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含答案)_第1页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含答案)_第2页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含答案)_第3页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含答案)_第4页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班级:考号:

题号——总分

评分

一、基础知识(25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确凿(zWo)桑根(sh3n)珊瑚(shuWn)收敛(liAn)

B.他谷(bi)蝉蜘dui)聋甲(kul)锡箪(b6)

C.皂蓑(j近)感馋色狗尴尬(gM)贪擘(匕n)

D.踉照(qiAng)书挈(shii)枉然(w&ig)p咒(zd)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朗润噫亮抖擞干躁B.贮蓄喉咙睫毛响晴

C.化妆粗犷干涩澄清D.屋檐凄冷碣石蟋蟀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俘,上山赏雪。

B.春华秋去,没有那海藻的春风,又那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收成呢?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使在场的专家也馋叹不目。

D.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辔无单,开始向我求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B.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令小朋友在草地上快乐地踢球、赛跑、捉迷藏。

C.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出征马里亚纳海沟,执行大约7000米左右的海试任务。

D.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5.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秋天的怀念》——散文——史铁生——当代作家

B.《散步》——散文——莫怀戚——当代作家

C.《金色花》——小说——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D.《荷叶母亲》——散文诗——冰心——当代作家、诗人

6.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1

7.默写。

(1)"”,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杨花落尽子规啼,o(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综合性学习。

今年三月份,国务院首次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学校决

定开展以“尚阅读,扬正气”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8.班级举行“全民阅读”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

论。

材料一:近几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众多民间阅览室、图书馆建成,阅读推广公益组织成长起来了,自

动借书机、流动借书车、流动图书角和24小时书店在各地出现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

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

材料二: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

馆3112个,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5册,这和国际标准相比,存在显著差距。“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

潮依旧蔓延,一些书店生存艰难。

探究结论:

9.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上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补写出下联,使之与上联构成对

偶。

上联:学习成就人生路

下联:阅读

10.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

字数60字左右。)

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则

有豪放之气。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

你的帖子:

二'阅读理解(35分)

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都是古代用来表示尊敬的称谓,你知道具体所指吗?

2

尊君在不尊君:

待君久不至君:

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

12.古代还有一些尊称,你能写出两个来吗?

13.客人问元方的父亲在不在家,元方直接回答“已去”行不行?为什么还要加上“待君久不至“一句?

14.文中有一个词可以作为“文眼”,暗示了主题,这个词是:。

15.从本文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阅读

感念老师

阎连科

有一天,不知从何而来的一只小鸟落在我书房外的窗台上。我正在写作,没有介意它的存在,于是它

就渴求地望着我,几声喟啾,待我抬起头来,它却抖抖羽毛,扬长而去。一切都如一次神谕的暗示,都如

羊皮书上留下的一行不可解读的文字。几天之后,一场雨后,当阳光透窗而入时,我看见书房外的窗台裂

缝里,横卧着一支羽毛,从羽毛的下面,小心翼翼地长出了一滴嫩黄细小的苗芽。

我把这棵苗芽移栽到了楼下的草地。后来,它竟长成了一棵小树。

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老师。他瘦小、干净,讲略带方言的普通话,无论是板书,还是

