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标志之一。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书法要有敬畏之心。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之一,就是我们自古沿用下来的书法。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一个对自己文化都不敬畏的民族何谈自尊。回顾历史,作为文字的书法,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交往、奏事不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代书家追求法度,追求书卷气、文人气,使书法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的实际手段,更用书法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所谓“字如其人”、“书为心画”。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从二十世纪初西方的钢笔进入中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硬笔代替了毛笔,使中国书法渐渐不再具有实用性。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这一代年轻人不要说写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但是,在现代教育兴起之后,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文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字归于中文,吟诵归于表演,而书法归于美术。识字作为必修课,书法却成为选修课。而今研究中文的,往往不了解书法;美术学院学书法的,并未开设文字、音韵的课程。可见,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的人来说,越来越隔膜,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尤其是经历了上个世纪的战乱与运动,书法传统的脉被人为地割裂了,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创作、鉴赏与批评的标准不断地泛化甚至是丧失。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文化不能遗传和移植,也不能复制和再生,必须从小培养,必须要不断坚持,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孜孜不倦、点滴积累,耳濡目染、薪火相传,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汉字对中国文化来说,是母体,是源头,是根本。书法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弘扬传统书法事业,正是弘扬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文化安全”的保障所在。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新被呼唤,中华民族精神重新被构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中青年书法家需要不断努力补上传统文化的精深课程,同时发挥自身的影响力,用生命凝结的书法艺术,呼唤出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全力肩负起我们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1.下列关于“书法艺术”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为艺术,书法同绘画、音乐等纯艺术不同,它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标志之一。B.
中国书法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国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C.书法是以中国的文字为基础的艺术,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因此,书法成了中国文化的载体。D.书法不仅是写字,还有更深层的蕴含,它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要想薪火相传,必须从小培养、不断坚持。2.下列对“书法艺术”渐趋衰落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西方硬笔的进入、电脑的高度发展与普及,使文字书写渐趋淡化。B.现代教育将文字、音韵、书法分割成不同的专业,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C.二十世纪战乱与运动人为地割裂了书法传统的脉搏,造成了今天书法艺术的丧失。D.现代人对于书法若不能从小培养、不能坚持,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书法艺术。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书法作为自古以来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我们应该对其有敬畏之心。B.书法艺术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也体现了文人的才情和学养。C.古代人私塾读书,往往将识字、吟诵、书法合而为一,而现代教育却将其分割开来,造成了学生书法艺术的缺失。