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文言文阅读
第7节文言断句
思维导图
文言虚词断句法词性断句法
顶真修辞断句法语序、句式断句法
文言断句
(一)断句原则及方法
1.遵循三原则
(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内容和主题
(2)体会词语含义和词语之间关系
(3)先易后难,逐步缩小范围
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是根本方法。
切忌边看边断。
2方法
(1)词性断句法。
文言文中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或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
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
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止匕、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
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
文言文中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常用来作谓语,断句时,可以
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
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2)语序、句式断句法
①特殊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等。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焉。
我非爱起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②特殊句式:判断句式、被动句式
③固定句式:“何…之有”“如(奈、若)一何”“唯一是…”“不亦…乎”“何…(之)
为”“无乃…乎”“得无…乎”
④固定短语: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
(3)对称、对偶、排比断句法
文言文语句整齐对称,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
在形式上对应,在内容上有关联(对比、并列、总分)
如: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4)对话标志断句法
对话标志:"日”“云”“言”等。
注意两种情况: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日”字的情况。
引用;连续对话,第一次出现人名,之后常省,有时提示动词也省去。要据上下文分清问答的
界限和引文的起止。
(5)文言虚词断句法
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
句的地方。一些议论性语段,不像记叙性文字那样可借助具体情境去猜测,因而显得棘手、难
度大,但是根据虚词就会使断句变得容易,使文段变得一目了然。
断句时应注意的“6类虚词”
虚词类型示例
句首发语词一一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
窃、请、敬。
句首时间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
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
句末语气词一—其后一般断开疑问句末尾一一与(欤)、牙做耶)、乎。
感叹句末尾---哉、夫。
疑问语气词一—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
一般断开奈何、如之何、若之何。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
复句关联词语——其前一般断开故、贝1)、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
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
断至于、足以、何以、然则。
温馨提示
利用虚词标志断句要注意灵活性,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①“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时,可点断也可不点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③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
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栗在其前断开。如: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④''夫”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这种情况下不能点断。如: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顶真修辞断句法。
例:光召尚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
(7)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
(8)无标志断句法—善抓谓语,借助语境
A.抓谓语中心词
没有标志性词语的句子应如何进行断句,有没有捷径可走、规律可循?其实仔细分析,还
是会发现一些规律的。请看下面的断句例子: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
