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_第1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_第2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_第3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_第4页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重难点观察物体(三)

第一单元

单元目标: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

状图,1.能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2.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体会到可能有不同

的摆法。让学生体会到有些摆法的确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看到的

形状图,定性。在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中,积累

活动经验,3.单元重点:能根据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

展空间观念。单元,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到的平面图形按要求摆出相

应的立体图形难点:拼摆出这一组立体图形。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经过想象与推测,1.2.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拼搭出相应的

几何组合体。课时安排:两课时课题:观察物体第一课时教学目标:2、例。

教学内容:第2页例1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根据从一个方

向看到的图形,1.体,在操作和交流中,让学生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但有规

律可循,从而体会到摆法的多样化。能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

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体会有些2.在此过程中可不可以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拼搭,

摆法的确定性。知道还原物体时,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猜测、分析断进行调

整,最后通过验证加以确认。3.进一步发从而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空间

想象和推理能力,和推理等过程,教学重点:根据看到的平面图形,想象、拼

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展空间观念。

拼搭出相应的借助空间想象还原、教学难点:根据从三个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

立体图形。课题:观察物体练习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页内容。页、教学内

容:练习一第34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进一步巩固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

图,1.摆出相应的几何体,并能摆出多种摆法,且有规律可循。用小正方体推

测或摆出进一步巩固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2.在练习中发现不同

几何体从同一感受摆法的确定性。相应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方向看到的形状

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

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教学重点: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

小正方体的拼搭方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

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因数与倍数第二单元

单元目标: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能举例说明。掌握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学会用L列举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倍532、和22.通过自主探索,掌

握、3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准确判断数,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的自然数中,

能找出质数与合数,100了解质数(素数)与合数,在1~3.以内的数哪个是质

数,哪个是合数。并能熟练判断20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建立概

念、运用概念的过程中,逐步4.发展数学的抽象能力与推理能力。了解奇数与

偶数,能准确判断奇数与偶数,通过探索奇数、偶数相加的结5.果是奇数还是

偶数(奇偶性),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渗透分类的思想。初步学会从数学的6.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体

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单元重点:掌握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

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1.联系和区别。单元难点:的倍数的特征。、、

掌握2.235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掌握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

的1.课时安排:七课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联系和区别。2.课题:因

数与倍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页例。教学内容:第5通过对除法算式进行观

察、分类,引导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及两者1•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

个数的因数并能举例加以说明。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或倍数。在活动中培养

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及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2.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3.理、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理

解体会因数与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课题:找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2页例、例3。教学内容:第6同时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掌握用列

举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1.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结合实

践操作,借助集合图,使学生初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2.最大因引

导学生概括出一个数的最小因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的,数和最

小倍数分别是什么。在抽象概括、总结数学结论的过程中,渗透从个别到全体、

从具体到一般3.的抽象归纳思想方法。教学难点:能有序、熟练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5的倍数

的特征、第三课时课题:2教学目标:1页例。教学内容:第9的、251.利用

百数表,通过画圈、画框、观察、发现、总结,在经历探究的倍数的特征。会运

用这些特征正确、迅速地52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掌握、的倍数,促进学生数

感的发展。或者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概括能力和在学习活动中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合

情推理能力,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掌握奇偶数的概

念。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重点: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和奇偶数的概念进行综

合判断。教学难点:灵活运用2、3的倍数的特征第四课时课题:教学目标:

页例2。教学内容:第10利用百数表圈画数,根据提示,通过观察、思考、猜

测、验证等活动,让1.的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归纳举证得出3学生经历探

索的倍数。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在活动过程中积累数学学习的

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2.提高合情推合作与竞争意识,括

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交流、理能力。通过学习,体验数学

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3.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

的情感体验。的倍数。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教学重点:探索3的

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难点:归纳举证5的倍数的特征练习课2、

3、第五课时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练习三第6-12题。

、32、3、、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应用通过基础练习题,1.进一步掌握25

的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的倍数的特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将实际问题转

