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复习讲义:第9、10章《压强和浮力》(21大题型)(练习)(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复习讲义:第9、10章《压强和浮力》(21大题型)(练习)(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复习讲义:第9、10章《压强和浮力》(21大题型)(练习)(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复习讲义:第9、10章《压强和浮力》(21大题型)(练习)(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复习讲义:第9、10章《压强和浮力》(21大题型)(练习)(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十章《压强和浮力》过关训练(解析版)

・►过关般逐技的

一.压力(共3小题)

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共2小题)

三.固体压强大小比较(共3小题)

四.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应用(共2小题)

五.压强的计算(共4小题)

六.液体压强的概念和特点(共3小题)

七.液体压强的比较大小(共2小题)

A.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共2小题)

九.液体压强的计算以及公式的应用(共3小题)

一十.连通器原理(共2小题)

一十一.大气压强的存在(共3小题)

一十二.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共3小题)

一十三.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共2小题)

一十四.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共2小题)

一十五.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共2小题)

一十六.浮力与浮力产生的原因(共2小题)

一十七.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共2小题)

一十八.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共5小题)

一十九.浮力大小的计算(共6小题)

二十.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共5小题)

二十一.浮力的应用(共2小题)

■或昊破逐利秣

压力(共3小题)

1.(2023春•合川区期末)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甲所示,用力捏自行车的车闸属于减小摩擦

B.如图乙所示,同一瓶水正放和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不同

C.如图丙所示,汽车突然启动时人向后倒是因为人具有惯性

D.如图丁所示,以电梯为参照物,站在里面的人是运动的

【答案】C

【解答】解:A、用力捏自行车的车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

擦力,故A错误;

B、矿泉水瓶静止平面上,所以无论正放还是倒放,压力都等于瓶子重力,故B错误;

C、汽车突然启动时,人的下半身随车一起运动,而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

的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向后倒,故C正确。

D、以电梯为参照物,站在里面的人与电梯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所以站在里面的人是静止

的,故D错误。

故选:Co

2.(2023春•景县期末)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A和B中分别装有等体积的水

和酒精(p水>「酒精),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木块甲和乙分别放到两种液体中,静

止时如题图所示,此时甲和乙正方体木块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A和

B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A、FB,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B

A.F甲VF乙,FA<FBB.F甲=F乙,FA>FB

C.F甲>F乙,FA>FBD.F甲=F乙,FA=FB

【答案】B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在水和酒精中漂浮,

因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两木块受到的浮力相等,

由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下-F上得,F下=F浮-F±=F浮,

则甲和乙正方体木块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力关系为FT=F乙,故AC错误;

由G=mg=pVg可知,等体积的水和酒精的重力关系为G水>6酒精,

则水和木块的重力之和大于酒精和木块的重力之和,

因木块漂浮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和木块的重力之和,

所以,A和B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关系为FA>FB,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o

3.(2023春•阿荣旗校级期末)如图2所示,一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甲),

将其倒置后(乙),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将不变,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将变大(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不变;变大。

【解答】解: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

的总重力,将其倒置后,水的质量不变,容器和水的总重不变,所以水平桌面受到的压

力将不变。将其倒置后,水的深度不变,根据p=p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

由于受力面积变大,由F=pS可得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大。

故答案为:不变;变大。

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共2小题)

4.(2023春•洪江市期末)小宁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

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HWHp-U—[In口

7…海绵,.…海绵他匚海绵

甲乙丙

(1)实验中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这里所涉及到的科学探究

方法是转换法;

(2)通过甲、乙所示的实验可知: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时候,压力越大,压力的作

用效果越明显;

(3)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丁(选填

“丙”或“丁”)所示实验,通过比较甲、丁所示的实验可知:在压力一定的时候,受力

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转换法;(2)越大;(3)T;越小。

【解答】解:(1)实验中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这里所涉及到的

科学探究方法是转换法;

(2)甲、乙所示的实验中,受力面积相同,甲图的中压力大,海绵凹陷程度更大,压力

作用效果明显,故可知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时候,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要控制压力相同,受压

面的材料相同且形变要明显,故应再做图丁所示实验,通过比较甲、丁海绵的凹陷程度

可知,压力一定的时候,受力面积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转换法;(2)越大;(3)T;越小。