毛笔,再或钢笔的书写,都有魏体的风骨,是那种魏、柳相糅的风派。他不光字好,课也讲得甚好。在我

那时的感觉中,他的学问不仅在学校,在镇上,乃至在全县都是最好的。

每年过年的时候,村里许多的体面人家,都要请他书写对联。年前的几日几夜,他写对联能写得手腕

酸痛。为写对联熬至三更五更,甚或通宵,并不是件稀少的事,和农人在麦季里连夜在场上打麦一样。

从小学升至初中,他还是我的语文老师。课本上有篇文章,题目好像是“列宁祭”,作者千真万确是斯大

林,是斯大林给列宁写的一篇祭文,很长,三大段,数千字,是我那时学过的课文中最长的文章。老师用

三个课时讲完课文以后,让我们模仿课文写篇作文,我便种瓜得瓜地写了作文,很长,三大段,数千字,

是我那时写过的最长的作文。

过完周末,新一节的语文课上,老师把批改后的作文分发下来,我的作文后面有这样一行醒目的红笔

批语:“你的思路开了,但长并不等于好文章。”然而,在之后不久的一次学校组织的全校优秀作文展示中,

文好、字好的,都被语文老师推荐上去,挂在校园的墙壁上展出,就像旗帜在旗杆上招展飘扬一样——这

其中有我的。

3

有我那篇最长的作文。

后来,我的作文写得都很长,因为我“开了思路”。现在,我在努力把文章写短,因为我终于明白,“长

并不等于好文章”。

前些时候,我回家乡电视台做有关我的人生与写作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突然播放片花,片花中有三个

人在讲我的过去,讲我过去的学习、读书和劳作。他们分别是我的母亲、战友和我的老师。当我看见这位

30年前教过我四年语文的张梦庚老师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我猛然哭了,眼泪夺眶而出。

他已经老了,七十多岁,但依然瘦削、干净,讲略带方言的普通话。

而我,是讲略带普通话的方言。

而我,已人至中年。

从家乡做完节目回到北京,天气酷热,但我楼下的那片草地却还依然旺茂。草地中的那棵小榆树,又

长高了许多,在风中摇来摆去,正有几只小鸟在栖枝而歌。

16.作文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小树”,有什么特别用意?

17.选文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8.“他已经老了,七十多岁,但依然瘦削、干净,讲略带方言的普通话。”这句话和文中哪句话相照应?“而

我,是讲略带普通话的方言”有什么深刻含义?

19.在老师看来“长并不等于好文章”,但是为什么“我那篇最长的作文”却被语文老师推荐上去,挂在校园的

墙壁上展出?

阅读

看春

丁立梅

①城里的春天,多半是零碎的,小打小闹着的,不过是人家窗台的一盆花,城边河畔的一排柳。乡下

的春天却全然不一样,乡下的春天,是极讲排场的,仿佛听到哪里“哗”一下,成桶成桶的颜料,就花花绿绿

泼下来,染得满田满坡皆是。这时的乡村,像油画,是最有看头的。

②于是去乡下看春天。

③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叫新曹的小镇,它有五万亩的油菜地。车子在修得平坦宽敞的乡间道上,一

路奔去,奔向那菜花深处。以为就到尽头了,哪知车子一拐,竟又撞上一片菜花地,又铺开一片黄色汪洋,

绵绵不绝。同行中一人问:“美吧?”我笑无语,不堪说,只任一双眼睛,掉进那汪洋里。古有女子“对镜帖

花黄",我想这花黄,该是菜花的颜色才对,眉心一点艳,有惊心之感。

④跟一些植物相认,不是初相识,是久别重逢。牛耳朵、刺艾、乳丁草、三叶草……这一些,我多么

熟悉!乡下是草们的天堂,草们是羊的天堂。小时养羊,天天提了篮子去挑羊草。却贪玩,在草地里捉蚱

蠕,或扣了篮子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等到日落西山了,才想起篮子还是空的呢,野地里,随便找几根草

