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三校联考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三校联考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三校联考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三校联考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三校联考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广东省东莞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共5页,2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24题,共60分)1.1979年冯汉骥、童恩正所撰的《记广汉出土的玉石器》一文中将三星堆遗址视为“古代蜀国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下列最能支持这一观点的考古成果是()A.发现大量带有明显礼仪或礼制特征的高品级器物B.遗址群规模大,范围广,古文化遗存数量巨大C.发掘出土的人像、金杖、金面罩等造型前所未见D.遗址处在川西平原北部商周遗存分布中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古代蜀国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发现大量带有明显礼仪或礼制特征的高品级器物”并结合所学可知,三星堆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其政治具有神权性质,三星堆出土了大量带有礼制特征的器物,说明这里曾是举行祭祀和礼仪活动的集中区域,由此可以佐证三星堆遗址是“古代蜀国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A项正确;“遗址群规模大,范围广,古文化遗存数量巨大”只能体现该遗址,有较多的古文化遗存,排除B项;“发掘出土的人像、金杖、金面罩等造型前所未见”只能体现了,古文化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三星堆遗址是古蜀文明的文化遗址,不属于商周文化,排除D项。故选A项。2.有学者提出,黄河流域文明发展中存在“三条线”,以及原始社会末期夏商周三部族集中分布的“三大块”(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夏商周三代政治势力未超出部族板块 B.先秦时期中原华夏势力向北进抵甲线C.古代少数民族南下均定都甲乙线之间 D.历代大一统王朝都建都于丙线的附近〖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先秦时期中原华夏势力如西周通过分封向北抵达甲线,B项正确;西周时期势力通过分封超过了部族板块,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定都洛阳,而洛阳是在乙线以南,排除C项;元明清三代建都于甲线附近,排除D项。故选B项。3.春秋时期,“德”的内涵不再强调礼乐等级和对天子的服从,转而强调对民的重视。战国时期,“德”的内涵呈多元化发展,其中部分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统一之势渐趋明朗 B.儒家思想影响力扩大C.变法运动开始兴起 D.宗法分封制渐趋瓦解〖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据材料信息可知,“德”的内涵由西周强调礼乐等级和对天子的服从到春秋时期强调对民的重视,再到战国时期“德”的内涵呈多元化发展,其中部分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走向崩溃。而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故这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正确;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推动国家逐步走向统一,材料不涉及兼并战争,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德”的内涵的变化,并未体现儒家思想影响的扩大,且春秋战国时期最受重用的是法家思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变法运动,“开始兴起”没有依据,排除C项。故选D项。4.春秋之前,史官负责对文字材料的归档及档案利用,具有封闭性。春秋晚期以后,封闭的史官制度开始动摇,士阶层迅速崛起,这些饱学之士利用档案典籍编写教材、著书立说、建立私学,使档案典籍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材料所述变化()A.重塑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B.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铲除了周王朝统治的根基 D.形成了尊崇儒学的社会氛围〖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变化体现出士阶层文化作用的增强,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塑,排除A项;C项表述中,“铲除了”之说过于绝对,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的主旨是史官制度的变化,士阶层崛起推动文化发展,这无法铲除周王朝统治的根基,排除C项;D项表述发生在汉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5.公元前219年,秦始皇首次东巡。期间的主要活动包括泰山封禅、巡狩六国、遍祭山川,他还特意行经彭城,希望找到传说中失落在泗水中的周鼎。其主要目的是()A.构建秦王朝的合法性 B.重塑皇权的至高无上C.消弭东方六国的反抗 D.巩固中央的统辖地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包括泰山封禅、巡狩六国、遍祭山川,他还特意行经彭城,希望找到传说中失落在泗水中的周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其封禅活动带有政治色彩,通过祭祀天地印证统治的合法性,展现了自身的统治能力,起到了凝聚民心,促进国家和文化认同的作用,A项正确;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实现了皇权至高无上,封禅活动并不会达到此目的,排除B项;封禅是一种政治活动,并不能起到镇压六国反叛的作用,排除C项;封禅与巩固中央的统辖地位无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6.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13州部进行监察,分设刺史巡视辖区内的郡级官员及子弟、豪强:东汉末年,因黄巾起义之乱,汉灵帝把一些重要地区的州刺史改为州牧,地位居郡守之上,揽一州军政大权。刺史制度的调整()A.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 B.减少了地方割据风险C.改变了地方权力结构 D.加强了中央监察力度〖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刺史制度在汉武帝时期设立,原本是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和控制。但到了东汉末年,由于黄巾起义等动荡,汉灵帝提升了部分州刺史的地位,使他们成为州牧,拥有比郡守更高的权力,从而掌握了一州的军政大权。这一变化显著地改变了地方的权力结构,C项正确;“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夸大了其作用,排除A项;州刺史改为州牧加快了地方割据风险,排除B项;刺史制度是地方监察制度,不是中央监察,排除D项。故选C项。7.据某学者研究统计,汉代一个五口之家的自耕农种60亩土地,年收入为120石,如表为其全年支出情况。据此可推知()单位:石生活用纳税用生产用祭祀往来用口粮—80地税—4种子—6祭祀—3食盐—5.5算赋口赋—6饲料—8其他—2衣着—4.5农具—5小计—90小计—10小计—19小计—5A.土地私有存在危机 B.小农经济高度繁荣C.实行均田迫在眉睫 D.容易产生土地兼并〖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种60亩土地,年收入为120石”可知,拥有60亩土地的自耕农家庭,总收入120石减去全年支出后没有剩余,生活艰辛,且容易导致自耕农的破产,从而为豪强地主兼并土地提供了有利契机,D项正确;汉代土地私有制继续发展,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汉代一个五口之家的收支情况,且该户一年支出大于收入,不能体现小农经济繁荣,排除B项;均田制是北魏至唐前期实行的,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时空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8.魏晋时期,麦、菽(豆类)等北方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江南地区的农作物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A.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B.