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世说新语》两则暑假讲义(教师版)七年级语文(五四学制)上册_第1页
第2讲《世说新语》两则暑假讲义(教师版)七年级语文(五四学制)上册_第2页
第2讲《世说新语》两则暑假讲义(教师版)七年级语文(五四学制)上册_第3页
第2讲《世说新语》两则暑假讲义(教师版)七年级语文(五四学制)上册_第4页
第2讲《世说新语》两则暑假讲义(教师版)七年级语文(五四学制)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二)《世说新语》二则成语积累标新立异:标:揭举;立:树立。持不同的态度或看法。提出新奇的见解和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中性词)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支道林在白马寺里,和太常冯怀一起谈论,便谈到《逍遥游》。支道林在郭、向两家的见解之外,卓越地揭示出新颖的义理,在众名流之外提出了特异的见解。成语故事:东晋时期,佛教学者支道林结交王羲之、谢安等名士。他们经常在一起谈论玄理,研究《庄子》。《庄子》是战国时期庄周写的一部哲学经典著作。晋代的向秀和其后的郭象两人完成了对《庄子》的注释。《庄子》的第一篇《逍遥游》是这本书最深奥难懂的地方。当时,许多名士都曾深入研究这篇文章的意思,但都不能超出郭象和向秀的见解。支道林曾经在白马寺和冯太常一起聊天,谈到《逍遥游》时,他提出了一种比郭象和向秀的见解更为全新的看法,也与当时众多名士的观点迥然不同。支道林的这些见解都是众多名士苦苦思索而不能够想明白的。后来,人们在解释《逍遥游》时也就借鉴了支道林的这些观点。代人捉刀:指代人作事或写文章。成语出自《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王(其实是崔季珪)气度非凡,不过我看,在魏王旁边站着的侍卫才是真英雄。成语故事:三国时期,生性多疑的曹操在会见匈奴的使者时,为了显示他的威武形象就让一表人才的崔季珪装成他接见,自己则扮成武士提着刀(刀,实际应为一种书写工具,古代捉刀人即刀笔隶,写文字的,就是说以上解释是错的。曹操当时扮的不是提刀侍卫,是史官一类的记录员。【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刊,古代指消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消除,修改。这里“刊”的部首和刀有关。用刀既可以在竹简上刻字,也可以削刮字迹。】另外,这个典故本身也是假的,刘知几在《史通》一书中有考据。)站在床头(指坐榻,拓展(可不讲):“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多数学者认为是井栏)。会见完毕就命间谍问匈奴使者对魏王的印象如何,匈奴使者说床头捉刀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咄咄怪事:表示惊讶的声音。使人惊讶的怪事。形容事情不合情理;叫人不能理解。成语出自《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中军将军殷浩被免官以后,住在信安县,一天到晚总是在半空中虚写字形。扬州的官吏和百姓沿着他的笔顺跟着他写,暗中察看,也只是写“咄咄怪事”四个字而已。成语故事:东晋扬州刺史殷浩与大将桓温不合,王羲之劝他大敌当前应以国事为重,殷浩不但不听,领兵北伐,屡战屡败,被废为平民,流放到信安,他整天无忧无虑地读书吟诗,老是在纸上写“咄咄怪事”四个字来表示心中的不平。漱流枕石:成语解释犹言漱石枕流,旧时指隐居生活。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排调》:“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王武子说:“流水可以枕,石头可以漱口吗?”孙子荆说:“枕流水是想要洗干净自己的耳朵,漱石头是想要磨练自己的牙齿。”成语故事:孙子荆年轻时不想当官,准备过隐居生活,他告诉王武子“当漱石枕流”,实际上应该说“漱流枕石”。王武子乐了,笑他用石头漱口、用泉水作枕头。孙子荆只好辩解说:“用泉水作枕头可以洗耳,用石头漱口可以磨牙。”狗窦大开:狗窦:狗洞。嘲笑人缺牙齿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排调》:“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吴兴太守张玄之八岁那年,掉了牙,前辈贤达知道他不平凡,故意戏弄他说:“您嘴里为什么开狗洞?”张玄之应声回答说:“正是让你们这样的人从这里出入。”成语故事晋朝时期,张玄字吴兴,八岁时牙齿缺落,有人与他开玩笑说,你这里怎么开了狗窦?张玄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弄得在场的人哄堂大笑。※新课学习(一)原文与注释咏雪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子女,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文章的义理不久,一会儿急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像什么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不如,不及乘风。因,趁、乘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行即陈寔(shí)(104年-186年或187),字仲弓,东汉颍(yǐng)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曾任太丘长。太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约定同行。期,约定正午时分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才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即陈纪(129年-199),字元方,陈寔的长子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fǒu),通“否”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等待到达离开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丢下我走了。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是不讲信用;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就感到惭愧拉,牵拉回头看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解字:“顾”顧,从页,头。表示与头有关,雇声。左边与鸟有关。基本义:“回头看”。由“回头看”可以引申出“环顾”“看”“看望(拜访)”“顾念、顾惜”等义。“只”“只是”是作为副词用。成语助记:顾此失彼顾名思义顾盼生姿顾全大局顾影自怜顾左右而言他(二)作品及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一章出自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原籍南朝宋彭城(现江苏徐州)人,世居京口,任荆州刺史。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文学家,政治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且十分被看重。《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之人的代表作。