D.传承书法艺术,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青年书法家要肩负起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参考答案:1.C(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或概念含义的能力。经过逐项分析可知,A、B、D三项都符合题目中“书法艺术”的概念解读,而C项中“书法成了中国文化的载体”却是无中生有,明显不对。)2.C(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对“书法艺术”渐趋衰落的原因的分析,A、B、D三项都符合文意。但C项结果说法有误。原文是“尤其是经历了上个世纪的战乱与运动,书法传统的脉被人为地割裂了,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创作、鉴赏与批评的标准不断地泛化甚至是丧失”。所以,C项不符合文意。)3.C(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推断的能力。C项,“造成学生书法艺术的缺失”属无中生有。)
略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柳永《少年游》)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晏几道《生查子》)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腰,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貌。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眉黛皱。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孝友《蝶恋花》)以及“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贺铸《忆仙姿》)。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一种风尚。宋代上层妇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两颊间贴金箔或彩纸剪成的“花子”。这种“花子”背面涂有产于辽水间的阿胶,用口呵嘘就能粘贴。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描写道“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说即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有所脱落而造成的或明或暗的效果。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添妩媚动人之态。“梅妆”也是宋代较为流行的一种贴面妆容,“梅妆”即“梅花妆”。这种妆扮相传始自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醉卧于含章殿下,一朵梅花落在她的额上粘住,三天后才落去,因而作“梅花妆”。陈允平的《绛都春》中有“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两句,这里词作者专门提到“梅妆欲试”,体现了这种妆扮在当时的流行性。妆容虽美,但是却“芳情懒”,欲画而未画,说明这位女子心事重重,自己提不起兴致也更因无人欣赏,故无须白白画这妆容,更能体现出女子内心的孤寂。(摘编自梁牧原《妆容与服饰在宋词中的作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词中往往用眉黛代表女子,对眉黛的描写,能表现她们的春愁、孤苦和离恨等细腻丰富的内心情感。B.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一是因为眉毛在面庞上有外在的审美作用,二是因为眉毛能表现人的内心情感。C.细长而舒扬的“远山眉”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在宋代词人的笔下,它可以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D.以眉而写愁绪,能体现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因此宋词中的“愁绪”就是用对眉的描写来表达。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可以说是在写女子的妆容。“小山”即“小山眉”,“金”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B.“梅花妆”是由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首创的一种贴面妆容,她因醉卧时一朵梅花偶然落在额上粘住,从而受到启发而作“梅花妆”.C.“花黄”作为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制作原料丰富、色彩鲜艳、形状多样,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妩媚动人。D.早在南北朝时期,妇女在脸上粘贴装饰物,就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中就有“对镜贴花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和“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都通过描写女子神情慵懒,无心画妆容,体现出她们内心的孤寂。B.“远山眉”“花子”和“梅妆”都曾是宋代流行的妆容,因而被宋代词人写入词作中借以表现女性的形象或思想感情。C.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与“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中都写到“眉黛”,其作用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愁绪。D.宋词中无论是描写女子的眉黛,还是刻画她们的贴面妆容,都有助于体现她们的美貌动人,表现其委婉细腻的情感。参考答案:1.D
