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东江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赣州市东江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赣州市东江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赣州市东江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赣州市东江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赣州市东江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24—26题。(9分)

书拿起一本书,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很够我们的赏鉴了。那眼睛看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他所以能幸免而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的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的思索、感叹,更不须提起它的内含的真或美了。还有那一个个正方的形状,美丽的单字,每个字的构成,都是一首诗;每个字的沿革,都是一部历史。飙是三条狗的风:在秋高草枯的旷野上,天上是一片青,地上是一片赭,猎犬风一般快的驰过,嗅着受伤之兽在草中滴下的血腥,顺了方向追去,听到枯草飒索的响,有如秋风卷过去一般。昏是婚的古字:在太阳下了山,对面不见人的时候,有一群人骑着马,擎着红光闪闪的火把,悄悄向一个人家走近。等着到了竹篱柴门之旁的时候,在狗吠声中,趁着门还未闭,一声喊齐拥而入,让新郎从打麦场上挟起惊呼的新娘打马而回。同的人则抵挡着新娘的父兄,作个不打不成交的亲家。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本旧书,则开章第一篇你便将看见许多朱色的印章,有的是雅号,有的是姓名。在这些姓名别号之中,你说不定可以发现古代的收藏家或是名倾一世的文人,那时候你便可以让幻想驰骋于这朱红的方场之中,构成许多缥缈的空中楼阁。还有那些朱圈,有的圈得豪放,有的圈得森严,你可以就它们的姿态,以及它们的位置,悬想出读这本书的人是一个少年,还是老人;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才子,还是老成持重的儒者。你也能借此揣摩出这主人公的命运:他的书何以流散到了人间?是子孙不肖,将他舍弃了?是遭兵逃难,被一班庸奴偷窃出了他的藏书楼?还是运气不好,家道中衰,自己将它售卖了,填偿债务,或是支持家庭?书的旧主人是这样。我呢?我这书的今主人呢?他当时对着雕花的端砚,拿起新发的朱笔,在清淡的炉香气息中,圈点这本他心爱的书,那时候,他是决想不到这本书的未命运,他自己的未命运,是个怎样结局的;正如这现在读着这本书的我,不能知道我未的命运将要如何一般。更进一层,让我们想象那作书人的命运:他的悲哀,他的失望,无一不自然的流露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让我们读的时候,时而跟着他啼,时而为他扼腕太息。要是,不幸上再加上不幸,遇到秦始皇或是董卓,将他一生心血呕成的文章,一把火烧为乌有;或是像《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一般命运,被浅见者标作禁书,那更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呵!只说书这件东西,它是再与世无争也没有的了,却要受这种厄运的摧残。至于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他们的遭忌更是不言可喻了。试想含意未伸的文人,他们在不得意时,有的采樵,有的放牛,无异于庸人,然而世俗越对他白眼,他却越有精神。他们有的把柴挑在背后,拿书在手里读;有的骑在牛背上,将书挂在牛角上读;有的在蚊声如雷的夏夜,囊了萤照着书读;有的在寒风冻指的冬夜,拿了书映着雪读。然而时光是不等人的,等到他们学问已成的时候,眼睛是早已花了,头发是早已白了,只是在他们的头额上新添加了一些深而长的皱纹。咳!不如趁着眼睛还清朗,鬓发尚未成霜,多读一读《人生》这本书罢!24.“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免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请阐释画线部分在文中的意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请概括指出作者在文中写到了哪几类人的命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内容是如何逐层深入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人,又少了一个聂华苓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砰的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15.下列对这篇小说的欣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刻画女人形象,多角度地运用了纵向对比,写出人物的人格由自尊到顽劣,行为由知羞到寡廉耻,心理由希望到麻木,外貌由富态到干瘪,令人憎恨,也唤起同情。B.对女人的性格扭曲的评价,作者的思想倾向是鲜明的,但未曾表明,只是在人物刻画和情节的发展中,让其自然流露出来。C.作者用夸张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生动地描绘了女人行乞时的嘴脸,活画出女人蜕变后的丑恶的灵魂。D.女人向太太行乞,却被太太以一角钱无情地赶走,足见世态炎凉,这正是作者所要批判的社会现实。E.作者对生活是忠实的,但不拘泥于生活的真实,经过艺术提炼、加工,使现实中女人行乞的故事更加典型,显示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批判力量。16.第一次向别人乞讨的女人,有两次流泪,这两次流泪的原因是否相同?请简析。17.第四段画线部分内容去掉可以吗?它在文章里的作用是什么?18.小说中描述的这个中年女子并没有去世,为什么作者却说“人,又少了一个”?参考答案:15.CD16.原因不同。第一次是为了她自己所遭遇的不幸,为了自己可怜的孩子,更为自己不得已出来乞讨而承受心灵上的苦痛而流泪;第二次则是为自己能遇到一个好心人而流出的感激之泪。