化532、、2.会运用为数学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和有条有理的思考

习惯。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审题中,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

3.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

果。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

4.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的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教学重

点:熟练应用235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教学难点:会运用2课

题:质数与合数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lo教学内容:第14页例再按照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各

数的所有因数,1.学生能找出「20能把自然数按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从而理解和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以内的所有质数,

制成质数表,能够辨别1002.学生能自主选择方法,找出质数和合数。经历质

数和合数的认识、辨别过程,体验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学习3.方法。教

学难点:会辨别质数和合数。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第七

课时课题:两数之和的奇偶性2o教学内容:第15页例教学目标:通过学生

的举例、说理、图示等自主探究活动,知道两数之和的奇偶性。1.能借助几何

直观,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然性。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积累观察、猜想、

归纳等思维活动的经验,丰富解3.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重点:在探索两数之

和奇偶性的过程中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难点:认识两数之和奇偶性的必

然性。长方体和正方体第三单元

单元目标:在学生已经能够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通过观

察、操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

间观念。作,(立方米、认识常用的度量单位(包括容积)的含义。理解体积2.

通过实例,的表象,、ImLILlcm31dm31m3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建

立、、以及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进行换算。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

简3.单的实际问题。单元重点: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1.立方分米、

(立方米、(包括容积)的含义及度量单位理解体积2.通过实例,以及1cm31dm3,

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lm3、的实际意义。、ImLIL

单元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

法,1.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

量方法。课时安排:十三课时第一课时课题: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2。

18教学内容:第页例1、19页例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推理、探索等数

学活动,探索出长方体面、1.棱、顶点的特征,理解长方体长、宽、高的含义,

形成立体图形的初步表象。通过动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想一想,学生能

自主探索并发现长方2.体顶点、棱、面之间的关系。掌握求长方体棱长总和的

方法。在自主探索长方体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增强

3.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难点:培教学重点:掌

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养空间观念,形成长方体的初步表象。第二课时课题:正方体的认识

3。教学内容:第20页例教学目标:个面是完全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推

理、探索等活动,得出正方体的61.相同的正方形、所有的棱长度相等这一特

征。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引导学生从顶点、棱、面三方面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揭示并理

解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操作和探究过程中,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

成表象,培养学生的归纳3.总结能力。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

长方体的关系。培养空间观念,形成正方体的初步表象。第三课时课题:长方

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页例1、例224教学内容:第23页、知道利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展开图,让学生在剪一剪、比一比等活动中,1.长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面的

大小相等,根据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

方高之间的关系,自主探索并理解长方体、宽、,能正确计算。法培体会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2.养空间想象力。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和推理能力;通过动手操作,丰富3.学

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理解表面积的概念,探

究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0

教学难点:应用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想象力。第四课时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课教学目标:8-12题、第题。5教学内容:

练习六第题、第6根据生活实际,2.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长方体、正方体

表面积的含义。并求出一些不是完整六对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

面积进行判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知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个面的长方体、正

方体的表面积。题的能力。通过练习、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应用意识,

激发其对数学的兴趣3.和求知欲。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教学重点:根据生活实际,对不是完整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

积进行判断和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难点:根据实际,会求一些不是完

整六个面的长方体、第五课时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目标:页内

容。教学内容:第27页、28通过“故事一实验一比较”这一线索开展活动,

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体积1.的意义,在实物比较中揭示体积的概念。体会统一

体积单位的利用比较两个不容易直接看出大小的长方体的体积,2.必要性,认识

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借助直观教具和立方米实际大

小的表象,能正立方分米、1学具,帮助学生建立1立方厘米、1确区分长度单

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3.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的概括、类推

和空间想象的能力。立方米的实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教学重点:理解体

积的意义,建立际大小的表象。教学难点:理解体积的意义,能正确区分长度

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第六课时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目

标:页内容。教学内容:第29页、30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学具摆成不同用体

积为H.在理解体积意义的基础上,的长方体,引导学生自主根据“每行的个数

X行数X层数”计算出长方体体积,感悟并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计算的推导高建

立联系,宽、并将其与长方体的长、过程。引导学生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关

系,自主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2.在探究长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3.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

