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外研版基础模块下册_第1页
《荷塘月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外研版基础模块下册_第2页
《荷塘月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外研版基础模块下册_第3页
《荷塘月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外研版基础模块下册_第4页
《荷塘月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外研版基础模块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塘月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外研版基础模块下册荷塘月色

第一部分课文解读

内容解读

《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

本文将荷塘和月色的描写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

本文的情感表达具有回环婉曲之美。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下处处关联这种不宁静的心绪:路是幽僻的,寂寞的;地上的月光是淡淡的,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听到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心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发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感慨,不满于现实,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淡淡的忧愁情绪笼罩了全文。

但是,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与“淡淡的忧愁"相伴随的,还有“淡淡的喜悦”。文章开头,“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可见作者是想摆脱忧郁情怀而欣然前往荷塘的;沿着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今晚却很好”,经过一番澄思静虑,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他真正暂得自由,心系于美景,怡然之情顿生;由赏景而思接千载,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

直接而集中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这一大段独白,是从“颇不宁静”到观赏荷塘月色的怡然自得的一个过渡,表达了作者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冲突以及作者寻求摆脱冲突的愿望。作者的这种心情,在月下荷塘这样一个幽美的环境中,表现的便是忧愁与喜悦相交织的审美情怀。

总之,忧愁与喜悦是相伴共生的:处忧愁之中而向往喜悦,处喜悦之中而受忧愁的牵掣。它们是作者观景时矛盾心态的两个方面。作者内心的波动没有大起大落,是有所掩抑的,情感的抒发是有所节制的,这就是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表现。无论是忧愁还是喜悦,都是“淡淡的”。

结构思路

本文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他知道,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骚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忧?在他看来,“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那里走》),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得回到嚣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文章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文章三大部分之间的转接,十分妥帖。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夜赏的缘由,用“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的夜景描写,烘托出一片宁静之后,让蝉声和蛙声打破宁静,借此转入最后的第三部分,写六朝采莲的热闹和江南故乡采莲的情状,心境又回到现实生活了。

语言特色

朱自清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既有平白如话的文字,更有想象丰富、真切生动的修辞和精心“择练"的遣词用字。例如,作者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是写淡月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写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写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这些词句,全无奇异之处,但是用在本文的语境中,却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此时此境、此景此物的审美特征。又如,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两点”等,都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叠词的运用,更是作者的擅长,例如,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它的深度,用“曲曲折折"表示荷塘的广度,用“蓊蓊郁郁”极写树木的繁茂,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读起来节奏明朗、韵律协调,有音乐美的感觉。

(节选自《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作者:金志华,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0年版)

第二部分教案示例

(教读式)

教学目标

一、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二、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三、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教学重点

品味第4、5自然段描写荷塘月色的语言之美。

教学难点

欣赏本文情感表达的回环婉曲之美。

课时安排

本课所需教学时数为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朗读江泽民为纪念朱自清诞辰一百周年的题词,进入对朱自清的介绍。

晨鸣共北门,谈笑少时情。

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

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

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

二、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风格朴素缜密、清新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三、检查预习

1.字音

闰(rùn)纤(xiān)腰船棹(zhào)煤屑(xiè)

敛裾(jū)媛(yuàn)女袅娜(niǎonuó)鹢(yì)首

踱(duó)颤(chàn)动脉脉(mòmò)蓊蓊(wěngwěng)郁郁

2.字形

宛然风致斑驳嬉游惦记鹢首船棹

四、理清思路

朗读课文,分别找出文中表示行踪的语句和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参见“练习参考答案")。

五、授之以渔

教师示范分析“月下荷塘”部分。

1.学生填写下表:

景物特点修辞方式

荷叶田田,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

荷花袅娜,羞涩,如明珠、星星、美人拟人、比喻

荷香缕缕,如渺茫的歌声通感

荷波颤动,如凝碧的波痕比喻、拟人、夸张

流水脉脉拟人

(此部分为本课学习重点,详讲。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找出上述主要信息。)

2.全体诵读第4自然段,分析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的。

明确: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脉脉流水。

深味作者匠心: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可见与可想巧妙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是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3.重点学习通感的手法。

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如古诗“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

课堂练习:完成课后练习“品读”第1题。(参见“练习参考答案")

六、课堂巩固

学生朗读全文,背诵喜欢的句段。

七、作业

运用通感的手法作一段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可用比赛的方法,以字数多少计胜负。评出背诵明星。

2.展示学生的写作成果,学生互评,教师点拨。

二、研读文本

分析第5自然段“塘上月色”。学生参考上一节课的研读方法,自主研读“塘上月色"部分。同桌二人合作,一人朗读课文,另一人即兴赏析——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鉴赏评价。教师点拨。

