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疾病学_第1页
水产动物疾病学_第2页
水产动物疾病学_第3页
水产动物疾病学_第4页
水产动物疾病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水产动物疾病学及其发展的简史一、水产动物疾病学定义水产动物疾病学是研究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病原因,病理机制,流行规律,诊断和防治方法的科学。二、发展简史我国主要在解放后,相继成立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国内外在水产动物疾病上的研究主要时期(大体时间):

国外:寄生虫19世纪末60年代20年代细菌病毒40年代免疫病理5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寄生虫19世纪末60年代20年代细菌病毒40年代免疫病理5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寄生虫

国内:寄生虫细菌免疫病毒、病理细菌免疫病毒、病理第二节疾病和病原、宿主、环境的关系一.疾病和病原、宿主、环境的关系由病原生物引起的疾病,是病原、宿主和环境三者互相影响的结果。水环境宿主仅仅病毒存在(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但由于鱼类或其他水环境宿主病经济动物强壮健康,具有很强的抵抗力,而且环境条件(水体)中病各种因素有利于鱼类对病原的清除,即使在水体中大量存在病原,鱼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健康成长而不发生疾病。相反,鱼类抵抗力病原很弱,环境条件也不利于鱼类生长,而有利于病原生长繁殖,病原使得疾病的发生发展。疾病的发生:鱼体健壮,但病原侵袭力强(如数量多)环境条件又有利于病原的繁殖,而不利于鱼的生活。鱼体本身抵抗力差,环境因素影响,无病原体鱼体体质较弱,尽管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不高,但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最终使鱼得病。疾病的不发生:鱼体健壮,不容易感染病原,即使病原侵袭力强,但是环境条件不利于病原体得生活,鱼体不发病。鱼体抵抗力较差,但病原体数量少或没有,不容易发病。鱼体体质较差,尽管病原体数量多,但是外界环境不利于病原体而有利于鱼体生长,使得鱼体体质逐渐增强,也不容易发病。二.疾病发生的主要常见因素:病原:就是致病的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原生动物、单殖动物、复殖动物、绦虫、线虫、棘头虫、甲壳类。病原的种类很多,鱼对病原的敏感性不同。在同一个池塘中,在发生疾病过程中,有些种类的鱼发病,而其他一些种类的鱼能抵制病原的侵袭而生存。(1)许多种病原对宿主具有严格的选择性或者专有性。即一种病原仅仅对寄生在一种或者一类的宿主上,除此之外的其他动物则不能作为它的宿主(2)病原在宿主的身体上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才能使得宿主生病,有些病原(例如病菌)侵入宿主身体后,开始增值,达到一定数量后宿主才表现出病症。宿主(鱼类):宿主对病原的敏感性也各有不同,除了上述各种病原对宿主的专有性外,宿主的遗传性质,免疫力,生理转台,年龄,营养条件,周围环境等都能影响宿主对病原的敏感性。<1>宿主的遗传物质动物在先天或者遗传的缺陷,如畸形、抗病力差的种类,遗传给后代不同种类具有不同的遗传特性,生活习性,食性,形态结构,鱼体的化学组成也不同因而对病原体的感受性也不同。<2>免疫力非特异性的防御功能:eg.体表天然屏障——黏液中具有抗体,溶菌酶。特异性防御功能:1、体液免疫——抗体,补体,溶菌酶,干扰素2、细胞免疫——巨噬细胞,颗粒细胞<3>机械损伤:在捕捞运输和饲养管理过程中,动物往往受到磨蹭或碰撞而受伤,除了伤口的直接危害外,伤口又是各种病原体容易入侵的途径。皮肤是使得体内生理功能保持正常的主要环境屏障。因此皮肤完好与否在许多疾病中都很重要。从外到内:角质层(粘液层)、表皮、基底膜、真皮、皮下组织、皮下肌。A角质层:主要成分是粘多糖,是由细胞原生质、胞落细胞和少量已经分泌到表皮的杯状细胞粘液所形成的混合物。粘液是一种胶状体物质,限制了细菌的运动粘液主要由多糖类和蛋白质组成,其中含有大量的杀菌物质可以杀灭病原体。粘液中还含有特异性抗体是由鱼产生的分泌到粘液中。B表皮:为复合扁平上皮,其间分布有杯状细胞——分泌粘液,也可以发现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颗粒细胞。C真皮,由两层组成上一层是海绵层,为疏松的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网,内有色素细胞肥大细胞,鳞囊细胞和鳞片。下一层是致密层,是使得皮肤具有结构强度的胶原性致密基质。D皮下组织:是比较疏松而富于脂肪的组织从上述的鱼类体壁结构可以看见,鱼类受伤破坏了鱼类的角质层和表皮层使得病原乘虚而入,尤其碰伤鱼体使鱼鳞脱落。水生环境:水生环境具有多种多样的可变因素,所有这些因素实际伤都在影响鱼类生长和繁殖的体内平衡。如果这些可变因素改变超过鱼体所能忍受的限度,即可使鱼发病,或者直接使得鱼体产生疾病,这些可变因素中最重要的有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耗氧1)温度:耗氧②100%50②100%50%③耗氧最大值维持在较小的温度范围③①④耗氧显著下降而温度继续升高①④0℃0℃10℃20℃30℃鱼类是变温动物,随着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但均有其耐热的上下限,及其生长、孵化、食物转化及抵御各种具体疾病的最适温度。造成鱼死亡的温度因素:超过鱼耐热上下限:如罗非鱼的下限温度为12℃超过这温度会造成罗非鱼死亡,所以罗非鱼过冬常在越冬池中进行。温度剧烈变化:如鱼的转池,如果两个池子温度相差过大,鱼从一个池子转到另外一个池子。由于温度剧烈变化而引起鱼昏迷最后死亡,温差最好不要超过4~5℃。c.温度增高增加有些物质的毒性作用:溶解度小的毒性化合物(如原油、农药等)有些物质(如重金属)随着水温升高而溶解度增加。d.温度升高能使得水中大多数气体溶解度下降,则鱼类影响最大的是溶解氧,温度升高,溶解氧降低,当氧气下降到鱼类耐受的下限,鱼类窒息死亡。

化学因素:1)氨:未溶解的氨分子(NH3)对鱼类毒性很大,能引起鳃组织增生,即使氨含量很低。因此每升水氨的含量不宜超过0.02mg。在pH=7.5时其溶解百分比为:98.7%1.3%98.7%1.3% pH值低于7时,NH3未溶解的氨分子的含量很小;pH值高于7时,NH3浓度增加,对鱼体健康始终具有潜在危险。NH3的来源:①用高蛋白饵料喂鱼时,可使主要含氮排泄物的氨含量达到很高水平②水体中其他含氨有机物质的分解而产生氨NH3的LC50:96hLC50鲤鱼为20mg/L×鱼(seatrout): 24hLC50卵 11.83mg/L有50%孵化幼鱼 0.34mg/L1个月小鱼 1.68mg/L4个月小鱼 2.40mg/L4个月小鱼 96hLC50=2.09mg/L2)NO2-:NH4++1.5O2——NO2-+2H-+H2O(亚硝化细菌)NO2-+0.5O2——NO3-(硝化细菌)当NO2-被鱼吸收,就和鱼血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蛋白NO2-+Hb=Met-Hb血红蛋白中携带氧气的二价铁氧化成高铁或三价铁,从而失去与氧气结合的能力,导致血红蛋白功能下降,引起贫血。血液变成棕色,称为棕色病。这种毒性作用是可逆的(某些种类鱼),中毒鱼放入低浓度的O2-水中就可以恢复。NO2-通过鱼的鳃上氯细胞进入血液,水中氯量多少直接影响NO2-的进入鳃的量NO2-:Cl-=1:1时,血液中80%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1:3时为25%。海水中NaCl含量高,NO2-毒性低,eg:NO2-对milkfish的毒性,淡水>海水55倍淡水鱼的NO2-96hLC50=0.66-200mg/L所以NO2-<1mg/L是安全的3)硫化氢:未溶解分子状态的硫化氢对鱼类有剧毒,其电离状态依pH值不同而不同eg:H2S(1%)——H++HS-(ph=9)H2S(50%)——H++HS-(ph=7)H2S(99%)——H++HS-(ph=5)水中未溶解的硫化氢的最大容许量0.002mg/L4)pH:许多重金属的毒性随着水的pH值升高而降低,这是由于水的pH升高时,他们的溶解度随着降低,或是和其他化合物或荔枝形成络合物的作用加强的缘故。