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体积用“长X宽X高”

来计算的原理。在探究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时,发现长、宽、高与每行的个数、

行数、层数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建立关于公式意义的正确表象,发展学生的

空间观念。第七课时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教学目标:31页教学内容:第结合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利用

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长、正方体1.“棱长X棱长”就是它们的底面积,引导

学生将体积计算公式中的“长X宽”、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统一成“底面积X高”

来计算,理解长方体和和正方体体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教学能运用长

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中帮助学生打破对“底

面积X高”的理解即“下底面的面积X高”这一定势,理“长方体或正方体某一

面的面积与这个面垂直的棱的长度即解计算方法的本质,相乘。”。培养学生的

空间观念和在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的过程中,3.推理能力。教

学重点: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统一成“底面积

X高”的方法,理解公式的意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打破对“底面积X高”的

理解即“下底面的面积X高”“长方体或正方体某一面的面积与帮助学生理解计

算方法的本质,即这一定势,这个面垂直的棱的长度相乘。”第八课时课题: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题。1题和第6、例34、35页例23内容及练习八第教学内容:

第教学目标:立H.借助直观教学具,引导学生根据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自主探索出立方分立方米=1000立方厘米1000,在此基础上用类推的方法推导

出I方分米=的道理。1000米,理解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通过

对比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整理区分长度单位、2.能根据进

率进行体积单位间的换促进知识的系统化。3.加深对度量单位的认识,算。进

一步发展学生的空在操作、观察、猜测、验证、想象和推导的过程中,4•间想象

力、学习迁移能力。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教学难点:体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体积单位的

进率。第九课时课题: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目标:、8题。4、3、、5、735

教学内容:第页例4及练习八第2自根据长、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单位

的进率,1.能结合具体情境,

主进行体积单位换算的实际应用,从中感受到单位换算的必要性。可采用不同

的换算策略和,鼓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符合现实2.方法,从而培养

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体会转化的思想在解决问,3.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

题和检验习惯题中的作用。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单位换算的

必要性。教学难点:感受单位换算的必要性,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第

十课时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

教学目标。第38页例5教学内容:理解容积的意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中的药水瓶、饮料瓶等,认识容1.明确升和),(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

的体积要用容积单位升或毫升积单位=1000毫升。初步认识度量液体的工具:

量筒和量杯。毫升的关系1升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容积单位的实际意

义和实际大小,帮助学2.、lL=ldm3、1L的表象,知道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

的关系,即生建立1mLolmL=lcm3高,但是要从里面量长、知道容积的计算方

法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宽、3.从而更好地理解容积和体积的区别和联并要把

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进行转换,

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

4.培养小组合作意识,体会合作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

点:理解容积的意义,能计算物体的容积。教学难点:掌握容积单位间的进率,

理解容积和体积的联系与区别。第十一课时课题: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目标:。

页例教学内容:第396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意义及计算的基础上,探索测量生活中

一1.一是将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知道用到的策略有两个: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

方法,物体+则物体,二是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基本数量关系是水

的体积总体积。从中体会转化、等积变形数学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和解决=

的体积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关注对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的反思,让学生认识到

排水法的局限性,从而2,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3.想到排沙法、测质量等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运用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到数学

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学重点:掌握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具体方解

决实际问题的自信。教学难点:体会转化、等积变形数学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

应用。法。课题:整理和复习第十二课时教学目标:页一43页内容。教学

内容:第4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

积、体1.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熟练地进行长方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及相邻单位

间的进率,积(容积)的计算,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间内在

联系的理解。体会数学的价值,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2.通过解决

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梳理创新精神和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和总结能力。,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知

识进行自我梳理教学难点: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课题:探索图形第十三课时

教学目标:页内容。教学内容:第441.进一步理解正方体的特征。通过观察、

列表、想象等活动,经历“找规律”的全过程,获得“化繁为2.简”的解决问

题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体会分类、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模型

等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思维的活动经验。在相互交流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及

时自我修正,自我反省,增强学好3.数学的自信心。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学会从简单的情况找规律,解决复杂问题的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教

学重点:教学难点:探索规律的归纳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四单元单

元目标:1.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2.把

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公因数与最大4.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能比能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公

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单元重点: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5.使学生掌握用灵活的方2.1.

