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城乡规划卫生_第1页
环境卫生学:城乡规划卫生_第2页
环境卫生学:城乡规划卫生_第3页
环境卫生学:城乡规划卫生_第4页
环境卫生学:城乡规划卫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卫生学城乡规划卫生

臭!臭!臭!一、城市规划治理瘟疫的历史经验

二、城市和城市化的概念及其发展三、城市生态系统★四、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五、城乡规划和城乡规划卫生的含义六、城市规划的原则★七、自然环境因素对城市规划的卫生学意义八、城市规划的内容和要点★九、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十、村镇规划卫生

一、城市规划治理瘟疫的历史经验工业化→城市化:工业生产环境恶劣,居住环境拥挤脏乱→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水的供应、垃圾及污水处理、传染病防治1、19世纪1)英国

传染病发病率和婴儿夭折率高

水源污染→霍乱流行商业流动→传染病散布快

“公共卫生法”:污水排放、垃圾收集、铺路、供水、

(1848年)新建筑物的建造准则

改良贫民窟的计划:拆除或改建建筑物、(1860年)新的建筑规则

街道→通风、日照

2)法国:

巴黎重建计划:奥斯曼,

1851

核心:干道网的规划与建设严格地规范了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高度,形式,并且强调街景水平线的连续性地下工程:下水道系统公园:城市之肺

公园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非常重要,在公园里市民可以享受到充分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与开敞的空间小结:◆早期的城市规划多是出自于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基本考虑,如城市的给排水、日照、通风、垃圾清运等等

二、城市和城市化的概念及其发展一)城市的形成和发展1、城市的形成:商业、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以农业为主的乡村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

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2、城市的发展:1)资本主义以前:城市数目少、规模小,多分布在灌溉农业发达地区,成为行政、宗教、商业或军事中心;城市人口增长缓慢2)工业发展时期:城市迅速发展,城市人口以惊人速度增长3)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规模以空前速度发展,新城市纷纷涌现

城市发展的显著特征:

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1990年已达50%大城市不断涌现,出现了城市群和城市带

城市聚集区增加

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市群落agglomeration

美国东北海岸的城市地带美国的洛杉矶——旧金山大城市区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德国的莱茵——鲁尔区荷兰的港口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

京津唐城市群

长970千米

4200多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5

城市人口的比例高达90%城市city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人们交往和生活的中心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和环境利用为特点,以集聚经济效益为目的,集约人口、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是国民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和居民生活等各种成分组成的综合复杂体系。二)城市化urbanization城市化的定义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城市化的表现: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城市化的内涵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一个生活方式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城市影响、城市传播和城市带动的外向式的扩散过程城市化实质上就是以内向式集聚为主和外向式推延为辅的综合作用的过程。要注意城市化不单纯是农民进城,它意味着国民经济增长模式、国民生活形态和国民意识的重大转变

逆城市化现象

卫星城

satellitecity→城市带、城市群缓解市区人口压力、分散部分功能拉动郊区经济,推动农村的城市化三、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陆地、人工)人工环境城市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土地、淡水、空气、食物、能源和原料)

