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石钟山记 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2课 石钟山记 教学课件_第2页
第12课 石钟山记 教学课件_第3页
第12课 石钟山记 教学课件_第4页
第12课 石钟山记 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石钟山记01晨课诵读走近经典02课前预习基础梳理03课堂探究读文品析04课后提升积累借鉴05课下练兵巩固运用渔

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赏析】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表现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鲜明,构思巧妙,意境优美,使读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夫,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淡泊、悠然脱俗的意趣。二、通假字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____________

“函胡”同“含糊”“扣”同“叩”鼓,名词激荡,掀动,动词自己,代词从,介词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助词,相当于“然”,……的样子代词,那里句末语气词剩余的,形容词我,代词得到,找到,动词能够,助动词代词,那些典故的,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表递进表顺接表转折,但是表并列表修饰表因果,因而即使虽然说,描述用文字表述、记载但是……的样子因而于是陡峭的断绝使动用法,使……鸣响名词作动词,命名名词作状语,乘船名词作状语,在旁边名词作状语,亲眼;名词作状语,亲耳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内心惊恐。中间是空的。它的真相。船工。六、文言句式及翻译1.所在皆是也。_____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2.古之人不余欺也!_____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___3.余是以记之。_____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句到处都这样。宾语前置句古人没有欺骗我啊!宾语前置句我因此记下这些。4.石之铿然有声者。_____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得双石于潭上。_____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定语后置句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状语后置句在深潭边找到两块石头。介宾短语后置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短语。这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边充当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却多数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充当补语。如: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而大声发于水上。

