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泵站计算机监控与视频监视系统设计规范HYPERLINK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兴华、薛宏林、何云霞、刘长义、鲍舒眉、余珊珊、周劲、费章贵、肖世俊、陈堃、李杨、朱长明、郭昌、李汉霖。1泵站计算机监控与视频监视系统设计规范1范围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312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T2887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9813.1计算机通用规范第1部分:台式微型计算机GB/T17626.1~1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GB50115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7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73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987水利工程设计防火规范NB/T35076水力发电厂二次接线设计规范2主计算机(数据服务器)Maincomputerordataserver实现与远程调度级控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及其他相关系统的信息交换的计算机,也称网关机3卫星授时装置Satellitetime-givingdevice事件Event事件顺序记录Sequenceofevents,SOE事件日志Eventslog响应时间Responsetime数字视频监视系统+Digitalnideosurveillancesystem模拟视频监视系统Analogvideosurveillancesystem4硬盘录像机(DVR)Digitalvideorecorder接收模拟摄像机传输的模拟视频信号,对其进行压缩编码处理为数字视频码流,并进行存储、管理的设备。4基本规定4.1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监控系统)与视频监视系统设计应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监控系统与视频监视系统的结构、技术性能和指标应与泵站规模、重要程度和当前监控系统与视频监视系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4.2监控系统与视频监视系统应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开放性和兼容性。4.3监控系统与视频监视系统以及其它系统之间应采取安全措施,在数据共享的同时,确保各系统运行安全。监控系统与视频监视系统本身故障不能影响泵站现场设备的安全。4.4在主要设备上应装设监控系统操作与现场手动操作相互转换的切换开关,并在人机接口上有相应5计算机监控系统5.1系统结构与配置5.1.1系统结构5.1.1.1监控系统宜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分别设置:a)泵站控制级(简称站控级);b)现地控制级。5.1.1.2监控系统宜采用全站单级网,连接站控级和现地控制级的所有设备。5.1.2站控级设备的配置和选择5.1.2.1监控系统的站控级应根据泵站装机容量和重要程度等综合因素设置以下设备的全部或其中一c)操作员工作站又供学习交流使用,d)工程师工作站;e)通信工作站;f)培训工作站;g)Web服务器;h)语音报警工作站;i)卫星授时装置;j)显示大屏;k)电源装置;55.1.2.2站控级设备数量宜参照表1配置。当机组台数少于4台或总装机容量接近对应泵站规模下限时,设备数量按表1的下限配置。当装有Web服务器时,应通过安全隔离设备将Web服务器与监控网络表1站控级主要设备配置建议(数据服务器)操作员工作站(每台带2台显示器)师工通信工作站培训工作站器工作站显示大屏时装置黑白121211注1:根据工程规模等具体情况,可不设其中的某些设备,其功能由其它设备承担;5.1.2.3泵站主计算机宜采用工作站或服务器;操作员工作站和站控级的其它计算机宜采用工作站或微机;接入调度系统的通信工作站的配置应符合调度部门的要求。5.1.3网络配置与设备选择5.1.3.1网络按分类的不同在下列方案中选择:a)按物理拓扑结构分类,可选择星形网、环形网或总线形网;b)按访问控制协议分类,可选择以太网或令牌网;c)按适用的介质分类,可选择双绞线网或光纤网或两者的组合;d)按传输速率分类,可选择10Mb/s、100Mb/s(快速以太网)、1000Mb/s(千兆位以太网)。