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小升初模拟(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小升初模拟(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小升初模拟(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小升初模拟(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小升初模拟(下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嘉峪关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小升初模拟(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给下列生字注上拼音,认真拼读一遍。

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照样子,给下面的汉字换部首,变成新字写在横线上,再分别组词写在括号里。

藉(慰藉)

距(

)

伏(

)

漆(

)

添(

)

籍(书籍)

___(

)

___(

)

____(

)

___(

)2).点击诗词

诗中家国情怀:爱国是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__”中对国家安全与统一的的渴望;爱国是李清照“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的人生价值取向;爱国也是王翰用“醉卧沙场君莫笑,_________”抒发边关将士誓死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怀。

诗中古今:__________________,今月曾经照古人。旧时王谢堂前燕,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哲理:不知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胜败兵家事不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中有志向:大鹏一日同风起,__________________。3).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并填空。

(1)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诗句的作者是(

)。

(2)__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作者卢钺是(

)朝人。4).日积月累。

(1)读书要有恒心,正如古人所说:“一日读书一日功,_________________。”

(2)人要有忧患意识,《孟子》中曾说“__________________而死于安乐。”

(3)唐代诗人卢纶的诗句“欲将轻骑逐,__________________”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_______________,为谁辛苦为谁甜”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罗隐的《蜂》。

(5)名言警句令人终身受益:“________,君子以自强不息”告诉我们做人要自立自强。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风光

(

)的流苏

(

)的音乐

(

)的出身

改变(

)

放慢(

)

(

)尘垢

(

)树林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选定角色】下列角色与事件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A.夸父——追日B.炎帝——移山C.后羿——射日D.盘古——开天辟地2).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老子》中的“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告诉我们,能战胜别人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B.《白鹅》一文中,作者把鹅称作“鹅老爷”,既写出了白鹅的高傲,又表现出他对鹅的喜爱之情。C.“程门立雪”“手不释卷”“悬梁刺股”等成语都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其中“悬梁刺股”讲的是苏秦勤奋读书的故事。D.“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句中加点的字如果去掉,表达效果也没什么不同。3).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班长是我们班的“________”,我们都很佩服他。劳动委员是我们班的“________”,任劳任怨,默默地为班级作贡献。A.千里马

哈巴狗B.百灵鸟

小蜜蜂C.领头羊

老黄牛D.变色龙

应声虫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品析句子,完成练习。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1)画“

”的词语写出了________;加点的词语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钱塘江大潮,为什么写观潮的人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挥想象,将这两句话写具体。(提示:描写当时的场景,关注人物的动作、神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连一连。

巨大的

大火

黑黑的

云霞

熊熊的

碎块

五色的

生活

零星的

石浆

幸福的

功绩

黏稠的

响声

伟大的

窟窿

2).将上下句连起来。

草满池塘水满陂,

明月何曾是两乡。

却看妻子愁何在,

天涯一望断人肠。

青山一道同云雨,

山衔落日浸寒漪。

日暮征帆何处泊,

漫卷诗书喜欲狂。

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有人说课文《小英雄雨来》不只是一个动人的抗战故事,更是一部感人的电影。请你按照课文的顺序,给“①游泳本领高;②雨来巧脱险;③智斗小鬼子;④掩护李大叔:⑤上夜校读书:⑥宁死不屈服”这六个电影画面排排序。

___________________2).把下面排列错误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

)还有的中间有许多洞,像很多通道。

(

)在西岛,海里有许多希奇古怪的石群。

(

)下水后,沙子就渐渐地觉察不到了,脚下踩的就是石头。

(

)它们有的像庄严的天安门,有的像高大的楼房。

(

)只要把石头用脚夹起,就能看到它或者美丽或者可爱或者古怪的尊容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

2.《蝙蝠和雷达》一文一开始写飞机,这是为了引起下文,说明飞机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原因是雷达的发明,而雷达的发明是受了蝙蝠的启示。(

)

