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苏省海安市南莫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生长素类似物可以补救大豆未授粉造成的减产B.使用赤霉素处理玉米可以获得抗倒伏的矮壮植株C.使用细胞分裂素可用于收获后农产品的储存保鲜D.温室种植的番茄开花后喷洒乙烯可促进果实的形成2.某种着色性干皮症的致病原因是由于相关染色体DNA发生损伤后,未能完成下图所示的修复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完成过程③至少需要2种酶B.酶Ⅰ或酶Ⅱ功能异常或缺失都可导致患病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所致D.该修复过程的场所是在细胞核中3.下图是果蝇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及其部分染色体组成(数字代表对应的染色体,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考虑染色体变异,据图判断此果蝇基因型是()A.AaBbdd B.AaBbXdY C.AaBbXYd D.AaBbXdXd4.研究人员在相同且适宜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两个作物品种S1、S2的光饱和点(光饱和点是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照强度)。当增加环境中C02浓度后,测得S1的光饱和点没有显著改变,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S1的光饱和点不变,可能是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B.S1的光饱和点不变,可能是原条件下C02浓度未达到饱和C.S2的光饱和点提高,可能是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未达到饱和D.S2的光饱和点提高,可能是原条件下C02浓度不足5.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上存在着两种运输葡萄糖的载体SGLT1(主动运输的载体)和GLUT2(协助扩散的载体)。研究人员根据细胞外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绘制如阁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浓度极低时只通过主动运输吸收B.在较高浓度下,细胞主要依赖主动运输来增大吸收速率C.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两种运输方式可同时进行D.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6.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过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时期的细胞已经完成中心粒的复制B.②时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C.④时期细胞中部质膜向内凹陷缢裂D.①与③细胞中的核DNA数量相同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草莓生产上传统的繁殖方式易将所感染的病毒传播给后代,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运用微型繁殖技术可以培育出无病毒幼苗。草莓微型繁殖的基本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苗时,一般选取_____________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常规的种子繁殖方法相比,植物微型繁殖技术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3)过程①中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_____,有利于外植体启动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接种后2~5d,若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污染,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过程②要进行照光培养,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全部的_____________(6)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把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成胚状体,再通过_____________包装得到人工种子,这种人工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可萌发生长。8.(10分)2019年8月,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逊热带雨林遭遇持续大火,大批森林遭灾难性毁灭。研究者曾调查某雨林生态系统,共有5个营养级(以A、B、C、D、E表示)。经测定,一年中流经这5个营养级的能量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营养液ABCDE能量(J•m-2)160.02×1071001.37×10719.89×1070.37×1072.5×107(1)该雨林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填A~E字母)。据表看出,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传递有______________特点,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全部传给下一营养级的原因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2)雨林在物质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碳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途径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碳在生物群落中以______________形式传递。请推测大批森林被火烧毁灭后可能带来的影响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3)雨林中的树木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还在艺术、文学等创作领域有重要地位,这体现出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价值。9.(10分)果蝇的灰体/黑檀体、长翅/残翅为两对相对性状。某小组用一对灰体长翅果蝇杂交,杂交子代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9:3:3:1。回答下列问题:(1)杂交子代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9:3:3:1,出现上述结果的条件是:灰体和黑檀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遵循分离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受精时雌雄配子相结合机会相等,各受精卵都能正常生长发育且存活力相同,各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间的相互作用。)(2)果蝇通常可发生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一种类型的基因重组可导致出现上述杂交结果。试写出另一种类型的基因重组的名称及发生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上述杂交子代中残翅果蝇与自然捕获的多只长翅果蝇进行杂交,请预测杂交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科学家研究发现,果蝇品种甲(纯系)的显性抗病基因R位于Ⅰ号染色体上,品种乙(纯系)的显性抗病基因Q也位于Ⅰ号染色体上,且品种甲和品种乙都只有一种显性抗病基因。为了探究R与Q是不是相同基因,科研人员做了以下实验:将品种甲与品种乙杂交得到F1,F1均为抗病,F1自由交配,F2出现感病个体。根据该实验结果,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推测F2出现感病个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10.(10分)某家庭有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是显性遗传病,该病在自然人群中患病的概率为36%,另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如图是该家庭的系谱图,其中5号个体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其他成员的染色体正常。请分析回答:(1)甲、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2)导致5号个体的性染色体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号个体产生了不正常的配子,假如该个体同时产生的其他类型异常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发育成的个体(均视为存活)的性染色体的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请你在下图中绘出这些其他类型异常配子产生过程中性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图1为正常配子产生过程的性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________。(3)3号个体和4号个体结婚后生育一个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3号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4)如果3号个体和4号个体结婚后生育了一个仅患乙病的孩子,则该小孩的性别是______,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的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11.(15分)20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让我们获知细胞适应氧气变化的分子机制。人们对氧感应和氧稳态调控的研究开始于一种糖蛋白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O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当氧气缺乏时,肾脏分泌EPO刺激骨髓生成新的红细胞,调控该反应的“开关”是一种蛋白质——缺氧诱导因子(HIF)。研究还发现,正常氧气条件下,细胞内的HIF会被蛋白酶降解,缺氧环境下,HIF会促进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使人体细胞适应缺氧环境。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红细胞数量与EPO的分泌量之间存在______调节机制。(2)人体剧烈运动一段时间后,人体细胞产生HIF______(填增多或减少),引起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个过程需要的原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3)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海拔2366米,中长跑运动员在比赛前常常到该基地训练一段时间,从氧稳态调控角度分析中长跑运动员前去训练的原因是:该训练基地海拔较高氧气稀薄,刺激运动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证比赛时细胞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能量供给。(4)肿瘤的生长需要生成大量的血管以供应营养,肿瘤快速生长使内部缺氧,诱导HIF的合成,从而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长大。请据此提出治疗肿瘤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具有与植物激素相类似的生理作用的化学物质。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解除休眠。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促进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等。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详解】A、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未受粉的子房发育形成无子果实。大豆收获的是种子,未授粉时胚珠不能发育成种子,所以使用生长素类似物不能补救大豆未授粉造成的减产,A错误;B、赤霉素可促进茎秆伸长,使植株增高,使用赤霉素处理玉米不能获得抗倒伏的矮壮植株,B错误;C、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的分裂,延缓衰老,常用于蔬菜、水果等保鲜储存,C正确;D、乙烯可促进果实的成熟,不能促进果实的形成,D错误。故选C。2、C【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DNA修复机制”中切除修复过程的示意图,首先切除其中的二聚体,其次填补缺口,该过程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最后封闭缺口,该过程需要DNA连接酶。据此答题。【详解】A、完成过程③需要DNA聚合酶将脱氧核苷酸连接到DNA片段上,之后还需要DNA连接酶将DNA片段连接起来,A正确;B、由图可知,该DNA的修复需要酶Ⅰ和酶Ⅱ,因此酶Ⅰ或酶Ⅱ功能异常或缺失都可导致患病,B正确;

