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淄博市黄家峪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伟大喜剧家的一生1889年4月16日查理·卓别林出生于伦敦。他父亲老查理是一个演员,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也表现不俗。他母亲汉娜是一位出色的喜剧演员,嗓音甜美动人。虽然谈不上富裕,可戏院的工作毕竟能使卓别林一家过上安逸的生活。然而,幸福的生活并不长久,父亲对酒的嗜好缓慢地、但却毫无疑问地破坏着他的婚姻生活。这桩婚姻最终以离婚而宣告结束,但汉娜是不会轻易认输的。没有母亲,查理·卓别林充其量也只是维多利亚时期伦敦城里又一位穷困潦倒的儿童。她不仅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吃饱穿暖,保持干净整洁,而且动足脑筋变换方法,让他们过得欢乐愉快。她有时站在窗边,注视行人,通过行人的外表和举止猜测他们的性格,继而编故事,逗孩子们开心。查理继承了母亲的这点,而这也正是他一生用之不尽的财富。即便在处境最为艰难的时刻,查理也始终坚信自己蕴藏着特殊的才能。他鼓足勇气,前往伦敦一家高级的戏院经理商应聘。竟获得新编的《歇洛克·福尔摩斯》剧中的小佣人比利一角。卓别林似乎一夜间发生了巨变,他好似找到了立志从事的事业。后来,卓别林所在的卡诺戏班赴美国作一年一度的巡回表演,他被认为是当地美国人曾经见过的最为出类拔萃的哑剧表演艺术家之一。当他们抵达费城时,一纸电文把替换基石电影公司的一位明星的机遇赐于了他。电影是与卓别林同年诞生的。但当时人们普遍以为电影充其量不过是昙花一现的时尚,它不可能替代现场真人表演。公司给他几周观摩的时间,他站在一旁,边观察、边学习,下定决心要驾驭这个新生事物。1914年2月,查理主演的处女片上映,影片取名《谋生之路》。尽管此片由于导演的无能而令卓别林大失所望,但观众还是喜爱这部片子的。之后他又拍了几部片,增长了不少学识。公众喜爱他,并且电影销售商索也开始索要越来越多的卓别林的片子,在极短的时间内,他成了电影界的重要人物。缺乏良好的教育的背景并未能阻止查理迈向成功,他明白自己必须继续前进。继续前进会有风险,但那是值得冒的风险。在一度的失望和担扰之后,他终于与加哥的埃塞尼电影制片公司签订了工作合同。1914年月12月查理前往芝加哥,这意味着他在电影业上见习生涯的结束。1925年的影片《流浪汉》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片中的小流浪汉是他首次成功的银幕形象,多数人想到卓别林就自然联想到这位小流浪汉。此时26岁的卓别林已是声名显赫。
卓别林是个追求完美的人。他一般是大量产出,然后删减成型,1917年6月完成的影片《移民》,起先拍掉了4万英尺胶片,而后查理花了四天夜的删减至所需要的1800英尺。作出取舍决定之前,每个镜头他都看过50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卓别林以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即拍电影为战争效劳。1918年5月投入了《从军记》的拍摄。以战壕为背景,拍了一部喜剧。接着他再次从最不起眼的题材找到了灵感,并再度倾注其喜剧上的禀赋,鞭挞了巨大的社会不公。以后数年间,查理完成了最出色的影片中的三部,即《城市之光》(1931)、《摩登时代》(1936)、和《大独裁者》。1945年的美国已弥漫开对共产主义的疯狂仇视和困恼。卓别林成为这次迫害的牺牲品。他成了一位流亡者。最终卓别林合家迁居瑞士。1975年,卓别林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封爵位。一生中异常勤奋地工作、取得辉煌成就和历经艰难困苦的查理,好似步入了人生黄金时代。尽管他身体渐趋虚弱,但仍一如既往地热爱工作。他说:“生活的目的在于工作,因此我热爱生活。”1977年圣诞节,卓别林被发现已在睡眠中安然溘世,享年88岁。对一位曾给世界人民带来如此之多的欢笑和鼓舞的人而言,这一天无疑是悄然谢世的好日子。
(节选自中国论文网)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虽遭遇婚姻不幸,汉娜却想着法子让孩子快乐,可以看出她的坚强品格和她对孩子们的爱。B.《夏洛克?福尔麻斯》的演出让卓别林看到了希望,但不久他不再喜欢这种演出了。C.电影开始并不被人们看好,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种时尚,用不了多久就会衰败,但卓别林决心抓住这一新生事物。D.卓别林的电影大多从社会中不起眼的方面寻找灵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拍摄了《从军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等影片。E.步入晚年,卓别林成为政治迫害的牺牲品,他被迫流亡,最终在痛苦、凄凉中离开人世。13.请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4分)
14.卓别林的成功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结合文本简要概述。(6分)