PH值增加对有些物质毒性减弱,如:硫化氢;PH值增加对有些物质毒性加强如:NH3酸性加强,鳃粘液增加,影响气体交换;碱性加强,鳃粘液细胞肿大,鳃上皮细胞分离,呼吸困难。5)金属:最常见的金属中毒是铜、铅、汞、锌、铁等引起的,这类污染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水和由这些矿废弃物中流出的渗漏水。6)非金属:氨、氟化物、磷、铝盐、砷和卤素、农药三.疾病的种类1.根据病原可分:a)由生物引起的疾病:(1)寄生性病:ⅰ、微生物病: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藻病ⅱ、寄生虫病:原虫病、蠕虫病、蛭病、软体动物病和甲壳动物病(2)寄生性病:由藻类引起的中毒b)由非生物引起的疾病:(1)机械损伤(2)物理性刺激:温度引起感冒或放射性损伤(3)化学性刺激:金属离子、有害气体、工业污水、农药(4)缺乏机体所必须的物质或条件:饥饿、营养缺乏2.根据感染的情况可分:1)单纯感染:一种病原引起2)混合感然:2种或者两种以上病原引起3)原发性感染:疾病发生在病原侵袭健康者4)继发性感染:此种感染为发生在原发性感染基础上eg:①赤皮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造成腐烂然后水霉感染;②寄生虫感染表皮损伤,易感染细菌病5)再感染:同一种病原在第一次感染后病痊愈,当第二次感染又发生疾病6)重复感染:病原在第一次感染后病痊愈,但处于病原携带状态,当条件合适又发病7)隐形感染:同一种病原在第一次感染后痊愈,但处于病原携带状态3.根据症状可分:1)局部性疾病:引起的病理变化仅仅局限在机体的某一个部位,如大部分寄生虫病2)全身性疾病:影响整个机体如大多数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以及泛池中毒、饥饿营养不良等4.根据病理的性质可分:1)急性型:病程短,一般数天到1~2星期,病鱼常常没表现病症就死亡2)亚急性型:病程稍长,一般2~6星期,病鱼常表现出病症3)慢性型:病程很长,数月或几年,病因作用长期而不剧烈,且不易消除注意:三种种类为人类而定,无严格界限四.疾病的经过和结局:

疾病经过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前驱期,充分发展期1.潜伏期:从病原作用于机体到出现病状的一段时间。不同疾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取决于:a)病原:数量、毒力、侵入途径b)机体:抵抗力强弱c)环境条件:对病原有利还是对鱼类有利eg:缺氧,中毒,潜伏期很短,某些病毒性疾病潜伏期很长,可达到数年。2.前驱期:期限很短,还无明显症状,出现的还不是这种疾病的特有症状。eg:一些细菌性疾病鱼鳃发黑,但还没有出现典型的腐烂等病状3.充分发展期:出现明显的典型的症状,为疾病的高潮期。

疾病的最终结局为三种:1.完全恢复:病后体内病原彻底消失,形态、机能、代谢完全同病前一样。2.不完全恢复:主要症状已经消失,但机能代谢还有一定障碍或形态结构还没有恢复原状,机体正常活动多少受到一定限制。3.死亡:机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终止。寄生虫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寄生的概念一、生物的生活方式自由生活:有机体在环境自由地生活,不侵害其他生物也不以其他生活中获利共生生活:多种生活共同生活在一起,互相获得利益,但不侵害寄生生活:一种生活在其一部分或者全部生活过程中,必须生活在另外一种生物的体表或者体内,对它产生危害并获得营养,这种生活方式叫做寄生生活,简称寄生二、寄生现象寄生物:凡营寄生生活的生物 植物性寄生:病毒、细菌、真菌 动物性寄生:低等动物――寄生虫寄主:被寄生虫寄生而受到损害的动物寄生现象:寄生虫的活动及寄生虫与寄主之间相互影响的各种表现寄生虫学:系统研究各种寄生现象的科学第二节寄生的方式及寄主种类一、寄生方式1、按寄生虫寄生的性质分:(1)兼性寄生:也称假寄生,即可以自由生活,也可以营寄生生活,一般在特殊条件下才能营寄生生活(2)专性寄生:(真寄生)部分或者全部生活过程以寄主取得营养暂时性寄生:寄生时间很短,仅仅在获取食物时才寄生,如鱼蛭吸鱼血经常性寄生:一个、几个或者整个生活过程必须寄生于寄主阶段寄生:仅仅在一定的阶段营寄生生活,如大中华鱼蚤的幼虫营自由生活,仅仅雌性成虫营寄生生活,在草鱼的鳃丝末端终生寄生:一生全部在寄主体内度过,无自由生活阶段,一旦离开寄主就不能生存,如椎体虫寄生在鱼的血液中按寄生虫寄生部位分体外寄生:皮肤、鳍、鳃等处都属于体外寄生体内寄生:各种脏器、组织、腔道(3)超寄生:一种寄生虫寄生于另外一种寄生虫体内,这另一种寄生虫寄生于寄主,这种现象称为超寄生。二、寄主种类有些寄生虫,在它的发育过程中,需要转换寄主,寄主有不同的名称:终末寄主:寄生虫的成虫时期或者有性生殖时期所寄生的寄主中间寄主:寄生虫幼虫时期或者无性生殖时期所寄生的寄主,如在这时期需多个寄主,最先一个称为第一中间寄主,其次寄生的寄主称为第二中间寄主保虫寄主:寄生虫寄生于某种动物体同一发育阶段,有的可同时寄生于其他动物体内,但并不对寄主构成危害,这种其他动物成为感染寄生虫病的间接来源,成为保虫寄主。第三节寄生虫的感染方式一、经口感染随污染的食物,如虫卵、胞囊、幼虫等经口吞入所造成的感染称为经口感染。比如:艾美虫、毛细线虫等借此方式侵入鱼体。二、经皮感染寄生虫通过寄主的皮肤或粘膜(包括鳍鳃)进入体内所造成的感染称为经皮感染。1、主动经皮感染:寄生虫主动由皮肤、粘膜侵入寄主体内。比如:双穴吸虫的尾蚴主动钻入鱼的皮肤造成的感染2、被动经皮感染:通过其他媒介物帮助,经皮肤将寄生虫送入寄主体内比如:椎体虫的传播就是通过鱼蛭吸食鱼血而传播到其他鱼类第三章病理学基本病理第一节循环障碍一.血液循环障碍:包括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循环障碍。血液循环障碍: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全身各器官循环障碍。原因:①心脏血管系统疾病或②血液本身状态的改变。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机体某一地方某器官发生障碍。注意:两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某些器官(心、脑)→发展为全身性循环障碍。前者为后者的局部表现。如:心力衰竭部淤血和水肿。下面主要讨论局部循环障碍:1充血:局部组织、器官的血管扩张,含血量越过正常,称为充血。按发病原因和机理:动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1)动脉性充血:从动脉流入血液量过多,静脉流出的血量正常。引起该器官或组织含血量超过正常,称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1>类型:生理性充血、病理性充血a>生理性充血——正常活动增加,动脉血量增多而充血。b>病理性充血:至病因子作用下引起的。<2>发病表现:神经性的:①血管舒张神经兴奋②血管收缩神经兴奋减弱时→血管扩张充血b>发病时,组织中血管扩张性物质增多→血管平滑肌的紧张度下降→血管扩张充血<3>病理变化由于血量增多,局部组织、器官呈洋红色,体积增大、局部代谢旺盛功能增强。<4>意义和对机体的影响a>短期轻度充血→有利的,使局部组织氧气、营养物质、白细胞和抗体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加强防御能力。b>长期严重充血→淤血、水肿、出血。发生在脑部后果更为严重。(2)静脉性充血: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引起器官和组织含血量增多,称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1>类型:静脉性充血都是病理性的。原因:①静脉受阻②静脉受压<2>病理变化:淤血组织暗红色或兰紫色,体积肿大、机能减退。<3>对机体影响一般较动脉性充血为严重。a>短时间淤血,除去原因后,淤血消退b>长时间淤血,引起淤血性水肿,淤血性出血,使实质细胞发生萎缩、变性、甚至坏死。