南北分裂局面结束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政府夏秋两季征税〖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根据材料,魏晋时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产粮区,主要由于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A项正确;魏晋时期是分裂时期,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排除C项;两税征收是在唐朝,排除D项。故选A项。9.魏晋南北朝以来政权更迭频繁,官学兴废无常。世家大族的一切学术文化都是以家族为中心来展开,对于经学的研习与传承就体现在家族的家风和家学之内。这一现象()A.确保了世家大族的持续兴旺 B.有利于分裂局面的结束C.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明延续 D.促进了各地的民族交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兴废无常,不利于文化发展,世家大族对于经学的研习与传承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发展,中华文明延续,C项正确;“持续兴旺”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世家大族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封闭性,不能促使分裂局面的结束,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C项。10.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以“陇西频被寇掠"而当地风俗又“不设村坞”,容易遭受突厥袭击,命贺娄子干“勒民为堡,营田积谷,以备不虞"。贺娄子干上书隋文帝:“但使镇戍连接,烽候相望,民虽散居,必谓无虑",得到隋文帝采纳。这反映出隋朝()A.政权基础得到巩固 B.民族交流互动增多C.区域开发成效显著 D.国家重视边疆治理〖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隋朝时期。根据材料“勒民为堡,营田积谷,以备不虞”可知,隋文帝要求百姓修建坞堡,营田积谷,以防范敌兵侵袭,而贺娄子干认为“使镇戍连接,烽候相望”也能防止被敌兵劫掠,这虽是两种不同的边防思想,但都反映出隋朝重视边疆治理,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边疆治理思想,无法体现“政权基础得到巩固”,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民族交流互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边疆治理不等于区域开发,且材料没有涉及“成效”,排除C项。故选D项。11.读图,许多学者认为以上文物存在关联,其依据是唐代()A.中华文化辐射范围较广 B.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西域控制C.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 D.欧亚大陆商路联系比较活跃〖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许多学者认为以上文物存在关联,图1古希腊时期文物图2西安出土的唐三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外开放交流发达,其都城长安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在材料中,古希腊出土的文物与西安出土的唐三彩在形状,服饰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说明在唐代时期,欧亚大陆商路联系比较活跃,D项正确;材料只有地中海的材料信息,无法判定中华文化辐射范围较广,排除A项;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西域控制,与文物的关联性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中文物的关联性,无法判定是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12.安史之乱后,户籍制度及以它为基础的国家土地分配制度遭到破坏,政府为保持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分配控制权的努力被证明是无效的,土地拥有者的土地所有权和自由处理权实际上得到承认。这一变化导致()A.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 B.基层治理制度的变化C.中央集权的严重削弱 D.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遭到破坏。再联系所学知识,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进行了赋税制度的调整,实行两税法,A项正确;材料所述为两税法推行的背景,没有涉及基层治理制度,排除B项;材料强调安史之乱后土地、户籍、赋税制度的变化,而非强调地方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排除C项;唐朝和其他封建朝代一样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制度未发生根本变革,排除D项。故选A项。13.秦汉和隋唐的经济重心位于司马迁所说的“三河”,即黄河中下游地区,呈现“头枕三河、面向西北”的立国态势;中唐以降,逐渐转变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立国态势。立国态势在唐宋之际的重大转折()A.受到快速发展的海外贸易的刺激 B.导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走向瓦解C.表明中原和北方民族交融的加速 D.推动了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全面调整〖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推断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之际(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秦汉隋唐时,农业经济为立国基础,经济重心在黄河中下游,中唐以后,海外贸易迅猛发展,广州、泉州等大型海港相继兴起,东南沿海地区以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为后盾,经济重心开始表现出向海洋发展的倾向,A项正确;自然经济自鸦片战争后才走向瓦解,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民族交融,排除C项;秦至唐宋政府未全面调整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14.宋代文化失去汉唐的雄浑、博大、外向特性,审美观念表现出平淡、细腻和宁静。在色彩上,宋代绘画由重彩向淡彩转变;在境界上,追求萧条淡泊、荒寒、雅意。此绘画风格的变化主要反映了()A.文人画家消极避世观念 B.理学对艺术精神的塑造功能C.宋代社会矛盾更加突出 D.绘画艺术的商业化程度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在色彩上,宋代绘画由重彩向淡彩转变;在境界上,追求萧条淡泊、荒寒、雅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由于理学盛行,所以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等观念渗透到艺术与文化审美方面,所以宋代绘画,在色彩上,由重彩向淡彩转变;在境界上,追求淡泊、荒寒、雅意等意境,B项正确;宋代文人画家追求平淡宁静并不代表消极避世,排除A项;本题主旨为“理学与艺术”,“社会矛盾更加突出”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在材料中绘画作品没有流向市场,“商业化程度较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5.明清时期,下南洋的民众大部分都是下层民众,许多普通手工业者依靠技术在南洋谋生,他们把中国先进的手工业技术带到南洋各个国家;一些国家还通过这些华人学习到了栽种白菜、韭菜、荔枝等蔬菜水果技术。由此可见,下南洋()A.缓解了中国国内的人口压力 B.推动了全球市场的形成C.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的变化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他们把中国先进的手工业技术带到南洋各个国家;一些国家还通过这些华人学习到了栽种白菜、韭菜、荔枝等蔬菜水果技术”可知,下南洋在颇大程度上改变了南洋各国的经济结构,加速了当地社会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与缓解中国的国内人口压力无关,排除A项;下南洋属于局部交流,排除B项;材料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6.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教育改革着眼于创办语言、军事技术类型的新式学堂,而19世纪90年代以后,教育改革重点在改革科举制度、建立教育行政机构、广设新式学堂。这一转变缘于()A.维新变法的成效 B.中体西用的突破C.经济结构的变动 D.民族危机的加深〖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朝)。