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教学设计_第1页
文学作品教学设计_第2页
文学作品教学设计_第3页
文学作品教学设计_第4页
文学作品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作品教学设计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文学作品的教学设计,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题为“民间故事”,包含了《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等经典民间故事。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这些故事的文学特点、情节理解、人物分析、寓意启示等方面展开。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接触过一些民间故事,对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手法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教材中的民间故事,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通过对比不同民间故事之间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间故事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分为四个方面:文化自信、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审美创造。

1.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民间故事,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比不同民间故事,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和理解问题,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语言能力:在阅读和讨论民间故事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词汇积累、句子理解、文章分析等。同时,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审美创造:引导学生体验民间故事中的艺术美,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民间故事进行改编或创作,提升他们的审美创造力。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1)理解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民间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等特点。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民间故事的内涵。

(2)分析民间故事的情节、人物和寓意: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民间故事,学生需要学会分析故事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和寓意,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3)体验民间故事的审美价值:本节课重点让学生感受民间故事中的艺术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教学难点:

(1)理解民间故事的集体性和传承性:民间故事的集体性体现在它是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传承性则体现在它得以世代相传的特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这一概念,需要教师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讲解。

(2)分析民间故事中的寓意:民间故事往往具有深刻的寓意,学生需要学会从中提炼出寓意,这可能对他们来说较为困难。

(3)创作实践:在改编或创作民间故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将抽象的民间故事转化为具象的文字表达,这可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针对上述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讨论、写作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通过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教学资源1.软硬件资源:教室、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打印机、书籍、文具等。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班级微信群、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等。

3.信息化资源: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相关民间故事的电子资料、在线词典、参考文献等。

4.教学手段:讲解、示范、讨论、小组合作、写作、朗读、问答等。

5.教学辅助工具:PPT、教学卡片、思维导图、实物模型等。

6.评价工具:学生作业、课堂表现记录、小组讨论评价表、学生自我评价表等。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民间故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听说过《牛郎织女》和《孟姜女哭长城》吗?”(举例说明)这些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民间故事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民间故事的基本概念。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流传的口头文学作品,它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两个具体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讲述了牛郎和织女相爱却被王母娘娘分开的故事,而《孟姜女哭长城》则讲述了孟姜女寻夫送寒衣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展示了民间故事的独特魅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民间故事的集体性和传承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民间故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民间故事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民间故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间故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民间故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知识点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民间故事的基本概念: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流传的口头文学作品,它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

2.民间故事的类型:民间故事可以分为神话故事、传说故事、民间童话、民间笑话等类型。

3.民间故事的情节结构:民间故事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引子、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4.民间故事的人物形象:民间故事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主人公、配角、反派角色等。

5.民间故事的寓意启示:民间故事往往具有深刻的寓意,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表现,传达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6.民间故事的传承与弘扬:民间故事的传承与弘扬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7.民间故事的审美价值:民间故事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寓意深刻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给人们带来审美享受。

8.民间故事的改编与创作:在保持民间故事原貌的基础上,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改编和创新,使其更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作业布置与反馈1.作业布置:

(1)请学生选择一个民间故事,对其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寓意启示等。

(2)请学生思考一下,民间故事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阐述。

(3)请学生尝试对一个民间故事进行改编,可以是对故事情节的调整,也可以是对人物形象的改变,要求改编后的故事仍然保持原有的寓意和主题。

2.作业反馈:

(1)在批改学生对民间故事的介绍时,重点关注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寓意启示的把握程度,以及对故事的理解深度。对于描述不准确或理解有误的部分,需要给予指出,并提出改进建议。

(2)在批改学生对民间故事在现代社会中意义和价值的思考时,关注学生的观点是否独到、论述是否清晰、逻辑是否合理。对于表述不清楚或逻辑混乱的部分,需要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改进表达方式。

(3)在批改学生对民间故事改编的作品时,关注学生对原有故事的改动程度、改编后的故事是否仍然符合原有的寓意和主题。对于改动过大或偏离原意的部分,需要给予提醒,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民间故事的基本元素。教学反思今天的课讲民间故事的感觉挺好的,学生们听得很认真,参与度也很高。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我在讲解民间故事的寓意启示时,学生们都陷入了深思,我能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着对知识追求的光芒。

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分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小组的讨论过于热闹,反而忽略了了对民间故事深层次内涵的探讨。下次,我可能需要更加明确地给出讨论的方向和深度,引导学生们更好地聚焦于问题的关键。

此外,我觉得在作业布置上也可以做得更加精细。像今天这样开放性的作业,虽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但也有可能导致一些学生作业质量的不均衡。下次,我可以尝试给出更具体的作业要求,比如针对民间故事的情节、人物、寓意等方面,设计一些选择题或者填空题,这样既能让学生巩固知识,又能保证作业的完成质量。

最后,我觉得我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有时候,我可能会说得过于快,导致学生们听起来有些吃力。我需要更多地练习,让自己的语言更加简洁明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板书设计1.民间故事的基本概念

(1)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流传的口头文学作品。

(2)具有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

2.民间故事的类型

(1)神话故事

(2)传说故事

(3)民间童话

(4)民间笑话

3.民间故事的情节结构

(1)引子

(2)发展

(3)高潮

(4)结局

4.民间故事的人物形象

(1)主人公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