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学系《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代码:ZX1014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学分:2学时:36(理论学时:36;实验实践学时:0)面向对象:经济管理类专业先修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环境科学与经济学科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是以资源经济学为其分支学科的广义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的边缘经济科学。课程教学旨在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培养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具有现代可持续发展经济观,富有整体性、创造性思维的智能型经济学复合型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以下知识与技能:1.掌握资源的概念和分类,了解各类资源的特点及其与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关系,并把握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掌握资源稀缺的涵义和度量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把握缓解资源稀缺的途径。

2.掌握成本的概念及类型、贴现率与资源配置的关系、利润最大化与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及其实现条件、垄断与资源配置、外部性、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其纠正、环境变化对福利影响的衡量等问题。

3.把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基本掌握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并了解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经济学涵义。

掌握环境问题形成的经济原因,了解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经济评价方法,并把握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4.了解费用效益分析的产生与发展,并把握其基本步骤和做法。

掌握环境资源价值的不同评估方法及其选择。三、课程考核要求1.考试目的与要求:考察学生对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课程知识理论体系的了解情况;重点考核学生运用基本经济理论来分析与解决资源环境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校效果。2.考核形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另一部分是期末卷面考试,采取闭卷形式。3.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进行核算,其中过程考核占30%,期末卷面考试占70%。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章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一导论2课时二微观经济学基础2课时三外部性理论2课时四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稀缺性3课时五环境资源优化配置3课时六环境产权理论3课时七物质平衡理论2课时八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课时九环境经济评价概述2课时十环境价值评估方法3课时十一环境影响经济评价3课时十二环境经济政策2课时十三排污收费3课时十四排污权交易2课时十五环境财政2课时合计36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研究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配置的科学。(二)资源经济学主要研究问题1、资源在目前和将来的配置问题2、资源的利用效率问题3、资源利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4、政策、法规对资源配置的影响问题5、可持续发展问题(三)环境经济学主要研究问题1、污染控制经济学2、环境评价3、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4、国际环境问题:贸易与环境、全球气候变化(四)将资源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并列处理是国外对该学科的通用处理方式1、资源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紧密相连,相互补充。2、资源经济学侧重于实物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研究,环境经济学侧重于环境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研究3、资源经济学侧重于开采性资源的研究,环境经济学侧重于非开采性资源的研究。二、贯穿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科的三个主题(一)效率如何避免自然资源和环境利用及配置上的无效率(二)最优一种资源配置如果没有效率就不能最优,但是即使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也不一定令全社会最满意。(三)可持续性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基本特征(一)产权、效率与政府干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有效配置。明晰的产权是必要条件之一。因为许多资源的产权不存在或不明晰,所以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在此情况下,政府有必要为增进效率而采取干预政策。(二)经济决策的时间尺度效率和最优具有短期和长期,动态和静态两个尺度(三)可替代性和不可逆性可替代性:资源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由其他投入代替不可逆性:资源消耗不可再生第二节资源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时代背景西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诞生中国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起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主要成就与贡献第三节资源与环境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古典经济学对自然资源经济学的贡献亚当思密托马斯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约翰斯库尔特穆勒新古典经济学:边际理论和价值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认为,价值决定于劳动,劳动直接或间接体现在产出中。新古典认为,价值决定于交换,反映了产品的偏好和成本。在方法论上,采用了边际分析技术,在给定生产函数的情况下,根据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给予了早期的报酬递减概念一个正式基础。杰文斯和门格尔根据效用和需求理论形成消费者偏好理论瓦尔拉斯提出了新古典的一般均衡理论,给我们在本课程中广泛使用的效率和最优概念提供了一个严密的理论基础。艾尔弗莱德马歇尔价格决定机制,阐述了供给和需求的局部均衡第四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动向焦点热点问题研究政策应用研究定量化发展趋势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未来的研究重点全球环境治理与环境经体的可持续发展环境资源的价值评估与绿色核算体系的构建废物贸易与国际贸易制度的创建公平、清洁、低碳等世界新环境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第二章微观经济学基础第一节竞争市场与效率市场市场结构帕累托最优效率第二节需求、供给和均衡一、需求二、供给三、均衡第三节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第四节个别需求和总需求个别需求总需求。