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生物第三次学情调查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淮安市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生物第三次学情调查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淮安市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生物第三次学情调查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淮安市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生物第三次学情调查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淮安市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生物第三次学情调查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1-江苏省淮安市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生物第三次学情调查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糖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B.核酸中嘌呤数和嘧啶数相等C.磷脂存在于全部的活细胞中 D.细胞内运输K+和氨基酸的物质都是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核酸包括DNA和RNA两大类,DNA一般为双链结构,RNA一般为单链结构,RNA包括mRNA、rRNA和tRNA三类。【详解】A、纤维素作为细胞内的结构多糖,不参加细胞的能量供应,A错误;B、单链DNA和单链RNA分子中嘌呤数和嘧啶数不肯定相等,B错误;C、磷脂是膜结构的组成成分,存在于全部的活细胞中,C正确;D、细胞内翻译过程中搬运氨基酸的是tRNA,不是蛋白质,D错误。故选C。2.下列有关细胞器成分及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线粒体中含有RNA,能产生ATP和CO2B.叶绿体中含有DNA,能产生糖类和O2C.内质网含蛋白质,能参加脂质的合成D.核糖体含磷脂,能参加蛋白质的合成【答案】D【解析】【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属于半自主性的细胞器,其基质中含有DNA和RNA.

磷脂是细胞中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所以不含磷脂.【详解】线粒体含有DNA和RN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产生ATP和CO2,A正确;叶绿体含有DNA和RNA,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产生糖类和O2,B正确;内质网膜属于生物膜,生物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等构成,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C正确;磷脂是细胞中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含磷脂,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器的成分和功能,考生要能够识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成分,并且明确其中发生的生理变更中产生的相关物质;识记内质网的功能;明确中心体、核糖体构,因此不含磷脂。3.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人体细胞合成ATP时都须要氧气的参加C.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须要消耗ATP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肯定范围内变更【答案】B【解析】【详解】A、在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正确;B、人体细胞合成ATP时不肯定须要氧气的参加,如有氧呼吸第一、其次阶段均不须要氧气的参加,B错误;C、核糖体合成免疫球蛋白时须要消耗ATP,C正确;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相对稳定,比值在肯定范围内变更,D正确。故选B。4.若用同一显微镜视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其中视野最暗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分析】1、高倍镜与低倍镜视察状况比较物像大小看到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物像与装片的距离视野范围高倍镜大少暗近小低倍镜小多亮远大2、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步骤:低倍镜下调清楚,并移动物像到视野中心→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缓缓调整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楚。【详解】由分析可知:视野最暗的是高倍镜下的视野,其细胞特征是细胞体积大、数目少,故C符合题意,C正确。故选C。5.如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①是叶绿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②是内质网,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B.①和④中都含有光合色素C.③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该图为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叶绿体、②是内质网、③是线粒体、④是液泡。【详解】A、②是内质网,能对来自核糖体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A正确;B、①叶绿体中含有光合色素,④液泡中含有色素,但不属于光合色素,B错误;C、③是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正确;D、①是叶绿体,含有光合色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图象,能精确推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依据题干要求精确答题。6.下列有关组织细胞中化合物鉴定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肪鉴定试验中,应运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洗去浮色B.蛋白酶和蛋白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仍旧会产生紫色反应C.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都能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鉴定D.将斐林试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后,溶液呈现无色,水浴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更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详解】在脂肪的鉴定试验中,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的缘由是苏丹Ⅲ易溶于酒精,A错误;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会水解成多肽,由于多肽中含有肽键,并且蛋白酶的化学本质就是蛋白质,因此混合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会产生紫色反应,B正确;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只能用于鉴定酒精,酵母菌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C错误;斐林试剂本身具有颜色,因此将斐林试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后,溶液呈现蓝色,D错误。故选B。【点睛】酒精是生物学试验中常用的试剂,如在细胞中脂肪的视察、有丝分裂试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探讨等试验中须要运用。需留意区分在不同试验中的浓度和作用。7.下列有关细胞的苍老、凋亡、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苍老细胞的酶活性都降低,细胞核减小B.细胞免疫引起的靶细胞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C.癌变的细胞中,细胞膜上糖蛋白大量增加D.