2局部贫血:局部组织或器官血量少于正常,称局部贫血,也称局部缺血。(1)原因:<1>动脉痉挛性:引起痉挛——低温、外压、化学物质、毒素及疼痛。<2>动脉阻塞性:(a)管壁增厚(b)管内被某些异物阻塞→腔狭窄、闭塞<3>动脉压迫性:附近的肿瘤、异物、积液、动脉扭曲引起。(2)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1>轻度缺血:仅引起局部贫血,色泽苍白,功能降低,应缺氧细胞发生变性或萎缩。<2>血流完全断绝:该组织坏死。3出血:血液从血管或心脏#出至组织间隙、体腔内或体外,称出血。外出血:血液流出体外,称外出血。内出血:血液流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称内出血。(1)出血的类型<1>破裂性出血:血管破裂引起出血称破裂性出血。<2>渗出性出血:血管壁渗透性增多,血细胞通过管壁漏出血管外,称渗出性出血。(2)引起的原因:①严重感染,抗原,毒物,淤血,血管,→血管受损,通透性加强,血液渗出。②维生素缺乏时,影响血管完整性→出血③血液性质的改变,血小板数量过少,凝血因子缺乏→出血。(3)病理变化和结局动脉管的破裂性出血时,常形成血肿。毛细血管出血,形成的出血点(淤血)或出血斑(於斑)。腔内出血称为积血,组织内出血称为溢血。结局:少量出血完全吸收;大量出血,不完全吸收,被结缔组织取代,形成疤痕。(4)对机体的影响:<1>心脏和大动脉大出血,→死亡<2>少量而长期的出血,→贫血和物质代谢障碍。<3>体表小血管出血,可自行停止,对机体影响不大。4血栓的形成:在心脏活血管的某一部分由于血液成分凝集和凝固而形成固体,物质的形成的过程叫血栓形成。该固体称为血栓。(1)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1>心血管内膜损伤,是由炎症和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引起,引起内皮下的胶原纤维,血小板凝集在的胶原纤维上。①释放二磷酸腺苷和血管活性物质→血小板进一步堆积②胶原启动子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凝血因子内膜组织损伤,释放组织凝血活酶→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产生凝血酶,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凝胶→发生凝固。<2>血液状态改变正常状态:(流色,流速正常),血液的有形成分在中轴流动。血浆带走血管壁和形成(边流)血小板不与内膜接触,不易形成血栓不正常时:(血流缓慢,不规则停止)①轴流和边流界限消失,血小板进入边流,并和血管内膜接触机会增多,血小板凝集②粘集形成的凝血因子血液减缓不易稀释和冲走,已形成血栓。血栓常发生在血液缓慢的静脉中,是动脉中的四倍。③血液减慢→缺氧→内皮细胞→复性脱落→血小板凝集。<3>血液凝过性增加血小板,红细胞复化,血浆生化特性转变→血液凝固性增加→血栓因素:凝血因子增加,抗凝减少,血小板凝集增加凝血激活酶增加。(2)血栓形成过程和类型:首先,血小板在局部的粘附和堆集,随即在二磷酸腺苷和血栓素A作用下→血小板进一步堆集,似小丘状,呈灰白色称白色血栓,它是血栓形成的起点,又叫血栓头部。血栓头突出于管壁中→涡流→形成新的血小板堆聚并不断增加→互相混合→形成小果状→血液缓慢→血中白细胞粘附于血小板小果表面形成白细胞边层→崩解释放次血因子,因血流减慢,凝血因子浓度增高→凝血酶原复为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复为纤维蛋白。处于血小板小梁之间网罗着大量红细胞和少许白细胞,呈红白条絮状。呈波纹状混合血栓→即血栓的体部。这种逐渐增大直到血腔完全阻塞→局部血液停止→血液凝固→形成均匀一致的血栓→即血栓尾部。血栓尾部形成后可作为新的血栓形成起点,再形成血栓→不能延伸。越来越长。(3)血栓形成的特点:<1>白色血栓——血栓的头部主要是血小板、白细胞和少量纤维蛋白组成。较牢固地粘连在血管壁上。多见于动脉和心腔血液较快,释放的血小板凝血因子易被冲走,通常只形成白色血检而终止。<2>混合血检——血栓的体部成分技状的血小板周围积聚不等量的白细胞,之间有纤维蛋白网,充满红细胞和少量白细胞。外观红白相间,较多的发生于静脉。<3>红色血栓——血栓尾部主要由红细胞和纤维蛋白组成,似死后血凝块。如常引起栓塞。多见于静脉中。(4)血栓的结局<1>血栓的渗解,吸收和软化①纤维蛋白吸附大量纤维蛋白溶酶→使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变为可溶性多肽而溶解→软化②白细胞崩解后→释放出蛋白分解→酶软化成小颗粒或脓样液体→小血栓溶解液化后可全部吸收或被血流冲走→大血栓部分软化,多被血流冲走脱落→引起栓塞<2>血栓的软化和再通血栓处血管内膜#出肉芽组织→便入血栓取而化之,称为血栓机化。机化常在血栓形成的第一天开始,大约二星期后,血栓常可被完全机化,不易脱落。机化的同时,血栓部分溶解和吸收→形成,血栓处的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被复于表面→形成许多新血管腔,血流又通过<3>血栓的钙化如不发生溶解或机化,而在血栓内发生钙盐沉着→引起钙化,血栓坚硬如石,称为动脉石或静脉石。<4>血栓对机体的影响——引起血液循环障碍①阻断血液若阻塞动脉→局部组织缺血和坏死,称为梗死阻塞静脉→局部组织淤血和血肺,因易建立侧枝循环,一边不易引起坏死②造成栓塞血栓脱落形成栓子,随血流运行,停留在小分枝内引起血管阻塞,可引起局部组织,器官缺乏。③形成瓣膜病心瓣膜机化后→瓣膜增厚,变硬瓣膜病→心力衰弱和全化血液循环障碍有利面:①血管破,血栓有止血作用②病原菌蔓延扩散作用5[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凝固性增高,在循环内形成大量由纤维素和血小板构成的血栓,分布于许多器官和组织毛细管和小血管内。形成微血栓的同时消耗了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抗凝物质大量出现→降低了血液的凝固性→出血倾向→引起全方性广泛性出血1病因和发病机理⑴组织因子大量进入血流,外流动凝血系统,如创伤,恶性肿瘤等。⑵大量表面带电荷颗粒进入血液,或微循环血管内皮受损,如各种坏血症,菌血症,毒血症,病毒血症,血中抗原抗件复合物,化性酸中毒。⑶肉麦素,细菌,病毒,次体,使血小板大量粘集,和破坏红细胞,使红细胞内组织因子样物质进入血液。⑷促凝血物质进入血液,如毒蛇,蛋白酶2病理变化,血栓形成→梗死性病变,和许多组织器官出血⑴出血现象,皮肤,粘膜,浆膜和许多器官间质出现不同程度的淤点和淤斑⑵梗死由于局部血流停止,使组织缺氧坏死(1)梗死的类型<1>贫血性梗死是动脉阻塞结果,常在组织机构较致密的脏器,如胃,肝,心等,梗死区缺乏血液,呈灰白色。梗死区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常见一反应性出血→出血带其中红细胞崩解,血红蛋白分解为含铁血黄素→棕黄色带→梗死肚分三部分a中央区,胞核完全消失,胞浆呈细颗粒状,轮廓为能辨认b外围:胞核浓缩与碎装较为明显,并有炎症反应c最外层为出血带,毛细血管极度扩张,引起充血和出血后期梗死区渐被肉芽组织所取代。<2>出血性梗死出现严重出血,外观呈红色。形成条件除动脉阻塞处还须先有淤血。常发生在肺,肠等器官。<3>败血性梗死梗死区内,若有大量细菌性繁殖→急性炎症反应→腐败化脓。(2)对机体影响<1>小梗死肚,继原组织代偿而不引起明显的障碍现象<2>较大梗死肚→造成器官不同程度的机能障碍<3>病原菌存在→可使发化脓或腐败渗解,后果较为严重<4>心,脑等重要器官中发生梗死肚不论大小,往往引起机体严重障碍→死亡6栓塞血液中异常物体随血流运行,阻塞在较小的血管分枝中,这一过程称引起栓塞的异常物体称栓子,栓子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如:栓子:空气,脂滴,细胞,组织碎虫,寄生虫,细菌团块,异物——栓塞类型及后果(1)血栓栓塞:血栓或血栓的一部分脱落就引起的栓塞,(2)气体栓塞<1>水中气体过饱和进入机体,血液中<2>水突然升高,使原已溶解于血液中的气体游离出来<1><2>堵塞血管→呼吸困难→突然大量死亡(3)脂肪栓塞进入血液中的脂肪滴,阻塞了小血管,称为少量脂肪栓子①可被吞噬细胞吞噬②被分解而消失大量脂肪栓→可致死(4)组织性栓塞组织外伤和坏死,组织碎生或细胞团块进入血流而形成恶性肿瘤细胞→血和淋巴管→栓塞→肿瘤细胞转移(5)细菌性栓塞病原菌团,或与坏死组织和血栓相混杂,进入血流→细菌性栓塞→细菌扩散→脓败血症(6)寄生虫性栓塞虫体或卵在血中成为栓子→栓塞二组织液循环障碍—组织液来向血液—组织液循环交换静脉端毛细血管→血液从动脉端毛细血管→组织内交换淋巴管系统—组织液增多和回流障碍→组织液循环障碍—主要表现形式:水肿:组织间液在组织间隙内常#增多积水:组织间液在组织浆膜腔内蓄积过多⒈发病机理(1)血管内外的体液交换障碍<1>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比壁是层中渗透膜,水分电解质,葡萄糖可自由通过,而且白质不易通过,原因如调节机能障碍,缺氧,细菌感染等→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组织→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血浆中大量液体成份渗透组织间液→水肿。