2.B
3.C【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D项,关系颠倒。“宋词中的‘愁绪’很多时候都用对眉的描写来表达”说法错误,原文是“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B项,“‘梅花妆’是由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首创的一种贴面妆容”说法把或然变必然。原文的意思是“‘梅花妆’这种妆扮相传始自南朝”。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C项,“其作用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愁绪”说法曲解原意。前一句中的“眉黛”是用来表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后一句中的“眉黛”是用来写愁绪,体现女子的惆怅心理。故选C。【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龙票聂鑫森这个地方叫戏台岭,处在湘潭城的郊外。几十年前,这里到处都是小山岗子,是岗如戏台,还是确因演过野台子戏而得名,不得而知。如今,城市建设如吹足了气的气球,铆足了劲儿往四面扩充,戏台岭早已不复旧时模样,变成了一个一个的社区,水泥和砖瓦造就了新的风景。55岁的龙子娱,是喜洋洋社区的清洁工。他曾经供职的一个街道小厂,在20年前就破产倒闭了,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打各种各样的工。虽然是一个人,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但总得吃饭、穿衣,不能不去赚一份菲薄的工资。近些年,他有了低保的几百块钱,再加上打工的工资,觉得日子过得很滋润。他没有自己的房子,要房子做什么呢?聘用他的单位总会提供可以放下一张床的住处,这就够了。他爱看京戏,也能哼几段小生戏,嗓子尖而脆,是一个真格儿的票友。他说之所以到这个偏离城市的地方来做清洁工,是因为“戏台岭”的地名让他浮想联翩,快乐无比。这个社区有个众乐乐票友会,老年人居多。但没有谁邀约他入会,大概是觉得他还不够格。他们聚在一起唱戏、谈戏时,龙子娱总会翩然而至,默默地坐在一边看和听。清洁工是分地段料理的,没有时间限制,只要保持地面干净就行了。大家不叫他的名字,只称他为龙票,意思是姓龙的票友。第一次有人叫他龙票时,他笑了,说:“你们抬举我了。”“是吗?”“你们可知道,清朝的皇族贵胄,爱看戏也爱唱戏,皇帝给他们发下带龙纹的票证,允许自娱自乐,但不能去公共场所登台献艺,更不可收钱卖艺,这叫票友。他们身份显赫,又有龙纹票证,人称‘龙票’。”说完,龙子娱哈哈大笑。众人再不作声,一个扫地的这么会侃!龙子娱的卧室、工具室、卫生间,在社区西北角的一座小平房里。他无需做饭,社区有公共食堂。洗澡就提一大桶水到卫生间去,哗哗啦啦洗个痛快淋漓。晚上,坐在床上打开收录机,听京剧名家的光碟。城里的大剧院,经常有本地或外地的京剧团演出。龙子娱常在夕阳西下后,赶紧吃饭、洗澡、穿戴齐整,坐公交车到城里去看戏。社区的人对他说:“这太花钱了,听戏能长肉吗?”他说:“我爱的就是这一口,不去,心里空落落的。”这天下午,众乐乐票友社的一群人,又带着乐器票戏。胡琴、板鼓一响,龙子娱忙不迭地跑过来了。生、旦、净、丑,虽没有化妆、着装,一个个在京胡声中唱得十分过瘾。龙子娱坐在一边,用手在膝盖上打着板眼,听得极为认真。唱完了,大家又互相提意见,但多是夸赞之语。忽然有人对龙子娱喊道:“龙票,你可不能回回白听,你得进言作点儿贡献。”龙子娱微微一笑:“真要我说?”“当然。”于是,龙子娱清了清嗓子,对几位的演唱,先说优点,再说不足之处,都是内行话,一下子把大家镇住了。“唱《定军山》的老生,嗓子不错,有亮音也有娇音,尤其是老音见功夫。美中不足的是缺乏炸音和张口音,此段中的‘管教他’的‘他’字就须用炸音,否则唱起来就不‘冲’了;还有《搜孤救孤》中的那句‘我与那公孙杵臼把计定’的‘把’字,就要用张口音。”哗啦啦掌声响成一片。“龙票呀,你是真正的行家。再说说!”“我看各位的功夫都不错,是不是可以排几个折子戏,让社区的人过过戏瘾?”有人说:“我们也想了多时了。各人虽有些戏衣、道具,凑起来不够啊。”龙子娱说:“可以慢慢想办法。社区不是要搞文化建设吗?上面出一点,我们捐一点,反正,不着急的。我得去扫地了,再见。”日子一天天地流逝,这件事却如石沉大海,音讯杳无。谁心里都明白,难啦。三年过去了。龙子娱突然患了肝癌,然后过世,享年五十有八。临终时,他把一个存款折子,慎重地交给守在病榻旁的社区领导,断断续续地说:“这是平生所存的5万块钱,将来给众乐乐票友社添置戏衣、道具吧。”然后,微笑着合上了双眼。众乐乐票友会的全体成员,闻讯在龙子娱的灵堂含着泪唱了一整晚的戏。这个一生清贫的人,应该享用这种送别仪式。他们决定各自再捐些钱,置办些像样的戏衣、道具,认真地排出几个折子戏,到各社区去演出,让大家好好地乐一乐。19.“龙票”一词在文中有哪些含意?(4分)20.简要概括龙子娱的形象特点。(4分)21.对文中的画线的内容作简要赏析。(4分)22.探究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参考答案:19.①本指爱看戏唱戏、有龙纹票证的清朝皇族中的票友。②文中是“姓龙的票友”的简称,大家用来称呼京戏票友龙子娱。③文中又借指龙子娱是真心、铁杆的京戏爱好者。(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20.①孤身一个,无牵无挂。②生活简朴,一生清贫。③热爱生活,为人随和达观。④爱戏如命,以听戏为精神寄托。⑤熟悉京戏艺术,是真正的行家。⑥奉献他人,拿全部积蓄捐助戏曲公益。(4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4点即可;有其他言之成理的角度,也可酌情得分)21.①这段内容是语言描写,龙子娱用十分内行的语言,对票友的演唱技巧作了精彩点评,头头是道,十分到位。