细胞的苍老、凋亡和癌变,都会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更【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确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2、苍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削减,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变更,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苍老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更;(3)细胞表面发生变更,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削减,易转移。【详解】苍老细胞中部分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A错误;细胞免疫引起的靶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B错误;癌变的细胞中,细胞膜上糖蛋白大量削减,C错误;细胞的苍老、凋亡和癌变,都会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更,D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细胞苍老、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的相关学问,要求考生识记苍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结合所学的学问精确答题。【点睛】细胞苍老特征小结:一大(细胞核体积变大)、一小(细胞体积变小)、一多(色素增多)、三低(物质运输功能、代谢速率、多种酶活性)。8.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上碱基对的变更不肯定引起遗传性状的变更B.姐妹染色单体同一位置上出现不同基因肯定是基因重组导致的C.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染色体变异可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可遗传变异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实力和通过比较、分析理解所学学问的要点的实力。【详解】A、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缘由,基因上碱基对的变更不肯定引起遗传性状的变更,A正确;B、姐妹染色单体的同一位置上出现不同基因也可能是基因突变引起的,B错误;C、三倍体无子西瓜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DNA)数目发生变更,因此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正确;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以发生染色体变异,D正确;故选B。【点睛】密码子的简并性使得基因表达过程中具有了较强的容错性,有利于遗传的稳定性;染色体上的DNA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DNA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复制时的基因突变可以造成姐妹染色体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9.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B、b和Y、y限制,其中B基因限制产生蓝色素,Y基因限制产生黄色素,蓝色素和黄色素混在一起时表现为绿色。两只绿色鹦鹉杂交,F1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四种鹦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相同B.F1绿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四种C.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2D.F1中蓝色个体和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个体占2/9【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分析,绿色的基因型为B_Y_,蓝色的基因型为B_yy,黄色的基因型为bbY_,白色的基因型为bbyy。两只绿色鹦鹉杂交,F1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四种鹦鹉,说明亲本绿色的基因型都是YyRr。【详解】依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都是YyRr,A正确;子一代绿色的基因型共有四种,分别是YYRR、YYRr、YyRR、YyRr,B正确;F1蓝色个体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yy:Bbyy=1:2,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By:by=2:1,因此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2/3×2/3)÷(1-1/3×1/3)=1/2,C正确;F1中蓝色个体(B_yy)和黄色个体(bbY_)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bbyy)个体占1/3×1/3=1/9,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题干信息推断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可能基因型,再依据亲子代之间的表现型关系推断亲本的基因型以及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状况。10.萝卜(2n=18)和甘蓝(2n=18)杂交后代F1(萝卜甘蓝)不行育,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萝卜和甘蓝能杂交产生后代,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B.F1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36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C.F1细胞在增殖过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D.秋水仙素处理F1萌发的种子可获得可育植株【答案】C【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学问点是杂交育种,明确学问点,梳理相关学问,依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学问做出推断。【详解】萝卜和甘蓝能杂交产生后代,但是后代不行育,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F1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9+9)×2=36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B错误;F1细胞含有18条染色体,其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正确;F1不行育,不能产生种子,D错误。11.化疗药物长春碱能够与微管蛋白结合阻碍纺锤体形成,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长春碱在细胞分裂间期发挥作用,阻挡蛋白质合成B.癌症是由细胞中多个基因突变累积造成的C.癌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可维持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D.长春碱不能特异性作用于癌细胞,会对机体产生副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发生于前期,而化疗药物长春碱能够与微管蛋白结合阻碍纺锤体形成,说明该药物在细胞分裂前期发挥作用,进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详解】依据以上分析已知,化疗药物长春碱在细胞分裂前期发挥作用,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不能牵引染色体运动,进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A错误;癌症是由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多个基因突变累积造成的,B正确;癌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遗传物质不变,C正确;长春碱不能特异性作用于癌细胞,也会作用于正常增殖的细胞,因此会对机体产生副作用,D正确。1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探讨对象是群落B.隔离一旦形成就标记着新物种的产生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D.