(2)组织渗透压升高<1>毛细血管壁道透性升高→血浆蛋白渗出增高<2>缺氧及炎症时组织分解代谢增强→大分子化合物分解为小分子化合物→分子浓度升高。(3)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渗透压主要由血浆中蛋白质,特别是白蛋白来维持。引起的原因:<1>长期饲料不足,旦白质摄如减少<2>慢性消化道疾病,旦白质吸收障碍<3>慢性传染病引起旦白质大量消耗<4>肝功能不全时,血浆旦白合成减少<5>肾机能不全时,排出过多。导致水分从血管内滤出增多,而组织间液回到减少→水肿。(4)静脉压升高淤血时产生,水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滤出增多,而返回到血管的量减少→水肿。(5)淋巴管回流受阻组织液一部分还从淋巴管回流入血,所以它的阻塞→水肿。2病理变化漏出液:水肿液蛋白质含量较低,2.5%以下,比重1.018以下,不易凝固称~如肾性水肿和恶病质性水肿液。渗出液:水肿液中蛋白质含量较高,2.5%以上,比重1.018以上,易凝固,称~如炎性水肿液和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水肿。病变:皮肤水肿可见其组织成分因水肿液的排挤而且互相分离,液体主要蓄积在疏松结缔组织内,严重时在致密组织内也可出现,水肿组织中各种细胞组成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坏死。浆膜腔发生水肿时,浆膜小血管充血,浆膜湿润,有的细胞发生颗粒变性和脂肪变性→坏死3结局及对机体影响水肿是一种可逆的病理过程,除去病因后,水肿液可被吸收,引起的组织轻微改变也可恢复正常。长期水肿结缔组织增生使组织硬化,即使除去病因后,也难于恢复。7.黏液样变性病变叶组织内出现黏液样物质,它是糖旦白质的混合物,呈弱酸性,木精伊红染色呈淡兰色此变性长期存在→纤维组织增生→硬化上皮细胞分泌的粘液粘液病变时,黏液积聚 结缔组织细胞产生的类黏液8.淀粉样变组织中出现淀粉样物质,它是一种与少量糖结合的蛋白质,与淀粉毫无关系,H&E中,呈红色云朵样结构。和碘反应的淀粉相似,病因: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和慢性抗原刺激的病理过程中,严重时,在肝脏 肝脏破裂9.色素沉着过多色素存在于组织内,称为色素沉着。<1>含铁血黄素:一种金黄色或棕黄色的颗粒结晶。在吞噬细胞器内是由血红蛋白衍生的,崩解后可出现在?常出现于富有网状内皮组织器官:如脾、肝、淋巴结等。<2>胆红素为黄褐色—黄绿色在网状内皮细胞内形成一种不含铁的血红蛋白的衍生物。红细胞破坏过多,肝内代谢障碍,肝细胞损伤,胆红素结合及分泌障碍,胆汁排出受阻,大量胆红素进入血液,组织染成黄色称黄疸。<3>脂褐素黄褐色细颗粒状色素在一定慢性消耗性疾病时,肝的#胞浆中和心肌纤维柱的端胞浆中常出现许多脂褐素沉着。<4>黑色素棕色—深褐色的细颗粒电镜下,黑色素主要集中在高尔基体,形成细小的小体,称为黑素小体机理:脑垂体前叶分泌一种黑色素细胞刺激素——使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胃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黑色素细胞刺激素释放。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时,引起皮肤黑色素增多10.病理性钙化骨和牙齿以外的组织内有固体的钙盐沉着,称为~~。<1>营养不良性钙化指钙盐沉着与坏死或正在坏死的组织中。此时血清中钙水平正常。无钙性钙代谢紊乱<2>转移性钙化少见,由于钙性钙磷代谢失调,血清中Ca/P比增高。钙沉着与完好的组织内。常见于⑴甲状腺机能亢进⑵接受超剂量<2>恶性肿瘤引起骨质破坏。第二节、代谢障碍——细胞和组织损伤一.组织和细胞的显微结构及其损伤性变化物质代谢障碍在形态学上的反映是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据损伤程度不同可分为萎缩,变性和坏死三种形式。萎缩和变性一般是可逆的,病因消除,细胞可恢复正常,但进一步发展均可引起细胞死亡。坏死是细胞的死亡,不可逆。1萎缩已发展到正常大小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在疾病##发生物质代谢障碍,使分解代谢超过合成代谢→组织.器官体积缩小及功能减退的过程称之~~。主要表现为细胞体积缩小和数量减少。(1)萎缩类型<1>生理性萎缩某些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和代谢过程逐渐降低→萎缩。<2>病理性萎缩组织和器官受某些致病因子作用而发生的萎缩,与年龄无关,是在代谢障碍的基础上发生的。引起萎缩的原因:①营养不良性萎缩常引起全#性萎缩。主要由于饲料不足或消化道疾病,消耗性疾病萎缩次序:最早脂肪组织→肌肉→肝肾脾→心②神经性萎缩神经失调→相应器官组织萎缩③应用性萎缩器官和组织长期不活动引起。组织的血液供应和物质代谢降低,营养减少→萎缩。④压迫性萎缩器官和组织长期受压→萎缩(2)病理变化器官被保持原有状态只是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光镜下,实质细胞体积缩小,胞浆致密,染色较深,。萎缩的肝脏细胞中常见脂褐色沉者。电镜下,细胞内,其它细胞器量减少,形体缩小。胞浆内白噬增多。(3)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萎缩是一种可复性过程,病因消除后,恢复其形态和机能。单如果发生重要器官→严重后果。2.变性物质代谢障碍情况下,细胞其间质内发生形态上的变化,出现了各种异常的物质,原有物质数量上增多或出现部位发生改变,叫~~~(1)颗粒变性:——实质变性,浑浊肿胀;在急性病理过程中出现。变性细胞体积肿大,胞浆内出现许多微细蛋白质颗粒,色泽浑浊。电镜下,细胞肿大,胞浆中出现许多微细的淡红色颗粒(肿大的线粒体)。细胞肿大,是由于胞浆中水分增加及线粒体等细胞的肿胀引起有光泽,故也称浑浊肿胀,或浊肿。电镜下,线粒体肿大,中间,嵴变短——消失,内质网扩张,核体消失,减少白噬增多。—病因:急性感染,中毒,缺氧等—机理:影响细胞线粒体三羧酸循环ATP产生↓——##泵不能正常工作——细胞内Na﹢、Cl﹣及水分↑K﹢↓——细胞内##,肿胀(2)水样变性:空泡变性,也是在急性病理过程中出现特征是:细胞内水分↑胞浆清澈,呈空泡状,又称空泡变性。空气中没脂质,糖元或粘液,只有水和少量的电镜下,空泡是肿胀的线粒体,高尔基体或内质网肉眼观和颗粒变性相似,——肿大,#白,只与电镜下有区别,可能是浊肿的进一步发展。(3)脂肪变性可复性病理过程<1>实质细胞浆内出现脂滴,量超过正常生理范围<2>实质细胞浆内原不含脂滴—严重时,器官体积肿大,镜下,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脂肪滴,细胞粒常被挤于细胞一侧,更严重时——细胞死亡。—病因:严重感染,长期贫血或;缺氧,中毒及营养障碍——干扰或破坏。脂肪代谢过程中某个环节:发生障碍——脂肪变性<3>①中性脂肪合成过多②合成脂蛋白发生障碍<4>细胞变换→脂肪变性(4)纤维素样变——也称纤维素样坏死发生在芥蒂组织中,组织具有纤维素的染色反应。起初发生于结缔组织基质,基质成分↗→胶原纤维断浆、崩解,形成均质式细微颗粒状嗜伊红物质。此病复多见于过敏性炎症,但病因、发病机理、病复部##成分不尽相同。(5)透明变性——玻璃样变性特点:均质性和对伊红的易染性<1>血管壁玻璃洋变特点:动脉中膜细胞结构破坏,平滑肌细胞原纤维结构消失,变成致密无定型透明蛋白,深染伊红,PAS⊕<2>结缔组织玻璃洋变特点:早期见到少量纤维细胞和纤维——变成均匀一致,红染色的无结构物质。