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
道学家之律绳之。
通过研究我们就会发现:文言文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
容词谓语,也就能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句子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但需要注意的是,确定句子的谓语中心词还要全面考虑,要善于识别兼语句、连动句等特
殊谓语句,这样就能更准确地把握了。
B.借助语境
目前高考采用的题型均是有语境的断句。考生可先理解上下文,再由此推断断句部分的大
意。如传记,应先明晰人物、事件、言论;议论文则应明晰中心、论据、方法及逻辑关系。特
别要注意断句部分的前后的句意、句式特点等。只有把握了语境,才能正确断句。
(二)断句方法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典伊漏析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五处需要句读,请用"/"在相应位置划分。
上初入奉天,有上学事言叛兵共立朱讹,凶徒必来攻城,请为备御。后三日,讹至于城下。
帝尚以忠臣待讹,令诸道军士三十里下营。时京兆府功曹姜公辅赴行在,俯伏而奏曰:“今禁
旗里赛图工木备若池忠孝奉国固丕以兵多为虑若狠心已变则有备无遇。今士马在外,深为陛下
危之。”即日召兵入城,逮讹攻城,已戒严矣。讹发锐卒三千奉迎乘舆,阴起逆谋。段秀实择
能行者追贼兵,曰:“城中有变。”使者六日一更行,及骆驿,虏劫而回,验符乃秀实诈为贼
帅姚令言帖,用可冬才之印也。上初至奉天,用御史中丞高重杰为平虏使,屯兵于梁山之西隅
也。时与李日月频战,官军大捷,后被伏兵死于锋刃。亲事①收其神柩,入奏于奉天。帝见之,
抚尸而哭,赠《郢尚书。时李日月凶威甚锐,帝甚患之。浑公②奏日:“愿陛下以社稷为念,
无以小贼为忧。臣请自出一行,枭逆贼之首。”上许之。浑公先以数十骑从西门出,埋伏于漠
谷之隅。公自将数十骑从东门而出,直抵朱讹营垒。讹惊,不觉坠榻,群盗大溃。公以骑少,
不足逞锐,遂引而西。李日月纵骑追之,至城西门。浑公谓家仆日:“立功立事,只在今日。”
仆人弯弧射之,李日月应弦而毙。家仆者,即浑公之所役人也,字小金。
(节选自《奉天录•卷一》)
【注】①亲事:官职名。②浑公:浑城。
今禁旅单寡翊卫未备若泄忠孝奉国固不以兵多为虑若狼心已变则有备无患
【答案】今禁旅单寡/翊卫未备/若泄忠孝奉国/固不以兵多为虑/若狼心已变/则有备无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如今禁军势单力孤,护卫也没有,如果朱沈忠孝奉国,固然不用担心他兵多;如果他已
生狼子野心,那么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禁旅单寡",主谓结构,独立成句,"翊卫''为名词,应作下一个句子的主语,故"翊卫"之前应
断开。
"若"引导条件状语从句,一般放在句首,其前应断开;“沈忠孝奉国〃是条件,“固不以兵多为虑”
是结果,故应在“固"之前断开。
“若狼心已变"与上句句式相同,都是由"若'’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故应在第二个“若"前断开;
“则"译为"就",表顺承关系,前后两个分句应断开,故应在“则"前断开。
故正确断句为:今禁旅单寡/翊卫未备/若泄忠孝奉国/固不以兵多为虑/若狼心已变/则有备无患。
参考译文:
皇帝初到奉天,有臣子上封事说叛军共同拥立朱讹为帝。暴徒朱讹一定会前来攻城。请皇
帝做好防备。三天后,朱讹到达城下。皇帝还把朱讹作为忠臣对待,令各路军队在三十四处驻
屯。当时京兆府功曹姜公辅来到皇帝驻地,俯身上奏说:“如今禁军势单力孤,护卫也没有,
如果朱讹忠孝奉国,固然不用担心他兵多;如果他已生狼子野心,那么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
祸患。如今兵马在外,我很替陛下的安危担忧。”皇帝当天就召兵进城,等到朱讹攻城,城中
已经严密戒备,朱讹派三千精锐士兵迎接皇帝,偷偷地策划叛逆的阴谋。段秀实挑选善跑的人
去追贼兵,让他们告诉贼兵:“城中发生了变乱。”派出的人六天一更换,等到了骆驿,贼兵
被截住就回来了,核验兵符,原来是段秀实伪造了贼帅姚令言的书信,用了司农寺的印信。皇
帝初到奉天,任用御史中丞高重杰为平虏使,高重杰在梁山的西边屯兵。当时高重杰与李日月
多次交战,官军大获胜利,高重杰后来遭遇伏兵死在贼兵刀下。亲事官运回他的灵柩,到奉天
上奏。皇帝见到高重杰的灵柩,抚摸着他的尸体哭泣,追赠他为工部尚书。当时李日月威势很
盛,皇帝很担心。浑公上奏说,“希望陛下多考虑国家。不要担心小贼。我请求亲自出战一次,
砍下逆贼李日月的首级。”皇帝答应了。浑公先让几十个骑兵从西门出去,埋伏在漠谷的一个
地方。浑公自己带领几十个骑兵从东门出去,径直冲进朱沙匕的军营。朱讹大惊,不知不觉从榻
上摔下来,叛贼们大溃败。浑公因为自己的驹•兵少,不能逞强,于是向西边撤退。李日月驹•马
追赶,到了城西门。浑公对家仆说:“立功成事,只在今天。”仆人拉弓射箭,李日月被射死。
这个家仆是浑公役使的人,字小金。
(节选自《奉天录•卷一》)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佛聆①召,子欲往。子路日:"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佛聆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宜也丕旦竺至縻面丕磷②?不日白乎,理
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节选自《论语•阳货》)
【注】①佛胖(xi):晋国大夫赵简子的家臣,中牟城的地方官。②磷din):薄,损伤。
然A有B是C言D也E不F曰G坚H乎I磨J而K不L磷
【答案】AEI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是的,我讲过这样的话。但不是说过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损吗?
