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联考 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皖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联考 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皖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联考 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皖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联考 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皖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联考 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天一大联考·皖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联考历史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封镇于鲁,称鲁公,他的次子袭父职,为王朝卿士,此后代代袭爵位公。《左传》中记载桓公五年有周公肩,庄公十六年有周公忌父,文公十四年有周公阅一现象可以佐证周朝A.中央官制趋于成熟完善B.实行世卿世禄的权力传承方式C.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D.周公旦及后裔垄断了国家大权2.据图1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秦朝历史试题第1页(共7页)A.解决了北方的军事威胁B.长途贩运贸易兴起的条件已经具备C.江南地区已经获得开发D.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方式多样3.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太常刘焉向灵帝建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刘焉的建议得到采用。于是州牧由豪门大族来出任,位在郡守之上。东汉这次制度改革主要缘于A.农民起义冲击统治秩序B.地方豪强势力强势崛起C.打击外戚和宦官的势力D.百姓赋役负担十分沉重4.西晋时,士人批评九品中正制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门阀士族子弟凭借门第高贵“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南北朝后期,“罢门资之制”“择贤良”的呼声日益增多。这表明A.科举制度出现成为必然B.九品中正制无法选拔人才C.士族阶层势力趋向衰落D.朝代的更迭影响选官制度5.匈奴贵族刘渊自称冒顿单于后人,认刘邦为先祖,拒绝叔父刘宣恢复“匈奴”之号的建议,“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刘渊的做法A.为十六国割据的出现留下隐患B.有利于推动北方的民族交融C.因篡改历史而遭中原汉人敌视D.消除了北方民族间文化差异6.807年,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其中河东、范阳等十五道不申报户口,“每岁赋入倚办,止于浙江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等八道”。这表明,当时A.经济重心逐步南移B.藩镇割据局面开始形成C.中央集权趋于瓦解D.封建财政管理日益完善7.宋初统治者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禁军大约一半驻扎在京师附近,另一半分驻地方,而且均非常驻,实行定期轮替换防。这一做法旨在A.抑制武将势力膨胀B.应对边防的压力C.提升军队的战斗力D.维护政权的稳定8.表1宋元时期海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种类(部分)进口货物种类宝物香货布匹药物杂物象牙、犀角、珊瑚、龟筒、玳瑁等沉香、乌香、奇楠木、降香等白番布、花番布、草布、剪绒单等胡椒、丁香、豆蔻、茴香、硫黄等沙鱼皮、黄蜡、藤席、孔雀毛等出口货物种类纺织品瓷器、陶器金属和金属制品日常生活用品副食品及其他丝织品锦缎、绸、绢、帛及麻布等青白花碗、水坛、大瓮、盆缽等铁和铁器(鼎、锅)金银铜器皿漆器、雨伞、草席、木梳、扇等酒、盐、茶、糖、乐器、染料等据表1可知,宋元海外贸易A.孕育了新的经济因素B.丰富了中外民众的物质生活C.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D.推动了外贸重心向海路转移历史试题第2页(共7页)9.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东与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明朝廷在此后逐渐放松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这些做法A.有利于丝银贸易的发展B.解决了欧洲殖民者对明海防的威胁C.为郑和下西洋奠定基础D.促使中国获取太平洋贸易的主导权10.有学者统计,明代云南共有进士261人,其中少数民族49人;清代云南共有进士681人,其中少数民族84人。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清时期A.国家文化认同取得一定成效B.少数民族上层受到优待C.少数民族的人口有较大增长D.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11.《南京条约》签订后,英方为此专门绘制《〈南京条约〉的签订与钤印》一图(见图2),有学者以此图为核心,运用文献、图像和地理信息三重证据互证,尝试还原签约场景、讨论出席人员身份并核实“康华丽”号(签约的英舰)停泊的精确位置,并尝试挖掘更多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交涉的史实。据此可知A.《南京条约》签订成为史学研究热点B.鸦片战争爆发是近代中国沦亡的起点C.图像绘制的主观性降低自身史料价值D.多重史料的运用有助于了解历史真相12.《上海法租界史》记载:19世纪60年代初,上海“地皮价格抬得很高,最初每亩地卖二百两已经被认为很贵了,现在即使卖一千两百两,买主还是争先恐后。在法租界,有几位老租地人,像比索内和亚当森先生,对四千两的出价也拒绝卖出”。考察和研究这一现象,应该关注A.《北京条约》的签署B.太平军在江浙的军事行动——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上海外贸中心地位的确立13.表2宣统三年(1911年)度支部上奏试办的财政预算岁入表项目经常临时项目经常临时田赋46164709两1936636两厘捐43187907两盐茶课税46312355两官业收入46600899两洋关税35139917两杂收入19194101两16050648两常关税6991145两8524两附加收入捐输5652333两正杂各税26163842两公债3560000两合计233956655两历史试题第3页(共7页)表2能够解释A.百姓赋役负担十分沉重B.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明显C.