参考答案:12.(5分)AC(B项.不是不再喜欢这种演出了,而是因为要去拍电影。D项他拍摄了《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并非拍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E项最终在痛苦、凄凉中离开人世。与原文不符)13.(4分)答:1虽然卓别林没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但此时的卓别林已经走向成功。2卓别林下定决心沿着拍电影这条道路走下去,即使这条路很艰难,有很大风险。3卓别林相信成功需要冒风险,只要能够成功,冒点风险是值得的。(答出1点得2分)
14.(6分)1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卓别林生于戏剧之家,卓别林小时候母亲的言行对他的成才有积极影响。2相信自己的才能。他鼓足勇气,前往伦敦一家高级的戏院经理商应聘。3注意观察学习新生事物。他观察、学习,直到最终驾驭这个电影新生事物。4.追求完美。卓别林对电影中的镜头的取舍,精挑细选。5热爱自己的工作。到了80岁仍一如既往地热爱工作。(答出三点得6分)
略2.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1、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B.它体现这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2、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参考答案:1
DA原文中说的是“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而并没有说化解了这种冲突。B
原文是说“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而并未说这种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C原文中并未提到“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无中生有。2.D【解析】D对应原文“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可知是将“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全然荡去,而不是用它反衬生机。3.A【解析】
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为了论证“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C题干中两者并未构成因果关系,且原文中并未提及中国画是听觉艺术。D原文中说“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而并未说“静之寒就是空之寒”,且中国艺术保持“自然的纯粹性”与“静之寒”“空之寒”没有关系。
【解析】略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悲愤画家”廖冰兄著名漫画家廖冰兄一生作品达上万福,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宽广的人文胸怀,被称作“浓缩的百年中国史”。其中,尤以“为被害的善良而悲,为害人的邪恶而愤”的“悲愤漫画”最为出名。“悲愤漫画”成为廖冰兄代千万人发声的最好工具。廖冰兄1915年10月出生于广州,读中学时即开始作漫画,20世纪30年代初期,17岁的廖冰兄开始发表漫画。此时发表在上海《时代漫画》等刊物上的作品,虽然以趣味为主,但其中有些作品却是以幽默含蓄的笔调来批判人世的冷酷、虚伪和不公平,甚至试图穷究这些社会现象的根蒂。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廖冰兄画了一批宣传抗日的漫画,然后带到广州、武汉展出。1938年秋,廖冰兄又创作了《抗战必胜连环画》。这套连环画200多张作品立意新颖,题材广阔,刻画入木三分。这些作品“无论在前线还是在后方,都犹如激励军民的号角,响彻云天;更如射向敌人的炮弹,威力强大。它们和千千万万的正规军和游击队融为一体,并肩作战,终于赢得了这场民族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8月,日本投降,蒋介石在美国的扶持下加紧调兵遣将,准备发动全国内战。惨遭八年战乱中的中国人民又一次面临光明与黑暗的抉择。此时,廖冰兄用了半年时间,画了一百多幅漫画,以总题为《猫国春秋》,在重庆、成都、昆明等地展出,这组画抒发了人民对蒋介石独裁政权暴虐与腐败的积愤,以人形的猫鼠来隐喻反动派中的各种分子既狼狈为奸,又互相争夺的丑态,喷发着对蒋家王朝暴虐和腐败的积愤。其中《染血求知》为代表作,当时贪官污吏层层剥削经费,使当时在校学生的伙食质量急剧下降,即便如此,学生们仍然在蚊虫肆虐、夜无明灯的环境下读书学习。这是一幅20世纪40年代中国惊心动魄的“寒士图”。作品展出时人海如潮,不少学生、农民、工人竞相携带铺盖,披星戴月徒步赶到展区,露宿街头,通宵达旦排队购买入场券。作品对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争取和平反对内战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影响如此广泛的画展是前所未见的。1947年,内战已经打响。廖冰兄移居香港。到香港后,廖冰兄加入了中共香港文委领导下的“人间画会”。