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之秦汉时期_第1页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之秦汉时期_第2页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之秦汉时期_第3页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之秦汉时期_第4页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之秦汉时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新题速递之秦汉时

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4•东莞市模拟)“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

营,增加了国家财税收入”。“他”是()

A.汉高祖B.汉武帝C.汉元帝D.光武帝

2.(2023秋•福州期末)以下是小福同学收集的汉朝实物史料图片,其中反映东汉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

风貌的是()

3.(2024•栖霞区一模)“丝绸之路……由长安到西域,再至欧洲。在物质交流的同时,汉朝文化、印度佛

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通()

A.标志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B.建立了中国与欧洲的直接往来

C.推动了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D.促进了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

4.(2023秋•岳阳期末)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A.修筑都江堰B.发明印刷术

C.改进造纸术D.发明“麻沸散”

5.(2023秋•东莞市校级期末)《里耶秦简》中提及:“秦始皇二十七年二月,洞庭郡政府下达到所辖各县

的政令文书,由各县负责传达到有关官吏与部门,并予以执行。”与之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世袭制D.三公制

6.(2023秋•东莞市校级期末)如表是一部作品的目录(部分)。据此判断该作品是(

五帝本纪第一夏本纪第二共12本纪

吴太伯世家第一齐太公史家第二共30世家

伯夷列传第一管晏列传第二共70列传

A.《齐民要术》B.《春秋》

C.《九章算术》D.《史记》

7.(2023秋•宣汉县期末)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帝国

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的措施。这表现在()

A.北讨匈奴、开凿灵渠B.北击匈奴、统一思想

C.修筑长城、通使西域D.修筑驿道、收复河套

8.(2023秋•安乡县期末)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

的政策是()

A.统一货币B.休养生息C.严刑峻法D.大兴土木

9.(2023秋•福州期末)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B.班超出使西域

C.西域都护的设置D.“丝绸之路”的开辟

10.(2023秋•东莞市期末)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定鼎帝王”(即开国皇帝之意)与

“中兴之君”两项头衔的是()

A.汉高祖B.汉景帝C.光武帝D.孝文帝

11.(2023秋•榆树市校级期末)东汉的都城为()

A.洛阳B.咸阳C.长安D.镐京

12.(2023秋•雁塔区校级期末)东汉刘秀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史称()

A.大一统B.文景之治C.光武中兴D.开元盛世

13.(2023秋•清丰县校级期末)医圣祠,坐落在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城市、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

畔,它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被人们尊为中华“医圣”的墓祠纪念地。材料中

“医圣”的成就是()

A.四诊法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D.麻沸散

14.(2023秋•岳阳期末)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

联想到答案应是()

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

C.八王之乱D,官渡之战

15.(2023秋•榆树市校级期末)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领导起义的是()

A.陈胜、吴广B.班超、甘英C.蒙恬、周公D.盘庚、伯益

16.(2023秋•东明县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

革。监察制度在我国有深厚的历史背景,秦始皇为加强对百官的监察,设置了()

A.郡守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

17.(2023秋•宣汉县期末)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国家法律、法令和法制的统一等,是中国古代监

察机构及监察官员的主要职责。下列秦汉时期的官职中具有监察功能的是()

①丞相

②刺史

③御史大夫

④太尉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8.(2023秋•雨湖区期末)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象征,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始修“城”用于军事。

真正的“万里长城”始于秦朝。秦长城的西起()

A.临济B.嘉峪关C.陇西D.辽东

19.(2023秋•安乡县期末)梁冀是汉顺帝皇后的弟弟,他独揽朝政,先后立了三个皇帝,毒杀了一个皇帝。

这一现象体现了东汉政治的特点之一是()

A.重文轻武B.宦官乱政C.大臣无能D.外戚专权

20.(2023秋•雁塔区校级期末)截至2020年9月,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实施已满一年。一

年以来,各级纪委问责的数量不断上升,成为推动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利器”。秦时负责监