②这些话表现了龙子娱对京戏艺术的熟悉和精通,突出了他酷爱京戏的铁杆票友的人物形象。(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2.①从情节安排上看,最后一段是前面内容的自然延伸,可以看作尾声,它使小说情节更加完整圆满。②从人物塑造上看,这段内容表现了龙子娱对票友会和周围社区的影响,使主人公形象得到了强化。③从表现手法上看,这段内容属于侧面描写,票友们用唱戏悼念龙子娱并打算努力实现他的遗愿,这比直接描写更能打动人心。④从主旨表达上看,人们在龙子娱精神的感召下,将单纯的自娱自乐变成了给大家带去快乐,深化了小说的主题。(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有其他角度和观点,也可酌情得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文言文阅读魏学曾字惟贯,泾阳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户部主事,迁郎中。中官为商人请支刍粮银巨万,学曾持不可,乃已。寻擢光禄少卿,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隆庆初,土蛮大入永平。学曾入驻山海,檄诸将王治道等追击至义院口,大捷。进右副都御史。学曾乃易置将吏,厘屯田二千余顷,数破敌,被赏赉。以疾去。起兵部右侍郎,提督神枢营。旋改吏部,转左侍郎。穆宗崩,大学士高拱欲去冯保,属言官论劾。学曾遗书大学士张居正曰:“外人皆言公与保有谋,遗诏亦出公手。今日之事,不宜复护此阁。”居正怒。及拱被逐,举朝失色,学曾独大言曰:“上践阼伊始,辄逐顾命大臣,且诏出何人,不可不明示百官。”要诸大臣诣居正邸争之。诸大臣多不往,居正亦辞以疾。自是益忤。出为南京右都御史。未上,给事中宗弘暹希居正指劾之。诏以故官候调,学曾遂归。居正殁逾年,起南京户部右侍郎,寻以南京户部尚书致仕。万历十九年春,阁臣王锡爵荐学曾。起兵部尚书,总督陕西、延、宁、甘肃军务。明年,哱拜反,遂煽诸部为乱。全陕皆震动。学曾檄副总兵李昫率游击吴显趋灵州,别遣游击赵武趋鸣沙州,沿河扼贼南渡。翼日,贼胁庆王上东城,乞暂罢兵,诡言愿献首恶。会官军粮尽,乃引次花马池,学曾日夜趣刍饷,调榆林兵。六月复攻城,连战不下。初,学曾欲招东旸、朝,令杀拜父子赎罪。东旸射书城外,约内应,夜半举火。外兵不至,贼杀其党五十人。七月,学曾与梦熊、国桢定计,决黄河大坝水灌之,水抵城下。八月河决堤坏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求款未决会学曾得罪罢。朝命以梦熊代,梦熊遂成功。学曾任事劳勚。灌城招降之策,本其所建。及宣捷,尚书星以下多白学曾无罪。如松言:“学曾被逮时,三军雨泣。”梦熊亦推功学曾。帝不听,居家数年卒。(摘编自《明史》)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八月/河决堤/坏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求款未决会学曾得罪罢B.八月/河决堤/坏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求款/未决/会学曾得罪罢C.八月/河决堤坏/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求款/未决/会学曾得罪罢D.八月/河决堤坏/城外水深/八九尺东西/城崩百余丈/贼益惧/求款未决/会学曾得罪罢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B.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也可特指声讨的文告,著名的如骆宾王的《讨武瞾檄》。在本文中是指用檄文晓谕的意思。C.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君主即位也可叫“登基”“登庸”“御极”。D.卒,“死”的一种说法,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对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只有平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穆宗皇帝去世后,高拱想排挤冯保,嘱咐御史弹劾他。魏学曾写信给张居正道,朝廷官吏都说他与冯保有图谋,先帝遗诏也是出自他手。他不应该庇护冯保。魏学曾因此得罪了张居正。B.魏学曾被贬为南京右都御史。还没有上任的时候,给事中宗弘暹受张居正指使弹劾他。但是朝廷下诏让他以过去的官职等候调遣,魏学曾于是回到家乡。C.魏学曾想招降刘东旸、许朝,命令他们杀死哱拜父子。刘东旸用箭将一信射到城外,相约为内应,半夜点火为信号。但是点火后,城外的官军未到,结果刘东旸、许朝他们都被叛贼杀死了。D.魏学曾任事勤劳。灌城招降的计策,本来就是魏学曾先提出的建议。等到宣报大捷之后,多数官员说魏学曾无罪。但是皇帝没有听从,魏学曾最终还是在家乡死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居正殁逾年,起南京户部右侍郎,寻以南京户部尚书致仕。(2)会官军粮尽,乃引次花马池,学曾日夜趣刍饷,调榆林兵。参考答案:10.C
11.A
12.B
13.(1)张居正死了一年多后,(魏学曾)被起用为南京户部右侍郎,不久从南京户部尚书任上退休。(2)正好官军粮食吃完了,于是退兵驻扎花马池,魏学曾日夜催促办理粮草,调动榆林的部队。10.试题分析:做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一般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的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如此题注意并列的谓语和人称的转换。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1.试题分析:A降级叫左迁,升级叫右迁。这是一道文化常识的考核的题目,去年在大纲卷中出现,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以后还会坚持。