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册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

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本试题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办大学,应该取什么途径?抗战胜利以后;百废待举,需要大量专门技术人员。工业落后,要建

立较重工业,尤非大量工程人员不可。在此时,我们大学似乎应该注重技术教育,可是问题不是这样简

单。从前清曾国藩提倡兴建实业,设立上海制造局,派留学生学习制大炮轮船以来,到抗战前夕已七八十

年,我国科学仍然不兴,实业仍然不振。其中原因值得我们深加考虑。一般人以为近代文明即物质文明乃

西洋功利主义的产品,这是错误的。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道即真理,从希腊提磨克列忒司(德谟克利特),到近今荷兰的阜尔司鲍,英国的汤姆生,他们研究原

子,决非因为有什么用处才去研究,而是要晓得自然界物质结构的原委。科学上将来的发明在哪个方向,

既不能预料于事先,我们就单从功利主义着想,也得各项科目统加以研究,不能偏废。若侧重应用的科

学,而置纯粹科学、人文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办法。我国自战国以来,即有功利主义的哲

学。墨子以能用不能用为善的标准。《兼爱篇》云:“用而不可,虽我亦将非之,且焉有善而不可用

者。"目今我国社会,仍然充满了这种功利主义。大学里边的课程,支离破碎,只求传教零星有用的知

识,而不注重理智的培养。大学生认定院系,不问其性情之是否适合,而只问毕业后出路之好坏,待遇之

厚薄。选择科目,不问其训练之价值如何,而专问其是否可应用到所选定之职业。在现行教育制度之下,

大学课程实有重新厘订之必要。基本科目必须增加,庶几能达到培养理智之目的。至于训练大量之技术员

或工程人员以应目前之需要,则可由高等工业、高等农业等学校或大学内另设专修班为之,不必因噎而废

食。

(摘编自竺可桢《我国大学教育之前途》,1945年)

材料二:

中国科技大学基础理论课,也就是物理、化学和数学,在教学计划中占很重要的位置。我们重视基础

理论,是因为科技大学的学生将来要从事新科学、新技术的研究;要研究新科学、新技术,就是要在尚未

完全开辟的领域里去走前人还没有走过的道路,也就是去摸索,摸索当然不能是盲目的,必须充分利用前

人的工作经验。可是在新科学、新技术领域里,前人的工作经验不会太多,因此我们只有更多地依靠一般

的知识、也就是人类几千年以来和自然界作斗争的经验,通过总结所得出来的自然界一般规律。对我们来

讲,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关于物质结构、性质和运动的规律,这就是物理、化学。它们就是我们在摸索过程

中的指南针,也就是利用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去分辨出,哪一个想法肯定是对的,哪一个想法可能是对的,

而哪一个想法肯定是错的。

但要作这种原则性的判断,要求的还不光是知道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要求的是充分掌握这些规律,把

规律的里里外外、前前后后都看得清清楚楚,摸得透。只有这样才能具有锐利的眼光,能在复杂的事物中

分析出核心问题,不被形形色色的假象蒙蔽,从而辨别真伪。所以科技大学里的物理、化学课除了教知

识、注意和各个专业相结合,更注重这两门基础理论的系统性,要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全面概念和图像,要

他们成为这两门学科的主人。为此,在辅导课里,我们也注意养成学生分析事物现象的观点和方法;在独

立思考方面,有所锻炼。自然,与物理和化学讲授课相辅的实验课,是有助于巩固规律的学习的;而且这

些实验课,也使学生初步学到将来作研究所必不可少的工具、精密严谨的实验技术。

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我们必需研究各个因素和各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量的关系的计算。当然计算

与分析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在农业合作化初期,有些会计不是用黄豆粒的办法来记账吗?所以就是我们

一点也不知道高深的数学,用简陋的方法也并不是不可以;这里的问题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的

问题。用简陋的方法,虽然也能进行复杂的计算,但是太花时间,容易出差错;用高效能的方法就能节省

时间,少出差错。那么什么是高效能的计算方法呢?那自然是要充分利用了数学的成果才能得到的。所以

我们一方面不过高地估计数学方法,它不过是我们计算中的工具;我们另一方面也十分重视数学方法,因

为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研究工具。

因此在科技大学里,我们的数学课是比较全面的。我们的教法,首先是唯物主义的,我们对每一个数

学概念都从它来源讲起,说明它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在这里我们都引用实际科学问题的例子来解说。一个

概念引入了之后,我们就进行系统的、严格的论证和发展,使学生有一个巩固的基础,即使他们在将来遇

到了以前没有学过的数学工具,也能靠自己来掌握它。在每讲了一个数学的概念和系统论证之后,我们还

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来解说使用这个理论的方法。我们认为这样能把数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让学