17.不可以。作者借身份证上的照片,向读者介绍这个女人以前的形象,这是一个幸福、美满、自得的知识女性,而眼前她却因不幸走上了乞食生活,三年后更是成了职业乞丐,通过前后对比就把一个知识女性在困境中性格的扭曲强烈凸显出来,达到令人难以置信且又欲哭无泪的地步。这样对比处理,增强了对社会的批判力度,更引人深思。

18.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的形式同时得以存在的。小说中描述的这个中年女子躯壳虽然还存在,但作为人所具有的人格尊严已经不复存在了,作者以“人,又少了一个”为题,正是揭示了恶劣的社会环境、不幸的遭遇等对人性的扼杀和吞噬这一主题。17.试题分析: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推进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分析原因。点睛:关于语段是否删除的题目,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从语段的内容、对情节的完整性、人物塑造的丰满性和主旨的表达以及文章结构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不删除,就从以上角度分析这个语段的作用,如果删除,就从其它的语段分析这些作用,还要考虑结尾的含蓄性和直白性。18.试题分析:注意从矛盾的表述中找到不矛盾的地方,没有少是因为小说中描述的这个中年女子躯壳虽然还存在,少了一个是因为:作为人所具有的人格尊严已经不复存在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3分)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的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17.理解文中加点词“它的意图”的含义。(2分)

1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包含了几层意思?(4分)

19.理解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20.结合文章,从选文最后一段中任选两种景物,用“即使------也------“的句式写两个句子表达你对生命的感悟。(4分)

参考答案:17.它给我了生命的暗示18(1)地坛历史悠久。(2)地坛曾经辉煌。(3)地坛如今十分破旧。(4)地坛至今依然充满生机活力。(5)地坛与我的遭遇相似,与我心心相惜。(写对两个得1分,三个得2分,)19.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蝉壳人格化。生动传神地展现出蝉在忍受了脱壳的无比痛苦后,涅般重生,留下空屋,飞翔而去的画面。启示作者应该勇敢的把痛苦留下,让生命起飞。(手法1分,效果2分)20.例:即使是落日,我们也要把余辉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即使是天地落寞,我们也要纵情歌唱,去演绎生命的豪情。即使是落叶飘零,我们也要落叶归根,化作春泥去护花。(每句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屈原列传《史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娴:擅长。B.屈平不与

与:给。C.王怒而疏屈平

疏:疏远。D.明道德之广崇

明:光明。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B.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C.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D.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当时朝廷内部邪恶不正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苦闷,作了《离骚》。B.屈原在楚怀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道近古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讽刺楚国当世没有贤君。C.屈原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这些都表现在他的《离骚》当中,文如其人,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基础。D.屈平正道直行,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君王,却遭到小人离间,处境艰难,怨恨遂生,这是他写作《离骚》的内在原因。10.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参考答案:7.D

