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期末文学文化常识+语法考点串讲
知识清单
[内容提要]
文学常识积累:1.作家;2.作品;3.文体知识。
文化常识积累:1.戏剧知识;2.年龄别称;3.儒家经典常识;4.传统节日;
5.二十四节气;6.奥林匹克知识;7.古代度量单位;8.其他知识
语法知识:1.语序要合理;2.句子结构要完整;3.句式不要杂糅;4.句子成分搭配要恰当。
一、文学常识梳理
(一)作家
第1课《社戏》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
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
作家”。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
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阿Q正传》,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
《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第2课《回延安》
贺敬之,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
等。出版有诗集《放歌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等。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
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第3课《安塞腰鼓》
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第4课《灯笼》
吴伯箫,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其作品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
《忘年》等文集中。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字藕舫,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他一生在气候变迁、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主
要著作有《物候学》(合著)、《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艾萨克•阿西莫夫,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
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银河
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
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
石”。
第7课《大雁归来》
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被誉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
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大雁归来》收录于《沙乡年鉴》,该书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
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
第8课《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科普作家。参与主编了《科普创作》《科技写作》《科普创作概论》等。
第9课《桃花源记》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末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
弃官归隐,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第10课《小石潭记》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
家”之一。有《柳河东集》《永州八记》等留存。
第11课《核舟记》
魏学部,字子敬,明末嘉善人。著有《茅檐集》。《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
《虞初新志》。
第12课《〈诗经〉二首》
《诗经》先秦时叫做《诗》或《诗三百》,《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
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首。相传
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
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
间创作《七子之歌》。代表作品有《红烛》《死水》《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等,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15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王选,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被誉为“当代毕昇”。200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由他领导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我国新闻出版业普及推广中文计算机排版做出
了重大贡献。
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皮埃尔•德•顾拜旦,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被誉
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1928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有著名诗作《体育颂》。本文是他在
1919年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第17课《壶口瀑布》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曾荣获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
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众多奖项。代表作品有《没有新闻的角落------个记者的内心独白》
《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马丽华,女作家。一级作家、编审。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
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藏之旅》《走过西藏》等。被誉为
“西藏的歌者和行者”。
第19课《登勃朗峰》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幽默大师,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代
表作品有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百万英镑》等。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
阿来,藏族,当代著名作家,2000年,年仅41岁的阿来凭借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荣
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成为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代表作品有《尘埃落定》《空
山》《格萨尔王》等。2016年10月,他凭借作品《蘑菇圈》获得第四届郁达夫小说中篇小
说奖。
第21课《〈庄子〉二则》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
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第22课《〈礼记〉二则》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
圣编纂的。《礼记》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礼仪,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
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第23课《马说》
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
育家。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病逝,后追
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并称
“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
“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
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作
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第24课《唐诗三首》
1.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官至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为“杜工部”。他是盛唐
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1500多首,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其诗抒写个人情怀,
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现状,
后世将他的诗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与李白合称“李杜”。
2.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
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
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他主张“文
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讽喻诗。
(-)作品
1.《诗经》先秦时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始称《诗经》,列为“五经”之首。它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
按照音乐特点,《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等15国风,大
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共105篇。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是宫廷用于祭祀的乐歌。
2.《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游记散文中的一朵奇葩,其艺术
魅力历久弥新。《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钻姆潭记》、《钻^潭西小丘
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教科书简作《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
《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柳宗元在《永州八记》中刻画永州山水的形象美、色彩美和
动态美,不是纯客观地描摹自然,而是以山水自喻,他认为永州的山水和自己一样的为世人
所遗弃和漠视,赋予永州山水以血肉灵魂。
3.《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是《庄子》的特色。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
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
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