传统经济结构正在解体D.辛亥革命爆发成为必然14.1918年11月蔡元培在庆祝一战协约国胜利的演说中,欢呼“以后的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第一次喊出“劳工神圣”的口号。1919——1921年,《新青年》杂志发表过140多篇报道中国劳动人民生活和探讨劳动合理性、必要性的文章。导致“劳工神圣”口号流行的主要因素是A.新文化运动弊端的暴露B.一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C.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倡导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15.1914年中华革命党成立初,中央本部下设总务部、党务部、财政部、军事部、政治部。1924年初经改组,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下设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青年部、工人部、农民部、妇女部、调查部、军事部等机构。以上组织机构的调整反映出A.列强侵略的加深B.军阀纷争的加剧C.社会阶层的流动D.革命形势的变化16.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从前我们骂(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唐(指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管。”这一看法A.缘于对国民革命失败的深刻反思B.强调了军事运动重要于民众运动C.表明中国革命走上武装夺权道路D.纠正了中共中央犯的“左”倾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楚国在春秋时期兼并了许多国家,并且常常于亡国之地设县管理,如楚庄王趁陈国内乱出兵伐之,“因县陈”。以国为县,因而规模较大,且主要分布在楚之边境,驻有重兵,县的长官由楚王直接任命或随时免调。晋国国内贵族之间兼并导致大批贵族亡宗灭族,取胜了的强宗大族获得了亡族的封邑土地,改邑为县,设县管理,如“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为三县”,类似现象在晋国比比皆是。晋、楚两国县制产生的途径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是在宗族体系土崩瓦解这一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摘编自王美凤、周苏平、田旭东《春秋史与春秋文明》材料二(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摘编自[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历史试题第4页(共7页)材料三辽朝的地方行政单位,实际上只有游牧民族的部族组织和汉人州县两类。第一类为部族组织,部落曰部,氏族曰族,分地而居,合族而处,非城郭以居;第二类为五京及所属州县,五京指上京、中京、东京、西京和南京,是各自所在地区的行政中心,五京为管理汉人州县事务而建立的,五京地区有着与唐制相似的户籍制度。——摘编自李锡厚、白滨《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七卷《辽金西夏》(1)根据材料一,指出楚国与晋国“县”的不同。概括这一时期“县”的设置的作用。(12分)(2)材料二是秦初发生的一次廷议——针对地方管理制度的重要争论。请以李斯的角色进行合理续写。(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辽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特点。综合材料一、二、三,就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谈谈你的认识。(7分)历史试题第5页(共7页)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我们认为自19世纪中叶以来,晚清封建统治阶级和一般国人的华夷观念便发生了相应的变异,开始了解体崩溃的过程,其间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表3阶段时段特征第一阶段19世纪四五十年代松动期第二阶段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解体期第三阶段1895年开始走向崩溃期第四阶段庚子事变后的20世纪初年最后崩溃期—摘编自宝成关、田毅鹏《从“甲午”到“庚子”—论晚清华夷观念的崩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史实佐证前三个阶段的结论。(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庚子事变后的20世纪初年是华夷观念的最后崩溃期”。(9分)历史试题第6页(共7页)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T材料自西力东侵,而中国人遭遇到旷古未有的变局。值旷古未有的变局,自必有非常的手段,然后足以应付之,此等手段,自非本来执掌政权的阶级所有,然则新机从何处发生呢?其(一)起自中等阶级,以旧有的文化为根柢的,是为A。其(二)以流传于下级社会中固有的革命思想为渊源,采取西洋文化,而建立成一种方案的,则为B。——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A和B中任选其一,判断其所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你的理由。(要求:判断准确,分析说明符合史实,逻辑严谨,层次清晰)历史试题第7页(共7页)历史·答案1~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根据材料可知,周公旦辅佐周王处理政务,此后他的后代都世袭爵位称周公,体现了世卿世禄的权力传承方式,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周朝的中央官制总体框架,A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王朝卿士是中央重要的政务官,但不代表对国家大权垄断,D项错误。2.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秦朝疆域图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材料展示了秦朝通过设立郡制、修建交通道路和修筑长城等方式来加强对国家的管理和控制,这体现了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方式是多样的,D项正确。材料虽然体现秦朝有一定的军事防御和控制措施,但不能就此断言北方的军事威胁完全被解决,A项错误;长途贩运贸易兴起的条件是商品经济繁荣、交通和信贷发达、资金雄厚,这要到明朝后期才具备,排除B项;江南地区在秦朝时期尚未得到充分开发,C项排除。3.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东汉政治制度改革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根据材料可知,刺史、太守贪污剥削百姓,导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爆发,社会动荡不安。