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年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年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年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年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

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

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封建王朝的终结、与传统文化的决裂到大众传媒的兴盛、白话文学的登场,从

底层的觉醒与反抗精神、“阶级”概念的引入到无产阶级大众进入历史舞台,文化天

平持续地向“俗”倾斜。在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大众占有重要地位。毛泽东的《在延

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力图集中解决的问题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

众的问题”。这必然涉及雅俗之辩的衡量。历史证明,一个阶级崛起之后,或迟或早

必然将本阶级的意志投射于文化领域,继而转换为种种审美趣味。这个历史阶段的雅

俗之辩显现出工农兵对于文化领导权的逐渐掌控。当然,“阶级”是一个社会学概念,

其划分及兴衰、交替通常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程度;雅俗之辩显现于文学或者艺术的

各个门类内部,诸如文类、文体、语言风格、表演场所、流传范围,等等。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曾经对托洛茨基的观点表示异议。托洛

茨基认为,无产阶级不可能造就自己的文化。在托洛茨基看来,无产阶级的主要精力

是与资产阶级进行政治搏斗;革命成功地取得政权之后,“无产阶级将自己的专政设

想为一个短暂的过渡时代”,一个完美的无阶级社会即将随之到来。短短的几十年时

间,无产阶级甚至来不及创造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

托洛茨基对于“过渡时代”的历史长度存在重大误判;同时,他尚未对新兴阶级

“文化学徒期”内部继承与超越的复杂机制进一步分析一一雅俗之辩显示,新兴阶级

1

的“俗”并未完全拒绝依附于传统名义的“雅”,而是包含了吸收、借鉴与扬弃。马

克思曾经赞叹古希腊的艺术和史诗“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雅”所代表的那一部分传统文化既不可能完整地复制、沿袭,也不可能因为暴风骤

雨式的阶级革命而销声匿迹。哪些内容遭到历史栅栏的阻拦,哪些内容渗透到新兴阶

级的文化,以压缩的形式或者开放的姿态存在,多方面因素的博弈将会形成各种变数。

(摘编自南帆《论雅俗之辩》)

材料二

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

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

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然而又出现了“雅俗

共赏”这一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

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吧。这个成语不知道起于什么时

代,从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

者更后吧。

宋朝的笔记最发达,当时盛行,流传下来的也很多。目录家将这种笔记归在“小

说”项下,近代书店汇印这些笔记,更直题为“笔记小说”;中国古代所谓“小说”,

原是指记述杂事的趣味作品而言的。陈寅恪先生指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韩愈的《毛颖

传》,是仿“传奇”而作。韩愈门下的“好难”“好易”两派,似乎原来也都是在试

验如何口语化。可是“好难”的一派过分强调了自己,过分想出奇制胜,不管一般人

能够了解欣赏与否,终于被人看作“诡”和“怪”而失败,于是宋朝的欧阳修继承了

“好易”的一派的努力而奠定了古文的基础。一一以上说的种种,都是安史之乱后几

百年间自然的趋势,就是那雅俗共赏的趋势。

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

好处就在“作诗如说话”,一语破的指出了这条路。梅圣俞、苏东坡都是好手,而苏

东坡更胜。据记载,梅和苏都说过“以俗为雅”这句话,可是不大靠得住;黄山谷却

在《再次韵》一诗的“引”里郑重地提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说是“举一纲而

张万目”。他将“以俗为雅”放在第一,因为这实在可以说是宋诗的一般作风,也正

是“雅俗共赏”的路。

“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

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到

2

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他们在学习,在享受,也在

蜕变,这样渐渐适应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

下去。前面说过的文体和诗风的种种改变,就是新旧双方调整的过程,结果迁就的渐

渐不觉其为迁就,学习的也渐渐习惯成了自然,传统的确稍稍变了质,但是还是文言

或雅言为主,就算跟民众近了一些,近得也不太多。

19世纪20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我们的知

识阶级。这知识阶级跟从前的读书人不大一样,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他们

渐渐跟统治者拆伙而走向民间。于是乎有了白话正宗的新文学,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

了正经的地位。还有种种欧化的新艺术。这种文学和艺术却并不能让小市民来“共赏”,

不用说农工大众。于是乎有人指出这是新绅士也就是新雅人的欧化,不管一般人能够

了解欣赏与否。他们提倡“大众语”运动。但是时机还没有成熟,结果不显著。抗战

以来又有“通俗化”运动,这个运动并已经在开始转向大众化。“通俗化”还分雅俗,

还是“雅俗共赏”的路,大众化却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

局面。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吧。

(摘编自朱自清《论雅俗共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产阶级崛起后进入历史舞台,其阶级意志将反映到文化领域并转换为相应的