地域环境(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1、主体是人

2、生产者和消费者呈“倒金字塔”3、开放的系统

生产者不足→能量和物质都需要从外界输入消费者高度集中→需要大量的能量和物质废弃物排泄量大分解者缺乏→无法通过城市生态系统的循环,将废弃物充分自净→需要输出到系统外无机环境受人类强烈干预→影响消费者的生存环境城市生态系统的定义在城市区域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某些共性具有人为性、不完整性、复杂性和脆弱性等独特的个性稀缺性与聚集性共存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中自然环境因素如其他生物种类、植被、水源、光照、清洁空气、能源、土地等均呈不同程度的稀缺状态。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已从绿色植物转化为人类,消费者也是人类,而分解者组分的稀缺以及部分代替分解者职能的处理设施的不足,使得城市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难以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那样得到有效的分解。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通量大、运转快,又高度开放,人口、文化、信息、建筑、交通等高度密集。四、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全球城市面积只占陆地面积的2%,但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进行活动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和各类废气却占总排放量的78%;消耗了工业木材总使用量的76%;用水占总量的60%城市规模无限扩大,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城市中人口和环境的失衡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城市现实目前,一半以上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30年,每10人中将有6人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每10人中将有7位城市居民。1995年至2005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每周平均增加120万人,每天平均新增大约16.5万人。每3个城市居民中,有1人生活在贫民窟,全球贫民窟总人口为10亿人。在全球范围内,道路交通伤害是第九大死因,其中大部分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者中,近一半是行人、骑自行车或开两轮机动车的人。城市现实城市空气污染每年造成全世界大约120万人死亡,主要死因是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城市空气污染大多是机动车辆造成的,而工业污染、发电以及最不发达国家家用燃料也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大城市结核病发病率高得多。纽约市结核病发病率是全美国平均水平的4倍。在刚果民主共和国,83%的结核病患者居住在城市。城市环境往往不利于身体活动并会助长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在城市,由于过度拥挤,交通繁忙,大量使用机动车作为交通运输工具,空气质量恶劣,以及缺乏安全的公共场所和娱乐/体育设施等,难以开展身体活动。城市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具体体现造成后果环境污染(大气、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废弃物>城市环境的容纳、自净、输出的能力→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被破坏城市空气污浊、出现酸雨、光化学烟雾;城市用水,特别是饮用水水质下降;噪声破坏了城市宁静;垃圾堆积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住房困难、居住条件差,交通拥挤,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能源、资源短缺城市人口增多→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的需求>城市布局形式、结构和市政设施的承受能力住房拥挤,贫民窟、棚户区得不到改建,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人均道路面积不断缩小,交通堵塞,交通事故频繁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使人类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绿化面积小人口激增,工厂、住房用地规模扩大,占用了原有的绿地或可以进行绿化的土地城市绿化覆盖率减少,居民人均拥有的绿地面积大大低于理想生活环境的绿地面积城市环境得不到改善,并日益恶化城市交通拥挤

火车站内人满为患高速公路上拥塞的汽车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垃圾露天既浪费土地又污染环境工业三废排放是城市的主要污染城市中人口剧增,劳动就业形势严峻人才市场招聘会上,上万人竞争2000人的就业岗位大量农民无序进城给交通和就业带带来压力

城市环境噪声的评价指标城市环境噪声是不连续的非稳态噪声A声级dB(A)等效声级:一段时间内测得的不稳定噪声级,可计算成一种稳态等能量声级交通噪声指数(TNI):交通噪声噪声污染级(LNP):交通噪声

城市光污染:光辐射超过一定量时会对生活、生产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来源危害白亮污染

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

视网膜受损、视力下降

白内障发病率高达45%精神衰弱(头昏心烦,甚至发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增加室内温度、火灾、诱发车祸

人工白昼

广告灯、霓虹灯

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

伤害鸟类和昆虫

彩光污染

舞厅、夜总会安装的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

诱发流鼻血、脱牙、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变

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

影响心理健康(烦躁、情绪波动、注意力难以集中)一般粉墙光反射系数:69~80%镜面玻璃光反射系数:82%~88%滑的粉墙和洁白的纸张:90%预防措施:△城市规划

建筑物外墙尽量不用玻璃、大理石铝合金等材料,涂料也要选择反射系数低的欧美一些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限制在建筑物外部装修使用玻璃幕墙,不少发达国家或地区也明文限制使用釉面砖和马赛克装饰外墙

在规划城市夜景照明时就应注意防止光污染合理选择光源、灯具和布置方案,少用大功率的强光源,尽量使用光束发散角小的灯具,并在灯具上采取加遮光罩或隔片的措施等;对灯箱广告和霓虹灯应加以控制和管理△室内装修要合理布置灯光要注意色彩的协调避免眩光合理分布光源光线照射方向和强弱要合适,避免直射人的眼睛△改变生活方式和习惯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五、城乡规划和城乡规划卫生的含义一)城乡规划: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村庄和集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村庄和集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乡土地,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urbanplanning村镇规划

