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难点03课外文言文阅读(六考点六技巧)
八命题趋势
从整体上看,文言文阅读难度加深,课外文言文的比例逐步提高。考查的文段、内容容量
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从材料的组合形式上看,除了常见的单篇(或节选)文言文外,诗文联读、
两篇(段)对比阅读以及群文阅读、试题最后一题中链接文言材料的形式逐渐增多。从具体考
点上看,命题重在考查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理解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
的含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断句是必考的。实词的理解注重引导学习及解题方法,融入
查字典法、语境推断法、成语助记法、课内外迁移法等;断句一般会提示断几处,降低错误率;
句子翻译则给出关键词助记,提醒考生重视关键词与采分点,也有的结合文意理解、句子赏析
考查;理解基本内容并归纳内容要点,或与其他篇目链接探究,或融入情境,或跨学科考查。
一些试卷还会将文言文阅读整体设置为专题任务群,在真实情境中解决所有任务,注重问题的
解决。从题型上看,客观题的比例大幅度减少,主观题成为主要考查形式,特别是开放题备受
命题者的青睐。
.重难诠释
^|一_-一—
考点一、词语(实词、虚词)
(一)中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考查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的活用。
1.从考查方式看,中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单独考查,即从文言文中选出四个语句,要求解释加点的实词的意思。考查时,以
单音节词居多,双音节词也时有出现。
(2)偶尔在选择题中与虚词混合在一起考查。
(3)常与文言文翻译放在一起考查,且实词往往是得分点。
2.从文言实词的根本来源看,中考考查的文言实词基本上都在课本中出现过,重点考查
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中考文言文中出现的相关实词看似与我们学过的课文没有联系,但认真
分析后可以看出,这些词的意思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不可分。
3.理解文言实词的方法
(1)语境推断。实词绝大多数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解释词义时,要紧密联系上下文,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2)联想推断。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释
试题中的实词词义。如“辍耕之垄上”中对“之”字的理解,联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之”当“去、往”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此处的“之”也是“去、往”的意思。
(3)结构分析。对实词所在的句子进行成分分析,对实词所在的词组进行结构分析,同样
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该词的意义。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与“箭”所处位置相同,
且都作宾语,那么就可断定“奔”也是名词,意思是“飞奔的马”。
(4)成语助解。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借用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
让我们“绝处逢生”。
(5)代入检验。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方法是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
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的即为正确答案。
(二)文言虚词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主要有:之、其、而、以、于、为、也、乎、夫、焉等。其中最
重要的也是常考的有:之、其、而、以、于。
1.从考查方式看,中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单独考查,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如:给出四个选项,且这四个选项中含有共
同的虚词,选出其中一个与其他用法相同或不同的选项。
(2)偶尔有在句子中空出来虚词,让学生补充填空的题型。
(3)虚词常与文言文翻译放在一起考查,翻译时不能丢掉虚词。
2.理解、解答文言虚词的方法
(1)语境推断词义。一般而言,所考查虚词的上下文语境完整,语句的整体意思会影响对
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判定,这时候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借助句子的大意来进行推断。
(2)组词推断词义。确定一个多义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可先把这个多义词组成若
干个词语或把它的常用义列举出来,然后用代入法把这些词放在具体语境中去体会,从而推断
词语的含义。
(3)内外迁移理解词义。初中阶段,对课外文言文的考查很浅显,需要考查的重点词一般
都在课内见过。我们只要能够把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运用联想法,就能顺利推断出词语的含
义。
(4)成语联想理解词义。成语绝大多数源于古诗文。因此,其中许多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和
文言文中的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也是一
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5)代入筛选确定词义。当在具体语境中很难推断某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可以利用熟
记的知识逐一代入筛选,文从字顺即为正确。
(6)根据位置判定词义。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的位置起不同的作用。比如“也”,在句末
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考点二、朗读停顿与断句
考试中,文言文的朗读往往是用朗读节奏,也就是文言文的断句来表现的。
1.断句应遵循“两个原则”:结构原则和意义原则。(按结构和句意划分)
(1)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如:今/天
下/三分。(《出师表》)“天下”是一个词,“今”“天”不能连读,“天下”不能断
开。又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可以”古今异义,是两个词,
是“可以凭借”之意,中间应稍作停顿。
(2)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意群,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如:刻/
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唐贤今人诗赋”是个短语,不能断开。
否则就改变了句子的原意。又如: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闲人如吾两人者”是定语后置,意思是“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是一个完整的短语,不
能断开。
2.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准确把握句意是关键。首先要结合文章注释或文中已有的标点符号,
弄懂句子大意,细心体会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应连在一起读,或不应连在一起读。再借助语法
知识分析句子的结构。即要判断构成句子的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各自充当什么成分。这样,就
能基本把握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
(1)通过句意断句。
阅读文句,了解大意,注意文言文单音节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字词翻译以理解
句意,然后根据逻辑关系断句。
(2)根据语法断句。
①主语、谓语之间要停顿。
②谓语动词与宾语、补语之间要停顿。
③成分省略处要停顿。
(3)借助词语断句。
①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要停顿。
②时间状语在句首要停顿。
③句中表转折关系、并列关系、顺接关系的连词前要停顿。
④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中间要停顿。
⑤句中语气助词“也”后要停顿。
考点三、句子翻译
1.文言翻译的原则:信、达、雅
信:准确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通顺畅达,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句通顺,没有语病。
雅:优美自然,译文要生动,完美地表达:忠于原文,忠实原文的写作风格。
2.文言翻译的要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方法和
原文一致。
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很不同的表达
方法。
3.文言翻译的技巧:对、换、留、册I)、补、调
(1)“换”就是将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将词类活
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以及古今异义词……凡该换的,一律换之。
(2)“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
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度量衡名称、器具名以及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
(3)”册广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只要不
影响语气和句意就可以删去。一些句首的发语词、句中表顺接的连词、起补充音节或停顿作用
的助词等均可略过不译。
(4)“补”就是补写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句的
翻译,结合语境,应该在数词“再”和“三”后补上“鼓”。
(5)“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等在翻译时就要把
其中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如“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
装,应翻译为:我同谁一道呢?