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变更【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学问,涉及进化的单位、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等,以考查系统驾驭现代生物进化论的状况,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详解】A、生物进化的探讨对象是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A错误;B、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记着新物种的产生,B错误;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这种现象称作共同进化,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C正确;D、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更,但基因突变是不定向,不能定向变更基因频率,自然选择定向变更基因频率,D错误;故选C。【点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要点: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基因频率变更是生物进化的实质;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变更基因频率;自然选择确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和生态系统多样性。13.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细胞染色体上有8个DNAB.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乙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D.乙细胞形成过程中因为发生了交叉互换而存在A和a【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图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已分裂,所以细胞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详解】A、甲细胞含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2个DNA,共有8个DNA,A正确;B、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正确;C、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已分裂,染色体短暂加倍,有2个染色体组,C正确;D、由于细胞基因型为AABb,乙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则说明乙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没有发生交叉互换,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精确推断图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能结合两者精确推断各选项。14.某同学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别”试验时,进行了以下操作。该同学的操作正确的是()A.将5g簇新菠菜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后干脆进行研磨B.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横线C.为增加试验效果,将滤液细线画粗些并进行多次重复D.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让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答案】B【解析】【分析】1、5g菠菜叶须要去掉茎脉,剪碎,然后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石英砂、CaCO3以后,快速研磨;2、用毛细管吸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当心匀称地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待晾干后再重复2-3次;3、画好细线的滤纸条不能浸入到层析液中,防止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详解】A、将5g菠菜叶须要去掉茎脉,剪碎,然后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石英砂、CaCO3以后,快速研磨,A错误;B、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横线,B正确;C、用毛细管吸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当心匀称地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并重复2-3次,每次等上一次干燥以后再重复画,C错误;D、把画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叶绿素的提取和分别,考查的是试验操作的步骤,这类习题的特点是操作性特别强,所以这类习题的解答在于平常的功夫,平常应当坚持进行是试验的操作,才会记忆的坚固。15.现有纯种果蝇品系①~④,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限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品系①②③④隐性性状残翅黑身紫红眼基因所在的染色体Ⅱ、ⅢⅡⅡⅢ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验证确定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要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别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依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果蝇品系中只有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又限制翅形和体色的基因都位于Ⅱ号染色体上,限制眼色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所以选择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①个体全部基因都是显性纯合的,④个体只有限制紫红眼的基因是隐性的,所以两个体杂交只产生一对基因杂合,只能验证基因的分别定律,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①个体全部基因都是显性纯合的,②个体只有限制残翅的基因是隐性的,所以两个体杂交只产生一对基因杂合,只能验证基因的分别定律,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C.②和③分别含有残翅和黑身的隐性基因,但是限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都都在Ⅱ号染色体上,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要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必需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是在非同源染色体上,不能在同源染色体上;②和④分别含有残翅和紫红眼的隐性基因,且限制这两种性状的两基因分别在Ⅱ、Ⅲ号染色体上,杂交后两对基因都是杂合的,减数分裂过程中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正确;故选D。16.已知三对基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状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限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C.假如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种配子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A和B、a和b基因连锁,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与D和d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图中看出,图中A和B、a和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属于连锁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基因A和a与D和d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B正确;C、假如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2种配子,C错误;D、图中A和B、a和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不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别比,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及基因的连锁与交换等有关学问,考生要能够依据图示信息推断基因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题。