据本题材料“而19世纪90年代以后,教育改革重点在改革科举制度、建立教育行政机构、广设新式学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教育改革侧重于为洋务运动服务,而19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转向制度变革,D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发生于1898年,涉及教育改革的信息,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教育改革与经济结构的变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7.2021年12月,国家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本次展览展出精选文物240余件,从食材、器具、技艺、礼仪等不同角度出发,全面呈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由此可知,博物馆()A.拉动了旅游消费市场 B.担负了文化传承的使命C.发挥了学术研究功能 D.引导民众转变生活观念〖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中国)。根据材料“本次展览展出精选文物240余件,从食材、器具、技艺、礼仪等不同角度出发,全面呈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可知,国家博物馆展览展出的文物从食材、器具、技艺、礼仪等不同角度出发,全面呈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说明博物馆担负了文化传承的使命,B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功能,没有体现拉动消费市场、学术研究功能、转变生活观念的信息,排除A项、C项和D项。故选B项。18.古埃及人供养的大批祭司每日在神庙里为神祇举行三次献祭仪式,每年大约举办60场节日。节日是一种仪式或仪式集合,仪式展现的是神赋予法老永恒王权、确保法老健康长寿、保障埃及国泰民安。这表明古埃及()A.实行开明宽容的宗教政策 B.民众社会生活丰富多彩C.宗教与世俗王权紧密结合 D.区域之间文化交流互鉴〖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仪式展现的是神赋予法老永恒王权、确保法老健康长寿、保障埃及国泰民安”可知,古代埃及注重通过宗教活动,强调国王的政治权威,即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C项正确;材料讲述的是宗教仪式,并没有明确说明古埃及实行开明宽容的宗教政策,排除A项;材料讲述的祭司的生活,并没有材料表明民众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排除B项;材料没有讲述古埃及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无法得出区域之间文化交流互鉴的论断,排除D项。故选C项。19.位于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公元6世纪,由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修建。1453年奥斯曼帝国皇帝苏丹默罕默德二世下令将其改为清真寺。1934年,土耳其共和国宣布:该教堂不再是清真寺,它将作为拜占庭艺术的遗迹和博物馆而受到保护。这一过程见证了()A.罗马帝国的分裂与发展 B.巴尔干半岛的长期动荡C.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交汇 D.对文化遗产的持续保护〖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至现代(土耳其)。根据材料可知圣索菲亚教堂原是基督教教堂,1453年后改为清真寺;1934年将作为拜占庭艺术的遗迹和博物馆而受到保护,可以得出,从建筑风格、装饰艺术到宗教仪式,圣索菲亚大教融合了拜占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元素,体现不同文化交流融合之美,C项正确;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与材料时空不符,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小亚细亚半岛,排除B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持续保护,排除D项。故选C项。20.南美洲有多种类型的混血种人,如卡博克洛人(白人与印第安人混血)、穆拉托人(白人与黑人混血)等。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与新航路开辟后西葡殖民政府的鼓励有关。这一现象的出现()A.削弱了西葡对殖民地的控制力 B.改变了南美洲社会的族群结构C.反映了白人文化侵略大大加深 D.导致南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兴起〖答案〗B〖解析〗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中“削弱了”“反映了”等信息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材料“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与新航路开辟后西葡殖民政府的鼓励有关”可知,时空范围为新航路开辟时期的美洲。根据材料“南美洲有多种类型的混血种人”“与新航路开辟后西葡殖民政府的鼓励有关”可知,这是新航路开辟之后,西葡殖民政府鼓励欧洲人向美洲移民,同时进行黑奴贸易,最终导致了南美洲族群结构的变化,B项正确;南美洲出现多类型的混血种人并不能削弱西葡对殖民地的控制,排除A项;出现混血人种,并不能证明当时白人文化侵略加深,排除C项;南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兴起并非由于混血人种的出现,两者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21.19世纪初期,赫尔曼、威廉·冯·洪堡、雅恩等德意志学者纷纷表达出对民族统一的强烈渴望,他们提出,虽然国土被占领,人民受到压迫,但德意志民族依然是德意志民族,为了实现民族的统一就必须坚信德意志是唯一的祖国,这些主张()A.是路德宗教改革的必然结果 B.表达了制度变革的强烈愿望C.深受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D.缘于德意志统一市场的形成〖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初期(德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19世纪初,拿破仑征服欧洲,促进了德意志民族统一意识的觉醒,因此当时德意志民族统一的渴望深受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C项正确;16世纪路德宗教,与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初期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民族统一,制度变革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19世纪初德意志还处于未建立统一市场,排除D项。故选C项。22.17世纪初,原产于中国的茶叶由荷兰人带入欧洲。起初,饮茶的只限于来往东方的荷兰商人、水手和达官贵人。进入18世纪后,饮茶风在欧洲逐渐盛行,很多欧洲人尤其是荷兰人、英国人养成了饮茶的习惯。这可以用来论证()A.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传播 B.物种交流冲击等级秩序C.文化在互鉴中实现融合 D.人口流动影响社会习俗〖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原产于中国茶叶在欧洲逐渐盛行,主要是因为东西方商品贸易的影响,促进了文化传播,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等级秩序,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传播,未体现文化融合,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传播,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23.1918年底,威尔逊提出“民族自决”原则。在该原则之下,波兰复国,波罗的海国家朝独立迈进,捷克与斯洛伐克也拼在一起,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形成联盟。由此可见,“民族自决”原则()A.完善了国际协商制度 B.保证了弱小民族权益C.重构了欧洲政治秩序 D.强化了美国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题意可知,在威尔逊提出的“民族自决”原则下,欧洲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国家,或者由原有的国家拼凑出新的国家,由此说明“民族自决”原则重构了欧洲政治秩序,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欧洲政治制度的重构,而不是完善国际协商制度,排除A项;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新的民族国家的出现,并没有体现保护弱小民族的权益,排除B项;此时的美国在国际秩序中还没有确立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24.据联合国人口署统计,国际移民在1970年只有8200万人,2000年增至1.75亿,1980—2000年,发达国家接纳移民从4800万增至1.1亿,发展中国家接纳移民从5200万增至6500万。