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培佳双语学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上海市培佳双语学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上海市培佳双语学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上海市培佳双语学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上海市培佳双语学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培佳双语学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动物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②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③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④人体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⑤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⑥内环境成分有激素、抗体、血红蛋白、呼吸酶、氨基酸等A.2项 B.3项 C.4项 D.5项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肌糖原分解→血糖稳定B.大量饮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C.炎热环境→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D.血糖浓度升高→胰岛A细胞→胰岛素增加→血糖利用加快3.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C.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D.白眼残翅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4.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如图表示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自然选择对基因A或a有利时,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乙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A的基因频率变化曲线B.乙表示当自然选择对杂合子不利时A的基因频率变化曲线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基因型D.若有利基因的频率变化如曲线甲,那么该种群已进化成新物种5.运动员进行马拉松运动时,下列有关其体内生理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加快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C.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的pH显著降低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肌糖原分解以升高血糖浓度6.龙门山洞穴沟虾是一种新物种,它与我们常见的虾外形差异很大,没有扇形的尾巴和长长的触角,身体里没有色素,几乎透明,甚至连眼睛也没有,看起来宛如科幻电影里的外星生物。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龙门山洞穴沟虾的眼睛退化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基因导致的B.龙门山洞穴沟虾与常见虾交配能产生可育后代C.一个龙门山洞穴沟虾中所含有全部基因就是该物种种群的基因库D.龙门山洞穴沟虾与其生活的无机环境之间会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7.下图①和②处Na+的跨膜运输方式分别是:()A.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B.主动运输、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D.协助扩散、协助扩散8.(10分)下列有关种群数量波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B.出生率和迁入率导致种群数量增加C.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外源性因素包括气候、疾病等D.病原物和寄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二、非选择题9.(10分)呼伦贝尔草原位于我国内蒙古东北部,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对于草原,我们既要保护,又要适度放牧。控制放牧强度对于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请回答以下问题:(1)研究人员调查该草原植物丰富度的方法可选用_____。与禁牧相比,适度放牧有利于群落丰富度的增加,原因是_____。(2)在某一区域,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该地的优势牧草由多年生优质牧草转变为一年生劣质牧草,该过程发生_____(填“初生演替”或“次生演替”),判断依据是_____。(3)下图为不同的放牧强度对草原上某植物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当放牧强度为图中两曲线的交点时,该植物的种群数量将_____,理由是_____。10.(14分)根据豆类种子的自然生长特性及国内外在芽菜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合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提高种子利用价值,提高豆芽产出率,改善感官品质。(1)常用于豆芽生产的6﹣苄基腺嘌呤,具有抑制植物叶内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的分解,保绿防老,促进细胞分裂等多种效能。该物质应属于____________类植物激素类似物。(2)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图1所示,图甲、图乙(“﹣”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越多激素浓度越高)。在植物体内,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___。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________________(需要/不需要)设计不用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实验一所示结果_________(能/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3)在生产实践中,用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大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与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含量的降低有关。(4)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图2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________(填序号);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_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①和②中几乎无放射性,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11.(14分)人和高等动物的小肠肠壁内分布着由大量神经元构成的黏膜下神经丛,该神经丛可以接受来自脑干的神经支配,同时也参与腺体分泌等局部反射活动,如图所示。(1)当来自脑干的兴奋传导到神经丛时,通过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神经元③产生兴奋。当兴奋传到m点时,m点膜外电位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神经元③兴奋不能引起神经元④出现电位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图中腺体表示效应器,由____________组成。(2)小肠肠腔的酸度增加,可通过局部反射活动引起腺体的分泌。若图中腺体对小肠肠腔的酸度增加无法作出反应,但来自脑干的兴奋仍可使其分泌,现已确定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某突触异常,则由图可知,出现异常的突触在神经元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之间。已知用电极刺激神经元可使其产生兴奋,请设计实验证明该突触异常,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现象:____________。12.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2)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由图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对胚轴的生长具有__________作用。根据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推测,实验中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应在图中的________点。