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若将“泻"换成“淌”,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明确:“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2.“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若将“浮"换成“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明确:“浮"既能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谧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如果“雾"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了。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

明确: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

明确: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像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运用上节课学过的知识鉴赏此句。

明确:本体是月色,喻体是名曲;两者的相似点是和谐;运用了通感手法,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由视觉向听觉转移。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种美好意象的叠加,使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带来温馨、幽静的氛围;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来形容,使人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而此时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三、自主学习

参考课文旁批,用给文本作批注的方式研读赏析最后两个自然段。教师巡视,提示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明确: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2.“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西洲曲》本是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此处借其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明确: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可以表明。

3.“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

明确: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之情来排遣忧愁。

4.“——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明确: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的不宁静也依旧,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四、课堂小结

第4自然段主要学习比喻、通感的手法,第5自然段主要学习作者如何精心选用动词,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这是本文最精彩的两个自然段,希望同学们背诵。作者以艺术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这美丽、宁静、清新的大自然也正是作者精神的避难所,同时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领略了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但是作为一篇美文,《荷塘月色》的美是多方面的,希望同学们能以自己的视角去观照美、感受美、体验美。

五、作业

1.背诵文章第4、5自然段。

第三部分教学建议

一、本文语言优美,用语新颖,音律和谐,生动形象,适合朗读。重点段落朗读与全篇朗读相结合,要求学生既要读出课文的韵味和情调,又要结合全文体悟其用词之妙。并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感受本文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为便于学生了解作者在文中的情感变化,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背景材料,让学生结合文本以及相关材料了解作者。

三、本文准确、灵活的用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等都值得细细揣摩。可以结合课后练习适当讲解,也可以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好在哪里,并背诵、默写或仿写。

四、本文的情感表达富有回环婉曲之美。教师要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全文大意后,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比如文章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下处处关联这种不宁静的心绪:路是幽僻的、寂寞的;地上的月光是淡淡的,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听到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心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发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感慨。这些语句都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的无奈心情。

第四部分练习参考答案

旁批

A.钱理群认为,“另一个世界"是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在现实中,人被命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因此,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在文章开头写到妻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回到家里,“妻已睡熟好久";行文中又不断以“笼着轻纱的梦”、“小睡"、“酣眠”、“渴睡人的眼"作比,整个“荷塘月色”的画面似有烟雾弥漫,渺茫、隐约而朦胧,这都是在刻意营造一个“梦"的氛围与意境。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尔露峥嵘”。

B.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等。

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

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动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C.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

“浮”既能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谧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如果“雾”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了。

课后题

感悟

开篇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使全文笼上一层淡淡的忧愁。全文又以这句话为情感起点,随着作者的行踪,景物的变化,他的心绪也微波起伏:“心里颇不宁静”,出门—淡淡的月光下,“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在荷塘月色的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听蛙声蝉鸣,发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景物及其特点:小煤屑路——幽僻,寂静;荷塘四周的树木——阴森森;荷叶——繁密、出水高;荷花——姿态各异,尽显秀色;荷香——随风飘荡,不绝如缕;月光——清幽,如流水;青雾——薄如轻纱,云天——淡淡的;树影——斑驳如画;树色——阴阴的,如烟似雾;树缝灯光——没精打采;蛙叫蝉鸣——热闹。总之,描写荷塘四周和荷塘中的各种景物,以月色和荷花为主,写出了月下荷塘的清幽、朦胧、恬静之美,恰好和作者淡淡的忧伤情绪相融合。

品读

1.①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的那种若有若无、时断时续、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特征很相似;而且“清香"与“歌声”同为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意象的叠加,使意境更加优美;此外,将“清香"比喻成“渺茫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②由视觉向听觉转移。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种美好意象的叠加,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带来温馨、幽静的氛围;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来形容,使人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

2.①以流水喻月光,再用动词“泻”加以点化,动感极强,写出了月辉朗照、如倾如泻的景象。

②“浮"这个动词表现出青雾的轻柔、缥缈、朦胧的景象,恍若仙境。

③“漏”写出树叶之浓密,又因为“漏"所以光线微弱,与后文把路灯光比作“渴睡人的眼”相呼应。

3.如用“曲曲折折"表示荷塘的形态,用“蓊蓊郁郁”极写树木的繁茂,“亭亭"写出荷花纤柔挺拔的样子。叠词在表达效果上具有反复强调的作用;文中很多叠词出自古诗词,无疑使本文更添雅致之美;叠词的使用也增加了文字的节奏之美、音韵之美。

探究

观点不必统一,学生能结合文本或查阅的背景资料,作出相应的解释,言之成理即可。但老师应引导学生,使其了解作品有自身独立的文学审美价值,而且这种审美价值是可以超越时代的。《荷塘月色》首先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不能把文学作品仅仅作为社会背景的简单注解。

