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山东、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区域中的田鼠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B.该区域中的田鼠种群数量先上升后下降C.该区域中的田鼠存在水平结构分布D.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2.饭后约1小时血糖浓度便开始下降,导致其下降的因素不包括()A.机体通过下丘脑-垂体-胰岛途径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B.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多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C.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胰岛素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3.流感病毒进入机体后,机体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对机体稳态的调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被流感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会发生变化B.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识别宿主细胞表面分子保证免疫的特异性C.抗体和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共同清除流感病毒D.活化的免疫细胞在流感病毒被吞噬、消灭后长期保持较强的免疫功能4.宋代诗人梅尧臣用“原上种良桑,桑下种茂麦”来描写民间桑麦种植的情景,这种现象属于()A.种群的空间特征 B.种群的数量变化C.群落的垂直结构 D.群落的水平结构5.由于地震而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B.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C.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D.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6.人工池塘生态系统中通常都混养着“四大家鱼”,其中鳙鱼生活在池塘上层,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鳙鱼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了78条,标记物不影响鳙鱼的正常活动和生存,且在调查期间不消失。在进行第二次捕获之前,由于一场强降雨引发了洪水,部分鱼随洪水逃逸,洪水过后一段时间,又进行第二次捕获获得48条,其有标记的是16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四大家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的鳙鱼约有234条C.若鳙鱼仅以浮游动物为食,则其获得10kJ能量,至少消耗生产者250kJ能量D.单位时间内从池塘逃逸的鳙鱼的数量占发生洪水之前该池塘中鳙鱼总数的比率,称为迁出率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是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是图__________。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__________。(2)处于四分体阶段的是图_______________。(3)图A细胞内染色体为_________个、染色单体为________个、DNA分子数为________个。8.(10分)下图为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某患者家族系谱图,该家族有两种遗传病(α-海洋性贫血症由基因A/a控制,红绿色盲由基因B/b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α-海洋性贫血症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Ⅲ-9和Ⅲ-7结婚,生育的子女中发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若Ⅲ-9和Ⅲ-7生了一个患两种遗传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儿子健康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妻子再次怀孕,其避免生出患病小孩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题(2)分析我国法律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负向光性是植物在高光强或其它不良条件下发生的一种背向光源弯曲生长的适应性反应。(1)光不仅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还可以作为一种______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研究表明,光敏色素作为光受体,主要接收红光和远红光(>600nm);蓝光/UV—A受体主要接收蓝光(400—500nm)和近紫外光。用不同光质的光照射水稻根,实验结果如图,推测诱导水稻根负向光性生长的光受体更可能是______。(2)为进一步研究根负向光性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水稻种子进行了表1的实验,请在空白处选填相应处理内容,完成实验方案。表1组别处理方式弯曲度(℃)根尖生长状况1______38.7±5.23负向光性生长2黑暗;在根的一侧贴空白琼脂0垂直生长3______42.4±5.39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4③⑤32.1±8.32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①侧光照②均匀光照③黑暗④在根的一侧贴空白琼脂⑤在根的一侧贴有IAA的琼脂⑥在根的一侧贴有IAA的琼脂根据实验结果可推知,单侧光引起根尖两侧IAA含量差异是导致根负向光性的原因,IAA浓度高时弯曲度加大。(3)研究人员测定水稻根向光侧和背光侧在单侧光刺激后IAA含量的变化。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不同光强处理后根尖向光侧和背光侧IAA含量变化处理向光侧()背光侧()光强()210.5421.7光强()184.8498.6黑暗418.6418.6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负向光性产生的机制可能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10.(10分)河豚毒素存在于河豚鱼的卵巢、肝脏等多种器官中,是一种Na+通道阻滞剂,会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某科研人员将蛙离体坐骨神经置于任氏液(任氏液与蛙组织液成分相近)中,以此为实验对象,探究河豚毒素对其动作电位的影响。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任氏液中K+浓度升高,则坐骨神经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_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某人因食用未完全清除毒腺的河豚引发中毒,其症状可能是_______(填“肌肉痉挛”或“肌无力”)。(2)微电极刺激神经纤维,形成动作电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结合题中信息,推测河豚毒素具有很强的局部麻醉作用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研究发现,3,4-二氨基吡啶(3,4-DAP)能增强神经递质的释放,有人提出3,4-DAP能作为河豚毒素的解毒剂,请分析其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研究河豚毒素是否会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请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神经—肌肉接头处相当于突触)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光不仅是植物的能量来源,而且还是重要的环境信号之一,而向光性应答反应则是植物一种很有效的获取光能的重要方式。