考点四、理解基本内容并概括内容要点
正确理解文章期末内容,包括句意、段意和篇意。对经典内容要能像阅读现代美文一样进
行欣赏,对重点内容有自己个性化、多元化的理解与感悟。阅读过程中坚持“词不离句、句不
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切忌架空分析。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就是从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人手,把握文章或段落的中心,了解作者的
写作意图,找到答案所在的区域,用自己的语言把内容要点归纳出来,分点解答,并带回文中
检验,不要漏答要点。
答题技巧
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住文章重点。答题时要对文章内容有整体的认识,
明确文章写了何人、何事、何景、何物。阅读时要始终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文章写了什
么人的什么事,人物之间是否有什么关系,文中所述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文章揭示
了什么道理,文章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等等。
2.答题时要先审题干,再找内容。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
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
3.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
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
4.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
章的标题、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
析,以便从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5.注意答案的表述。一些题目需要用原句回答(不能少答,不能多答),带引号的一定要
用原文,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也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然后翻译成现代汉语去回答。
考点五、理解文章主旨寓意
文言文多借助故事说理。重在叙述故事的,可从故事结局分析作者的价值取向;侧重写人
物活动变化的,可从分析人物行为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以讲述生活现象为主的,可从个别现
象分析反思作者褒贬倾向。
1.尽可能读懂文言文寓言。然后抓住故事中最夸张最不可能的部分,思考短文要借此讽刺
什么;最后,逆向思考总结出要告诫人们的道理。
2.关注标题。一般讲,如果有标题的寓言故事,我们要特别注意标题对我们的启示作用。
3.要能够把作者的观点态度与文章中人物的言论区分开来。
考点六、分析评价人物
分析人物形象是写人叙事类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难点。初中文言课文,写
人的篇目较多,以人物形象分析带动文言文学习,是阅读这类文章的一个有效途径。只有准确
把握人物形象,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这种题型常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在分析人物
形象时,首先要通读原文,然后仔细分析原文中有关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并结
合所写人物的相关事件概括出人物形象。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从直接描写分析人物。
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
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文章的主题。我们要了解一个人物,首先不妨从直接描写
着手,这是最生动、最真实的材料。或者从人物所作所为进行分析。
2.从侧面描写分析人物
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的方法来写主要人物。其他人物的言行往往可以帮助我
们认识主要人物。如“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从评价性句子分析人物。
我们还可以从评价性的句子,尤其是作者的评论来分析人物。
重难通关练
(建议用时:45分钟)
(2023•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独游狼山记
[宋]刘铲
白狼五山②,距通州城南十里。五山者,有以仙蜕其上者日女仙山,有以阖庐曩军其傍者
日军山,有以形锐且中罅者,日剑脊,曰马鞍。至临以庙宇,则号宝塔山,有好事者,谓狼尝
扰而居也。
元丰四年冬,弃巡田于山旁,至则求观所谓五山者。至狼山,自堂折而少北,道左阁日栖
云,庵曰海桐,亭曰半山,日望江,皆森然给③豁,可荫以休。亨是时,朝日初上,瞳咙④如跃
金。排天决云,吞嚼淮吴。稻畦葭泽,潮汐上下,疏篁茂木……皆得于转瞬之顷。于是忽疑从
樊笼⑤出,而思古人之所谓登泰山而小天下者,亦宜有是。
剑脊、马鞍二山,游者笨至。军山宜山茶花,号多蕨薇。女仙山最外峙,有穴通中。或日
妪有自龙舒来者,年七十余,独食息其中,似得道者。山有拇指、鞭痕,皆著石。或云秦始皇
履是山,且鞭之以投海中。
有僧单■余日:“今之山附⑥,虽皆平陆,然前五十载,海也。其深盖碇⑦丝千寻莫能测。”
余闻而号焉。然五山当潮波撼一方,临高而觉宇宙之博大,指陆而骇溟海之变化。故揽其胜,
作《独游狼山记》。
(选自《名山胜概记》,有删改)
[注释]①刘算:宋代元丰年间进士。1081年途经狼山,写下我国历史上第一篇记狼五
山之胜的游记。②白狼五山:即女仙山、军山、剑脊山、马鞍山和宝塔山。③给(han):指
山谷空而大。④瞳陇:形容太阳初升由暗而明。⑤樊笼: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⑥山跑
(fu):山脚。⑦碇(ding):船停泊时沉在水中以固定船身的石墩。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或云秦始皇履是山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方是时:
(2)游者芋至:
(3)有僧谓余曰:
(4)余闻而号焉: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有好事者,谓狼尝扰而居也。
4.文章引述“妪有自龙舒来者”这一传说,有何作用?