5.(2023春•永善县校级期末)小强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及肥皂”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

的因素”,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肥皂

甲乙丙T

(1)小强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里用的科学方法是

转换法

(2)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明显。

(3)如图丁,小强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发现无论是大块还是小块肥

皂对海绵的作用效果与之前一样,他经过分析、论证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小强的方法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没有控制压力保持不变。

(4)此实验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用硬木板代替海绵,原因是硬木板

的形变不明显。

【答案】(1)凹陷程度;转换法;(2)乙、丙;压力;(3)错误;没有控制压力保持不

变;(4)不能;硬木板的形变不明显。

【解答】解:(1)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海绵凹陷程度大,压

力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反映作用效果,是转换法;

(2)图乙和图丙,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压力作用效果

不同,可得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小强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压力变化,受力面积同时也发生变化,

得出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这个实验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同,就探究压力作

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是错误的;

(4)用硬木板代替海绵,由于硬木板的形变不明显,不容易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故答案为:(1)凹陷程度;转换法;(2)乙、丙;压力;(3)错误;没有控制压力保持

不变;(4)不能;硬木板的形变不明显。

三.固体压强大小比较(共3小题)

6.(2023春•乾县期末)甲、乙两个正方体静止放置在相同的水平泥地上,把它们取走后,

地面留下的凹痕如图所示,则()

甲乙

A.甲对泥地的压强比乙小

B.甲、乙对单位面积泥地的压力相同

C.甲所受的重力比乙的大

D.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

【答案】C

【解答】解:AB、由图可知甲、乙两正方体静止放置在相同的水平泥地上,把它们取走

后,甲正方体使地面留下的凹痕深度大于乙正方体使地面留下的凹痕深度,说明甲正方

体对水泥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大于乙正方体对水泥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即甲正方

体对水泥地面的压强大于乙正方体对水泥地面的压强,压强是物体对单位面积接触面的

压力大小,则甲对单位面积泥地的压力大于乙对单位面积泥地的压力,故AB错误;

CD、因为甲正方体对水泥地面的压强大于乙,甲的受力面积大,由F=pS可知,甲对水

平地面的压力大,即甲的重力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o

7.(2023春•枣庄期末)如图,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这时,容器

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i,Pi,今若在容器中加入与原来同样多的水,此时容器

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2、P2,则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F1<F2,Pi<P2

(填<、>和=)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若在容器中加入与原来同样多的水,则水的深度增加,由p=pgh可得,容

器底受到的压强变大,即P1<P2;而容器底的受力面积不变,由p=FS可得,容器底受

到的压力变大;即F1<F2。

故答案为:<;<O

8.(2023春•岳阳县期末)容积相同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都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如

图所示,则水对甲、乙两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大小关系分别是F甲乙,P-<

P乙(选填

甲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因容积相同的甲、乙两圆柱形容器都装满水,

所以,水的体积、质量、受到的重力相同,

因甲、乙为圆柱形容器,

所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pS=pghS=pgV=mg=G,

所以,甲、乙两容器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即:FT=F乙;

由图知,ST>S乙,

由p=£可知,PT<P乙。

S

故答案为:=;<o

四.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应用(共2小题)

9.(2022春•龙泉驿区期末)医护人员长时间戴口罩、护目镜后,脸上会留下深深的压痕(如

图)。为减轻勒痕,海军军医大学研发了“防护凝胶贴片”,有效减轻了医护人员的面部

不适,贝IJ()

A.压痕深说明口罩对脸部的压强较小

B.要减轻压痕只能把口罩系得松一点

C.口罩弹性绳的弹力越大,压痕越小

D.凝胶贴片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

【答案】D

【解答】解:A、压痕深,即压力作用的效果明显,说明口罩对脸部的压强较大,故A

不符合题意;

B、减小压强既减小压力,也可以增大受力面积。把口罩系得松一点,可以减小口罩对皮

肤的压力,从而达到减小压强的作用;同样,也可以通过增大口罩和皮肤之间的接触面

积来减小压强,减轻压痕,故B不符合题意;

C、口罩弹性绳的弹力越大,对脸部的压力越大,在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强越大,压痕越

大,故C不符合题意;

D、凝胶贴片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23春•通榆县期末)如图所示是公交车配备的安全锤。紧急情况下,应使用安全锤