生既充分掌握理论,也能灵活地使用理论,进行计算和分析。

(摘编自钱学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里的基础课》,1959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的局面,竺可桢认为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是重视技术教育,培训各行各业的

专门技术人员或工程人员。

B.竺可桢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提出“大学课程实有重新厘订之必要”的建议,为中国如何办好大学,

指明了可行的实施路径。

C.研究新科学、新技术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前人的工作经验,来对探索中产

生的想法作出原则性判断。

D.在未掌握现代计算方法之前,用黄豆粒记账虽然简陋.但也能揭示各个因素和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可

以节省时间,少出差错。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强调学问必须有用,无用即为不善,这种功利主义思想影响深远,尤其是导致了中国近代科学发

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B.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竺可桢认为大学教育不应只是“谋食”,而应重视“谋道”,因为“谋道”才能

使中国大学教育更有前途。

C.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课的教法是“对每一个数学概念都从它来源讲起”,这启示我们,学好数学要

追本溯源,把握其本质。

D.钱学森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置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理论课的分析,可为当今大学课程的优化提

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借鉴。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数学家笛卡尔将原本各自独立的代数和几何学联系到一起,创立了解析几何,为后世微积分的研究提

供了坚实的基础。

B.科尔麦克通过数学分析研究工作,解决长期困扰医学界的问题,为CT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获得1979

年诺贝尔医学奖。

C.清华大学设置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目的是选拔培养有志于从事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等关

键领域研究的学生。

D.面向中学生举办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旨在发现具有数学天赋的青年学子,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

积极的推动作用。

4.下面表格内容摘编自《我国高校实施“强基计划”的缘由、目标与路径》,根据材料内容,解读不恰当

的一项是()

自主招生珠峰计划强基计划

实施时

2003^2020年2009年至今2020年至今

选拔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学术潜力大综合能力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

准质强尖

招生专

未限定专业范围基础学科领域基础学科领域

培养模

未作特殊安排个性化培养个性化培养强化理论基础

A.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既有利于消解材料一中竺可桢提及的教育功利主义,也为考生未

来就业方向提供更多的选择。

B.珠峰计划和强基计划在招生专业上都指向基础学科领域,材料二中钱学森强调在科技大学开设基础理

论课,两者出发点是一致的。

C.珠峰计划和强基计划的培养模式既有传承也有创新,一方面延续了前辈对理论基础的高度重视,另一

方面突出了个性化培养方式。

D.从自主招生到珠峰计划再到强基计划,我国高校特殊招生政策不断变化,这与两则材料所述内容都反

映了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求。

5.竺可桢指出“各项科目统加以研究,不能偏废”,而钱学森则强调物理与化学的重要性,两人观点似乎

矛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B2.A

3.B4.A

5.①两人观点本质上不矛盾,强调的都是不能只关注实用,要重视基础学科;②看似矛盾,是因为时代需求

不同,竺文发表于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时,钱文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科技时;

③针对问题不同,竺文针对办学方向,钱文针对课程设置。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竺可桢认为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是重视技术教育”与原文不符,他认为应该增加基本科目;

C.要“对探索中产生的想法作出原则性判断”,只是“充分运用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前人的工作经

验”不符合原文意思,文中强调还应该注重这两门学科的系统性;

D.按照原文文意,“黄豆粒记账”不一定能“能揭示各个因素和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也不一定能“节省

时间,少出差错”。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墨子“功利主义思想”“导致了中国近代科学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这种判断有误。中国近代

科学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与功利主义有一定关系,但这并不是唯一因素,选项夸大了功利主义的作

用。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第三段的观点是数学是进行科学研究时非常有效的研究工具。

A.叙述是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

B.介绍了数学是进行科学研究时非常有效的研究工具,符合要求。

C.介绍了科技关键领域研究人材的选拔;

D.只谈及筛选数学与拔尖创新人才之间的标准。

故选Bo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并非是为“未来就业方向提供更多的选择”。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两人观点本质上不矛盾,根据“我们就单从功利主义着想,也得各项科目统加以研究,不能偏废。若侧

重应用的科学,而置纯粹科学、人文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办法”以及“在现行教育制度之

下,大学课程实有重新厘订之必要。基本科目必须增加,庶几能达到培养理智之目的”可知,竺可桢强调

要重视基础学科,不能太功利主义;根据“中国科技大学基础理论课,也就是物理、化学和数学,在教学

计划中占很重要的位置。我们重视基础理论,是因为科技大学的学生将来要从事新科学、新技术的研究”

可知,钱学森也重视基础学科。

②二者时代背景不同。竺可桢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是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百废待举,需要大量专

门技术人员。工业落后,要建立轻重工业,尤非大量工程人员不可”;钱学森的文章发表于1959年,属

于新中国成立后科技起步时。

③二者关注点不同。竺可桢的文章选自《我国大学教育之前途》,针对大学办学方向;钱学森的文章选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里的基础课》,针对大学课程设置。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旗手