5.作者一边记述所见所闻,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请找出作者表达感受的一处文字,并
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1.或云/秦始皇/履是山2.正在,正当稀少告诉对
感到惊异(认为……惊异)3.有好事的人,说群狼曾经侵占并群居(在这里)。4.文
章引述老妪在女仙山中独处后去世并得道的传说,语言简朴凝练,不仅记述了独游狼山所见之
奇丽景色,表达了独游狼山的喜悦之情,又充满美丽幻想,给狼山增添了神秘色彩,饶有情趣,
引人遐想,吸引读者阅读兴趣。5.示例:文末“余闻而异焉。然五山当潮波撼一方,临
高而觉宇宙之博大,指陆而骇溟海之变化”一句记述了五山的壮阔,又对五山的作用做出评价,
从而说明写此记之目的。这五座山位置险要,兀立江滨海畔,有力地挡住巨浪海啸。“临高而
觉宇宙之博大,指陆而骇溟海之变化”,有幸到此,大开眼界,写成此文。照应前文“樊笼”
之说,从海角天涯之奇山联想到朝廷内纷纭复杂之党争,隐遁思想油然而生。
【解析】1.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朗读停顿。作答时,应在把握语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
划分,句意为:有人说秦始皇走到这座山上。“或云”是主谓成分,“秦始皇履是山”为宾语,
“秦始皇”为其中的主语,故断为:或云/秦始皇/履是山。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
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正当这个时候。方:正在,正当。
(2)句意为:游客很少到。罕:稀少。
(3)句意为:有个和尚告诉我说。语:告诉。
(4)句意为:我听了感到惊异。异:对……感到惊异。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
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
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得分点有:谓,说。尝,曾经。扰,侵占。
4.本题考查句段作用。“或曰妪有自龙舒来者,年七十余,独食息其中,似得道者”引
述老妪在女仙山中独处后去世并得道的传说,寥寥数语,语言简朴凝练,结合“剑脊、马鞍二
山,游者罕至。军山宜山茶花,号多蕨薇。女仙山最外峙,有穴通中”可知,记述了独游狼山
所见之奇丽景色,表达了独游狼山的喜悦之情,传说中充满美丽幻想,给狼山增添了神秘色彩,
饶有情趣,引人遐想,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5.此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把握。作者运用抒情或议论的方式来表达感受,找出相关语句
进行分析即可。比如:“思古人之所谓登泰山而小天下者,亦宜有是。”这句话写作者想着古
人所谓的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也应该是这样的。结合“至狼山,自堂折而少北,道
左阁曰栖云,庵曰海桐,亭曰半山,曰望江,皆森然给豁,可荫以休。方是时,朝日初上,瞳
陇如跃金。排天决云,吞嚼淮吴。稻畦葭泽,潮汐上下,疏篁茂木……”可知,是对前文写景
的总括,与自己的心情“皆得于转瞬之顷。于是忽疑从樊笼出”相契合。
【点睛】参考译文:
白狼五山,在距离通州城南十里处。五山中,有的因仙人的遗体落在上面(的传说),所以
叫女仙山;有的因阖庐曾经在此驻军的传说命名叫军山;有的因形状尖锐并且中间有缝隙,叫
剑脊山和马鞍山。最高的地方因为临近庙宇,就称为宝塔山,有好事的人,说群狼曾经侵占并
群居(在这里)。
元丰四年冬天,我在山脚下巡视田亩(检查农业生产),到这后就来看看人们所说的五山。
到了狼山,从殿堂转弯到稍稍偏北的地方,道路左边的阁称为栖云阁,庵称为海桐庵,亭称为
半山亭和望江亭,都林木掩映,高耸空阔,可以遮阴,可以休息。正当这个时候,太阳升起来
了,初升的太阳由暗到明的样子像跳跃的金子。只见浊浪排空,大波冲云,吞没吴国,吐出淮
地。良田平畴沼泽地带,潮汐上上下下,稀疏的篁竹,茂密的……这一切都得于转瞬之间。于
是忽然怀疑是从樊笼中挣脱出来,而且想着古人所谓的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也应该
是这样的。
剑脊、马鞍两座山,游客很少到。军山适合种山茶花,山上很多野菜。女仙山耸立在最外
面,有洞穴贯通其中。有人说,有个从龙舒来的老妇人,七十多岁,独自在洞中饮食休息,好
像得道的人。山上有拇指、鞭痕二石,都是有名的石头。有人说秦始皇走到这座山上,用鞭子
鞭打山石并投到海中。
有个和尚告诉我说:“现在的山脚,虽然都是平地,但是五十年前,是海。海水极深,恐
怕泊船的碇丝有千寻长也不能测出(海水的深度)。”我听了感到惊异。然而,五山有力地挡住
巨浪海啸,临近高处才觉得宇宙的博大,指着陆地惊骇于大海的变化。所以看完胜景,写成《独
游狼山记》。
(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军吏徐彦成,恒业市木。丁亥岁,往信州泗口场,无木可市,泊舟久之。一日晚,有少年
小二仆往来岸侧,状若访人而不遇者。彦成因延入舟中,为设酒食,宾礼之。少年甚愧焉,将
去,谢日:“吾家近此数里别业中,君旦日能辱顾乎?”彦成许诺。明日乃往,行里余,有仆
马来迎,奄至一大宅,门馆甚盛。少年出生客,酒膳丰备,从容久之。彦成因言住此久,无木
可市。少年日:“吾有木在山中,明当令出也。”居一二日,果有材木大至,良而价廉。市易
既毕,往辞少年。少年复出大杉板四枚,曰:“向之木,吾所卖,今以此赠君。至吴,当获善
价。”彦成回,始至秦淮,会吴帅殂,纳杉板为棺。以为材之尤异者,获钱数十万。彦成大市
珍玩,复往泗口,以酬少年。更与交易于市。
如是三往,颇获其利。呵一岁,复诣之,村落如故,了无所见。询其里中,竟无能知之者。