这一现象反映出()A.当代难民群体在持续扩大 B.经济全球化在加速发展C.移民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 D.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80——2000年国际移民大幅增加,这正是经济全球化发展所导致的,B项正确;材料反映国际移民增加,并没有反映难民群体扩大,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文化的多元性,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多极化趋势,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40分,其中25题14分,26题14分,27题12分)25.文化的差异与消弭材料一考古学视野下秦与东方六国的差异类别六国秦国①铜陶器物演变连续性战国中期发生断裂②墓葬等级序列多阶层、小间隔,从国君到大贵族、普通贵族、平民,呈金字塔形结构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模落差巨大③城址等级序列国都以下,中等城市、小城市,逐级递减缺乏中小城市,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落(1)结合所学,推断导致类别①在秦国发生断裂的重大事件,说明②③差异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材料二秦朝建立后面临如何对待各地区不同文化的问题,秦以吏、法、郡县治东方,结果激起东方社会反抗,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由此,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承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制。在东方政策问题上,秦始皇想快速实现文化统一、刘邦则容忍不同区域文化存在,结果都不成功。这个时候,第三种方案登台了,这就是儒家学者提出的“德教”。因此,有学者认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述西汉“在文化上结束战国”的历程。〖答案〗(1)商鞅变法。墓葬等级和城址等级序列逐级递减等现象,反映出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贵族等级秩序遗存仍较为明显;墓葬等级和城址等级序列两极分化等现象,则反映出秦国贵族权力被极大压制,国君权力较大,呈现出君主高度集权的特点。(2)汉承秦制,力图维护国家统一。汉初统治者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在地方采取郡国并行制,造成诸侯王势力过大等问题,未能消弭区域文化的差异。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为区域文化的整合提供了政治基础;汉武帝改革币制等经济举措,有利于各地经济联系增强,为区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经济基础;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通过上述举措,西汉最终实现了思想文化的统一。〖解析〗【小问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战国时期的中国。事件:结合所学可知,在商鞅变法期间,秦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这些改革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使得铜陶器物等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出现了断裂,因此该事件为商鞅变法。历史信息:由材料一中“多阶层、小间隔,从国君到大贵族、普通贵族、平民,呈金字塔形结构”、“国都以下,中等城市、小城市,逐级递减”可知,六国墓葬等级和城址等级序列逐级递减,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贵族等级秩序遗存仍较为明显;由“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模落差巨大”、“缺乏中小城市,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落”可知,秦国墓葬等级和城址等级序列两极分化,贵族权力被极大压制,国君权力较大,呈现出君主高度集权的特点。【小问2】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汉朝时期的中国。过程:此处的文化应该做广义理解,由材料二中“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承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制”、“刘邦则容忍不同区域文化存在”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初:政治上,汉承秦制,力图维护国家统一;在地方采取郡国并行制,造成诸侯王势力过大等问题;思想上,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但最终未能消弭区域文化的差异。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政治上,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经济上,改革币制,为区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经济基础;文化上,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西汉最终在汉武帝时期实现了思想文化的统一。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8人已占领美洲大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在伊比利亚人移入美洲之际,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在印第安人说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给销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18-19世纪,英国人、爱尔兰人大举移入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后使澳大利亚、新西兰成为以白人为主的国家。发韧于地理大发现时代,迁延久远的大移民,包括自思移民和强迫移民,深刻地改变了美洲、澳洲、北亚、南非的人种、民族结构,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世界,客观上推进了全世界的物质和人文大交流,促进了民族和文化的融合。——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材料二1850年以前,英法等国人口死亡率大的为2.5%,1914年下降到1.9%。农业增长使饥饿成为对过去的回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农作物歉收时也能保证外来农产品的充足供应。医疗保健体系包括接种疫苗、隔离传染病人以控制疫情蔓延、改善排水和垃圾处理系统以及其他公共卫生保健设施。死亡率下降造成人口的激增,尽管有数百万人移居海外,欧洲人口还是从8150年的2.66亿,增加到1900年的4亿,1914年达到4.63亿,增长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到19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的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洲死亡本下降,人口增长的原因。〖答案〗(1)特点:迁移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迁移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人口密集地区迁移到人口稀疏地区;由发达国家主导;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相结合。影响:加速了落后地区的开发;改变了许多地区的人种和民族结构;推进了世界的物质和人文交流,促进了新的民族和文化的融合。(2)原因:科技革命的发生;农业的增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医疗保健体系的建立。〖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一“移民总数达15万”可知迁移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依据材料“英国人、爱尔兰人大举移入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后使澳大利亚、新西兰成为以白人为主的国家”可知人口迁移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人口密集地区迁移到人口稀疏地区;依据材料“自由移民和强迫移民”可知由发达国家主导;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相结合。影响:结合所学从开放落后地区、改变人种结构以及促进民族和文化融合角度分析,具体分析可得加速了落后地区的开发;改变了许多地区的人种和民族结构;推进了世界的物质和人文交流,促进了新的民族和文化的融合。