在廖冰兄的倡议下,“人间画会”举办了“风雨中华”大型漫画联展,反映了中国“遍地哀鸿,弥天战火;金风钞雨,动荡中华”的现状。这是香港有史以来观众最多,影响最大的政治漫画展。建国初期,为配合形势,廖冰兄作了不少时政漫画,其中《打油词画赠教条主义者诸公》为代表作。这组画对“花朵必须向上,太阳只需初升,画人定要笑盈盈,作画清规三订”的教条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今天看来仍具有借鉴意义。1957年,廖冰兄也因此画被打成右派,自此停笔长达22年。1979年,经过拨乱反正之后,廖冰兄的被“活埋了二十年”的漫画重新走上历史舞台。在廖冰兄晚年的作品中,以对十年浩劫进行深刻反思的组画《噩梦录》和《残梦纪奇篇》的影响最大,令人警省。其中《蝇的株连》记录了“极左”路线制造的历次政治运动——“用重磅的炮弹对付一只小小的苍蝇”,而炸弹之下是无数无辜的良民。画面令人触目惊心。《自嘲》描绘了自己长期封闭在瓮中,身心扭曲,痛苦不堪;在瓮破之后,仍然不敢动弹的状态。表面上,这幅画描绘“文革”留下的精神创伤,反映的是个体的悲剧,实质上概括了整个中华民族一代人的悲剧。作品于夸张之中满含辛酸,于感慨之中多有庆幸,成为那个特殊时代不可磨灭的符号。“漫画不是玩笑,不是点缀,漫画是一种责任。”这正是廖冰兄倾尽一生为之奋斗的座右铭。相关链接①廖冰兄(1915~2006),我国著名漫画家,其漫画尖锐活泼,针砭时弊,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义。融中国画、西洋画、儿童画、版画、水彩、水粉画于一身,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2003年9月,荣获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颁发的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成就奖,出版有《冰兄漫画》(1932年至1982年作品选)。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9月22日去世,享年91岁。②中外古今的漫画大师大都偏于幽默以及所谓黑色幽默,而我的作品却偏于发泄悲愤,不是使人感到轻松,而是感到压抑、震撼。为被害的善良而悲,为害人的邪恶而愤,故我所作多是悲愤漫画。(廖冰兄自语)③廖冰兄有火一样的性格。他生性刚烈,从来不怕得罪人,历经多个时代而尖刻批判的“硬汉”精神不改。画如其人。他的画中有蔑视王法僧规、锄强扶弱的鲁智深;有憨直、纯真、天不怕、地不怕的黑旋风李逵……(著名漫画家方唐评廖冰兄)(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廖冰兄中学开始创作漫画,一生作品达上万幅,尤以“悲愤漫画”最为出名,他也被称为“浓缩的百年中国史”。B.中外古今的漫画偏重于幽默,但廖冰兄却选择了令人感到压抑的“悲愤漫画”,可见他有着超出常人的胆识与气魄。C.为了对黑暗现实进行揭露和批判,廖冰兄画了一幅题为《猫国春秋》的画,在重庆、成都、昆明等地展出,引起轰动。D.廖冰兄创作的漫画《打油词画赠教条主义者诸公》讽刺现实非常辛辣,可他也因此被打成右派,停笔长达22年。E.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廖冰兄人生不同阶段的主要漫画创作,并对廖冰兄的艺术成就和人格品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廖冰兄的“悲愤漫画”创作共分几个历史阶段?在不同阶段各自有着怎样的主题内容?请加以概括。(3)廖冰兄为什么选择创作“悲愤漫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对十年浩劫进行反思是“文革”结束后的一大创作主题,巴金先生创作了散文集《随想录》,廖冰兄也创作了《噩梦录》和《残梦纪奇篇》等漫画,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种“反思创作”的理解,并从民族发展的角度谈谈“反思”的现实意义。参考答案:(1)ED(2)分五个历史阶段。①20世纪30年代初期:批判人世的冷酷、虚伪和不公平,甚至试图穷究这些社会现象的根蒂。②抗战时期:宣传抗日,表达抗战必胜的决心。③内战时期:揭露蒋介石独裁政权丑态,抒发激愤之情。④建国初期:时政漫画,讽刺教条主义。⑤“文革”以后:对十年浩劫进行深刻反思。(3)①廖冰兄充满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宽广的人文胸怀和“硬汉”精神,他致力于“为被害的善良而悲,为害人的邪恶而愤”,而“悲愤漫画”能更为直接有效地实现他的这一创作目的。②廖冰兄充满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认为“漫画是一种责任”,“悲愤漫画”可以成为他承担社会责任、代千万人发声的最好工具。③古今中外的漫画以使人感到轻松的幽默以及所谓黑色幽默为多,“悲愤漫画”能独树一帜,更易引人关注,迅速直接地起到针砭时弊、振聋发聩的作用。(4)理解:这种反思创作并非要反映创作者个人在十年浩劫中的所受的迫害,而是要借漫画揭示众多无辜的个体生命受到的摧残、心灵的扭曲,更是要揭示整个中华民族一代人的悲剧;创作者试图通过深刻的反思,探究造成这场灾难的根源,进而警醒人们不要让悲剧重演,不要重蹈覆辙。意义:一个民族要想不断发展强大,就应不断反思过去,以史为鉴,这样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发展进程才会更快。