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D/32/wKhkGWcLBnWAa6akAAKrgmHHTEo278.jpg)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D/32/wKhkGWcLBnWAa6akAAKrgmHHTEo2782.jpg)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D/32/wKhkGWcLBnWAa6akAAKrgmHHTEo2783.jpg)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D/32/wKhkGWcLBnWAa6akAAKrgmHHTEo2784.jpg)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D/32/wKhkGWcLBnWAa6akAAKrgmHHTEo27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一天的两场不同峰会,反映了不同的政治理念,文化态度!学习目标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文化交流的原则、作用,正确对待文化交流的态度。文化交融的原因、作用,以及正确对待文化交融的作用。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古今中外的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事件的本质。课标要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文化交流、文化交融的作用。教学难点如何推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区别。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主议题万里如邻,如何推进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子议题1.是文化交流互鉴共存还是相互隔膜排斥取代?请举例说明。2.我国是如何通过文化交融发展民族文化、丰富世界文化的?议题1:是文化交流互鉴共存还是相互隔膜排斥取代?请举例说明!中非平等文化交流,促进双方的文化发展当地时间8月30日,为期10天的“何以文明·遇见良渚”2024全球巡展埃塞俄比亚特展顺利闭展。活动充分体现了对文化多样性的认可和尊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坚信,只有以相互尊重和文化间开放对话为基础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才能带来持久的和平。文化霸权主义通过强化某一文化作为“榜样”的地位,试图通过文化渗透和控制人的头脑来实现其意识形态的推广。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其他国家的文化独立性,还阻碍了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对全球文化安全构成了威胁,对世界和平发展形成了重大挑战。文化霸权主义阻碍文化发展威胁世界文化安全1.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推动2.文化交流的原则及其作用正是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才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活动现场还播放了总台非洲总站为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制作的纪录片《万里为邻》的同名宣传片。从“跨越山海”的互联互通,到“走向美好生活”的民生改善,再到“热土孕育希望”的共同发展,《万里为邻》全方位展现了中非两大文明的交流互鉴,以及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决心。3.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化交流、交融的宏伟画卷司马迁称张骞出使西域所行为“凿空”。意思是说张骞出使西域,使双方都互有了解,打开了双方交流之路,丝绸之路也从此成为了官方的中西通途。张骞(?—前114),西汉汉中城固(今陕西城固)人,官大行,封博望侯。建元二年(前139),张骞奉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今阿富汗,阿姆河中部),相约共同夹击匈奴。他越过葱岭,亲历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和大月氏、大夏(今阿富汗)等地,于元朔三年(前126)方回归,前后达13年。他走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并获得了大量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元狩四年(前119)张骞又奉命出使乌孙(主要区域为巴尔喀什湖和伊塞克湖之间以伊犁河为中心的伊犁河流域地区),并派副使出使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康居、大夏、安息(即波斯,今伊朗)等地。张骞的两次出使,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及中亚各地的联系,使汉与西域的交往逐渐频繁。
这条伟大的道路沟通了中国、印度、希腊三大文明,全长7000多千米,东起西汉的首都长安(今西安)或东汉的首都洛阳,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经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向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它促进了欧亚大陆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在商贸、宗教、文化以及民族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卓越贡献。海丝之路又叫丝绸之路、瓷器之路,这些由中国输出的贸易品见证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使命。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海丝之路又叫香料之路,在中华文明走出去的同时,世界文明也伴随海洋走进来。
1405至1433年近30年的时间里,郑和前后七次航行到印度洋、亚非两大洲沿海的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海上交通和文化传播的桥梁。郑和使团把明代中国的历法、技术、习俗和书籍传播了所经各国,对这些国家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从海外引进了珍异动植物和名贵药材、香料等,了解了沿途各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艺术。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是当今中国与沿线国家追求经济发展全方位互利共赢的现实需要。在现实与历史的承续转化之间,“一带一路”既是经贸自由之路,也是文化交汇之路。4.文化交流的要求在元首外交引领和推动下,中非文化交流之路不断拓宽。从孔子学院促进跨文化交流,到鲁班工坊侧重应用技能培养;从“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培养科教创新人才,到“一带一路”教师成长计划为非洲发展注入内生动力……中非教育合作结出累累硕果,不仅为中非合作培养了更多友好使者,也为实现共同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1)背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2)要求: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二、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1.文化交融的原因和意义(1)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2)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3)可以推动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传统中国审美讲究“留白”不同,这只青花雏菊纹菱口盘上绘满了纹样,整个盘子像一朵盛开的花,每片花瓣里又绘制了雏菊花,非常符合西方人的一种审美。青花黄釉葫芦瓶,三层圆滚滚的肚子,在底层就用了黄釉渲染。专家推测,这样小巧的葫芦瓶一般被用来盛放香水,这类瓷器被称为“巴达维亚瓷”,在当时的欧洲十分受欢迎。2.如何通过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1)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本国本民族文化)(2)各国各民族通过文化交融丰富和发展本国本民族文化,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推进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让各国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世界文化)探究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有何区别和联系?文化交流文化交融区别表现不同文化交流是一个过程,是彼此间文化的相互沟通,互通文化的有无,促进文化丰富与发展,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得以传播。文化交融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渗透,难分你我,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结果结果不同文化交流侧重的是把一种文化发扬光大,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受众知道、理解的过程,量变文化交融侧重的是文化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甚至是冲突碰撞之后的发展升华,产生新文化的过程,质变意义不同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
联系(1)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所有的文化交融都是建立在文化交流基础上的;(2)文化交融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结果之一。探究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有什么联系?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的前提。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3、开展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交流和文化交融,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之间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过程。课堂总结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作用文化交流的要求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文化交融的意义和作用如何通过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课堂练习1.在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提交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我国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茶树种植、茶叶采摘和制作,这一源于东方的植物借助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用独特的方式征服了世界的味蕾,也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由此可见(
)A.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地吸纳人类文化成果B.以茶为媒有利于增进不同文化的相互认同C.中国茶文化不仅属于中华民族也属于整个世界D.中国茶文化以独特魅力定义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价值C2.2024年6月9日,“文明互鉴的见证——中国景泰蓝艺术交流展”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开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在开幕式上表示,景泰蓝不仅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明发展在中国的一个缩影。开展上述文化交流活动能够(
)①搭建文化交流的平台,为中外人文交流提供契机②保持文化的民族性,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③推动文化交流与互鉴,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④以文化交流跨越文明隔阂,增进彼此的文化认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3.历史为师,文化似友。多年来,中法双方在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展览交流、考古研究等多个领域,持续不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2024年5月,中法签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