速率为B.C.图中m点达到了反应进行的限度D.12s时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压强的〖答案〗D〖解析〗【详析】A.0-2s,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A错误;B.12s时消耗B的物质的量为(0.5−0.3)mol/L×2L=0.4mol,12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mol,则b:c=0.4:1.2=1:3,B错误;C.m点A、B的浓度还在减小,没有达到反应限度,C错误;D.根据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12s时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压强的,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4-丁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作增湿剂、增塑剂。回答下列问题:Ⅰ.1,4-丁二醇能发生氧化反应。(1)在催化剂作用下,1,4-丁二醇与反应生成丁二醛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如图所示,该反应是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若1,4-丁二醇和氧气构成碱性(以KOH为电解质)燃料电池,1,4-丁二醇在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反应,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II.1,4-丁二醇合成γ-丁内酯的反应如下:298K下,1,4-丁二醇和γ-丁内酯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3)也可先生成,再生成γ-丁内酯,该过程中生成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4)a点时,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逆反应速率。0~120min内,1,4-丁二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5)此条件下,1,4-丁二醇的最大转化率为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达到平衡时,与的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答案〗(1)①.②.放热(2)①.负②.(3)氧化反应(4)①.大于②.(5)①.73.3%②.4:11〖解析〗(1)1,4-丁二醇中含有2mol羟基,与催化氧化生成丁二醛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2)1,4-丁二醇和氧气构成碱性燃料电池,以KOH为电解质溶液,则通入1,4-丁二醇的一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该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的一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该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方程式为。(3)中含有羟基,可以直接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羧基,即生成,该过程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4)a点后,γ-丁内酯的浓度继续增大,说明反应正向进行,则a点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0~120min内,1,4-丁二醇反应速率为。(5)此条件下,350min后,1,4-丁二醇和γ-丁内酯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生成γ-丁内酯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32mol/L,则1,4-丁二醇的转化浓度为0.132mol/L,转化率为;平衡时1,4-丁二醇的浓度为,则与的浓度之比为。17.某学习小组对与的反应进行了研究。(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2)利用如图装置完成与制取氮氧化物的反应。①实验开始前,先通入一段时间的,其目的是_______,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②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装置中液面上方为无色气体,挤压中气球,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学习小组在做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时观察到了以下现象:实验中蓝色溶液遇铜片立即产生气泡,而相同条件下实验Ⅱ中硝酸遇铜片短时间内无明显变化,一段时间后才有少量气泡产生。实验操作如下:实验Ⅰ:实验Ⅱ:分析蓝色溶液的成分后,学习小组探究蓝色溶液与铜片能够立即发生反应的原因。①假设1:_______(填化学式)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实验验证:向硝酸中加入少量硝酸铜固体,溶液呈蓝色,放入铜片,无明显变化。结论:假设1不成立。②假设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实验验证:向蓝色溶液中鼓入数分钟得溶液,相同条件下,铜片与溶液的反应速率:_______(填“>”“=”或“<”)。结论:假设2成立。③经检验,蓝色溶液中还含有少量亚硝酸。设计实验证明也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操作:向含有铜片的溶液B中加入_______,预期的现象是_______。实验总结:和对铜与硝酸的反应都有催化作用。〖答案〗(1)(2)①.排尽装置内的空气②.(3)①.[或]②.③.少量的固体④.溶液B中铜片上立即产生气泡〖解析〗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影响铜与硝酸反应速率的因素,题给实验探究得到二氧化氮和亚硝酸对铜与硝酸的反应都有催化作用的实验结论。(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①由题意可知,为排尽整套装置内空气,先打开弹簧夹,通入不影响反应的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故〖答案〗为:排尽装置内的空气;②装置B中液面上方为NO,与空气反应,生成NO2气体,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3)①由实验加少量硝酸铜固体可知,假设1为溶液中铜离子对铜与硝酸溶液的反应有催化作用,故〖答案〗为:Cu2+[或Cu(NO3)2];②向蓝色溶液A中鼓入氮气数分钟,使得溶液中二氧化氮的浓度下降得到溶液C,铜片与溶液A的反应速率快于溶液C,说明假设2成立,故〖答案〗为:>;③欲设计实验证明亚硝酸也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只需往含有铜片的溶液B中加入少量的亚硝酸钠固体与没加亚硝酸钠固体的反应对比反应速率快慢即可,故〖答案〗为:少量的NaNO2固体;④欲设计实验证明亚硝酸也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只需往含有铜片的溶液B中加入少量的亚硝酸钠固体与没加亚硝酸钠固体的反应对比反应速率快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拓扑材料缺陷调控与性能-洞察分析
- 原油储运安全探讨-洞察分析
- 新型地震监测技术-洞察分析
- 信立泰材料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的研究进展-洞察分析
- 水产养殖循环经济研究-洞察分析
- 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洞察分析
- 污染物输运模拟-洞察分析
- 油气资源绿色开发-洞察分析
- 勤俭节约活动感悟总结范文(10篇)
- 数字银行理财策略-洞察分析
- GB/T 45089-2024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
- 政府还款协议书(2篇)
- 院内获得性肺炎护理
- 领导干部个人违纪检讨书范文
- web课程设计考勤系统源代码
- 《企业文化与变革》课件
- 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气管肺泡灌洗病原体检测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
- 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含教师卷和学生卷)及调查结论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梳理
- MOOC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离散数学》大作业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