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流程_第1页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流程_第2页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流程_第3页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流程_第4页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流程危重患者抢救制度1.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一般由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负责组织并主持抢救。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需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特殊病人或需多专业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及时上报医务科、业务副院长。原则上由医务科或业务副院长领导抢救工作,并指定主持抢救工,以便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抢救工作。2.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需明确分工,紧密合作,各司其职。对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必需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各种记录及时全面。涉及到法律纠纷的,要报告医务科。3.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应在护士长领导下,执行医嘱。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诵一遍,事后及时补记医嘱。并严密察看病情更改,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更改报告主持抢救者。4.布置有权威的特地人员及时向患者家属或单位讲明病情及预后,以期取得家属或单位的搭配,了解患者家属的看法,告知内容须记录在病历上。发出病重(危)通知书,医师和家属双签字,完成告知义务。两个科室以上联合抢救时,须共同承当告知义务,以紧要实施科室(如手术)为主。5.抢救记录,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内容包含:病情更改情况,抢救时间(精准明确到分)、抢救经过、检查和治疗的时间、参加抢救人员及技术职称、上级医师看法及执行情况、是否下达病重、病危通知书,有无知情同意书及家属签字等;死亡患者须注明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6.拒绝抢救的患者,须有认真记录及患者直系亲属代表签字。确定要认真交代检查、抢救与治疗的必需性、可能的作用、副作用;强调拒绝抢救的后果。7.抢救工作期间,药房、检验、放射或其他检查科室,应乐观搭配抢救。8.急、危重症患者离开病房检查治疗或进入手术室的途中,须有医务人员陪伴,依据患者情况,携带必需的抢救设备及药品。9.患者死亡后,医生须向患者家属提出尸检建议,并将家属看法记入病历,家属签字。家属同意尸检的,须按程序填写尸检同意书。10.各科的抢救设备须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有关医护人员必需娴熟掌握各种抢救设备的使用。危重患者抢救流程布置具有确定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和护士担负抢救工作,必需时立刻报告上级医师及科主任,对重点抢救,依据病情供应抢救方案,并立刻呈报院领导、医务处及护理部。人员布置与组织形式齐全完备,做到定人管理,定点放置,定期消毒,定量供应,定时核对,用后随时增补。抢救药品、器材、设备娴熟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抢救药品一般不外借,以保证应急使用。值班人员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搭配,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参加抢救人员护理人员应依据病情予以紧急处理,如吸氧、吸痰,测血压,疏通静脉通路,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配血,止血等。医师到来之前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有监护室的病区可酌情移至监护室。危重患者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及查对制度,对病情更改、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及时认真记录,并及时供应诊断依据。认真记录整理用物,除做好抢救登记和消毒外,必需在6小时内做好护理记录的补记。抢救完毕及时与患者家属及单位联系。其他篇2:人民医院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各科抢救工作应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科主任、护士长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护士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需及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特殊病人或特别重点的抢救工作或需跨专业协同抢救的病人,应向科主任汇报,由全科统一组织气力进行抢救,若需多科搭配,应及时报请医务科、护理部和业务副院长,以便组织有关科室成立抢救小组共同进行抢救工作。凡涉及纠纷或争议的要报告有关部门。1、对病情危重,可能危及生命的患者均需乐观组织抢救,按常规向家属或代理人发出病危通知单,并对病情危重性进行必需的讲解,将告知内容如实记入病程记录中,让家属在病危通知单上签名。2、在抢救中,各级医护人员应本着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做到察看细致,诊断准确,及时进行救治、记录完整,对疑难及诊断不明病人,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或组织会诊。3、抢救工作由病区主治医师负责实在组织和实施,主管主治医师不在时,由值班主治医师或住院总医师组织,并将病情及时报告主管医师或上级医师。上级医师应在15分钟内到达现场,并亲自到床旁引导和帮忙抢救,遇有疑难问题应及时邀请有关专家或上级医院会诊,并于1小时内实施。危重病人应指定专人床旁守护,做好床旁记录。认真交接班。4、医生未到前,护理人员应依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配血、止血等,并供应诊断依据。5、医护人员必需娴熟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熟记抢救药品的编号、定位、用途、剂量、用法等。各辅佑襄助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应乐观搭配,全力帮忙,不得以任何借口延误抢救工作。