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05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160—2023
代替DB41/T1160—2015
茶树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与绿色防控
技术规程
2023-08-07发布2023-11-06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1160—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测报调查与绿色防控.................................................................1
附录A(资料性)茶园适用农药品种及使用方法...........................................9
附录B(资料性)茶园主要病虫害推荐使用的生物农药及使用方法..........................10
I
DB41/T116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41/T1160—2015《茶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与DB41/T1160—2015相比,
除了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茶树病虫害预测预报”“绿色防控”“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安全间隔期”的
定义(见2015版3.1,3.2,3.3,3.4,3.5);
——更改了5种病虫害测报调查及绿色防控的内容(见4.1、4.2、4.3、4.4、4.6,2015版第4、
5、6、7、9章);
——删除了“黑刺粉虱测报及绿色防控”的内容(见2015版第8章);
——增加了“茶棍蓟马测报调查及绿色防控”的内容(见4.5);
——修改了附录A和附录B的内容(见附录A、附录B,2015版附录A、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丰华、李杰、蒋双丰、郑杰、党永超、梁少茹、付群英、蔡一鸣、冯雨、吕
未、李俊玲、方玲、詹强国。
本文件于201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41/T1160—2023
茶树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与绿色防控
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茶树主要病虫害茶炭疽病、灰茶尺蠖、茶毛虫、小贯小绿叶蝉、茶棍蓟马和茶橙瘿螨
的测报调查方法与绿色防控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茶树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与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018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测报调查与绿色防控
茶炭疽病
4.1.1监测调查
4.1.1.1越冬菌源基数调查
选取不同类型有代表性的茶园各2~3块,于3月份调查一次。按5点取样,每点选茶树5丛,每丛茶
树从不同方向各取4枝,计数各枝条上的总叶数和病叶数,计算发病率。
4.1.1.2病情系统调查
选取不同类型有代表性的茶园2~3块,每块茶园面积不低于667m2。4~10月,每7d调查1次。除茶
园靠路边5行及行头、行尾各5m,每隔5行取1行,定距10步,从左右两行随机各取1条茶枝,计数总叶
片和病叶数。
4.1.2预测预报
1
DB41/T1160—2023
越冬发病率高,菌源量大,春季雨水多,可预测偏重发生。根据病情系统调查结果,当成叶、老叶