审美趣味。

B.托洛茨基认为无产阶级不可能有自己的文化,原因是无产阶级没有这方面的精

力与时间。

C.成语“雅俗共赏”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它可能反映了当时俗人在鉴赏作品时

的一种趋向。

D.朱自清认为“雅俗共赏”中的“雅俗”有主有次,虽然“雅”“俗”双方都在

调整,在互相靠拢。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则材料都辩证地阐述了“雅”“俗”的相互关系,但它们的侧重点明显不同。

B.新兴阶级在“文化学徒期”必须厘清继承与超越的机制,否则可能犯托洛茨基

式错误。

C.古文运动中“好难”“好易”派文学改革目的不同,“好难”派因剑走偏锋而

失败。

3

D.新时代的知识阶级构成更为复杂,促使新文学的风格不断发生变化,推陈出新。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B.《孟子•梁惠王下》中说:“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C.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D.欧阳修认为自己作词是“写以新声之调,敢陈薄伎,聊佐清欢”。

4.结合材料一,按顺序梳理无产阶级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的过程。(4分)

5.文学中的雅、俗是相对而言的。请结合材料从辩证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北中国

萧红

一早晨起来就落着清雪。在一个灰色的大门洞里,有两个戴着大皮帽子的人,在

那里响着大锯。

“扔,扔,扔,扔……”好像唱着歌似的。

城门外不远的地方就有一段树林,沿大道的两旁长着。说是养了一百来年的大树,

从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将来还要传给第二代、第三代儿孙,最好是永远留传下去,

好来证明这门第的久远和光荣。

可是,今年却是这树林的主人自己发的号令,用大锯锯着。

树上的喜鹊窝,新的旧的有许多。树一被伐倒,喜鹊窝也跟着覆到地上,有的跌

破了,有的则整个滚下来,滚到雪地里去就坐在那亮晶晶的雪上。

一百多棵榆树,现在没几棵了。

上房的门喀喀地响着就开了,老管事的手里拿着一个信封,从台阶上下来,怀怀

疑疑,把嘴唇咬着。那两个拉锯的,一看这情景就知道大先生又在里边闹了。

老管事的走进大门洞,把信封拿给他们两个细看。他们都不识字,老管事的也不

识字。不过他闭着眼睛也可以背得出来,这样的信,他的主人从生了病的那天就写,

一天或是两封三封,或是三封五封。已经写了三个月了。

老管事的把信封头朝下、脚朝上地倒念着:

4

中华抗日英雄

耿振华吾儿收

父字

全念对了,中间写在红绶上的那一行,他只念了“耿振华收”。一个拉锯的,连

忙补添着说:“耿振华吾儿收。”

清雪还照旧下着,两个拉锯的,又在那里涮喇地工作起来。这样好的木头哪里去

找去!现在锯了,毁了,劈了烧火了。好像他们自己的命运一样,看了未免有几分悲

取_O

“百多棵树,耿大先生想儿子想疯了。”

大少爷一走,开初耿大先生不表示什么意见。他想过了一些时候,就会回来的。

自己年轻时,也是那样。孙中山先生革命的时候,还偷偷地加入了革命党呢。只希望

他在外边碰了钉子就回来了。

儿子的母亲,一哭哭了三四天,说儿子走的三四天前,她就看出孩子有点不对。

眼泡是红的,一定是不忍心走,哭过了的,还有他问过母亲一句话,他说:

“妈,弟弟他们每天应该给两个钟头念中国书。尽念日本书,将来连中国字都不

认识了,等哪天咱们把日本人打跑了,还满口日本话,那该多么耻辱。”

妈就说:“什么时候会打跑日本?”