C、该病是由于基因结构改变引起的,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

D、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因此修复染色体DNA损伤的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D正确。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识记基因工程的工具及其功能,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3、C【解析】

果蝇有8条染色体,共4对,其中有3对常染色体,且这3对染色体形态大小都相同,还有1对性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即X和Y染色体。果蝇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要大。【详解】图中画出了四条染色体,由于其上标有基因,根据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可以清楚的判断出1和3号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所以推出2和4号应是另一对同源染色体,由于二者形态不同,即X和Y染色体。所以此果蝇是雄性;由于果蝇的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小,所以2号为X染色体,4号为Y染色体,基因型是AaBbXYd,选C正确。故选C。4、B【解析】

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后,暗反应速率提高,需要消耗光反应剩余的还原氢和ATP,因此光的饱和点升高。当增加环境中C02浓度后,S1的光饱和点没有显著改变,说明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而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说明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未达到饱和。【详解】A、光饱和点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后,测得S1的光饱和点没有显著改变,可能原因是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不足,A正确;B、S1的光饱和点不变,可能是原条件下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达到饱和,B错误;C、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后,暗反应速率提高,需要消耗光反应剩余的[H]和ATP,因此,S2的光饱和点升高,C正确;D、S2的光饱和点提高,可能是原条件下二氧化碳浓度不足,还没有达到二氧化碳饱和点,D正确。故选B。【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5、B【解析】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是否需要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是否消耗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详解】A、分析题图曲线可知,葡萄糖浓度极低时GLUT2运输速率为0,所以此时只通过主动运输吸收,A正确;B、在较高浓度下,GLUT2的运输速率较大,所以细胞主要依赖协助扩散来增大吸收速率,B错误;C、由题图可知,在一定浓度葡萄糖条件下,两种载体都有发挥作用,说明小肠绒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既有协助扩散也有主动运输,C正确;D、分析题图可知,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SGLT1和GLUT2的运输速率不同,所以该实验可以探究不同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主要吸收方式,D正确。故选B。6、D【解析】