发病率达到10%时应发出预报,发病率达到15%时应立即组织防治。
4.1.3绿色防控
4.1.3.1农业生态防控
4.1.3.1.1加强茶园管理,根据茶树所需的养分平衡施肥,宜施茶叶专用肥,多施优质有机肥,适当
控制氮肥,增施磷肥、钾肥,提高茶树抗性。雨季应抓好防涝排水。
4.1.3.1.2病害严重、衰老或抗病性弱的茶园,应更换抗病品种。
4.1.3.1.3秋耕时,对“发病中心”的树冠用力拍打,大部分病叶受震后脱落,深埋土中。修剪的病
枝落叶清除出茶园或结合施肥、中耕深埋。
4.1.3.1.4对连年严重发病的老茶园在春茶后进行台刈,将台刈下来的枯枝和地面落叶清出茶园进行
无害化处理,台刈后的茶园应施足基肥。
4.1.3.2科学用药
4.1.3.2.1防治指标:茶树嫩梢初见病斑,成叶、老叶发病率10%~15%。
4.1.3.2.2防治适期:5月至6月上旬或8月下旬至9月病害盛发前。
4.1.3.2.3合理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按GB/T8321(所有部分)、NY/T1276、NY/T393
的要求控制有效剂量(或有效浓度)和安全间隔期。茶园使用的农药品种及使用方法参见附录A。如果
遇连续降雨,应过10d左右再喷药一次。
4.1.3.2.4发病严重的茶园,秋末应用石硫合剂封园。
灰茶尺蠖
4.2.1监测调查
4.2.1.1越冬蛹基数调查
选择不同类型有代表性的茶园各1~2块,于2月初成虫羽化前调查1次。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块茶园
调查30个样点,每个样点2丛茶树(密植茶园不少于0.5m长茶行),挖取样点茶树基部半径30cm,深度
5cm,调查周围土表内的蛹。检查统计活蛹、死蛹数,计算667m2越冬蛹基数。
4.2.1.2成虫羽化进度调查
4.2.1.2.1饲养法:在调查越冬蛹基数时,将活蛹带回室内(不少于50头),分别置于盛有保湿泥土
的容器中,并将容器置于养虫笼中,或笼罩覆土室外饲养,保持一定的湿度,逐日观察羽化进度和自然
死亡数,计算羽化率。
4.2.1.2.2性信息素诱捕法:利用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诱芯,3~10月,选择有代表性茶园1~2块,每
块按边长为50m左右的正三角形安置3个诱捕器,诱芯与诱捕器底面粘板保持1cm距离,诱捕器高于
茶蓬面20cm,确保诱捕器水平放置,每日上午检查统计诱蛾数,并清除粘板成虫,粘板不粘时及时更
换,诱芯60d更换1次。
4.2.1.3幼虫密度及发育进度调查
选择不同类型代表性茶园各1块,4~10月,每5d调查1次。平行跳跃式取30个样点,每个样点茶蓬
面面积为1m2,检查统计样点的虫口数,并逐头分龄记载。
2
DB41/T1160—2023
4.2.1.4天敌调查
调查时间结合幼虫发生量调查同时进行。捕食性天敌蜘蛛、瓢虫、草蛉、螳螂采用震落法调查;寄
生蜂的调查,从田间采集灰茶尺蠖1~2龄幼虫(不少于50头),带回室内解剖观察,或室内饲养观察出
蜂情况,计算寄生率;其它天敌调查采用目测法,统计记载样点中观察的各种天敌数量。
4.2.2预测预报
成虫始盛期(羽化率达到16%)、盛期(羽化率达到50%)、盛末期(羽化率达到84%),分别向后
推加同时期的产卵前期和下一代卵历期,预测卵孵化始盛期、盛期、盛末期,卵孵化末期加1龄幼虫期,
即为防治适期。
下一代3龄幼虫发生量按照公式(1)计算。
푓
푃=푃××푒×ℎ×(1−푑)·························································(1)
0푚+푓
式中:
P——下一代3龄幼虫发生量,单位为个;
P0——上一代有效虫口基数,单位为个;
f——雌成虫数量,单位为个;
m——雄虫数量,单位为个;
e——雌虫平均产卵量,单位为个;
h——卵的孵化率,%;
d——1、2龄幼虫死亡率,%。
4.2.3绿色防控
4.2.3.1农业生态防控
4.2.3.1.1深翻或施肥时,清除树冠下落叶及表土中的虫蛹,围绕根茎培土10cm并压紧,阻止越冬
蛹羽化的成虫出土。
4.2.3.1.2适期修剪,恶化灰茶尺蠖幼虫营养条件,降低虫口基数和危害。