17.利用两种肺炎双球菌进行下列四组转化试验,能发生转化的试验组有()①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蛋白酶处理后再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育②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RNA降解酶处理后再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育③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DNA酶处理后再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育④加热杀死的R型菌与活的S型菌混合培育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其DNA仍具有转化活性,可使R型菌发生转化。酶具有专一性,可催化特定物质的水解。【详解】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蛋白酶处理后,只能使蛋白质水解,不会破坏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育,可使R型菌发生转化,①正确;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RNA降解酶处理后,只能使RNA水解,不会破坏DNA,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育,可使R型菌发生转化,②正确;加热杀死的S型菌用DNA酶处理后,DNA被破坏,再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育,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③错误;加热杀死的R型菌与活的S型菌混合培育,不会使S型菌发生转化,④错误。故选A。18.旱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限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已知每个显性基因限制花长为5mm,每个隐性基因限制花长为2mm。花长为24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别,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1/16 B.1/8 C.5/16 D.3/8【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旱金莲隐性纯合子aabbcc的高度为12mm,显性纯合在AABBCC的高度为30mm,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高度增加3mm。所以花长为24mm的个体中应当有(24-12)÷3=4个显性基因。【详解】依据题意花长为24mm的个体中应当有(24-12)÷3=4个显性基因,且后代有性状分别,不行能是纯合子,所以基因型可能是AaBbCC、AaBBCc、AABbCc。以AaBbCC为例,其自交后代含有4个显性基因的比例为1/4×1/4×1+1/4×1/4×1+1/2×1/2×1=6/16=3/8,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该题考查了多基因的累加效应,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学问点,解题的关键是依据单个显性基因、单个隐性基因分别限制的花长,确定相关个体基因组成,再依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题。1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地理隔离可能产生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物种B.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才产生抗药性突变个体C.狼和兔子通过相互选择,达到共同进化D.外来物种入侵可变更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查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明确生物变异方向和进化方向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使不同种群向不同方向进化,产生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物种,A项正确;细菌在接触青霉素之前个体之间就存在抗药性的差异,青霉素的作用只是歼灭不抗药的个体,使抗药的个体保留下来,B项错误;狼和兔子通过相互选择,共同进化,各自发展自己的特征,C项正确;外来物种入侵会挤压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使本地生物多样性减低,变更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项正确。20.下列有关生命科学探讨方法及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白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水B.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供应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白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C.科学家向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揭示了基因限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D.赫尔希和蔡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DNA和蛋白质,证明白DNA是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1)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别侵染细菌,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3H标记的亮氨酸,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3)15N标记DNA分子,证明白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4)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探讨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即CO2→C3→有机物;(5)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白光合作用释放O2来自于水。【详解】A、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白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水,A正确;B、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供应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白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B正确;C、科学家向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揭示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C错误;D、赫尔希和蔡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DNA和蛋白质,证明白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C。【点睛】噬菌体侵染试验易错分析: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DNA和蛋白质,两个试验相互比照,共同证明白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若只是其中一个试验,则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或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二、多项选择题:21.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过程,字母代表有关物质,数字代表代谢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③⑤在生物膜上进行B.过程①②③都须要ADP和PiC.物质C、D、E中都含有H元素D.