6及时、准确执行医嘱,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述一遍。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即刻据实补记医嘱。7、对危重不宜搬动的病员,应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由医护人员护送到病区,对需立刻行手术的病员应在诊断确立后1小时内送达手术室施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区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8、各有关科室遇有危重病人之检查、治疗、取药、住院等均应及时处理,不得过分强调手续,以免延误抢救。9、不得因抢救而忽视正规操作和传染病人之消毒隔离,严防事故和交叉感染发生。10、科室或病区的抢救药品、器材定点定位放置,每班交接清楚,指派专人负责,定期做好清洁、消毒、清理、增补工作。11、主管医师(主管医师不在时,由值班或参加抢救医生)在当日病程志中准确及时、完整记录病情更改、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因抢救病人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12、各病室应建立抢救登记本,由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扼要记录抢救病员的情况,抢救经过与经验教训以及参加抢救工作人员名单。抢救登记本由科室保管。附件:危重病人抢救范围凡病情紧急危及生命立刻进行抢救及监护者,均应列为重危抢救病例,包含:1、各种原因所致的昏迷;2、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3、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心跳骤停(包含麻醉意外等);4、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5、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全心衰、急性心肌梗塞、阿斯综合征、重症心绞痛等);6、各种原因所致的遍布性血管内凝血(DIC);7、各种原因所致的高血压危象;8、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包填塞;9、各种原因所致的重度急、慢性呼吸衰竭(肺心病、休克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气管异物、肺梗塞、羊水栓塞、高压性气胸、急性大量胸腔积液、呼吸肌麻痹等);10、急性大咯血(支气管扩张症、二尖瓣狭窄、肺结核等);11、各种原因所致的喉梗阻(急性喉炎、会厌炎、白喉等);12、急性肝、肾功能衰竭(重肝、尿毒症、肝肾综合症等);13、严重颅脑损伤,脑疝;14、海绵窦血栓形成,重型脑出血;15、大面积烧伤(Ⅲ度>20%或Ⅱ度>50%);16、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遍布性腹膜炎(各种腹腔脏器穿孔);17、重度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8、重症急性溶血危象(输血反应、血型不合、蚕豆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19、急性粒细胞缺乏,急性再障;20、各种药物、食物或毒物等急性中毒;21、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高渗性昏迷等;22、破伤风、气性坏疽等特殊感染病情严重者;23、重症剥脱性皮炎;24、自缢、刎颈、电击伤、溺水、坠楼、严重利器伤、扼伤、爆炸伤、车祸伤等;25、器官移植术后及体外循环术后需抢救者;26、严重多发性或复合性创伤;27、上颈椎损伤伴高位截瘫或四肢瘫痪;28、特殊治疗,包含特殊化疗方案,尤其特别规、有创、特殊治疗及检查;29、疑难手术、新技术、特殊技术、包含急诊抢救手术;30、急性青光眼。篇3:防止急性中毒抢救措施管理制度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一、基本原则1、各单位必需认真做好防尘、防毒工作,采取综合措施,除掉尘毒危害,不绝改善劳动条件,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2、防止尘毒的基本要求是: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防止粉尘、毒气、毒物的泄露和扩散;保持作业场合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采取有效的卫生和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与尘毒物料的接触;定期监测和体检。3、要依据防备为主,全面计划,因地制宜,综合整治的原则,认真编制防尘防毒规划,并纳入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长期规划,通过革新、改造,渐渐除掉尘毒危害。4、对长期达不到国家规定卫生标准,尘毒危害严重的作业,要指定计划,进行攻关,限期整改。经过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应停止生产。5、企业内的新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其尘毒整治和安全设施必需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验收投运。6、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企业内对尘毒危害的整治应指定短期和长期计划,依据企业实际情况,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二、防止急性中毒的措施1、工业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三种:即人的呼吸道、皮肤和消化系统。一般情况下以进入呼吸道为主,其次是皮肤进入,消化系统进入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2、为防止发生急性中毒,职工进入生产岗位前必需穿着好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依据我公司的生产实际,在生产过程中凡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都要乐观采取措施进行防护,切实保障广阔职工的身体健康,其重点是抓好设备密闭和隔离操作二个紧要方面。3、加强巡回检查,对设备、管线的跑、冒、滴、漏现象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治。4、定期给职工检查和定期测定作业环境的毒物浓度。三、发生人身中毒事故的抢救1、如不慎发生人身中毒事故,抢救工作要分秒必争,绝不能拖延耽搁。事故发现单位,要立刻向公司领导和值班人员报告以便及时抢救。2、要把中毒人员快速抢救到安全通风地带,在抢救时。确定要注意抢救人员自身的安全,如有必需,要穿着好防护用品。3、要及时查明原因,切断毒物,防止连续外泄。4、除掉掉残留毒物,尽快恢复生产。5、中毒患者如衣裳被有毒物质污染,要立刻脱掉并将其身上的毒物擦洗干净,在这同时要注意保暖,以防患者受冷。对呼吸微弱或面色青紫的缺氧者,要快速予以输氧。6、人工呼吸法(1)、人工呼吸适用于呼吸已停止,但心脏仍跳动或刚停止跳动而有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