(选自《稽神录》)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有少年丛二仆往来岸侧丛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B.君旦日能辱顾乎忿恚尉,令辱之(《陈涉世家》)
C.少年出延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D.回一岁,复诣之肉食者谋之,又何回焉(《曹刿论战》)
7.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交代了经常做木材生意的军吏徐彦成,在信州的讷口场陷入了“无木可市”
的困境。
B.”吾有木在山中,明当令出也”“至吴,当获善价”,这两句话隐隐流露出少年神
异的一面。
C.文末叙写徐彦成专程到讷口去拜访少年,发现原先的村子和少年的华丽住宅都不见
了踪影。
D.本文所叙故事有类于蒲松龄的“志异”,以现代的眼光看,事虽荒唐但不无劝人为
善的意义。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居一二日,果有材木大至,良而价廉。
(2)向之木,吾所卖,今以此赠君。
9.徐彦成为什么会一再得到少年的帮助?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6.C7.C8.(1)过了一两天,果然(从山里)运来了大批的木材,质
量好而价格便宜。
(2)先前的木材,是我卖给您的,今天把这(四块杉板)送给您。9.乐于助人:徐
彦成以为少年碰到了困难,就请他上船吃饭,以礼待之。
知恩图报:赚了钱之后,徐彦成买了大量珍玩酬谢少年。
【解析】6.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带领,携从/相当于由、自、打,表示起点;
B.屈尊/责辱,侮辱;
C.邀请/邀请;
D.间隔/参与;
故选Co
7.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C项中“发现原先的村子和少年的华丽住宅都不见了踪影”表述不正确,根据文中第二段
“间一岁,复诣之,村落如故,了无所见”可知,隔了一年,(徐彦成)又到泗口,只见村子
还是原样,但大宅子却不见了。
故选Co
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
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
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⑴居:居住;大:大量的,大批的;至:至U;而:连词,表并列,并且;
⑵向:先前;之:结构助词,的;赠:赠送。
9.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根据文中第一段“一日晚,有少年从二仆往来岸侧,状若访人而不遇者。彦成因延入舟中,
为设酒食,宾礼之”可知,徐彦成看见少年带着两个仆人在江岸边徘回,样子像是找什么人没
找到,以为少年碰到了困难,于是徐彦成把少年请到船上,并用招待宾客的礼仪对待他。可以
看出,徐彦成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根据文中第一段“彦成回,始至秦淮,会吴帅殂,纳杉板为棺。以为材之尤异者,获钱数
十万。彦成大市珍玩,复往讷口,以酬少年”可知,当徐彦成通过卖木材获得大量钱财时,还
不忘回报少年。可以看出,徐彦成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结合上述内容回答即可。
【点睛】译文:
军吏徐彦成,一直从事木材生意。丁亥年,(他)到江西信州的讷口场,没有木头可买卖,
船停泊了很久。一天晚上,(他看见)有个少年带着两个仆人在江岸边徘回,样子像是找什么
人没找到。于是徐彦成把少年请到船上,设酒招待(少年),用招待宾客的礼仪对待他。少年
对此感到非常惭愧,将要离开时,他答谢说:“我家在离这几里远的别墅里,您明天能屈尊拜
访吗?”徐彦成答应了。第二天(徐彦成)就往少年家去,走了一里多,就有仆人牵马来迎接,
不一会儿到一个大宅子,门楼屋舍十分华贵。少年出门迎接,(房子里)酒水美食丰盛完备,
悠闲的停留久了。于是徐彦成提到在这里待了很久也买不到木材,少年说:“我有木材在山里,
明天让人给你运出来。”住了一两天后,果然从山里运来了大批的杉木,物美而且价廉。买卖
完毕,(徐彦成)去向少年辞别,少年又叫人抬出四块大杉木板,说:“之前的木材是我卖给
你的,现在这(四块板子)是我送你的。运到吴地会卖上好价钱。”徐彦成运着木材回返,才
到秦淮河时,正逢吴国大帅去世,采购杉木板做棺材,因为徐彦成的木板质量特别优异,得到
了数十万钱。徐彦成大肆购买珍宝古玩,又返回泗口酬谢少年,再次和少年在市场里做交易。
(徐彦成)三次往返(讷口与金陵)获得了很高的利润。隔了一年,(徐彦成)又到讷口,
只见村子还是原样,但大宅子却不见了。(徐彦成)询问村子里的人,竟然没有人知道大宅和
少年。
(2023•浙江绍兴•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涉园记》,完成小题。
涉园记
【明】陈洪绶①
涉园者,予兄己未觞槎庵来先生②请名之者也。庚午构堂一、亭一、穿池二,余乐记之。
予忆先生名时,众以为仅取诸“日涉成趣”③之义也已。予能;其意,当不是乎止也。忆
余十岁,兄十五岁时,读书园之前搴霞阔④中,日爱园有七樟树,经纬之以桑柘,绮维⑤之以蔬
果,幽旷若谋而成,高下咸得其所,谋为亭馆以居之。遂因其地势之幽旷高下,择其华木之疏
密高卑,又非嘉木异卉不树也。一■日而涉焉,或树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树一■花木。一■日而
涉焉,或去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去一花木。至于其先必以为咸宜不改而植之,四十余年,
枝干荣茂而可观,根本深固而不拔者,必树之去之,务与其地之相喜而止。为屋则楼阁、堂轩、
廊窗、亭牖、露台、曲房,图画规制,人数十改易,务与其树之相宜而始定。凿池则倏东倏西,
随开随塞,变田成溪者十余度,务与其地与树之相宜而后成。此非涉之之久陈迹不留新意自启
能若是乎哉?
