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15体液调节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D/2F/wKhkGWcK-NyAFzQiAAIF2LwuOi8678.jpg)
![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15体液调节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D/2F/wKhkGWcK-NyAFzQiAAIF2LwuOi86782.jpg)
![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15体液调节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D/2F/wKhkGWcK-NyAFzQiAAIF2LwuOi86783.jpg)
![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15体液调节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D/2F/wKhkGWcK-NyAFzQiAAIF2LwuOi86784.jpg)
![2024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15体液调节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3/2D/2F/wKhkGWcK-NyAFzQiAAIF2LwuOi867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5专题15体液调整1.(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3)某探讨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试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削减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加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复原正常【答案】D【解析】【分析】甲状腺可以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还可以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详解】A、若切除垂体,则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削减,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产热削减,A正确;
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该提取液中含有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小鼠的耗氧量会增加,B正确;
C、甲状腺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故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加,C正确;
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故切除垂体后,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能让代谢复原正常,D错误。
故选D。2.(2024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8)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可维持细胞内外的Na+浓度梯度,钠-碘同向转运体借助Na+的浓度梯度将碘转运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碘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化后,进入滤泡腔参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期缺碘可导致机体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削减B.用钠-钾泵抑制剂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会使其摄碘实力减弱C.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D.运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答案】B【解析】【分析】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整主要受下丘脑限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后,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肯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削减,这样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就不至于过高。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整,也存在着反馈调整机制。2、钠-钾泵(也称钠钾转运体),为蛋白质分子,进行Na+和K+之间的交换。每消耗一个ATP分子,逆浓度梯度泵出三个Na+和泵入两个K+,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匀称离子分布。【详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长期缺碘可导致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削减,从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增加,A错误;B、用钠-钾泵抑制剂处理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会使钠-钾泵的运输功能降低,从而摄取碘的实力减弱,B正确;C、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碘不能被活化,可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削减,C错误;D、运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阻断剂,可阻断促甲状腺激素对甲状腺的作用,从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削减,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整和反馈调整,旨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学学问要点,把握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学问网络的实力,同时获得题干信息精确答题。3.(2024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9)人体甲状腺分泌和调整示意图如下,其中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信号能干脆刺激垂体分泌更多的TSHB.下丘脑通过释放TRH干脆调控甲状腺分泌T3和T4C.甲状腺分泌的T4干脆作用于垂体而抑制TSH的释放D.长期缺碘会影响T3、T4、TSH和TRH的分泌【答案】D【解析】【分析】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有2种: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二者均含碘,T3比T4少一个碘原子。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遍及全身全部器官,主要是促进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促进生长发育,也是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不行缺少的。【详解】A、由图示可知,寒冷信号能干脆刺激下丘脑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A错误;B、下丘脑通过释放TRH作用于垂体,间接调控甲状腺分泌T3和T4,B错误;C、由图示可知,甲状腺分泌的T4经过脱碘作用转化为T3后才能作用于垂体,抑制TSH的释放,C错误;D、T3和T4均含碘,长期缺碘不利于二者的合成,体内T3和T4的含量削减会影响TSH和TRH的合成,D正确。故选D。4.(2024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20)分布有乙酰胆碱受体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它普遍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参加学习与记忆等调整活动。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药物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酰胆碱分泌量和受体数量变更会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B.运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抑制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受体发挥作用C.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数量变更会影响学习与记忆等调整活动D.注射阿托品可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所引起的生理效应【答案】B【解析】【分析】1、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2、“胆碱能敏感神经元”是一种能与乙酰胆碱结合,成参加学习与记忆等活动。目前认为,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3、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受体存在于突触后膜上,与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详解】A、乙酰胆碱分泌量和受体数量会影响突触后膜接受到的刺激大小,所以会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A正确;