罗烽

周长江在全队里醒得最早,每天是那样,当他爬到小山岭锻炼臂膀的时候,他还看不见太阳的影子。

他在突击队里充当旗手,到明天已经有两年的历史了。两年的时光,和敌人接触不下二百次,队长战

死九名,十八名队员中,只有万广源和佟志还是他的老伙伴,其余那些全数伤亡了。

伙伴在不断的恶战中,不断地伤亡和添补着。旗手周长江就在这样环境里,以伙伴和敌人的血培养得

一天比一天撒野起来。他左手笔直地举起那面被风撕破的,被血溅染的“抗日义勇军”的旗帜,右手握住

手枪向日方瞄射,并且他总是拼死命地喊着:“杀!……杀!……杀!……杀!……”

鸟从窠里飞出来了,它们绞成一股粗大的绳索,在山谷间、在桦林中到处噪叫。这时候周长江也从他

的窠——山洞里走出来,他愉快得像一只小鸟,一边掠着野花,一边跳跳趾趾地向山顶上爬,刚爬到山半

腰,他遇见放哨的老伙伴万广源。

万广源先打招呼:“老周。”

“暧。”

“老周,你明天两年了。”

“口因,,

心O

“明天,队长给你庆祝两周年纪念哩!”

“可是,明天你也两年了,一道庆祝吧?”

“不,咱们不同;队长说你是咱们队里独一无二的功臣哩!”

“我有什么屁功!有功的人都牺牲了!”

他们同时很响地叹了口气。周长江就丢下万广源爬到山顶上去。

风很硬,白桦林的树梢在周长江的眼下弯曲着腰部摇晃着,肥大的叶子挤擦着扫动着,发出松涛般的

巨响。

这也使他兴奋,他感觉这是陷在大敌之前,正需要他登高振臂一呼,大家冲杀过去,于是,他就以那

瞰望不尽的白桦林,作为假想敌,认真地做一个举旗、冲杀的姿势并且呼啸起来:“杀!……杀!……

杀!杀!

声浪在山谷间、桦林中激荡着,鸟惊扰起来,成群地从树顶一直钻到半天空,隔一会儿四散开了,渐

渐又回到它们的枝头上。

现在他站在山岭上锻炼着臂膀。虽说是夏天,从夜里袭来的潮风,总是森凉的,它围绕着山岭回旋,

好像冬季的海潮拍击着周长江的全身,然而他坚韧的皮肤,丝毫不为蹂蹒,而他的四周竟像荡起温流,他

出汗了哩。

哨兵万广源在山脚下招呼着:“下来,老周……”

他立刻跑下来了。另一个队员催促着说:“准备!”

周长江回答那个队员愉快的一笑,一直就跑回山洞里去。队员们的武装已经准备好了。

他拿起旗子和手枪来。全队跟随着他,仿佛一条蛇虫,在起伏的山冈上蜿蜒前进。

大家埋伏在一段山沟里,前面有矮的树丛屏障着。他们的枪口从小树夹缝伸出去,几乎埋没在青草里

了。小虫和蚱蛀被这骚动惊扰了,横竖乱飞一阵。

周长江的心脏为这最大的兴趣跳动着,他握牢了旗子和手枪。两条腿运足了竞走时的冲力。喉咙似乎

在发痒;他竭力梗止着他那熟练的歌子——让杀……杀的声音变成迫促的呼吸。

他猛然想起老伙伴万广源方才对他说的明天庆祝两周年纪念的事情,他暗暗地觉得即%他自问自

己:“我有什么功劳配得起庆祝呢?”

他总是觉得什么也没有。

然而,庆祝明天一定要举行的,这使他局促不安了。他非常零.,全个身子发热,他蜷伏在壕沟里,

简直像盖在蒸笼里的蜗牛,尽可能地缩曲着。

旗子已经展尹工,匕像丕垃寂寞似.的,.…在树丛.后闻震荡着翅膀。一和周长正的义翼的鼓或"一思是韭常谐

和的

现在他把全副的精神,集中在一个问题上:要怎样才能配得起明天的庆祝呢?这时候他心翼的鼓动就

超过旗子的震荡了。

他思索着,一直地思索着....