8.C

9.B

10.(1)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2)他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怎么能没有怨恨呢!屈原创作《离骚》正是由这种怨恨所引起的。【7题详解】本题是考查文言实词的使用,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本题D项,“明道德之广崇”中“明:光明”,解释错误。结合上下文,“明”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阐明。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故”,解释为“因此”,表结论,“故劳苦倦极”前应停顿,排除B、D;“未尝不呼天也”与“未尝不呼父母也”句式结构一致,在“未尝”前都应该停顿;“正道直行”与“竭忠尽智”短语类型一致,中间也应该停顿。故本题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本题B项,“屈原在楚怀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表述有误,根据原文“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可知,他是在《离骚》之中称赞这些君王。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①为,起草;令,法令;莫,没有人;伐,夸耀。②而,表转折;见,表被动;盖,表原因;信而见疑(被动句);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判断句)【点睛】做文言文翻译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参考译文:屈原名平,与楚国国君同姓。他担任过楚怀王的左徒,见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白国家治乱的道理,熟习应对辞令。在朝廷内与国王商量国家大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同,想争夺国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干。怀王让屈原起草国家的重要法令,这个法令还未定稿时,被上官大夫看见了,他想夺走,屈原不给,他就在怀玉面前讲屈原的坏话:“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起草这种法令’。”怀王听了很恼怒,从此疏远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不能明辨是非,被谗言媚语蒙蔽了眼睛,以致让邪恶的人陷害公正的人,使端方正直的君子被朝廷不容。所以屈原忧愁郁闷,写下了长诗《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患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在困苦穷尽时就会追念本原,所以到了极度劳苦困倦的时候,没有不喊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呼父母的。屈原正道直行,用自己全部的忠诚和智慧,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挑拨离间,可以说是处在了困难穷尽的境地。他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怎么能没有怨恨呢!屈原创作《离骚》正是由这种怨恨所引起的。《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没有宣扬淫乱,《小雅》虽然多写讽刺怨恨,但没有宣扬叛乱,《离骚》可以说兼有两者的特点。(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道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虽是近事,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推究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19分)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荒,垦莱田八百余顷。置屋千二百余间,分处贫民。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开河渠百九十八道。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汝宁知府丘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徙之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卑且圮(坍塌)。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县南荒地多茂草,根深难垦。令民投牒(诉讼)者,必入草十斤。未几,草尽,得沃田数百顷,悉以畀(给)民。有大泽,积水,占膏腴地二十余里。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民大获利。越五年,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日:“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稍迁刑部主事。嘉兴人袁黄妄批削《四书》、《书经集注》,名曰《删正》,刊行于时。幼学驳正其书,抗疏论列。疏虽留中,镂版书毁。以员外郎巡京辅,出疑者三百余人。进郎中。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横行郡中。幼学执敏置诸狱。敏赂宦人嘱巡抚檄取亲讯。幼学固不予,立杖杀之。他奸豪复论杀数十辈。独杨升畏祸敛迹,置之。已而,念己去,升必复肆,遂捕置之死,一郡大治。淫雨连月,禾尽死。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闻。诏加按察副使,仍视郡事。久之,以副使督九江兵备。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年卒,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一》,有删改)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县故土城,卑且圮

卑:位置低下,低矮B.给饥民粟,俾修筑

俾:使C.迁湖州知府,甫至

甫:开始D.御史以闻

闻:使上级听见,报告上级1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陈幼学“政务惠民”的一组是(3分)①垦莱田八百余顷

②栽桑榆诸树三万八千余株

③幼学驳正其书,抗疏论列④以员外郎巡京辅

⑤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⑥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③④⑥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幼学任确山知县时,一方面致力于施惠于民,一方面敢于触犯权贵,严明法纪,汝宁知府担心他惹上祸端,请求上司将幼学调到中牟。B.陈幼学在中牟任职时,组织百姓捕蝗抗灾,修复城墙,开垦荒地,开凿沟渠,治理水患,由于措施得力,政绩卓越。C.陈幼学任湖州知府时,严格执法,为民除害;发生洪涝灾害时,他全力抗灾,虽然荒废政务,但被救活的饥民有三十四万多人。D.陈幼学七十岁时,去职还乡,供养老母,母亲去世后朝廷曾两次征召,他都没有赴任,去世后中牟、湖州都为他立祠祭祀。参考答案:11.B(甫:刚刚)12.A

(①②是正面表现,⑤是侧面表现;③是坚守文化道统,④叙其政务,⑥是不赴任)13.C(“大举荒政”是大力推行治理灾荒的措施。)6.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小题。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7.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其皆出于此乎。其:那些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耻:耻辱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借助D.而绝江河。绝:断绝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B.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提到了“君子”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流露出士大夫之族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的不足。9.翻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参考答案:7.C