的B(填“A”或"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破窗逃离,这是用减小受力面积

的方法,来增大压强。

【答案】B;减小受力面积。

【解答】解:由图知,B处比A处的面积小,所以用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在用力相

同的情况下,产生的压强越大,玻璃更容易破碎。这是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

故答案为:B;减小受力面积。

五.压强的计算(共4小题)

11.(2023春•安达市校级期末)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时得到的图

象如图所示。若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质量相等的A、B两个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

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为()

【答案】B

【解答】解:由图可知,当m甲=8g时V甲=lcm3,当m乙=2g时V乙=2cn?,

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

m甲8gm乙—2g

P甲==8g/cm3,p乙=lg/cm3,

V甲1cm3V乙2cm3

则£_巴=8g/cn/=2,

P乙lg/cm31

质量相等的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体积之比:

m

三_P乙一

VBP甲8'

P乙

由V=L?可得,两正方体的棱长之比:

A、B两正方体的底面积之比:

包=工=(11)2=(1)2=1,

S2L

BLBB24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FAmg

区=红=红=包=匹

SBSB

故选:Bo

12.(2023春•东平县期末)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PA:PB=8:1,

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

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①F甲:F乙=1:1

②p甲:p乙=1:2

③F甲:F乙=1:2

®p甲:p乙=1:4

B1-r1

A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甲乙

A.①和②B.②和④C.①和④D.②和③

【答案】C

【解答】解:甲、乙两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总重力,所以压力之比F甲:F乙=1:

1;

mA

A、B体积之比

''PAmB8

A、B边长之比

B面积之比出=37=」)=」,

A、

a2224

SBDB

尸甲6总

甲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强P甲

F一Gm心、

乙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强pz.=7GJ

G总

压强之比上巴=7■互=g曳X_A_=*=J_,故ABD错误,C正确。

P乙%SBG总SB4

SA

故选:Co

13.(2023秋•金山区期末)底面积为0.01米2、质量为0.5千克的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

器对地面的压力为5牛,对地面的压强为500帕;18千克的水结成冰,冰的体

积为0.02米3(冰的密度为0.9X103千克/米3)。

【答案】5;500;0.02

【解答】解: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即F=G=mg=0.5kg

X10N/kg=5N,

受力面积S=0.01m2,

对地面的压强:

£=———=500Pa;

S0.01m2

18千克的水结成冰,质量不变,即m冰=111水=18kg,

由p=@可得,冰的体积:

V

m泳_____18kg

V冰==0.02m3o

P冰0.9X103kg/m3

故答案为:5;500;0.02。

14.(2023秋•黄浦区期末)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A、B置水平面上,A的高度hA为0.1

米,质量mA为2千克。

①求A的密度pAo

②若B的质量为mo,底面积为So,求B对水平面的压强pB。

③若B的高度hB不高于0.2米,当B的高度大于0.1米时,恰能使A、B对水平面的压

强相等,求B的密度PB的取值范围。

~B

A

【答案】①A的密度pA为2义©kg/n?;

②B对水平面的压强PB为等;

③B的密度PB的取值范围为1X103kg/m3<pB<2X103kg/m3o

【解答】解:①已知A的边长L=0.1m,则A的体积VA=I?=(0.1m)3=10-3m3,mA

=2kg,所以A的密度pA=—=―°=2X103kg/m3;

-33

VAiom

F

②已知B的质量为mo,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Fo=mog,所以B对水平面的压强pB=—

S0

=m0g

V

③由p=E=^~=P"g,=0=pgh可知,pA=pAghA=2X103kg/m3X1ON/kgX

ssss

0.1m^2X103Pa,

3

当B的高度等于hi=0.1m时,则p=pighi,BPpi=U—=―10_Pa_=2X103kg/m3;

gh11ON/kgX0.Im

3

当B的高度等于h2=0.2m时,则p=p2gh2,即p2=P=—2+10%—=1X103kg/m3,

gh210N/kgX0.2m

所以当A、B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时,B的密度pB的取值范围为lXlC)3kg/m3<pB<2X

103kg/m3o

答:①A的密度pA为2Xl()3kg/m3;

②B对水平面的压强PB为皿;

3333

③B的密度pB的取值范围为1X10kg/m<pB<2X10kg/mo

六.液体压强的概念和特点(共3小题)