文言的选文是人物传记,那主要的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考点:理解常见古文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12.试题分析:B“给事中宗弘暹受张居正指使弹劾他”说法不对,应是“给事中宗弘暹迎合张居正弹劾他。”“希居正指劾之”句中“希”为“迎合”之意。“指”为“旨”的通假字,“意图”之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3.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魏学曾字惟贯,陕西泾阳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中进士,授职户部主事,升郎中。有宦官为商人请求支取上万两粮草银,魏学曾坚持认为不可以,于是停止。不久,升为光禄少卿,又升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隆庆初年,当地少数民族大举进攻永平。魏学曾进驻山海关,用檄文让诸将王治道等追击至义院口,取得大胜。(魏学曾)升为右副都御史。于是,他调换将吏,整理屯田两千多顷,数次击败敌人,被朝廷封赏。后因病离任。又起用为兵部右侍郎,提督神枢营。很快改在吏部任职,转为左侍郎。穆宗皇帝去世,大学士高拱想排挤冯保,嘱咐御史官弹劾他。魏学曾修书大学士张居正,说:“朝廷官吏都说您与冯保有图谋,先帝遗诏也是出自您之手。今天的事情是不应该庇护这个阉官。”张居正大怒。等到高拱被赶出朝廷,满朝的文武都大惊失色,唯独魏学曾高声地说:“皇上登位伊始,就贬逐顾命大臣,诏书出自何人,不能不公开告诉百官。”他要求各位大臣到张居正的府邸争论此事。各大臣大多数不肯去,张居正也以疾病推辞各大臣来访。从此更加与张居正相违悖。魏学曾贬为南京右都御史。没有上任,给事中宗弘暹迎合张居正弹劾他。朝廷下诏让他以过去的官职等候调遣,魏学曾于是回到家乡。张居正死了一年多后,(魏学曾)被起用为南京户部右侍郎,不久从南京户部尚书任上退休。万历十九年(1591)春天,内阁大臣王锡爵推荐魏学曾。起用为兵部尚书,总督陕西、延、宁、甘肃军务。第二年,哱拜反叛,于是煽动各部落叛乱。陕西全境震动。魏学曾下令副总兵李昫率游击吴显赶赴灵州,另遣游击赵武赴鸣沙州,沿黄河一带阻止叛贼南渡。第二天,叛贼胁迫庆王登上东城,乞求暂时罢兵,诡称愿意献出首倡叛乱者的脑袋。正好官军粮食吃完了,于是退兵驻扎花马池,魏学曾日夜催促办理粮草,调动榆林的部队。六月再一次攻城,连战不下。起初,魏学曾想招降刘东旸、许朝,命令他们杀死哱拜父子以赎罪。刘东旸用箭将一信射到城外,相约为内应,半夜点火为信号。(点火后,)城外的官军未到,叛贼将刘东旸、许朝同谋五十余人杀死。七月,魏学曾与叶梦熊、梅国桢定下计策,决黄河大坝让黄河之水灌城,水达到城下。八月,黄河决口,大堤毁坏,城外水深有八九尺,东西城崩塌百余丈。叛贼更加害怕,要求和议,悬而未决时,魏学曾因得罪被罢官。朝廷命令叶梦熊代替他,叶梦熊于是取得成功。魏学曾任事勤劳。灌城招降的计策,本来是他的建议。等到宣报大捷,尚书石星以下多说魏学曾无罪。李如松也说:“魏学曾被逮捕时,三军将士泪如雨下。”叶梦熊也将功劳归于魏学曾。皇帝不听,魏学曾在家乡居住数年后死去。5.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9分)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傍偟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鲁句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
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
亡:逃跑B.一坐称善,赐酒
一:一起C.家丈人召使前击筑
丈人:年长的人,主人D.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流涕:流着眼泪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
于是遂诛高渐离B.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
乃矐其目,使击筑,C.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D.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
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统一天下后,到处追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门客都逃跑了,高渐离也更换了姓名,躲藏在宋子城里做工。B.高渐离躲藏时间长了,感到做工很辛苦,想要离开,可又听到了主人厅堂上有宾客击打筑,心里犹豫又不忍心离开。C.高渐离听到别人弹奏敲打筑,便忍不住评论别人演奏哪儿好哪儿不好,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于是干脆不再躲藏了。D.秦始皇珍惜高渐离有高超的弹奏筑的技艺,于是赦免了他的重罪,并让高渐离演奏,高渐离才有机会行刺秦皇。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3分)
(2)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3分)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2分)
(4)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2分)