除《世说新语》外,还有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上、中、下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世说新语》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这篇《咏雪》就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子侄辈们的一段即兴对话。《陈太丘与友期行》也是当时名士之间交往言谈的记载。此外,《世说新语》里记载的名士有管宁、邴原、王子猷、谢安、阮籍等。(三)内容分析与赏析《咏雪》主题归纳:这则小故事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1.《咏雪》赏析《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谢安赞赏谢道韫的才气。2.《陈太丘与友期行》赏析《陈太丘与友期行》语言精炼。一开头,文章以“期行”、“期日中”、“不至”、“舍去”、“乃至”等几个关键词语,把事情、时间、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在这些交代中,还把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守信,一个不守信)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文章的结尾,虽只寥寥数语,但却字字生辉。“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对元方鄙弃“无信”的那股倔强劲儿,也用“入门,不顾”四个字,描绘得惟妙惟肖。就在最能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第二层(子斥友人)中,尽管作者用了比开头和结尾要多得多的笔墨,但文字仍然十分精炼。单就叙述的句子来说,在叙述友人问元方时,由“问”到“怒”,感情急剧变化,充分表现了友人那粗鲁无礼的性格。而在叙述元方批驳友人的怒斥时,则选用语气平和的“答曰”、“曰”这类词,这对表现元方不惧怕友人的怒斥、知书达理、善于应对的性格,起到了绝好的作用。(四)课堂提问1、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谢太傅更倾向哪个?编者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明确:谢太傅倾向于谢道韫的比喻。在谢道韫回答之后,“公大笑乐”。编者也倾向于后者。从最后一句话“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看出,编者很正式地介绍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他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补充谢道韫的相关知识,在资料里面)2、两个比喻你觉得哪一个更好呢?明确:“撒盐空中”——盐的颜色与下落之态都跟雪接近,比喻很恰当,但是,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柳絮因风起”——不仅比喻贴切,表现出雪的轻盈之态,既有美的意象,又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更深刻。形、神、韵兼备。正如英国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3、《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友人为什么“怒”?元方怎样反驳“友人”的?友人认为陈太丘不等就走,是失约的表现。元方反驳抓住两点:一为“无信”,二为“无礼”。首先指出“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恶意攻讦,是没有礼貌。4、从元方的回答看,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小孩?懂礼识义,聪明机灵。5、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文中的三个人物——陈太丘、友人和元方的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依据。陈太丘:太丘舍去。——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友人:去后乃至;尊君在不;怒;非人哉;惭;下车引之。——无信无礼,缺乏修养,然知错能改。元方:(家君)待君久不至。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入门不顾。——守信识礼,聪明机灵。6、读了《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你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你是)友人:(1)先道歉,解释自己迟到的原因。(2)求得别人的原谅,今后注意改正(3)不应该在孩子面前骂人,更不应该骂人家的父亲(4)找别的机会向陈太丘父子道歉(5)今后一定要遵守时间,言而有信元方:(1)和元方一样有理有据,指出友人的错误(2)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3)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4)不要管大人之间的事7、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五)知识总结1.《咏雪》知识点(1)古今异义词①儿女古义:子侄辈的年轻一代;今义:自己亲生的儿子与女儿。②因古义:凭借;今义:因为。(2)特殊句式①白雪纷纷何所似(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何所似”,应作“所似何”理解,就是像什么。)2.《陈太丘与友期行》知识点(1)通假字①不(fǒu)通“否”(2)古今异义词①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②委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屈、委托。③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六)拓展《世说新语》里故事1.望梅止渴魏武①行役②失汲道③,三军④皆⑤渴,乃⑥令曰:“前有大梅林,饶⑦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⑧闻之,口皆出水⑨,乘此得及前源。世人曰:魏武多智,非妄论也!【注释】①魏武:曹操,他的儿子曹丕代汉建立魏国后,追尊他为魏武帝。②行役:带有任务而跋涉路途,这里指代部队行军。③失汲道:找不到取水的途径。④三军:全军。⑤皆:全,都。⑥乃:于是,就。⑦饶:多,丰富。⑧士卒:士兵,古代的卒代表现代的兵。⑨出水:流出涎水,流出唾液。【译文】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渴得厉害,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士兵听说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这个办法部队赶到前方,找到了水源。世人都说魏武帝非常有智慧,这不是假话啊。【成语释义】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2.管宁割席管宁①、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②,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③,曰:“子非吾友也!”【注释】①管宁:字幼安,汉末魏时人,不仕而终。②轩冕:此单指车子。③宁割席分坐:后人以“管宁割席”、“割席分坐”喻朋友断交。【译文】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3.难为兄弟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①。”【注释】①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是说兄弟二人才智不分高下。后世用“元方季方”、“难兄难弟”来赞扬兄弟才华俱佳。