15.(2023春•利通区期末)潜水艇工作时,从海下10m处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它受到海水

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A.压强逐渐变大B.压强逐渐变小

C.压强不变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答】解:由p=pgh可知,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故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所受压强将变大。

故选:Ao

16.(2023春•沈丘县期末)用矿泉水瓶做的下列小实验中,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A.如图1所示,水量越多,形变越大

B.如图2所示,纸片托住满瓶泉水

C.如图3所示,孔位越低,流速越大

D.如图4所示,用力吹气,喷出水雾

【答案】C

【解答】解:A、水量越多形变越大,这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故A

错误;

B、纸片托住满瓶泉水,这是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故B错误;

C、孔位越低流速越大,这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正确;

D、用力吹气喷出水雾,这是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故D错误。

故选:Co

17.(2023春•南平期末)如图中,将一个空塑料药瓶的瓶口扎上橡皮膜,放入水中同一深

度,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发现橡皮膜都向内凹(选填“内凹"或''外

凸”),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可知第二次橡皮膜形变的程度更明显。

【解答】解:由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因此橡皮膜都向内凹;液体的压强随

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但橡皮膜的深度不同,第二次更深,

所以第二次橡皮膜形变的程度更明显。

故答案为:内凹;二。

七.液体压强的比较大小(共2小题)

18.(2023春•井研县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

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

A.p甲<p乙B.pep=p乙

C.pR3>pZ.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c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两试管中所装的液体的质量相等,即m甲=m乙,

由图可知,乙管是倾斜的,则乙管中所装的液体体积比较大,即V甲<V乙

由「=与可知,p[p>p乙,

因液体的深度相同,

所以,由p=pgh可知,ptpAp乙。

故选:Co

19.(2022春•公安县期末)如图所示,将一个圆台形状的容器装满水后并密封,分别以甲、

乙两种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所受的压力F甲=F乙,桌面所受的压强P.>P

乙;容器底所受的压强P甲^^PZ,容器底所受的压力F'申<F%(均选填

”)。

【解答】解:(1)桌面所受的压力大小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大小,故FT=FZ,

以甲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受力面积比乙方式小,根据p=]可知桌面所受的压强PP>

P乙;

(2)以甲、乙两种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底水的深度相同,根据p=p水gh可知容

器底所受的压强P'T=PZ,

以甲方式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受力面积比乙方式小,根据p=]的变形式F=pS可知容器

底所受的压力F甲<FZ。

故答案为:=;>;=;<O

八.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共2小题)

20.(2023春•靖江市期末)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小刚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压强计

进行了改进,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液面相平,现将两探头分别放在甲、乙容

器内密度分别为pi和P2的两种液体中,当两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中的液面位

置如图所示,两金属盒所受压强差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此时P1>

P2(选填或"=");若使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应减小(选填“增

大”“减小”)甲容器中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

【答案】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减小。

【解答】解:两金属盒所受压强差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这用到了转换法;

读图可知,压强计的探头在两液体中的深度是相同的,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左边小于

右边,说明甲中的压强更大,根据p=pgh可以判断甲液体的密度更大,即P1>P2;

若使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应增大乙中的压强或减小甲中的压强,根据p=pgh可

知,应减小甲容器中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增大或乙容器中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

故答案为: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减小。

21.(2023春•港南区期末)小红和小华讨论盛有液体的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容器底部所

受液体压强的增加量Ap液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有了两种不同的猜想,并分别进行了实验。

(1)小红猜想:Ap液与放入的物体所受重力G有关,于是选择所受重力不同、体积相

同的三个物体A、B、C先后放入盛有某种液体的同一容器中,并测得Ap液,实验示意

图及相应数据见表一。分析比较表一中Ap液和相关条件,可得:Ap沛与G无关(选

(2)小华猜想:Ap液与放入的物体所受浮力F浮有关,于是将物体挂在测力计下,将其

逐步浸入液体中,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经计算得出F浮,并测得Ap液,实验示意

图及相应数据见表二。根据表二的实验示意图和相关数据,可以(选填“可以”或

“不可以")验证Ap液与F浮有关的猜想,依据是:同一物体浸入盛有某种溶液的同一容

器中,物体所受浮力F浮越大,游越大

(3)请填写实验序号9中的相关数据:一=22,Ap»=550Pa,根据4、5两

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根据7、8两

次实验(填实验序号),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

【答案】(1)无关(2)可以:大;(3)22;550;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7、8。