参考答案:8.B(一:全,全部)9.D(①竟然,副词;②于是,就,副词。A项,做连词;B项,代词,代高渐离;C项,助词,的。)10.C(高渐离是因为不愿无尽头地躲藏下去,恢复原样后,等到秦始皇召见时,才暴露自己的身份。)11.译文:第二年,秦王吞并了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通缉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门客们都潜逃了。高渐离更名改姓给人家当酒保,隐藏在宋子这个地方作工。时间长了,觉得很劳累,听到主人家堂上有客人击筑,走来走去舍不得离开。常常张口就说:“那筑的声调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侍候的人把高渐离的话告诉主人,说:“那个庸工懂得音乐,私下说是道非的。”家主人叫高渐离到堂前击筑,满座宾客都说他击得好,赏给他酒喝。高渐离考虑到长久地隐姓埋名,担惊受怕地躲藏下去没有尽头,便退下堂来,把自己的筑和衣裳从行装匣子里拿出来,改装整容来到堂前,满座宾客大吃一惊,离开座位用平等的礼节接待他,尊为上宾。请他击筑唱歌,宾客们听了,没有不被感动得流着泪而离去的。宋子城里的人轮流请他去做客,这消息被秦始皇听到。秦始皇召令进见,有认识他的人,就说:“这是高渐离。”秦始皇怜惜他擅长击筑,特别赦免了他的死罪。于是薰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没有一次不说好。渐渐地更加接近秦始皇。高渐离便把铅放进筑中,再进宫击筑靠近时,举筑撞击秦始皇,没有击中。于是秦始皇就杀了高渐离。终身不敢再接近从前东方六国的人了。鲁句践听到荆轲行刺秦王的事,私下说:“唉!太可惜啦,他不讲究刺剑的技术啊,我太不了解这个人了!过去我呵斥他,他就以为我不是同路人了。”太史公说:社会上谈论荆轲,当说到太子丹的命运时,说什么“天上像下雨一样落下粮食来,马头长出角来!”这太过分了。又说荆轲刺伤了秦王,这都不是事实。当初公孙季功、董生和夏无且交游,都知道这件事,他们告诉我的就像我记载的。从曹沫到荆轲五个人,他们的侠义之举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但他们的志向意图都很清楚明朗,都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名声流传到后代,这难道是虚妄的吗!6.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黄裳惊其言,自是遇加厚。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复问坦,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乃及尊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诸将闻而惭,遽出就坦谢。复卒,乃以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河南赋限已穷,县人诉机织未就,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坦谕县人弟①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由是知名。累迁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赤县尉为台所审,京兆尹密救,帝遣中人就释之。坦白中丞请中覆,中人走以闻,帝曰:“吾固宜先命有司。”遂下诏,乃释。数月迁中丞。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帝谕坦曰:“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坦曰:“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帝曰:“朕既受之,奈何?”坦曰:“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帝纳之。
《后汉书﹒卢坦传》①弟:只,只管。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A.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
诣:到,到……去B.不若恣其不道
恣:放纵C.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乃及尊职
乃:才D.盍察之
盍:通“盖”,大概5.以下六句话能直接表现卢坦敢于直言劝谏的一组是(
)(3分)①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
②吾固宜先命有司。③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
④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⑤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⑥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④⑤⑥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赤县县尉被官署审查,皇帝派宦官去释放县尉,卢坦提出审察核实手续,皇帝后来下诏令,才释放这个县令。B.监军薛盈珍干预政事,卢坦据理拒绝。大将向李复请求让一位擅长吹笛子的人担任重要官职,并问卢坦怎么办,卢坦说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大将听到他的话后很惭愧。C.皇帝认为官员进献家财就应宽恕他们,不能失信,卢坦劝谏皇帝不能因小信用而忽视大信用。D.卢坦任河南县尉,当时的河南尹杜黄裳让他调查某家因儿子与恶人交往而破产的事,卢坦认为当官应廉洁,积聚大量钱财的官一定是搜刮下民而得到钱财,这样的家破产,钱财归于百姓,倒是好事。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5分)译文:
(2)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5分)译文:
参考答案:4.D.(盍:何不)5.C6.B.(不是大将问怎么办,而是李复问)
(以上每题3分)7.(1)卢坦告诉县里百姓只管缴纳织品,不要考虑期限,违背期限不过是罚县令俸禄而已。注意:谕(告诉)、顾(顾及、考虑)、输(缴纳)三字的考察(5分)(2)用来公布大信用的是赦令。现在这两个大臣违反诏令,陛下怎么能因小信用失去大信用呢!