积累

1.(略)

2.弥(mí)望袅娜(niǎonuó)脉脉(mòmò)斑(bān)驳倩(qiàn)影

丰姿(fēngzī)峭楞楞(qiàolènglèng)蓊蓊(wěngwěng)郁郁

3.(略)

第五部分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6年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的《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年发表长诗《毁灭》,创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在北京逝世。

课文赏析

朱自清为什么“不平静”

钱理群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在现实中,人被命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因此,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在文章开头写到妻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回到家里,“妻已睡熟好久”;行文中又不断以“笼着轻纱的梦"、“小睡”、“酣眠"、“渴睡人的眼”作比,整个“荷塘月色"的画面似有烟雾弥漫,渺茫、隐约而朦胧,这都是在刻意营造一个“梦”的氛围与意境。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尔露峥嵘"。而我们的阅读、欣赏,却恰恰应抓住这偶尔的显露(暗示),并从这里切入——因此,中学语文教材的“预习提示”,强调“阅读时,要重点抓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语句的深刻含义”,以此作为“理解文章的主旨”的钥匙;应该说,这是抓住了“牛鼻"(要害)的。

但“预习提示”中引用朱自清《一封信》里的陈述,将朱自清的“不平静"仅仅归之于“蒋介石叛变革命”的“黑暗"现实,却是不全面的。近年学术界在考察这一时期朱自清的心路历程时,于《一封信》之外,又不约而同地注意到写于1928年2月(写作《荷塘月色》7个月以后)的《那里走》一文。也许将《一封信》与《那里走》合起来,就可以较全面地把握这一时期朱自清所面临的社会现实与内心反应。

朱自清前述对“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的向往本身,即已说明了他在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与历史位置。而像他这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27年国(民党)、共(产党)分裂后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就不能不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之中——《一封信》与《那里走》所表露的正是这选择的困惑。正像教材“预习提示”里所引述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他被“南方这一年的变动”,即国共分裂,蒋介石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弄得目瞪口呆,觉得所发生的这一切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以上引文均引自《一封信》)。但朱自清(以及与他同类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没有如另外一些激进知识分子那样,因此而走向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以武装斗争为中心的“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的道路。——面对这样一条道路,他陷入极大的困惑之中。正像他在《那里走》里所说,他和他的朋友明确地意识到,发现与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已经结束,在社会政治革命中,“一切的价值都归于实际的行动"与“理智的权威”,而“党便是这种理智的权威之具体化。党所要求于个人的是牺牲,是无条件的牺牲,一个人得按照党的方式而生活,想出自心裁,是不行的"。由此而产生了朱自清所说的“性格与时代的矛盾”:一方面,他看到这是一种时代的、历史发展趋向,“是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必要的历程”,不仅势所必至,而且势不可挡;另一方面,他却要固守知识分子的“自我”追求(即本文所说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不做不想做的事,不说不想说的话的“自由"),不愿“革自己的命”,即改变(改造)自己,因而产生了被毁灭的恐惧。这样,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朱自清的“不平静"实源于此。作为无可选择中的选择,朱自清们“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就是将来轮着灭亡,也总算有过称心的日子,不白活了一生。"这就是说,他们试图“躲到学术研究中”,既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们的精神避难所。

但对于五四启蒙精神所哺育的这一代人,完全脱离(超然于)时代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朱自清自己在《荷塘月色》中所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尽管他们现在不无被动地选择了“冷静”、“独处"的学者生涯,但他们仍不能摆脱处于时代中心的、“热闹”的“群居"生活的蛊惑。在《一封信》里一开头他就表达了对于“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的生活的不安:“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这种“战栗”既包含了对放弃了社会“责任"的负罪感,又来自过于狭窄的个人天地将导致生命的枯竭的危机感。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这内在矛盾构成了朱自清内心“不平静”的另一个侧面;在《荷塘月色》里就外化为“荷塘月色"与“江南采莲图”两幅图画,在“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相互颠覆中,写尽了这一代自由。在这个意义上,中学语文课本将朱自清描写充满“人生味"、生命活力的南方景色的《绿》与《荷塘月色》编在一起,是很有“意思”的:它们象征着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两种人生境界,确实耐人寻味。

不过我们在注意到朱自清这类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时,还必须看到,这是一批与中国士大夫中庸主义传统有着深刻联系的知识分子,因此,他们的内心矛盾及其外在表现形态都不可能如鲁迅的“大爱"与“大憎”那样激烈与极端,同样具有“平和"的特点:《荷塘月色》里的景色,总是“淡淡的”,“恰是到了好处"的:“香”是“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色"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山"也是“远山”,而且“只有些大意”,如朱自清自己所说,写的不是“酣眠”,而是“别有风味"的“小睡”。这里所显示的有节制的含蓄的美,不仅与朱自清式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中庸主义"的世界观、人生哲学、思维与情感方式相适应,而且也与“哀而不伤”的传统美学风格有着内在的和谐。