一排枪声,接着又是一排枪声,他好像是被惊醒了。当第三排枪的枪机还没有扳动时,周长江就像一

匹不羁的烈马,跃出了壕沟,其余的队员也就一拥而上,紧急的枪声,混着拼命的喊叫:“杀!……

杀!……杀!……杀!……”

敌人的队伍零碎了,忽然又集拢起来,伏在草地上开始还击。子弹好像广漠上的飞沙,向着周长江扬

来。

旗子被打穿了好了个磨窿,…但是它依然伸展着腰板*拨开很密的枪弹向着敌人冲进。在距离敌人二百

码的地方“携手究然扑倒了,_主刻区跃且起迷,__傻勇一猛拽追追着敌人2

于是,敌人的阵线上紊乱了,活着的抛下伤亡的向森林里逃了。

和每次一样,周长江第一个先抢到敌人的阵地;和每次不同的是,周长江跌倒了。

他跌倒在一个已经死了的敌人身上,他还要挣扎起来,可是不能了,只有那面旗子插到草地上摇动

着。

队长和队员们随后也赶到了,大家都积聚在周长江的身边。队长丢开手枪,俯身就把周长江抱起来并

且问道:“不要紧吗?”

“不要……紧!”

虽然是响亮,但已不像周长江的声音。他睁大着眼睛,让痛苦变为微笑。而且他的身子渐渐从队长的

臂膀里沉坠下去。

队长战栗着,咬着牙齿又把周长江放在草地上。周长江的胸部被血水浸满了。

队长又问:“你愿意怎么办?”

“庆祝我吧!”

“还有什么话?”

“这面旗子送给我。”

他始终握紧旗杆。直到队长把旗子蒙在他的脸上,他也感觉不到死的恐惧。这时他还可以听得见许多

伙伴的叹息声,他愉快地微笑着,他用力掘动着旗杆,想要把旗子揭开,亲眼看看自己的光荣。队长流着

眼泪举起手枪,像瞄准为光荣而死的伙伴的头颅一样地瞄准自己。

然而,他遗憾了。

在他呼吸截止的时候,旗子上溅满了兴奋的血花。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交代了周长江的生活习惯及身份,随后交代的突击队具体伤亡人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

B.周长江与哨兵万广源关于功劳的看法虽然各有不同,但都体现出二人对牺牲战友的崇敬和怀念。

C.小说中关于旗手周长江把白桦林当作假想敌的描写,可以看出他善于利用周围环境进行战前训练。

D.小说中多次出现周长江与战士们的喊杀声,表现出他们奋勇杀敌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点出旗手所举为“抗日义勇军”旗帜,暗示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作品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存亡

关联起来。

B.小说常以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文中写旗手内心的“惭愧”和“害臊”,表现了周长江腼腆犹豫

的性格特征。

C.文中对“鸟”“风”和“白桦林”的描写突出声响,呈现了战斗发生地山岭的独特景象,烘托了战斗

到来前的气氛。

D.本文与《百合花》故事发生在不同的战争时期,都通过写一名革命军人的牺牲,展现那个时代军人

的崇高情操。

8.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关于旗子的描写都极富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9.小说在旗手周长江牺牲前多次提到“庆祝两周年”,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案】6.C7.B

8.①运用拟人手法,以旗写人,展现人物的英雄气概。②动词运用极为传神,“震荡”“扑倒”“跃立”“追

迫”等词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9.①能更细腻地表现旗手周长江的心理,突出他用战斗胜利来“庆祝两周年”的决心与渴望。②周长江牺

牲在庆祝两周年的前一天,带给读者心灵强烈的震撼,增添了小说的悲壮色彩。③丰富人物形象,突出抗日

报国的革命英雄主义主题。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C.“他善于利用周围环境进行战前训练”错,把白桦林当作假想敌,表现出周长江战前的亢奋与渴望。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B.“惭愧”“害臊”的心理表现的是周长江即将投入战斗时的激动和对胜利的渴望。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①结合“旗子已经展开了,它像不甘寂寞似的,在树丛后面震荡着翅膀。和周长江的心翼的鼓动,总是非

常谐和的”可知,运用拟人手法,把旗子人格化,说它不甘寂寞,这是以旗写人,体现出周长江面对敌人

时内心的激动与豪情,展现人物的英雄气概。

②结合“旗子被打穿了好几个窟窿,但是它依然伸展着腰板,拨开很密的枪弹向着敌人冲进。在距离敌人

二百码的地方。旗子突然扑倒了,立刻又跃立起来,便勇猛地追迫着敌人”可知,动词运用极为传神,用

了“伸展”“冲进”“扑倒”“跃立”“追迫”等动词,描绘旗子被打穿窟窿后,依然伸展、挺进,扑倒

又跃起的状态,让读者自然联想到战士冲杀的场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①结合“他猛然想起老伙伴万广源方才对他说的明天庆祝两周年纪念的事情,他暗暗地觉得惭愧,他自问