planningofvillageandtown城乡规划基本任务城乡规划是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一体的综合科学;城乡规划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我国现阶段城乡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持续的发展服务,保障和创造城乡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在城市规划中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贯彻人居环境科学理念,建设健康城市,是人类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健康城市(healthcity)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都以健康为中心,营造高质量的自然环境和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保障市民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成为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人类社会发展整体。和谐性整体性持续性高效性区域性参与性独特性2010年世界卫生日:城市化与健康健康城市追求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健康城市是目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全球城市发展的最好选择,是必然趋势和根本出路。城乡规划的宗旨是在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规划设计适宜于人类居住的环境,改善人居环境。人居环境(humansettlementenvironment)人类聚居、生活的环境,包括城市、村庄和集镇,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居环境五大系统人类系统:指人在人居环境中与自然相联系,进行社会活动,人创造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产生影响。居住系统:指住宅、社区设施、城市中心等。自然系统:指气候、水、土地、植物、动物、地理、资源等,是聚居产生并发挥功能的基础。社会系统:指公共管理和法律、社会关系、人口趋势、文化特征、经济发展、卫生服务和福利等。支撑系统:为人类活动提供支持的、服务于聚落并将聚落联为整体的所有人工和自然的联系系统、技术支持保障系统,如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交通通讯系统、物质环境规划等。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生态原则:正视生态困境,提高生态意识;经济原则: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良性互动;技术原则: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原则:关怀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整体利益;文化原则:科学追求与艺术创造相结合人居环境科学(Thesciencesofhumansettlement):是以区域、城市、集镇、村庄等人类聚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

人居环境建设目标充分运用规划手段,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人的居住环境,使人类达到作为生物的人在生物圈内生存的多种条件的满足,即生态环境的满足,以及作为社会人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多种需求的满足,即人文环境的满足。二)城乡规划卫生:是人居环境科学与环境卫生学相互结合的结果。在城乡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利用各种自然环境信息、人口信息与社会文化经济信息,以维持和恢复城乡的生态平衡为宗旨,以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为目标,建立优良的居住环境,以求获得人类生存所需的最佳环境质量卫生部门主要参与城乡规划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对规划部门编制的规划文件和图纸进行卫生审查卫生部门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应进行经常性卫生调查分析城乡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卫生问题及其对环境质量和人群健康的影响,积累资料,提出改进意见,供有关部门修订或调整总体规划时参考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年1月1日颁布施行,对我国城乡科学合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六、城市规划的原则一)确定城市性质,控制城市发展规模1、确定城市的性质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沿革,政治、经济、文化现状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等条件,确定城市性质,作为城市结构、规划布局和建筑设施水平的依据

城市的性质主要取决于一个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中所担负的功能

●鞍山市→全国的钢铁基地,刚都北京市→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首都●避免两种倾向一是以城市的“共性”作为某城市的性质二是不区分城市基本因素的主次或片面强调生产而忽视主要职能

城市的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河南省邯郸市:以纺织为主的轻工业城市→以纺织、钢铁、机械为主的工业城市2、确定城市的发展规模:

城市规模↑↑→人口和工业↑↑消耗原料和能源↑↑交通运输、住宅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压力↑↑环境污染↑↑城市人口↑→居民住房紧张目前世界城市中大约有600万市民无家可归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大都市中,一半市民居住在贫民区

→就业、治安

城市人口过密化

2011年平均密度

200万人口以上城市17935人/KM220~50万人口的城市10346人/KM22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8300人/KM2

原因: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城市用地的发展速度人口数量>=发达国家大城市水平城市化地域面积=发达国家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上海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东京,但是城市化的地域面积仅相当于东京的41%左右●发达国家大城市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半径约

50公里的实际城市化地域范围内我国的特大城市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半径约

10公里的范围内

控制城市人口,使城市人口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是保护城市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方针★2010年后“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小城镇”问题:大城市用地规模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由于人口的惯性增长,大城市人口规模却越来越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大城市不应该控制发展,而是应该通过合理的规划,使城市的人口增长和环境协调发展2)中等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交通枢纽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般不要发展成大城市,应因地制宜地在现有的基础上,使其充分合理地发展3)小城市是大中城市与乡镇间联系的纽带。合理建设小城市,把工业向县城扩散,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工业分布和城市人口分布的重要措施二)远期规划与近期规划结合,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结合