“然"是"是的"的意思,是对上句问题“如之何?"的回答,应单独成句,“然〃后断开,即A处;
“也”是句末语气助词,"也”后断开,即E处;
"乎”是句末语气助词,“乎"后断开,即I处。
故在AEI三处句读。
参考译文:
佛聆召孔子,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以前我从老师这里听过:'亲自行不善的人,君子
是不会去的。'佛聆在中牟发动叛乱,您要去,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是的,我讲过这
样的话。但不是说过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损吗?不是说过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我难
道是只苦葫芦么,怎么能够悬挂在那里却不可食用呢?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古者学士之于六艺,射能弧矢之事矣,又当善其揖让之节。御能车马之事矣,又当善其驱
驰之节。书非能肆笔而已,又当辨其体而皆通其意。数非能布相而已,又当知其用而各尽其法。
而手势之威仪至于三千,六乐之节文可谓微且多矣。噫!何其烦且劳如是!然古之学者必能此,
亦可谓难矣。
然习其射御于礼,习其干戈于乐,则少于学,长于朝,其于式备固修矣。其于家有塾,于
党有庠,于乡有序,于国有学,于较有师,于视听言动有其容,于衣冠饮食有其用,几杖有铭,
盘杆有戒。在舆有和鸾之声,行步有佩玉之音,燕处有《雅》《项》之乐。而非其故,琴瑟未
尝去于前也。盖其出入进退,像伸左右,接于耳目,达于其心者,所以养之至如此其详且密也。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盖乐者,所以感人之心而使之化,
故曰"成于《乐》”。昔舜命夔典乐,教胄子,曰:“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则乐者非独去邪,又所以教其性之偏而纳之中也。故和鸾、佩玉、《雅》《项》琴瑟之音,非
其故不去于前,岂虚也哉!
(选自曾巩《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有删改)
既A而B学C琴D于E友F人G受H宫I声J数K引L久M而N乐。之P不Q知R其S疾T
之U在V体W也
【答案】GLP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后来在朋友那里学习弹琴,学习了五声和几支乐曲,时间一长觉得很快乐,不知道那疾
病还在自己身上呢。
“既而学琴于友人〃中“于友人〃是句子的后置状语,正常语序是“既而于友人学琴",是一个完整
的句子,所以应该从“友人”后断开,选G;
“受宫声数弓1〃是指学习内容,"久而乐之”是学琴时间长了内心的感受,这是两个内容,所以两
句中间应该断开,选L;
而“不知其疾之在体也"是说明学琴使自己忘了疾病,同时照应前一句“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
闲居,不能治也",是一个独立的句子,所以应该与前句断开,选P。
参考译文:
古代求学之人对于六艺,射要能做好射箭之事,还应当擅长那些作揖谦让的礼节。御要能
做好驾驭车马之事,又要擅长那些策马快跑的礼节;书法不是能纵笔就可以了,还应当能辨别
它的体式并都能做到通达其中的意蕴;数术不是能布列算筹就好了,还应当知道它的用处并完
全掌握其中的方法。五礼之类的重要礼仪,绵延三千年,六乐之类的礼节规定,可说是极其细
致繁多了。唉!多么烦杂且令人操心操劳到如此地步!然而先贤学者必须能够——做到,也可
以说是很难的了。
但他们在“礼乐”的基础上学习那些射御、干戈等军事作战事宜,那么他们年少时学习知
识,年长后入任工作,他们对于军事作战等知识的领悟本来就已经(慢慢)修习好了。先贤学
者们受过家整、乡校、国学等良好教育,受过老师的教导,在言行举止上懂得仪容,在衣食住
行上懂得限度,他们的书桌和随身手杖上刻有自励的铭文,他们的日常饮食器具上刻有自省的
戒文。他们坐车的时候(行车有礼)和鸾相应,他们行走时佩环叮咚(令人赏心悦目),他们
工作之余日常生活中亦喜爱“雅”“颂”正音。不是特殊原因,琴瑟不会离身。我想他们待人
处事,一言一行,其礼仪规范皆发自内心,这就是他们礼仪修养达到如此细致入微的原因。
孔子说:“人的修养,入门于学《诗经》,确立于学《礼》,最终圆满于学《乐》。”乐,
是用来摇动内心从而内化于心的,所以说“成于《乐》”。先前舜任命夔掌管音乐事务,负责