自己:’我有什么功劳配得起庆祝呢?'”可知,“庆祝两周年”是旗手周长江的动力来源,能更细腻地

表现旗手周长江的心理,突出他用战斗胜利来”庆祝两周年”的决心与渴望。

②结合“现在他把全副的精神,集中在一个问题上:要怎样才能配得起明天的庆祝呢?这时候他心翼的鼓

动就超过旗子的震荡了”可知,作为一个旗手,周长江渴盼着胜利的庆祝,但他却在庆祝两周年的前一天

牺牲,带给读者心灵强烈的震撼,增添了小说的悲壮色彩。

③结合“庆祝我吧!”“这面旗子送给我。”“他始终握紧旗杆。直到队长把旗子蒙在他的脸上,他也感

觉不到死的恐惧。这时他还可以听得见许多伙伴的叹息声,他愉快地微笑着,他用力掘动着旗杆,想要把

旗子揭开,亲眼看着自己的光荣队长流着眼泪举起手枪,像瞄准为光荣而死的伙伴的头颅一样地瞄准自

己”可知,旗手周长江在庆祝两周年的前一天牺牲了,这样的情节丰富了人物形象,展现了作为军人的崇

高情操,突出抗日报国的革命英雄主义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广子三人,曰当户、椒、敢,为甲。当户有遗腹子名陵。

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善射,爱士卒。天子以为李氏世将,而使将八百骑。尝深入匈奴二千

余里,过居延视地形,无所见虏而还,拜为骑都尉,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屯卫胡。

数岁,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天子使陵将其射土步兵五

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

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且战,连斗八日,还木到居延亘金里匈

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熬兵丕到虏急圭招除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

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

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

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

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当,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谀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

千,深入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

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是暴于天下。彼之

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初,上遣贰师大军出,令陵为助兵,及陵与单于相值,而贰师功少。上以迁诬罔,欲沮贰师,为陵游

说,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陵在匈奴岁余,上遣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

迎陵。敖军无功还,目:“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上闻,于是族陵家,

母弟妻子皆伏诛。

(节选自《汉书•李陵传》,有删改)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还未到A居延B百余里C匈奴遮狭D绝道E陵F食乏而救兵不到G虏急击招降陵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郎,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依汉朝制度,凡职位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吏可以保举子弟一人做郎官。

B.可,文中指“大约”,与《锦瑟》中“此情可待成追忆”的“可”意思相同。

C.引,文中指“退却”,与《苏武传》中“虞常果引张胜”的“引”意思不同。

D.诚,文中指“实在,确实”,与成语“诚惶诚恐”的“诚”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是名将李广之孙,勇猛善射、爱惜士卒,又因身世受到武帝的重视。然而李陵降胡之后,汉朝就

杀了李陵的母亲和妻子,李氏名声从此被毁。

B.贰师将军率大军出击匈奴时,武帝派李陵率领军队深入匈奴腹地。李陵陷入匈奴重围,终因寡不敌

众,最终兵败降胡。

C.李陵兵败降胡后,朝中的大臣纷纷将过错都推到了李陵身上,这时,皇帝询问司马迁的意见,他义正

辞严地在皇帝面前为李陵作辩护。

D.后来,武帝对当时没有及时救援李陵感到后悔,就派使者慰劳赏赐李陵军中逃回的士兵,之后又派公

孙敖率军深入匈奴迎接李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

(2)上以迁诬罔,欲沮贰师,为陵游说,下迁腐刑。

14.司马迁在皇帝面前为李陵仗义“盛言”时提出了哪些理由?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10.CEG11.B12,A

13.(1)单于得到李陵之后,因平素就听说过李陵家的名声,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使他显贵。

(2)皇上便以司马迁诬蔑、诋毁贰师,为李陵游说开脱罪名,判处他腐刑。

14.①李陵常常为了国家而奋不顾身;

②李陵手下兵士只有五千,却重创敌军,古代名将不过如此;

③李陵并非真降,只是为了日后报答汉朝。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意:往回走到离居延海还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匈奴兵拦堵住狭窄的山谷,截断了他们的归路。李陵军队

缺乏粮食,救兵也不到,敌人加紧进攻,并劝诱李陵投降。

“匈奴”作主语,主语前断句,所以c处断句;

“陵”做主语,主语前断句,所以E处断句;

“虏”做主语,主语前断句,所以G处断句。

故选CEGo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

B.错误。意思不同。大约;/只。句意:出兵到居延海以北大约一千里的地方。/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

能留在回忆之中了。

C.正确。退却;/供出。句意:李陵军边退边战。/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

D.正确。句意:实在令人痛心。/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故选Bo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A.“李陵降胡之后,汉朝就杀了李陵的母亲和妻子”错误。原文为“陵在匈奴岁余,上遣公孙敖将兵深入

匈奴迎陵。敖军无功还,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上闻,于是族陵

家,母弟妻子皆伏诛”,可见不是李陵降胡之后汉朝马上就杀了他的家人,而是一年多以后,公孙敖去接

李陵,听说李陵在教单于士兵防备汉军,汉朝这才杀了他的家人,而且是杀了李陵的母亲妻儿全家,“妻

子”指妻子和孩子。

故选Ao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素”,平素;“妻”,嫁给;“贵”,使动,使……显贵。

