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福建省福州市第四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福建省福州市第四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福建省福州市第四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福建省福州市第四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福建省福州市第四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福建省福州市第四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是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图中曲线的标号与下列各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①种群数量最大的点②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点③该种群迁入后环境阻力开始明显增大的点④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捕获后种群数量应该维持的点⑤若该动物为老鼠,灭鼠应该开始的点A.bacdbB.dcbacC.dbcbaD.cadcd2.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激素、抗体和酶都具有特异性,只能参与特定靶细胞的代谢反应②看物体时,神经冲动是由脑和脊髓产生的,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③由脑垂体分泌功能不足引起的呆小症,可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治疗④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维持机制是由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的⑤鼻炎、皮肤荨麻疹、系统性红斑狼疮都是由于免疫系统过于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免疫失调病⑥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但不会引起基因组表达的改变。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A.有1项说法正确 B.有3项说法正确C.有2项说法不正确 D.没有正确的3.科研人员给予突触a和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以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突触前、后两神经元的膜电位,结果如下图。据此判断不合理的是()A.静息状态下,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B.突触b突触后神经元可能出现了阴离子内流C.突触a和b都没有形成动作电位,均为抑制性突触D.兴奋在突触前后两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延迟4.如图所示为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结构⑤全部分布在结构①上B.若破坏结构③,蛋白质的合成则受到影响C.④容易被酸性染料如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成深色D.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图示结构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5.下图1、图2中的甲、乙两种生物之间反映出的种间关系分别是A.捕食和竞争 B.竞争和捕食C.互利共生和竞争 D.互利共生和寄生6.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下图表示的是()选项表示内容甲乙丙A碳元素的流向消费者CO2库生产者B内环境成分的关系血浆淋巴组织液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下丘脑甲状腺垂体A.A B.B C.C D.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1中表示效应器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2)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_____(填字母)。(3)兴奋在图2所示处只能单向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4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5是测得的动作电位变化(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图4状态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5中的__________区段的电位,若该神经纤维接受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则图4的指针有何变化?__________(向左/向右/不变)。②图5中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内流引起的是__________区段的变化。8.(10分)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临床特征为全身出现丘疹、水疱,接种VZV减毒活疫苗(VarV)是预防水痘流行的有效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感染初期患者皮肤表面形成透明的水疱,其中的液体主要来自内环境中的____________。(2)VZV感染引发机体产生__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3)水痘临床诊断时,须注意与荨麻疹相区分。与水痘的发病机理不同,某些花粉引起的荨麻疹属于机体的____________反应,是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功能过强的表现。(4)接种VarV后,VarV相当于_____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接种第一剂疫苗一段时间后,应及时接种第二剂VarV,这是因为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过程的优点是____________。9.(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ml的已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请回答:(1)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非常困难,可以采用_________法。(2)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该实验____________(“需要”或“不需要”)重复实验。(3)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____________再计数。该实验中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6中方格25小方格)。时间(天)1234567酵母菌数量(万个/mL)32?762824819821820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计数时应选择__________(无色/蓝色)的酵母菌。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_万个/mL。10.(10分)下图所示为人体免疫调节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左图所示为____________免疫过程示意图,右图所示为__________免疫过程示意图。(2)左图中b处细胞与__________密切接触,d处细胞所示过程为__________。(3)右图中所示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的细胞是__________细胞。右图中B细胞在____________中成熟,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___________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___________,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_____________细胞。(4)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的抗体,它除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肌细胞膜上的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这说明患者所感染的病毒表面有一种化学基团与Ach受体相似。因此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____________病。11.(15分)如图为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过程,甲代表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①是_________,其形成与细胞核中_________有关。(2)②是_________,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③是_________,在叶肉细胞中的合成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在DNA分子中不转录此密码子的链(非模板链)上相应的碱基序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1、S型增长曲线有几个阶段:①潜伏期(对环境的适应):个体数量少,增长速率很慢。②快速增长期(对数期):个体数量快速增加,K/2时增长速率达到最高。③稳定期(饱和期):随着种群密度增加,个体因食物、空间和其他生活条件的斗争加剧,同时天敌数量也增长.种群实际增长率下降.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K)时,种群会停止生长.种群增长率为零,即出生率=死亡率,但种群数量达到最大。④达到K值后,仍是种群的数量一般呈锯齿状波动。2、据图分析,图中表示S型曲线;a点的增长率开始增加,b点种群的增长率最大,超过b点种群的增长率开始下降,到c点种群的增长率明显变小,d点种群的增长率趋向于0,种群数量达到K值。从图中分析可知:第8年该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种群数量达环境容纳量的最大值,此时环境阻力最大.在b点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个体数量增长最快,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详解】①据图分析,种群数量最大的是d点,表示环境容纳量(K值)。②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是b点,即值。③该种群迁入后环境阻力开始明显增大的点是c点。④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捕获后种群数量应该维持的点是b点,即值。⑤有害动物的防治越早越好,若该动物为老鼠,灭鼠应该开始的点是a点。故选C。