教导年轻人,说:“(让年轻人)为人正直而温和,宽容而谨慎,性情刚正不阿而不暴烈,态
度磊落而不傲慢。”那么乐不仅仅能够祛除不良习气,还可以用来矫正一个人偏狭的性情然后
使他们进入中正的状态。所以行车时和鸾相应,行走时佩玉叮咚,《雅》《颂》琴瑟之音,没
有特殊原因不会离身,难道是不真实的吗?
(选自曾巩《相国寺维摩院听琴序》,有删改)
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日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戴妫生桓公,
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靖①谏曰:"臣闻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君人者将祸是务
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鲁隐公)甲华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
宋荡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
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日:“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
之愿也。”宋人许之。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
公(鲁隐公)问于众仲日:“卫州吁其成乎?"对日:“隹理必德和民丕里必乱必乱犹治丝面
笏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
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秋,诸侯复伐郑,宋公使来乞师,公(鲁隐公)辞之。羽父②请以师会之,公(鲁隐公)
弗许,用请而行。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
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错使告于陈日:"卫国
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九月,
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石靖使其宰孺羊肩莅杀石厚于陈。
君子曰:“石靖,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卫人哆公子晋于邢。冬十二月,宣公即位。
(节选自《春秋左氏传》③)
【注】①石错•:卫国大夫。②羽父:鲁国公子军的字。③《春秋左氏传》是按照鲁国十二
公的顺序,记录当事各方的史实。
臣闻A以德B和C民D不闻E以F乱G以乱H犹I治J丝K而L梦之也。
【答案】D、G、H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只听说用德行安定百姓,没有听说用祸乱的。用祸乱,如同要理出乱丝的头绪,反而
弄得更加纷乱。
"臣闻以德和民"中,"臣"是主语,"闻"是谓语,"以德和民"作宾语,语法结构完整,D处断开;
"臣闻以德和民"与"不闻以乱”是对称结构,各自断开,G处断开;
后一个"以舌L"与"犹治丝而梦之也”是主谓句,"以舌L"后停顿以表强调,H处断开。
D、G、H三处需加句读。
参考译文:
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为妻,名叫庄姜,庄姜长得很美,但没有生孩子,卫国人给她
作了一首诗叫《硕人》。戴妫生了卫桓公,庄姜把桓公当作自己的儿子对待。公子州吁是庄公
宠妾的儿子,受到庄公宠爱,喜好武事,庄公不加禁止,庄姜讨厌州吁。大夫石槽劝庄公说:
“下臣听说喜爱儿子,要教导他做人的正当道理,不要使他走入邪路。要是准备立州吁为太子,
就定下来算了;如果还没有定下来,就会成为祸乱的根源。作百姓君主的人,要努力除去祸患,
如今却加速它的到来,恐怕不可以吧?"庄公不听。石稽的儿子石厚与州吁交游,石槽禁止他,
不听。卫桓公即位,石错就告老辞官了。
鲁隐公四年的春天,卫国的州吁杀了卫桓公,自己当上了国君。
当宋痴公即位的时候,公子冯逃到了郑国。郑国人想送他回国。等到州吁立为国君,准备向郑
国报复前代国君结下的怨恨,以此对诸侯讨好,安定国内人心。他派人告诉宋国说:“君王如
果进攻郑国,除去君王的祸害,以君王为主,敝邑出兵出物,和陈、蔡两国一道作为属军,这