【解答】解:(1)分析比较表一中Ap液和相关条件知道,三次放入容器中的物重G不同,

但Ap液的增加量均为230Pa不变,由此得出结论:Ap液与G无关;

(2)在第二个方案的实验中,将物体挂在测力计下,将其逐步浸入液体中,读出相应的

测力计示数F,经计算得出F浮,并测得Ap液。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因此,根据表

二的实验示意图和相关数据,可以验证Ap液与F浮相关的猜想,依据是:分析表二中的

数据知道,同一物体浸入盛有某种溶液的同一容器中,Ap液与F浮成正比,物体所受浮

力F浮越大,Ap液越大;

(3)根据二者成正比的初步结论及实验示意图知道:序号9中的与序号7、8中,物体

排开水的体积相同,因此所受浮力相同,也为22N;根据二者的正比例关系可进一步推

出,Ap流应为550Pa;

根据4、5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液体的密度不变,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改变,浮力改变,

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

根据7、8两次实验可知,液体密度不变,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变,深度改变,弹簧测力

计示数不变,浮力不变,由此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

故答案为:(1)无关(2)可以:大;(3)22;550;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7、8。

九.液体压强的计算以及公式的应用(共3小题)

22.(2023春•南岸区期末)如图所示,圆柱体甲和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乙的底面

积之比为3:4,把它们平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圆柱体甲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长为

x的物体A,并平稳放入容器乙中,用力使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物体A不与容器

乙接触,液体无溢出),截取后,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随截取长度x的变化关系如图丙

所示。设容器乙的壁厚和质量均忽略不计,己知p甲=0.6Xl()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柱体甲截取前对桌面的压强为lOOOPa

B.截取前柱体甲和乙内液体质量之比为3:2

C.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为0.4XK)3kg/m3

D.容器乙中未放入物体时,液体深度为8cm

【答案】C

【解答】解:A、设截取前圆柱体甲的高度为h,则圆柱体甲对桌面的压强:4po=p甲gh……

圆柱体甲截取长度x=10cm=0.1m后,圆柱体甲对桌面的压强:2Po=p甲g(h-x)......

联立①②两式并代入数据可解得:h=0.2m,所以,圆柱体甲截取前对桌面的压强:p甲

33

=p¥gh=0.6X10kg/mX10N/kgX0.2m=1200Pa,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截取前圆柱体甲对桌面的压强p甲=4po,容器乙对桌面的压强pL=po,

由根据p=回得,圆柱体甲截取前和容器乙中的液体质量之比:

SSS

m甲p甲S甲4p0X33a

----=-------=—\=—,故B错误;

m乙P乙S乙PQX41

D、容器乙中未放入物体A时,对桌面的压强等于液体的压强,

即:po=pighz,……③

圆柱体甲截取长度x=10cm=0.1m时,则物体A的体积VA=S甲X,

将物体A浸没在液体乙中,液面上升的高度:

VS甲X

Ah=—A^-=—^―

S乙S乙

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容器乙对桌面的压强等于此时液体的压强,

BP:2Po=p乙8(h乙+Ah)⑤

联立③④⑤可解得:h乙=7.5cm,故D错误;

C>由B可知,po=An甲=』X1200Pa=300Pa,

44

33

由po=p乙gh乙得,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p乙…=0.4Xiokg/m,

gh乙10N/kgX0.075m

故C正确。

故选:Co

23.(2023秋•邵阳期末)如图甲所示,某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lOOcn?,容器足够高,容器

底部连接一轻质细杆,细杆长为10cm,细杆上连接着一个有一定体积的杯子,向容器里

面倒入一定量的水,加水过程中杯子对细杆的作用力随加水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杯子的质量为1.2kg,当加入1kg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0X1Q3Pa,杯

33

子的密度为4X1Qkg/m。(g取1ON/kg)

3

【答案】1.2;LOX1()3;4X10O

【解答】解:从乙图可以看出没有向薄壁容器中加入水时,杯子对细杆的作用力等于重

力即G=F=12N,

故杯子的质量为m=9==i.2kg;

g10N/kg

从乙图看出当加入1kg水时,水位刚好到杯子底部,水位高为10cm,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pgh=1.0X103XION/kgX10X10-2m=1.0X103Pa;