5.1.3.2连接中控室和计算机室设备的通信介质宜采用双绞线,从现地控制单元连接到站控级设备的通信介质宜采用光纤。5.1.3.3网络交换机应采用工业级产品,选择网络交换机时应考虑如下因素:a)可扩展性;——交换机应配置与网络介质匹配的用户端口,并留有扩展余地;——端口数量与带宽应合理配置,以避免饱和、堵塞。——网络设备的端口延迟应尽可能短;d)可管理性;——大型泵站、需联合调度运行的梯级泵站或泵站群的交换机应具备远程管理功能,实现整个网络的统一管理,并且能够实现故障自动报警;e)安全性;——大型泵站、需联合调度运行的梯级泵站或泵站群的交换机应支持端口的分级安全设定、端口与MAC地址的绑定、对空闲端口的关闭等。5.1.3.4大(1)型泵站的监控系统宜采用冗余网络,冗余网络的自愈时间(或双网之间的切换时间)应不大于0.5s。65.1.4.1现地控制单元按监控对象设置a)当泵站主电动机为低压异步电机时,全站机组宜设置1个现地控制单元,当机组台数为6台及以上时,宜增加1个现地控制单元;b)当泵站主电动机为中压异步电机时,全站机组宜设置1个现地控制单元,当机组台数为4台及以上时,宜增加1个现地控制单元;c)当泵站主电动机为中压同步电机时,每台机组宜设置1个现地控制单元;d)开关站宜与站用电和公用设备共用1个现地控制单元;开关站电压等级为110kV及以上时,可e)站用电和公用设备宜设置一个现地控制单元;大(1)型泵站公用现地控制单元可根据实际情f)采用卷扬式启闭机的机组出口快速闸门或事故闸门应与机组合用1套现地控制单元;采用液压启闭机的机组出口事故闸门宜按每套液压站设置1套现地控制单元;启闭机控制设备与机组现g)进水闸、出口防洪闸宜单独设置现地控制单元;5.1.4.2现地控制单元的基本组成宜在下列型式中选取:b)专用控制器。5.1.4.4现地控制单元发出的机组操作命令、机组事故断流设备的操作命令、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分5.1.4.5现地控制单元和被监控的各种智能电子设备之间宜采用数字通信方式传送设备的状态和报警5.2监控系统的功能d)完成监控系统功能所需要的其它量。5.2.1.3监控系统应采集下列电量:a)机组(含励磁装置)、变压器、母线、线路、电容器、软启动器、变频调速装置等设备的主要c)直流电源系统的主要运行参数。75.2.1.4监控系统应采集下列非电量:a)机组的主要运行参数;b)变压器、电容器、软起动器、变频调速装置等设备的主要运行参数;c)机组附属设备及全站公用系统设备的主要运行参数;d)进、出侧水位;e)需要调节的闸、阀门开度、荷重。5.2.1.5监控系统应采集下列开关量:a)机组的运行工况;b)机组故障、事故信号;c)机组进出口闸、阀的位置信号和故障信号;d)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位置信号;e)主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分接头位置信号;f)机组附属设备及全站公用系统设备的运行工况;g)主辅机电设备的事故、故障信号;h)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信号;i)火灾报警的总报警信号;j)火灾报警、通风系统、视频监视系统的故障信号;k)监控系统的故障信号。5.2.1.6监控系统宜通过数据通信采集泵站内相关的电能量。5.2.2数据处理5.2.2.1监控系统应处理采集到的数据并生成实时数据库,实现对泵站各主要设备的工况和参数的巡回检测、记录、计算、越限报警、复限提示和显示、打印等功能。监控系统应建立数据库,并能将必要的运行参数和状态存入历史数据库中。5.2.2.2监控系统的模拟量处理功能应包括:断线监测、信号抗干扰、数字滤波、数据合理性检查、工程单位交换、越复限检查,并根据要求产生报警信号,记录变量的变化曲线。监控系统还应能对重要的模拟量(如机组轴瓦的温度)实现变化梯度的计算、记录和报警。5.2.2.3开关量的数据处理功能应包括防抖动处理、硬件及软件滤波、数据合理性检查等,并产生报5.2.2.4装有卫星授时的泵站监控系统应具有事件顺序记录功能。记录包括各个重要事件的名称、发事件顺序记录分辨率:a)大(1)型泵站≤5ms;b)大(2)型、中型泵站≤10ms。监控系统应对以下量进行事件顺序记录:a)电动机电压及以上电压等级断路器位置信号;b)分析泵站主要电气设备事故需要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动作信号;c)水力机械保护动作信号。5.2.2.5对不列入事件顺序纪录的开关量应进行事件日志记录,包括事件的名称、动作顺序、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秒、毫秒)、性质。