就是卫国的愿望。"宋国答应了。所以宋旗公、陈桓公、蔡国人、卫国人联合进攻郑国,包围
了国都的东门,五天以后才回去。
鲁隐公向众仲询问说:“卫国的州吁能成功吗?"众仲回答说:"我只听说用德行安定百姓,没
有听说用祸乱的。用祸乱,如同要理出乱丝的头绪,反而弄得更加纷乱。州吁这个人,仗恃武
力而安于残忍。仗恃武力就没有民众,安于残忍就没有亲附的人。大家背叛,亲近离开,难以
成功。军事,就像火一样,不去制止,将会焚烧自己。州吁杀了他的国君,又暴虐地使用百姓,
在这种情况下不致力于建立美德,反而想通过祸乱来取得成功,就一定不能免于祸患了。”
秋季,诸侯再次进攻郑国。宋演公派人前来请求出兵相救,隐公推辞了。羽父请求出兵相会合,
隐公不同意,羽父坚决请求以后便前去。诸侯的军队打败了郑国的步兵,割取了那里的谷子便
回来。
州吁无法安定卫国的民心,于是石厚便向石槽请教安定君位的方法。石错说:"能朝见周天子,
君位就能安定了。"石厚问:"怎么才能朝见周天子呢?"石能答道:“陈桓公现在正受周天子宠
信,陈国和卫国的关系又和睦,如果去朝见陈桓公,求他向周天子请命,就一定能办到。"石
厚跟随州吁去到陈国。石槽派人告诉陈国说;“卫国地方狭小,我年纪老迈,没有什么作为了。
来的那两个人正是杀害我们国君的凶手,敢请趁机设法处置他们。"陈国人将州吁和石厚抓住,
并到卫国请人来处置。这年九月,卫国派遣右宰丑前去,在濮地杀了州吁。石槽又派自己的家
臣糯羊肩前去,在陈国杀了石厚。
君子说;“石磺真是一位纯粹正直的臣子。他痛恨州吁,把石厚也一起杀了。大义灭亲,大概
就是说的这种事情吧!"
卫国人到邢国迎接公子晋。冬季,十二月,卫宣公即位。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四国为一,将以攻秦。秦王召群臣宾客而问焉,群臣莫对。姚贾对日:“贾愿出使四国,
必绝其谋,而安其兵。”乃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剑。姚贾辞行,绝其谋,止其兵,
与之为交以报秦。秦王大悦,贾封千户,以为《叩。韩非知之,曰:“贾以珍珠重宝,南使荆、
吴,北使燕、代之间三年,四国之交未必合也,而珍珠重宝尽于内。是贾以王之权,国之宝,
外自交于诸侯,愿王察之。且梁监门子,尝盗于梁,臣于赵而逐。取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
之逐臣,与同知科翠之计,非所以厉群臣也。”王召姚贾而问曰:“吾闻子以寡人财交于诸侯,
有菌?"对日:"有。"王曰:“有何面目复见寡人?"对日:“曾参孝其亲,天下愿以为子;子胥
忠于君,天下愿以为臣。今贾忠王而王不知也。贾不归四国,尚焉之?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
王尚焉用贾之身?今王听谗,则无忠臣矣。"王曰:"子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姚贾
日:“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文王用之而王。管仲,其鄙人之贾人也,
南阳之弊幽,鲁之兔囚,桓公用之而华。百里奚,虞之乞人,传卖以五羊之皮,穆公相之而朝
西戎。文公用中山盗,而胜于城濮。此四士者,皆有垢丑、大诽天下,明主用之,知其可与立
功。故明主不取其7于,不听其非,察其为己用。故可以存社稷者,虽有外诽者不听;虽有高世
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赏。是以群臣莫敢以虚愿望于上。"秦王日:"然。"乃可复使姚贾而诛
韩非。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
乃A资B车C百D乘E金F千G斤H衣I以J其K衣L冠M舞N以。其P剑
【答案】EHL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秦王拨给他战车百辆,黄金千斤,并让他穿上自己的衣服,佩上自己的宝剑。
"百乘"修饰"车",定语后置,E后断句;
“千斤〃修饰“金〃,定语后置,H后断句;
第一个“衣"动词,第二个“衣"名词,第二个"衣"作第一个"衣”的宾语,L后断句。
故选EHLo
参考译文:
燕、赵、吴、楚四国结成联盟,准备攻打秦国,秦王召集大臣和宾客商议对策。大臣们不知怎
样回答。这时姚贾站出来自告奋勇说:"臣愿意为大王出使四国,一定破坏他们的阴谋,阻止
战事的发生。”秦王拨给他战车百辆,黄金千斤,并让他穿上自己的衣服,佩上自己的宝剑。
于是姚贾辞别秦王,遍访四国。姚贾此行,不但达到了制止四国攻秦的战略,而且还与四国建
