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检测4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检测4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检测4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检测4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检测4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地球的圈层结构[合格·过关练]北京时间2020年3月16日10时58分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地震发生后,某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地震波波速在地球内部的变更图。读图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内核 B.下地幔C.外核 D.岩石圈2.下列有关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丙为莫霍面 B.先到达地面的是甲波C.丁为古登堡面 D.先到达地面的是乙波解析:1.D2.B第1题,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大陆地壳较厚,平均为33千米,海洋地壳较薄,仅为5~10千米,此次地震震源在陆地地表以下20千米,位于岩石圈。第2题,地震波有横波和纵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甲波是纵波,乙波是横波。最先到达地面的是甲波。丙是古登堡面,丁是莫霍面。读某同学制作的地球圈层结构模型的图片,完成3~4题。3.对各圈层位置的正确描述是()A.生物圈位于地壳内部B.地核位于莫霍面以上C.软流层位于岩石圈的内部D.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4.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A.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B.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D.大气圈的组成物质分布匀称解析:3.D4.B第3题,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其中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A错误;从地表到地心,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将地球分成三大同心圈层,地表至莫霍面之间为地壳,莫霍面至古登堡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至地心为地核,因此地核位于莫霍面以下,B错误;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之上,C错误;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D正确。第4题,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其中厚薄不均是地壳的突出特点,因此A错误;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B正确;大气圈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C错误;大气圈的组成物质分布不匀称,垂直向上,空气越来越淡薄,D错误。当地时间2020年2月13日早上,印度尼西亚日惹特区默拉皮火山喷发,火山灰柱高达2000米。据此完成5~6题。5.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A.地表 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 D.地幔6.这些扩散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依次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解析:5.D6.A第5题,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软流层,其位于地幔的上部,故答案选D。第6题,由题干“扩散的火山灰”可知,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依次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起先,又依据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最上面是大气圈,中间是水圈,最下面是岩石圈。其中,生物圈位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很明显火山灰漂移在大气圈中渐渐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到岩石圈。故扩散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依次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故选A。下图中左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右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关于左图中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幔是厚度最大的圈层B.生物圈独立于水圈与岩石圈之外C.水圈是生物圈的核心部分D.大气圈存在于地壳表层以外8.右图中a、c之间的虚线属于()A.生物圈下界 B.地下水位线C.莫霍面 D.古登堡面解析:7.D8.C第7题,地核是厚度最大的圈层,A错误;生物圈融于水圈与岩石圈之中,B错误;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200米是生物圈的核心部分,C错误;大气圈存在于地壳表层以外,D正确。第8题,a、c之间的虚线变更与海拔凹凸变更相一样为莫霍面,C正确;莫霍面不是生物圈的下界,A错误;莫霍面不是地下水位线,B错误;古登堡面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为图中2900km的虚线,9.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A、B各代表的地震波:A________,B________。(2)说出E和F的主要不同点。(3)描述在2900千米处,A波和B波发生的变更:A波________________,B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发觉了D__________(界面)为不连续面。(4)C面以上为________,C面和D面之间为________,D面以下为________。解析:第(1)题,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故A为横波,B为纵波。第(2)题,图中E是外核,为液态;F是内核,为固态。第(3)题,图中显示,在2900千米处,A波突然消逝,B波速度突然下降,说明该界面上下介质不同,即为古登堡面。第(4)题,C面为莫霍面,其以上为地壳;D面为古登堡面,其以下为地核。C面和D面之间为地幔。答案:(1)横波纵波(2)E为液态,F为固态。(3)突然消逝(或不能通过)速度突然下降古登堡面(4)地壳地幔地核[等级·提升练]读我国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更对比剖面图,回答1~2题。1.图中M界面为()A.地表 B.莫霍面C.软流层 D.古登堡面2.下列有关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更基本呈正相关B.距海越远,地壳厚度越大C.山地、高原的地壳厚度较平原、盆地地区厚D.板块碰撞挤压处的地壳厚度一般比四周地区要厚解析:1.B2.B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M界面在青藏高原地区深度可达60~70千米,在青岛旁边则仅有30千米左右,由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可知,图中M界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莫霍面。所以B正确,A、C、D错误。第2题,读图可知,地势越高,地壳厚度越大;地势越低,地壳厚度越薄。故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更基本呈正相关;距海的远近,与地壳厚度关系不大;山地、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平原地区为30千米左右;板块张裂处地壳较薄下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据此回答3~4题。3.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厚度自南向北增加B.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海拔最高C.断层分布的区域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4.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10km处可以表示()A.海平面 B.莫霍面C.岩石圈底面 D.古登堡面解析:3.D4.B第3题,两地相对高差是指海拔的差值;地壳厚度是莫霍面之上的高度,而不同地区的地壳厚度不同,则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故选D。第4题,莫霍面平均深度约17km,大陆部分平均深度约33km,海洋部分平均深度约6km。则10km处可以表示莫霍面。故选B。地球内部的结构无法干脆视察。关于地球内部的学问,主要来自地震波的探讨。图甲为地球内部圈层的部分示意图,图乙为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变更图。读图,回答5~6题。5.若图甲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的是()A.外核、内核、地核B.上地幔、下地幔、地幔C.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壳、岩石圈D.地壳、地幔、地核6.图乙中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A.5km B.17kmC.33km D.400km解析:5.C6.A第5题,岩石圈包括整个地壳以及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故b表示地壳,a表示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c表示岩石圈。故C项正确。第6题,地震波在经过莫霍面时波速会发生变更。读图可知,地震波在地表以下5km处波速发生变更,故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5km。A项正确。7.地球内部活动是导致地壳厚度和地势起伏变更的根本缘由,地球内部活动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读我国某区域地球内部莫霍面等深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说明莫霍面深度与地势凹凸的关系。(2)推断图中河流的大体流向,并依据莫霍面等深线分布说明理由。(3)推想某地质勘探队利用地震波在该地探测是否有油气资源的最简洁方法。解析:第(1)题,莫霍面是指地壳同地幔间的分界面,地势高,地壳厚度大,莫霍面深;地势低的地方地壳厚度则小,也就是莫霍面浅。莫霍面深度与地势凹凸呈正相关。第(2)题,河流的流向受地势凹凸影响,从高处向低处流,且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莫霍面等深线与地势凹凸起伏一样。河流沿线的莫霍面等深线数值自西向东渐渐减小,说明地势西高东低,因此河流自西向东流。第(3)题,油气资源是液体或气态。横波通过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态介质,纵波传播速度较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