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4.《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相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栗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
礼制,包涵先秦儒家的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以及教育、政治、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
会和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小戴礼记》章法谨严,文辞婉转,语言整饬而多变。自东汉郑
玄作注后,其地位日升,至唐代被尊为“经”,宋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5.《虞初新志》,明末清初中国文言短篇小说集。清初张潮编辑。收集明末清初人的文
章,汇为一编,共20卷。不少篇章用小品文的笔调,写不平凡的人物故事,引人入胜。《虞
初新志》中的代表作:《琵琶艺人》、《义虎计》、《八大山人传》、《毛女传》、《奇女子
传》、《雷州太守》、《口技》、《核舟记》等。
6.《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
收录了《药》、《明天》、《风波》、《故乡》、《阿Q正传》、《一件小事》、《鸭
的喜剧》、《兔和猫》、《社戏》、《孔乙己》、《头发的故事》、《狂人日记》、《端午
节》、《白光》等14篇小说。
它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的中国古老农村和市镇的面貌,总结了辛亥革命
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和虚伪,痛苦地解剖了
中国沉默的国民灵魂,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
7.《沙乡年鉴》是利奥波德的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也是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被
誉为“美国环保主义的圣经”。
在《沙乡年鉴》中,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在远离现代社会的荒僻农场中的
生活,以及他游历美国各地的见闻。追寻融雪中动物的足迹、阅读古老橡木年轮的历史、倾
听大雁迁徙的长鸣……展现在读者前的是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飞
禽走兽、奇花异草的热爱,对远离现代工业的自然的追求。
(三)文体知识
1、[己,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通过记事、记物、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
情,托物言志。
分类:主要分为碑记、游记、杂记三种。
碑记是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杂记是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2、游记,古代散文的一种,主要记述旅途见闻,某地历史沿革、现实状况、社会风尚、
风土人情和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也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游记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
峡》;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3、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它们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
义”。
“赋”就是铺陈直叙(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把思想感情及与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
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先说别的事物,以引起所吟咏
的对象,兴大多在诗歌的开端。
赋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比、兴都是为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服务的,在赋、
比、兴中,赋是基础。
4、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看法,写法
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
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也就是我们所说
的“托物寓意”。
5、歌行体,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古代乐府诗的一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
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形式富于变化。
宋代姜夔《白石诗话》:"体如行书日行,放情曰歌,兼之曰歌行。"
代表诗作:《将进酒》《长恨歌》《琵琶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5、古体诗
(1)句数没有限制,可多可少,可奇可偶;
(2)各句字数也没有严格限制;
(3)用韵灵活,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还可以中途换韵;
(4)不讲究平仄、对仗。
(5)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
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新乐府。
6、新乐府诗
(1)句数没有限制,可多可少,可奇可偶;
(2)各句字数也没有严格限制;
(3)用韵灵活,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还可以中途换韵;
(4)不讲究平仄、对仗。
7.干谒诗
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文人为了求
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
负,以求引荐。
唐人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土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而言词
颇多限制,作起来往往竭尽才思,另一方面,由于阅读对象或为高官显贵、或为社会贤达,干谒
诗大多表现出含蓄的特征,作者也常用比喻的手法。
8、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善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
种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栗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动作
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
幕、尾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9、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
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调子自由,单纯易唱。在陕北它
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做
“爬山调”。
(1)押韵:两句一节,一般每节一韵,读起来整齐中又有变化。
(2)句式: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式,自由灵活,错落有致。
(3)用词:多用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如“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眼眶眶"
“白生生”等,都是,,信天游”式的言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10、比兴手法: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
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
之辞也。"
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
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
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11、散文,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法自由灵活的文学体裁。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
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
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1)叙事散文:以记叙为主,根据侧重点不同,可区分为写人散文和记事散文。写人散
文以人物为中心,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背影》。记事散文以事
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抒情散文:也称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的散文。注
重表现作者的感受,抒发作者的情感。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
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如《白杨礼赞》。
(3)议论(哲理)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它既注重情感的抒发,也注重议论、
说理。与议论文不同的是,它不用事实、逻辑说理,而用文学形象说理、发表议论。它既有
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说理,既以情动人,也以理服人。如鲁迅的杂文、罗素《我为什么
而活着》。
12、事理说明文
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的说明文,叫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
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区别是:前者针对道理,后者针对事物。
13、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
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科学小品文有以下特点:
(1)内容的科学性: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
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2)文笔的生动性: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文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怎样才
能使科学小品文的文笔生动呢?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三是栗善于
运用修辞。
(3)语言的通俗性: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所以语言要深入浅出、通
俗易懂。
14、说明文
说明对象:(1)事物说明文;(2)事理说明文。
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3)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
下定义、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
分类别、引用、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
说明语言:准确严密
(1)生动的说明;(2)平实的说明。
15、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
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
讲演词具有以下特点:
(1)对象明确,针对性强;
(2)观点鲜明,态度明确;
(3)思路清晰,内容充实。