夫园,细事也,能作园,末技也,不日涉则弗能为,良学固可弗日涉乎哉?故日涉经史、
涉古今,予愿从兄坐此园也。深惟⑥其涉之之义,而细察其涉之之效,种德乐善,文章用世,
朝夕孜孜焉,能如其精择迁改,动与时宜之为善也。然非日涉经史、日涉古今,能乎哉?予愿
从兄坐此园也。
【注释】①陈洪绶:绍兴诸壁人,明末画家。②予兄己未觞槎庵来先生:我哥哥己未年请
槎庵来先生喝酒。己未,古代以干支纪年,下文“庚午”同。槎(chd)庵来先生,陈洪绶岳
父来斯行,字槎庵。③日涉成趣: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意为每天到园中散步,成为乐
趣。④搴(qian)霞阁:阁名。⑤绮第:交错盘绕。⑥惟:思,考虑。
10.根据语境推敲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予能;其意()
②历十余年()
③务与其地之相宜而止()
④用数十改易()
11.用“/”给文中画横线处断句(断三处)。
此非涉之之久陈迹不留新意自启能若是乎哉?
12.“涉园”的建设过程中,哪些事反复多次才得以完成?请简要概括。
13.结合文本、注释与小贴士,探究园名“涉”的丰富含义。
小贴士【涉】①徒步渡水,趟水。②经历。③进入。④涉猎,学习。⑤关连,牵涉。⑥
姓。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14.陈洪绶兄弟造园的经验也适用于生活的其它方面。请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生活体验,
以“从‘造园'到''"为题,写一个议论性片段。150字左右。
【答案】io.扩大经过合适,适宜总共,共n.此非涉之之久
/陈迹不留/新意自启/能若是乎哉?12.种植花木(种植、调整花木使与地宜);为屋设
计(反复修改为屋设计使与树宜);凿池开溪(不断调整池、溪位置使与地、树宜)13.“涉”,
其一是“进入”,典出“日涉成趣”,每天进入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其二是“经历”,不断实
践,不断发现,反复修改,推陈出新;其三是“学习”,每日阅读经史、了解古今,懂得为学
经世之道。14.示例1:从“造园”到“为学”一一陈洪绶兄弟造园历十余年,从规划到
建筑,从花木到池溪,都精挑细选,反复调整。可见要做好一件事,需持之以恒,在实践中改
进。为学亦如此。首先,学习需持之以恒。“不积总圭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其次,学习需不断实践。“玉不琢不成器。”只有浸润其中不断改
进,才能学有所成。
示例2:从“造园”到“做事”一一陈洪绶兄弟在造园过程中,不断调整原来种植的花木、
开凿的池塘溪流、房屋的建筑设计,才有了涉园的处处相宜。我们做事时,也应该在实践中不
断改进。北宋毕昇发现雕版印刷的不足,于是反复实践,反复调整,终于取得重大突破,发明
了活字印刷术。时代在发展变化,“做”的过程中,因时因事而变,方能做成、做好。
【解析】10.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
(1)句意:我能够扩大它的意义范围。广:扩大。
(2)句意:经过十多年。历:经过。
(3)句意:一定要确保和这个地方相适宜才停止。宜:合适,适宜。
(4)句意:动工前总共要经过数十次图纸修改。凡:总共,共。
1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可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来分析。
“陈迹不留”和“新意自启”是两个并列的主谓结构,它们的前后都应断开;句意:这要
不是经历了长时间的了解,过去的迹象没有留下,新的意蕴又自动出现了,能像这样吗?故断
句为:此非涉之之久/陈迹不留/新意自启/能若是乎哉?