注意:所以(用来……的)、布(公布)、以(因)、信(信用)四字的落实。(5分)附文言文译文:卢坦字保衡,是河南洛阳人。做官当河南县尉。当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尹,长官),叫来卢坦站在堂下,说:“某家儿子与恶人交往,丧失了全部财产,你怎么不调查此事呢?”卢坦说:“凡是当官廉洁,即使高官也没有丰厚的积蓄,那些能积聚钱财的一定搜刮下民来得到钱财。如果他们的子孙善于守住钱财,这是上天使不道义的家富足,不如放纵他们的子孙做不道义的事,把钱财归还给人民。”杜黄裳对他的话感到惊奇,从此对待他更加优厚。李复任郑滑节度使,上奏章推荐卢坦做判官(判官,地方长官的属官)。监军(朝廷所派监督军队的官)薛盈珍多次干预政事,卢坦每次据理拒绝他。有个擅长吹笛的人,大将等人喜欢他,大将等人到李复那里请求让他担任重要官职,李复问卢坦怎么办,卢坦笑着说:“大将长久在军队中,积累功劳多次升迁,才到尊高官职,怎么能自己轻视自己,想要和吹笛子少年一同任官呢?”各位将领听到这话很惭愧,急忙出来到卢坦面前道歉。李复去世,卢坦因为跟随办李复的丧事回东都(洛阳),后来任寿字县令。河南郡征收赋税期限已到,县里百姓诉说机上丝绸织品没织完,卢坦到郡府中请求延期十天,郡府不批准。卢坦告诉县里百姓只管缴纳织品,不要考虑期限,违背期限不过是罚县令俸禄而已。因此卢坦知名。
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四十多年前,在贵州下乡当知青的时候,曾经跟着两个年长的朋友匆匆到过一趟昆明,事后却没有对这个毗邻省份留下任何印象。到了现在,我对这个“彩云之南”的历史知识,依然匮乏得很。云南遗存历史资料不足,一方面固然由于(
),不免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另一方面,恐怕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历史记载,原本就关注汉族中心区域的朝代更迭、风云变幻,常常并不很留意隔山限水的边陲,所以在常见历史文献中,这一区域的记载总是显得支离破碎。特别是那些非汉族人的生活世界,除了好奇或者猎奇的“采风者”,或者奉命巡视边疆的官吏,偶尔写一些“竹枝词”,画一些“蛮夷图”之外,很少有人真的对它做过深入考察和仔细描述。可是随着西风东渐,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洋和东洋的学者
,对中国学术形成了巨大冲击。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关注重心与传统中国学者
。他们不仅对“中心”的汉族中国有 的解释,也对“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都兴趣盎然,虽然对“主流”的儒家
地研究,但对“支脉”的佛教、道教、三夷教、天主教更有巨大的热情;对历史叙述中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和历史文献中缺席的“下层”文化进行深入研究。这种对于“边缘”“支脉”和“下层”的研究,特别表现在宗教学、人类学、地理学、语言学等领域中。17.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对历史叙述中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但更对过去历史文献中缺席的“下层”文化B.对过去历史文献中缺席的“上层”文化,与对历史叙述中占据显著位置的“下层”文化应引起重视C.对历史叙述中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有新的论述,但对过去历史文献中缺席的“下层”文化却更为关注D.既要关注历史叙述中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又要关注过去历史文献中缺席的“下层”文化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宋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唐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B.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C.宋代它被划出国境之外,而唐代又“不在文化区域之内”D.唐代它被划出国境之外,而宋代又“不在文化区域之内”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纷至沓来
大相径庭
别出心裁
一如既往B.接踵而至
大相径庭
别出机杼
始终如一C.纷至沓来
泾渭分明
别出机杼
一如既往D.接踵而至
泾渭分明
别出心裁
始终如一参考答案:17.C
18.B
19.A【17题详解】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A项,成分残缺,应在“‘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后加“关注”。B项,语序不当,“‘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对调。C项,“对……有新的论述,但对……却更为关注”前面句式结构一致,表述清晰,符合逻辑。D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既……又……”表并列关系。故选C项。【18题详解】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补写方法: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内容,把握文段层次;2.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判断补写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3.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选词造句;5.串读检查。阅读语段后,可推知括号内所填内容有唐宋,应该先唐后宋。AC两项,时间顺序不恰当,可以排除;由历史常识可以判断“唐代它被划出国境之外”错误,可排除D项。故选B项。【19题详解】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强调的从不同地方不同的人纷纷来到。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的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强调的是连续不断的。由语境中的“西洋和东洋的学者”可知,应为“纷至沓来”。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强调相差大。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强调界限分明。语境指西洋和东洋学者的关注重心与传统中国学者相差大,应为“大相径庭”。别出心裁: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别出机杼:诗文创作另辟途径,不落俗套。语境为“对汉族中国有的解释”,应为“别出心裁”。一如既往: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自始至终一个样子。始终如一:指能坚持,不间断。语境侧重的是对儒家的研究没有任何变化,故应为“一如既往”。故选A项。8.