第五节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第六节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市场失灵政策失效第三章外部性理论第一节外部性的定义外部性正外部性负外部性。第二节外部性的类型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可转移外部性和不可转移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第三节外部性理论的应用外部性对价格和资源配置的影响二、外部性的帕累托最优定价三、外部性的受害者四、外部性和产权五、科斯条件下的庇古税第四章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稀缺性第一节稀缺性稀缺的相对性二、稀缺的差异性三、稀缺的绝对性四、稀缺的瞬变性第二节环境资源稀缺性传统经济学对环境资源稀缺性的认识二、环境资源稀缺概念的扩展第三节环境资源稀缺性的凸显一、环境资源稀缺性的凸显的成因及表现二、人类社会高度关注环境资源稀缺性问题第五章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经济效率的实现高效率的生产过程二、高效率的消费过程三、效应边界线四、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五、最大社会福利。第二节帕累托最优的政策意义第三节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目标的选择一、传统福利经济学在衡量环境资源配置效率时的缺陷二、后福利经济学的福利标准与环境资源配置效率三、在可持续发展思路下对效率、帕累托最优的重新理解第六章环境产权理论第一节产权理论一、产权的定义二、科斯定理第二节外部性问题与环境资源产权界定一、外部性理论与产权二、环境产权三、外部性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四、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两类环境经济手段。第三节产权与环境资源合理定价一、产权理论是对传统价格理论的完善二、环境产权与环境资源合理定价第七章物质平衡理论第一节物质平衡的概念模型第二节物质平衡与一般均衡模型第三节环境管理模型第八章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一节自然资源分类一、可耗竭资源二、可更新资源。第二节自然资源的存量和流量一、存量和流量的概念二、对资源存量的分析第三节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耗竭资源的最优耗竭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四节舒适性资源及其合理利用一、舒适性资源的概念和分类二、舒适性资源的特点三、舒适性资源经济利用的特点四、舒适性资源的过度利用五、舒适性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第九章环境经济评价概述第一节环境资源的价值与价值计量一、环境资源价值的构成二、环境资源价值的计量第二节决策需求与环境经济评价环境经济评价与公共决策需求二、环境经济评价的目的。第三节环境经济评价的类型事前分析与事后评价二、变量评价与存量评价。第四节环境经济评价的应用费用效益分析二、环境经济核算。第五节如何利用环境经济评价的结果一、环境价值只是决策参考要素之一二、环境价值评估的不完备性三、将环境经济评价的结果引入经济运行体系四、审慎利用不同评价方法提供的结果。第十章环境价值评估方法第一节引言第二节价值评估方法的框架第三节直接市场评价法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二、直接市场评价法的具体方法三、直接市场评价法的适用范围与条件四、直接市场评价法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五、对直接市场评价法的总体评价及其在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第四节揭示偏好价值评估法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二、具体方法。第五节陈述偏好法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二、价值评估技术三、需要注意的问题四、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的局限性五、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的准确性六、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的总体评价七、在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第六节评价方法的选择一、方法选择的规律二、方法选择的依据第十一章环境影响经济评价建立环境因子名录
建立影响名录
影响的选择分析第四节影响的量化第五节影响的货币化第六节估算因素分析第七节把评估结果纳入项目经济分析一、计算各时间段的成本流和效益流二、运用规范的投资标准来比较成本和效益三、对关键项目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四、将非货币化的环境成本和效益纳入经济分析第十二章环境经济政策
有效率的污染水平污染者付费原则
环境经济政策的一般形式第四节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功能第五节环境经济政策的类型第六节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条件与影响因素一、实施条件二、影响因素。第七节中国的环境经济政策一、基本内容二、正在执行的环境经济政策三、实行环境经济政策的必然性第十三章排污收费第一节庇古税-排污费一、最优庇古税二、最优庇古税的数学推导第二节排污费与污染治理成本一、最优排污费率的确定二、最优排污费的数学推导。第三节不完全竞争与排污收费一、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排污收费效率二、不完全竞争下的次优收费标准。第四节排污收费的经济效益降低达标费用二、降低监督实行环境标准的三、有利于污染控制技术的革新四、有利于筹集环保资金。第五节排污收费的问题一、信息失真对排污收费的影响二、排污收费的公平性第六节OECD成员国的环境税第七节中国的排污收费制度一、中国排污收费制度创立与发展二、中国排污收费制度的改革进展三、遗留问题与未来方向第十四章排污权交易第一节排污权交易的主要思想排污权交易的微观效应排污权交易的宏观效应排污权交易的主要特点一、成本最小化二、有利于宏观调控三、给非排污者表达意见的机会四、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五、提高了企业投资污染控制设备的积极性六、更具有市场灵活性。第五节实行排污权交易的条件一、合理分配排污权二、完善的市场条件三、政府部门的有效管理第六节美国的排污权交易一、美国排污权交易实践回顾二、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的提出三、政策体系第七节中国的排污权交易一、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二、总量控制的监督管理三、排污许可证制度四、排污权交易的实践第十五章环境财政第一节环境财政与公共财政一、环境财政概述二、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三、中国公共财政的发展进程四、环境财政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节环境税环境税的定义二、环境税的理论渊源三、环境税与税制最优化四、环境税的倍加红利效应五、环境税与其他环境保护手段的比较分析六、国际经验第三节环境财政支出一、环境财政支出的定义及内容二、中国环境财政支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三、政府财政支出优先次序及支出效率评估四、环境财政支出效率评估五、教材和参考书目1.马中主编《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2.EnvironmentalandNaturalResourcesEconomics,byTo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