5.2.2.6电能量的数据处理功能应能实现分时段累加,并根据要求形成报表。85.2.2.7监控系统宜具有事故追忆(即对事故发生前、后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的功能。启动事故追忆的事件主要为各类电气事故。进行事故追忆的量主要有:a)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各段母线的频率和三相电压;b)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进线的三相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c)中压电动机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5.2.2.8监控系统应能实现下列计算功能:a)用电量分时累计;b)全站总有功功率、总无功功率、站用电总有功功率、全站站用电率;c)全站机组装置效率(条件具备时);d)全站总流量及抽水总量(条件具备时)。5.2.3控制与调节5.2.3.1监控系统能实现如下方式的控制调节,并能在相关方式之间进行切换:a)远程调度级控制调节(需要时);b)站控级控制调节;c)现地控制级控制调节。5.2.3.2监控系统应能根据预定的决策原则和泵站运行人员输入的指令(或远程调度级输入的指令)实现机组工况的自动转换、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开断、关合和变压器有载调节开关操作等。监控系统应有符合“五防”要求的逻辑闭锁条件,在通过监控系统手动或自动操作时应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5.2.3.3监控系统应实现机组的事故停机和紧急事故断流装置的功能。5.2.3.4监控系统应对全调节机组的水泵叶片角度进行调节,并在屏幕上显示调节过程。5.2.3.5监控系统应对变频调速装置进行控制以实现机组转速调节,并应能在屏幕上显示调节过程。5.2.3.6当泵站机组为同步电机时,监控系统应能对励磁调节装置进行控制,根据需要调节机组的无功功率。5.2.3.7监控系统宜对全站机组辅助设备和全站公用设备进行控制。5.2.3.8监控系统宜实现进水闸、防洪闸等相关涵闸的控制。5.2.3.9控制信号宜采用短脉冲方式,由各被控子系统进行自保持。5.2.3.10监控系统应具备故障安全功能。5.2.4数据通信5.2.4.1监控系统应能根据需要与远程调度系统进行数据通信,实现“四遥”功能。5.2.4.2监控系统宜实现与机组励磁装置、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机组附属设备智能控制装置、全站公用设备智能控制装置以及智能电子装置等设备的数据通信。95.2.4.3在采取硬、软件安全措施的前提下,监控系统宜实现与泵站管理信息系统等的数据通信。5.2.5时钟同步5.2.5.1监控系统内应采用统一时钟。大型泵站宜选用卫星授时装置的信号对站控级各工作站及现地5.2.5.2卫星授时装置应包含卫星接收机和守时钟,以避免卫星失锁造成的时间误差。5.2.5.3监控系统宜采用一钟多个授时口的方式以满足系统和智能电子设备的寻时要求。5.2.5.4授时方式采用硬对时、软对时或软硬对时组合方式。在卫星时钟故障的情况下,应由泵站主5.2.5.5监控系统宜向泵站的继电保护、励磁系统等被监控设备提供统一的时钟信号。5.2.6.1监控系统应能实现自动统计主设备的运行时间及事故、故障次数,机组的工况转换次数,机5.2.6.2监控系统应具有正常操作指导、事故处理指导及其它必要的运行管理指导功能。5.2.7.2监控系统应具有自恢复功能,即当监控系统出现程序死锁或失控时,应能自动恢复到原来正5.2.8人机联系5.2.8.1监控系统应配置方便实用的人机接口设备。其中屏幕显示器和打印机应支持汉字功能,汉字应满足GB2312中一级汉字库要求。a)发出工况转换、各种调节命令及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开断、关合等操作命令;b)设置和修改各项给定值和限值;5.2.8.3监控系统应根据系统管理员、维护火员运行人员的责任分别给予不同的权限。j)事故、故障统计表;5.2.8.5监控系统应在泵站发生事故、故障时,用准确、清晰的语音向有关人员发出报警,也可采用5.2.8.6根据需要,监控系统在泵站发生事故、故障时,按等级设置向移动终端或固定电话终端自动5.2.8.8监控系统应自动或按运行人员的召唤打印各主要设备的各类操作、事故和故障记录及有关参5.2.9培训仿真5.2.9.1大型泵站的监控系统宜具有运行人员操作培训功能,该功能宜由培训工作站或工程师工作站5.2.9.2监控系统可具有仿真培训功能,该功能由培训工作站实现。