B、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运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乙酰胆碱分解削减,会使乙酰胆碱持续与受体结合,促进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B错误;
C、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参加学习和记忆等调整活动,所以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数量变更会影响这些调整活动,C正确;
D、药物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结合,所以能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引起的生理效应,D正确。
故选B。5.(2024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12)下列关于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胰高血糖素在胰岛A细胞中合成B.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不是唯一上升血糖的激素C.胰岛素激活胰岛素受体后,葡萄糖通过胰岛素受体进入细胞内D.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均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答案】C【解析】【分析】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其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其作用是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上升。【详解】A、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A正确;B、降血糖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升血糖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B正确;C、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的帮助进入细胞内,C错误;D、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都会导致血糖浓度上升,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D正确。故选C。6.(河北省石家庄2024高三下学期模拟)对于生物的激素调整及其应用方面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刮干热风会影响小麦在开花期传粉,喷洒肯定浓度的生长素能避开减产B.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成年人排尿量会相应增加,渐渐消瘦,体重削减C.切除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会均削减D.激素间协同和拮抗对动物正常生命活动是有利的,如生长素与甲状腺激素的协同【答案】B【解析】【分析】生长素的功能应用;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甲状腺激素的调整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整。【详解】A、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而小麦收获的是种子,因此小麦传粉受影响后,喷洒肯定浓度的生长素不能避开小麦减产,A错误;B、缺少胰岛素,血糖含量高,大量的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尿量增加;由于糖氧化功能发生障碍,体内脂肪、蛋白质的分解加强,导致机体消瘦,体重减轻,B正确;C、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其中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所以切除动物的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削减,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存在负反馈调整,当甲状腺激素削减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增加,C错误;D、生长素属于植物激素,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生物激素调整及其应用方面的有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学问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说明、推理,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实力。7.(浙江省之江教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是健康的正常人,乙的胰岛β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β细胞功能正常、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更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干脆缘由是运动初期血糖的消耗量大于产生量B.cd段血糖浓度上升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增加引起的C.给丙注射胰岛素能够有效调整其血糖水平D.用本尼迪特试剂对甲,乙两人空腹时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视察到的颜色两者明显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意:甲的胰岛功能正常,所以其尿液中不含葡萄糖。乙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丙体内含有抗胰岛素的受体,从而导致胰岛素不能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因而尽管注射胰岛素也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对乙丙二人来说,血液中胰岛素含量极低甚至没有,从而出现尿中含有葡萄糖症状。因此,用本尼迪特试剂对甲、乙、丙三人空腹时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视察到的颜色是蓝色、红黄色、红黄色。在运动的初期,由于机体需能激增而导致血糖消耗速率快速增加。由于机体血糖调整须要肯定的时间而导致血糖消耗速率大于产生速率,从而导致机体血糖浓度降低。在机体负反馈调整的作用下,机体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量会增加,其作用使血糖产生速率加快,最终达到血糖的动态平衡。【详解】A、人体血糖浓度一般维持相对稳定,当人运动时运动初期bc段血糖消耗量多于产生量,从而血糖浓度降低,A正确;B、cd段血糖浓度上升主要是由于机体内存在反馈调整机制,通过激素调整和神经体液调整,使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分泌的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明显增加,从而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B正确;C、丙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表明能分泌出正常的胰岛素出来,但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胰岛素不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因而尽管注射胰岛素不能有效调整其血糖水平,C错误;D、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甲、乙、丙空腹时的尿样,可视察到的颜色分别是浅蓝色、红黄色、红黄色,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血糖调整与糖尿病等学问,考查了考生识图实力,理解学问之间的联系和区分,并能在较困难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推断、推理和评价,难度适中。8.(湘豫名校2025届高三12月联考)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整示意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燥热条件下,效应器或靶器官E主要位于皮肤B.血糖上升时,过程A→B→C→D→E属于神经—体液调整,B位于下丘脑C.靶细胞接受激素D催化后,会影响相应的化学反应速率D.激素D可通过体液运输至全身各处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1.C【解析】激素只能作为信息分子起到调整作用,没有催化功能,故C错误。9.