深刻反思、鉴往知来,才能使中华民族永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古今中外的漫画偏重于幽默”不正确,原文是“中外古今的漫画大都偏于幽默以及所谓黑色幽默”。A项根据原文来看,被称为“浓缩的百年中国史”的是廖冰兄的所有漫画作品,而并非廖冰兄。C项《猫国春秋》应为一组画的名字,而不是一幅画。(2)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本题,应立足于原文,抓住文中的“20世纪30年代初期,17岁的廖冰兄开始发表漫画......但其中有些作品却是以幽默含蓄的笔调来批判人世的冷酷、虚伪和不公平,甚至试图穷究这些社会现象的根蒂”“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廖冰兄画了一批宣传抗日的漫画”“1945年8月,日本投降,蒋介石在美国的扶持下加紧调兵遣将,准备发动全国内战......这组画抒发了人民对蒋介石独裁政权暴虐与腐败的积愤”“建国初期,为配合形势,廖冰兄作了不少时政漫画,其中《打油词画赠教条主义者诸公》为代表作。这组画对‘花朵必须向上,太阳只需初升,画人定要笑盈盈,作画清规三订’的教条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1979年,经过拨乱反正之后,廖冰兄的被‘活埋了二十年’的漫画重新走上历史舞台。在廖冰兄晚年的作品中,以对十年浩劫进行深刻反思”等内容进行概括,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3)本题考查把握传主的个性特征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结合原文本中的“著名漫画家廖冰兄一生作品达上万福,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宽广的人文胸怀”等内容以及相关链接②③的内容概括,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4)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题,有一定的探究意味。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确定本题的答题方向,一方面是谈自己对反思创作的理解,一方面要谈反思创作的意义所在,分析时应当结合文本内容,并谈出自己的看法,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十五年,黄龙见成纪,天子乃复召鲁公孙臣,以为博士,申明土德事。于是上乃下诏曰有异物之神见于成纪无害于民岁以有年朕亲郊祀上帝诸神礼官议毋讳以劳朕有司礼官皆曰:“古者天子夏躬亲礼祀上帝于郊,故曰郊。”于是天子始幸雍,郊见五帝,以孟夏四月答礼焉。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因说上设立渭阳五庙,欲出周鼎,当有玉英见。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欲为省,毋烦民。孝景帝元年十月,制诏御史:“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闻歌者,所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也。高庙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孝惠庙酎,奏《文始》《五行》之舞。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育群生。减嗜欲,不受献,不私其利也。罪人不帑,不诛无罪,除肉、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朕既不敏,不能识。此皆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焉。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其为孝文皇帝庙为《昭德》之舞,以明休德。然后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鸣呼,岂不仁哉!(节选自《史记·孝文本纪第十》)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上乃下诏曰/有异物之神/见于成纪/无害于民/岁以有年/朕亲郊祀/上帝诸神/礼官议/毋讳以劳朕/B.于是上乃下诏曰/有异物之神见于成纪/无害于民/岁以有年/朕亲郊祀上帝诸神/礼官议/毋讳以劳朕/C.于是上乃下诏曰/有异物之神/见于成纪/无害于民/岁以有年/朕亲郊祀上帝诸神/礼官议/毋讳以劳朕/D.于是上乃下诏日/有异物之神见于成纪/无害于民/岁以有年/朕亲郊祀/上帝诸神礼官议/毋讳以劳朕/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苑囿:指划定一定范围的(如墙垣等),具有畜养禽兽、游赏等功能的皇家专属领地。B.祖、宗:古代帝王世系,一般称开国皇帝为“祖”,第一个治理国家有功的皇帝为“宗”。C.高庙酎:在高祖庙献酒祭礼;“酎”,经两次或多次酿制而成的醇酒,古代常用来祭祀。D.