培训工作站应设置与操作员工作5.2.10.1监控系统应具有系统维护功能,主要有用户管理5.3.1监控系统应配备能够完成全部功能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主要是操作系统)、支持软件5.3.2监控系统应配备有效的、操作方便灵活的开发环境和必a)应用程序开发圣具软件;b)交互式数据库编辑工具软件;f)诊断软件,包括在线周期性诊断、请求诊断、离线诊断。5.3.3应用软件应采用模块化结构,能扩展或修改。系统硬件升级时,5.3.4应用软件至少包括:d)数据库接口软件;e)控制和调节软件;f)人机接口软件;g)报警记录显示和打印软件;h)系统时钟管理软件;i)系统服务管理软件。5.4二次接线5.4.1开关量输入应以无源触点方式接入现地控制单元。各开关量应直接取自事件的原始触点,如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辅助触点等。5.4.2现地控制单元的开关量输出应通过中间继电器适配后以无源触点方式引出,中间继电器触点容量应满足驱动设备负荷要求。5.4.3温度量宜用热电阻以三线制接入现地控制单元的专用模块或经温度巡检装置接入。5.4.4电气量宜采用交流采样接入,其它模拟量应采用变送器接入。交流采样装置和变送器(包括组合式变送器)的精度为0.5级或更优。变送器的输出值宜为4~20mA,最大负载应能达到500Ω。电量变送器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400ms。5.4.5现地控制单元的模拟量输出值宜为4~20mA。5.5.1监控系统站控级设备供电可采用以下方式:中型泵站宜配置一组不间断电源(UPS),大型泵站宜配置两组冗余的、互为热备用的不间断电源(UPS),蓄电池作为直流输入电源,交流输入来自站用交流电源。具体实施方案有两种:a)备用冗余方式;——两组相同的不间断电源的容量都可单独供给全部负荷,正常运行时,一组工作,一组备用;——当工作的不间断电源故障时,备用的不间断电源接续供电;b)并联冗余方式;——两组相同的不间断电源的容量都可单独供给全部负荷,正常运行时,两组不间断电源并联供电;——当一组不间断电源故障时,另一组不间断电源向全部负荷供电。5.5.2设置直流系统的泵站,“不间断电源的直流输入电源宜取自直流系统。未设置直流系统的泵站,不间断电源应采用自备蓄电池作为直流电源,蓄电池的放电时间应不小于1h。5.5.3具有直流系统的泵站,监控系统现地控制单元应来用交直流双路供电,述路取自站用电的交流电源,一路取自泵站的直流电源。未设直流系统的泵站,监控系统现地控制单元宜取自不间断电源。5.5.4非电量变送器宜采用现地控制单元的内部电源供电。5.6线缆选择与敷设5.6.1电缆的选择和敷设应符合GB50217和NB/T35076的规定。5.6.2传送开关量应采用总屏蔽电缆,屏蔽层应在两端接地。5.6.3传送模拟量应采用对绞分屏蔽加总屏蔽电缆,屏蔽层应在现地控制单元侧一点接地。对绞的两芯线应是同一信号的往返导体。5.6.4同一电缆的各芯线应传输电平等级相同或相近的信号。5.6.5监控系统的信号电缆敷设时应远离电力电缆和母线,减少二者平行敷设的长度,二者之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2的规定。以上电缆敷设时还应远离高频电流的入地点,如避雷器、避雷针的接地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和耦合电容器的接地点等。表2计算机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含母线)之间的最小距离电力电缆的电压与工作电流≥125V或≥10A≥250V或≥50A≥400V或≥100A≥500V或≥200A注:“电力电缆电压与工作电流”栏内电压是各回路中的最高电压,电流是各回路中同时通过5.6.6监控系统的信号电缆应单独敷设在电缆桥架的最下一层,不宜与其它电缆混合敷设。如果必须与其它控制电缆混合敷设时,可设金属隔板与控制电缆分开。5.6.7电缆和光缆应为阻燃型,宜采用铠装、护套或其它预防机械损伤和虫鼠害的措施。5.6.8监控系统电缆、光缆严禁与交流供电电源线缆同管敷设,不得与其它弱电电缆同管敷设。5.6.9室外电缆或光缆宜采用电缆沟或地下配管敷设方式。采用地下配管敷设时,管材宜采用塑料管或镀锌钢管。配管埋设深度(管顶至地面)、配管与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GB50373的规定。5.7防雷与接地5.7.1监控系统应利用泵站的主接地网接地,不设监控系统专用接地网,泵站主接地网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5.7.2监控系统的各盘柜内应设与柜体绝缘、截面积不小于100mm²的接地铜排,盘柜内应与接地网相连的各种功能地(工作地)应采用截面面积不小于4mm²的多股铜导线连接到上述铜排。