4.2.3.1.3加强生态茶园建设,建立人工复合型生态系统,茶园四周、茶园内适度套种无共同病虫害
的花卉树木或驱病虫的树种,丰富茶园生物群落,调节茶园小气候,有效保护和引导寄生性、捕食性天
敌。
4.2.3.2理化诱控
4.2.3.2.1采用铺膜震落法捕杀灰茶尺蠖幼虫。
4.2.3.2.2成虫羽化期,每1.5hm2设置1盏窄波LED风吸式杀虫灯,19:00~21:00开灯诱杀成虫,
减少下一代幼虫发生量。
4.2.3.2.3成虫羽化期,每间隔30m~40m设置一台高于茶蓬面1m~2m的20W的黄光或绿光防蛾灯,
干扰成虫的交尾产卵行为,减少下一代幼虫发生量。
4.2.3.2.4成虫羽化期,每667m2设置3~4个灰茶尺蠖性诱捕器,以外围密、中间稀的原则悬挂,宜
在虫口密度中低度时使用。
4.2.3.3生物防控
3
DB41/T1160—2023
采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按NY/T5018的规定执行。生物农药品种及使用方法见附录B。
4.2.3.4科学用药
4.2.3.4.1防治指标:幼虫量每平方米7头以上。
4.2.3.4.2防治适期:幼虫期3龄前。
4.2.3.4.3农药选择和使用方法参照4.1.3.2.3。采用低容量喷雾。
茶毛虫
4.3.1监测调查
4.3.1.1越冬代卵块密度调查
选取不同类型有代表性的茶园各1~2块,在越冬卵孵化之前进行。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各取20
个点,每点1m长茶丛,检查记录茶丛中、下部叶背卵块数。
4.3.1.2卵块孵化进度和寄生率调查
结合各代卵块密度调查进行,于蛾终见后期(越冬代卵于早春日平均气温达14℃时)随机标记50~
100个卵块,逐日观察记录其孵化进度,最后全部采回观察检查卵块寄生蜂的寄生率,并统计记录。
4.3.1.3幼虫发育进度及虫口密度调查
选定有代表性虫口较多的茶园1块,5d调查1次。按平行跳跃式取20个样点,每点1m长茶丛。幼虫
3龄前群聚性强,仅统计群数;幼虫4~7龄,统计记录各龄虫口数。
4.3.1.4田间发蛾进度及发蛾量调查
4.3.1.4.1灯诱法:各代幼虫进入盛蛹期后,每晚18:00~23:00时,开测报灯诱蛾,直至成虫终止。
清晨检查雌雄蛾数,逐日记录。
4.3.1.4.2性信息素诱捕法:5月下旬~11月,诱捕器安装和调查方法参照4.2.1.2.2。
4.3.2预测预报
4.3.2.1发生量预测
每米茶行平均有卵块或初龄幼虫群1个以上,则发生量大,为害严重;平均0.1个左右,则局部发生,
为害较重;平均有0.001个左右,则零星发生,为害较轻。
每米茶行平均有6龄、7龄虫3~5头,则下一代发生量大,为害严重;平均6龄、7龄虫0.3~0.5头,
下一代发生量较小,为害较重;平均有6龄、7龄虫0.05头以下,则下一代发生较少,为害轻微。
4.3.2.2发生期预测
成虫羽化始盛期向后推加当代卵的平均历期,再向后推加1龄至3龄幼虫历期(12d~23d),为4龄
幼虫始盛期。诱蛾高峰日向后推加卵的平均历期和1龄至3龄幼虫历期,为化学防治适期。
4.3.3绿色防控
4.3.3.1农业生态防控
4
DB41/T1160—2023
4.3.3.1.1茶毛虫盛蛹期,在根际培土6cm~7cm,阻止成虫羽化出土。
4.3.3.1.2生态茶园建设参照4.2.3.1.3。
4.3.3.2理化诱控
4.3.3.2.111月至次年3月人工摘除卵块。
4.3.3.2.2将1~3龄群集幼虫连枝叶剪下,就地踩死。
4.3.3.2.3成虫羽化期,每1.5hm2设置1盏窄波LED风吸式杀虫灯,19:00~21:00开灯诱杀成虫,
减少下一代幼虫发生量。
4.3.3.2.4成虫羽化期,每间隔30m~40m设置一台高于茶蓬面1m~2m的20W的黄光或绿光防蛾灯,
干扰成虫的交尾产卵行为,减轻下一代幼虫发生量。
4.3.3.2.5成虫羽化期,每667m2设置3~4个茶毛虫性诱捕器,以外围密、中间稀的原则悬挂,宜
在虫口密度中低度时使用。
4.3.3.3生物防控
生物防控参照4.2.3.3。
4.3.3.4科学用药
4.3.3.4.1防治指标:每20m茶行有卵块1个。
4.3.3.4.2防治适期:4龄前幼虫期,幼虫群聚未分散危害。
4.3.3.4.3农药选择,使用方法参照4.1.3.2.3。采用超低容量喷雾。