秆,把篮子架空,然后割一把青草,摊上面,看上去,就是满满一篮子翠绿了。回家,在大人面前晃一下,

让他们看是满篮子青草呢,趁他们不注意,人已溜到羊圈边,把那把青草扔进去。大人问起,草呢?响亮

地回答,羊吃了。真是可怜了那些羊,半夜里饿得直叫唤。

⑤不知现在的孩子,玩不玩我们小时玩的游戏了。不知现在的羊,还会不会半夜饿得直叫唤。我看到

草地上有一群羊,正悠闲地吃着草,同去的惊喜地叫:“羊哦。”同去的老先生神态安详,说:“羊有什么看

头?”莞尔。

⑥蚕豆花开了,星星点点,伴在菜花旁,像撒下无数的小眼睛。白萝卜的花,是粉紫的,小蜜蜂们围

着它嗡嗡,我好不容易等到一只停在花蕊上,给它拍了一张照。一种叫婆纳头的草,开粉蓝的花,花细小

得像米粉。我拉近镜头,拍下那粒粉蓝。再看显示屏上,分明是一朵美得让人心疼的花呵,像乖巧的小女

儿。这野地里,到底还藏了多少美?无论卑微与否,它们都认真地绿着,开着花,不辜负春天。我想,这

才是活着的真姿态吧。

⑦看见养蜂人,正在路边忙碌。头上裹着头巾,脸上刻着岁月沧桑。这些养蜂人,据说是从闽浙那一

带来,他们天南地北地追着花跑,此处花谢了,又将迁徙到他方,去寻找花开。一旦成为养蜂人,四处漂

泊将贯穿他们一生,他们幸福吗?我看过商场货架上摆放的蜂蜜,一瓶一瓶,盛满甜蜜芳香,想那里面该

有多少花的魂蜂的魄,还有养蜂人的颠沛流离?这世上,很多时候,苦乐自知,好好活着,才是本质。我

唯愿这个春天,他们是快乐的。

(选自《阅读与作文》)

20.如果将本文标题改为“赏春”,你觉得如何?

21.请任选一个角度对开头一段略作赏析。

22.第③段中加点的“掉进”一词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

23.第⑥段描写的是田地里的野草野花,但作者通过这细微的花草,却看到深刻的人生哲理。试体会作者

在这段文字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24.文章结尾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作文(50分)

25.有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一是青春,二是健康。”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又

5

何止于此呢!

请以《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戏剧外)。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6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A.珊瑚(shu&n)------(shan)

B.蝉蜕(dui)------(tui)

C.正确

D.书塾(shb)-----(shu)

故答案为:Co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

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

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2.【答案】A

【解析】【分析】A.干躁——干燥

BCD.正确。

故答案为:Ao

【点评】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

习中注意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同时还

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3.【答案】D

【解析】【分析】A.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伙伴。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B.春华秋实: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C.惊叹不已:满口赞赏和赞叹他的一手绝活使人惊叹不已形容因为惊奇敬佩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感受

至深。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D.暴怒无常:脾气非常恶劣,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形容人很容易发怒。而且很没有规律。属不合语

境,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

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

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

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答案】D

【解析】【分析】A项属于语序不当,应该改为“冬天的济南”。故A错误。

B项属于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除“令”字。故B错误。

7

C项属于用词赘余,“大约”和“左右”语义重复,应该删除其中任何一个即可。故C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病因即

语感审读法,通过读来判断病句的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即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法,先

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其次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

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要提高

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5.【答案】C

【解析】【分析】ABD.正确。

C.《金色花》--散文诗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不是小说。

故答案为:Co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

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6.【答案】(1)排比

(2)拟人

(3)排比、拟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1)排比的标志:使人…使…使人…(2)“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反复;“春

天的脚步近了”运用了拟人;(3)“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运用了排比、拟人。

故答案为:排比;拟人;排比、拟人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判断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首先要明白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

根据这些定义进行判断。

7.【答案】(1)吹面不寒杨柳风

(2)闻道龙标过五溪

(3)小桥流水人家

(4)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

写错的字有:“杨、”

故答案为:⑴吹面不寒杨柳风⑵闻道龙标过五溪⑶小桥流水人家⑷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

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

的完成作答。

【答案】8.全民阅读的进展令人欣喜(或: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但发展道路还很漫长(或:

8

但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

9.助推中国梦(或:铸造正气魂......)