(3)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丙图所示。根据①③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而将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科研人员利用某些植物,研究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体内各种激素的作用,列举部分结果如下:生长阶段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种子发芽++-+花芽形成+++++果实生长++++器官脱落---++衰老---++(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由表可以看出,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都是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从本质上看,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受基因组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调控。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1、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不同,大部分是蛋白质类,而性激素是类固醇。(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2)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详解】①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液体主要是组织液,①正确;②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②正确;③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小肠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③错误;④人体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保证了机体激素调节的灵敏性,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④正确;⑤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没被破坏,抗原刺激T细胞大量增殖、分化,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⑤正确;⑥血红蛋白、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⑥错误。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B【解析】1、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2、体内水分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3、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A、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血糖稳定,A错误;B、大量饮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B正确;C、炎热环境→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C错误;D、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胰岛素增加→血糖利用加快,D错误。故选B。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3、C【解析】亲本长翅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残翅果蝇,亲代长翅果蝇为杂合子,F1代雄性中残翅出现的概率为1/4。又根据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可知F1代白眼的概率为1/2,所以亲本中红眼长翅果蝇为雌性,基因型为BbXRXr。亲本中白眼长翅果蝇为雄性,基因型为BbXrY。【详解】A、由分析知,亲本中红眼长翅果蝇为雌性,基因型为BbXRXr,亲本中白眼长翅果蝇为雄性,基因型为BbXrY,A正确;B、由分析可知,双亲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所以不论父本还是母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均占1/2,B正确;C、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4×1/2=3/8,C错误;D、白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但是由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因此可以形成基因型为bbXrXr的次级卵母细胞,D正确。故选C。4、A【解析】1、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不同表现型的个体,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进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形成新物种。2、由题图曲线可知,甲、乙曲线相比,甲曲线有利基因频率的变化速度更快。【详解】A、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aa个体不能生存,AA和Aa个体可以生存,显性基因A频率增加较缓慢,因此曲线乙可以表示显性基因频率的变化,A正确。B、自然选择对隐性杂合子不利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B错误;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C错误;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但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生殖隔离的出现标志新物种的形成,D错误。故选A。5、B【解析】1、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下丘脑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2、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pH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比如H2CO3/NaHCO3。3、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详解】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A错误;B、剧烈的运动使人体的水分丢失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B正确;C、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由于血浆中各种缓冲物质的存在,血浆的pH值一般不会显著降低,C错误;D、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来升高血糖浓度,D错误。故选B。6、D【解析】1、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种群越大,基因库也越大,反之,种群越小基因库也就越小.当种群变得很小时,就有可能失去遗传的多样性,从而失去了进化上的优势而逐渐被淘汰。2、两个物种间具有生殖隔离,不能交配或无法产生可育后代,【详解】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B、局题干信息可知“龙门山洞穴沟虾是一种新物种”,故其与常见虾属于两个物种,两者交配不能产生可育后代,B错误;C、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一个龙门山洞穴沟虾不能构成一个种群,故其中所含有的全部基因不是该种群的基因库,C错误;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故龙门山洞穴沟虾与其生活的无机环境之间会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D正确。故选D7、A【解析】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如下: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运输方向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逆浓度梯度低浓度→高浓度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举例O2、CO2、H2O、N2甘油、乙醇、苯、尿素葡萄糖进入红细胞Na+、K+、Ca2+等离子;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详解】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图中①处Na+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而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②处Na+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所以属于主动运输。故选:A。