1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原文“遂因其地势之幽旷高下,择其华木之疏密高卑,又非嘉木异卉不树也。一日而
涉焉,或树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树一花木。一日而涉焉,或去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去
一花木。至于其先必以为咸宜不改而植之”可知,种植花木时,适时调整花木,使其与地相宜;
结合”为屋则楼阁、堂轩、廊窗、亭牖、露台、曲房,图画规制,凡数十改易,务与其树之相
宜而始定”可知,为屋设计时,反复修改,使得屋与树相适宜;结合“凿池则倏东倏西,随开
随塞,变田成溪者十余度,务与其地与树之相宜而后成”可知在凿池开溪时,也要不断地调整
改善,使得池和溪的位置与地以及树相适宜。
13.本题考查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
结合注释③“日涉成趣: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意为每天到园中散步,成为乐趣”
以及小贴士③“进入”可知,这里的“涉”意思为:进入。
结合本文“历十余年,枝干荣茂而可观,根本深固而不拔者,必树之去之,务与其地之相
宜而止”“为屋则楼阁、堂轩、廊窗、亭牖、露台、曲房,图画规制,凡数十改易,务与其树
之相宜而始定。凿池则倏东倏西,随开随塞,变田成溪者十余度,务与其地与树之相宜而后成”
可知,园子因为经过不断的修改调整,最后才有了新的意蕴,“此非涉之之久,陈迹不留,新
意自启,能若是乎哉”的意思:这要经历了长时间的了解,过去的迹象没有留下,新的意蕴又
自动出现了,能像这样吗?再结合小贴士里的②“经历”可知,这里的“涉”意思为:经历,
不断实践,不断发现,反复修改,推陈出新。
结合本文“故日涉经史、涉古今,予愿从兄坐此园也。深惟其涉之之义,而细察其涉之之
效,种德乐善,文章用世,朝夕孜孜焉,能如其精择迁改,动与时宜之为善也”可知,作者每
日阅读经史、了解古今,仔细观察学习的效果,培养品德,以善良为乐,懂得为学经世之道,
结合小贴士④“涉猎,学习”可知,这里的“涉”意思为:学习,每日阅读经史、了解古今,
懂得为学经世之道。
1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答案不唯一,观点明确,合理即可。
例如:从''造园”到“做人”一一陈洪绶对于园子的名字意思的思考不同于其他人,而是
会拓宽范围,探求多种意思,他的这种不随大流,不盲从,能独立思考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
另外他们兄弟在造园过程中,没有追求多快好省,而是脚踏实地,长时间地去尝试,去调整,
追求完美。我们做人也应该脚踏实地,严于律己,尽自己的能力最好每件事情,正如叶圣陶先
生“待人厚”“律己严”,他才会受到世人敬仰。陈洪绶他们兄弟每天坚持读书,拓宽见识,
学习为学经世之道,这启示我们应该做一个爱学习,勤学习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完
善自己;相反,如果我们没有个人独立思考的习惯,做事不踏实,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还很懒
惰,那么我们将无立足之地。
【点睛】参考译文:
涉园,是我的哥哥己未年请槎庵来先生喝酒,顺便请槎庵为家园取了这个名。庚午建了一
厅堂,一个亭子,两个贯通的池塘,我很高兴地记下。我回想先生给它命名的时候,大家认为
只是选取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日涉成趣”的意思。我能够扩大它的意义范围,应当不只
是这样。回想起我十岁,我的哥哥十五岁时,在园子前面的搴霞阁中读书,平日里我们喜欢园
子里的七棵樟树,周围有桑树与柘树,又有蔬菜瓜果交错盘绕在上面,幽静空旷像精心设计的
一样,上上下下都各自生长着,我在这里建造了一个亭馆来居住。最终因为它的地势幽深旷远
或高或低,我选取了长得茂密稀疏和高大矮小的好的树木,园中的花木,非奇花异木不种植。
一天进入到园子里,有时会种上一些花木;一个月进入到园子里,又种植一些花木;一天进入
到园子里,有时会拔掉一些花木,一个月进入到园子里,又拔掉一些花木。直到它看起来比之
前更加协调才不改变而去种植它,经过十多年,这里的树木粗壮茂盛很值得看,根基深厚牢固
却不拔掉的,一定会种植并适时地修剪,确保和这个地方相适宜才停止。建造房子,那么楼阁、
堂轩、廊窗、亭牖、露台、曲房,都要先画图来规划好,动工前总共要经过数十次图纸修改,
一定要与周边树木相适宜才决定下来。开凿池塘,那么一会儿去东面,一会儿去西面,随时开
凿随时闭塞,将田地变成小溪的有十几次,一定要确保和这个地方以及这里的树木相适合之后
才完成。这要经历了长时间的了解,过去的迹象没有留下,新的意蕴又自动出现了,能像这样
吗?