<3>细胞内滴状玻璃样变发病时,实质细胞内形成一种均匀质无构造的圆球状透明滴状物。被染成鲜红色,如肾小求肾炎,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浆内常出现。<4>纤维素样变纤维素坏死是间质的胶原纤维及小血管壁的一种变性。表现为:原组织结构消失,成为一片边界不清的颗粒状或小条、小块状无结构物质,染成深红色,颇像纤维素而称。因常有纤维的分解断裂或血管壁破坏,说明有组织坏化,而也称为纤维素样坏死。此病变多见于过敏性肾病。(6)玻璃样变透明变性变性组织呈玻璃样均质性,染色较红,有以下三类:<1>血管壁玻璃样变主要发生于细小动脉,由于某些原因(如持继痉挛),使内膜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入内膜,而凝固成均匀红染色无结构物质。管壁增厚,管腔狭窄。<2>结绨组织玻璃样变纤维细胞明显减少,胶原纤维变粗,融合而失去纤维性,形成君质的梁状或片状结构,<3>细胞内玻璃样变玻璃样小滴变一般出现在肾小管,出现圆形红染小滴原因:肾小球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滤过,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吞饮——融合成玻璃样小滴。由于细胞的其他结构仍保持正常,故一般认为无细胞功能损伤。3.坏死局部组织或细胞死亡称为坏死。物质代谢完全停止,它是一种不可逆的病理变化。(1)原因:<1>生理性坏死:衰老细胞的死亡,而相应的细胞更新。<2>病理性坏死:致病因素使组织代谢完全停止,引起坏死,成为病理性坏死。例:局部缺血,理化、生物、营养缺乏等引起。(2)病理变化:实质:酶性消化(组织细胞自溶性改变)蛋白质变质早期:生物化学方面改变,光镜下很难发现后期:表现的坏死特征才在光镜下可见<1>细胞核变化①核浓缩——核缩小,核膜皱缩②核碎裂——核染色质凝聚后崩解③核溶解——核染色质嗜碱性逐渐消#、淡染,仅见核的轮廓——完全消失。<2>细胞浆变化:胞浆内微细结构发生异常消失。胞浆可发生凝固,破裂。有些细胞溶解液化——胞浆出现水泡——细胞完全溶解消失。<3>间质变化——细胞组织坏死时,间质中结缔组织成分发生变化。例:纤维发生肿胀——纤维素样变(3)坏死类型<1>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发生凝固,从早期病变,细胞精细结构消失,但可见组织结构轮廓——进一步凝固崩解,成为淡红色均质无结构的颗粒状物质。<2>液化性坏死:受蛋白分解酶作用,细胞死亡后迅速进行酶分解而变成液体状态。例:化脓(细菌引起)<3>坏疸:组织坏死后——不同程度腐败性变化,外观灰褐色或黑色,称坏疸。(4)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1>溶解吸收坏死范围不大,坏死可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或被蛋白分解酶溶解,经淋巴管、血管吸收。<2>分离脱落坏死区边缘充血和白细胞##,边缘由于吞噬作用和释放蛋白酶溶解,使坏死灶和健康组织分离脱落。<3>机化坏死组织被周围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肉芽组织取代——纤维疤痕,称为机化。<4>包裹和钙化坏死区域较大,不能被肉芽组织完全取代时,肉芽组织将它包围起来,称包裹。中间这种残留的死亡组织有时会发生钙盐沉着,称钙化。一般坏死发生在重要器官,即使很小。例:心,脑,会引起死亡。第三节炎症它是机体对各种致盐刺激物(例:微生物、寄生虫和物化因子)引起损害就发生的一种反应——是一种防御反应。基本病理变化:局部发生:变质:炎性渗出和增生的结果渗出:物质代谢增强,产热增加增生:组织肿胀、压迫或牵引感觉神经末梢表现:①出现红、肿、热、痛及机能障碍(局部)②全身性反应:发热、白细胞增多、特异性抗体形成。1、炎症原因:凡能引起组织损伤因素都能引起炎症。⑴物理性损伤:高温、低温及放射性损伤⑵机械性损伤:割伤、擦伤⑶化学性损伤:强酸、强碱和某些有毒物质(例:工业污水、农药大等)⑷生物性致炎因子:细菌(有些产生肉毒素)、病毒、霉菌、寄生虫等。⑸某些抗原、抗冻反应——组织损伤例:多种免疫性疾病和变态反应性炎症2、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1)变质:局部组织细胞——多种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⑴形态上发生变化:主要是实质细胞变质较为显著——变性或坏死⑵代谢变化:①分解代谢增加炎症早期:耗氧↑氧化过程↑后期:由于血液循环障碍酶系统功能障碍,耗氧和氧气利用↓——氧化不全产物堆积——加重细胞变性和坏死。⑶机理:①致炎因子对细胞直接作用——影响细胞代谢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局部组织缺氧③细胞崩解——酶的释放——组织变质、自溶④炎症灶中氢离子和钾离子浓度增高——加重组织变性2)渗出炎症时,血液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从血管内逸出的过程,称渗出。渗出的各种成分叫渗出物。⑴液体渗出:炎症过程开始数分钟后,有液体从细静脉及静脉端毛细血管内渗出。这种液体称渗出液。①防御作用:稀释毒素②带走炎症区的代谢产物③渗出液中的抗体和#体等物质可消灭病原微生物④渗出液中含纤维蛋白原(经坏死组织凝血酶)——纤维素##成网架——阻止细胞扩散⑤有利于吞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不良后果:①渗出液过多,会压迫周围组织②纤维素过多不能完全被吸收,发生机化——粘连⑵细胞渗出各种血液细胞从血管内外出,称为细胞渗出。包括白细胞渗出和红细胞渗出。渗出的细胞聚集于局部组织内,叫炎性细胞浸润。机理:正常状态:血流:轴流——主要由血液有形成分组成;边流——由血浆及极少量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炎症时:血流减慢,白细胞从轴流移到边流,粘附在血管壁上——逐渐游出进入局部炎症组织。红细胞无运动能力,在白细胞移出时的猎和内皮细胞坏死的裂外出,常是壁严重损害的结果。所以,发现渗出多量红细胞,常是炎症反应剧烈的结果。炎症渗出的种类ⅰ中性白细胞:具活跃的运动能力和吞噬能力。多见于急性炎症早期和化脓性炎症时。ⅱ嗜酸性白细胞:运动能力较弱,有吞噬能力,可吞噬抗体抗原复合物。多见于寄生虫感染和变态反应。ⅲ嗜碱性白细胞:为炎症消退和病灶痊愈的标志。ⅳ单核细胞又称巨噬细胞,遇到较大的异物,他们又能互相融合成多核巨细胞,使吞噬能力增强。常见于急性炎症后期,慢性炎症,非化脓性炎症、病毒感染,原虫感染等。ⅴ淋巴细胞运动能力较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弱。无吞噬作用。常见于慢性炎症,病毒感染,肿瘤等。是机体免疫反应的表现。ⅵ浆细胞常在慢性炎症时出现,由淋巴细胞或组织内的原始间叶细胞演变而来,是产生抗体的重要场所。3)增生炎症时,致炎因子长期作用或组织变质分解产物的刺激而引起细胞增生。一般常于慢性炎症,有时出现在急性炎症。防御反应;局限炎症病灶,修补组织缺损。不利的一面:妨碍了病变的愈复,影响器官的功能。一般变质是损害的一面,渗出和增生是抗损害的一面。3、炎症的结局1)痊愈:完全痊愈:消除致炎因子,炎症区内崩解的组织及渗出物被吸收或排出,组织完全修复愈合,结构和机能完全恢复正常。不完全痊愈:不易被吸收——形成肉芽组织以填补或包裹缺损组织,功能有不同程度障碍。2)转为慢性致炎因子能长期作用于机体,炎症经久不愈——慢性3)蔓延扩散:病原生物毒力强,数量多,不断繁殖,通过淋巴管和血管播及全身——引起毒血症——死亡。第四节肿瘤肿瘤的概念:是由各种致瘤因素引起的局部组织的异常增生而形成新生物,增长的细胞常形成肿物。特点:(1)肿物结构异常,代谢生长能力非常旺盛(2)细胞形态上接近幼稚的胚胎细胞(3)即使除去致瘤因素,这样的生长和代谢特点仍能继续保持下去再生、增生,生理性生长特点:(和肿瘤的不同)(1)是对刺激的一种答应性增生,生成的组织和原有的正常组织一样,对肌体有利的。(2)原因除去后,再生或增生即停止。1.肿瘤的生物学特性:⑴一般形态与结构:——取决肿瘤良性还是恶性〈1〉外形:半球形、结节状、息肉状、乳头状、菜花状(与发生部位和周围组织影响有关,eg:组织的软、硬)恶性肿瘤在实质器官内生长树根状向四周伸展。