儿子说:“我就要去打日本去了……”

这不明明跟母亲露一个话风吗?可惜当时她不明白,现在她越想越后悔。

儿子一去就是三年,只是到了上海时,有过两封信。以后就音信皆无了。传说就

在上海的抗日部队里,当了兵。后来,又说他早就不在上海了,在陕西八路军里边工

作。

母亲在这三年中,会说东忘西的,无所因由似的说哭就哭。

可是耿大先生则不然,关于儿子,他一字不提。只是夜里不睡觉,静静地坐着,

往往一坐坐个通宵。

他夜里坐了三年,竟把头发坐白了。

大少爷一走,全家都散心了。院墙倒了,用一排麦秆附上;房子漏了雨,拿一块

砖头压上。一切的光辉生气随着大少爷的出走失去了。

现在耿大先生早已经病了,有的时候清醒,有的时候则昏昏沉沉地睡着。

5

今年阴历十二月里,他听到儿子大概是死了的消息。这消息是儿子从前的一个同

学那里传出来的。

耿大先生拿起这些日子所有的报纸,看了半夜。直到鸡叫天明,他枕着那些报纸,

忽然做了一梦。在梦中,他的儿子并没有死,而是做了抗日英雄,带着千军万马,从

中国杀向“满洲国”来了。

耿大先生一梦醒来,从此就病了。

清醒的时候,他就指挥着伐树。

“伐呀,不伐白不伐。”

把树木都锯成短段。

“烧啊!不烧白不烧,留着也是小日本的。”

等他昏迷的时候,他就要笔要墨写信。

只要客人来了,他就说:“你等一等,给我带一封信去。”

家里的人,觉得这是一种可怕的情形。若是来了日本客人,他也把那抗日英雄的

信托日本人带去,可就糟了。

所以自从他一发了病,也就被幽禁起来,把他放在花园角上那凉亭子里去了。那

花园里素常没有人来,一到了冬天,满园子都是白雪。凉亭里边生了一个炭火盆,他

寂寞的时候,就往炭火盆上加炭。

有一天,厨子给耿大先生送饭的时候,一开门,满屋子的蓝烟。往地上一看,耿

大先生就在火盆旁边卧着,一只手按着自己的胸口,好像是在睡觉,又好像还有许多

话没有说出来似的。

耿大先生死了。

1941年3月26日

(有删改)

文本二

好的作家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会采用很多策略加强时空叙事的张力和粘合力,

使叙事中的时间进程和空间拓展趋于复杂化,丰富文本的审美意蕴,萧红的小说擅于

在单一故事情节发展中蕴含隐性情节,把时代风云变化的隐性情节隐藏在具体平实的

小人物日常生活遭遇的表层情节发展中,让表层情节和隐性情节相互渗透,一方面可

以更完整地理解表层情节进程中不能得到很好解释的某些因素,另一方面也丰富和拓

6

宽了小说风云变化的时代背景,这样处理不仅能够揭示时代特征,还能巧妙地展现人

物的心路历程和作家的主观意图。

(摘编自楚金波《论萧红短篇小说的时空叙事策略》)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耿少爷走后音信渺茫,连死讯都只是传言,写出了动荡时局中投身抗战

的东北青年辗转不定的处境。

B.耿大先生年轻时也参加过革命党,小说以此将两代人的青春关联起来,展现了

不同时期青年同样的担当精神。

C.小说写耿少爷离家之后家中环境日益破败、人心散了,预示着家庭最终败落的

命运和耿大先生的悲剧结局。

D.从“一字不提”,希望他“碰了钉子”,到称儿子为“抗日英雄”,这体现了

耿大先生对儿子前后矛盾的态度。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一段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侵略者占领之下的小城单调压抑的日常生活

图景,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B.耿大先生梦见儿子率军归来收复家园的景象,与梦醒后儿子已不在的现实形成

强烈反差,强化了故事的悲怆色彩。

C.小说结尾耿大先生被幽禁园中,孤愤难言,他的死是时代的悲剧,也与周围的

人求全自保、冷漠疏离有关。

D.小说从当前耿大先生的病写起,以耿家为中心,将家国浮沉、两代人的故事凝

聚一处,体现了构思的匠心。

8.小说中“树”多次出现,在不同层面有不同的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4

分)