对于园子来说,是小事,能把它当作园子,是要穷尽技艺的,不是每天去到园子里就不能
做到这样,好的学业难道不是每天都去学习才这样的吗?所以每天阅读经史、每天了解古今,
我愿意跟从我的哥哥坐在这个园子里。经过深入思考学习的意义,并且仔细观察学习的效果,
培养品德,以善良为乐,懂得为学和处世,每天早晚都要好好研究不停止,能做到像这样精心
选择不随意改变,所作所为合乎时宜是最好的。然而不每天阅读经史、每天了解古今,能这样
吗?我愿意跟从我的哥哥坐在这个园子里。
(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武牧羊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①。武谓惠②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即佩刀自刺。卫
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爆火③,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
复息。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季欲降之。乃幽④武,置大客中,绝不饮食。―雪武
卧啮雪与薄毛并咽之数目丕死。匈奴以为神,乃性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秦⑤。探乳乃得归⑥。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原食⑦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拿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选自《汉书》,有删减)
【注释】①受辞:听取供词。②惠:人名,指常惠。③爆火:微火。④幽:囚禁。⑤轼:
公羊。⑥软乳乃得归: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归汉朝。⑦縻食:配给的粮食。
15.下面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引佩刀自刺”中的“引”本义是“拉弓”,引申为“牵引”“延长”“举,拿”
等,在此处取“牵引”之意。
B.“单于愈益欲降之”中的“益”与“精益求精”中的“益”意思相同。
C.“徙”有“迁移”“调动”“流放”等义项,“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中的“徙”
应为“调动”之意。
D.“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中的“食”和“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中的“食”
意思相同。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B.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C.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D.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17.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语句的大意。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18.结合所选文段及李白的《苏武》诗歌,分析苏武形象的主要特点。
【答案】15.B16.D17.丧失气节、有辱使命,即使活着,又有什么脸面回归汉
朝廷呢?18.①意志坚定:从“十年持汉节”或“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或“天雨雪,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可以看出:②忠贞爱国或有民族气节:从“屈节辱命,虽
生何面目以归汉”或“律知武终不可胁”或“十年持汉节”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
尽落”可以看出;③宁死不屈:从“引佩刀自刺”或“律知武终不可胁”可以看出。
【解析】15.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引佩刀自刺”句意:拿出佩带的刀自刎。引:拿;
C.“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句意: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徙:迁移;
D.“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句意:掘野鼠、收草实来吃;食:吃。“食之不能尽其材”
句意: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食:同“饲”,喂;
故选Bo
1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
句。
句意: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旃毛一起吞下去,几日不死。
根据句意断为: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故选Do
1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
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屈节,丧失气节;虽,即使;何,什么;面目,脸面;归,
回归。
18.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根据第二段“乃幽武,置大客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诗歌“十年持汉节”“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可知,苏武被关在大地窖里面,断绝供应,
苏武嚼雪同旃毛一起吞下去来维持生命,多年持汉节不归顺单于;可见其意志坚定;
根据第一段“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第二段“律知武终不可
胁”,第三段“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诗歌“十年持汉节”可知,苏武认为自
己丧失气节、有辱使命,没有脸面回归汉朝廷,于是拔刀自刎;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因胁迫投
降,苏武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节上耗牛尾的毛全部脱落,长时间的坚守;
可见其忠贞爱国,有民族气节,宁死不屈。
【点睛】参考译文: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等人说:“丧失气节、有辱使命,即使活着,
又有什么脸面回归汉朝廷呢?”拿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亲自抱住并扶好苏武,(派
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无焰的火,然后使苏武背朝上卧在燃
火的坑上,踩他的背部,让瘀血流出来。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恢复气息。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因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
来,关在大地窖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旃毛一起吞
下去,几日不死。匈奴认为这是神在帮他,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
羊,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分开他的随从官吏常惠等人,分别投放到另外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公家发给的粮食不来,掘野鼠、收草实来吃。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
睡觉、起来都拿着,节上耗牛尾的毛全部脱落。
(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种草花说
[清]查慎行
①献轩①之南有小庭,拓窗而日之。主人无事,日蹒跚乎其间。即又恶乎草之滋蔓也,误
辟而苛孰②焉。或曰:“松、桂、杉、梧,可资以荫也,是宜木。”主人日:“吾年老,弗能
待。”或日:“梅、杏、橘、橙,可行而列也,是宜果。”主人日:“吾地狭,弗能容。”有
道焉,去芜蔓者而植芬馨者,亦幽人之所流连也。乃命畦丁锄荒秽,就邻圃乞草花。山僧野老,
助其好事,往往旁求远致焉。主人乐之,犹农夫之获嘉种也。
②盖一年而盆列,二年而卉族繁。迄今三年,纷敷盈庭。两叶以上,悉能辨类而举其名矣。
当春之分,夏之半,雨润土膏,乘时以观化,吾之生机与之俱动也。已而含芬菲,饱风露,吾
之呼吸与之相通也。直者遂之,弱者扶之。蚤③学者吾披之,晚秀者吾俟之。茎萎而实坚,则
谨视其候敛藏,以待来岁焉。吾之精神,无一不与之相入也。朝斯夕斯,阅春秋也;优哉游哉,
聊以卒岁也。
③客徒知嘉树之荫吾身,而不知小草之母吾魂也;徒知甘果之可吾口,而不知繁卉之佚吾
目也。彼南阳之梓漆④,平泉⑤之花木,非吾力之所逮⑥,岂吾情之所适哉!