(2)原因:依据材料二“农业增长使饥饿成为对过去的回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农作物歉收时也能保证外来农产品的充足供应”可知科技革命的发生;农业的增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根据材料“医疗保健体系包括接种疫苗、隔离传染病人以控制疫情蔓延、改善排水和垃圾处理系统以及其他公共卫生保健设施”可知医疗保健体系的建立。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世界史是全人类共同的历史:(1)历史发展的纵线即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方式不断完善,社会从低级向高级演进。(2)历史发展的横线即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多,打破彼此之间的壁垒,人类历史从分散逐渐走向整体。(3)人类历史的横线和纵线在过往几千年中交织互动,推进历史的全面发展。——摘编自钱乘旦《勾勒世界历史的横线与纵线》结合材料和所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1:论题:历史的横线发展促进纵线发展阐释:公元3世纪及以后,中国北部的鲜卑拓跋诸族,欧洲的日耳曼诸族,或者和平迁徙,或者暴力侵犯,向与他们邻近的先进农耕地区扩展。这种横向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开民族之间的闭塞局面,而且加速了游牧民族向先进的封建社会形态过渡。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的海上商业扩张和早期殖民活动,使世界各地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伴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西方国家进行了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准备了条件,推动了西方国家向工业文明的演进。综上所述,文明间的横向联系推动了各地区文明形态的演进。示例2:论题:15世纪以来历史的横线发展促进了纵线发展阐释:15世纪以来,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伴随而来的,是西欧国家的商业扩张和殖民活动,不仅为西欧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而且推动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密切,世界市场迅速拓展。依靠海外扩张所带来的资本,原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西欧国家迅速完成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转型。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以获得更多的原料、市场。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传统经济结构不断瓦解。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客观上刺激了中国的近代化,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等近代经济因素出现并发展,中国被迫开启了艰难的社会转型。15世纪以来历史进程的发展说明历史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历史的横向发展会促进纵向发展。〖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古代、近现代世界。本题相对开放,〖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历史发展的纵线即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方式不断完善,社会从低级向高级演进。”和所学,可拟定论点为历史的横线发展促进纵线发展。关于阐释可从古代民族大迁徙的横向发展对社会转型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突出历史横线发展和纵线发展的关系,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又如根据材料“历史发展的横线即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多,打破彼此之间的壁垒,人类历史从分散逐渐走向整体”和所学,可拟定论点为15世纪以来历史的横线发展促进了纵线发展。关于阐释可从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殖民扩张对世界联系和欧洲社会转型的影响、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突出横线发展和纵线发展的关系,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若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广东省东莞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共5页,2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24题,共60分)1.1979年冯汉骥、童恩正所撰的《记广汉出土的玉石器》一文中将三星堆遗址视为“古代蜀国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下列最能支持这一观点的考古成果是()A.发现大量带有明显礼仪或礼制特征的高品级器物B.遗址群规模大,范围广,古文化遗存数量巨大C.发掘出土的人像、金杖、金面罩等造型前所未见D.遗址处在川西平原北部商周遗存分布中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古代蜀国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发现大量带有明显礼仪或礼制特征的高品级器物”并结合所学可知,三星堆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其政治具有神权性质,三星堆出土了大量带有礼制特征的器物,说明这里曾是举行祭祀和礼仪活动的集中区域,由此可以佐证三星堆遗址是“古代蜀国一个重要的政治中心”,A项正确;“遗址群规模大,范围广,古文化遗存数量巨大”只能体现该遗址,有较多的古文化遗存,排除B项;“发掘出土的人像、金杖、金面罩等造型前所未见”只能体现了,古文化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三星堆遗址是古蜀文明的文化遗址,不属于商周文化,排除D项。故选A项。2.有学者提出,黄河流域文明发展中存在“三条线”,以及原始社会末期夏商周三部族集中分布的“三大块”(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夏商周三代政治势力未超出部族板块 B.先秦时期中原华夏势力向北进抵甲线C.古代少数民族南下均定都甲乙线之间 D.历代大一统王朝都建都于丙线的附近〖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先秦时期中原华夏势力如西周通过分封向北抵达甲线,B项正确;西周时期势力通过分封超过了部族板块,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定都洛阳,而洛阳是在乙线以南,排除C项;元明清三代建都于甲线附近,排除D项。故选B项。3.春秋时期,“德”的内涵不再强调礼乐等级和对天子的服从,转而强调对民的重视。战国时期,“德”的内涵呈多元化发展,其中部分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统一之势渐趋明朗 B.儒家思想影响力扩大C.变法运动开始兴起 D.宗法分封制渐趋瓦解〖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据材料信息可知,“德”的内涵由西周强调礼乐等级和对天子的服从到春秋时期强调对民的重视,再到战国时期“德”的内涵呈多元化发展,其中部分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走向崩溃。而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故这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正确;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推动国家逐步走向统一,材料不涉及兼并战争,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德”的内涵的变化,并未体现儒家思想影响的扩大,且春秋战国时期最受重用的是法家思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变法运动,“开始兴起”没有依据,排除C项。故选D项。4.春秋之前,史官负责对文字材料的归档及档案利用,具有封闭性。春秋晚期以后,封闭的史官制度开始动摇,士阶层迅速崛起,这些饱学之士利用档案典籍编写教材、著书立说、建立私学,使档案典籍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材料所述变化()A.重塑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B.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铲除了周王朝统治的根基 D.