在盘柜外,沿着盘柜布置方向敷设截面100mm²的专用铜排,将该铜排首末端连接成环,形成等电位接地网。等电位接地网应经由至少/4根截面不小于50m²的多股铜导线接入泵站主接地网。各盘柜内的接地铜排应经由截面不小于-50mm²的铜排或铜导线分别引至等电位接地网。如果监控系统盘柜近旁设置有继电保护盘柜,则二者应共用合为一体的等电位接地网。监控系统的各盘柜的保护地(即安全地或机壳地),应当与泵站的主接地网可靠连接。公共接地铜排可与近旁的继电保护盘柜的公共接地铜排合用。5.7.3监控系统应在可能遭受雷电侵入的部分设置防雷保护元件。电源系统防雷保护元件按三级防雷设置,最后一级应将浪涌过电压限制在设备能安全承受的范围内。5.8安全防护5.8.1监控系统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设备间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如以网络方式连接,则应设置横向单向安全隔离装置。5.8.2监控系统如与远程调度中心相连,其之间应配置纵向加密认证装置或纵向加密认证网关进行安全防护。5.8.3同一套卫星授时装置不应采用网络方式同时为监控系统和监控系统以外的设备提供授时服务。6视频监视系统6.1系统设计6.1.1视频监视系统一般由前端摄像机设备、传输设备、存储设备、监控中心设备等四部分组成。各部分配套设备的性能和技术要求应协调一致。6.1.2视频监视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按工艺流程、生产操作和管理等要求进行系统配置;b)应支持对用户权限的分配、相关业务用户合法性认证、用户访问权限管理等功能;c)应具有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和日志管理等功能;d)应支持标准的ONVIF及GB/T28181协议,使第三方厂家在不增加硬件设备的前提下可通过此两种标准协议完成系统的接入;e)视频监视系统宜接入管理信息网,供管理信息网内用户调用。视频的压缩标准宜采用H.264或H.265。6.1.3视频监视系统的类型包括:数字视频监视系统、模拟视频监视系统、数字模拟混合视频监视系统。对于新建泵站宜优先采用数字视频监视系统。6.1.4模拟视频监视系统应采用PAL制式的彩色电视系统。6.1.5视频监视系统应具有基本的预览和回放功能。对于录像设备应具有下列功能:a)应保存原始场景的视频录像;b)视频录像应有图像的编号或地址、原始监视日期和时间等信息;c)用户可根据时间条件进行视频检索回放,可实现播放、倒放、快放、慢放和暂停等功能;d)图像存储或复制备份的资料保存时间应在15天及以上。6.1.6视频监视系统图像质量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a)单路图像的像素数量不应低于1280×720(720P);b)单路图像的帧频不应低于25fps;c)LCD显示屏的图像分辨率,不应低于1920×1080(1080P);d)视频监视系统图像质量等级与主观评价应按五级损伤制评定,其图像质量等级不应低于四级,具体参见附录B。6.1.7泵站视频监视系统的时钟度与监控系统的时钟同步传播或其他用途6.2设备配置与选择6.2.1监视点位选择视频监视对象应包括拦污栅、水位尺、进水闸、进水池、主厂房、副厂房、出口防洪闸和出水池以及输变电设施等与泵站运行管理有关联的重要设备和建筑物等。6.2.2摄像设备的选择原则摄像设备主要包括摄像机(含镜头)和云台等,应根据监控现场环境和监视范围合理选择摄像机,保护监视区域不留死角;摄像机必须能全天候工作,白天和晚上都可以拍摄清晰的录像。摄像机选择遵循下列原则进行:b)室内照度较低或补偿性光源较弱的区域宜选择低照度日/夜转换型摄像机;f)需要固定监视的室内场所,宜选用一体化摄像机或枪型摄像机;6.2.3.1摄像机 ——旋转范围:水平方向360°连续旋转,垂直方向-15°~-90°,无监视盲区;——旋转速度:水平和垂直键控速度可设定,水平、垂直预置点速度≥200°/s;——报警功能:支持报警联动,可在报警后触发调用预置点。6.2.3.1.3球型网络功能(适用于网络摄像机) 支持用户权限管理,支持授权的用声和密码;其他6.2.3.1.4红外功能——红外照射距离:·红外筒型摄像机≥30m。应符合下列要求:——高速智能球型摄像机的变焦镜头:根据所需观察的场景选择合适的光学变焦倍数;——枪型摄像机的定焦镜头:选择的焦距应使其视角能覆盖所需观察的场景。6.2.3.1.6防护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室内摄像机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室外露天场所防护等级不低于IP67;——室外摄像机宜选配加热器、风扇;室外球形摄像机需额外配置雨刷等。