1、远期规划一般在20年左右,近期规划一般以5年为限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城市规划国际论坛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原因有二,一是规划不合理,二是不遵守规划,二者比例是三七开。也就是说,城市风貌被破坏,七成原因是当初的规划被更改按照《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一旦形成不得轻易更改,地方政府如果擅改规划也要受到处罚,触犯法律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2、总体规划:确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估计人口发展规模,根据规划定额指标确定城市各种用地规模并安排功能分区,制定旧城区的利用和改造规划,制定给水、排水、供电、交通等各项工程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落实规划实施步骤等3、详细规划:总体规划的具体化,要对近期建设的用地和各项工程项目作出具体安排三)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城乡规划法》中指出:编制城市规划应当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

城市规划要安排好合理的功能分区,防止环境污染在大城市和环境污染已经严重的地区,一般不能新建、扩建大型工业在居住区、水源卫生防护区、风景游览区等用地内,不应建设污染环境的企业要妥善安排公共卫生设施的地点居住区要配置足够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各种公共建筑,城市建设要充分利用地形、水面和绿地、把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天然水体、绿地与现代化建筑群融为一体,防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持生态平衡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四)加强安全防患,促进人际关系城市的安全是人居环境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考虑城市的交通安全、公共安全、防灾减灾能力城市规划应该通过物质环境的建设来促进人们面对面的交往,以降低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人类社会生活的和谐城市规划的原则

确定城市性质,控制城市发展规模远期规划与近期规划结合,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结合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加强安全防患,促进人际关系※城市规划时应具备城市和区域的经济、社会、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和现状情况等基础资料※城市规划需要规划、城建、卫生、环保、水文、气象、地质、工业、交通、通讯、房地产等多个部门的参与卫生部门主要收集人口年龄构成和自然增长率,居民健康状况指标,各种地方病、传染病、慢性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等资料;有关环境质量与居民健康关系的资料;公共场所的卫生条件,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现状和发展计划等资料

七、自然环境因素在城市规划中的卫生学意义

充分利用对健康有益的良好自然因素,改造不利因素

一)气象因素1、太阳辐射2、风3、温度4、降水量

太阳辐射的强度和日照率:建筑物的间距、朝向、遮阳街道东西走向→住宅得到足够的日照

降水量:城市小气候的改善、绿化、建筑物防潮和城市排水系统

风:工业区的配置及其与居民区的相互位置

街道的走向●按常年主导风向把工业区设在居住区的下风侧●季候风,避开冬夏对吹的风向把工业区按最小风频的风向,布置在居住区的上风向●南方炎热地区,城市街道走向可沿夏季主导风向布置,使风能吹入市中心。北方寒冷地区或多风沙地区,街道走向可与冬季主导风向垂直或成一定角度●有台风和风沙的地区,应在城市周围设防风林●冬天有寒风和暴风雪的地区,城市用地应选在受冬季主导风向影响小的地区,并在城市用地的上风侧建造防风林二)地形: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排水、日照●

盆地、谷地不适宜布置排放有害气体的工业●地形完全平坦不利于排水,●坡度太大又会对建筑物的布置、市内交通和居民生活带来困难●0.3%左右的坡度比较理想●城市各项设施对用地的坡度都有一定的要求:铁路、机场用地需要在比较平坦的地区三)水

优质的深层地下水和地面水可作为水源水

地面水的下游可接纳经处理后的城市污水

工业区不能设在城市水源的上游

建立水源卫生防护带

城市水源的上游保护区内严禁设置排放有害废水的工厂

地面水还能改善城市的小气候、美化环境●把地面水组织到城市用地内,结合绿化和风景点建设四)土壤:地下水位高以及沼泽地区的湿土壤和不易渗水的土壤容易积水和孳生蚊子,并使建筑物受潮曾被有机物污染而无机化过程尚未完成的土壤,不能用做居住区用地八、城市规划的内容和要点★一)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确定城市规模(citysize)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通常以人口规模来表示

城市的人口发展规模,主要取决于城市的性质和

构成城市的基本部门的发展计划

考虑流动人口以及城市人口的性别和年龄的组成

流动人口:在城市中没有城市户口的非常住人口●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与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有关大城市、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风景旅游城市等数量比较大,可以在百万以上,并且各大城市中流动人口居住的时间也比较长

●流动人口与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非常密切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加剧能源、水资源和副食品供应短缺,环境恶化甚至犯罪率增加,传染病流行等城市社会环境问题