形成了尊崇儒学的社会氛围〖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变化体现出士阶层文化作用的增强,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塑,排除A项;C项表述中,“铲除了”之说过于绝对,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的主旨是史官制度的变化,士阶层崛起推动文化发展,这无法铲除周王朝统治的根基,排除C项;D项表述发生在汉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5.公元前219年,秦始皇首次东巡。期间的主要活动包括泰山封禅、巡狩六国、遍祭山川,他还特意行经彭城,希望找到传说中失落在泗水中的周鼎。其主要目的是()A.构建秦王朝的合法性 B.重塑皇权的至高无上C.消弭东方六国的反抗 D.巩固中央的统辖地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包括泰山封禅、巡狩六国、遍祭山川,他还特意行经彭城,希望找到传说中失落在泗水中的周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其封禅活动带有政治色彩,通过祭祀天地印证统治的合法性,展现了自身的统治能力,起到了凝聚民心,促进国家和文化认同的作用,A项正确;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实现了皇权至高无上,封禅活动并不会达到此目的,排除B项;封禅是一种政治活动,并不能起到镇压六国反叛的作用,排除C项;封禅与巩固中央的统辖地位无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6.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13州部进行监察,分设刺史巡视辖区内的郡级官员及子弟、豪强:东汉末年,因黄巾起义之乱,汉灵帝把一些重要地区的州刺史改为州牧,地位居郡守之上,揽一州军政大权。刺史制度的调整()A.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 B.减少了地方割据风险C.改变了地方权力结构 D.加强了中央监察力度〖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刺史制度在汉武帝时期设立,原本是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和控制。但到了东汉末年,由于黄巾起义等动荡,汉灵帝提升了部分州刺史的地位,使他们成为州牧,拥有比郡守更高的权力,从而掌握了一州的军政大权。这一变化显著地改变了地方的权力结构,C项正确;“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夸大了其作用,排除A项;州刺史改为州牧加快了地方割据风险,排除B项;刺史制度是地方监察制度,不是中央监察,排除D项。故选C项。7.据某学者研究统计,汉代一个五口之家的自耕农种60亩土地,年收入为120石,如表为其全年支出情况。据此可推知()单位:石生活用纳税用生产用祭祀往来用口粮—80地税—4种子—6祭祀—3食盐—5.5算赋口赋—6饲料—8其他—2衣着—4.5农具—5小计—90小计—10小计—19小计—5A.土地私有存在危机 B.小农经济高度繁荣C.实行均田迫在眉睫 D.容易产生土地兼并〖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种60亩土地,年收入为120石”可知,拥有60亩土地的自耕农家庭,总收入120石减去全年支出后没有剩余,生活艰辛,且容易导致自耕农的破产,从而为豪强地主兼并土地提供了有利契机,D项正确;汉代土地私有制继续发展,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汉代一个五口之家的收支情况,且该户一年支出大于收入,不能体现小农经济繁荣,排除B项;均田制是北魏至唐前期实行的,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时空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8.魏晋时期,麦、菽(豆类)等北方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江南地区的农作物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A.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B.南北分裂局面结束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政府夏秋两季征税〖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根据材料,魏晋时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产粮区,主要由于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A项正确;魏晋时期是分裂时期,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排除C项;两税征收是在唐朝,排除D项。故选A项。9.魏晋南北朝以来政权更迭频繁,官学兴废无常。世家大族的一切学术文化都是以家族为中心来展开,对于经学的研习与传承就体现在家族的家风和家学之内。这一现象()A.确保了世家大族的持续兴旺 B.有利于分裂局面的结束C.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明延续 D.促进了各地的民族交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学兴废无常,不利于文化发展,世家大族对于经学的研习与传承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发展,中华文明延续,C项正确;“持续兴旺”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世家大族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封闭性,不能促使分裂局面的结束,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C项。10.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以“陇西频被寇掠"而当地风俗又“不设村坞”,容易遭受突厥袭击,命贺娄子干“勒民为堡,营田积谷,以备不虞"。贺娄子干上书隋文帝:“但使镇戍连接,烽候相望,民虽散居,必谓无虑",得到隋文帝采纳。这反映出隋朝()A.政权基础得到巩固 B.民族交流互动增多C.区域开发成效显著 D.国家重视边疆治理〖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隋朝时期。根据材料“勒民为堡,营田积谷,以备不虞”可知,隋文帝要求百姓修建坞堡,营田积谷,以防范敌兵侵袭,而贺娄子干认为“使镇戍连接,烽候相望”也能防止被敌兵劫掠,这虽是两种不同的边防思想,但都反映出隋朝重视边疆治理,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边疆治理思想,无法体现“政权基础得到巩固”,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民族交流互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边疆治理不等于区域开发,且材料没有涉及“成效”,排除C项。故选D项。11.读图,许多学者认为以上文物存在关联,其依据是唐代()A.中华文化辐射范围较广 B.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西域控制C.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 D.欧亚大陆商路联系比较活跃〖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许多学者认为以上文物存在关联,图1古希腊时期文物图2西安出土的唐三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外开放交流发达,其都城长安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在材料中,古希腊出土的文物与西安出土的唐三彩在形状,服饰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说明在唐代时期,欧亚大陆商路联系比较活跃,D项正确;材料只有地中海的材料信息,无法判定中华文化辐射范围较广,排除A项;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西域控制,与文物的关联性关系不大,排除B项;材料中文物的关联性,无法判定是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12.安史之乱后,户籍制度及以它为基础的国家土地分配制度遭到破坏,政府为保持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分配控制权的努力被证明是无效的,土地拥有者的土地所有权和自由处理权实际上得到承认。这一变化导致()A.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 B.基层治理制度的变化C.中央集权的严重削弱 D.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遭到破坏。再联系所学知识,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进行了赋税制度的调整,实行两税法,A项正确;材料所述为两税法推行的背景,没有涉及基层治理制度,排除B项;材料强调安史之乱后土地、户籍、赋税制度的变化,而非强调地方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排除C项;唐朝和其他封建朝代一样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制度未发生根本变革,排除D项。