当杯子全部灌满水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G-F'=12N-9N=3N;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以求出杯子的体积为;

-43

V杯=丫排=尸浮=----------3N-----------------=3X10m,

P水glX103kg/m3X10N/kg

故杯子的密度为p杯=」5-=—,警--=4X103kg/m3o

V杯3X10-4m3

故答案为:121.0X103;4X103。

24.(2023秋•长宁区期末)如图所示,薄壁轻质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其底面积为2

XKT2米2,高度为o.5米,容器中盛有水的深度为0.3米。求:

①水的质量m水。

②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g

③现将一个密度p为2X1。3千克/米3的物体浸没在容器里的水中,若使容器对地面压强

p容的增加量为1.96X103帕WAp容W6.86XIO3W,求物体体积V的范围。

【答案】①水的质量m水是6kg;

②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为3000Pa;

③物体体积V的范围2X10「3m3〜:!X10.2m3。

【解答】解:(1)容器内水的体积:

V水=511=2乂10-2m2X0.3m=6X103m3,

由p=g可得容器内水的质量:

mzK=p水V水=1.0Xl03kg/m3x6Xl0-3m3=6kg;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zK=p水gh水=1.0Xl()3kg/m3x1ON/kgX0.3m=3000Pa;

(3)上方空缺的体积V=Sh空=2X10「2m2x(0.5m-0.3m)=4X10-3m3,

将一个密度p为2X1()3千克/米3的物体浸没在容器里的水中,若水没有溢出,此时容器

对地面的压强最小;

A—最小—AG最小_m最小g_PV最小g

△P最小----------------------------------------,

sssS

,2X103kg/m3xV最小X9.8N/kg

即1.96X]()3pa=---------------------------券t-----------------,

2X10-2m2

解得:V最小=2X10-3m3;

此时体积的范围为2X103m3-4X103m3,

将一个密度p为2X1()3千克/米3的物体浸没在容器里的水中,若水溢出,此时容器对地

面的压强最大;

人AF最大AG最大最大gPV最大g-p水V空g

SSSS

即6.86X103Pa=

zxdkg/m'xvxg.SN/kg-lx/kg/x(…义1。仆3),/朗加

2X10-2m2

-33

解得:Vs*=10X10m.

故物体体积V的范围2X10「3m3〜:lXl()-2m3。

答:①水的质量m水是6kg;

②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为3000Pa;

③物体体积V的范围2X10-3m3~l><10-2m3。

一十.连通器原理(共2小题)

25.(2023春•安次区期末)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不是依据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答案】A

【解答】解:上端开口下端相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A、测量大气压的托里拆利实验中用的玻璃管上端是封闭的,不是依据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故A正确;

B、锅炉水位计的玻璃管和锅炉底部连通,上端开口,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B

错误;

C、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

连通器,故C错误;

D、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上端开口、下部是相通的,构成了连通器,故D错误。

故选:Ao

26.(2023春•清远期末)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种液体,其各容器的液面总保持

平,这个规律叫连通器的原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且液体静止

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故答案为:同种;相平。

一十一.大气压强的存在(共3小题)

27.(2023春•裕华区期末)下列情景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4―\堤坝上窄下宽

C.用吸管吸饮料D.

【答案】D

【解答】解:A、杯中水不流出是因为大气压强把纸片压得盖住了杯口,故A正确。

B、小鸡自动喂水器利用了大气压,托住了瓶子里的水,故B正确。

C、用吸管吸饮料利用了大气压把饮料压进吸管,故C正确。

D、堤坝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和深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D。

28.(2023春•和平区期末)塑料杯中装有半杯水,用一硬纸片盖住杯口,小心地将杯子倒

置,瞬间会有少许水流出,随即纸片与水均被大气压稳稳地托住,如图所示。若不考虑

纸片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受到的重力小于纸片对水的支持力

B.增大纸片的面积可以减小纸片受到的压强

C.杯中水面上方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D.用大头针在塑料杯底扎个小孔,水不会流出

【答案】A

【解答】解:A、对杯中的水进行受力分析,水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下的重力

和杯内气体的压力,因为杯中的水静止,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加上气体压力,因此水受