小贯小绿叶蝉
4.4.1监测调查
4.4.1.1越冬虫口调查
于上一年秋茶停采后至当年3月份调查,当平均气温降低到10℃和回升到10℃后各一次。选择不同
类型有代表性茶园各1~2块,五点取样或平行跳跃式取样,每个调查地块取样不少于20个样点。采用盆
拍法调查,用白色瓷盆平接于茶丛下方,迅速用手拍打茶丛4下,各调查点的拍打轻重应一致,立即清
点盆内的成虫和若虫数。
每667m2茶蓬面的虫量按照公式(2)计算。
10000
푀=푋××666.7·································································(2)
푆
式中:
M——茶蓬面面积为667m2虫量,单位为头;
S——盆子的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2);
X——实际调查的平均每盆虫口数,单位为头。
4.4.1.2虫口密度调查
4~10月,每5d调查1次。选择有代表性的茶园3块,采用五点取样法,每样点调查叶片100片。随
机查看顶芽下第二叶,或对夹第二叶的叶面叶背上虫口数(即成虫数与若虫数的和),并统计记录。宜
在晴天清晨露水未干时进行,阴天全天都可进行。
5
DB41/T1160—2023
4.4.2预测预报
根据调查的越冬虫口数,结合当年气象资料及历年发生状况,进行趋势预测。1月和2月连续两旬平
均气温在0℃以下,或有一个月的月均温低于0℃,而且日均温在0℃以下的天数连续维持10d以上,则
预示当年发生单峰型,夏茶为害轻。春节回暖早,1月、2月气温比常年偏高,则预示当年虫口将会出现
双峰,有严重发生趋势。
4.4.3绿色防控
4.4.3.1农业生态防控
4.4.3.1.1适时修剪,可抑制小贯小绿叶蝉的发生。分期分批及时采摘,适当强采,带走芽叶上大量
的虫卵和低龄若虫。
4.4.3.1.2生态茶园建设参照4.2.3.1.3。
4.4.3.2理化诱控
4.4.3.2.1使用色板诱杀成虫,色板放置高度为春茶后茶蓬面上方20cm,秋茶时茶蓬面上方10cm,
密度为每667m225张。
4.4.3.2.2早晨或傍晚用捕虫网捕杀成若虫。
4.4.3.3生物防控
生物防控参照4.2.3.3。
4.4.3.4科学用药
4.4.3.4.1防治指标:夏茶平均百叶虫数超过8头,秋茶平均百叶虫数超过15头。还应根据茶园天敌
种类和数量进行适当调整。
4.4.3.4.2防治适期:入峰后(高峰前期),若虫占80%以上。
4.4.3.4.3农药选择、使用方法参照4.1.3.2.3。宜采用低容量喷雾。
茶棍蓟马
4.5.1监测调查
4.5.1.1越冬虫口数基数调查
选择不同类型有代表性茶园各1~2块,2~3月各调查1次。采用五点取样,每样点调查50片茶蓬下
部老、成叶,统计计算每叶虫口数。
4.5.1.2发生期虫口密度调查
4~10月,选越冬虫口数调查的茶园,作为系统调查地,每7d调查1次。五点取样,每个样点调查
50片新叶(1芽2叶或同等嫩度的对夹叶),统计成、若虫数。
4.5.2预测预报
3月下旬至4月气温回升早,5~6月多阴雨日,往往发生重。有虫率达5%,4~5头/叶,应发出预报,
指导防治。
6
DB41/T1160—2023
4.5.3绿色防控
4.5.3.1农业生态防控
农业生态控制参照4.4.3.1。
4.5.3.2物理防控
4.5.3.2.1使用色板诱杀成虫,参照4.4.3.2.1。
4.5.3.2.2使用吸虫器械吸虫。
4.5.3.3生物防控
生物防控参照4.2.3.3。
4.5.3.4科学用药
4.5.3.4.1防治指标:每百叶虫口数量为100头。
4.5.3.4.2农药选择、使用方法参照4.1.3.2.3。
茶橙瘿螨
4.6.1监测调查
4.6.1.1越冬虫口密度调查
选择不同类型有代表性茶园各1块,11月中下旬和第二年3月初各调查1次。采用平行跳跃式随机取
样点25个,每个样点茶蓬内外层各取2片成叶(内层叶片指采摘面10cm以下),用10倍放大镜检查叶片
正反面的成、若螨数,并分级记录。
4.6.1.2虫口密度调查
选择不同类型有代表性茶园各1块进行定点调查。3~8月每5d调查1次,9~11月每10d调查1次。
选定5个代表样点,每点长5m(不少于15丛茶树),取内外层叶片各10片(采芽下2叶、3叶)带回室内,
共取100片叶,用10倍放大镜检查、记录正反面成、若螨数,按分级标准统计记录。螨量分级标准及代