生长期的向日葵也具有向光性,向日葵花盘能“追随”阳光从东转向西;成熟后花盘却不再随太阳转动,一直朝向东方,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1)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通过______(运输方式)到尖端下部,当胚芽鞘尖端受到单侧光的照射时,导致生长素的分布不均,使______________细胞生长慢于______________细胞,导致胚芽鞘向光生长弯曲,体现了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______作用。(2)20世纪20年代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是由于生长素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而非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如需证明上述观点,需选取下列实验中的_____来说明单侧光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以及_____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3)研究人员又在日出3小时内,检测了成年向日葵花盘正常朝东、花盘被人为转向朝西和花盘被人为转向朝西的同时人工加热这三种情况下花盘的温度以及被昆虫传粉次数,结果如图甲和图乙。请综合实验结果,推测成年向日葵花盘“执着东方”的意义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分析曲线图:R=出生率:死亡率,当R大于1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当R等于1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当R小于1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减小。【详解】A、据图可知,在b-c段R<1,种群数量减少,故种群密度最小的点是d点,A错误;B、结合题意可知,该区域田鼠的R先>1后<1,故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B正确;C、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内部不同物种间的结构,而田鼠属于同一物种,不存在水平结构,C错误;D、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仅由图可知,a点和b点时R都大于1,即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这两点种群的年龄组成均为增长型,D错误。故选B。2、A【解析】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详解】A、血糖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血糖升高一方面刺激胰岛B细胞直接分泌胰岛素,另外刺激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胰岛B细胞,A错误;B、胰岛素会促进组织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多,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从而降低血糖,B正确;C、血糖升高一方面刺激胰岛B细胞直接分泌胰岛素,另外刺激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胰岛B细胞,C正确;D、胰岛素抑制肝糖原、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同时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最终降低血糖,D正确。故选A。3、D【解析】1、体液免疫:(1) 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2) 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3) 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4) 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5) 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6) 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2、细胞免疫:(1)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2)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3)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4)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巨噬细胞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详解】AB、被流感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会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变化的信号,AB正确;C、抗体和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C正确;D、活化的免疫细胞在流感病毒被吞噬、消灭后不能长期保持较强的免疫功能,D错误。故选D。4、C【解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线明暗、地形起伏、湿度的高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详解】“原上种良桑,桑下种茂麦”表明了桑和麦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且两者是不同的物种,不属于同一种群,因此这种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故选C。5、D【解析】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1)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绝不可能产生新物种。(2)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不活;活而不育。【详解】A、当岛的环境发生变化时,岛上鸟的种类也随着自然选择的进程发生变化,甲岛鸟的种类增加更多,表明环境变化更大,A正确;B、由题意可知两岛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B正确;C、分析图中曲线可知两岛上虽说鸟的种类不同,但数量最终趋于相同,C正确;D、种群的基因库指同种生物构成的同一种群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甲岛和乙岛都有不同的鸟类,所以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不同的多个种群基因库,且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基因库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D错误。故选D。6、B【解析】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2、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3、根据题干,在进行第二次捕获之前,由于一场强降雨引发了洪水,部分鱼随洪水逃逸,第二次捕获是被标记个体数相对减少。【详解】A、四大家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层,不同水层的阳光、温度和食物条件等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A正确;B、根据标志重捕法的公示,鳙鱼的数量约为48×78/16=234,但由于洪水导致被标记数减少,所以鳙鱼的数量应小于234,B错误;C、若鳙鱼仅以浮游动物为食,则其获得10kJ能量,至少消耗浮游动物50kJ能量,浮游动物50kJ能量,能量传递效率按照20%计算,至少消耗生产者250kJ能量,C正确;D、迁出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CA和BA488【解析】(1)图A和B都含有同源染色体,A染色体分居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B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A和B。(2)处于四分体阶段的是图A。(3)图A细胞内染色体为4个、染色单体为8个、DNA分子数为8个。8、(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①.5/12②.1/4③.