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南面梁父山辟场祭地叫“封”,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叫“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文帝善纳雅言,注重教化。任命公孙臣为博士,让他阐明土德的道理;顺应有司礼官的建议,到雍地郊祭五帝,在孟夏四月向天帝致礼。B.孝文帝崇尚节俭,关心民生。他在位二十三年,宫室、狗马、服饰、车驾等用度都没有增加;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C.孝文帝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平常穿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并严格限制所宠爱的慎夫人穿衣和用度,来表示敦厚朴素,为天下人做出榜样。D.孝文帝功德卓著,恩及四海。他去世后,孝景帝给予他很高的评价,认为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制作了《昭德》舞,来显扬他的美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2)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欲为省,毋烦民。参考答案:10.B
11.D
12.D
13.(1)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承受(恭敬接受)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高台干什么呢?(2)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10题详解】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有异物之神”是主语,“见于成纪”“无害于民”“岁以有年”是并列谓语,中间全断开,层次混淆,应该三个谓语并列;“上帝诸神”是“祀”的对象,不要断开;“礼官”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故选B。【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项,“封”“禅”的解释颠倒,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叫“封”,在泰山南面梁父山辟场祭地叫“禅”。故选D。【12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类试题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题中D项,“认为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制作了《昭德》舞,来显扬他的美德”错误,原文“其为孝文皇帝庙为《昭德》之舞,以明休德”可知“孝景帝认为应当为孝文皇帝庙制作《昭德》舞,以显扬他的美德。”故选D。【13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句子,第(1)句,百金中民十家之产: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奉:承受;之:代先帝;台:动词,建造高台;何以……为;还……干什么呢。第(2)句,治:建造;以……为:用……做。【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参考译文:十五年,有黄龙出现在成纪县,文帝又召来鲁国的公孙臣,任命他为博士,让他重新说明当今应为土德的道理。于是文帝下诏说:“有奇物神龙出现在成纪,没有伤害到百姓,今年又是个好年成。我要亲自到郊外祭祀上帝和诸神。礼官们商议这件事,不要因为怕我劳累而有什么隐讳。”主管大臣和礼官们都说:“古代天子毎年夏天亲自到郊外祭祀上帝,所以叫做郊’(郊祀,郊祭)。”于是文帝第一次来到雍,郊祭五帝,在夏初四月向天帝致礼。赵国人新垣平凭着善于望云气而知凶吉来进见文帝,劝说文帝在渭城建五帝庙,并预言这将使周朝的传国宝鼎出现,还会有奇异的美玉出现。孝文帝从代国来到京城,即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等,什么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值上百斤黄金。文帝说:“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承受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高台干什么呢?”文帝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对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她穿长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帏帐不准绣彩色花纹,以此来表示敦厚朴素,为天下人做岀榜样。文帝规定,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孝景皇帝元年十月,下诏给御史:“我听说古代帝王,有取天下之功的称为‘祖’,有治天下之德的称为宗’,制定礼仪音乐各有其根据。