到的重力小于纸片对水的支持力,故A正确;

B、根据p=£,在压力一定时,增大纸片面积,与杯子的接触面积不变,受力面积不变,

S

压强不变,故B错误;

C、硬纸板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强,向下的液体压强和杯内气体产生的压强,大气对纸片的

压强等于水因重力对纸片产生的压强加上杯内气体的压强,杯中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外

界大气压故C错误;

D、用大头针在塑料杯底扎个小孔,杯中进入空气,杯内外都存在大气压,水在重力作用

下会洒落,故D错误。

故选:A。

29.(2023春•盐山县期末)如图所示,为我国战国时期的青铜汲酒器示意图,长柄上端与

球形底部各开一小孔a、bo当汲酒器插入酒缸中时,汲酒器和酒缸就构成了一个连通

器,汲酒器中充满酒水后,堵住小孔a提起汲酒器,酒水不会流出,是由于大气压

的作用。

Q

0M

【答案】连通器;大气压。

【解答】解:当汲酒器插入酒缸中时,汲酒器和酒缸就构成一个连通器;当汲酒器内充

满酒水,向上提升长柄取酒时,若a打开,则ab两个小孔都与外界大气相通,酒水会在

重力的作用下流出,若a闭合,则a孔与外界大气隔绝,而b孔受到大气压的作用,在

大气压的作用下酒水不会流出。

故答案为:连通器;大气压。

一十二.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共3小题)

30.(2023春•金安区校级期末)同学们在进行估测大气压实验时,首先读出注射器的最大

刻度为V,用刻度尺量出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然后按照如图所示的过程,慢慢的拉注

射器(甲图没有盖上橡皮帽、乙图在排尽空气后盖上了橡皮帽),刚好拉动活塞时,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F1和F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大气对针筒活塞的压力F=FI+F2

若在乙图中,针筒未排尽空气,会使得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偏大

大气压强的测量值最接近为』片

若大气压强测量为Fk则与真实值相比测量值偏小

【答案】c

【解答】解:AC、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V,设注射器的刻度部分长为L,则注射器的横

截面积为:S=工,

图甲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反映的是活塞与筒壁的摩擦力F1,图乙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反映的

是:活塞与筒壁的摩擦力F1+大气的压力等于F2,

所以,大气对活塞产生的压力实际为:F=F2-FI,

B、若在乙图中,针筒未排尽空气,有气压的作用,会使得F2偏小,大气对活塞产生的

压力偏小,根据p=£,在横截面积一定时,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偏小,故B错误;

D、若大气压强测量为F上,则与真实值相比测量值偏大,故D错误。

r2V

故选:Co

31.(2023春•洪江市期末)亲爱的同学,你会在实验中正确使用基本实验仪器进行读数和

测量吗?

真空

(1)如图甲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现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

向各用力F拉弹簧测力计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No

(2)如图乙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得的大气压强等于750mm高水银柱所产生

的压强,当地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答案】0.2;3.6;750;低于。

【解答】解:(1)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5N,分度值为0.2N,现在弹簧测

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用力F拉弹簧测力计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3.6N,则拉力F的大小为3.6N;

(2)读图可知,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竖直高度为750mm,因此,当时

的大气压强等于75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低于1标准大气压(760mm高水银柱)。

故答案为:0,2;3.6;750;低于。

32.(2023春•滨湖区期末)小明利用4.5mL轻质注射器等器材测量大气压。

(1)如图甲,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3.的cm。

(2)如图乙,把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水平向右

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如图乙所示,

则14.4No

(3)通过计算可知,小明所测得的大气压强值为9.6X1Q4Pao该实验过程中导致测

量值不准的可能原因是活塞与针筒之间存在摩擦力(写出一种)。

【答案】(1)3.00;(2)14.4;(3)9.6X104;活塞与针筒之间存在摩擦力。

【解答】解:(1)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4.00cm-1.00cm=3.00cm;

(2)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其示数为14.4N,即拉力F=14.4N;

(3)根据二力平衡,拉力大小与大气压力平衡,Fffi=F=14.4N,

大气压强值为:p=,与?=I4,4go=9.6X皿2;

SZV4.5x10-6m3

L

该实验过程中导致测量值不准的可能原因是:活塞与针筒之间存在摩擦力。

故答案为:(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