9.请从表层情节和隐性情节相互渗透的角度,对画线处耿振华母子的对话进行评

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7

今有千里之马于此,非得良工,犹若弗取。良工之与马也,相得则然后成。譬之

若袍之与鼓。夫士亦有千里,高节死义,此士之千里也。能使士待千里者,其惟贤者

也。

静郭君©善剂貌辨。剂貌辨之为人也多詈,门人弗说。孟尝君窃以谏静郭君,静

郭君大怒曰:“苟可以谦剂貌辨者,吾无辞为也。”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朝暮

进食。数年,威王薨,宣王立静郭君不善于宣王辞而之薛与剂貌辨俱。留无几何,剂

貌辨辞而行,请见宣王,静郭君曰:“王之不说婴也甚,公往,必得死焉。”剂貌辨

曰:“固非求生也。”请必行,静郭君不能止。剂貌辨行,至于齐,宣王闻之,藏怒

以待之。剂貌辨见,宣王曰:“子,静郭君之所听爱也?”剂貌辨答曰:“爱则有之,

听则无有。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静郭君曰:'太子之不仁,过颐豕视②,若是者倍

反。不若革太子,更立卫姬婴儿校师。'静郭君法而曰;‘不可,吾弗忍为也。'且

静郭君听辨而为之也,必无今日之患也,此为一也。至于薛,昭阳⑧请以数倍之地易

薛,辨又曰:‘必听之。'静郭君曰:'受薛于先王,虽恶于后王,吾独谓先王何乎?

且先王之庙在薛,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予楚乎?'又不肯听辨,此为二也。”宣王太息,

动于颜色,曰:“静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为寡人少来静

郭君乎?”剂貌辨答曰:“敬诺。”静郭君来,宣王自迎静郭君于郊,望之而泣。静

郭君至,因请相之。静郭君辞,不得已而受。十日,谢病,强辞,三日而听。当是时

也,静郭君可谓能自知人矣。能自知人,故非之弗为阻,此剂貌辨之所以外生乐、趋

患难故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知士》)

[注]①静郭君:姓田名婴,战国时齐国大臣,孟尝君田文之父,受封于薛地。②

过颐豕视:耳后见腮,目光斜视。③昭阳:楚国国相。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宣王A立B静郭君C不善D于宣王E辞F而之薛G与H剂貌I辨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无辞为也”与“今者出,未辞也”(《鸿门宴》)两句中的“辞”字含义

相同。

B.“不若革太子”与“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两句中的“革”字含义不

同。

8

C.先王,有两个义项,一指前代君王,二指上古的贤圣之君。在文中意思是前者。

D.庙,旧时供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房屋。如《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庄宗受

而藏之于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尝君针对静郭君对剂貌辨的态度进行劝谏,但静郭君不仅没有听从,反而对

剂貌辨更好了:让他住进上等客舍,让自己的儿子侍奉他。

B.剂貌辨想让静郭君继续发挥才能以使齐国更强大,所以冒着被杀的危险进入国

都去朝见齐宣王,劝其重新任用静郭君,他的劝谏取得了成功。

C.剂貌辨游说齐宣王的时候,讲述了两件事:一是静郭君不听劝谏,没有立卫姬

之子为太子;二是拒绝了昭阳的请求,不肯与之互换土地。

D.齐宣王最终改变了对静郭君的态度,迎接静郭君回到都城,还任命他为相,但

静郭君做相之后不久就借口有病辞去,宣王三天后才答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静郭君善剂貌辨。剂貌辨之为人也多皆,门人弗说。

(2)静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

14.以“千里马”为核心词,分析“静郭君善剂貌辨”的事例可以支持哪些论点。

(3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洞庭玩月

韩倨

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

玉碗深沈潭底白,金杯细碎浪头光。

寒惊乌鹊离巢噪,冷射蛟螭换窟藏。

更忆瑶台逢此夜,水晶宫殿挹琼浆。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点明了地点和描写对象,“玩”字活泼灵动,增添了人与月的亲近之感。

B.首联中的“万顷”在表现洞庭湖湖面广阔的同时,也写出了月光普照的情景。

C.第五句写乌鹊因天气寒冷而受惊离巢,与“明月别枝惊鹊”有异曲同工之妙。

D.诗人由眼前月写到瑶台月,使现实与想象交相辉映,拓展了诗歌的表现空间。

9

16.本诗与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题材相同,但写景的侧重与用意却有所

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刘义隆出兵草率,虽有

“"之雄心,最终却”“,以此警示南

宋统治者。

(2)《登泰山记》中,作者在泰山之巅看到一幅雪山晚晴图,其中

“,”两句写出了雪和山图片美景。

(3)社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分为春社和秋社。“社”这个词语频繁出现

在古诗词中,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①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漫步鼓浪屿,我们不一