3.《呼风唤雨的世纪》中,作者引用了牛顿的名言,点明文章的主旨: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它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用“”画出诗句中读三声的字。

2.写出诗句中读音是三拼音节的字:_______

3.将下面几个汉字按声母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序号)

①成

②峰

③高

④面

⑤侧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拼音写出后两句诗。

______________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按要求将信封填写完整。

家住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陵东街2号(邮编:10032)的梁晶晶,想向《小学生》杂志社投一份稿件。但她忘记了信封书写的格式,请你帮梁晶晶写好信封。

《小学生》杂志社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学府街502号凯通大厦601室。邮编:030006。收件人:王丽云。

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2.让饥饿远离中国的袁隆平ㅤ①20世纪60年代的大饥荒,很多人因为饥饿得了浮肿病,最后失去了生命。这样的灾难中国能挺得过去吗?沉痛的现实让袁隆平感到悲哀。

____

ㅤ②有一回,他带着学生去硖州公社秀建大队参加生产劳动,发生一件事。让他有了方向。那天,谷粒儿颗颗饱满,年年产量都高。去年我们用的就是从那里换来的稻种产量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ㅤ③袁隆平很受启发,看来改良稻种、提高产量是一条出路。他想:我要尽快培育出高产量的好种子,才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从此夏日的阳光炙烤着大地,田里就像一个闷热的大火炉,连泥土都是热辣辣的。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透亮,但从不愿休息。他曾说过:“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既不在家又不在试验田,那我一定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____

ㅤ④可是在1968年的5月18日,竟然有人把试验田里的秧苗全都连根拔起,整个试验田一片狼藉,他的眼前一亮,在被扔弃的秧苗下,最后总共发现了五棵幸存的秧苗。这五棵秧苗成了他的全部希望。他年复一年地挑选、配种,一批批优质的种子从这里被送了出去。

____

⑤有一年春天突然发生倒春寒,袁隆平的试验场地没有控制温度的设备好不容易得到的种子很可能会被冻伤。袁隆平对他的学生说:“这些种子已经到了关键期,它们可是我们多年的心血,为了保住他的这些“命根子”,袁隆平果断地把种子包好,缠到了自己的腰上开始给种子保温。学生们都笑了,说老师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自己也要做一回孕育种子的大地了。

ㅤ⑥就这样,经过多年忘我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优质种子被袁隆平和他的科研小组培育了出来,他被世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选自北京联合出版社《中外名人故事》,有删改]1.为文中三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2.单选题:第③自然段画横线袁隆平的话,以下理解错误的是哪一项?()A.试验田离家很近。B.他总是亲自下田试验。C.他不辞劳苦,不愿休息。D.他全身心投入到试验中。3.单选题:“这样的灾难,中国能挺得过去吗?”句中“挺”的意思是哪一项?()A.硬而直B.特出;杰出C.很D.支撑4.多选题:如果要从文中找到横线有关改良稻种的实验并非一帆风顺,成功要靠毅力的片段,你会选择朗读哪两个自然段?()A.第②自然段B.第③自然段C.第④自然段D.第⑤自然段5.判断题。。

①“命根子”比喻最重要或最受重视的事物。袁隆平把实验的种苗看成了自己的“命根子”,说明种苗是他最重视的事物。_______

②第③自然段画横线句子写天气酷热,衬托出袁隆平工作辛劳。_______

6.用“”在第⑤自然段画出描写袁隆平动作的语句,说说从中体会到袁隆平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下面句子中的“揭”是哪种解释?选一选。

“揭”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黏合着的东西分开;②使隐瞒的事物显露;③高举。

(1)他的阴谋当场被人揭穿了。(

)

(2)妈妈揭开锅盖,浓浓的香气迎面扑来。(

)

(3)人民揭竿而起,反抗这残暴的统治。(

)

(4)晚上,他把左胳膊上贴的膏药揭了下来。(

)2).用“_____”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官绅(shēnshēng)

热敷(fú

f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