城市的繁荣、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劳动力

大量的流动人口城市环境容量(cityenvironmentalcapacity)是指环境对于城市规模以及人类活动提出的限度,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和安全卫生要求前提下,在满足城市经济、社会等各种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通过城市的自然条件、现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文化历史条件等的共同作用,对城市建设发展规模以及人们在城市中各项活动的状况可承受的容许限度。

城市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事业用地、绿化用地、特殊用地城市功能分区:FunctionalDistrict将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如住宅、工厂、公共设施、道路、绿地等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布置,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二)城市功能分区

★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则:1、城市一般设居住区、工业区、对外交通运输和仓库区、郊区。根据具体情况还可设文教区、高科技区、风景游览区、金融贸易区等2、居住用地应选择城市中卫生条件最好的地段3、工业用地按当地主导风向配置在生活居住用地的下风侧、河流的下游。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中间配置绿化防护带5、为了保证居住用地的卫生条件,各功能分区的用地选择应同时进行。改建、扩建的城市在选择新区用地时,应考虑与旧城的关系以及旧城的改造和利用问题

4、保证在到达规划期时,各功能分区仍有进一步扩展的余地,并保证各部分用地能协调发展。在卫生上不允许工业区发展到包围生活居住区,或铁路包围城市的用地

三)各主要功能区的规划卫生1、居住区规划卫生

居住区以住室为主,有一定的建筑规模,并有与之相配套的公共设施以及室外绿化等,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的居住集合体

1)居住用地的选址

Ⅰ选好基地:●基地和周围环境不应存在污染源●切不可因贪图廉价的土地而把住区建设在垃圾堆场上或废气排放源附近

Ⅱ保护基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Ⅲ符合城市居民居住生活的需要

●良好的自然环境

日照良好,风景优美,环境宁静、清洁….●高质量的社会环境

学校,文体设施,人际交往的社区中心….●提供高水平的基础设施

公共交通,通讯网络,上下水道,环境卫生设施….Ⅳ考虑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的关系

●居住用地应布置在工业用地主导风向的上风侧

居住用地应在工业用地的上游●集中布局和分散布局相结合符合居住卫生条件下,尽可能缩短居住区与工业用地的距离

●工业分区的用地规模与其就近安排的生活用地的规模应保持一个恰当的比例

●考虑其自身未来发展和工业用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和用地发展的方向

2)居住区的规划布局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目的:要将住宅、公共设施、道路和绿地等,通过不同的规划手法和处理方式,将其全面、系统地组织、安排、落实到规划范围内的恰当位置,使居住区成为有机整体,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Ⅰ建筑设计和群体布置多样化●重视、体现地方特色和建筑物本身的个性建筑单体:南方通透,北方封闭群体布置:南方开敞→通风降温北方南敞北闭→太阳照射升温防止北面风沙的侵袭Ⅱ公共服务设施:方便生活、有利管理、美化环境●住宅楼的底层不应设置有敲打的修补作业或餐馆

●中小学适宜设在居住小区边缘次要的道路上,不受城市干道交通噪声的干扰,有足够的运动场地

●偶然性使用的公共建筑,象商店、医院、药房等可以相对集中形成文化娱乐和商业服务中心,服务半径一般在800~1000米

Ⅲ外部空间环境的要求:宁静、舒适、安全●保证有效的日照与通风

●足够的绿地与健身设施●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低●合理布置垃圾收集站、污水处理场●集中供热、燃气、供排水系统、地面绿化、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和处理等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Ⅳ留有发展余地,构思新颖,体现特色3)《广州市生态城市规划纲要(2011年~2020年)》

保证充足的户外自然休憩空间

小区的绿地率不得少于30%

空间布局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充足的日照、清新的空气、良好的通风、洁净的水面

提倡环保节能理念,充分利用环保材料、节能材料,使用太阳能,节约用水,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新居住区不得设置综合功能

住宅楼内不得设置饮食娱乐和摩托车维修等功能4)居住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Ⅰ建筑容积率(Plotratio,Floorarearatio):