(2)“诬罔”,诬蔑;“沮”,诋毁;“下”,判处。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①从“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一句,联系“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

余人”,可以概括出:李陵常常为了国家而奋不顾身。

②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入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

联系二三段的战绩及失败的原因,可以看出司马迁认为李陵并非因为个人能力不足或不想打胜仗而投降,

恰恰相反,他的表现已经非常勇猛,足以与古今名将媲美,最终有此下场实在不是他的原因,故可概括

出:李陵手下兵士只有五千,却重创敌军,古代名将不过如此。

③从“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可以概括出:李并非真降,只是为了日后报答汉朝。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李广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李当户、李椒、李敢,都是皇帝的侍从官。当户有个遗腹子名叫李陵。

李陵到壮年以后,被选任为建章营的监督官,监管所有骑兵。他善于射箭,爱护士兵。天子认为李家

世代为将,因而让李陵率领八百骑兵。李陵曾深入匈奴境内两千多里,穿过居延海,观察地形,没有遇见

敌人就回来了。后被封为骑都尉,统率丹阳的楚兵五千人,在酒泉、张掖教练射箭,屯驻在那里防备匈

奴。

几年后,天汉二年秋天,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在祁连山进攻匈奴右贤王,武帝派李陵率领他

的步兵射手五千人,出兵到居延海以北大约一千里的地方,想用此法分散敌人的兵力,不让他们专门去对

付贰师将军。李陵已到预定期限就要回兵,而单于用八万大军包围截击李陵的军队。李陵军队只有五千

人。箭射光了,士兵死了大半,但他们杀伤匈奴也有一万多人。李陵军边退边战,接连战斗了八天,往回

走到离居延海还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匈奴兵拦堵住狭窄的山谷,截断了他们的归路。李陵军队缺乏粮食,

救兵也不到,敌人加紧进攻,并劝诱李陵投降。李陵说:“我没脸面去回报皇帝了!”于是就投降了匈

奴。

单于得到李陵之后,因平素就听说过李陵家的名声,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使他显贵。汉朝

知道后,就杀了李陵的母亲妻儿全家。从此以后,李家名声败落,陇西一带的曾为李氏门下宾客的人都以

此为耻辱。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

群臣都归罪于李陵,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极力为李陵辩护说:“李陵孝顺父母,对待将

士注重信义,常常能奋不顾身以赴国家急难。正是他平时积累的美德,有国土的风度。现在起兵一旦不成

功,那些只知保全自己性命与妻子儿女的臣子随便捏造诬陷他,实在令人痛心。况且李陵带领不满五千人

的步卒,深入匈奴腹地,抵挡数万的敌军,打得匈奴救死扶伤都忙不过来,调动全国所有能举箭引弓的人

一起围攻他。李陵转战搏斗了上千里,弓箭用尽,道路受阻,战士们拉着空弓,冒着刀锋,依然向北与敌

人死战,能够得到部下这样拼死效力,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然兵败被俘,然而他对敌人

的打击也足以名扬于天下。李陵没有自杀,是想寻求机会报效国家。”

当初,皇上派贰师将军出征,让李陵做协助之兵,到李陵与单于遭遇,贰师战功很少。皇上便以司马

迁诬蔑、诋毁贰师,为李陵游说开脱罪名,判处他腐刑。过了很久,汉武帝才对原先让李陵陷入孤立无援

的境地表示后悔,于是派使臣去慰劳赏赐逃回来的李陵余部。李陵在匈奴一年多,皇上派遣公孙敖率军深

入匈奴迎接李陵。公孙敖军无功而回,说:“捕到的俘虏说,李陵教单于用兵以防备汉军,因此臣无所

获。”皇上听到报告,于是将李陵家灭族,母弟、妻子皆被杀。

(节选自《汉书•李陵传》,有删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山

唐•李涉①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②逢僧话,又得浮生③半日闲。

登快阁

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④,青眼⑤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李涉,中唐诗人,此诗为作者被贬往磁州任司仓参军遇赦后,访吴楚时所作。②竹院:指寺

庙。③浮生:源于《庄子•刻意》篇“其生若浮,其死若体”,指人生在世就像水面上的漂浮物,飘忽不

定。④出自《吕氏春秋•本味篇》:“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

者。"⑤青眼:史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第二句中“忽”字表明诗人是无意听闻,表现了他对外界情况的漠不关心;“强”字表明他并不