6.2.3.1.7摄像机安装立杆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要求:——应根据监视要求及现场实际环境,选择适当规格的摄像机立杆,杆体宜包括机箱、横臂。机箱应能够放置电源、网络传输设备、编解码设备、配线架等,采用底部进、出线,机箱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66;——焊接要求按照GB50205要求执行,所有焊缝要求平整、表面光滑、美观;——摄像机立杆宜选用热镀锌钢管或不锈钢管加工而成,热镀锌钢管杆体表面需喷涂户外耐火涂料——机械强度应满足抗风等级不低于安装地最高风力等级,抗震、摆动幅度不得超过15mm;——杆体头部应设避雷针,机箱、杆体均需接地。6.2.3.2网络硬盘录像机(NVR)网络硬盘录像机(NVR)宜采用嵌入式的数字硬盘录像机,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支持H.264/H.265/MJPEG/MPEG4等编码前端自适应接入;当输入回路数小于16路时,应支持全部回路图像同步回放。当输入回路数大于等于16路时,应支持不低于16路图像同步回放;b)网络视频输入回路数按系统中摄像机的数量选择并留有适当的裕量,录像分辨率6MP/5MP/3MP/1080p/UXGA/720p/VGA/4CIF/DCIF/2CIF/CIF/QCIF可调;所有接入的视频点同时按720P的分辨率录像,录像保存时间宜在15天以上;d)在出现断电、死机、电源波动、输入/输出通道干扰等各种情况下,系统应具有自动恢复功能,恢复时间不大于5分钟;e)应支持多用户同时登录,具有多级用户权限管理,全中文菜单操作界面;当用户多次输入密码错误时,应具有用户锁定机制;f)每路录像及远程显示与回放应达到25帧/秒,本地显余时延≤0.5秒,远程浏览显示时延≤3DNS、DHCP等协议;应能支持双网卡,双网络IP设定;i)应支持网络摄像机的集中管理,包括参数配置、信息的导入/导出、升级等功能;j)应具备WEBSERVER功硬盘录像机(DVR)宜采用嵌入式的数字硬盘录像机,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a)模拟视频输入采用BNC接口,PAL制式;b)视频压缩编解码标准应采用H.264/H.265/MJPEG/MPEG4等;当输入回路数小于16路时,应支时按最高分辨率录像,录像保存时间宜在15天以上;d)在出现断电、死机、电源波动、输入/输出通道干扰等各种情况下,系统具有自动恢复功能,恢复时间不大于5分钟;e)应支持多用户同时登录,具有多级用户权限管理,全中文菜单操作界面;f)每路录像及远程显示与回放应达到25帧/秒,本地显示时延≤0.5秒,远程浏览显示时延≤3a)需要与上级调度系统构建大型联网视频监视系统时,宜配置视频服务器;b)视频服务器的基本功能和性能应符合GB/T9813.1的规定。a)根据需要,配置若干视频工作站,用以浏览视频监视图像;b)视频工作站可以选用个人计算机,其基本功能和性能应符合GB/T9813.1的规定。网络交换机应采用工业级产品,宜与计算机监控系统分开设置,其它技术要求参见5.1.3.3。6.2.4.1视频监视系统的供电范围包括系统设备供电及辅助照明设施的供电。c)对于网络摄像机,条件许可时,可采用POE供电;6.2.4.3监控中心设备的供电电源宜取自UPS。6.2.4.4系统供电电源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a)稳态电压偏移不大于±10%;b)稳态频率偏移不大于±0.2Hz;c)电压波形畸变率不大于5%;d)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用稳频稳压、不间断电源供电等措施。6.2.4.5监控中心宜配置专用配电箱或与监控系统合用配电箱,配电箱的出线回路应留有裕量。6.2.5.1数字网络视频监视系统b)传输距离在100m以内时,宜采用超五类及以上等级对绞电缆;c)传输距离在100m以上时或电磁干扰强的场所,应采用光纤电缆;d)距离泵房较远的场所且电缆敷设困难时,可采用无线传输方式。a)传输距离在300m以内时,宜采用光缆或外导体内径为5mm的同轴电缆;b)传输距离在300m以外时,宜采用光缆或外导体内径为7mm的同轴电缆;c)传输距离在500m以外时,应采用光缆;d)视频监视系统采用同轴电缆传输时,传输衰耗值要求应符合GB50115的规定;e)视频监视系统线路路由选择要求应符合GB50115的规定。6.2.5.3室外视频监视系统线路宜采用电缆沟或地下配管敷设方式。当采用地下配管敷设时,管材宜采用塑料管或镀锌钢管。