察事务、督促百官恪尽职守的官职是()

A.御史大夫B.丞相C.郡守D.太尉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新题速递之秦汉时期(2024年9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4•东莞市模拟)“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

营,增加了国家财税收入”。“他”是()

A.汉高祖B.汉武帝C.汉元帝D.光武帝

【分析】本题考查了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A.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他下令“兵皆罢归家”,

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为稳定民心,

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故A

项错误;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

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故B项正确;

C.汉元帝时期受儒家贤良文学财政思想的影响,减少了政府对财政经济方面的干涉。元帝注重财政蓄积,

不断推行节俭政策,如压缩皇室开支、毁郡国庙以减少宗庙祭祀费用、废除徙陵国策,故C项错误;

D.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他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

减轻刑罚;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

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故D项错误。

故选:Bo

【点评】本题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

问题的能力。

2.(2023秋•福州期末)以下是小福同学收集的汉朝实物史料图片,其中反映东汉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

风貌的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东汉时期彩绘陶击鼓说唱俑的相关史实。识读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说唱是汉代百戏中的一种,说唱俑又称说书俑。这件俑身材矮胖,表情生

动活泼,幽默风趣。雕塑线条简练,技法娴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

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C项正确;“汉并天下”瓦当是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

朝而作,与民间生活和地方风貌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项;汉代讲经图代表汉代重视儒家文化,与民

间生活和地方风貌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根据陶院落主要是看出当时的建筑形制,无法体现民间

生活,排除D项。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东汉时期彩绘陶击鼓说

唱俑的相关史实。

3.(2024•栖霞区一模)“丝绸之路……由长安到西域,再至欧洲。在物质交流的同时,汉朝文化、印度佛

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通()

A.标志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B.建立了中国与欧洲的直接往来

C.推动了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D.促进了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材料“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

体现的是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促进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故D正确;A是西域都

护设置的意义,排除;B建立了中国与欧洲的直接往来,表述错误,当时中国与欧洲的往来属于间接交

往,排除B;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没有提及是否推动了西域

地区的经济发展,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丝绸之路开辟的影响。

4.(2023秋•岳阳期末)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A.修筑都江堰B.发明印刷术

C.改进造纸术D.发明“麻沸散”

【分析】本题考查蔡伦改进造纸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

为他改进造纸术。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

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

遍,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C是正确的选项;修筑都

江堰的是李冰,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发明“麻沸散”的是华佗,排除ABD。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蔡伦改进造纸术,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2023秋•东莞市校级期末)《里耶秦简》中提及:“秦始皇二十七年二月,洞庭郡政府下达到所辖各县

的政令文书,由各县负责传达到有关官吏与部门,并予以执行。”与之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世袭制D.三公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代基层管理的状况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题干的“秦始皇二十七年二月,洞庭郡政府下达到所辖各县的政令文书,由各县负责传达到有

关官吏与部门,并予以执行。”反映的是秦朝基层管理的状况,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B项正确;

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制度,排除A项;世袭制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项;三公制是秦朝的中

央制度,排除D项。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代郡县制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6.(2023秋•东莞市校级期末)如表是一部作品的目录(部分)。据此判断该作品是()

五帝本纪第一夏本纪第二共12本纪

吴太伯世家第一齐太公史家第二共30世家

伯夷列传第一管晏列传第二共70列传

A.《齐民要术》B.《春秋》

C.《九章算术》D.《史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史记》。史记全书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大部分。

【解答】据材料“卷一五帝本纪第一"''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等信息判断,这本史书应是《史

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

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大部分,D符合题意;选项ABC都不是按照“本纪、书、表、世家、

列传五大部分”的体例,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汉时期的史学成

就。

7.(2023秋•宣汉县期末)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帝国

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的措施。这表现在()

A.北讨匈奴、开凿灵渠B.北击匈奴、统一思想

C.修筑长城、通使西域D.修筑驿道、收复河套

【分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知道“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指修筑长城,“导途