〈2〉颜色:纯###为白色,取决于是否有血管和色素分布而产生黄色、黑色等。〈3〉硬度:一般比正常组织为硬,跟肿瘤的性质有关。Tg\脂肪自制松软,骨瘤则硬〈4〉大小:不一,大的可达几十斤,小的肉眼不易看见。〈5〉结构:良性肿瘤和正常组织相似;恶性肿瘤和正常组织不同⑵肿瘤细胞特点:瘤细胞的回复:失去其发源的正常细胞形态,排列结构和特殊功能称为~~(a)细胞的大小及形态:恶性:一般较大,但不一致,有的比正常细胞大,有的小。(b)核改变:〈1〉一般比正常细胞核大〈2〉核形态不规则:出现双核、多核,奇形状核。细胞染色加深,核膜复原,核仁变大,核仁数增多。〈3〉核分裂象异常:主要出现在恶性肿瘤中,出现星形,双极,不规则核分裂现象。(c)胞核改变——常呈嗜碱性(3)瘤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主要是量上的改变。EG:核#体增多,线粒体大小不均。(4)代谢特点:比正常组织生长活跃,代谢旺盛,尤其是恶性肿瘤(a)代谢:正常细胞:有氧时有氧分解。无氧时,无氧酵解。肿瘤细胞:有氧时也进行无氧酵解获能量。(b)蛋白质代谢:合成代谢超过分解代谢,合成肿瘤本身所需的蛋白质。(c)核酸代谢:合成DNA、RNA能力增加,这种增加是肿瘤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d)酸系统:与器官功能有关的酸在癌变以后活性大量减少或消失。组织蛋白合成酸则显著较正常组织为高。瘤的命名与分类:(a)按组织分化和对机体影响:分为良性肿瘤个恶性肿瘤。(b)按组织来源。1〉肿瘤的命名:良性肿瘤:发源组织+“瘤”字:eg:纤维瘤,脂肪瘤。形态+“瘤”字:eg:乳头状瘤。恶性肿瘤1.来自间叶组织——发源组织+“肉瘤”,eg:纤维肉瘤等。2.来自上皮组织——发源组织+“癌”,eg:鳞状上皮癌。3.来自未成熟组织和神经组织——发源组织+“母组织癌”。eg:神经母细胞瘤。4.来自组织不确定,同时不能叫肉瘤,又不能叫癌的。应+“恶性”二字。eg:恶性黑色素瘤。5.人名命名:eg:尤文氏瘤。良性肿瘤与恶性瘤的鉴别:生物化学特性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与原组织相似,并型性小别大,并型性大,分化不良生长方式生性生长和膨胀性生长性生长和浸润性生长核分裂现象无,或少。不见现性分裂象多,可见瘤现性分裂象核染色质较少,接近正常增多生长速度缓慢,很少发生坏死、出血迅速,常发生坏死、出血色膜形成常有色膜,能移动无色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不能移动转移无常发生对机体影响常不明显显著后复发很少常复发2〉肿瘤的分类:P6-6.表(表6-2)3.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理:Ⅰ外界致瘤因素:1〉化学致癌因素——引起肿瘤的天然人工提纯化学物质有1000多种。a〉对接触部位有直接改癌作用b〉在机体内经过代谢形成活性中间产物,然后改瘤。化学因素:a)环碳氢化合物,eg:3,4—苯比,双苯蒽。特点:剂量就可引恶变。b)氨基氮染料,eg:特点:需长期大量给予,经过代谢才能引起c)芬香胺类:eg:苯胺染料,品红,经口或皮肤吸收入体内。→肿瘤d)霉菌素:eg:黄曲霉毒素等。产生与霉变的花生,玉米及谷物中。黄曲霉素乃能诱发动物肝癌。e)金属元素:eg:砷,铬,镉等。其中砷是唯一已知对人类有改癌作用的金属f)内源性化学致癌物质:代谢产物等化合物引起瘤。Ⅱ生物致瘤因素:a)病毒:已知动物肿瘤病毒有600多种,其中150多种可在体外使细胞转化。b)寄生虫:少部分寄生虫可引起肿瘤,但较少见。c)细菌:在植物中#有发现一种由细菌引起的肿瘤Ⅲ物理致瘤因素“a)放射性同位素可引起肿瘤。b)日光和紫外线。c)机械刺激与类症刺激d)创伤总之,物理因素的致瘤作用具有三个共同特点:①致瘤的潜伏期非常长②瘤的发生率相对较低③致瘤的原因较明显Ⅳ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⑴遗传因素:某些个体、具有患肿瘤的倾向性(或称易威性)。还需环境因素作用——肿瘤⑵动物种类:不同种类,品#在肿瘤发生上有很大差异。⑶年龄:年龄较大比年龄较小易发生肿瘤原因:①某些物质需要长期刺激引起恶变②免疫功能差③肿瘤生长需有一较长隐匿期⑷激素因素:eg:腺癌可能与雌激素过多有关。⑸免疫机能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缺损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显著增加。Ⅴ发生机理:有几种假说⑴体细胞的基因突变A)瘤物质引起非恶变B)外来基因插入细胞的基因组⑵基因表达失常假说:多种刺激引起基因表达的调控失常。⑶肿瘤基因假说:机体正常细胞汇总都有肿瘤基因,遇到特殊刺激,影响基因,使细胞转化与恶变。Ⅵ5类常见的肿瘤鱼类肿瘤最早研究始于18世纪,但直到19世纪,报道的瘤例总计不到30例。本世纪以来,鱼雷肿瘤的研究受到人们重视,现记录有600多种病例,属于60多种肿瘤。硬骨鱼类高于软骨鱼类。鱼肿瘤总发病数不高,对渔业生产影响不大。Ⅰ)上皮组织肿瘤:鱼体各个部位,器官的上皮组织都可发生。⑴乳头状瘤在鲽鳗鱼上较常见,似菜花样,有扁平上皮细胞组成,一般当年鱼发病率最高,病因不清楚。⑵肝细胞瘤主要发生在科鱼类,病鱼腹部膨大,肝肿大,有突出与肝表面大小不一的灰白色结节。病因①由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②二乙基亚硝胺③2—乙酰胺基氟等致癌物引起Ⅱ)来源与非淋巴造血间叶组织的肿瘤⑴白鲢皮下纤维瘤曾发现一例肿瘤在白鲢左侧臀鳍上的皮下,去皮后,可见肿瘤与周围组织之间界限分明。肿瘤由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胶原纤维,网状纤维组成。其中瘤细胞较多,纤维较少。⑵软骨瘤曾在广东省鲮鱼上发现软骨瘤。发生于骨处,瘤的结构与正常透明软骨细胞相似,瘤细胞没有间质,未见核分裂象,居良性。⑶脂肪瘤常位于皮下组织,肝脏及肠系膜。脂肪瘤质软,瘤细胞一般为成熟的脂肪细胞,核较大,位于细胞中央,无明显间变和分裂象。⑷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曾在青、团杂交种背部及胸部发现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发病率近50%,病因还不清楚。瘤细胞小,胞浆很少。⑸平滑肌瘤曾在美国(1966-1971)的鲈的精巢上发现平滑肌瘤,发病率6.1%-16.6%。大小不一,小的刚好肉眼可见,大的引起腹部膨大。肿瘤细胞和一般正常的平滑肌的形态相似,无间复现象,无分裂象。Ⅲ)来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肿瘤淋巴组织的肿瘤都叫淋巴肉瘤。可转移到肾脏、脾脏、肝脏、生殖腺等处,也可发生于头部,口部,皮下组织中。瘤细胞具淋巴细胞的一般结构,但较大。比正常鱼淋巴细胞的直径大1.5-2.0倍。核与细胞几乎同大,染色质致密,常成群地靠近核膜边缘。不是均匀地分布在核内。Ⅳ)其他:⑴色素细胞瘤已有数十种鱼患瘤。其中黑色素瘤为最普遍。eg:鲫鱼眼睛黑瘤。鳕鱼背肌黑内瘤。第四章药物和药理☆什么是药理学?研究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和方法。前者:研究药物如何在生物机体内发生变化,如何对机体产生作用,从而达到消灭某种机体而保护另外一种机体目的;后者:即使用什么样防治方法最有效(比如口服,泼洒,浸洗)最为经济。☆研究药理学的任务是:指导我们合理用药寻找新的药源,获得最佳防治效果。第一节药物作用的类型一、药物作用的六种类型的机体反应:必然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不同的药物使得机体产生不同的反应,可使机能增强也可使机能减弱,可分为六种类型的机体反应:强壮:机能活动以低于正常水平增加至正常水平,如强心药。兴奋:机能活动以超过正常水平,如家鱼人工繁殖时使用的催产药。镇静:机能活动从过高水平降低到正常水平,如安静片,神经高度紧张抑制:机能活动降低到正常以下,如氢化对鱼类免疫系统的抑制。麻痹:活动全部停止而不易恢复者如:瘫痪麻醉:神经系统一部分或大部分机能暂停,但经过一定时间后可以恢复,如鱼用麻醉药。二、药物作用的类型1.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按药物作用时的行为在用药部位还是被吸收到机体而分:局部作用:药物仅仅作用在用药部位发生的药效。