(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31)某探讨人员用药物W进行了如下试验:给甲组大鼠注射药物W,乙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大鼠的相关生理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乙组大鼠无显著变更;与乙组大鼠相比,甲组大鼠的血糖浓度上升,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进食量增加,体重下降。回答下列问题:(1)由上述试验结果可推想,药物W破坏了胰腺中的________________细胞,使细胞失去功能,从而导致血糖浓度上升。(2)由上述试验结果还可推想,甲组大鼠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导致肾小管液的渗透压比正常时的_____________,从而使该组大鼠的排尿量_____________。(3)试验中测量到甲组大鼠体重下降,推想体重下降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4)若上述推想都成立,那么该试验的探讨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答案】(1)胰岛B(2)高增加(3)甲组大鼠胰岛素缺乏,使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来获得能量,导致机体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增加(4)获得了因胰岛素缺乏而患糖尿病的动物,这种动物可以作为试验材料用于研发治疗这类糖尿病的药物【解析】【分析】1、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其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其作用是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上升。2、糖尿病的病人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少,血糖进入细胞及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发生障碍,而非糖物质转化成糖仍在进行,从而使血糖水平上升,部分糖随尿液排出,而原尿中的葡萄糖又增加了尿液的渗透压,因此导致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汲取削减,进而导致尿量增多。【详解】(1)由于甲组大鼠注射药物W后,血糖浓度上升,可推知药物W破坏了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削减,从而导致血糖浓度上升。(2)由题干信息可知,甲组大鼠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会导致肾小管液的渗透压比正常时的高,因此导致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汲取削减,进而导致尿量增加。(3)甲组大鼠注射药物W后,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使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来获得能量,导致机体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增加,体重下降。(4)由以上分析可知,药物W破坏了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使大鼠因胰岛素缺乏而患糖尿病,这种动物可以作为试验材料用于研发治疗这类糖尿病的药物。【点睛】本题结合药物W的试验,主要考查了糖尿病的病因以及“三多一少”症状出现的缘由等相关基础学问,意在考查考生从题中获得信息的实力,并运用所学学问对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说明现象的实力。10.(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31)人在猛烈奔跑运动时机体会出现一些生理变更。回答下列问题:(1)猛烈奔跑运动时肌细胞会出现____________,这一呼吸方式会导致肌肉有酸痛感。(2)当进行较长时间猛烈运动时,人体还会出现其他一些生理变更。例如,与运动前相比,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会加强,分泌____________,该激素具有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生理功能,从而使血糖水平上升。(3)人在进行猛烈运动时会大量出汗,因此在大量出汗后,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可以在饮水的同时适当补充一些_____________。【答案】(1)无氧呼吸(2)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3)电解质(或答:无机盐)【解析】【分析】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其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其作用是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上升。【详解】(1)猛烈奔跑时肌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从而使肌肉有酸痛感。(2)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其作用是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上升。(3)汗液中除含有水格外,还会含有一些电解质(无机盐),故大量出汗后除了补充水格外,还应补充电解质(无机盐)。【点睛】本题结合生活实例,主要考查了无氧呼吸、血糖调整以及水盐平衡调整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从题中获得信息的实力,并运用所学学问对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说明现象的实力。11.(2025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5月质量检查)小白鼠是探讨动物生命话动富用的试验对象,电刺激小白鼠会使之产生躲避反应。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小白鼠的脚趾受到电刺激时会快速缩回,此过程中电刺激在神经纤维上_______传导(填“单向”或“双向”)。下表是小白鼠神经纤维内外两种主要阳离子的浓度,b所代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神经元内神经元外a5~15mol/L145mol/Lb140mol/L5mol/L(2)在躲避过程中小白鼠体内明显增加的激素有肾上腺素和_______,两者都可以通过____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其中,前者在饥饿时与______在血糖调整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后者在寒冷时受下丘脑垂体的作用增加分泌量,这体现了激素分泌的_____调整。(3)探讨发觉小白鼠在连续遭遇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的刺激重复出现而减弱,已知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的信号传递,突触后膜电位变更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推断,出现上述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次电刺激使小白鼠大脑皮层下某个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表现为日排尿量明显增多、饮水剧增,推想可能是脑内_______区域受损,引起_____缺乏所致。【答案】(1)单向钾离子(2)甲状腺激素体液胰高血糖素分级(3)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削减下丘脑或垂体抗利尿激素【解析】【分析】1、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需依靠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基本方式是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2、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在体温调整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整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与分泌并运输至垂体储存并释放的,可以促进肾小管和肾集合管对水分的重汲取。【详解】(1)小白鼠的脚趾受到电刺激时会快速缩回,动物生命活动调整的主要方式是神经调整,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神经元内钾离子的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钠离子浓度比膜外低,依据表中a、b两种离子在神经元内外的浓度可推知,b分别代表钾离子。(2)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激素。当动物体经验某些刺激时,如兴奋、恐惊,就可以分泌这种激素,使心跳与呼吸加速、血流量加大、血糖量上升,从而增加力气、提高反应速度。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小鼠躲避过程中体中细胞代谢增加,耗氧量增大,这说明在躲避过程中小白鼠体内明显增加的激素有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两者都可以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其中,在饥饿时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整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血糖浓度,后者在寒冷时受下丘脑垂体的作用增加分泌量,这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整。