【译文】陈元方(陈纪)的儿子长文才华出众,他和叔叔陈季方(陈谌)的儿子孝先各自评论自己父亲的功德,一时争执不下,就到爷爷陈太丘那里问讯,请求公断。太丘先生说:“元方是哥哥,但难说胜过弟弟;季方是弟弟,也难说不如哥哥。”※巩固练习(一)阅读下文,完成作业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寒雪日内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1)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兄女曰:“未若柳絮因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一会;(2)家庭聚会2.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第14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下列各组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尊君在不过中不至B.则是无信是非木杮C.下车引之丁壮者引弦而战D.已去转转不已2.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____________________(2)相委而去委: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文章,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1)友人发怒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人知错后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2.(1)期:约定。(2)委:丢下、舍弃。3.(1)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2)对着孩子责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4.(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友人惭,下车引之。【解析】1.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C中二者都是“拉”;A中前“不”是语气词,后“不”是否定词;B中前“是”是判断词,后“是”是正确的意思;D中前“已”是已经的意思,后“已”是停止的意思。(三)阅读两篇文章,完成第13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郑谷①在袁州,齐己②因携所为诗往谒焉③.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笑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齐己矍然④不觉兼⑤三衣⑥,叩地膜拜,自是士林⑦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注释】①郑谷:唐朝诗人。②齐己:唐朝和尚,善诗。③谒焉:拜见他。④矍然:惊讶的样子。⑤兼:提起。⑥三衣:和尚的大衣、上衣、内衣合称三衣。⑦士林:读书人之中。1.下列语句中“之”意思字与【乙】文“一字之师”中“之”字相同的一项是A.王凝之妻B.其此之谓乎C.反击之力D.下车引之2.【甲】文中描述了一个温馨的学习场景。谢安与他的子侄们在家中“讲论文义”,正赶上“雪骤”,于是他欣然说:“白雪纷纷何所似?”子侄们的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觉得“撒盐空中差可拟”,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谢道韫把“白雪纷纷”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的杰出表现,被后世赞为“________”(A.咏雪之才B.咏絮之才C.咏诗之才).【乙】文中齐己拜谒郑谷讨论诗文。郑谷只改一字,便使齐己的诗意境更加完美,成为齐己的“一字师”。古人强调,只要身边有可学之人,就应有虚心求教的态度,正如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乙】两文记述的都是文人在赏雪时题诗的故事,但诗中描写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你说出它们的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2.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比拟;柳絮因风起;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甲】文诗句主要从雪花飘洒的情形来描写;【乙】文诗句主要写雪中梅花绽放的情形。【解析】(1)例句意:改正一个字的老师。之:助词,的。A:句意为: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之:“王凝之”名字中的一个字;B:句意为: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之:助词,无实意;C:句意为:水流反冲的力量。之:助词,的.与例句中的意思相同;D:句意为:走下车拉他。之:代词,他。故选:C.(2)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解答即可。第一空为理解句子;第二空考查比喻修辞;第三空应属文学常识;第四空是对乙文内容的理解。故各空填:第一空: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比拟;第二空:柳絮因风起;第三空:B;第四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由“白雪纷纷何所似?”知道【甲】文诗句主要从雪花飘洒的情形来描写。由“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可知【乙】文诗句主要写雪中梅花绽放的情形。(四)阅读《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与《郁离子·僰人舞猴》,完成1—4题。(甲)……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乙)僰①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②,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③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④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郁离子·僰人舞猴》注释:①僰(bó),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②伫,站立。