分析图示,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部分细胞图象,其中①—④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中、后、前、末期,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洋葱为高等植物,无中心体,A错误;B、②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的时期为中期,B错误;C、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会发生质膜向内凹陷缢裂的现象,C错误;D、①有丝分裂中期与③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的核DNA数量相同,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细胞观察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茎尖(或根尖)茎尖(或根尖)病毒少,甚至无病毒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稳定,不发生性状分离植物激素外植体消毒不彻底促进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遗传信息人工种皮(人工薄膜)【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为脱分化过程,由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②为由愈伤组织经再分化形成芽、根的过程。【详解】(1)由于茎尖(或根尖)病毒少,甚至无病毒,因此通常选择茎尖或根尖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2)与常规的种子繁殖方法相比,植物微型繁殖技术的特点有繁殖速度快、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等;(3)过程①脱分化配制好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植物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时,若外植体消毒不彻底,将会在接种后的2-5d发现外植体边缘局部有污染;(4)过程②为再分化过程,再分化过程芽发育成叶,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故该过程需要进行照光培养;(5)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证明叶肉细胞具有全能性,即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全部的遗传信息;(6)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把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成胚状体,再通过人工种皮(人工薄膜)包装得到人工种子,这种人工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可萌发生长。【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原理及应用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的能力。8、C逐级递减某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给分解者利用,还有未利用部分光合作用含碳有机物温室效应加剧,气温上升,冰川融化,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间接(价值)和直接【解析】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2、碳循环的特点:全球性,反复流动,循环利用。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详解】(1)据题表分析:B表示生产者,A表示初级消费者,C表示次级消费者,E表示三级消费者,D表示四级消费者。所以雨林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是C。据表看出,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传递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全部传给下一营养级的原因是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给分解者利用,还有未利用部分。(2)雨林在物质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碳主要通过光合作用途径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大批森林被火烧毁灭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温室效应加剧,气温上升,冰川融化,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等。(3)雨林中的树木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体现出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雨林中的树木在艺术、文学等创作领域有重要地位,体现出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9、长翅和残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长翅对残翅为显性,遵循分离定律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前)时期长翅果蝇数多于残翅果蝇数,性状遗传与性别无关R与Q不是相同基因F1形成配子的过程中,Ⅰ号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形成含rq基因的配子,该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感病个体【解析】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详解】(1)杂交子代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9:3:3:1,出现上述结果说明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据此可知,得到上述比例的条件是灰体和黑檀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遵循分离定律;另一对是长翅和残翅受另外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长翅对残翅为显性,遵循分离定律。(2)果蝇通常可发生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题意中的基因重组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的,另一种类型的基因重组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导致的。(3)由于长翅对残翅为显性且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用上述杂交子代中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bb,自然捕获的多只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BB或Bb,二者进行杂交,出现的杂交结果应为长翅果蝇数多于残翅果蝇数,性状遗传与性别无关。(4)根据品种甲与品种乙杂交得到F1,F1均为抗病,F1自由交配,F2出现感病个体的现象可知R与Q不是相同基因,因为若是相同基因,则F2不会出现性状分离,在R与Q不是相同基因的情况下,而且相关基因为连锁关系,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RRqq、rrQQ,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RrQq(且R、q连锁,r、Q连锁),F1自由交配,F2出现感病个体的原因只能是F1形成配子的过程中,Ⅰ号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形成含rq基因的配子,该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感病个体。【点睛】熟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适用的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基因重组的类型并能通过后代的表现型对新类型出现的成因进行正确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必备能力。10、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1XXX或XXY或XYY5/7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男性5/8【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乙病的遗传中,正常的双亲1号和2号生出了有病的女儿5,而5号性染色体只有一条,说明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甲是显性遗传病,由1号有病,而女儿没病,说明基因不在X染色体上,即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根据题意“另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可判断乙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假设控制甲病的基因是A、a,控制乙病的致病基因是B、b,则不患甲病的基因型是aa,患甲病的基因型是AA、Aa;不患乙病的基因型是XB-,患乙病的基因型是XbXb、XbY。【详解】(1)由题图分析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隐性遗传。(2)已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5号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说明他的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携带致病基因的染色体,则其父亲1号提供的配子中少了X,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两条性染色体没有分离,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Y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所以与此不含X染色体的精子同时产生的另一种异常配子是XX或XY或YY,与其配偶的正常配子(含X染色体)结合,发育成的个体的性染色体的组成可能是XXX或XXY或XYY。根据以上分析,绘制异常配子产生过程中性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如下:(其中左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XX或YY异常精子过程中性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右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产生XY异常精子过程中性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3)根据(2)的分析可知,5号患乙病只有一个Xb,且来自母亲,则表现正常的2号母亲基因型为XBXb,1号正常为XBY,他们所生的表现正常的女儿4号为1/2XBXB、1/2XBXb,由于4号不患甲病为aa,故4号的基因型为为1/2aaXBXB、1/2aaXBXb,根据题意,甲病的显性发病率为36%,则隐性aa=64%,所以a=80%,则A=20%,基因型AA=20%×20%=4%,aa=80%×80%=64%,Aa=32%,因此甲病人群中杂合子的概率是32%÷(4%+32%)=8/9,则3号基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