还听说歌是用来颂扬德行的,舞是用来显扬功绩的。在高庙献酒祭祀,演奏《武德》、《文始》、《五行》等歌舞。在孝惠庙献酒祭祀,演奏《文始》、《五行》等歌舞。孝文皇帝治理天下,开放了关卡桥粱,处处畅通无阻,边远地区也是一样;废除了诽谤有罪的法令,取消肉刑,赏赐老人,收养抚恤少无父母和老而无子的贫苦人,以此来养育天下众生;他杜绝各种嗜好,不受臣下进献的贡品,不求一己之私利;处治罪犯不株连家属,不诛罚无罪之人。废除宫刑,放出后宫美人,对使人断绝后代的事看得很重。我不聪敏,不能认识孝文皇帝的一切。这些都是古代帝王做不到的,而孝文皇帝亲自实行了。他的功德显赫,比得上天地;恩惠广施,遍及四海,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他的光辉如同日月,而祭祀时所用的歌舞却不相称,对此我心中非常不安。应当为孝文皇帝庙制作《昭德》舞,以显扬他的美德。汉朝建立,到孝文皇帝经过四十多年,德政达到了极盛的地步。孝文帝已逐渐走向更改历法、服色和进行封禅了,可是由于他的谦让,至今尚未完成。啊,这难道不就是仁吗?5.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庄氏有二子。其伯曰文美,予字之曰德实。其仲曰文华,予字之曰德诚。且告之曰:文太美则饰,太华则浮。浮饰相与,敝之极也,今之时则然矣。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巧不如拙,辨不如讷,富不如贫,贵不如贱。欲文之美,等若德之实;欲文之华,莫若德之诚:以文为文,莫若以质为文。质之所为生文者无尽也。一日节缩,十日而赢。衣不鲜好,可以常服;食不甘珍,可以常飧。吴在东南隅,古之僻壤。泰伯、仲琅之至也,予始怪之,而后知圣人之用心也。彼以圣贤之德,神明之冑,目睹中原文物之盛,秘而弗施,乃和于俗。若入裸国而顾解其衣,以其民含朴,而不可以漓之也。洎通上国①,始失其故。奔溃放逸,莫之能止。文愈胜,伪愈滋,俗愈漓矣。闻之长老言,洪武间,民不粱肉,闾阎无文采,女至笄而不饰,市不居异货,宴客者不兼味,室无高垣,茅舍邻比,强不暴弱。不及二百年,其存者有几也?予少之时所闻所见,今又不知其几变也!大抵始于城市,而后及于郊外;始于衣冠之家,而后及于城市。人之欲,何所底止?相夸相胜,莫知其已。负贩之徒,道而遇华衣者,目睨视,啧啧叹不已。东邻之子食美食,西邻之子从其母而啼。婚姻聘好,酒食晏召,送往迎来,不问家之有无。曰:吾惧为人笑也。文之敝至于是乎?非独吾吴,天下犹是也。庄氏居吾里中,独以朴素自好。务本力业,供役于县,为王家良民。德实自树立门户,而德诚赘王氏,皆以敦厚为人所信爱。此殆流风末俗所浸灌而未及者。其可不深自爱惜,以即其所谓实,而勿事于饰;求其所谓诚,而勿事于浮!礼失而求之野,吾犹有望也。
(取材于归有光《庄氏二子字说》)注:①上国:指文化较为发达的中原各国。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太美则饰
文:外在形式B洪武间,民不粱肉
粱肉:吃精美的食物C相夸相胜,莫知其已
胜:美好D以即其所谓实,而勿事于饰
事:追求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莫若德之实
莫之能止B质之所为生文者无尽也
其存者有几也C以其民含朴,而不可以漓之也
独以朴素自好D吾惧为人笑也
皆以敦厚为人所信爱8下列语句中括号内补充出来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一日节缩,(然)十日而赢B负贩之徒,道而遇华衣者,(则)目睨视C送往迎来,(而)不问家之有无D礼失而求之(于)野,吾犹有望也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贤能圣明的泰伯、仲雍来到偏僻的吴地后,致力于移风易俗,改变了当地的民风。B文中将洪武年间与当今之世的民风民俗进行对比,透露出作者深深的叹惋之意。C.文中的庄氏二子不受流俗的影响,保持自己的质朴本色,为人处世无愧于其“字”D文章借为庄氏二子取字一事展开议论,表达了作苕对朴实淳厚的民风的期待。将第二大题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洎通上国,始失其故。②人之有欲,何所底止?参考答案:
6.C
7.D
8.A
9.A
10.①自从(这个地方)与中原各国交往,才失去它旧有的民风。(2分)
②人有欲望,哪里是尽头呢?(2分)
略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韦彪字孟达,扶风平陵人也。彪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赢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好学洽闻,雅称儒宗。建武末,举孝廉,除郎中,以病免,复归教授。(1)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显宗闻彪名,永平六年,召拜谒者,赐以车马衣服,三迁魏郡太守:肃宗即位,以病免。征为左中郎将、长乐卫尉,数陈政术,每归宽厚。比上疏乞骸骨,拜为奉车都尉,秩中二千石,赏赐恩宠,俟于亲戚。
建初七年,车驾西巡府,以彪行太常从。数召入,问以三辅旧事,礼仪风俗。彪因建言:“今西巡旧都,宜追录高祖、中宗功臣,褒显先勋,纪其子孙。”帝纳之。行至长安,乃制诏京兆尹、右扶风求萧何、霍光后。时光无苗裔,唯封何末孙熊为侯。建初二年已封曾参后曹湛为平阳侯,故不复及焉。乃厚赐彪钱珍羞食物,使归平陵上冢。还,拜大鸿胪。