③佁然,静止貌。④褫(chǐ),剥去,脱下。1.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词。(1)元方入门不顾()(2)耻己之不如也()(3)思所以败之()(4)乃袖茅栗以往()2.翻译下面的语句。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元方、巴童聪明机智,其令友人“惭”、使猴舞“败”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认为两文在“修身”、“治军”方面提出的积极主张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回头看;(2)以……为耻(或认为……是耻辱);(3)用来……方法(手段等)(4)用袖子装。2.骚动紊乱,像蚂蚁一样地聚集在一起(或像蚂蚁一样骚动紊乱地聚集在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去争抢。3.都抓住了对方身上存在的问题或弱点;4.①甲文主张讲“诚信”和“礼仪”;②乙文主张治军要强素质,整军纪,倡导节制利欲从军为国为民。【解析】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学生应熟练掌握相关的常考点实词与虚词,课本内的务必夯实。2.此题考查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近年来的考查重点在翻译上,其中主要是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把握,而这种理解和把握恰恰就是翻译中的采分点。3.此题考察对于文言文具体内容的理解,找出其具体的共同之处,做此题时需要掌握这篇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每段段意,把问题回到原文中进行查找。4.此题考查对材料的整体理解,简单概括,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即可。做此题时需要掌握这篇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每段段意,把问题回到原文中进行查找,还有体会作者感情。【参考译文】(甲)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在正午,正午过后友人还没有来,太丘便不再等候,离开了。走后客人才到。元方这时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您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了您很久您却没有来,已经走了。”太丘的朋友便很生气,说:“真不是人啊!与别人相约同行,却抛下别人自己走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出行。正午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别人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无比惭愧,忙下车拉元方。元方走入家门,不再回头。(乙)僰族人(善于)调教猴子,给它们穿上衣服教它们跳舞,(使它们)旋转得很圆转动有角度(很有章法),配合音律节拍(默契)。四川的(一个)儿童看了很妒忌他们,为自己不如他们而羞耻,想着用什么方法破坏它们,就在袖子里放了茅栗子前往。宴席开张猴子们出来(表演),众人都站起来专心观看,左右的猴子舞蹈跳得都很合节拍。四川的儿童故着无意地挥袖丢出茅栗,将它们丢到地上。猴子(见了)扯掉衣服上前争抢,酒壶也撞倒了桌案也掀翻了。僰族人(怎么)呵斥也不能制止,非常沮丧。

郁离子说:“当今用没有纪律约束的军队去打仗的,蠢笨得如同蚂蚁一样聚集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争抢,他们和猴子有什么区别吗?”作业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甲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文)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fǔ,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甲文选自_______(朝代)人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2.两篇文章都交代了故事的背景,甲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课文原句填空)。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中三个儿女的回答都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B.甲文最后交代兄女(道韫)的身份,暗示谢太傅更赞赏道韫的才气。C.乙文的故事主旨在于说明人的先见之明。D.两篇文章都涉及对一个问题的看法,甲文不同角度咏雪,乙文相同角度强调修补防盗。4.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只填序号)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解释下列词语①内集____________________②俄而____________________③欣然____________________④智子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南朝

刘义庆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宋有富人,天雨墙坏。3.C4.敬词:34679

谦词:1258

5.①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②不久,一会儿;③高兴的样子;④认为孩子很聪慧。【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2.内容理解,交代背景的都是首句。3.启示:(1)同样的事但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却不同对待,这是不正确的。做人做事要公正客观,实事求是。(2)对待人家的劝告或意见,不能因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异。(3)它告诫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说不定害了自己。(4)从邻居家的老人这方面,告诉我们给别人提意见,要尽量用能让别人欣然接受的方式。4.敬辞——陛下:对帝王的尊称。本义是台阶,特指皇宫的台阶;令尊,是称对方父亲的敬词,令堂是称对方的母亲。令,意为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父母;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令郎:为称对方儿子的敬词;麾下,将旗之下;部下;在有权势者的手下;敬词,对将帅的敬称。谦词——敝人,德行不高的人。对自己的谦称;卑职,释义是1、低微的职位。2、旧时下级官吏对上级的自称;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老朽,老人自谦之词。朽,言衰老陈腐,以“老朽”自称,谓自己是衰老无用之人。5.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译文甲: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