想去登山,带有勉强和不情愿的意味。

B.李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清淡自然,极具禅意,颇有豁然开朗的艺术效果。

C.黄诗首联自称“痴儿”,颇具谐趣,“了却公家事”含义丰富,有不愿粘滞于公事上的自醒,也有了

却公事而登快阁的自快。

D.黄诗尾联借眼前所见的“归船”“白鸥”抒己之情,既照应登快阁所见的澄江美景,又表达了心中冀

望,首尾呼应,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

16.同为登高所作,但两首诗所抒之情却各有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两首诗各自表达的情感。

【答案】15.D16.①李诗表达了诗人仕途不顺的苦闷以及茅塞顿开后的轻松愉悦之情,抒发了对人生的

感悟,要平和心态、淡化得失、从容乐观对待人生。

②黄诗抒发了知音难觅的孤独惆怅以及归隐江湖、渴望自由的志趣。“朱弦已绝”“聊因酒横”叹世无知

音,孤独寂寞;尾联“归船”“与白鸥盟”表达了诗人归隐的愿望。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D.“眼前所见的‘归船‘‘白鸥’”错误。根据原文“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可知,“归

船”“白鸥”并非眼前之景,是作者的想象和期待。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李诗中“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写诗人整天昏昏沉沉的,像喝醉了酒,又像在做梦似

的。突然听说春天快要过去时,强打起精神去登山,以寻春色。再结合注解①可知,诗人在仕途上屡受挫

折,整天昏昏沉沉的,像喝醉了酒,又像在做梦似的,表达了诗人仕途不顺的苦闷。“因过竹院逢僧话,

又得浮生半日闲”写路过竹院,遇见了寺僧,和他聊天,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得到了半天的清闲。远离尘

世的佛教徒的思想与观念,倒暂时让他的心情轻松了许多,表达了诗人茅塞顿开后的轻松愉悦之情;综上

所述,李诗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要平和心态、淡化得失、从容乐观对待人生。

②黄诗中“朱弦己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写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

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在良辰美景中,诗人心内的忧烦无端而来,诗人感受到知己和自由的可贵、自己

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尾句引出了诗人的“归船”、“白鸥”之想,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表达了诗

人归隐的愿望;综上所述,黄诗抒发了知音难觅的孤独惆怅以及归隐江湖、渴望自由的志趣。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积极谏言献策。有直言进谏的,如魏征在

《谏太宗十思疏》中直言君王应当居安思危且“";有借古讽今的,如苏洵在

《六国论》中“"一句警戒君王莫要为久积的威势所胁迫。

(2)宇宙已经存在了138亿年,而个体人类一生不过匆匆百年;如果太阳系的直径相当于从北京到

上海,那么地球只是一粒直径0.37毫米的尘埃,人的存在就更微不足道。古今同理,苏轼在《赤壁

赋》中用“,”两句,表达出同样的人生理解。

(3)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体现了我国航天科

技高速发展的成果;而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情感细腻、想象丰富的诗人们则常常借用美丽神秘的太

空中的星辰来表情达意,如“,”。

【答案】①.戒奢以俭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③.寄蜉蟒于天地④.渺沧海之一

粟⑤.扪参历井仰胁息⑥.以手抚膺坐长叹(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迢

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奢”“哉”“蜉”“蟾”“渺”“粟”“扪”“膺”“迢”"皎"。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

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把它

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时才给以回敬。①现在他逝世了,②在整个欧洲和美洲,西

伯利头攵先到如利福尼垩,.③土亘歹堇命战友无丕对他表示遵敬、—爱戴和惮念。,④而我可以大月旦地说:—他

可能有过许多私敌」但木啰—有二个敌人。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节选自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

改变原意。

20.结尾句中的“将”字可以删掉吗?请简要分析。

【答案】18.毫不在意(填写满不在乎、毫不在乎、毫不介意等亦可)

万不得已(填写迫不得己、出于无奈、无可奈何等亦可)

19.②有语病,改为: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

④有语病,改为:而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20.不能删掉,因为这个“将”字,①体现出恩格斯对马克思伟大贡献的深刻认识,②反映出恩格斯对马

克思的丰功伟绩将在世界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坚信不疑,③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赞美之情,

④感召现代无产阶级继承马克思的伟大事业。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由后面“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可看出马克思对这一切的轻蔑态度,可以填表示根本不

在乎的词语,故填“毫不在意”或“满不在乎”“毫不在乎”“毫不介意”等。毫不在意:指丝毫不在乎

或不介意。满不在乎:形容丝毫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毫不在乎:指丝毫不在意、无所谓。毫不介意:

指不愉快的事,一点也不在意。

第二处,由“才给以回敬”可知,横线处的成语表示的是马克思做出回击是被迫的,无奈下的选择。故可

填“万不得已”“迫不得己”“出于无奈”“无可奈何”。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迫不

得已:指被逼得不得不这样做。出于无奈: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无可奈何:指事已如此,想挽

回已无能为力(奈何:怎么办,指没有办法)。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子有两处语病:

第一处,②句,成分残缺,“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中的“到”,缺少与之搭配的“从”,改为

“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

第二处,④句,不合逻辑,“他可能有过许多私敌,但未必有一个敌人”改为: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

未必有一个私敌。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首先明确态度:不能删去。

“将”有“必将”的意味,保留“将”字,强调了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在未来岁月中会一直流传下去,具

有强烈的确定性。而删掉“将”字,则使得这句话更像是一个简单的陈述,语气上显得较为平淡。因此,

从语气和表达效果上考虑,不应该删掉“将”字。从语气上,这句话表现出,恩格斯对马克思伟大贡献有

深刻认识,对马克思的丰功伟绩将在世界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坚信不疑。

从情感上,这句话也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赞美之情。

从演讲目的看,这句话旨在感召现代无产阶级继承马克思的伟大事业。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画艺术的同构与互动,为后世带来了一种新的文本形态,即彰显文人雅趣的诗画卷。简单地说,诗

画卷是由多人针对同一幅绘画作品进行题咏而形成的诗卷。它一般形成于某个带有意味的话题,由话题的

发起者邀请画家作画,并请不同文人进行题识,①,因此称为诗画卷。但也有人使用序、记、跋、

识等其他文体,从而形成集诗文书画为一体的雅致之作。这种文本以卷轴形式存放,易于收藏和展示,典

雅富有新意,且对所咏之物②。诗人题跋不受时空和题材的限制,可以对画面进行描述,亦可以

由话题展开想象,在文本传播过程中甚至可以因时因地进行情感抒发。一部诗画卷的流传可以绵延几十

年,横跨若干代文人的情感历程,是了解文人生存方式、人生心态的重要文本。在后世著录的书画文献

中,尽管原本诗画卷已经流失,但编者抄录的诗文题跋③,如明代朱存理的《铁网珊瑚》《珊瑚

木难》,清代卞永誉的《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便保存了《听雨楼》《秀野轩》《破窗风雨》等诸多诗画

卷。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

个字。

22.请以“诗画卷”为陈述对象,概括上述文段的主要内容。

【答案】21.①所用文体以诗歌居多;②具有相当的开放性;③却得以保存

22.诗画卷是在画卷上题写文字,文体以诗歌为主,兼有序、记、跋、识等,能彰显文人雅趣,易于收藏

与展示,流传周期长,可绵延几十年。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根据下句“因此称为诗画卷。但也有人使用序、记、跋、识等其他文体,从而形成集诗文书画为一体的

雅致之作”可知,称为诗画卷,那么说明题识的内容虽然有多种文体,但是以诗歌居多,所以此处应该填

写“所用文体以诗歌居多”。

②根据下文“诗人题跋不受时空和题材的限制,可以对画面进行描述,亦可以由话题展开想象,在文本传

播过程中甚至可以因时因地进行情感抒发”可知,对所咏之物具有相当的开放性,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具

有相当的开放性”。

③根据下文“如明代朱存理的《铁网珊瑚》《珊瑚木难》,清代卞永誉的《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便保存

了《听雨楼》《秀野轩》《破窗风雨》等诸多诗画卷”可知,列举了保存的编者抄录的诗文题跋,所以此处

应该填写“却得以保存”。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根据“简单地说,诗画卷是由多人针对同一幅绘画作品进行题咏而形成的诗卷。它一般形成于某个带有意

味的话题,由话题的发起者邀请画家作画,并请不同文人进行题识,所用文体以诗歌居多,因此称为诗画

卷。但也有人使用序、记、跋、识等其他文体,从而形成集诗文书画为一体的雅致之作”可概括“诗画卷

是在画卷上题写文字,文体以诗歌为主,兼有序、记、跋、识等,能彰显文人雅趣”;

根据“这种文本以卷轴形式存放,易于收藏和展示,典雅富有新意”可概括“能彰显文人雅趣,易于收藏

与展示”;

根据“一部诗画卷的流传可以绵延几十年,横跨若干代文人的情感历程,是了解文人生存方式、人生心态

的重要文本”可概括“流传周期长,可绵延几十年”。

题目要求以“诗画卷”为陈述对象,整理以上要点可得出答案:诗画卷是在画卷上题写文字,文体以诗歌

为主,兼有序、记、跋、识等,能彰显文人雅趣,易于收藏与展示,流传周期长,可绵延几十年。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中提到的“诗画卷”,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诗画关系的一种特殊理解。诗画同

构,既打破了传统绘画艺术古板、匠气的弊病,又通过姊妹艺术的融通建构了一种古雅别致的艺术格调。

其实,这种通过融通而开创新局面的现象不只体现在艺术领域,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实例。

你如何看待这类现象?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答案】例文:

以融通跨越边界,用创新引领未来

诗画同构,既打破了传统绘画艺术古板、匠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