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明朝的灭亡_第1页
第17课明朝的灭亡_第2页
第17课明朝的灭亡_第3页
第17课明朝的灭亡_第4页
第17课明朝的灭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明朝的灭亡分层作业(一)【夯基达标】1.明朝末年,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闯王李自成在崇祯二年(1629年)率领农民起义并且提出“均田免赋”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该口号的提出主要针对A.土地兼并,赋税沉重 B.宦官专权,藩镇割据C.连年旱荒,农民暴动 D.政治腐败,贪污成风【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其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成为起义的主力,提出了“均田免赋”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因此该口号的提出主要针对土地兼并,赋税沉重,A项符合题意;而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2.从明武宗开始,明朝屡出昏君。由于君主不理政事,奸臣和宦官把持朝政,打击正直朝臣和士人,掠夺百姓,贪污受贿,无恶不作。这反映出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日益腐败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民起义频发 D.遭遇连年灾荒【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明朝屡出昏君。由于君主不理政事,奸臣和宦官把持朝政,打击正直朝臣和士人,掠夺百姓,贪污受贿,无恶不作”这些反映了明朝统治者腐败昏庸,无恶不作,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明朝灭亡,A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发”“遭遇连年灾荒”等内容,BCD排除;故选A。3.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主席在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共进京赶考,不能成为历史上第二个李自成。这是因为李自成曾经A.推翻了明王朝 B.攻占北京却又被迫放弃北京C.攻占北京却又拱手让给清王朝 D.建立大顺政权都城没有设在北京【答案】C【解析】1644年,攻进北京城内,末帝崇祯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灭亡后,明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转战各地,最后失败。材料中“不能成为第二李自成”是指李自成攻占北京却又拱手让给清王朝。故C符合题意;材料不是说明李自成推翻明王朝,排除A;李自成攻占北京却又被迫放弃北京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毛泽东的意思不是说明李自成没在北京建立政权,排除D。故选C。4.明史记载: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鸣钟集百官,无至者。(崇祯)乃复登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这里“皇城不守”的原因是A.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全城B.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入北京C.吴三桂引清入关攻入北京D.皇太极率领清军攻入沈阳【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44年李自成率领百万大军对北京发动猛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而亡,B符合题意,ACD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5.以史为鉴,是历史学的功能之一。从隋末农民大起义、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爆发的共同原因中说明了统治者A.当以民为本,关注民生 B.需严厉控制,坚决镇压C.应以君为本,加强专制 D.当吸取教训,强化军队【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以史为鉴”,结合课本所学可知,隋朝的残暴统治,营建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赋税沉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明朝未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再加上当时士地兼并严重,陕西连年大旱,最终导致李自成起义的爆发。故黄巢起义和李自成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残暴统治,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因此统治者应以此为鉴,吸取教训,当以民为本,关注民生。A正确;BCD的措施,会加剧农民起义的爆发,不是从起义爆发的原因得到的借鉴,排除;故选A。6.客观来说,明朝的灭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下列说法不符合明朝灭亡史实的是A.明朝最终是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的B.驻守山海关的明朝将领吴三桂降清,加速了明朝的灭亡C.女真族在发展过程中,与明朝不断斗争,消耗了明朝国力D.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导致民不聊生,失去了民心【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明朝灭亡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时,驻守山海关的明朝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加速了农民起义军的失败,因此不符合明朝灭亡史实的是B,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符合明朝灭亡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7.明朝后期,在女真族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的领导下,女真族势力不断壮大。下列史实与努尔哈赤有关的是①统一女真各部②建立后金③改女真族名为满洲④建立清朝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明朝后期,在女真族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的领导下,女真族势力不断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因此史实与努尔哈赤有关的是①②,D项符合题意;而③和④与皇太极有关,排除。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二、【培优促能】1.“万历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三年,共增赋五百二十万;崇祯三年,又加赋一百六十万两,共六百八十万,谓之辽饷。后来又加练饷、剿饷,先后共加赋一千六百七十万……明朝这个天下,自然是无从收拾了。”由此可推断A.明朝末年经济发展缓慢 B.明朝末年朝廷赋税沉重C.明朝末年军事实力增强 D.农民大力支持朝廷剿匪【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万历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三年,共增赋五百二十万;崇祯三年,又加赋一百六十万两,共六百八十万,谓之辽饷。后来又加练饷、剿饷,先后共加赋一千六百七十万”可知,明朝末年朝廷赋税不断增加,赋税沉重。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发展、军事实力增强以及农民大力支持朝廷剿匪的问题,故排除ACD项。故选B。2.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回顾中国古代历史,每当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之时,往往会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以下关于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与明末李自成起义相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没有建立过政权