定能想象当年繁盛的景象,但一定能在散发着闽南韵味、南洋气息和欧陆风情的建筑

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水乳交融;置身大雁塔,我们可能无法复原“雁塔诗会”的盛

况,但一定能在二圣三绝碑、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中,领略唐代的盛世辉煌;走

近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我们不一定能体验到汉代鎏金工艺的精湛,

但一定能在汉代养蚕缜丝的故事中,了解先人开辟丝绸之路的伟大。每一处文化遗产,

不仅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②时间无言,但它会通过一

个个文化遗产,铭刻下先人的足迹、历史的记忆、民族精神的基因。而凝结在文化遗

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发

展壮大提供了深厚滋养。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方能更好地延续文化根脉。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应让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

家”。

18.请分析第①处画横线的句子中冒号的作用。(2分)

19.有人将第②处画横线的句子改成“历史在文化遗产中留下历史的记忆、先人

的足迹、民族精神的基因”。你是否同意这样修改?请阐明理由。(4分)

20.请分析最后一句引用唐诗的效果。(4分)

X)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过去我们常说,人工智能(AI)取代人类是天方夜谭。但ChatGPT却展现出了几

乎不亚于人的能力,它可以用来创作故事、撰写新闻、回答客观问题、聊天、写文案、

敲代码等,它的火爆让人惊叹,也让人焦虑:①?

在各方人群的不断实验和尝试中,人们发现Chat-GPT给出的回答、写出的文章

虽然读起来逻辑清晰,结构严谨,但很多属于“正确的废话”;它撰写代码很可能会

因为错误叠加把整个系统搞垮,得靠程序员在一旁盯着随时审核。目前的它更擅长资

料搜索、整理工作。

AI真要取代人类,还须回答一个问题:它应该永远正确,还是像人一样偶尔会犯

错?现在的ChatGPT经常会犯错,也会认错,主要是由于②。问题答不

上来时,它会老实告诉你:自己没有相应的数据库。等到它足够强大了,它会学习到:

不一定要时时保持正确,因为有时善意的谎言可能更易被人接受。再过不久,它还可

能学会③:通过解析人类声纹,判断自己的回答是否该受某人情绪的影

响;通过视频解析人类微表情,判断某人是否在撒谎或有言外之意。也许将来AI想

得更多的是:如何与人类心相连、手相牵?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由“人工智能与人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修改而来

的。改句为什么比原句表达效果更好?(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

德,善于说话亦即“善言”,也是为人处世之智慧,因此“善言”在写作、劝谏乃至

化干戈为玉帛等情境运用中屡试不爽。

鲁迅身处风雨飘摇的年代,曾慷慨激昂地说过:“青年应将中国变成有声的中国。

大胆地说话,勇敢地前行。”不难看出,在关乎国运、解开蒙昧、推动社会进步等形

势下,鲁迅先生更鼓励青年“敢言”。

n

同学们很快就要投身社会、报效家国,你认为“善言”“敢言”哪一种对成长中

的青年更重要?请比较“善言”“敢言”的益处,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

文章,体现你的权衡与思考。

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考适应性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l.C(C项,“它可能反映了当时俗人在鉴赏作品时的一种趋向”错误,根据材料

二第一段对“雅俗共赏”这一成语出现背景的解读,“雅俗共赏”侧重“共赏”,“从

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所以应是体现了雅人的

审美趋向。)

2.C(C项,两派文学改革的目的是相同的,“似乎原来也都是在试验如何口语化”。)

3.D(D项,欧阳修认为词是“薄伎”,也就是说他认为词不是正统文学,难登大

雅之堂,表明在他的心目中词是俚俗的,不“雅正”,可以看出他的雅俗观念是“以

雅为主”的,符合材料二第四段的观点。A项,强调在学习上要善于熔铸各家之长成

就自己。B项,强调“俗”的重要,没有突出“雅”占主导地位。C项,白居易主张

文学应通俗易懂,“为时”“为事”而作,突出的是文学创作的实用性,偏向于通俗。)

4.①夺取政权,占有生产资料;②吸收、借鉴、扬弃传统“雅”文化;③将阶级

的意志投射于文化领域,继而转换为种种审美趣味;④掌握文化领导权并创造自己的

文化。

5.①文学中雅、俗是相对的,不能截然分开的。俗可以向雅靠拢,雅可以迁就俗,

但俗不伤雅。②雅俗可以相互转化,前代的俗文学到后来会变成雅文学。

6.D(“体现了耿大先生对儿子前后矛盾的态度”错误。“一字不提”,希望他

“碰了钉子”,称之“抗日英雄”皆出自深沉的父爱,前后并不矛盾。)