为了安定地方、稳定局势,需要更强有力的地方长官来管理,于是有了设置位在郡守之上的州牧这一制度改革。农民起义的爆发使得东汉政府迫切需要改变地方管理方式,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治理,A项正确。豪强地主崛起是东汉时期的一个社会现象,但不是此次制度改革的直接诱因,B项排除;打击外戚和宦官的势力反映的是中央矛盾,设置州牧的制度改革是应对地方治理的问题,C项排除;刺史、太守的贪污剥削可能使百姓赋役沉重,但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是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并非此次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D项排除。4.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九品中正制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西晋时士人批评九品中正制下士族子弟凭借门第高贵轻易为官,南北朝后期“罢门资之制”“择贤良”的呼声日益增多,这表明庶族寒门力量的增强,士族阶层势力衰落,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对九品中正制的不满以及变革的呼声,并不能表明“科举制度出现成为必然”,A项排除;九品中正制在一定时期也选拔出了人才,B项说法绝对,排除;“朝代的更迭影响选官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排除。5.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刘渊的做法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1—

思路点拨刘渊以延续炎汉、排斥魏晋的方式,为新政权争取到了具有一定历史依据的合法性,这种做法不仅加速了刘渊政权的封建化,也减少了中原汉人的排斥,有利于推动北方的民族交融,B项正确。十六国割据的出现是西晋统治后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的必然,与刘渊的做法没有关联,A项错误;刘渊建立一个华夏式政权有利于减少中原汉人的排斥,C项错误;这一时期民族间文化差异仍然广泛存在,“消除”的说法错误,D项排除。6.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唐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有十五道不申报户口,也就意味着不向朝廷输税,只有南方八道“赋入”,可见中央政府失去了对大部分地方的经济控制,C项正确。“每岁赋入倚办”的只有南方八道,说明这些区域还在朝廷的掌控之中,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A项错误;B项“开始”的表述错误,排除;《元和国计簿》有利于封建财政管理和财赋核算,但材料并没有涉及《元和国计簿》的影响,D项错误。7.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宋初统治者的举措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宋初统治者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以削弱地方的军事力量,地方部队又实行定期轮替换防,这可以防止地方拥兵自重,威胁中央政权,D项正确。A项并非材料主旨,排除;这种做法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为了应对边防的压力,排除B项;因为军队频繁换防,将士难以熟悉当地的地形和作战环境,将领和士兵之间也难以建立长期稳定的默契,这不利于提升军队的战斗力,C项错误。8.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宋元海外贸易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材料显示,货物品种非常多,既有奢侈品,也有一般生活用品,因此海外贸易“丰富了中外民众的物质生活”,B项正确。宋元贸易属于传统贸易范畴,只是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并不足以孕育“新的经济因素”,A项排除;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C、D两项,均排除。9.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明朝政府的活动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戚家军重创倭寇,使得东南沿海地区的局势趋于稳定,为私人海外贸易创造了相对安全的环境,明朝廷逐渐放松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且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纷纷带着大量白银前往东亚,也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A项正确。虽然戚家军抗倭取得重大胜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海防压力,但并没有完全解决殖民者的海防威胁,此后仍有其他国家的侵扰,B项错误;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前期,而戚家军抗倭是在明朝中后期,C项错误;太平洋贸易的主导权掌握在西班牙人手中,排除D项。10.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明清时期云南地区的进士人数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少数民族中有很多人通过参与科举考试,积极融入国家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体系之中,接受并遵循国家统一的选拔标准和文化价值观念而成为进士,这说明少数民族对明清政治的认同,少数民族中很多人成为进士也有利于巩固大一统的文化认同,A项正确。少数民族中有很多成为进士的人,不一定—2—