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秦王十分高兴,马上封给他1000户城邑,并任命他为上卿。秦臣韩非
指责姚贾说:"姚贾拿着珍珠重宝,出使荆、吴、燕、代等地,长达三年,这些地方的国家未
必真心实意和秦国结盟,而本国国库中的珍宝却已散尽。这实际上是姚贾借大王的权势,用秦
国的珍宝,在外自己结交诸侯,希望大王明察。更何况姚贾不过是魏都大梁一个守门人的儿子,
曾在魏国做过盗贼,虽然在赵国做过官,后来却被驱逐出境,这样一个看门人的儿子、魏国的
盗贼、赵国的逐臣,让他参与国家大事,不是勉励群臣的办法!”于是秦王召来姚贾问道:“寡
人听说你用秦国的珍宝结交诸侯,可有此事?”姚贾坦承无讳:“有。"秦王变了脸色说道:"那
么你还有什么面目再与寡人相见?”姚贾回答说:“昔日曾参孝顺父母,天下人都希望有这样的
儿子;伍胥尽忠报主,天下诸侯都愿以之为臣。而臣效忠于大王,大王却不知道,臣不把财宝
送给那四个国家,还能让他们归服谁呢?大王再想,假如臣不忠于王,四国之君凭什么信任臣
呢?如今大王听信谗言,就不会再有忠臣为国出力了。”秦王又说道:“寡人听说你是看门人之
子、魏之盗贼、赵之逐臣。”姚贾仍是不卑不亢:"姜太公是一个被老婆赶出家门的齐人,在朝
歌时连肉都卖不出去的无用的屠户,也是被子良驱逐的家臣,但文王慧眼独具,以之为辅佐,
最终建立王业。管仲不过是齐国边邑的商贩,在南阳穷困潦倒,在鲁国时曾被囚禁,齐桓公任
用他就建立了霸业。百里奚原来不过是虞国的一个乞丐,以五张羊皮的身价被转卖,可是秦穆
公任用他为相后竟能使西戎来朝拜。晋文公倚仗中山国的盗贼,却能在城濮之战中获胜。这些
人,出身无不卑贱,身负恶名,甚至为人所不齿,而明主加以重用,是因为知道他们能为国家
建立不朽的功勋。所以英明的君主不会计较臣子的过失,不听信别人的谗言,只考察他们能否
为已所用。所以能够安邦定国的明君,不听信外面的诽谤,不封赏空有清高之名、没有尺寸之
功的人。这样一来,所有为臣的不就不敢用虚名希求于国君了。”秦王叹服:"爱卿说的在理。"
于是仍让姚贾出使列国而责罚了韩非。
6.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当伫主及疲及
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选自《书林纪事》)
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答案】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乏,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于是就留宿石碑旁,三天三
夜方才离去。
"下马伫立〃是连动短语,动作连接紧密,其后应断开;
"及疲"作状语,用于句首表时间,其前后断开;
“乃"是副词"于是〃,用于句首,其前断开;
“布裘坐观〃"宿其旁""三日方去”都有动词作谓语句,各自独立成句,"因"用于句首表顺承。
参考译文:
唐代欧阳询,有一天骑•马赶路,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
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乏,
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于是就留宿石碑旁,三天三夜方才离去。
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曲也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
日: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
寡,兵革不休,士民罢萼。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
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感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中》)
当此A之B时C专D威E定F功G安H危I之J本K在L于此矣。
【答案】CGK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在这个时候,保住威权稳定功业,安定和危败的根本,就在于此了。
“当此之时”是时间状语,独立存在,"时”后断开,即C处;