7.C(“周围的人求全自保、冷漠疏离”错误。周围的人把耿大先生幽禁园中,

是害怕来了日本客人,他也把那抗日英雄的信托日本人带去,那就糟了。)

8.①榆树是家园环境的一部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②养树、惜树象征对家园

的热爱,对血脉传承的重视;③伐树隐喻了家庭命运的转折(或家败人亡的悲剧);

④焚树表现了沦陷区人民不屈的信念和玉石俱焚的决心。

9.①耿振华对母亲说弟弟们尽念日本书,隐含了北中国已沦陷的现实,这解释了

耿振华离家的原因;②母子间平实的对话(或母子间看似答非所问的对话),暗示了

2

抗日斗争的艰辛,凸显了坚韧不屈的民族气节;③这样处理反映了作者以小人物的命

运表现时代主题的审美追求。

10.BEG[解析]“宣王立”是主谓结构,其后应断开;“静郭君不善于宣王”,“静

郭君”是主语,其前应断开;“于宣王”作“善”的后置状语,其后断开;“辞而之

薛”,主语省略,其前断开;“薛”作“之”的宾语,其后断开。

11.A[解析]“吾无辞为也”中的“辞”意为推辞,“今者出,未辞也”中的“辞”

意为告辞。

12.B[解析]“让静郭君继续发挥才能以使齐国更强大”错误,于文无据。剂貌辨

朝见齐宣王的目的在于使郭静君能得到齐宣王的善待,他也没有劝宣王重新任用静郭

君。

13.(1)静郭君喜爱剂貌辨。剂貌辨为人有很多毛病,(静郭君的)门人不喜欢

他。

(2)静郭君对我竟到了这样的地步!我年少无知,实在不知道这些情况。

14.①有千里马,还要有伯乐。②伯乐与千里马会互相成就。③贤能的人能让士

人发挥千里之能。

[参考译文]

现在有千里马在这里,如果没有获得善于相马的人,犹如没有获得这匹马。善于

相马的人和千里马,互相依赖,然后才能成名。就像鼓槌和鼓一样。士中也有千里马,

气节高尚,能为正义而死的,就是士中的千里马。能够使土施展千里马的本领的,大

概只有贤人吧。

静郭君喜爱剂貌辨。剂貌辨为人有很多毛病,(静郭君的)门人不喜欢他。孟尝

君私下拿这件事劝谏静郭君,静郭君非常生气地说:“如果可以让剂貌辨满足,我没

有可推辞的。”于是,他让剂貌辨住到上等客舍,命令长子侍奉他,早晚进奉饮食。

几年后,齐威王逝世,齐宣王成为国君,静郭君与齐宣王并不交好,便辞别齐宣王,

与剂貌辨一起到薛地去。留居薛地没多久,剂貌辨就拜辞而离开,请求去朝见齐宣王。

静郭君说:“宣王十分不喜欢我,你去了,一定会被杀的。”剂貌辨回答说:“我本

来就不企求能够活着。”剂貌辨请求一定要去,静郭君无法制止他。剂貌辨出行,来

到齐国国都,齐宣王知道了这件事,就心怀恼怒等着他。剂貌辨朝见齐宣王,齐宣王

说:“你,是静郭君所听从和喜爱的人吗?”剂貌辨回答说:“喜爱是有的,听从却

没有。当大王还是太子的时候,我对静郭君说过:'太子不仁德,耳后见腮,目光斜

B

视,像这样的人肯定会悖理行事。不如废掉太子,改立卫姬的幼子校师为太子。'静

郭君流着泪说:‘不行,我不忍心这样做。'如果静郭君听我的话这样做了,一定没

有今天的祸患,这是其一。到了薛地,楚相昭阳请求用多出数倍的土地来交换薛地,

我又说:'一定要答应他。'静郭君说:'从先王那里接受薛地的封赏,虽然被后王

厌恶,我又如何对先王说呢?而且先王的宗庙在薛地,我怎么可以把先王的宗庙给楚

国呢?’又不肯听从我的劝说,这是其二。"齐宣王叹息,脸上有所动容,说:“静

郭君对我竟到了这样的地步!我年少无知,实在不知道这些情况。你肯为我请静郭君

来一段日子吗?”剂貌辨回答说:“遵命。”静郭君来了,齐宣王亲自到郊野迎接静

郭君,望见静郭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