8、D【解析】调节种群数量的外源性因素有气候、食物、疾病、寄生、捕食等,而内源性因素有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详解】A、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光照强度,A正确;B、出生率和迁入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可导致种群数量增加,B正确;C、调节种群数量的外源性因素有气候、食物、疾病、寄生、捕食等,C正确;D、病源物和寄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是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种群密度越大,抑制增长的作用力也就越强,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1)①.样方法②.与禁牧相比,适度放牧可避免一种或少数几种牧草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成长腾出空间(2)①.次生演替②.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3)①.减少②.当放牧强度为两曲线的交点时,植物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减少【解析】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2、群落的演替可以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主要区分依据是土壤条件的有无。【小问1详解】植物丰富度的调查方法一般采用样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根据收割理论的相关观点,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较多的物种,可避免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故与禁牧相比,适度放牧可避免一种或少数几种牧草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成长腾出空间。【小问2详解】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迁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据题干信息该草原的优势牧草由多年生优质牧草转变为甲植物等一年生劣质牧草可知,该草原发生了甲植物替代优质牧草的变化,因此发生了群落演替,这种演替由于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属于次生演替。【小问3详解】由于两纵坐标的单位不同,在放牧强度为图中两曲线的交点时,该植物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减少。【点睛】本题考查了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群落演替的结构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相关知识,同时能够结合题图信息对题干进行分析作答。10、(1).细胞分裂素(2).发育的种子(3).不需要(4).不能(5).赤霉素(6).脱落酸(7).①(8).不是(9).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解析】细胞分裂素:引起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和促进芽的生长;延缓细胞的衰老。分析图1可知,图甲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生长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的作用增强,超过一定的浓度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图乙是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对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伸长和增粗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随乙烯利浓度升高,伸长生长减弱,增粗生长作用加强;分析图2可知:琼脂块①上方的茎尖切段是正放的,而琼脂块②上方的茎尖切段是倒放的,由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琼脂块①中出现较强放射性.而琼脂③块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由于生长素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而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所以其作用机理是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从而阻碍生长素的运输。【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6-苄基腺嘌呤,具有抑制植物叶内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的分解,保绿防老;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等多种效能,该物质应属于细胞分裂素类植物激素类似物。(2)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果实发育所需生长素主要来自于发育中的种子;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在正式实验时,浓度梯度设置在B和D之间,不需要设计空白对照。实验一所示结果都起促进作用,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3)在生产实践中,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大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与脱落酸含量的降低有关。脱落酸抑制种子发芽,雨水冲刷降低了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4)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琼脂块①上方的茎尖切段是正放的,而琼脂块②上方的茎尖切段是倒放的,由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所以琼脂块①中出现较强放射性。而琼脂③块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若先用某种抑制剂处理茎尖切段,且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结果琼脂块①和②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说明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从而阻碍生长素的运输。【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长素、乙烯利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11、(1)①.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再变为正电位)②.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或神经递质只能由神经元④的突触小体释放,作用于神经元③的胞体)③.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腺体(2)①.⑥和②②.用电极刺激神经元⑥的轴突末梢,腺体不分泌(或用电极刺激神经元⑥的轴突末梢,腺体不分泌;用电极刺激神经元②的胞体,腺体分泌)【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是电信号、局部电流或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传递的,在突触间传递时经过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过程,需要的时间长,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速度由突触的数目决定。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和肌肉细胞之间形成的结构,我们称为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形成。兴奋在神经元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间转化为化学信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与其对应的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小问1详解】当兴奋传到m点时,m点产生动作电位,即膜外电位的变化过程是由正变负。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神经元③兴奋不能引起神经元④出现电位变化。即③产生的兴奋只能传递到②神经元,而不能反向传递到④。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腺体组成。【小问2详解】小肠肠腔的酸度增加,可通过局部反射活动引起腺体的分泌。若图中腺体对小肠肠腔的酸度增加无法做出反应,但来自脑干的兴奋仍可使其分泌,说明脑干对腺体的分泌过程的调节是正常的,由图可知,出现异常的突触在神经元⑥和②之间,由此会出现小肠肠腔的酸度增加,腺体无法做出反应的现象,但是腺体与脑干之间的神经传递正常,因此来自脑干的兴奋仍可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