是时,陈事者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浸疏,咎在州郡。有诏下公卿朝臣议。彪上议曰:“伏惟明诏,忧劳百姓,垂恿选举,务得其人。(2)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炼
之吏,持心近薄。士宜以才行为先,不可纯以阀阅。然其要归,在于选二千石。二千石贤,则
贡举皆得其人矣。”帝深纳之。
彪以世承二帝吏化之后,多以苛瓤为能,又置官选职,不必以才。因盛夏多寒,上疏谏曰:“臣闻政化之本,必顺阴阳。伏见立夏以来,当暑而寒,殆以刑罚刻急,郡国不奉时令之所致
也。农人急于务而苛吏夺其时,赋发充常调而贪吏割其财,此其巨患也。夫欲急人所务,当先
除英所患。……又谏议之职,应用公直之士,通才謇正,有补益于朝者。又御史外迁,动据州
郡。并宜清选其任,责以言绩。(3)其二千石视事虽久,而为吏民所便安者,宜增秩重赏,勿妄徙。惟留圣心。”书奏,帝纳之。
元和二年春,东巡狩,以彪行司徒事从行。还,以痛乞身,帝遣小黄门、太医问病,赐以食
物。彪遂称困笃。章和二年夏,使谒者策诏曰:“彪以将相之裔,勤身饬行,出自州里,在位历载。中被笃疾,连上求退。君年在耆艾,不可复以加增,恐职事烦碎,重有损焉。其上大鸿胪印绶。其遣太子舍人诣中臧府,受赐钱二十万。”永元元年,卒,诏尚书:“故大鸿胪韦彪,在位无愆,方欲录用,奄忽而卒;其赐钱二十万,布百匹,谷三千斛。”彪清俭好施,禄赐分与宗族,家无余财。著书十二篇,号日《韦卿子》。
(选自《后汉书》)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服竟,赢瘠骨立异形
竟:终了,完结
B.比上疏乞骸骨
比:等到
C.农人急于务而苛吏夺其时
夺:占有,耽误
D.在位无愆,方欲录用,奄忽而卒
愆:过失、过错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韦彪“宽厚”的一组是(
)①征为左中郎将、长乐卫尉,数陈政术,每归宽厚。②乃厚赐彪钱珍羞食物,使归平陵上冢。③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④其二千石视事虽久,而为吏民所便安者,宣增秩重赏,勿妄迁徙。⑤君年在耆艾,不可复以加增,恐职事烦碎,重有损焉。⑥彪清俭好施,禄赐分与宗族,家无余财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彪孝顺父母,当父母去世后,守孝三年,闭门不出,服丧完毕,形容憔悴。他好学博闻,被称为“儒宗”。安贫乐道,淡于进取,三辅诸儒莫不仰慕。
B.韦彪被征召为左中郎将、长乐卫尉,多次陈述为政之术,每每归政于宽厚。这体现了他以简为务、不求苛刻的论政观点。
C.韦彪上书君王说:“二千石上任已久,且能为官吏民众创造便利平安的,应增秩禄重赏,不要随便迁徙。”这是因为自己属于二千石的官职,是为自己考虑。
D.针对郡国贡举大多不按功名次序,以致职守日益懈怠而吏事荒疏的现象,韦彪认为关键是要选拔好有才能的二千石的官职。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安贫乐道,恬于进取,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3分)
(2)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3分)
(3)其二千石视事虽久,而为吏民所便安者,宜增秩重赏,勿妄迁徙。(4分)参考答案: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在派出所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会议室内,宣讲团成员与左权县公安局党员干部代表、寒王派出所民警济济一堂。②此案同样引人深思,为何个别环保干部不仅没有成为“治污先锋”,反而想方设法篡改数据,本末倒置?③我们站在长沙市岳麓区含浦中路看新落成的中铁城建办公大楼,就觉得它美轮美奂、无与伦比。④当《万里长城永不倒》的音乐响起,熟悉的旋律让人不禁想起30多年前播放电视剧《霍元甲》时万人空巷的场景。⑤东风启辰副总经理马磊大发厥词,他表示:目前东风启辰也在做智能车联的开发,并组织200多位年轻人的团队对车辆进行智能升级。⑥古民居保护事关民生福祉、城市规划、经济效益等方方面面,既不能沦为经济利益驱动下的牺牲品,也要避免“书生意气”式的一厢情愿。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①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根据语用习惯,“济济一堂”一般不放在句末,而在句子中,表示后面还有叙述的内容,如“济济一堂,共商国是”,而且“济济一堂”不符合语境;可以改为“畅所欲言”。畅所欲言: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②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可以改为“掩耳盗铃”。掩耳盗铃: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③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④万人空巷:成千上万的人拥向某处(参加盛典或观看热闹),使里巷空阔冷落;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使用错误。