都是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且材料未体现“优待”,B项排除;清代少数民族的进士较明代人数多,但这并不能得出“少数民族的人口有较大增长”的结论,C项错误;科举中的进士有少数民族并不能反映科举制度的发展日益完善,根据史实可知,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益僵化,排除D项。11.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南京条约〉的签订与钤印》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由材料中“有学者以此图为核心,运用文献、图像和地理信息三重证据互证”并以此尝试还原《南京条约》签订和中英交涉的诸多细节可知,史学研究者开拓思路,运用多重史料相互印证,有助于我们了解更多的历史真相,D项正确。材料只是研究《南京条约》的个案,无法得出“研究热点”的结论,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南京条约〉的签订与钤印》虽然是人为绘制的,有主观性,具有宣扬侵略战争的意图,但我们可以从另外角度发掘其史料价值,作为当时见证者的画作,它也相对真实的展现了签约场景,在直接史料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C项错误。12.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19世纪上海地价上涨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太平天国运动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后,大量的民众包括地主富商逃亡到江浙地区,到了19世纪60年代初,李秀成带领的太平军与湘军、西方侵略军在江浙和上海近郊一带拉锯争夺,进一步推动了大量人口和游资流向上海,从而导致上海土地市场活跃,地价猛涨,B项正确。《北京条约》的签订与上海地价猛涨没有直接关联,A项排除;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C项排除;两次鸦片战争后,上海外贸地位提升,“确立”的说法不妥,且“外贸中心地位”与地价猛涨没有直接因果关系,D项排除。13.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清末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清末盐茶课税、关税、厘捐诸税已基本与田赋相等,这说明工商业的发展为关税、盐税等的迅速增长创造了前提条件,从而使工商业税在国家财政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传统的农业税的重要性下降,财政赋税结构变化的背后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C项正确。仅凭材料无法得出“百姓赋役负担十分沉重”的结论,A项错误;仅凭材料无法得出“半殖民地社会性质明显”的结论,B项排除;材料看不出清政府的腐败和统治危机,无法得出“辛亥革命爆发成为必然”的结论,D项错误。14.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劳工神圣”口号的流行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时期中国“以工代兵”,再加上十月革命建立工农政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都使得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劳工的认识有了极大的改变,导致“劳工神圣”成为中国救亡的一个响亮口号,B项正确。A、C两项起了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因素,均排除;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在五四运动后,D项排除。15.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组织机构的调整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1914年中华革命党成立时,其组织机构设置重点在于军事等方面,反映了革命党人在二次革命后—3—

致力于武装反袁;1924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下设“工人部”“农民部”等多个与社会各阶层密切相关的部门,体现了其顺应国共合作及革命形势发展,D项正确。列强侵略的加深不是导致组织机构调整的直接和主要原因,A项排除;组织机构的调整更多是为了适应革命的整体需要,而非仅仅针对军阀纷争,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社会阶层流动的信息,且社会阶层的流动与组织机构调整没有逻辑关联,C项排除。16.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毛泽东的主张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毛泽东认为中共过去“不做军事运动”,认识到国民党军阀(蒋唐)是靠“枪杆子起家”,实际上是对国民大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放弃军事领导权的批评;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从工农武装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表明中国革命走上武装夺取政权道路,C项排除;材料为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批评放弃军事领导权的做法,是对陈独秀右倾的纠正,D项错误。17.命题透析本题以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进行历史探究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答案要点(1)不同:(8分)楚晋诸侯国间军事斗争的结果国内贵族间的兼并的结果规模较大规模较小、主要分布在国的边境主要分布在国的内地长官由王任免长官由强宗大族任免作用:促进了分封宗法制度的瓦解;推动了社会制度的转型;为后世县制提供了借鉴。(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2)续写:原文参考:“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①以周朝的历史为例,指出周初分封众多同姓子弟,但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诸侯间相互攻伐,周天子无法制止,导致天下大乱。②从现实的角度,秦朝已经在部分地区实施了郡县制度,这是客观史实。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推行县制,增强了国力。③郡县制度的理论优势:更易于中央控制和管理,有利于实现国家的安宁。(6分,言之成理即可)(3)特点:因俗而治,分而治之;学习汉制。(4分,言之成理即可)认识:地方行政制度要适应国情与民情;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有利于国家安定。(3分,言之成理即可)18.命题透析本题以近代中国华夷观念崩溃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进行历史探究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答案要点(1)松动期: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解体期:洋务运动开始,中体西用思想形成;19世纪60—80年代中国的藩属国纷纷成为列强的殖民地(英国占领了缅甸,日本吞并了琉球,法国夺取了越南),仅余朝鲜一国。走向崩溃期: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承认朝鲜独立;维新变法运动,宣传西学。(6分,言之成理即可)—4—

(2)论证:《辛丑条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