故选A项。13.秦汉和隋唐的经济重心位于司马迁所说的“三河”,即黄河中下游地区,呈现“头枕三河、面向西北”的立国态势;中唐以降,逐渐转变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立国态势。立国态势在唐宋之际的重大转折()A.受到快速发展的海外贸易的刺激 B.导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走向瓦解C.表明中原和北方民族交融的加速 D.推动了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全面调整〖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推断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之际(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秦汉隋唐时,农业经济为立国基础,经济重心在黄河中下游,中唐以后,海外贸易迅猛发展,广州、泉州等大型海港相继兴起,东南沿海地区以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为后盾,经济重心开始表现出向海洋发展的倾向,A项正确;自然经济自鸦片战争后才走向瓦解,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民族交融,排除C项;秦至唐宋政府未全面调整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14.宋代文化失去汉唐的雄浑、博大、外向特性,审美观念表现出平淡、细腻和宁静。在色彩上,宋代绘画由重彩向淡彩转变;在境界上,追求萧条淡泊、荒寒、雅意。此绘画风格的变化主要反映了()A.文人画家消极避世观念 B.理学对艺术精神的塑造功能C.宋代社会矛盾更加突出 D.绘画艺术的商业化程度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在色彩上,宋代绘画由重彩向淡彩转变;在境界上,追求萧条淡泊、荒寒、雅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由于理学盛行,所以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等观念渗透到艺术与文化审美方面,所以宋代绘画,在色彩上,由重彩向淡彩转变;在境界上,追求淡泊、荒寒、雅意等意境,B项正确;宋代文人画家追求平淡宁静并不代表消极避世,排除A项;本题主旨为“理学与艺术”,“社会矛盾更加突出”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在材料中绘画作品没有流向市场,“商业化程度较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5.明清时期,下南洋的民众大部分都是下层民众,许多普通手工业者依靠技术在南洋谋生,他们把中国先进的手工业技术带到南洋各个国家;一些国家还通过这些华人学习到了栽种白菜、韭菜、荔枝等蔬菜水果技术。由此可见,下南洋()A.缓解了中国国内的人口压力 B.推动了全球市场的形成C.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的变化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他们把中国先进的手工业技术带到南洋各个国家;一些国家还通过这些华人学习到了栽种白菜、韭菜、荔枝等蔬菜水果技术”可知,下南洋在颇大程度上改变了南洋各国的经济结构,加速了当地社会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与缓解中国的国内人口压力无关,排除A项;下南洋属于局部交流,排除B项;材料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6.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教育改革着眼于创办语言、军事技术类型的新式学堂,而19世纪90年代以后,教育改革重点在改革科举制度、建立教育行政机构、广设新式学堂。这一转变缘于()A.维新变法的成效 B.中体西用的突破C.经济结构的变动 D.民族危机的加深〖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60—90年代(清朝)。据本题材料“而19世纪90年代以后,教育改革重点在改革科举制度、建立教育行政机构、广设新式学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教育改革侧重于为洋务运动服务,而19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转向制度变革,D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发生于1898年,涉及教育改革的信息,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排除B项;教育改革与经济结构的变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7.2021年12月,国家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本次展览展出精选文物240余件,从食材、器具、技艺、礼仪等不同角度出发,全面呈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由此可知,博物馆()A.拉动了旅游消费市场 B.担负了文化传承的使命C.发挥了学术研究功能 D.引导民众转变生活观念〖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中国)。根据材料“本次展览展出精选文物240余件,从食材、器具、技艺、礼仪等不同角度出发,全面呈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可知,国家博物馆展览展出的文物从食材、器具、技艺、礼仪等不同角度出发,全面呈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说明博物馆担负了文化传承的使命,B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功能,没有体现拉动消费市场、学术研究功能、转变生活观念的信息,排除A项、C项和D项。故选B项。18.古埃及人供养的大批祭司每日在神庙里为神祇举行三次献祭仪式,每年大约举办60场节日。节日是一种仪式或仪式集合,仪式展现的是神赋予法老永恒王权、确保法老健康长寿、保障埃及国泰民安。这表明古埃及()A.实行开明宽容的宗教政策 B.民众社会生活丰富多彩C.宗教与世俗王权紧密结合 D.区域之间文化交流互鉴〖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仪式展现的是神赋予法老永恒王权、确保法老健康长寿、保障埃及国泰民安”可知,古代埃及注重通过宗教活动,强调国王的政治权威,即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C项正确;材料讲述的是宗教仪式,并没有明确说明古埃及实行开明宽容的宗教政策,排除A项;材料讲述的祭司的生活,并没有材料表明民众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排除B项;材料没有讲述古埃及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无法得出区域之间文化交流互鉴的论断,排除D项。故选C项。19.位于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公元6世纪,由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修建。1453年奥斯曼帝国皇帝苏丹默罕默德二世下令将其改为清真寺。1934年,土耳其共和国宣布:该教堂不再是清真寺,它将作为拜占庭艺术的遗迹和博物馆而受到保护。这一过程见证了()A.罗马帝国的分裂与发展 B.巴尔干半岛的长期动荡C.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交汇 D.对文化遗产的持续保护〖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至现代(土耳其)。根据材料可知圣索菲亚教堂原是基督教教堂,1453年后改为清真寺;1934年将作为拜占庭艺术的遗迹和博物馆而受到保护,可以得出,从建筑风格、装饰艺术到宗教仪式,圣索菲亚大教融合了拜占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元素,体现不同文化交流融合之美,C项正确;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与材料时空不符,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小亚细亚半岛,排除B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持续保护,排除D项。故选C项。20.南美洲有多种类型的混血种人,如卡博克洛人(白人与印第安人混血)、穆拉托人(白人与黑人混血)等。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与新航路开辟后西葡殖民政府的鼓励有关。这一现象的出现()A.削弱了西葡对殖民地的控制力 B.改变了南美洲社会的族群结构C.反映了白人文化侵略大大加深 D.导致南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兴起〖答案〗B〖解析〗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中“削弱了”“反映了”等信息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根据材料“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与新航路开辟后西葡殖民政府的鼓励有关”可知,时空范围为新航路开辟时期的美洲。