⑤大放厥词: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含贬义),即脱离实际地吹牛皮。感情色彩不当。⑥一厢情愿: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张丽,女,西安人,23岁,南方传媒大学传媒学院应届毕业生,校学生会宣传部长,学校田径队员,省大学生运动会1500米第六名,在校读书期间曾获得一等奖学金。曾作为亚运会志愿者为广州亚运会设计广告语“相聚五羊城下,共创亚洲荣光”,入选广州亚运会优秀欢迎广告标语。张丽毕业当年,国内的文化传媒巨头“寰宇传媒”到学校招聘应届毕业生,其中张丽最喜爱的专业方向“广告文案”只招一人,招聘条件主要有文字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招聘对象还特别标明要求男性,原因是工作强度高,女性难以适应。
张丽因为出色的履历破例获得了面试机会,面试一律首先由求职者做简要自我介绍和求职陈述,面试她的是公司的副总裁,一位40来岁的女性。请写出张丽的自我介绍和求职陈述语,字数100以内,不必写称谓。尊敬的副总:
参考答案:略(6分,介绍先从基本情况写起,然后毕业学校,特长,成就,能力,信心,几方面各占1分)
略9.以“人生”为对象,依照例句续写两句话,要求语意相近,字数与结构相同。(6分)例句:如果把人生比作季节,那么,便会有寒暑往来,草荣草枯,花开花谢;参考答案:如果把人生比作歌曲,那么,便有起承转合,高亢低沉,喜悦悲伤。如果把人生比作登山,那么,便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起伏升降。仿写语句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谐调等许多方面,也间接地考查考生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级的能力要求。这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题型。仿写的要求分为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隐性要求是指隐含在被仿写的句子中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2.句式要统一;3.修辞要相同;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2.修辞要恰当。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3.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考题中仿写的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表达人生的特点。仿写要注意语意衔接、句式、文采等。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0.下面是高二学生林佳明写给校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牵引打圈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果蔬罐头保鲜护色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单层式振动筛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45%佳乐硼钾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4-痉基-7-氯-氮氧喹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通远克银灵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汽车空调器轴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桌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扁丝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微波喷雾焗油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QC课题提高检查井周边压实
- 应征公民体格检查表(征兵)
- ACL磁致伸缩液位计说明书
- 优秀教研组评比制度及实施细则
- 慈善祖师—太乙救苦天尊经文选集拼音版
- 3建筑工程规划放线、验线多测合一成果报告书
- JJF 1752-2019全自动封闭型发光免疫分析仪校准规范(高清版)
- GB 1886.300-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离子交换树脂(高清版)
-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释义
- 如何写数学新授课教学设计
- 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最新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