“专威定功"省略主语"秦始皇",并列短语共同陈述主语,独立成句,可在“功”后断开,即G处;
"安危"是"本"的定语,"安危之本”是下一句的主语,“在于此矣"是“安危之本”的谓语,可在"本"
后断开,以突出强调主语,即K处。
故需要加句读处为
CGKO
【参考译文】
秦灭周,吞并天下及各诸侯,面南背北称帝,供养四海。天下的士人顺服的慕风向往,为
什么会像这样呢?回答是:近古以来没有统一天下的帝王已经很久了。周王室力量微弱,五霸
相继死去以后,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诸侯凭着武力相征伐,强大的侵略弱小的,人
多的欺凌人少的,战事不止,军民疲惫。如今秦皇南面称帝统治了天下,这就是在上有了天子
啊。这样一来,那些可怜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没有谁不诚心景仰皇上,在这个时
候,保住威权稳定功业,安定和危败的根本,就在于此了。
8.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辅尝论班固、司马迁云:”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惟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
年事乃八十万言,烦省不同,不如迁一也。艮史还蔓着足以美期屋不以墨城人道之常中流小
事亦无取焉,而班皆书之,不如二也。毁贬晁错,伤忠臣之道,不如三也。迁既造创,固又因
循,难易益不同矣。”
(选自《晋书•张辅传》)
良史述事A善B足以奖劝C恶D足以监诫E人F道之常
【答案】ACE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优秀的史官叙述事情,善行足够用来奖励、劝勉,恶行足够用来鉴察、使人警戒,这是
人们都知道的常识。
“善足以奖劝”“恶足以监诫”结构对称,各自成句,前后均断开。
故在ACE三处断开。
【参考译文】张辅曾谈论班固、司马迁说:“司马迁的著作,文辞简约而事理清晰,叙述三千
年的事只用了五十万字;班固叙述两百年的事竟然用了八十万字,语言繁简不同,这是班固比
不上司马迁的第一点。优秀的史官叙述事情,善行足够用来奖励、劝勉,恶行足够用来鉴察、
使人警戒,这是人们都知道的常识。一般的普通小事,(司马迁)也不值得拿来记录,但班固都
记了下来,这是班固比不上司马迁的第二点。文中诋毁贬低晁错,有伤忠臣之道,这是班固比
不上司马迁的第三点。司马迁已经首创了(纪传体),班固又沿袭(司马迁)的老办法(写史书),
难易更加不同。”
9.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
耳不听钟鼓。三年苦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脆不足分,弗
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色禁二。时出行
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解者,必身自食之。于是属诸大夫
而告之,日:“愿一与吴徼天之衷。令吴、越之国,相与俱残,士太去履虹师同月而更孤与吴
壬接领交臂而值此孤之大愿也。若此而不可得也,内量吾国不足以伤吴,外事之诸侯不能害之,
则孤将弃国家,释群臣,服剑臂刃,变容貌,易名姓,执箕帚而臣事之,以与吴王争一旦之死。
孤虽知要领不属,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孤之志必将出焉。”于是异日果与吴战于
五湖,吴师大败,遂大围王宫,城门不守,禽夫差,戮吴相,残吴二年而霸,此先顺民心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顺民》)
士大夫履A肝肺B同日而死C孤与吴王接颈D交臂E而债F此G孤之大愿也
【答案】BCF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全体将士肝脑涂地,同日而死,我和吴王肉搏到底而死,这是我的最大愿望。
“士大夫履肝肺”,主谓宾齐全,表意完整,B处断开;
"孤与吴王接颈交臂而债","孤与吴王"主语,C处断开;
“此孤之大愿也","此……也”表判断,固定结构,F处断开。
故在BCF三处断开。
【参考译文】越王为会稽山的耻辱深感痛苦,想要得到民心以求和吴国决一死战。于是,他身
体不在枕席上安稳入睡,口中不尝美味佳肴,眼中不看美女绝色,耳中不听钟鼓的乐音。三年
中他苦心劳力,用尽力气去做事。对内亲近各位大臣,对下养护百姓,凭此来得到百姓的心。