②都兴起于长江以南

③都是被剥削阶级反抗剥削阶级的斗争

④最终都失败了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陈胜吴广起义和李自成起义都是农民起义,是被剥削阶级反抗剥削阶级的斗争,而且最终都失败了,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这两次起义都建立了政权,兴起于长江以北,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3.小明收集了下面三幅绘画作品探究明朝历史,可知他探究的是A.明朝灭亡的原因 B.明朝统治者的生活 C.明朝时期的英雄 D.明朝老百姓的生活【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体现的是明朝朝政的腐败;明《流民图》体现的是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推翻了明朝的统治。由此可见,探究的是明朝灭亡的原因,故A符合题意;明朝统治者的生活与题干的《流民图》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明朝时期的英雄与题干的“《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明朝老百姓与“《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某历史读物写道:“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读物认为,明朝是因为食物短缺而灭亡,但事实上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官府赋税苛重B.宦官专权C.连年天灾D.阶级矛盾的激化【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某历史读物写道:“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读物认为,明朝是因为食物短缺而灭亡,但事实上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是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其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成为起义的主力。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5.鸿篇巨制《太祖秘史》展现了一代君王努尔哈赤波澜壮阔的一生,在这部剧中,大家可以看到努尔哈赤建立的宏图伟业是A.攻占北京,推翻明朝B.修建北京城并迁都C.建立清朝,统一中国D.统一女真,建立后金【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努尔哈赤建立的宏图伟业是统一女真族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王朝。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9年统一女真各部,D符合题意。推翻明朝的是李自成,A不符合题意。修建北京城并迁都的是顺治,B不符合题意。建立清朝的是皇太极,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材料二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材料三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明末民谣材料四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江山不纳捐。——《盼闯王》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什么联系?(3)材料三、材料四反映了什么情况?【答案】(1)明末土地兼并现象严重。(2)明末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李自成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3)李自成受到人民的欢迎。【解析】(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皇室内部又勾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更是结党营私,争权夺利,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员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因此,材料一反映了明末土地兼并现象严重。(2)根据材料二及上述的分析可知,明末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李自成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3)根据材料三“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材料四“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江山不纳捐。”可知,李自成受到人民的欢迎。三、【核心素养】1.【史料实证】《陕西通志》记载1628年陕西北部“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为改变这种情况,农民掀起了A.黄巾起义 B.隋末大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1628年,陕西闹了一场大饥荒,陕西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著名的是李自成起义,选项D符合题意;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排除A;隋末大起义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B;黄巢起义是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排除C。故选D。2.【时空观念】“同年二月,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十八日,农民军进占外城,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地开进北京。”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是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黄巢起义D.李自成起义【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同年二月,农民军以疾风暴雨之势,从陕西经山西直捣北京……十八日,农民军进占外城,十九日晨,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死。农民军胜利开进北京城”可知,此内容反映的事件是李自成起义。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民不聊生,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义。1643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占西安,建立大顺农民政权;1644年攻入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了。故D符合题意;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黄巢起义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3.【历史解释】明末民谣有:“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下列原因中不属于广大民众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的是A.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B.不侵占民房,严禁抢掠C.起义军纵横10余省D.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的“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谣中的“闯王”指的是李自成。他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李自成还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钱粮。1643年,李自成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ABD属于广大民众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的原因,不符合题意;起义军纵横10余省不属于广大民众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的原因,故C符合题意。故选C。四、【挑战真题】1.(2021·青海·中考真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回顾中国古代历史,每当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之时,往往会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以下农民起义爆发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①黄巾起义

②大泽乡起义

③黄巢起义

④李自成起义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