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指的是张骞通西域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解答】题干给出的是秦汉时期,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

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的措施。“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指修筑长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

通并举”指的是张骞通西域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提炼材料的内容与观点。

8.(2023秋•安乡县期末)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

的政策是()

A.统一货币B.休养生息C.严刑峻法D.大兴土木

【分析】本题考查西汉初年休养生息政策。知道统治阶级实行各种措施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解答】A.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的是汉武帝,排除A项。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灭亡的教训,

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注重农业生产发展,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故B正确。

C.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排除C项。

D.大兴土木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应用能力。掌握西汉建立的有关史实。

9.(2023秋•福州期末)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B.班超出使西域

C.西域都护的设置D.“丝绸之路”的开辟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汉通西域的知识点。

【解答】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地区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

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故选:C=

【点评】本题以汉通西域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域都护设立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10.(2023秋•东莞市期末)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定鼎帝王”(即开国皇帝之意)与

“中兴之君”两项头衔的是()

A.汉高祖B.汉景帝C.光武帝D.孝文帝

【分析】本题考查光武中兴,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他就是光武帝。光武帝刘秀多次下令

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

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故C符合题意;汉高祖是“定鼎帝王”,不是“中兴之君”,排除A;

汉景帝、孝文帝既不是“定鼎帝王”,也不是“中兴之君",排除B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光武中兴,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光武帝既是“定鼎帝王”,也

是“中兴之君”。

11.(2023秋•榆树市校级期末)东汉的都城为()

A.洛阳B.咸阳C.长安D.镐京

【分析】本题考查东汉的都城.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

【解答】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故选: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运用西汉和东汉的都城.

12.(2023秋•雁塔区校级期末)东汉刘秀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史称()

A.大一统B.文景之治C.光武中兴D.开元盛世

【分析】本题考查了光武中兴。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解答】刘秀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公元25

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

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刘秀建立东汉开创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13.(2023秋•清丰县校级期末)医圣祠,坐落在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城市、河南省南阳市城东温凉河

畔,它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被人们尊为中华“医圣”的墓祠纪念地。材料中

“医圣”的成就是()

A.四诊法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D.麻沸散

【分析】本题考查张仲景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医圣”。

【解答】据所学知,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

人尊称他为“医圣”。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张仲景的相关知识。

14.(2023秋•岳阳期末)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示“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

联想到答案应是()

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

C.八王之乱D.官渡之战

【分析】本题考查了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A.根据材料“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

年,陈胜、吴广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不能按期到达。

随后,陈胜、吴广率农民起义,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故A项正确;

B.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

C.西晋晋惠帝时发生八王之乱,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

D.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之间的战争,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以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

问题的能力。

15.(2023秋•榆树市校级期末)公元前209年,在大泽乡领导起义的是()

A.陈胜、吴广B.班超、甘英C,蒙恬、周公D.盘庚、伯益

【分析】本题考查了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秦朝的暴政,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大泽乡起

义后队伍发展很快,在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故A项正确;

B.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30多年,并派甘英出使大秦,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

C.周公是西周开国元勋,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D.商王盘庚时将商都迁到殷,使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伯益协助禹治水有功,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

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以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

问题的能力。

16.(2023秋•东明县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

革。监察制度在我国有深厚的历史背景,秦始皇为加强对百官的监察,设置了()

A.郡守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D项正确;郡

守是地方行政长官,排除A项;丞相负责行政,排除B项;太尉负责军事,排除C项。

故选:D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7.(2023秋•宣汉县期末)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国家法律、法令和法制的统一等,是中国古代监

察机构及监察官员的主要职责。下列秦汉时期的官职中具有监察功能的是()

①丞相

②刺史

③御史大夫

④太尉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分析】“监察制度”“监察功能”“秦汉时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御史大夫是秦朝设置,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司隶校尉

是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汉武帝创设了对地方监察的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

每部设刺史一人,据此分析可知②③均具有监察的功能,而太尉是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以上四种官职的设置及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