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这个比值越小,则居住区容纳的建筑总量越少.Ⅱ人均居住面积定额:平均每人所占卧室、起居室等的面积。居住面积定额直接影响人们生活居住的卫生条件。Ⅲ居住建筑密度(densityofresidentialbuilding):居住建筑密度是居住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基底面积是指建筑物首层的建筑面积。居住建筑密度过高则院落空地相对减少,影响绿化和居民室外休息场地,房屋的间距、日照、通风也将不能保证。Ⅳ居住区人口密度:每公顷居住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成为人口毛密度(residentialdensity)。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称为人口净密度(netresidentialdensity)。从卫生学角度出发,城市规划应采用较低的人口净密度。因为人口净密度增高,则人均居住建筑用地面积和居住面积减少,人群密集,接触频繁,使传染病易于流行;且建筑密度提高后,影响住宅的通风和日照。 5)城市中的医疗卫生设施的布置应设在环境卫生优良、交通方便、安静而接近居民区的地段,传染病院应设在城市的边缘广州市的大医院,尤其是传染病院的选址是否合理?

2、工业区的规划布局1)按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Ⅰ消耗能源多、污染严重、运输量大的工业→独立的远郊工业区Ⅱ污染较轻、运输量中等的工业→城市边缘的工业区Ⅲ污染轻微或无污染及运输量不大的工业→居住区内的独立地段用城市道路或绿化与住宅建筑群隔开2)按城市规模、工业企业的数量和性质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工业区每个工业区内可相对集中地布置若干个工业企业

注意:工业过于集中→交通和环境污染的集中工业过于分散→各种设施的相互协作和使用效率降低

《广州市生态城市规划纲要(2011年~2020年)》工业布局要合理调整,严格控制老城区工业用地发展,并逐步外迁老城区工业,调整完善中心城区外围工业园区,重点发展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保税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天河软件园(新区)、广州科学城、云埔工业区、南沙临港工业基地等工业开发园区,使整个城市的工业布局结构合理,功能分区明确,设施配套完善3、城市交通urbantransportation的规划

线网覆盖率高的公共交通系统

以地铁、轻轨为主的公共交通骨骼体系1)公共交通的规划《广州市生态城市规划纲要(2011年~2020年)》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积极构筑以快速道路与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城市交通网络2)铁路、机场、长途汽车站以及各级公路的布置

防止尾气或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铁路不应将城市包围或分割,并且尽量不要穿越市区,否则应该尽可能采取立体交叉道路或地铁的方式

对外过境公路应从城市外围通过

长途汽车站可设在市区边缘,与市内的交通干道、铁路客运站等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民用机场应布置在郊区,从机场到市区乘机动车辆大概需要30分钟

4、城市绿地规划城市绿化(urbanafforestation)在城市中栽种植物和利用自然条件以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景观的活动。1)绿化的卫生学意义Ⅰ调节和改善小气候:气温、气湿、热辐射和风速Ⅱ净化空气,降低噪声

效果:树林>灌木>草坪

保护和恢复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建设结构优化、功能高效、布局合理的绿地系统合理配置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Ⅲ对人类有良好的生理和心理作用

树木→负离子→人类的身心健康心理效应:满足感、安逸感、活力感和舒适感神经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

调节视神经的紧张度Ⅳ防震减灾

切断火灾蔓延,防止飞火延烧→扑灭火灾,控制火势,减少火灾损失

提供避难场所《防震减灾法》: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防灾减灾功能,并纳入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是绿地规划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2)绿化用地的组成和布局绿化用地:公共集中绿地(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街道绿地、防护绿地)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应与城市的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体系相协调,在全市均衡分布,点、线、面结合,保持绿化空间的连续性点:市级、区级各类公园和居住区公园;线:林荫道、街道绿地、河滨绿地;面:广泛分布在居住小区内的组团绿地和宅间绿地

立体绿化(墙面、屋顶、阳台绿化

)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应纳入减灾的思想和措施,规划防灾救灾环境,加强城市的减灾能力,尤其是各类重要生命线工程自身的防灾救灾能力九、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城市人居环境一)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ecocity1、生态城市ecocity定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安全舒适,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资源永续利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最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的特点2、城市生态化的内容: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明

3、生态城市的要求:1)良好的区域景观和生态环境2)各类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3)因地制宜地确定植被的覆盖率和乔、灌、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