配管埋设深度(管顶至地面)、配管与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应6.2.5.4严禁与AC220/380V及以上交流供电电源线缆同管敷设,不得与其它弱电同管敷设。6.2.5.5在建筑物内的电缆竖井内、电缆夹层、吊顶内、活动地板下的视频监视系统线路,可采用线6.2.5.6在强电磁场干扰环境下或在电力电缆沟或电缆桥架内敷设的视频监视系统线路,应采用双屏6.2.6.1视频监视系统应利用泵站的主接地网,不设视频监视系统专用接地网。安装在户外距离泵房较远的前端设备且利用泵站主接地网经济上明显不合理时,宜设独立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避雷针或其它接闪导体),其接地电阻应符合GB50115的规定。接地线宜采用截面大于或等于16mm²的铜芯绝缘导线。6.2.6.2户外前端设备的电源线路、视频线路、控制信号线路器、信号防雷器和控制信号防雷器。流使用请勿传播或6.2.6.5其它要求应符合GB50115的规定。7场地与环境7.2设有计算机室的泵站,监控系统站控级设备、视频监视系统的控制中心设备、存储设备等宜布置7.3中央控制室、计算机室及其辅助用房的面积依设备的数量、外形尺寸和布置方式确定,应保证工作人员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净高不小于3m,宜为3.5~4m。7.4计算机室应靠近中央控制室布置。中央控制室、计算机室布置位置应避开强电磁场(如高电压、大电流的母线或电缆的周边)、强振动源和强噪音的干扰且符合GB/T2887的规定。7.5计算机室的地面宜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防静电活动地板应可靠接地,活动地板以下空间高度不宜小于300mm,其它要求应符合GB50174的规定。7.6中央控制室、计算机室的建筑应采取防尘、防潮、防噪声等措施,并按GB50987的规定进行防火7.7面积大于100m²的中央控制室、计算机房,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且应分散布置;面积不大于100m²的中央控制室、计算机房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7.8计算机室应保持室温为18℃~25℃;温度变化率小于5K/h,不结露;相对湿度应为45%~65%。现地控制单元的环境温度应保持为0℃~40℃;施工期间应对其采取防尘措施。7.9中央控制室、计算机室应设有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照度要求应符合SL641的规定。7.10中央控制室、计算机室应设接地汇流装置,并作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的结构形式及其它要求应符合GB50343的规定。8电磁兼容抗扰度监控系统和视频监视系统的电磁兼容抗扰度宜符合GB/T17626的规定。HYPERLINK1/每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定金合同范本
- 2024年度演艺经纪代理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云计算服务定制与运维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电动折叠自行车购销协议3篇
- 短期劳动力雇佣合同04
- 高级定制服装生产与销售合同(04版)
- 二零二四年度社交电商模式创新与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广告媒体投放合作协议
- 二零二四年度地下水监测井建设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技术转让合同with技术改进与后续支持
- 新实用汉语课本16课
- 金融企业详细划分标准出台-共分大中小微四类型
- 南芳学校学生“双姿”日常考核方案
- 网络安全检查表完整参考模板
- 铝基合金高温相变储热材料
-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题360道
-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英语师范专业)
- PIV操作流程详解要点
- 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稿
- 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ppt课件
- 领导在思想作风纪律总结大会讲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