2、A【解析】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可能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分布等,从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但它们并不会改变植物激素本身的作用特点.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详解】①激素只能调节靶细胞的代谢反应,不参与反应;抗体只与抗原结合,也不参与细胞内代谢反应,故①错误;②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故②错误;呆小症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不足导致的,不能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治疗,故③错误;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的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维持的,故④正确;⑤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因为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攻击引起的免疫失调病,是自身免疫疾病,不是过敏反应,故⑤错误;植物的生长发育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但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分布、光合作用等,进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⑥错误;所以只有④一项正确。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点睛】易错点:一是激素不能参与细胞内的代谢反应,更不可能催化代谢反应和为代谢提供能量,它只是体内的抑制信号分子,使靶细胞得到信息后改变其原有的生理活动。二是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等都是免疫失调病,但三者不能混为一谈。3、C【解析】1.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但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传递存在延搁现象。【详解】A、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由图可知膜内电位比膜外低约70mV,A正确;B、由图分析可以得出,b为抑制性突触,因为b的突触后神经元可能出现了阴离子内流导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更大,B正确;C、突触a和b都没有形成动作电位,但突触a为兴奋性突触,突触b为抑制性突触,C错误;D、兴奋在突触间传递过程中需要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因此突触间兴奋的传递有延搁现象,D正确。故选C。4、B【解析】1、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细胞核的结构:①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②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③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④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3、图示结构中:①是内质网,②是核膜,③是核仁,④是染色质,⑤是核糖体。【详解】A、细胞中的结构⑤是核糖体,核糖体部分附着在结构①内质网上,部分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B、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故若破坏结构③核仁,蛋白质的合成则受到影响,B正确;C、④容易被碱性染料如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成深色,C错误;D、图示结构为细胞核,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D错误。故选B。5、A【解析】据图分析,图1中甲乙两种群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图2中甲、乙都以丙为食,则甲乙之间为竞争关系,A正确。故选A。6、A【解析】从图中分析可知:甲乙对丙的起作用,而丙又反作用于甲乙.对照书中的知识如该图代表碳元素的流向,甲、丙都指向乙,乙为CO2库,生产者光合作用能固定CO2,所以丙为生产者,甲为消费者;如该图代表内环境成分中,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且淋巴只能进入血浆,所以乙为血浆,丙为组织液,甲为淋巴;如该图代表能量流动,能量流动为单向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量都可流向分解者,所以丙不可能是分解者,也不可能有相互流动;如该图代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释放相应激素,所以丙为甲状腺。【详解】A、如该图代表碳元素的流向,甲、丙都指向乙,乙为CO2库,生产者光合作用能固定CO2,所以丙为生产者,甲为消费者;A正确;B、如该图代表内环境成分中,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且淋巴只能进入血浆,所以乙为血浆,丙为组织液,甲为淋巴;B错误;C、如该图代表能量流动,能量流动为单向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量都可流向分解者,所以丙不可能是分解者,也不可能有相互流动;C错误;D、如该图代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释放相应激素,所以丙为甲状腺,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B②.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③.h④.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⑤.AB⑥.向左⑦.BC【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是反射弧结构,A是感受器,B是效应器。图2中a是突触前膜、b是突触间隙、c是突触后膜、d是突触小泡、e是神经递质、f是受体,其中a、b、c共同构成突触结构。图3中g和i是静息电位,h是动作电位。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详解】(1)根据图1中神经节可以判断A是感受器,则B是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稍及它所支配的肌肉组成。(2)受到刺激后,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内,形成内正外负的膜电位,所以h表示兴奋部位。(3)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4)①图4测得为静息电位,相当于图5的AB段。若该神经纤维接受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时,该神经纤维Na+内流,膜内外电位分布为外负内正,指针往左偏。②图5中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内流引起的是BC区段的变化。【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突触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电位变化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识图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8、(1)组织液(2)特异性(3)①.过敏②.防卫(4)①.抗原②.更快、更强,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抗体【解析】病原体或疫苗进入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病原体再次感染时,可产生二次免疫反应,快速清除病原体,使人体不患病或表现轻微。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均会使人患病。【小问1详解】感染初期患者皮肤表面形成透明的水疱,其中的液体主要来自内环境中的组织液,是组织液渗出形成的。【小问2详解】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VZV作为抗原,感染后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小问3详解】对一般人而言花粉不属于致病原,某些花粉引起的荨麻疹属于机体的过敏反应,是再次遇到过敏原后产生的,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过强的表现。【小问4详解】接种VarV后,VarV相当于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接种第一剂疫苗一段时间后,应及时接种第二剂VarV,这是因为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过程更快、更强,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抗体和记忆细胞,形成对病原体较长时间的免疫力。【点睛】免疫功能异常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前两者属于免疫功能过强,后者属于免疫功能过弱。9、(1)抽样检测(2)①.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②.需要(3)①.稀释②.无色③.128【解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相关注意事项:(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3)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4)每天计数酵母菌量的时间要固定。(5)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小问1详解】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多、体积小,逐个统计非常困难,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计数。【小问2详解】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不需要另设置对照组;为了防止实验的偶然性,该实验是需要重复实验的。【小问3详解】培养后期酵母菌的数量较多,应该先稀释后再计数。死亡的酵母菌由于失去了选择透过性,会被台盼蓝染成蓝色,因此计数时应选择无色的酵母菌。由于该血细胞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而第2天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则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36-4)÷4×16=128万个/mL。【点睛】本题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理解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10、(1).细胞(2).体液(3).效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