表值见表1。
指数值按照公式(3)计算。
∑(各级代表值×各级叶片数)
指数值=×100····················································(3)
30×调查总叶片数
表1茶橙瘿螨调查分级标准及代表值
虫数(头/叶)级别指数值
无0级0
1~101级1
11~502级5
51~1003级10
101~2004级20
200以上5级30
7
DB41/T1160—2023
4.6.2预测预报
4.6.2.1发生期预测
根据不同时期螨虫密度调查结果,结合观察温度和雨量等气候情况,参照历年资料,预测发生高峰
期。
4.6.2.2发生趋势预测
如越冬螨虫密度大,4月中旬以后晴多雨少,螨虫第一此次虫量高峰将提早出现。当螨虫数量不断
增加,螨虫指数1.4左右,叶片有螨率达50%,此后两旬日均温20℃~27℃,旬雨量少于30mm时,即有
大发生趋势。
4.6.3绿色防控
4.6.3.1农业生态防控
4.6.3.1.1春茶前轻修剪、春茶后深修剪,及时分批多次采摘,降低螨虫基数。
4.6.3.1.2科学施肥,增强茶树抗性,干旱及时喷灌,抑制螨虫发生。
4.6.3.1.3生态茶园建设参照4.2.3.1.3。
4.6.3.2物理防控
用吸虫器械吸虫。
4.6.3.3生物防控
生物防控参照4.2.3.3。发生较重茶园,发生初期人工释放胡瓜钝绥螨,每667m2释放3.5~4.5万
头。
4.6.3.4科学用药
4.6.3.4.1防治指标:每叶17~22头,或虫口指数6~8。
4.6.3.4.2农药选择、使用方法参照4.1.3.2.3。药剂喷雾茶蓬上部叶片背面。
8
DB41/T1160—2023
附录A
(资料性)
茶园适用农药品种及使用方法
茶园适用农药品种及使用方法见表A.1。
表A.1茶园适用农药品种及使用方法
每667m2使用安全间隔施药方法、每季
农药品种稀释倍数防治对象
剂量天数最多使用次数
2.5%联苯菊酯乳油25mL~50mL1000~2000尺蠖类、叶蝉类、蓟马类7d喷雾1次
40%联菊·丁醚脲悬浮剂15mL~25mL2000~3000尺蠖类、叶蝉类等7d喷雾1次
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剂40mL~60mL1000~1500尺蠖类、叶蝉类5d喷雾1次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mL~40mL1200~1500尺蠖类、毒蛾类、茶蚜10d喷雾1次
35%虫螨·丁醚脲悬浮剂40mL~60mL3000~4000尺蠖类、叶蝉类、茶蚜、14d喷雾1次
25%虫螨腈·唑虫酰胺
25mL~20mL6000~8000叶蝉类、蓟马类14d喷雾1次
悬浮剂
24%溴虫腈悬浮剂25mL~30mL1500~1800叶蝉类、螨类7d喷雾1次
叶蝉类、尺蠖类、毒蛾
30%丁醚·茚虫威悬浮剂30mL~45mL1000~150014d喷雾1次
类、卷叶蛾类
32%联苯·噻嗪悬浮剂20mL~30mL1500~2000叶蝉类、粉虱类7d喷雾1次
30%唑虫酰胺20mL~25mL2000~3000叶蝉类、螨类、蓟马类7d喷雾1次
10%氯菊酯乳油20mL~25mL2000~3000尺蠖类、蚜虫5d喷雾2次
30%哒螨·茚虫威悬浮剂15mL~20mL2500~3000叶蝉类、螨类5d喷雾1次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50g~75g1000~1500茶树叶、茎病10d喷雾1次
粉剂80g~100g500~600茶树根病—穴施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g~100g800~1000茶树叶病10d喷雾1次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
30mL~50mL1000~1500茶树叶、茎病7d喷雾1次
粒剂
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mL~50mL1000~2000茶树叶、茎病7d喷雾1次
茶树叶、茎病、螨类、
45%石硫合剂晶体500g~750g100~200秋末封园喷雾1次