(选自《敬业堂文集》,有删节)
[注]①赢轩:查慎行晚年居室之名。②蔚萩:种植。③蚤:通“早”。④梓漆:梓树和漆
树,均为优质木材。⑤平泉:指平泉庄,是唐代宰相李德裕的别墅。⑥逮:达到。
1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拓窗而画之面:面向
B.误辟而前孰谋:谋划
C.蚤芳者吾披之芳:美好的
D.而不知小草之忱吾魂也悦:使……愉快
2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去芜蔓者而植芬馨者,亦幽人之所流连也。
(2)茎萎而实坚,则谨视其候敛藏,以待来岁焉。
21.松、桂等是“嘉树”,梅、杏等有“甘果”,作者为何不选种它们?请结合文章内容
简要分析。
【答案】19.C20.(1)除去繁杂的植物,种上芳香的植物,也是隐士迷恋的(事情)。
(2)茎干枯萎,种子变得坚实,(我)就严格地观察它们生长变化的情况来采集收藏,
等到第二年(再种)。21.①这些树木生长期长或所需土地广,不符合作者年老、庭院狭
小的实际;②这些树木遮阴、果实可口的实用价值,不符合作者的精神追求,他在意与草花相
伴、优游平实的生活。
【解析】19.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
C.句意:较早开花的,我把它们与别的花分开。芳:名词作动词,开花。
故选Co
20.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
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要按照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
补充完整。
(1)重点词:去:除去;植:种植;亦:也是;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重点词:萎:枯萎;则:就;视:观察;敛藏:采集收藏;待:等到;来岁:第二
年。
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
结合文章第①段“或曰:'松、桂、杉、梧,可资以荫也,是宜木。'主人曰:'吾年老,
弗能待。'或曰:'梅、杏、橘、橙,可行而列也,是宜果。'主人曰:‘吾地狭,弗能容。'”
可知这些树木生长期长或所需土地广,不符合作者年老、庭院狭小的实际;
结合文章第②段“吾之精神,无一不与之相入也。朝斯夕斯,阅春秋也;优哉游哉,聊以
卒岁也”和文章第③段“客徒知嘉树之荫吾身,而不知小草之悦吾魂也;徒知甘果之可吾口,
而不知繁卉之钛吾目也”可分析出尽管这些树木可以遮阴,可以食用,但是作者种植花草注重
的不是食用价值,他所注重的精神境界,他希望与花草为伴,愉悦自己的心情。据此理解概括
回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施轩的南面有一处小小的庭院,一打开窗,我就能面对这处庭院。平时没事时,我喜欢柱
了杖走走,所以几乎每天都要在这庭院里慢慢行走。我早已讨厌院子里杂草疯长,就计划着把
院子翻垦后种些东西。有人建议说:“松树、桂树、杉树、梧桐树,能够凭借来遮阳,这是适
合种植的树木。”我说:“我年纪大了,等不到这些树长大成材。”有人又建议:“梅子、杏
子、橘子、橙子,能够分行排列,这是适合种植的果树。”我说:“我这块地狭小,不能容纳。
我自有办法,想除掉那些胡乱攀爬的杂草灌木,种植些能散发芬香的东西,这也是一般隐士所
欢喜欣赏的。”于是我让园丁们开垦这块荒芜之地,向邻近的花圃主人讨些草本的花卉来栽种。
我的一些方外、乡间的朋友,尽力帮助我成全这桩好事,到处通过各种途径为我弄来种子。我
为此感到很开心,就像致力耕种的农民获得好的种子一样。
一年之内,庭院内各种花盆排列整齐,两年之内院中各色花卉济济一堂。到如今第三年,
繁茂的枝叶挤满庭院,长出两片叶子以上的花草,我全能分辨清它们的种类,并且能叫出它们
的名字。时值春分、半夏,雨水充足,土壤肥力旺盛,我就趁此大好时机观察花草的生长变化,
这时候我的生命活力仿佛和它们一起在运动。不久我见到这些草花蕴藏芳香之气,饱经风露,
显出旺盛的生命力,这时候我的生理呼吸好像和它们是互相连通的。势好的让它们顺顺当当地
生长,长势疲弱的小心扶助;较早开花的,我细心地把它们与别的花分开;较迟开花的,我耐
心等待。这些草花的茎干枯萎果实变得坚硬,我就小心地观察它们的成熟情况认真加以采摘收
藏,以便等到明年再栽种。我的各方面精神没有一样不跟这些草花相融和。早晚与花草在一起,
我可以真切感受春秋季节的更替;快乐自在啊快乐自在,我姑且就用这样的方式度完余年吧。
那些劝我种乔木果树的朋友光知道好的乔木能够给我带来遮荫,却不知道小小的草花能使
我的灵魂得到欣悦;他们光知道甘甜的果子能使我的嘴感到惬意,却不知道繁盛美丽的花卉能
让我的眼睛得到滋养。像古人所看重的南阳的梓树漆树,平泉庄的花木,不是凭我的力量就能
拥有的,但那些东西难道就一定能让我的心情觉着舒适!
(2023•四川德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后面小题
康熙七年①六月十七日戌刻②,地大震。余适客稷下③,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
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
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
喧如鼎沸。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
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并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
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蒲松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移动机器人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办公技术新动向模板
- 述职报告:智慧农业实践
- 职业导论-房地产经纪人《职业导论》点睛提分卷2
- 心理协会辩论赛策划书
- 二零二五年度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与环保材料采购协议3篇
- 人教版小学数学(2024)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认识平面图形综合素养测评 B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吉林省长春五中高三(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酒店客房入住体验提升合作协议2篇
- 光伏电站环境保护施工方案
- 上海南洋模范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 2024-2025学年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教科版)
- 小区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25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建议-函数与导数专题讲座课件
- 心电图基本知识
- 中煤电力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消防接警员应知应会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多选题)
- 2024风电场在役叶片维修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