16、游记,是散文的一种,以记述旅途见闻,如某地历史沿革、社会风尚、风土人情和
山川景物等为主,也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
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阅读游记要把握住三个要素:所至、所见所闻、所感。
二、文化常识积累
(一)戏剧知识
1.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在江南尤为盛行。“社”原指
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简单
地说,凡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戏便是“社戏”。
2.戏曲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1)旦:是女角色的统称。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又分:正旦
(俗称青衣,主要扮演庄重的青年、中年妇女,以唱功为主)、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
等。“小旦”扮演年轻女子。
(2)净:俗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
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这类人物在表演上栗音色宽阔洪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
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气度恢宏。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
廉颇等即是净扮。
(3)丑:俗称小花脸或三花脸,是喜剧角色,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多扮演滑稽调笑
式的人物。在表演上一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齿清晰流利为主。可分文丑和武丑两大分支。
(4)生:中国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泛指净、丑之外的男角色。其中:老生,扮演中
年以上的男子;小生:扮演年轻男子。
3.戏曲知识: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其中,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有
变脸绝活的是川剧。
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中国古代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梨园子弟”的称号出自唐代。
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为:红脸:忠勇义烈,有血性,如关羽、荆轲、后弈等;白脸:阴
险奸诈、凶恶或愚蠢,如曹操、赵高、司马懿等,也可代表和尚、太监或老人年迈;黑脸:
刚正不阿、富有正义感,如张飞、包公、崇黑虎等;蓝脸:刚强、粗旷、骁勇、桀鳌不驯,
如窦尔敦、雷震子、吕蒙等。
(二)年龄别称
婴儿:人初生。
襁褓:未满周岁婴儿。
孩提、总角、垂髯:童年。
始相匕:刚换牙,指七八岁儿童。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女子13岁。
及笄:女子15岁,表示女子已成年。
弱冠:男子20岁,表示男子成年。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杖朝之年:80岁。
耄耋:(始背之年):八九十岁。
期颐:100岁。
(三)儒家经典常识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指的是《诗》《书》《易》《礼》《春秋》,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
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汉代开始,把《诗》《书》《易》《礼》《春秋》
称为“五经”。
3、六艺:六艺指儒家传统中君子的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礼:礼节(即今德育)乐:音乐
射:射箭技术御:驾驭马车的技术
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数:算法(计数)
4、九经:唐代把《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毂梁传》《左传》与《诗》
《书》《易》称为“九经”。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宋代
又将《孟子》列入,这十三部儒家经典,称为“十三经”。
(四)传统节日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习俗:熬年守岁、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
拜年贺喜。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习俗: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
3、龙抬头:农历二月二。习俗:我国民间有剃龙头、祭祀、敬文昌神、吃面条、炸油糕、
爆玉米花、吃猪头等习俗。
4、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前后。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
敲锣鼓,放鞭炮。
5、清明节:公历4月5日左右。习俗: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
6、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习俗: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草、驱
“五毒”等。
7、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习俗:穿针乞巧。
8、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习俗: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
9、重阳节:九月初九。习俗: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
10、冬至节:公历12月2厂23日。习俗: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至今仍延续冬祭祖的
传统习俗。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11、除夕:年尾最后一天。习俗: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
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五)二十四节气
1.名称: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
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是反映季节的,小暑、
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是象征温度变化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
雪、大雪七个节气是反映降水现象的,惊蛰、清明两个节气是反映物候现象的,小满、芒种
两个节气是反应农事活动的。
3、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月首叫“节”,月中叫“气”,“节”有立春、惊蛰、清明、立
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气”有雨水、春分、谷雨、小
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和“气”交替出现,各历
时15天。
4、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为春季节气,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为夏季节气,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为
秋季节气,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为冬季节气。
(六)奥林匹克知识
1.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一
—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
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精神,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
20奥林匹克运动会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会徽、
奖牌、吉祥物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的价值取向和
文化内涵。
3.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它由5个奥林匹克环套接组成,有蓝、黑、红、黄、绿5种颜色。
五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
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
(七)古代度量单位
石:古代的容量或者重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斛:容量单位,五斗为一斛。
钧: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锚、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如:锚铢必较: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
计较)
蹉:长度单位,半步为珪。(不积珪步无以至千里)
仞: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者八尺为一仞。(太行王屋二山,高万仞)
舍:长度单位,古代行军时以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主动退让九十里)
寻: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飞来山上千寻塔)
(八)其他知识
1.初唐四杰: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2.三秦:指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把秦地分封给秦王朝的三名降将,故称“三秦”。
3.中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苏轼评价唐代王维的诗和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
4.伯乐:本名孙阳,字伯乐,春秋时秦国人,擅长相马。
5.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谣》,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
两仄韵。
6.漏断:指深夜。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
三、语法知识
1.语序要合理
读读下面这两个句子,看看它们存在什么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颜料和染料喷墨标签打印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幼儿绘本讲述与演绎幼儿绘本的选择讲解
- 企业搬迁合同范本
- 土地承包合同终止
- 2025有名合同中的仓储合同样本
- 企业间借款的简单合同范本
- 工程合伙人合同协议书
- 打印机的租赁合同
- 提升时间管理技能的培训方法
- 全新天津二手房合同下载
- 煤矿机电运输培训课件
- 音乐思政课特色课程设计
-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课件
- Link 16协议开发和关键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 红色喜庆公司年会客户答谢模板
- 铁未来商业模拟挑战赛规则与流程
-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3版
- 氯诺昔康针剂在围术期镇痛与其它市场应用(代表培训完整版)
- 经历是流经裙边的水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学课件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