物质A中的元素只来自于水【答案】B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①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②表示有氧呼吸第一、其次阶段,③表示光反应阶段,④表示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⑤表示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的固定;A表示氧气,B表示水,C表示[H],D二氧化碳,E表示ATP和[H],F表示Pi和ADP。【详解】依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⑤表示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A错误;过程①②③都有ATP的合成,因此都须要ADP和Pi,B正确;依据以上分析已知,物质D为二氧化碳,不含H元素,C错误;物质A表示氧气,全部来自于光反应水的光解,D正确。22.如图是科研人员培育矮秆抗病新品种小麦的两种方案。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育种涉及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过程③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种子或幼苗C.过程④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3/16D.过程⑤是通过连续自交选种获得新品种【答案】BC【解析】【分析】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育、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单倍体育种;①④⑤表示杂交育种。【详解】图中①②③表示单倍体育种,①④⑤表示杂交育种育种,涉及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A正确;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所以过程③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B错误;过程④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1/3,C错误;过程⑤是通过连续自交,淘汰发生性状分别的个体,选种获得纯合的新品种,D正确。故选BC。【点睛】单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只能处理单倍体幼苗,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可以处理种子或幼苗。23.人体细胞有23对同源染色体,下列表达中正确的是()A.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B.男性细胞中至少有一条染色体来自祖父C.女性细胞中至少有一条染色体来自祖母D.常染色体必是来自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各占1/4【答案】ABC【解析】【分析】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同源染色体共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男性染色体组成为44+XX,女性为44+XY。【详解】A、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A正确;B、男性细胞中至少有一条染色体Y是来自祖父的,B正确;C、男性细胞中Y染色体是来自祖父的,C正确;D、常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来自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是0到22条不等,D错误。故选ABC。【点睛】本题考查的伴性遗传和性别确定,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学问来综合分析染色体遗传问题,可用遗传图解展示亲本染色体传递给子代的路径。24.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限制,基因型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的为小花瓣,aa的为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限制,基因型为RR和Rr的花瓣是红色,rr的花瓣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A.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B.子代共有4种表现型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约为1/3D.子代的全部植株中,纯合子约占1/16【答案】BD【解析】【分析】依据题意分析可知:限制花瓣大小和花色的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共产生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由于花瓣大小是不完全显性,且aa表现无花瓣,因此共有5种表现型。【详解】A、由题意可知,Aa自交子代基因型有3种,Rr自交子代基因型有3种,所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A正确;B、由题意可知,Aa自交子代表现型有3种,Rr自交子代表现型有2种,但由于aa表现无花瓣,故aaR_与aarr的表现型相同,表现型共5种,B错误;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为2/3×1/2=1/3,C正确;D、子代纯合子概率为1/2×1/2=1/4,D错误。故选BD。【点睛】本题的学问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不完全显性,分析题干获得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5.生产生活中广泛运用细胞呼吸的原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A.刚好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能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B.粮食贮藏时,应适当降低温度和保持干燥C.温室种植时,夜间适当降温,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D.透气性好的“创可贴”可保证人体细胞有氧呼吸所需O2的供应【答案】ABC【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汲取;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简单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猛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相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详解】A、刚好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能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有利于根对矿质元素的汲取,A正确;B、粮食贮藏时,应降低温度和保持干燥,这样可以抑制细胞呼吸,削减有机物的消耗,B正确;C、温室种植时,夜间适当降温,以降低呼吸速率,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C正确;D、透气性好的“创可贴”可抑制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的繁殖,D错误。故选AB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学问,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及产物等基础学问,驾驭影响呼吸速率的因素,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学问精确推断各选项。三、非选择题26.一种突变体大豆,其叶绿素含量仅是野生型大豆的51%,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下图1表示大豆叶肉细胞中相关物质变更过程,图2显示两种大豆在相宜温度、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汲取速率。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1中,A、B增大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提取A中的色素时,须要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图中物质c是____________。(2)在图2中P点时,给野生型大豆供应H218O,则18O最先出现在图1中的物质____________中(请从“a、b、c”中选填)。图2中Q点的物质变更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图1表示。