(3)小白鼠的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后膜电位变更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可推想,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缘由是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削减。调整水盐平衡的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经垂体释放。由小白鼠表现出的“日排尿量明显增多,饮水剧增”这一病理性症状可推知,多次电刺激可能使小白鼠脑内的下丘脑或垂体区域受损,引起抗利尿激素缺乏所致。【点睛】结合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及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式、激素调整的不同过程分析题意。12.(2025届广东省东莞市高三4月模拟)小鼠是探讨哺乳动物生命活动调整的常用材料。请回答:(1)正常小鼠对环境温度变更敏感,将其从常温(25℃左右)转移至低温(15℃左右)环境饲养,相同活动程度时,个体的单位时间耗氧量会__________,体温会__________。(2)机体缺乏甲状腺激素的缘由有:下丘脑病变、垂体病变、甲状腺病变、缺碘。为探究某些患病小鼠的病因,科学家抽血检测3种小鼠的激素浓度,结果如下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正常小鼠正常正常正常患病A小鼠偏高偏高偏低患病B小鼠?偏低偏低①A小鼠体温比正常小鼠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理由是__________。其患病的缘由可能是__________。②若B小鼠的病因是垂体病变,则表中“?”应为__________,缘由是__________。【答案】(1)增多无显著变更(2)①偏低A小鼠甲状腺激素含最低,对细胞代谢的促进作用弱,机体的产热最少甲状腺病变或缺碘导致TH分泌不足②偏高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对下丘脑的负反馈抑制作用弱,下丘脑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解析】【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整: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肯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削减。【详解】(1)同一个体在相同活动程度时,低温下产热量多,细胞代谢速度快,有氧呼吸速率快,消耗的O2增多,而小鼠作为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因而正常小鼠的体温无显著变更。(2)①A小鼠甲状腺激素含最低,对细胞代谢的促进作用弱,机体的产热最少,因而体温比正常小鼠偏低。题干中已提示甲状腺激素缺乏的缘由是下丘脑病变、垂体病变、甲状腺病变、缺碘。而小鼠分泌的TRH和TSH都偏高,表明下丘脑和垂体都正常。因此只可能是甲状腺病变或缺碘导致TH分泌不足。②垂体病变的小鼠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少,进而导致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少,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弱,正常的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就偏高。【点睛】本题考查了体温调整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整,考生须要结合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整和反馈调整进行解答。13.(福建省漳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在线质检)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右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整过程及胰岛素作用机理。据图分析回答:(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最终导致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________;由图分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____的影响。以上说明血糖平衡的调整方式包括_______调整。(2)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样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图中因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的致病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导致_____________。该病可以通过注射______来治疗。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样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_____病。【答案】(1)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或神经—体液)(2)抗体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削减,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自身免疫【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整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另外葡萄糖可干脆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
2.图中抗体1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使得胰岛素不能合成分泌,血糖浓度上升;抗体2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得血糖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样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详解】(1)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整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此反射弧中的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胰岛B细胞组成;从图上可以看出,胰岛B细胞分泌的因素还有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以上说明血糖平衡的调整方式既有神经调整也有体液调整。
(2)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的致病缘由是由于抗体与胰岛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TR 21734-3:2024 E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 Performance testing for connectivity and safety functions of automated driving buses in public transport - Part 3: Ser
- 【正版授权】 ISO 20553:2025 EN Radiation protection - Monitoring of workers occupationally exposed to a risk of internal contamination with radioactive material
- 2025年度拆迁安置房预售合同范本(2025版)
- 2025年生物科技产品采购合同范本模板
- 2025年度餐厅窗口承包及广告投放合同
- 2025年度二手商铺贷款买卖双方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海洋工程担保型买卖合同
- 2025年低噪声对旋式局部通风机项目建议书
- 保安工作在社区安全提升中的实例计划
- 促进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建设的方案计划
- 202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B卷)
- 化工产品加工协议书范本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2024年中考语文(云南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
- 2025年上半年山东气象局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电梯消防安全与维护
- 文化差异下的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探讨
- 2025年中国棕榈粕行业市场现状、前景分析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大学课件】工程伦理与社会
- 2025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语文一模调研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直路、陡坡、弯道
- 【人教版化学】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答案背诵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