有甜美的食物但不够分的话,他就不敢吃;有酒就把它倒进江河,和百姓一起分享。亲自耕种
来获得粮食,家中的女子亲自织布制衣。饮食禁止吃山珍海味,衣服禁止穿两层,禁止使用二
色为饰。他还时常外出巡行,带上载满食物的车子,去探望孤寡老弱中患病的、穷困的、脸色
憔悴、饮食不足的人,一定会亲自给他们食物吃。于是勾践召集各位大夫,向他们宣告:“我
想和吴王一较高下,求上天降福。即使要令吴、越两国两败俱伤,全体将士肝脑涂地,同日而
死,我和吴王颈臂相交肉搏而亡,这是我的最大愿望。如果这样的愿望不能够达成,对内估量
我国没有足够的能力击败吴国,对外请求诸侯联手也不能打败它,那么我将抛弃国家,离开群
臣,佩剑持刀,改变容貌,更换姓名,拿扫帚去侍奉吴王,以便与吴王决死于一旦之间。我虽
然知道这样会身首异处,四肢分裂,被天下人耻笑,但我的志向一定要付诸实施。”就这样,
后来他真的和吴王在五湖大战,吴军被打败,越王包围了吴王的宫城,攻下城门,活捉夫差,
杀死吴相,灭了吴国两年后越国成为霸主,这是做到了先使民心归顺的结果啊。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郡守菱轼时丛宾隹除更隹见四△一饮澧主斯壹-面.医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
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日:'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
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
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
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
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
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
作放鹤、招鹤之歌日: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
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苏轼《放鹤亭记》
郡守A苏轼B时从宾佐C僚吏D往见E山人F饮酒G于斯亭H而乐之。
【答案】BF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郡守苏轼,当时带着宾客随从,前往拜见山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时"为"往见”的状语,应在其前断开,“郡守苏轼"单独成句,其强调作用。
“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庭软装设计服务合同
- 专业空心砖采购合同
- 爱心捐赠合同
- 招标文件格式模板应用
- 2024影视广告合同的样本
- 2024机电安装合同范文
- 2021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八大作业安全规范课件考核试卷
- 化学矿石的创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考核试卷
- erp借款合同范例
- 【语文】《老人与海(节选)》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幼儿宪法安全教育
- 银行客户投诉处理流程制度
- 水土保持知识普及培训方案
- 2024贵州茅台酒厂(集团)保健酒业销售有限公司招聘2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火灾自动报警及其消防联动系统技术规格书
- 木门窗施工方案
- (统编2024版)道德与法治七上10.2滋养心灵 课件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考题猜想】原卷版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 逐梦芳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南部学区三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