图2中Q点时突变体大豆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全部____________。(3)分析图2可知,当光照强度低于Q时,野生型的光反应强度_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突变型。当光照强度高于Q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答案】(1).基粒、嵴(2).防止色素被破坏(3).丙酮酸(和[H])(4).a(5).能(6).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7).大于(8).先是光照强度,后是CO2浓度【解析】【分析】分析图1:图1中A为叶绿体,B为线粒体,其中a为二氧化碳,b为氧气,c为丙酮酸和[H]。分析图2:P点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Q点时野生型和突变型净光合速率相等。【详解】(1)图1中,A为叶绿体,其通过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来扩大膜面积;B为线粒体,其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来扩大膜面积。提取A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中和有机酸,防止色素被破坏。图中物质c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丙酮酸和[H]。(2)在图2中,P点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给野生型大豆供应H218O,参加有氧呼吸的其次阶段,产生二氧化碳,因此18O最先出现在图1中的物质a(二氧化碳)中。图2中Q点是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此时的物质变更能用图1表示。图2中Q点时突变体大豆叶肉细胞中ATP的合成场全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3)分析图2可知,当光照强度低于Q时,野生型的光反应强度大于突变型,缘由是弱光下,野生型大豆的叶绿素含量是突变体大豆的两倍,因此汲取光能多,光反应强。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等,由于该试验是在相宜温度下进行的,因此当光照强度高于Q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先是光照强度,后是CO2浓度。【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学问,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详细过程,驾驭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及相关曲线,能正确分析题图,再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精确答题。27.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下图1~4是其体内某一个细胞增殖过程中的部分分裂图像,图5、图6为描述该动物体内细胞增殖过程中相关数量变更的柱形图,图7为该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更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假设该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1)图1~4细胞分裂的先后依次是____________,图1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由图1和图4所标注基因可推知,在该细胞增殖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2)若图5中的b代表核DNA含量,则c最可能代表____________含量。图1~4中,与图5表示数量变更相符的是____________。(3)该动物体内的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当发生着丝点分裂后,细胞将处于图6中的____________组。(4)图7中CD段,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图1~4中,与图7中HI段相对应的是____________。【答案】(1).图2、图3、图1、图4(2).次级卵母细胞(3).基因突变(4).染色单体(5).图3(6).b、c(7).4(8).图1和图4【解析】【分析】分析图1: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位于赤道板上,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中期;分析图2: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析图3: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别,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析图4: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分析图5:该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分析图6:a组细胞中染色体含量是体细胞的一半,是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b组细胞中的染色体含量与体细胞相同,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c组细胞中染色体含量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析图7:AF段表示有丝分裂;FI表示减数分裂。【详解】(1)原始生殖细胞先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再通过减数分裂方式形成配子,因此图1~4细胞分裂的先后依次是图2、图3、图1、图4;依据图3细胞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的性别为雌性,图1细胞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中期,再结合图1和图3中染色体颜色可知,其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由图1和图4所标注基因可推知,在该细胞增殖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该细胞最终形成的最重要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bE或Abe。(2)若图5中的b代表核DNA含量,则c最可能代表染色单体含量。图5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因此图1~4中,与图5表示数量变更相符的是图3。(3)该动物体内的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当发生着丝粒分裂后,细胞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分别将处于图6中的b、c组。(4)图7中CD段,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8个核DNA分子。图7中HI段表示减数其次次分裂,因此图1~4中,与图7中HI段相对应的是图1和图4。【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驾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更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学问精确答题。28.一种禾本科植物的颖果的颜色有黑色、黄色、白色,由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限制。基因A限制黑色素的产生,基因B限制黄色素的产生;黑色素颜色深,有黑色素时,黄色素不能表现出来。下表是几个杂交组合及后代表现状况,分析回答:组合亲本表现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一黑颖×黑颖黑颖:黄颖:白颖=12:3:1二黑颖×白颖黑颖:黄颖=1:1三黑颖×黄颖黑颖:黄颖:白颖=4:3:1(1)基因A、a和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定律。(2)杂交组合一子代黑颖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子代黑颖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3)杂交组合二亲本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其子代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黑颖和黄颖分别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杂交组合三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其子代黑颖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答案】(1).