(选自《名作重读》,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有改动)

智者的孤独

——对《荷塘月色》主题的再思考

封先勇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教授于1927年7月在清华大学清华园写的一篇情景交融的著名散文。它诞生到现在已70年了,其魅力却历久不衰,见仁见智的分析鉴赏文章也层见叠出。对本文,笔者中学读过,大学读过,工作后多次讲授过,闲来无事还品玩过。对品评本文的文章,每每看见均激动不已。但激动以后却发现,对关涉全文痛痒的几处,论者多轻描淡写,“蜻蜓点水"般一笔带过,即或论及,也语焉不详,大而化之,而对文后“1927年7月”这一时间概念却深挖细掘,极尽想象,附会到政治层面上去。朱先生有没有对蒋介石背叛革命制造白色恐怖的不满?作为身处非常时期的正直的知识分子,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否仅此而已呢?我看未必!

摩挲玩味全文,我以为本文表达的是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式的智者的孤独情绪,是因自己高出于芸芸众生而不被人理解产生的知音难觅的喟叹和哀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活力的憧憬。

支持我的观点的有两处:一处是本文开头和结尾处对“妻”的叙写;一处是对古诗文《采莲赋》和《西洲曲》的大段引用。而这两处,恰恰被多数论者忽略。

一、关于对“妻"的叙写

本文对“妻”的叙写有两处:开头因“心里颇不宁静”,“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而“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处“我”受用完无边的荷香月色,精神跨跃时空局限,畅游于古诗热闹风流而又幽美的意境中,最后返回家,“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这前呼后应的两笔,难道作者仅仅是为了串结文章,使文章圆满?问题并不那么简单。朱先生写文章是很注重结撰艺术的,朱先生撰文也很吝惜笔墨,他不会在短短的千余字的散文结构中构思安排“妻”这一人物而没有深意!

我读本文中的“妻”,每次均自然而然会联想到欧阳修《秋声赋》里的“童子”。在《秋声赋》里,欧阳文忠公对秋声发了一通高论,寓慨甚深。但结果呢,“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真是“知音世所稀”啊!人最怕的是寂寞,是渴望宣泄的时候没有人共鸣。寂寞的极致是连最知心的人也不理解自己。智者的孤独是一种曲高和寡的孤独。“童子"对欧阳修的外形是熟悉的,但对欧阳修的遭际和因一贬再贬而产生的满怀的伤秋情绪却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可以想象,当欧阳修落笔“童子莫对,垂头而睡”的时候,那心中深沉的孤独只有当世界只剩下你一个人的时候你才能感觉到!

同样,本文中的“妻"(朱先生实际生活中的妻是陈竹隐女士,但本文中的妻显然超越了实际生活中的妻的含义,她只是一个用以在文章中表情达意的符号,一个意象而已)对“我”那天晚上的心理起伏和行为举止也形同路人——“我"心里颇不宁静”,“妻"一概不知,“迷迷糊糊哼着眠歌”;“我"出门走向荷塘,一路感慨,“妻”大约已渐入梦境了;“我"在荷塘边对良辰美景,激赏美妙荷塘和无边月色,“妻”大约早已畅游梦乡了;而“我"被蛙声蝉声带入现实,转而自由的思想沉醉于《采莲赋》和《西洲曲》描写的美妙、风流热闹的境界里时,“妻”更不知道了;当“我"经历了感情的波波浪浪,推门返家时,“妻已睡熟好久了”。

在这里,虽然笔者对“妻"睡觉的过程作了大胆推测,但细细一想这个推测是站得住脚的,因为由“迷迷糊糊”到“睡熟好久"必然有个时间衍进过程。文中,“我”虽然没有直接表达对“妻"不能与“我”同甘共苦的不满,(“苦"即是“不宁静”,“甘"则是面对荷塘月色美景的陶醉和对古诗文里风流热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但字里行间对“妻”的责备和不满我们会处处感受到:“我"在“不宁静”,“妻"却“迷迷糊糊”,此其一;其二,“我悄悄披了大衫"出门后,“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独处,这“独"字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的“且"字,表达了作者对孤独寂寞的多少无可奈何的感慨啊!其三,“我”独赏荷塘月色以后,表达了对独处的无奈和对热闹风流的强烈渴求——“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而这热闹风流,“妻"本是可以给“我”的,她却独自享受睡眠!其四,结尾处一句“妻已睡熟好久了”,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蕴涵有万千感慨,情味邈长。这绝不是如有些论者所说的写妻是为了烘托静谧的夜景,作者也绝不是对“妻”酝酿的静谧夜景报以欣赏的口吻,而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似的责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