粉虱、蚧类
99%矿物乳油300mL~500mL150~200螨类7d喷雾1次
9
DB41/T1160—2023
附录B
(资料性)
茶园主要病虫害推荐使用的生物农药及使用方法
茶园主要病虫害推荐使用的生物农药使用方法见B.1。
表B.1茶园主要病虫害推荐使用的生物农药及使用方法
病虫害名称生物农药名称每667m2使用剂量使用方法
0.6%苦参碱水剂60mL~75mL幼虫期1~2龄使用
茶核·苏云菌悬浮剂第一、二及五、六代茶尺蠖1~2龄
100mL~150mL
(10000PIB/uL+2000IU/uL)期,下午4:00过后喷雾
灰茶尺蠖短稳杆菌悬浮剂(每克300亿孢子)100mL~150mL幼虫期1~2龄使用
0.4%蛇床子素乳油100g~120g幼虫期1~2龄使用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第一、二及五、六代茶尺蠖1~2龄
50mL~60mL
(2×109PIB/mL)期,下午4:00过后喷雾
0.5%苦参碱水剂50mL~75mL低龄幼虫期喷雾
茶毛虫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150g~250g低龄幼虫,下午4:00过后喷雾
(16000IU/mg)
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
40g~60g若虫孵化盛期,下午4:00以后喷雾
剂(每毫升80亿孢子)
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若虫孵化盛期,阴雨天后或早晚湿
200g
(每克200亿孢子)度大时喷雾
小贯小绿叶蝉
0.6%苦碱•藜芦碱水剂75mL~100mL若虫孵化盛期喷雾
1%印楝素微乳剂30mL~45mL若虫孵化盛期喷雾
30%茶皂素水剂100mL~125mL若虫孵化盛期喷雾
1.5%除虫菊素可溶液剂90mL~100mL若虫孵化盛期喷雾
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若虫孵化盛期,阴雨天后或早晚湿
茶棍蓟马200g
(每克200亿孢子)度大时喷雾
茶橙瘿螨0.6%苦碱•藜芦碱水剂75mL~100mL低容量喷雾
茶炭疽病0.5%几丁聚糖水剂100g~150g发病初期喷雾
10
DB41/T1160—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一套
- 2025年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教学设计-3.1.1 认识网络-
- 20青山不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辽宁省丹东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4医院聘用合同(32篇)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能无线红外线防盗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C卷)(解析版)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提花三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山东修缮交底培训》课件
- 《用电检查与稽查》课件
- 2024.8.1十七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值得借鉴)
- 缺血性心脏病麻醉
- 幼儿园大班音乐《歌唱春天》课件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电影《白日梦想家》课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小红书的运营技巧培训
- 充电桩项目简介(范文)
- 新版中国食物成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