自由组合(2).6(3).5/6(4).AaBB、aabb(5).7/16(6).27/64(7).AaBb、aaBb(8).AaBB、AaBb、Aabb【解析】【分析】依据题意可知:白色为aabb,黄色为aaB_,黑色为A_B_、A_bb。依据组合一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颖:黄颖:白颖=12∶3∶1,是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详解】(1)依据组合一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颖:黄颖:白颖=12∶3∶1,是9∶3∶3∶1的变式,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依据组合一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颖:黄颖:白颖=12∶3∶1,可知亲本都是AaBb。子代黑颖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6种,比例为1∶2∶2∶4∶1∶2,其中纯合子占5/6。(3)依据杂交组合二:黑颖(A___)×白颖(aabb)→1/2黑颖(Aa_b)和1/2黄颖(aaBb),可知亲本黑颖为AaBB,因此子代为1/2黑颖(AaBb)和1/2黄颖(aaBb),产生的配子为:1/8AB、1/8Ab、3/8aB、3/8ab,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如下表:1/8AB1/8Ab3/8aB3/8ab1/8AB1/64AABB1/64AABb3/64AaBB3/64AaBb1/8Ab1/64AABb1/64AAbb3/64AaBb3/64Aabb3/8aB3/64AaBB3/64AaBb9/64aaBB9/64aaBb3/8ab3/64AaBb3/64Aabb9/64aaBb9/64aabb后代黑颖(A_B_)比例为28/64=7/16,黄颖(aaB_)27/64。(4)依据杂交组合三:黑颖(A___)×黄颖(aaB_)→1/2黑颖(Aa__)、3/8黄颖(aaB_)1/8白颖(aabb),可知亲本黑颖为AaBb,黄颖为aaBb,子代黑颖为AaBB∶AaBb∶Aabb=1∶2∶1,即黑颖为1/4AaBB、1/2AaBb、1/4Aabb。【点睛】本题解题思路是对性状分别比9∶3∶3∶1变式的分析:①假如子代的表现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②将异样分别比与正常分别比进行对比分析,如比例为12∶3∶1可理解为(9+3)∶3∶1,即12为两种性状的合并结果;③依据异样分别比推想亲本的基因型。29.下图为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过程示意图,图中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2)已知图1中过程②物质b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b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b链对应的物质a分子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____。假设物质a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有腺嘌呤400个,则其第3次复制时消耗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____________个。(3)若图1中异样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一谷氨酸…”,过程②中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则物质a中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4)图一过程②涉及的RNA种类有____________类,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______。(5)图1中所揭示的基因限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6)图2为该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的过程。下面对此过程的理解正确的有____________。A.X在N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B.该过程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依次不相同C.多聚核糖体能够提高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速率的缘由是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D.在原核细胞中也存在图2所示的生理过程【答案】(1).细胞核(2).26%(3).2400(4).AGACTT(5).3(6).T—A(7).基因通过限制蛋白质的结构干脆限制生物的性状(8).CD【解析】【分析】分析图1:图1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过程①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②是翻译,物质a是DNA分子,物质b是mRNA分子。分析图2:图2表示翻译过程,X是核糖体,N是mRNA分子,依据多肽链的长度T1<T2<T3可知,翻译的方向是从左向右。【详解】(1)图中合成b的过程为①转录过程,场所主要是细胞核,该过程需以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2)b链是mRNA,其中G占29%,U占54%-29%=25%,则其模板链中C占29%、A占25%,再者模板链中G占19%,则T占27%,则b链对应的a分子(DNA中)A占(25%+27%)÷2=26%。假设物质a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400个,则鸟嘌呤=600,所以其第3次复制时消耗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23-1×600=2400个。(3)若图1中异样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CUU,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mRNA上的碱基序列为UCUGAA,则物质a(DN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GACTT。(4)过程②涉及的RNA种类有3种,即mRNA、tRNA、rRNA。过程①是转录,所须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与过程②翻译相比,过程①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5)基因限制性状的方式包括:基因通过限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限制生物的性状;基因通过限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干脆限制性状。图1中所揭示的基因限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限制蛋白质的结构干脆限制生物体的性状。(6)A、依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X在N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原料是氨基酸,A错误;B、该过程干脆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时的模板相同,因此这3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依次相同,B错误;C、多聚核糖体能够加速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速率的缘由是可以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C正确;D、原核细胞有核糖体,是图2所示翻译过程的场所,D正确。故选CD。【点睛】本题结合人体某致病基因限制异样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学问,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详细过程,能精确推断图中各过程及物质的名称是解题的关键。30.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者设计并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步骤及结果如下:①鲈鱼的驯养:将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14d,用一般饲料投喂,备用。②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一般饲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一般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③鲈鱼的饲养:选择体格健壮、大小一样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60尾/箱。