对胎儿进行基因诊断(3)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解析】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正非伴性。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小问1详解】根据3和4表现正常,但其女儿8号患病,可知α-海洋性贫血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小问2详解】Ⅲ-9患α-海洋性贫血症,基因型为aa,Ⅲ-10患色盲,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因此基因型为XbY,故Ⅱ-5基因型为XBY,Ⅱ-6基因型为XBXb,Ⅲ-9基因型为1/2XBXb、1/2XBXb,Ⅱ-3和Ⅱ-4的女儿患α-海洋性贫血症,因此Ⅱ-3和Ⅱ-4的基因型均为Aa,Ⅲ-7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生育的子女中患α-海洋性贫血症的概率为2/3×1/2=1/3,不患α-海洋性贫血症的概率为2/3,患色盲的概率为1/2×1/4=1/8,不患色盲的概率为7/8,因此生育的子女中发病的概率是1-2/3×7/8=5/12,若Ⅲ-9和Ⅲ-7生了一个患两种遗传病的孩子,则Ⅲ-9基因型为aaXBXb,Ⅲ-7基因型为AaXBY,他们再生一个儿子健康的概率为1/2×1/2=1/4。妻子再次怀孕,为避免生出患病小孩,可对胎儿进行基因诊断。【小问3详解】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地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有利于优生。9、(1)①.信号②.蓝光/UV-A受体(2)①.①④②.③⑥(3)①.光受体接受刺激②.背光侧IAA浓度高,向光侧IAA浓度低【解析】1、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疏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其次是芽,再次是茎。2、据图分析,图中自变量是光的波长,当波长为400~500nm左右,胚芽鞘的相对弯曲度较高,当波长>600nm,弯曲角度为0,说明对蓝光更为敏感。【小问1详解】光不仅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还可以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据图分析,图中自变量是光的波长,当波长为400~500nm左右,胚芽鞘的相对弯曲度较高,当波长>600nm,弯曲角度为0,结合题意,光敏色素主要接收红光和远红光(>600nm);蓝光/UV-A受体主要接收蓝光(400-500nm)和近紫外光。可推测诱导水稻根负向光性生长的光受体更可能是蓝光/UV-A受体。【小问2详解】分析表格可知,第1组结果是根尖负向光性生长,因此第1组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单侧光照、在根的一侧贴空白琼脂,即①④;第2组作为对照,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3、4组的结果都是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说明第3、4组的处理方式都应该是黑暗、在根的一侧贴有一定浓度IAA的琼脂,由弯曲方向(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可知,第3、4组外用IAA对根的生长所起的作用是抑制其生长,且外用生长素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弯曲角度越大,综上所述,第3组的处理方式应该是③⑥,第4组的处理方式应该是③⑤。根据实验结果可推知,单侧光引起根尖两侧IAA含量差异是导致根负向光性的原因,IAA浓度高时弯曲度加大。【小问3详解】表格为不同光强处理后根尖向光侧和背光侧IAA含量变化,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单侧光下,背光侧IAA浓度高,向光侧IAA浓度低,据此可推测负向光性产生的机制可能是:单侧光→光受体接受刺激→一系列信号转导→IAA横向运输→背光侧IAA浓度高,向光侧IAA浓度低→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速度慢→根负向光性生长。【点睛】本题以图文资料为载体,考查植物负向光性有关问题,目的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训练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资料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考生要能够准确确定实验的自变量;掌握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具有一定的实验的设计、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的能力。10、(1)①.降低②.肌无力(2)①.神经纤维受刺激,膜上Na+通道打开,Na+大量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②.河豚毒素阻滞神经纤维膜上Na+通道的开放,抑制Na+的内流)(3)3,4-DAP可促进神经递质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使Na+内流增多,从而缓解河豚毒素的作用(4)取两组相同的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编号为甲组和乙组,甲组用适量的河豚毒素处理神经—肌肉接头处,乙组用等量的任氏液处理,然后对两组坐骨神经进行相同且适宜的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解析】1、静息时,K+外流,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Na+通道开放,Na+内流,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2、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过程:轴突末端兴奋,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透性发生改变,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小问1详解】静息电位是K+外流造成的,若任氏液中K+浓度升高,则膜内与膜外的电位差减小,静息电位的绝对值降低。根据题意可知,河豚毒素“是一种Na+通道阻滞剂,会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故食用未完全清除毒腺的河豚引发中毒,肌肉无法兴奋,造成肌无力。【小问2详解】微电极刺激神经纤维,膜上Na+通道打开,Na+大量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形成动作电位。根据题干信息河豚毒素“是一种Na+通道阻滞剂,会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推测河豚毒素具有很强的局部麻醉作用的机制是:河豚毒素阻滞神经纤维膜上Na+通道的开放,抑制Na+的内流)。【小问3详解】河豚毒素的作用是阻滞神经纤维上的Na+通道的开放,而3,4-二氨基吡啶(3,4-DAP)能增强神经递质的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使Na+内流增多,从而缓解河豚毒素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南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医科大学《动物与中外文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林业大学《后期包装特效设计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01月11291教育学期末试题答案
- 安全生产月事故案例分析
- 西华大学《技术与应用双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邮电大学《无线传感器网络》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My family幼儿园家庭成员介绍手抄报
- 《光辐射与发光源》课件
- 《大数据解决方案》课件
- 小学生学业成绩等级制度-小学学业等级
- 过程审核VDA6.3检查表
- 常压矩形容器设计计算软件
- 交流变换为直流的稳定电源设计方案
- PR6C系列数控液压板料折弯机 使用说明书
- 装配工艺通用要求
- 钢结构工程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措施
- 物业管理业主意见征询表
- 8D培训课件 (ppt 43页)
- 劳动力计划表
- 《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义务教育阶段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