下面是一位在读硕士研究生写给某刊物主编投稿信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我是一名在读硕士研究生,久闻敝刊大名,非常感谢您能于百忙之中拜读我的作品。这篇大作主要是介绍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果。殷切期望您的斧正,还望务必拨冗回示为谢!向您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参考答案:①“敝刊”改为“贵刊”②“拜读”改为“阅读”③“大作”改为“作品”④“殷切期望”改为“真诚期待”⑤“务必”改为“能”或“能够”【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是一位在读硕士研究生写给某刊物主编的投稿信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然后依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本题中“敝刊”为谦辞,应该为敬辞“贵刊”;“拜读”为谦辞,而主语为您,所以改为“阅读”;“大作”为敬辞,而这里是在说自己的作品,改为“作品”;“殷切期望”一般为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提出的期望,这里应改为“真诚期待”;“务必”说法过于生硬,应改为“能够”。【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9.下列图表是合肥八中最新公布的全校学生阅读媒介调查结果,请仔细阅读图表,得出两条结论。参考答案:(1)合肥八中学生电子阅读接触率、纸质阅读接触率连续五年上升。(2)纸质阅读接触率一直超过电子阅读接触率,可见合肥八中学生更重视纸质阅读。【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和图表中的各个要素,此类题目将数据以直观的柱状图或直方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向答题者介绍或展示某种情况。需认真理解题意,厘清各项关系,然后准确地把握住规律来解答问题。本题要求“根据合肥八中全校学生阅读媒介调查结果,得出两条结论”。首先观察图表,2015年到2019年,电子阅读接触率对应的数字分别为15.50﹪,25.60﹪,29.30,35.70﹪,50.70﹪;纸质阅读接触率35.70﹪,45.60﹪,50.50﹪,60.30﹪,71.20﹪不论是电子阅读接触率还是纸质阅读接触率都逐年提高;比较纸质阅读接触率和电子阅读接触率,我们发现纸质阅读接触率居于电子阅读接触率之上,说明该校学生更重视纸质阅读。【点睛】所谓“图表”,是指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的总称。高考卷中出现的图表类材料有流程图、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这种题型一般是提供一个或多个图或表,然后设置一到两个题目,题目内容或者是描述某种情况,或者是得出一个结论,或者是提出一条建议,等等。10.下面是某校生物社团学生负责人小杜给2018未来科学奖得主、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写的一封信,其中有多处用语不得体,请指出其中三处并改正。尊敬的袁爷爷:您好!作为当今国际水稻界的王者,您能够光顾我们生物社,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为贵社的发展提供指导帮助,我们十分感激!本社广大生物学精英们恳请您不吝赐教。敬祝安康!生物社团
小杜2019年4月10日答:①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①将“王者”改为“大家”或者“专家”;
(2).②将“光顾”改为“光临”;
(3).③将“贵社”改为“本社”;④将“精英们”改为“爱好者”。【详解】本题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考生应结合语境(使用场合、使用对象、语体色彩)具体分析。本题是校生物社团学生负责人给袁隆平院士写的一封信,“王者”不够规范客气,应改为“大家”或者“专家”;“光顾”适合经营性场合,应改为“光临”;“贵社”是敬辞,此处应该用谦辞,改为“本社”;“精英们”是敬辞,此处应该用谦辞,改为“爱好者”。六、写作(60分,共1题)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可以分享,美味可以分享,欢乐可以分享,幸福可以分享,经验可以分享……懂得分享的人心胸会变得开阔,脚步会越走越远,生活也会因分享而充满温馨。请以“分享”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学会分享百灵啼声婉转,麻雀扑打着翅膀,鸟儿在同一片蓝天飞翔;小草青葱,树木成阴,草木在同一片土地呼吸;行人匆匆,游人闲适,人们在同一片土地生活。分享——一个具有魔力的词语,给我们以无尽的财富与收获。分享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充实与快乐。分享是一种大智慧。懂得分享的人能收获高于常人几倍的快乐。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清晨当我醒来,我便思索着如何与他人分享我的快乐,因为那会使我更快乐。”盖茨的确如其所言做到了分享:他与世人分享他最新的研发成果;他与社会分享自己的财富;他在分享中得到了人们的敬重,在敬重里获得了更多的快乐。不会分享的人只能在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中自以为“幸福”地度过每一天。没有分享,便不能开阔心胸,而心胸狭隘如何能有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课件 【ch06】创业项目开办
- 债务重组合同协议书范本
- 钢管架施工临时用电供应合同20242篇
- 沙石供应协议格式范本
- 2024年度服装行业大数据应用合作协议
- 第课时教育课件
- 课件背景图片下载
- 2024版钢筋工程合同纠纷调解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合作协议
- 2024版给排水安装工程分包商维护保养合同2篇
-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 《司法鉴定工作实务》课件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认识时间(7课时) 人教新课标
- 2024-2030年中国海砂淡化开采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模板三篇
- 2024年防汛物资购销合同范本
- DB14-T 1811-2019 旅游景区民俗燃香基本要求
- 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下册(2024)北师大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期中测试卷(1-5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4.1.3 弧、弦、圆心角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案
- GB/T 13477.25-2024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25 部分:耐霉菌性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