eg:磺胺胍不易被吸收,绝大部分停留在肠内,而对治疗细菌性病有疗效。漂白粉对鱼体的皮肤消毒,敌百虫在体外用时杀死指环虫等其他甲壳类吸收作用:药物被吸收到体液循环后发生的药效。Eg:磺胺嘧啶很容易被肠道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可对身体各个部位发生作用如治疗赤皮病。2.作用和间接作用:按药物作用发生的机制而分:直接作用:指药物所接触的部位对药物所发生的反应。间接作用:指直接作用所引起而发生在其他部位的反应。例:强心药直接作用于心力衰竭病人的心脏,心脏机能恢复后可引起间接效果——呼吸困难消失,利尿,浮肿消退,对心脏的作用是直接作用即原发性药理反应,而产生的间接效果的反应为间接作用,即继发性药理作用三、选择作用和一般原生质素作用:按机体对药物直接反应的广泛性而分:1.选择作用:由于机体各部位对于药物反应的敏感性不同,越是机体高度分化的组织,其生化过程越是复杂,对药物敏感性也越高,如神经系统,但在某些环节上有相似之处,因此许多药物除高度选择作用外,对机体的其他部位亦有可能直接作用,尤其当剂量增加时。治疗药物在一定的浓度下,对病原体具有较高的选择作用,干涉其生化过程而发挥药效,而对机体无毒害作用,但是有些病原体对寄主适应很好,生活过程接近于寄生组织,杀死它就比较困难比如病毒。2.一般原生质素作用:一些药物能够干涉任何原生质中最基本的生活过程。对一切生活组织都发生作用,比如:重金属和砷剂,能和一切生活组织中所必需的含SH基的酸结合,而破坏其机能;但这些药物可能由于在机体内分布情况的不同和其他因素,往往对某些寄生虫的作用特效显著,而成为化学治疗药物。四.治疗作用和副作用由于病原体和机体的生化过程在某些环节有相似之处,在杀灭病原体达到治疗作用的同时,对机体也产生一些轻微的不良影响而引起一些副作用,eg:人用四环素治疗疾病的同时,四环素对牙齿有一定影响,使得牙齿变黄。五.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协同作用:多种以上药物合并应用时,其作用可互相协助而增强拮抗作用:多种以上药物合并应用时,其作用可互相对消而减弱利用此原理可加强主要治疗效果,以抵消主要的副作用。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一.药物的理化性质与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与化学结构直接影响药物作用:1.药物的物理性质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比如氯乙烷能产生局部麻醉作用,主要是它在皮肤表面急速挥发而使组织急速寒冷。2.药物的化学性质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比如重金属盐类能与蛋白质结合,使之沉淀达到杀灭病原的目的。3.药物的化学结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比如对氨基苯甲酸是某些细菌的生长因素,磺胺类药物由于其化学结构上的相似能发生竞争性抑制,而表现其抑制细菌和杀灭细菌的作用。药物的理化性质,随其化学结构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发生变化,例如不同的磺胺类药物,它们的化学结构有些差别,表现出其药物作用的差异,磺胺嘧啶易吸收而磺胺胍不易吸收。二.药物的剂量:剂量不同使药物作用强度不同,过小的剂量药物不能发生作用,而过大的剂量尽管可杀灭病原体发生药理作用,但对寄主也有毒害作用。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界限用下列表示:最小有效量:能够产生药理作用的最小剂量。最大耐受量:也称为极量,机体能够耐受而不出现中毒症状的最大剂量中毒量:超过最大耐受量而引起中毒的剂量致死量:超过中毒量而引起死亡的剂量半致死量(LD50):某种药物或病原使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在药理学研究中,如果一组动物接受带有毒性药物的剂量越高,则动物死亡数也增加;剂量高到一定程度后,动物全部死亡。半数有效量(ED50):一组中毒动物恰好救活一半或一组感染某病动物恰好治愈一半时的药物剂量。安全浓度范围:量介于最小有效量和最大耐受量之间,在这个范围内一般剂量增加作用加强。三.给药方法:发挥局部作用的给药方法以及发挥吸收作用的给药法是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给药方法的不同,吸收的速度也不同,体内浓度也就有区别。eg详见水产药物详解P148药浴:供药浴用的盐酸土霉素用丙二醇溶解,然后加入海水中,使得药物浓度为100微克/ml,把鲫鱼放入其中药浴10分钟,然后放回天然海水中,定量结果,无论是血液肌肉还是肝脏都只有0.1微克/ml以下的浓度,似乎只能吸收少量的药剂。口服:按每克鱼重给药100微克的盐酸土霉素的比例,在给药后鱼体内盐酸土霉素浓度迅速上升,0.5小时后,血液肌肉肝脏重的浓度分别为:1.5微克/毫升,10.0微克/毫升,10.5微克/毫升。体内浓度的不同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常见的鱼病治疗给药方法:1.挂袋法:在食物周围悬挂盛药的袋,当药物透出时候,形成一个消毒区,鱼进入食场吃食达到杀灭鱼体外病原体的目的。此法优点:药量少,方法简便,没有危险,副作用小此法缺点:a、鱼要有去食场吃食的习惯及要求;b、只适用于预防及疾病早期治疗,杀灭病原体不彻底c、需要掌握鱼来吃食的最高耐受浓度,能保持2~3小时需连续3天。2.浸洗法:将鱼集中在较小的容器,较高的浓度药液重进行短期的强迫药浴,以杀死鱼体外的病原体,在流水养鱼重,降低水位,停止流水,全池遍洒药液,浸洗一段时间后再恢复流速和水位,药物浓度应比一般浸洗法为低,而较遍洒法为高此法优点:药量少,不影响水中浮游生物生长此法缺点:水体中病原体没有杀死,拉网集鱼容易伤害鱼体,因而常在鱼转池及运输前后预防消毒3.遍洒法:全池泼洒药液,使得池水达到能杀病原体但不损害鱼体浓度此法可杀灭鱼体和水体中的病原体。此法优点:杀病原体彻底,可作为预防和治疗方法此法缺点:a、药量大;b、需要计算池水体积得所需浓度较麻烦,尤其池体形状不规则时;c、有些药物得安全浓度范围较小,使用不慎,易引起事故。如硫酸铜。4.浸沤法:将中草药浸在鱼池中,杀灭水中病原体5.涂抹法:在鱼体患病出涂抹较浓得药液杀灭病原体,亲鱼检查及注射催产剂时,受伤的鱼体及患病处。此法优点:药量少,安全此法缺点:麻烦注意点:涂抹时,鱼头向上,以防药液流入鱼鳃而损害鳃组织,影响鱼的呼吸,造成死亡。6.口服法:对内脏器官疾病的一种药物预防和治疗方法---用粘合剂如面粉等粘合所用的药物,然后拌入鱼喜欢使用的饵料中进行投喂,从而杀灭鱼体内的病原体,但病情较重时,鱼停止或少量摄食,此法无效。此法优点:可用于治疗和预防体内疾病此法缺点:a、用药量大,次数多才能达到效果;b、重病鱼不吃食,不能达到治疗目的。7.注射法:将药物配制成适当的浓度直接用注射法入鱼体肌肉或腹腔此法优点:药理准确,吸收快,疗效好此法缺点:极为麻烦,需逐条注射,耗时耗力,所以在鱼较为名贵的品种以及亲鱼和人工注射疫苗时采用。注意:用药剂量的计算长方形池塘的水体计算法:水量=长×宽×平均水深平均水深:a、十字法:每隔1米测一个水生:h1,h2,h3,h4,h5,h6,……平均水深=b、算术平均法:先估计浅水区所占比例,比如40%,那么深水区也是60%,这样在浅水区测4个点,深水区测6个点,平均水深=各点水深和/10施放药物的用量计算法一般用单位浓度以“毫克/升”或“ppm”表示,如1立方米水体含药1克为1ppm,亦即1毫克/升。用药量(g)=池水体积(立方米)×需用药物浓度(ppm)投药的标准量:市售药都注明用药量:比如每公斤鱼重加×毫克药混入饲料 (投饵率)每公斤饲料添加×%药物实际投药量=鱼的总重量×药mg/公斤鱼或者=饲料总重量×药mg/公斤饲料1)以鱼体重为标准,除了病鱼外,其他吃食鱼也应该算入,如治疗小鱼,可大鱼置于栅栏之外,小鱼能进入含药区。2)饲料添加:饲料添加应比平时少2~3倍,以含药饵每次吃完3)疗程和投药饵次数:根据病情和药物效果,一般3天一个疗程,病情严重隔天做第二个疗程,预防用药一般半月一次。投饵次数,每天药饵量一次投足为好,其量2~4小时吃完,空腹投药饵效果较好(一般投药前一天停食)4)药物剂型:不溶于水的药物,加饲料重量的5~10%油(如植物油,鱼肝油)混合,然后加入饲料和粘合剂水溶性药物在水中溶解后,然后用粘合剂和饲料混合。注射:腹腔注射:腹鳍内侧,斜向胸鳍方向;腹鳍和侧线中部偏上方向注射注射深度:鲤鱼(公斤): 5 4 3 2 1 0.5 0.1以下 深度(mm):18~23 15~20 13~18 9~15 7~10 2~3 1~2胸腔注射:胸鳍基部内侧向头部方向,不要伤及心脏肌肉:背鳍前与侧线间,与鱼体成20到40度角,向头部方向注射四.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进入体内后,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吸收:吸收的快慢直接影响药效的发生迟早,影响药物吸收有如下几方面:给药方法:吸收快慢一般为:注射>口服>皮肤外进入药物的理化性质:晶体比胶体容易吸收,液体比固体溶液吸收,水溶性比脂溶性容易吸收吸收环境:机体的状况以及它的循环系统的优劣影响吸收的速度,循环系统畅通,很容易吸收,并加速把药物带到各部位

