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2《桃花源记》(过关检测)(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_第1页
专题22《桃花源记》(过关检测)(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_第2页
专题22《桃花源记》(过关检测)(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_第3页
专题22《桃花源记》(过关检测)(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_第4页
专题22《桃花源记》(过关检测)(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2:《桃花源记》(原卷版)一、(2023春·北京市丰台区·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桃花源记》,完成问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缘溪行 斗折蛇行 行将就木B.与外人间隔 独与老翁别 事与愿违C.问今是何世 是谓大同 自以为是D.寻向所志 寻病终 不同寻常(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甲】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翻译: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渔人心里顿时豁亮起来,疑虑全消。理解:渔人出于好奇走进了狭窄的山洞,结果发现洞的尽头是个村庄,所以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乙】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翻译:桃花源里的人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理解:渔人意外闯入桃花源,桃花源里的百姓拿出好酒好饭来招待他,可见村中人真诚友善,热情好客。(3)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材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②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③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节选自《礼记•檀弓》)注:①式:同“轼”,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扶着轼。②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③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桃花源记》和材料中所叙之事都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从“①土地平旷,②屋舍俨然”等语句可以看出,桃源中的人们过着③宁静和谐、安居乐业的生活,而陶渊明身处的现实环境却与之相反,战乱频仍、污浊黑暗。材料中,在墓地哀哭的妇人已因虎患痛失三位亲人,却仍然居于山中不肯离开,其原因正如孔子所说:“④苛政猛于虎也。”二、(2023春·上海浦东新·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乙]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纺、麻桌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南宋康与之《昨梦录》)39.[甲]属于“风雅颂”中的《______________》篇;[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人名)4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不足为外人道也()

(2)杨谢而从之()4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42.从[乙]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可知“渔人”没有留在桃花源,从[丙]中的“______________”一句可看出杨氏是要定居穴中的。43.[乙][丙]所描绘的社会面貌、居民生活状态等方面,相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语回答)44.对上述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写了一个男子思念追求女子的过程,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美好爱情的向往。B.[乙]中是渔人偶然发现了桃花源,[丙]中杨氏是经老人引导才进入大山之穴。C.[丙]文中的民众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D.[丙]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穴。三、(2023春·山东青岛·八年级统考期中)【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晒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谣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道,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节选自《资治通鉴》)4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或请重法以禁之

(2)自是数年之后46.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问所从来;具答之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上晒之曰 D.或请重法以禁之47.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朕当去奢省费轻谣薄赋选用廉吏48.下列选项中,对【乙】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阐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B.有的大臣希望唐太宗用严刑重罚禁止百姓偷盗。C.老百姓偷盗是因为没有廉耻观。D.唐太宗认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百姓衣食无忧就不会偷盗。49.翻译下面的句子(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四、(2023春·江苏徐州·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刘先生者,河朔人,年六十余,居衡岳紫盖峰下。间出衡山县市,从人丐得钱,则市盐酪径归,尽则更出。环百里人皆熟识之。县市一富人,尝贻一衲袍,刘欣谢而去。越数日见之,则故褐①如初。问之,云:“吾几为子所累。吾常日出,庵有门不掩,既归就寝,门亦不闭。自得袍之后不衣而出则心系念。因市一锁,出则锁之。或衣以出,夜归则牢关以备盗。数日营营②,不能自决。今日偶衣至市,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③如此,是大可笑。适遇一人过前,即脱袍与之,吾心方坦然,无复系念。嘻,吾几为子所累矣!”(节选自宋·郭彖《睽车志》,有改动)【注】①褐:粗布衣服。②营营:内心不安。③方寸:内心。5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②从人丐得钱()③尝贻一衲袍

()④或衣以出()5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不知有汉

乃悟前狼假寐(《狼》)B.刘欣谢而去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C.因市一锁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D.忽自悟以一袍故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5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两处)。自得袍之后不衣而出则心系念53.翻译下列句子。(1)越数日见之,则故褐如初。(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54.拒绝,是一种态度。【甲】文中的桃源中人拒绝和“外人”来往,【乙】文中的“乞人”最终拒绝了“衲袍”,说说这两种拒绝分别反映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五、(2023春·陕西安康·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从园南穿篱出,至小龙窝,双峰夹长溪,桃麻铺芬。一渔者来,道客登大仓山,见西南角烂银坌涌,曰:“此江也。”江中帆樯,如月中桂影,不可辨。沿山而东至虾蟆石,高壤穹然。金陵全局下浮,曰谢公墩①也。余久居金陵,屡见人指墩处,皆不若兹之旷②且周③。窃念墩不过土一杯④耳、,能使公有遗世之想,必此是耶。就使非是,而公九原有灵,亦必不舍此而之他也。从蛾眉岭登永庆寺亭,则日已落,苍烟四生,望随园楼台,如障轻容纱,参错掩映,又如取镜照影,自喜其美。方知不从其外观之,竟不知居其中者之若何乐也。(选自《戊子中秋记游》,有删改)注:①谢公墩:山名,因晋代谢安而得名。②旷:辽阔,宽大。③周:环绕。④杯:量词,双手一掏为一杯。3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沿溯阻绝B.停数日,辞去/去以六月息C.不复出焉/出则无敌国外患者D.便舍船,从口入/屋舍俨然36.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7.语段【甲】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对故事的发展起什么作用?38.结合两个语段的内容,概括两个语段描写内容的异同。六、(2023春·山东济南·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4.下面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具答之

具:详细B.便要还家

要:同“邀”,邀请C.咸来问讯

咸:全,都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