给比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一般饲料,给试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④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比照组、试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947.2%。⑤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蛋白酶活性(U/mg)脂肪酶活性(U/mg)淀粉酶活性(U/mg)比照组1.090.080.12试验组1.710.100.13依据上述试验,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缘由是________;试验前的驯养是为了__________。(2)为使植酸酶活性不受影响,步骤②中将配制好饲料进行烘干要特殊留意_______,其缘由是________。比较鲈鱼肠道中几种消化酶的活性可以发觉其特点是_________。(3)步骤③中还应限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_________。(4)本试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答案】(1).成体生长缓慢,试验效果不明显(2).让鲈鱼适应试验养殖环境(3).温度不能过高(4).高温会使植酸酶变性而失去活性(5).其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6).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答出一条即可)(7).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肠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解析】【分析】本题属于一个探究类的试验题目。这类题目要关键仔细审查题干“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题干为动身点,全部的试验材料的分析、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都与探究的目的有关。【详解】(1)由于本题要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鱼苗生长较快,利于在试验过程中较为明显地视察其效果,而成体生长缓慢,试验效果不明显;由于试验须要在网箱中进行较长有时间(题中饲养14天),所以在开展试验前应当让鲈鱼适应试验养殖环境,否则有可能因为鲈鱼不适合新的环境,而严峻影响试验的科学性和结果的牢靠性。(2)试验目标是“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其中试验自变量为“植酸酶的有无”,试验组的饲料中已添加了植酸酶,因此在烘干过程中要特殊留意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因高温处理使植酸酶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失去活性。(3)通过探讨试验课题,确认试验变量、因变量,当然还要关注无关变量。试验步骤③中要限制的因素有“体格健壮、大小一样的鲈鱼”、“随机分组”、“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放养密度为60尾/箱”、“投喂等量加酶饲料”,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4)试验结论的归纳需从试验结果和表中试验数据入手。“结果显示,比照组、试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947.2%。”说明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表中试验组蛋白酶活性明显较比照组高,而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则相近,归纳得出: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肠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点睛】解这类试验题的思路:明确试验目的、原理及试验要求,以便确定答题方向;明确所给试验仪器及试剂、材料的操作及用途;设计试验步骤要遵循比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另外还要留意试验的打算工作、试验的操作依次、试验现象的视察以及试验结果的验证分析等。31.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乙病遗传特点有____________。(2)Ⅱ-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______。(3)Ⅱ-2有____________种基因型,Ⅲ一8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种可能(4)若Ⅲ一4与Ⅲ一5结婚,生育一患甲、乙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生育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生育不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答案】(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交叉遗传(男性患者致病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3).I-1和I-2(4).1(5).4(6).5/12(7).5/12(8).1/6【解析】【分析】分析系谱图:Ⅱ-4和Ⅱ-5都患有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Ⅲ-7),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和Ⅱ-5都无乙病,但他们有患乙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已知甲和乙中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因此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1)依据试题分析: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遗传特点有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隔代交叉遗传,母病子必病。(2)Ⅱ-3两病均患,甲病的致病基因来自I-2,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来自I-1。(3)假定甲病由A限制,乙病由b限制,Ⅱ-2不患甲病,有关甲病的基因型为aa,不患乙病,但有患乙病的儿子,故Ⅱ-2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综合两对基因,Ⅱ-2基因型只有一种为aaXBXb。Ⅲ-8患甲病,Ⅱ-4和Ⅱ-5都患有甲病,故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A、Aa,Ⅲ-8不患乙病,但是有患乙病的哥哥6号,故其父母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XBY、XBXb,Ⅲ-8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XBXB,综合两对基因,Ⅲ-8基因型有2×2=4种。(4)假定甲病由A限制,乙病由b限制,先分析甲病,Ⅲ-4的基因型为Aa,Ⅲ-5的基因型为AA或Aa,Aa占2/3,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1-2/3×1/4=5/6;再分析乙病,Ⅲ-4的基因型为XBXb,Ⅲ-5的基因型XbY,后代患乙病的概率是1/2,若Ⅲ-4和Ⅲ-5结婚,后代两病都患的概率是5/6×1/2=5/12,后代只患甲病的概率为5/6×1/2=5/12,生育不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1-5/6=1/6。【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驾驭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依据系谱图和题干信息“一种是伴性遗传病”推断甲和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32.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A—T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叫隐性突变,由隐性基因突变成显性基因叫显性突变。经过处理后发觉一株某种性状变异的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这种变异为____________(选填“显性”或“隐性”)突变。(2)用EMS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____________,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____________。(3)EMS诱导水稻细胞的DNA发生变更,而染色体的____________不变。(4)某水稻品种经处理后光反应酶的活性显著提高,这可能与相关基因突变有关。在叶肉细胞内限制光反应酶的相关基因可能分布于____________(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