8.D

9.不知道文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呀.【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A项,“其”,恐怕,大概。表示推测、估计。B项,“耻”,意动,以……为耻。D项,“绝”,横渡。故选C。【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项,“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错误。结合四个例子内容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经历没有体现出积累的重要性。故选D。【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或”,代词,有的人;“不”,通“否”,用在句中表否定;“焉”,语气助词,不译;“小学”,小的事情要学习(古今异义词);“而”,连词,表转折;“遗”,丢弃、舍弃;“其”,代词,他们;“明”,明智。【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参考译文: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专家指出,看脸的时代也要靠实力说话。①____________。体育明星之所以成为明星,一定是以超高的竞技水平为基础的。贝克汉姆如果空有颜值,不可能成为“万人迷”;C罗也绝非仅靠肌肉就征服了球迷。换句话说,竞技场不同于娱乐圈,②____________。比如,里约的游泳赛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大度霸气、勇夺1金1银的孙杨和用尽“洪荒之力”夺得100米仰泳铜牌的傅园慧。相反,“国民偶像”宁泽涛③_______________。由于参加的四个游泳项目中,两个个人项目无缘决赛,两个接力项目因犯规被取消成绩,他也就少了很多露脸的机会,而且其原来光鲜的形象也黯淡了许多。参考答案:①体育明星也不例外②没有哪一个运动员仅靠颜值就能立足于竞技场的③纵然颜值爆表,但因奥运成绩不佳而难免遭受冷遇。试题分析: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应根据上下文逻辑来填写。联系上下文,第一空应为过渡句,前面是观点句,后面是举例论证,且举出的是体育界的事例,故前面的语句应是说体育明星也不例外;第二空之前有提示语“换句话说”,联系本段话的观点与前面的事例,可以得出结论“没有哪一个运动员仅靠颜值就能立足于竞技场的”;第三空联系下文以及平时对宁泽涛的了解,可概括出其在“颜值”与“成绩”或“实力”两者间的状况。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_______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②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代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_______。③制定本法第四章法律责任的指导思想是:对_______本法规定者应该由有关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A.曲解

甄别

违反B.曲解

鉴别

违犯C.误解

鉴别

违犯D.误解

甄别

违反参考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对象等。①误解:错误的理解;曲解:不顾客观事实或歪曲原意。此处的语境为是对科学的错误的理解,没有“歪曲”科学的意思,所以应该用词语“误解”。②甄别:审查辨别(优劣、真伪);鉴别:辨别真伪好坏。“甄别”通过考核来辨别真伪,是非常认真细致的辨别,此处的语境为通过大量出土的先秦时代的典籍来认真细致的辨别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所以应该用“甄别”。③违反:指不符合法则、规程等;违犯:指违背和触犯国法等。“违反”含“不遵守和不符合”之义。“违犯”含的是“违背和触犯”之义,情节较为严重。此处的语境是“由有关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既然是“改正”,情节就应该不严重,所以就应该用词语“违反”。故选D。【点睛】近义词辨析,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9.参看《巴金在沉思》这幅照片,结合课文《小狗包弟》及你对巴金的了解,通过想象描写他沉思的神态和内容。要求:(1)抓住细节,侧重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和疑问句式。(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形象生动。(4)不少于200字。参考答案:略

略1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

于是我又抬起头,从容地张望这拔地而起的山丘,有的像折成好几叠的屏风站立着,有的像紧紧收敛着翅膀引吭报晓的雄鸡突兀着,①有的昂扬着像即将启航的船舶,②有的蹲踞着像高昂着头颅呼啸的猛虎,百态千姿,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1)给加点字注音:引吭(