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单元难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

”的概念;建立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建立单位“11.2.在学

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条理性,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课时安排:十一课时课题:

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页、46页内容及相关练习。教学内容:第45理

解分数的意义。1.通过观察古人的测量方法,了解分数产生的背景和过程。”的

意义,理解分数单位,能知道一个1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单位“分数有

几个分数单位,分数单位是由谁决定的。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3.想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教学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1”的意义及分数单位。教学难点:理解单位“法第

二课时课题:分数与除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3502149教学内容:第页例、

例,页例通过动手分一分,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经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归纳,

2.总结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

的兴趣。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

几的解答方法。第三课时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目标:3及相关练习。1、

例2,54页例页例教学内容:第53借助直观图,动手涂一涂的方法,认识真分

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及它们的1.意义,掌握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互化的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交流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观察、分析、2.解

决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3.渗透数形结合以及分类的思想,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教学难点:假分数的意义以

及假分数与带分数之间的互化。第四课时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

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内容:第57页例能运用分数的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2.1.

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或分子)基本性质,把一个

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感受学,,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和概括的能力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

点:探索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课题:最大公因

数第五课时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教学内容:第60页例、例2理解公因

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会在集合圈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因数1.

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找100

并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找2.经历不同的方法探索寻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到

简单快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让学生在探索与合作过程中,发展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

成3.功体验。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教学难点:探

索寻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课题:解决问题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3及相关练习。教学内容:第62页例结合实际问题,应用公因数

和最大公因数,巩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1.义。发展在探索应用公因数和

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经历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2.学生的推理能力。学会用公

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加强数学与生活的3.密切联系。

找公因数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课题:约分第七课时4及做一做。教学内容:第65页

例教学目标:

理解“约分”、2.1.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掌握约分的一般方法。在应用

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数3.“最简分数”的概念,学会约分的数学形式。学价值,

渗透恒等变换思想,感受数学的简洁美。教学难教学重点:运用分数的基本性

质进行约分,掌握约分的一般方法。点:找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进行熟练

的约分。第八课时课题:最小公倍数教学目标:及相关练习。21教学内容:

第68页例、69页例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能找出101.倍数。10直观感知和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过程,掌握找经历

借助集合图,2.以内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观察、分析、交流等探究活动,渗透集合思想。培养

学3.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内两个自然数最小公倍10教学重点:

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掌握找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找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

倍数的方法课题:解决问题第九课时

教学目标:70页例3及相关练习。教学内容:第经历应2.1.运用公倍数和最

小公倍数的知识求正方形的边长及其最小值。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阅

读理解、画图等方式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在操作、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培养学

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3.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难点:将铺

病教学重点: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转化成求公倍数

的问题。课题:通分第十课时教学目标:页例5及相关练习。73教学内容:

第页例4,74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大小比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1.较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2.让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并

掌握通分的一般方法。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4.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

会把两个异分母分数进行通分。

会比较分数的大小。第十一课时课题: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学目标:及相关

练习。、例教学内容:第77页例1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

数和小数互化的一般方法。并1.

能熟练正确的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使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培养

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和概括能力。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激发探索数学的兴趣。3,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教学难点:掌握小数化分数的方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法。(三)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目标: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1.°

后的图形。简单图形旋转90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形,

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2.设计简单的图形,进一步感受图形变换带来的美感以

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单元重点:通过学习活动,理解旋转的含义,感悟旋转的

性质和特性。单元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旋转的过程,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简

单图形旋。后的图形。转90课时安排:两课时课题:图形的旋转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例3。例教学内容:第83-84页例1、2

会运用2.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探索旋转的特性及性质。。后

的图90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形。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数3.学