分布:药物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带到各器官和组织,但分布的量不同的药物在不同的组织重极为不一致

代谢:药物进入机体后进行一系列分解代谢,池过程主要是在肝脏中进行,肝脏有丰富的霉系统,通过分解代谢后,药物减少或完全失去了其药理作用,这样的变化称为解毒,所以肝功能不良容易中毒。有些药物需经过体内变化后,才能变为有效物质,当然最终结果仍是解毒。

排泄:药物消除的速度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浓度和作用时间,消除快,药物在体内时间短,从而影响有效浓度,消除是通过排泄,解毒,储藏的方式,排泄是消除的主要途径,主要通过肾脏,肠,鳃。

蓄积:由于体内解毒或排泄发生障碍,而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积累,蓄积性中毒,由于这种体内积累而发生中毒。引起蓄积的可能途径:a、肝功能不良,不能或不完全分解药物;b、给药次数过于频繁,机体不能及时消除。蓄积益处:使得体内有效浓度较长时间地维持,从而有效杀灭病原体但注意的是避免有治疗意义的蓄积发生为蓄积性中毒五.机体的机能状态:机能状态不同对药物反应也不一致,具体表现为:1.种族差异:鱼的种类不同对药物的耐受性也不同,比如:鲢鱼较鲫鱼低2.个体差异:一般年幼的耐受性较大(按单位体重计算)摘自《病原细菌检验技术》一、消毒剂: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称为消毒要求:达到无传染性的目的,对非病原性微生物及芽孢则不作全部杀死的要求。用以消毒的药物成为消毒剂或杀菌剂,如要杀死芽孢则要提高消毒剂的浓度或延长消毒时间。注:灭菌概念:用物理学或者化学方法杀灭物质中所有病原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和芽孢的方法称灭菌。二、消毒剂的种类及使用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一>使得菌体蛋白复性或沉淀1.重金属盐类:a、重金属带阳电,易与带阴电的蛋白质混合,使之复性,沉淀;b、与酶蛋白的-SH基结合,使得酶失活。重金属盐类遏制有机物,特别是蛋白质时,杀菌作用降低2.氧化剂:能使得酶蛋白-SH基氧化为-S-S-基,而使酶失活。氯能与蛋白质重的氨基结合,使得蛋白质氯化,代谢机能发生障碍,而使菌体死亡3.醇类:使得蛋白质复性,而具有杀菌力,常用的是70%乙醇4.醛类:杀菌作用比醇类强比如:福尔马林、戊二醛与蛋白质结合而使之复性<二>改变细菌细胞壁或破坏细胞膜使得通透性发生改变1.酚类:比如石炭酸等酚类作用:a、低浓度――破坏细胞膜,使得细胞浆内物质漏出 b、高浓度――使得蛋白质凝固,抑制细菌生长,酶失活2.表面活性剂:比如:新吉尔灭、杜米芬等联胺化合物这类消毒剂幼阳荔枝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因细菌一般带阴电,故阳离子型具有较强杀菌作用。阴阳离子相遇可抵消作用。机理:能吸附于细菌表面,改变细菌细胞壁通透性a使得菌体内的酶、辅酶及代谢中间产物透出b水解酶游离,细菌成分发生溶解――死亡c使得菌体蛋白质复性沉淀<三>主要影响细菌代谢作用染料:碱性染料比如:龙胆紫、甲基紫等,有抑菌和杀菌作用,杀G+>G-机理:染料的分子可能嵌入菌中双股DNA的邻近碱基对中,改变了DNA分子,从而影响生长,细胞分裂酶活性。<四>抗菌素防腐剂:如抗毒素,菌毒类如较长时间存放,需加入抗生素。一些适用的防腐剂是:0.5%(w/v)石炭酸,0.3%(w/v)甲酚,0.1%(w/v)氯甲酚,0.001%(w/v)硝酸汞苯,0.01%(w/v)硫酸汞。第三节鱼病防治常用药物一.卤素类:1.漂白精(又称次氯酸钙,漂粉精)——有效氯含量高,溶解性,稳定性均较好,有逐渐取代漂白粉的趋势。治疗浓度:0.2-0.3ppm全池泼洒。多种消毒剂有效氯丧失速度比较:品名原有效氯(%)97日后(夏季)有效氯%分解率%漂白精粉71.270.00.56漂白粉34.230.211.97漂白粉(Bleachingpowder)或含氯石灰(CalxChlorinate):为消毒剂特点:石灰吸收氯气而制成一种漂白剂,灰白色粉末,有氯臭,微溶于水及酒精主要成分:次氯酸钙(含32~36%)、氯化钙(29%)、氧化钙(10~18%)、氢氧化钙(15%)、水(10%)主要成分化学式:Cacl(ClO)·H2O繁式:CaCl2·Ca(ClO)2·2H2O含有效氯25~30%,具有消毒能力的氯占总量的百分比,从漂白粉中提取的次氯酸钙结晶称为漂白精,有效氯含量达到70~90%,有效氯含量高,杀菌力强作用机制:漂白粉遇水或者酸时候,生成具有杀菌能力的次氯酸和次氯酸离子CaCl2·Ca(ClO)2·2H2O――Ca(OH)2+2HOCl+CaCl2HOCl――H++Ocl+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而次氯酸离子很弱,主要是由于氯化作用,氧化作用和抑制细菌的某些含-SH基酶使得细菌生长繁殖受阻。d注意事项:漂白粉受潮,受阳光作用易分解失效,一般保存,有效氯减少1~3%/月,HclO――O2+2HCL,所以漂白粉洒布应该在阴天或者傍晚进行,需盛放于密闭容器内,并保存于冷暗干燥处;另外它对金属有腐蚀作用用漂白粉有效氯测定器测定有效氯e、防治对象:漂白粉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鱼病,杀灭鱼体内外和水体中的细菌2.二氯代并氰尿酸纳(优氯净,商品民鱼康)稳定,室内保存半年有效氯降低0.16%特点:白色晶粉,含有效氯60~64%,易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溶解度25%(25℃)杀菌活性物质为氯代尿酸,在水体中,次氯酸它具有强的氧化作用,作用于菌体蛋白致死,用于防治各种细菌性疾病。用法和用量:预防:挂篓式池边泼洒治疗:外消:0.3ppm全池泼洒;内服:100公斤鱼体重1.7g,混饲,一日一次,连服3天。3.三氯异氰尿酸(国际商品名TCCA,国内商品名鱼安)特点:白色粉末市售品种有多种a、TCCA含有效氯85%,溶解度为1.2%(25℃b、鱼安含有效氯60-82%,溶解度为1.8-2.0%(25℃用法与用量:预防:带水清塘,5-10ppm,1小时后野杂鱼,蚌、水生昆虫等被杀死。治疗:0.3-0.4ppm全池泼洒此类药物与漂白粉等无机氯制剂比较:此类药物漂白粉杀菌力强弱杀菌力受有机物影响小大水溶液中有效氯存在形式次氯酸分子次氯酸盐离子(杀菌力小了100倍)水溶液在相同有效氯浓度下稳定性有效时间4~5倍长于1HclO――H2O+OCL2OCL2――[O]+cl2氯化作用:2R-CO-NH-R’+CL2――2R-CO-NCL-R’+2HCl 蛋白质 氯化后代谢机能发生障碍,细菌死亡氧化作用:[O]氧化态氧可使菌体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致酶蛋白-SH氧化为-S-S-而使酶失去活性。4.二氧化氯制剂:本品有亚氯酸钠(NaClO2)+固体活化物组合而成,57%有效含量,0.3-3ppm浓度使得水体中细菌下降92%以上(0.3ppm对浮游植物无影响,1.2ppm对浮游动物水蚤没有影响,3ppm影响前者繁殖性,2.4ppm影响或者繁殖生长)。5.氯化钠通过其渗透作用达到杀灭一些体外寄生物和微生物。这些生物在高渗NaCl浓度中会出现脱水,收缩而致死。1~3%盐水浸洗杀死如车轮虫等其他一些寄生虫。6.碘a.理化性质:黑色光亮的结晶,难溶于水(1:2950),易溶于醇。b.作用机制:它具有强大的杀病原体作用机制: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