10.读书可以读书可以益智。多读书使人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维深刻。郑樵读古今之书,通百家之学,

最终成为知识渊博的史学家。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

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

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对联的补写。解答对联题,一般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的意思

大致确定与之意思连贯、相对的内容;再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征;最后从整体

把握,进行微观的调整和修改。

⑶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

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8.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探究。材料一,主要介绍了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材料二,介绍

我国的全民阅读率虽有上升,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将这两点信息用一句话加以表述即可。即:我国全民阅

读的进展令人欣喜,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故答案为:全民阅读的进展令人欣喜(或: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但发展道路还很漫长(或:

但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

9.本题考查对对联。根据对联的基本要求,以“全民阅读”为内容加以拟写,对仗工整即可。

故答案为:助推中国梦(或:铸造正气魂……)

10.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解答时,结合材料已给出的内容,仿照材料结

构,以读书为主题,首先明确读书的作用,然后举例子加以论述,注意表达流畅,有文采。

故答案为:读书可以读书可以益智。多读书使人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维深刻。郑樵读古今之书,通百

家之学,最终成为知识渊博的史学家。

【答案】11.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古代尊称对方,相当于“您”;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2.如“令尊”“令堂”等。

13.不行。加上这一句既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又回答了不在的原因。

14.信

15.如“人要守信”“人无信而不立”。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

举礼仪、称谓、名号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

惯。

⑵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

9

名号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⑶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赏析即可。

⑷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

的分析即可。

⑸本题考查阐述观点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有机的融入自己

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或者观点看法。组织答案必须有理有据,或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和把握。需要平时加以积累才行。尊是对对方的称呼,所以尊君是对

对方父亲的尊称;家是对自己的谦称,所以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尊称;.君是对对方的尊称,也就是我们现

在说的您。

故答案为: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古代尊称对方,相当于“您”;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需要平时加以积累才行。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句子含义的分析

能力。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

舍姐、舍妹。

故答案为:如“令尊”“令堂”等。

13.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句子的理解能力。元方的父亲之所以离去,是因为有人过了期限不来,点明了是对

方失约,加上这一句既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又回答了不在的原因。

故答案为:不行。加上这一句既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又回答了不在的原因。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能力。“期日中,过中不至“所以元方父亲才离去,元方指出友人

“失信与人”,因此关键字是“信”。

故答案为:信。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把握能力。根据“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关键字是‘信”和“礼”,因此围绕“信”和“礼”来思考写出答案即可。

故答案为:如“人要守信”“人无信而不立”。

【答案】16.作者以树自喻,借助榆树的成长,突出自己在老师春风细雨般的教育下,一步步走上文学道路,

成长为一棵大树、一个人才的过程,抒发了对老师的感念之情。

17.村里体面人家过年时都请张老师写春联。一方面从侧面印证了上一段中所叙述的张老师的字写得好,

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村里人对张老师的敬重。

18.与第三段中的“他瘦小、干净,讲略带方言的普通话”相照应。“而我,是讲略带普通话的方言”则表现出

张老师对“我”的影响之大,从侧面表现出“我”对张老师的感激之情。

19.通过这一事件表现当时张老师对“我”的鼓励,也表明张老师善于教育和引导学生,是一位非常关心学生

的好老师。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

10

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

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⑵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

内容来分析。

⑶本题考查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

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⑷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

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

的主要内容。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要答出树与人的联系:作者以树自喻,借助榆树的成长。还要答出树与人健

康成长的原因。是老师教育帮助的结果,突出自己在老师春风细雨般的教育下,一步步走上文学道路,成

长为一棵大树、一个人才的过程,抒发了对老师的感念之情。

故答案为:作者以树自喻,借助榆树的成长,突出自己在老师春风细雨般的教育下,一步步走上文学道路,

成长为一棵大树、一个人才的过程,抒发了对老师的感念之情。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第一问,结合“每年过年的时候,村里许多的体面人家,都要请他书写对联”,

概括为:村里体面人家过年时都请张老师写春联。第二问,一方面从侧面印证了上一段中所叙述的张老师

的字写得好,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村里人对张老师的敬重。

故答案为:村里体面人家过年时都请张老师写春联。一方面从侧面印证了上一段中所叙述的张老师的字写

得好,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村里人对张老师的敬重。

18.本题考查照应手法及句子理解。第一问,结合“他已经老了,七十多岁,但依然瘦削、干净,讲略带方

言的普通话”此句是对人物的外貌描写,与第③段的开头描写相照应。第二问,“而我,是讲略带普通话的

方言”此题要答出作者有这种变化的原因,也就是张老师对“我”的影响。这样自然就应该答出“我”对张老师

的感激之情。

故答案为:与第三段中的“他瘦小、干净,讲略带方言的普通话”相照应。“而我,是讲略带普通话的方言”