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用

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教学难点:90°

后的图形。:图形的运动第二课时课题教学目标:。页例教学内容:第87-884

进一步发展空间灵活运用平移和旋转探索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2.1.想象

能力,领略图形世界的神奇,增强审美意识。教学重点:运用平移和旋转知识

借助方格纸完成图形运动的变化过程。通过学习活动,探索多个解决问题的方

法和途径。教学难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单元目标:分数的加法、减法第六单元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

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1.确地计算出结果。并会运用这

些运算定律进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加法仍然适用,2.行一些分数加

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3.单元重点:1.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和计算方法。单元难点:2.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1.

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2.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一些分数加法

计算简便。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页教学

内容:第89-90教学目标: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同分母

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1.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运算。教学重点:培养学

生对知识的运用及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

教学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算理。第二课时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目标:93-94页教学内容:

第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和方法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1.

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感受数学与3.2.利用直观图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想法,加深

对算理的理解。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

识。教学重点: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

点: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加、减法进行计算。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第三课时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

法: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第97-98页

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1.

同。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能比较熟练地运

用加法运算2.理解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定律进行一些分数

的简便计算。教学难点:能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

方法。

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课题:解决问题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3。页例教学内容:第99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

径、策略和方法。体会图示在1.理解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习用几

何直观分析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

的快乐。2.教学重点:体会图示在理解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习用几

何直观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渗透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目标: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用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1示

数据。.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

2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结合统计知识的学习,进

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提高数3学学习的兴趣。单元重点:体

会折线统计图中“点”与“线”作用,能够将复式折线统计图绘制完整,认识

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单元难点: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判

断。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教学目标:及相关内容。104To5教学内容:第页例1学生通过自主

探究折线统计图中“点”与“线”作用、对数据的整理与分1.学生在独立思考

与合作交流中体会到进一步体会到它们的独特意义与价值。析,折线统计图的

特征,初步学会简单绘制折线统计图。在读图、画图以及对图中信息进行分析、

比较以及基于数据做出判断、预2.测等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通过

对比、选择与应用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逐步领悟3.到折线

统计图更适合刻画连续的数据,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教学重点:体会折线统计

图中“点”与“线”作用,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问题,预测事情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

分析、判断。题:复式折线统计图第二课时课教学目标:2及相关内容。教

学内容:第106-107页例经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产生过程,能读懂复式折线统计

图,体会其在比较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其能够将复式折线统计图绘制完整,

描述数据中的作用。特征。并能做出合理的推经历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数据进

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2.测,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的优点,发展数据

分析观念。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感悟

统计3.价值,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教学重

点:能够将复式折线统计图绘制完整,教学难点: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

数据分析、判断。题:复习折线统计图第三课时课

教学目标:108-110页第教学内容:结合统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图

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提高数1.学学习的兴趣。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教学重点:进一2.以丰富的生活素材为基础,在学习中体现统计的价

值。预测。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反映的现实意义,学会根据数据的变化合理地进

行分析、教学难点: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判断。单元目标:

找次品第八单元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1.优

化思想,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学习用图

形、符号等直观方式清晰、简明地表示数学思维的过程,培养逻2.辑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3.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题

的能力。单元重点: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清晰、有条理地

表示出逻辑推理过程。单元难点: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

决问题的有效性。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题:找次品(一及相关内

容。、例2教学内容:教科书Pin-H2页例1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比较、猜

测、验证、推理等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1.优化思想,感受解决问

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习用图形、符号等直观方式清晰、简明地表示数学思维的过

程,培养逻2.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感受到数学在日

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借助实物操作、画图等活动理解并解决简单的“找次品”问题,在此基础上归

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分组策略。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

的最优分组策略。第二课时课题:找次品(二)

教学目标:页练习二十七。教学内容:教科书P113-114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

策1.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学生感受到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2.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用数

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解决问教

学重点: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

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单元目标:第九单元总复习通过总复习,使学

生对本学期所学的图形的运动、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1.正方体、分数的意义

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等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得到进一步

的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