)报晓

(1分)(2)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各分句格式协调一致。(2分)①

参考答案:(1)hang(2)①“有的像即将启航的船舶昂扬着”②“有的像高昂着头颅呼啸的猛虎蹲踞着”。六、写作(60分,共1题)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人生是条航船让风留给帆方向留给舵船长站的位置留给我在生活的海洋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航船的船长,引领自己的人生航船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你,准备好了吗?请围绕“做自己的船长”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例文】做自己的船长人生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或随波逐流,或长风破浪。我愿意做自己的船长,长风破浪。我是自己船长。战争的硝烟使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氛,耳边传来的号角声、马蹄声、哀嚎声使我心如撕裂。我伫立在城墙之上,望着我的越地,可是已物是人非。随着一声胜利的号角,我的越地也随之消亡。我成了俘虏,我的命运犹如扁舟在海上摇荡。不,我不能像这样,我的命运要由自己主宰,我要夺回我所失去的一切。于是,我甘愿非自种则不食,非妻织所不穿。于是,我甘愿为吴王鞍前马后卒,尝其粪便以信之,于是,我甘愿卧薪尝胆,礼贤下士。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成功了。犹如船在海中平息了风浪,我做了自己的船长,使我重得江山,使我得到臣民爱戴。我是自己的船长。我走了,带着我的理想走了,我不愿和你们同流合污,而你们又何暂懂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呢?我走了,潇洒地走了,我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我愿意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我的真实生活,我因满足而开心。每值秋季,簇簇香菊幽幽的在院中绽放,夜晚依菊而眠。闲暇时,便以香菊沏茶,远眺那南山美景,尽收眼底。到夜幕降临之时,“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样的生活岂不美哉,岂不妙奇?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无悔的选择。倘若和你们汲汲名利,哪里能领略这样的美景呢?在人生的航船中,我可以高喊:“我就是自己的船长!”我是自己的船长,面对国人的麻木,统治者的腐败,外敌的欺辱,我用笔写下“做自己的船长”。我要用笔唤醒国人沉睡的感情,我要用笔怒斥统治者的会用,我要用笔刺穿外敌的心脏。我就是这样,无论面对怎样的打击,我会一直笔缒不息。从《狂人日记》到《孔乙己》再到《阿Q正传》,每一篇,每一笔都是用自己满腔的愤怒和革命的激情汇集而成的,我要把墨点洒向他们,要让他们看清自己的心。在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我告诫自己:“要做自己的船长!”飘摇中,做自己的船长,才能不随波逐流,才能不被海水吞噬,才能乘长风破大浪。【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的写作能力。话题作文必须与话题相关,一般情况下,话题作文不限定作文的主旨。自由性是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考生在题目、选材、文体、想象空间上有极大的自由性和自主性。“话题”是作文的核心,写作时紧扣话题,首先要围绕话题组材、选材,扣住话题的实质。紧扣话题应始于审题,更要贯穿于作文的全过程。【审题】本题是有材料的话题作文,材料是一首小诗。做自己人生的船长,意味着做自己命运的主宰。它“包含一种责任,一种对自己对生活用于承担的责任。“做自己人生的船长”的立意,可以写出自己的自信,写出自己的努力奋斗的意志和豪情,以及对未来的畅想和憧憬,像一个勇敢的人勇于接受每一次暴风雨的来临。每一个人都应该问一下自己:我时刻准备着,把自己的人生之船开向成功的彼岸。屈原、司马迁、贝多芬对自己人生的坚持,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后世人对他们的尊敬。现代的青年人更应有一种意识到自我的坚定和执著。贴近现实的分析和思考应该更有实际意义一些。对象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辉煌或是沮丧,都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参考立意:1、自己的人生,自己主宰;2、人生的方向,掌握在自己手里;3、人生的目标,由自己确定;4、一个人要有搏击风浪,勇往直前的勇气和信心。参考素材:事例1、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德国波兰父亲是该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喜怒无常、嗜酒如命;母亲是一个厨师,心地善良、性情温柔。艰辛的生活剝夺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他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他不惜打骂,迫使贝多芬从4岁起就整天没完没了的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8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成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拜师手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1787年到维也纳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1800年,在他首次获得胜利后,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面前展开。可是三四年来,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着他,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变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了。因而人们可以在他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慢板乐章中理解到这种令人心碎的痛苦。事例2、海伦凯勒是美国残障教育家。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一塔斯喀姆比亚。她在19个月的时候被猩红热夺去了视力和听力。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_在导师安妮沙利文的努力下,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并从中得到许多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