则表现出张老师对“我”的影响之大,从侧面表现出“我”对张老师的感激之情。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这道题主要从表现人物性格或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作答。“我”那篇最长的作文

却被语文老师推荐上去,挂在校园的墙壁上展出,表现当时张老师对“我”的鼓励,也表明张老师善于教育

和引导学生,是一位非常关心学生的好老师。

故答案为:通过这一事件表现当时张老师对“我”的鼓励,也表明张老师善于教育和引导学生,是一位非常关

心学生的好老师。

【答案】20.不好。因为“看春”几乎不带有感情色彩,从而能客观地引领读者走进春天,春天美的感受由读

者自己得出。若改为“赏春”,一个“赏”字就暗示了读者•春天很美,太直接,有先入为主的嫌疑。

11

21.“零碎的”与“讲排场的”构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乡下春天最有看头,从而引起下文到乡下看春天的叙述。

22.“汪洋”指的是无边无际的菜花地,句中的“掉进”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陶醉于菜花深处的情景,流

露出对无边无际的菜花的喜爱之情。

23.无论卑微与否,细微的花草都认真地绿着,开着花,不辜负春天。言外之意是,人和这些花儿草儿一

样,天生平等,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认真地活着,就是美丽的人生。

24.表达了作者对养蜂人的深深祝福之情。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

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

⑵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

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⑶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

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

⑷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

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

的主要内容。

⑸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需根据文章内容以及主旨思想作答。

20.本题考查标题的赏析。“赏春”重在“赏”,给人一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感觉;“赏”直接就交代了事物

的美好,没有了悬念。“看春”,看似平淡,但正如文章内容一样,是慢慢的看,带动了大家的情感,让大家

感觉越来越亲切,越来越美,有一个渐入的过程,这样更引人,所以不换最好。

故答案为:不好。因为“看春”几乎不带有感情色彩,从而能客观地引领读者走进春天,春天美的感受由读者

自己得出。若改为“赏春”,一个“赏”字就暗示了读者春天很美,太直接,有先入为主的嫌疑。

21.本题考查语段的赏析。题干要求角度自定,所以可从最容易的修辞入手。首两句即可看出,将城里的

春与乡下的春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乡下春天的美丽,引出下文。

故答案为:“零碎的,,与“讲排场的,,构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乡下春天最有看头,从而引起下文到乡下看春天的

叙述。

22.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

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因素进行揣摩。眼睛掉进“汪洋”,看似无理,但与前文内容结合,就明白了其意思。

“竟又撞上一片菜花地,又铺开一片黄色汪洋”,“汪洋”指的就是无边无际的油菜花地,“掉进”形象地写出了

目之所及处都是黄色的花,目光已无法逃离这片美景,表现了花开美的程度。

故答案为:“汪洋”指的是无边无际的菜花地,句中的“掉进”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陶醉于菜花深处的情

景,流露出对无边无际的菜花的喜爱之情。

23.本题考查文段深刻哲理的体会。通读第六段,会发现作者由普通的花草,感悟到“无论卑微与否,它们

12

都认真地绿着,开着花,不辜负春天”,联系我们的人生,正是如此,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我们此生

努力,尽我所能的生活、工作、学习,那就无愧于人生。

故答案为:无论卑微与否,细微的花草都认真地绿着,开着花,不辜负春天。言外之意是,人和这些花儿

草儿一样,天生平等,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认真地活着,就是美丽的人生。

24.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体会。读文章的末句,由“唯愿”“快乐”两个词,可以看出表达了作者对养蜂人的美

好祝愿,希望他们生活快乐美好。

故答案为:表达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