【资料助读】一、走近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山人,祖籍河北,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二、探寻背景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三、文化常识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以叙事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成分。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有游记、杂记、碑记等。[明确]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质疑——提出对两位古代名人观点的疑问。第二部分(第2段):察疑——通过实地观察,得出结论。第三部分(第3段):释疑。[明确]郦道元的观点: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水石相搏发声说;李渤的观点: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石头发音说。对这两种观点,作者有以下见解:对郦道元的观点,“人常疑之”;原因是“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对李渤的观点,“余尤疑之”;原因是“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明确]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主旨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明确]郦道元言之不详,人常疑之;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不能夜泊),故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为文);“陋者”(李渤)斧斤考击,自以为得其实,主观臆断,以讹传讹。最后一句对郦道元既肯定又叹其太简略,对李渤是否定并讥笑其浅陋。表明写文章的目的是传播自己的见解,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明确]因为古书上记载:“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这是古人描述的钟声的特点,也是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是认识的前提。苏轼实地考察发现:“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并且两者相应,“如乐作焉”,这表现了水声如钟,符合人们对钟声的共识,所以,石钟山应是以声得名。这与古人郦道元的说法“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相合,所以说“古之人不余欺也”。[深读探究]——击破难点作者是如何描写月夜绝壁之景的?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我的理解]作者在论述发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之前,先写大石、栖鹘、鹳鹤等景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状形、摹声、绘态。观察的角度:由上(视觉)到下(听觉)。着重描写石钟山月夜境界幽深,怪异恐怖,说明一般人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着力描写绝壁之景的原因:①使议论不显乏味,引人入胜,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②说明石钟山得名的奥秘长期未能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如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③营造阴森可怖的气氛,与下文“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课堂总结]——理清脉络[素材积累]——积土成山[文本挖掘]苏轼读书涉猎广泛,博闻强记;处处留心,勤思善问。他对前人作品中有关石钟山得名的两种说法不仅知晓,而且有所不满和怀疑。他在《石钟山记》首段首先引用了北魏郦道元的说法:“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然后提出自己怀疑的理由:“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他认为郦道元《水经注》所记语焉不详,使后人无法借以知其真相,因此“叹郦元之简”。接着苏轼又引用了唐代李渤的说法并加以批驳。李渤在唐德宗贞元年间曾隐居庐山,自号白鹿先生,后又担任江州刺史。他曾游石钟山,访其遗踪,考辨其名,并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李渤在石钟山“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音徐歇。自以为得之矣”。苏轼对李渤之说尤为怀疑:“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认为李渤识见浅陋,未得真解,因此“笑李渤之陋”。[适用话题]质疑精神探索实践[运用范例]回溯五千年中华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我们民族的发展过程中从不缺乏敢于质疑者。两千多年前,当奴隶制依然大行其道时,先哲孟子倡导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就表达了质疑君权神授的思想;宋代苏轼,即便在纵情于山水间,游览石钟山时,仍然饱含质疑精神,探索事实真相;明代李贽大力宣讲启蒙思想,勇敢地质疑传统儒学;清时“康梁”维新派人士,面对日益衰落的国家,敢于质疑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开启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序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社会也不乏勇敢质疑的人,建筑学家梁思成面对北京市政府改造城市的方案,喊出了保护文物的聩耳之声——他们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国家的良心”,面对这些响当当的质疑者,难道我们不该向他们学习吗?[写法借鉴]——挖掘亮点因事说理[文本挖掘]《石钟山记》不同于一般记游性散文先记游后议论的结构,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开头就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以用钟磬做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做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作者又一次慨叹郦道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断石钟山得名原因的做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有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技巧指导]因事说理散文属于感悟思考(议论)成分比较多的散文,一般人常常将其归入议论文。但是,其与一般议论文有比较大的区别。一般议论文以逻辑见长,以分析为主,即便其中特殊的杂文也几乎如此,只是在语言表达上格外有特色;因事说理散文还是以抒情见长,只不过在“理”的认识上要比抒情方向的借事抒情明显得多。因事说理散文以感悟思考为核心,分为三个构思环节:选择由头——感悟思考——素材印证。(1)选择由头。“由头”就是引发文章的一个开头。开头是起调,决定全文的风格方向。议论文中特殊的种类杂文、时评一般也有“由头”,杂文的“由头”与因事说理散文“由头”接近,但是时评不一样。时评的“由头”一般都是当前发生的一个社会现象、问题,而杂文、因事说理散文的“由头”往往都是身边生活小事,甚或就是阅读时读到的一句话引发的感触。(2)感悟思考。就“由头”进行深度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挖掘“由头”事件所能承载的关于人生、社会、人性的本质属性,以抒情的方式加以渲染,而不是大加议论分析。(3)素材印证。在表达感悟思考的过程中适时适当引入相关素材,印证、丰富感悟思考内容。成功运用因事说理议论法的关键在于三点:(1)恰当的由头是成功的一半。因事说理散文的由头贵在“平民化”,即由头是平常甚至平淡的,即便是大气磅礴的事件,也一定要选择其中的一个细节来写。须注意的是,事件中必须要有承载哲理的力量。(2)合理的挖掘是成功的动力。因事说理散文核心就在“理”上。“理”从何来?“理”从由头来。这里要求的就是对由头所蕴含价值的“挖掘”。“挖掘”不是凭空拔高,而是用“火眼金睛”去发现。因此,“合理性”与“深度”一样重要。(3)合宜的素材是成功的引力。只有由头和说理,还不能构成引人入胜的文章。要引人入胜,还需要一些合宜的素材来“引”。这些合宜的素材需要联想,从由头出发的联想,围绕“本质”内涵的,能阐述、印证“本质”内涵的联想。[迁移运用]我们每天都在走路,但是,走路的方式、借助的工具日益多元化。更多的时候,“行路”已经不仅仅有其基本含义,更可以从中引申出多种比喻含义。请根据“行路”的某种现象,运用“因事说理”法,自主立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参考示例]

行路八十里拉练的时候,我们的队旗叫作“行路”。清晨六点启程到夜幕降临时凯旋,十一个小时,我们用双脚丈量了八十里的行程。人生就是一场名为“行路”的拉练。我们在路上以理想为终点,坚持而追求。央视记者曾采访过卢安克——一位来自德国的志愿者,在中国从事留守儿童支教工作。他在践行着他的“教育之路”——教育应该来自孩子天性和本真的需要,不必在乎考试成绩,重点在于孩子是否获得了渴望的知识和必备的技能。有人说:“卢安克很懂教育。”而卢安克说:“我只是知道孩子的需要。”我明白,他始终不辍地行走在追求的路上,寻求着真正改变留守儿童问题的办法。对他而言,“懂得教育”并不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赞扬。这让我想起叔本华曾在他的《论人世间的痛苦》中说过:“我们在青春年华时思考将来的人生,就像等待剧院大幕拉起前的孩子,情绪高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