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二语文第三单元小说知识点梳理《大卫》《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_第1页
2024年高二语文第三单元小说知识点梳理《大卫》《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_第2页
2024年高二语文第三单元小说知识点梳理《大卫》《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_第3页
2024年高二语文第三单元小说知识点梳理《大卫》《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_第4页
2024年高二语文第三单元小说知识点梳理《大卫》《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卫-科波菲尔

1.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①自强自立。他被人遗弃后,在恶劣的环境中做童工,获取的是微薄的报酬,却

能够独立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②积极向上。他渴望读书,想成为有学问、有名望的人,为失学而痛苦,为所处

的地位而感到羞耻。

③善良宽厚。他为米考伯先生的债务忧心,为米考伯夫妇的困难处境感到痛苦、

心碎,主动把剩下的两三先令送给米考伯太太,并帮助米考伯太太典当餐具;米

考伯先生入狱后,他到监狱里去探望米考伯先生。

2.小说怎样描写“我”的工作环境的?有什么作用?

第一问:运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描写货行外部环境的偏僻、泥泞和内部

环境的污浊、腐臭。

第二问:①环境本身:交代了“我”工作环境的恶劣,让人心生同情;

②人物形象:衬托了“我”当时灰暗的心境;

③主题:多年后再回忆却觉得如在眼前,突出了童年遭遇的刻骨铭心,给“我”

带来极大的伤害,客观上引起人们对孤儿、童工问题的关注。

3.作者用哪些方法刻画米考伯先生?

①外貌描写,作者刻画了米考伯先生的衣着打扮,“他的衣服破旧,但装了一条

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写出了他讲究排场,爱慕虚荣的的性格特点;

②语言描写,”今天晚上我将乐于前来,以便让你知道一条最为便捷的路径”,

米考伯为“我”带路,可见米考伯是一个热心善良、体贴真诚;

③动作描写。债主来临时和离开后米考伯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米考伯的随遇

而安、自信乐观;

④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描写,写出米考伯是一个经济窘迫的负债者。

4.米考伯先生是课文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分析米考伯先生人物形象?

①爱慕虚荣、喜欢讲排场。超前消费,为了体面而赊欠同样是贫苦人(面包店,

肉铺,鞋匠)的钱。

②盲目乐观,随遇而安。从米考伯先生对待债务的态度可以看出他的盲目乐观。

③热心善良、体贴真诚。在他因欠债被关进塞德克的高等法院监狱时,他曾告诫

大卫花销不能超出收入,从中可以看出他有善良正直的一面。

5.请试着分析小说运用第一人称视角叙述的作用。

①人称上:“我”是故事的讲述者,小说是自传性的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叙事,

其中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使叙述更有说服力;

②情节上:“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以“我”的见闻串联故事情节,使故事情

节更加紧凑、集中。

③主题上:“我”是作者的情感表达者,小说是以“我”的口吻,以亲身经历者

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使小说主观色彩更为浓厚,便于更直观地抒发作者对社会

现状的批判之情,有利于作者表达对社会诸多现象的认识。

【叙述视角、扁平人物、圆形人物】

1.小说同时采用“成人视角”和“儿童视角”进行叙述,请结合选文分析其妙处。

①小说多处运用成人视角即以成年的“我”来追忆往事,在追忆和回味中表现了

成年大卫的理性睿智,有利于读者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审视发生的故事,有利于情

节推进,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小说多处运用儿童视角即以孩子的眼光来叙述正在经历的人或事,显得非常真

实,比如写米考伯“没有头发,光秃得像个鸡蛋”,语言表达率真,鲜活生动又

充满童趣。

③两种叙述视角的综合运用,有利于读者在感受“成熟”与“幼稚”,“理性”

与“感性”的对比中深入走进文本,解读小说形象、理解主题意义。

2.福斯特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两类,即“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扁平人

物”是“基于某一种单一的观念或品质塑造而成的”;“圆形人物”更类似于现

实中的人,性格复杂、发展。福斯特认为,狄更斯的人物几乎全是扁平的,托尔

斯泰笔下都是圆形人物。请以米考伯太太和聂赫留朵夫为例,谈谈你对“扁平人

物”和“圆形人物”的理解。

①扁平人物。米考伯太太性格相对简单,爱慕虚荣、缺乏责任心但真挚善良、乐

观向上,代表着当时底层人民的道德品质和纯真人性。“扁平人物”特征鲜明,

是作家对社会上某一类人或某一种性格的概括,是一类人物的象征。

②圆形人物。聂赫留朵夫的性格是复杂而变化发展的,他有利己主义思想,有堕

落的行为,也有否定自己、痛改前非的勇气,有人性中的善和仁爱。圆形人物思

想性格的不断演进变化,使人物显得真实、生动,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复活

1.文章开头部分,对狱中其他人物对话情节的描写有什么作用?(6、7、8、13、

14)

①对话内容上,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混乱。

②环境上,为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第一次见面提供了背景。

③情节上,推动了情节发展,因为这一吵闹的场面使得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

夫的讲话内容,才有了下文两人近距离的谈话。

2.分析聂赫留朵夫的人物形象(可结合故事梗概概括)。

①纯洁热忱,朝气勃勃。聂赫留朵夫大学时是一个纯洁热忱,朝气勃勃,有美好

追求的青年。

②作风随便,醉生梦死。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后,过起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

活。作风随便,诱奸玛丝洛娃使其怀上孩子,又将其抛弃。

③决心赎罪,诚意悔改。再次遇到了玛丝洛娃,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魁

祸首,心中的良知引发了他对玛丝洛娃的同情和忏悔。他开始决心赎罪,甚至有

和她结婚的念头,表明了他悔改的诚意。从此,他的思想开始升华,灵魂开始走

向复活。

3.玛丝洛娃是怎样一个形象?