根据材料“南美洲有多种类型的混血种人”“与新航路开辟后西葡殖民政府的鼓励有关”可知,这是新航路开辟之后,西葡殖民政府鼓励欧洲人向美洲移民,同时进行黑奴贸易,最终导致了南美洲族群结构的变化,B项正确;南美洲出现多类型的混血种人并不能削弱西葡对殖民地的控制,排除A项;出现混血人种,并不能证明当时白人文化侵略加深,排除C项;南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兴起并非由于混血人种的出现,两者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21.19世纪初期,赫尔曼、威廉·冯·洪堡、雅恩等德意志学者纷纷表达出对民族统一的强烈渴望,他们提出,虽然国土被占领,人民受到压迫,但德意志民族依然是德意志民族,为了实现民族的统一就必须坚信德意志是唯一的祖国,这些主张()A.是路德宗教改革的必然结果 B.表达了制度变革的强烈愿望C.深受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D.缘于德意志统一市场的形成〖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初期(德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19世纪初,拿破仑征服欧洲,促进了德意志民族统一意识的觉醒,因此当时德意志民族统一的渴望深受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C项正确;16世纪路德宗教,与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初期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民族统一,制度变革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19世纪初德意志还处于未建立统一市场,排除D项。故选C项。22.17世纪初,原产于中国的茶叶由荷兰人带入欧洲。起初,饮茶的只限于来往东方的荷兰商人、水手和达官贵人。进入18世纪后,饮茶风在欧洲逐渐盛行,很多欧洲人尤其是荷兰人、英国人养成了饮茶的习惯。这可以用来论证()A.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传播 B.物种交流冲击等级秩序C.文化在互鉴中实现融合 D.人口流动影响社会习俗〖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原产于中国茶叶在欧洲逐渐盛行,主要是因为东西方商品贸易的影响,促进了文化传播,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等级秩序,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传播,未体现文化融合,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传播,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23.1918年底,威尔逊提出“民族自决”原则。在该原则之下,波兰复国,波罗的海国家朝独立迈进,捷克与斯洛伐克也拼在一起,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形成联盟。由此可见,“民族自决”原则()A.完善了国际协商制度 B.保证了弱小民族权益C.重构了欧洲政治秩序 D.强化了美国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题意可知,在威尔逊提出的“民族自决”原则下,欧洲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国家,或者由原有的国家拼凑出新的国家,由此说明“民族自决”原则重构了欧洲政治秩序,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欧洲政治制度的重构,而不是完善国际协商制度,排除A项;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新的民族国家的出现,并没有体现保护弱小民族的权益,排除B项;此时的美国在国际秩序中还没有确立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24.据联合国人口署统计,国际移民在1970年只有8200万人,2000年增至1.75亿,1980—2000年,发达国家接纳移民从4800万增至1.1亿,发展中国家接纳移民从5200万增至6500万。这一现象反映出()A.当代难民群体在持续扩大 B.经济全球化在加速发展C.移民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 D.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80——2000年国际移民大幅增加,这正是经济全球化发展所导致的,B项正确;材料反映国际移民增加,并没有反映难民群体扩大,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文化的多元性,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多极化趋势,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40分,其中25题14分,26题14分,27题12分)25.文化的差异与消弭材料一考古学视野下秦与东方六国的差异类别六国秦国①铜陶器物演变连续性战国中期发生断裂②墓葬等级序列多阶层、小间隔,从国君到大贵族、普通贵族、平民,呈金字塔形结构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模落差巨大③城址等级序列国都以下,中等城市、小城市,逐级递减缺乏中小城市,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落(1)结合所学,推断导致类别①在秦国发生断裂的重大事件,说明②③差异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材料二秦朝建立后面临如何对待各地区不同文化的问题,秦以吏、法、郡县治东方,结果激起东方社会反抗,其间包含着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由此,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承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制。在东方政策问题上,秦始皇想快速实现文化统一、刘邦则容忍不同区域文化存在,结果都不成功。这个时候,第三种方案登台了,这就是儒家学者提出的“德教”。因此,有学者认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述西汉“在文化上结束战国”的历程。〖答案〗(1)商鞅变法。墓葬等级和城址等级序列逐级递减等现象,反映出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贵族等级秩序遗存仍较为明显;墓葬等级和城址等级序列两极分化等现象,则反映出秦国贵族权力被极大压制,国君权力较大,呈现出君主高度集权的特点。(2)汉承秦制,力图维护国家统一。汉初统治者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在地方采取郡国并行制,造成诸侯王势力过大等问题,未能消弭区域文化的差异。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为区域文化的整合提供了政治基础;汉武帝改革币制等经济举措,有利于各地经济联系增强,为区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经济基础;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通过上述举措,西汉最终实现了思想文化的统一。〖解析〗【小问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战国时期的中国。事件:结合所学可知,在商鞅变法期间,秦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这些改革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使得铜陶器物等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出现了断裂,因此该事件为商鞅变法。历史信息:由材料一中“多阶层、小间隔,从国君到大贵族、普通贵族、平民,呈金字塔形结构”、“国都以下,中等城市、小城市,逐级递减”可知,六国墓葬等级和城址等级序列逐级递减,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贵族等级秩序遗存仍较为明显;由“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模落差巨大”、“缺乏中小城市,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落”可知,秦国墓葬等级和城址等级序列两极分化,贵族权力被极大压制,国君权力较大,呈现出君主高度集权的特点。【小问2】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汉朝时期的中国。过程:此处的文化应该做广义理解,由材料二中“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承秦”,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制”、“刘邦则容忍不同区域文化存在”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初:政治上,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