①失去灵魂,自甘堕落。玛丝洛娃被诬告为毒害他人的凶手,陷于冤狱之中。她

从衣衫上看出对方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她已经丧失了生命,失去了灵魂。

②工于心计,唯利是图。玛丝洛娃为了十个卢布,“伸”“抓”“塞”一连串的

动作是那样的熟练迅捷,唯利是图,世俗的妇女形象跃然纸上。

③怀疑他人,厌恶社会。玛丝洛娃对决心赎罪,帮助她觉醒的聂赫留朵夫充满了

怀疑与不信任,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充满的是厌恶。

4.小说以“复活”为题,有何含义?

①人性的复活。曾经聂赫留朵夫是一个沉迷声色的花花公子,每天生活光鲜,实

则空虚。他再次看到玛丝洛娃,开始审视自己的经历,直面过去的错误。人性中

善良的一面,在压迫中开始苏醒。

②道德的复活。聂赫留朵夫面对曾被自己深深伤害过的玛丝洛娃,他放下自己的

贵族身段,向她忏悔曾经犯下的罪恶,祈求获得宽恕。这一刻,他曾经沦丧的道

德开始复活。

③精神的复活。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在法庭上与被告的玛丝洛娃重逢时,相信

他的内心是受到了极大震撼的,沉睡在心灵深处的精神的人开始觉醒,他的精神

走向复活。

【称呼、开放题型】

1.《复活(节选)》中聂赫留朵夫在与玛丝洛娃的交谈中,称呼由“您”转到

“你”,再转换到“您”,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试简要分析。

①尊重。开始称“您”表现了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尊重,是一种礼貌的表现。

②焦急。称呼由“您”转为“你”表现了聂赫留朵夫焦急的心理,迫切地希望玛

丝洛娃能给予他赎罪的机会。

③真诚。最后称呼又转为“您”表现了聂赫留朵夫希望传递真诚与尊重的心理。

2.有人认为《复活》体现了托尔斯泰的理念一一“道德的自我完善”。请结合

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①聂赫留朵夫因为自己造成了玛丝洛娃的悲惨遭遇,所以决心赎罪,表明他仍存

悲悯与担当。

②玛丝洛娃虽身陷牢狱,但依然为老婆子寻求聂赫留朵夫的帮助,表明她不失善

良的本心。

③玛丝洛娃对聂赫留朵夫与她结婚的请求,表现出了强烈的愤怒与激烈的反抗,

表明她仍有自尊。

老人与海

1.请说说作者是如何刻画老人这一硬汉形象的?

①动作描写。文章五次写老人与鲨鱼搏斗,通过“扎、刺、敲”等一系列反应迅

速的动作,体现出老人经验丰富,沉着、勇敢、智慧。

②侧面衬托。文章写鲨鱼凶残嗜杀,以及海上天气的恶劣多变等,反衬老人坚强

的决心和十足的自信,突出勇敢、不服输的硬汉形象。

③心理描写(内心独白)。大量的内心独白更加突出圣地亚哥的坚强、永不言弃的

硬汉的性格。

2.老人的多次内心独白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①人物上,真实记录了圣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再现他与鲨鱼搏斗过程中的内心世

界,表现了圣地亚哥不被强敌压倒的坚强内心,真实塑造出老人硬汉的性格。

②情节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但我也许能制服它”引

出下文老人与灰鳍鲨的搏斗。“你出海太远了,你的好运气都给毁了”为结局大

鱼只剩下残骸埋下伏笔。

③主题上,通过内心独白揭示出面对困难依旧优雅,精神上永远不被战胜的主题。

④读者感受,真切体会老人的内心感受,具有真实性。

3.分析圣地亚哥人物形象。

①意志坚强,无所畏惧。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圣地亚哥的内心独白和鲨鱼的

凶猛衬托出了圣地亚哥坚强的意志。

②相信自己,积极乐观。“不过,攻击我这条鱼的鲨鱼被我干掉了,他想。它是

我见过的最大的尖齿鲨。天知道,我可见识过不少大鱼”,通过内心独白表现了

圣地亚哥内心深处的自信。

③永不言败,永不绝望。/不妥协不放弃,充满希望。圣地亚哥说“但人不是为

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从某种意义上说,圣地亚

哥这个硬汉形象正是人类进取精神的象征。

4.2020年全国卷小说阅读《越野滑雪》。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

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

面的八分之一,根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效果。

①八分之一:小说的情节是两人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

水面的八分之一”;

②八分之七: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更为丰富的内

容,尤其是两人在滑雪之外的生活;

③效果: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

百年孤独

【标题含义、魔幻现实主义】

1.小说标题《百年孤独》有何深刻含义?以及分析造成“孤独”的原因。

含义:①“百年”指拉丁美洲人民被压迫、被剥削的苦难岁月是漫长的。

②“孤独”指拉丁美洲长期愚昧、落后、保守、僵化。

③作者以“百年孤独”为题,意在引起读者思考造成马孔多,实际上是拉丁美洲

的缩影,百年孤独的原因,以及打破这种状态的根本途径。

原因:哥伦比亚国内外反动独裁政权;外国侵略者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拉丁

美洲精神文化上的陋绝封闭固执和美洲人孤独阴暗的心理。

2.马尔克斯曾宣称:“在我的小说里,没有一个字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

结合这句话,从“魔幻”和“现实”的关系角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