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备战】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精讲精练(北京专用)
专题四:古代诗歌阅读•情感表达类(解析版)
【古代诗歌阅读】
北京市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题从2016年开始固定为三道,两道选择题
和一道主观题。考查的知识点有诗歌的理解与分析、诗歌赏析、诗歌意蕴、诗歌
的意象、诗歌的主旨和综合对比理解作者情感等。
【情感表达类答题方法】
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情感
分析题,不仅要求答出思想感情,还要进行分析。分析时,要紧扣主旨,分析有
据。
1.抓住两种“情语”
⑴直接找出显性“情语”
分析诗歌情感,首先要关注诗歌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如喜、乐、愁、怨
等。如陆游《秋兴》”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中的“愁”表明了作
者的心绪。作者看到当年的战衣,想起了当年许下的报国心愿,五更听到“画角”
之声,更增烦恼。在此基础上,就不难理解尾联表达隐逸愿望时饱含的无奈和苦
闷。
⑵细心寻找隐性“情语”
隐性“情语”是指传达感情时较间接、含蓄的词语,如诗中出现一个“客”
字,已暗示了羁旅之愁、思家之切。另外,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
“又”“惟”“空”“可”“岂”等,也是重要的隐性“情语”。
更重要的是,还要关注具有独特意义的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如春(常有
伤春之意)、秋(常有悲秋之意)、节日(常有向往团圆之意)、夜晚(常有夜不能寐
之意)等词语,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注。如塞外(常含建功立业或表明战争残酷、
环境艰苦之意)、他乡(常含颠沛流离之苦)、远离京城(常含仕途不顺之意)等词
语,需要引起注意。
2.抓住抒情方式
古诗抒情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备考中对间接抒情更要加强
复习,因为它表达的情感含蓄、隐晦,给考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带来不小的难度。
在解题过程中须区分具体的间接表达方式,“对症下药”。
(1)借景抒情:抓景语悟情语
借景抒情是古诗最常用的抒情方式,从景物描写中挖掘出思想情感是每一个
考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主要途径是通过细读,看看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
的特征是什么,色调是什么(指冷色调与暖色调),它们又与情感有着怎样的正关
联或负关联。
例如:南朝诗人何逊的“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是写离别的名句。前一
句写室外一一夜已深沉,一片寂静,唯有雨点滴落在台阶上,发出单调的声响。
诗中虽然没有写人的活动和情感,但是通过“夜雨滴阶”的情景可以体察到离人
心中的凄凉,冰冷的雨点仿佛滴在他们的心上。后一句写室内一一天将破晓,油
灯将要燃尽,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破晓之际,屋子感觉上比较暗。从
“夜雨"到''晓灯",暗示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空阶”和“离室”,则渲染离
人心境的凄凉。就这样抓住“滴”与“暗”、“夜”与“晓”、“空”与“离”等词
语,不难读出景物中的凄凉之情。
⑵托物言志:抓物语悟情志
借物抒情也是古诗常见的抒情方式。应抓住描写物象的语言,分析物象的外
在特征(形态、色彩、味道)和内在品性以及环境特点,并能深入其里,联系诗人
自身的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找准物与志的契合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情
感一般是双层的:一关乎物之情,二关乎物之志。
⑶用典抒情:抓典语悟情感
用典是古诗的普遍现象,每一个典故都有作者独特的考虑,因此,要思考典
中情,首先要靠自己的积累及诗后注释,判断诗句是否用典以及用了什么典故,
再结合内容看看是如何使用典故的(正用或反用),从而挖掘其深层情感。抓住典
故中的主人公与作者的联系是理解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情感往往也是
双层的:一关乎典故情感,二关乎作者情感。
【真题连接】
[2023年北京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①)
杜甫
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②在还思归。
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③。
共说总戎云鸟阵④,不妨游子受荷衣。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4年。杜甫于760年在成都营建草堂。762年,严武入朝,
杜甫送行至绵州。其后,成都发生兵乱,杜甫流亡至梓州。764年,严武封郑国公、拜剑南
节度使,再次镇守成都。②乌皮几:包着黑皮的小桌。③息机:熄灭用世之心。④总戎:
主帅。云鸟阵:■种作战的阵法。
杜甫的诗内涵深刻而丰富,往往一联就有多重意蕴。此诗“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
甘息机”一联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这一联有哪些内涵。
【答案】
对战乱的痛恨,对国家、百姓的担忧;壮志难酬的无奈与隐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大意是,惶恐置身天地更怀念古代的太平日子,反
思战乱过程便甘愿息灭机心不入世。
"更怀古",怀念的是古代太平的日子,更表达出对当下战乱的厌恶,战乱不仅让杜甫这
样的百姓流离失所,战战兢兢生活,担心随时失去生命,更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破坏,由此看
出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对国家、百姓的担忧。
“甘息机"表面意思是熄灭入世之心。但对于杜甫这样的人来说,真的甘心做一个隐士,
过自己的太平日子吗?不见得,因此这里的“甘息机",一方面可见出战乱对杜甫心态的打击,
另一方面也可视作无奈之语,并非不想入世,并非不想有所作为,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壮志
难酬的隐痛跃然纸上。
【专题模拟】
一、(2023•北京海淀•校考三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连⑴,病入中年日月遒⑵。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释:【1】连:狭窄,这里指宋朝金瓯(指国家版图)破碎,也象征着朝廷言路狭窄,
预示着作者仕途不顺。【2】遒:这里指迫近,尽。
请结合中间两联,谈谈作者“愁”的原因。
【答案】
(1)"病入中年日月遒",人到中年疾病缠身,时光飞逝眼看已步入晚年。写中年多病,
时光日迫之愁。
(2)"百战铁衣空许国”,穿着铁甲衣历经沙场百战,时刻空自想着要报效国家。写壮
志难酬,怀抱未展之愁。
(3)"五更画角只生愁",五更时从远处传来画角声,内心生出无穷无尽的愁怨。写国
土沦丧,战事未宁之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醉凭高阁乾坤连,病入中年日月遒。"凭栏高阁之上,作者空怀满腔愤懑,只得借酒浇
愁。"乾坤连"连是狭窄,为什么作者觉得天地狭窄呢?结合南宋朝廷偏安于一隅的事实,"乾
坤连”一词,用其字面意思,指国土沦丧、山河破碎、金瓯残缺。从深层次讲,这里的"连",
不仅指有形的国土残破,更有深层含义。此前,陆游多次被贬,反映了仕途蹭蹬,官场险恶。
正因赵汝愚等人的弹劾陷害,陆游在官场上屡遭排挤与打击。此后陆游经过几度启用和罢免,
陆游便开始了基本上闲居的在野生活。所以,这时的陆游不免感叹,天地之大,竟不容他施
展才华。"连"难道是写天地的狭窄么?不是,陆游曾在二十年中遭到多次贬谪,"乾坤"这里
也象征着朝廷或者官场。一个"连"字透入出了仕途的险恶,以及朝廷的腐败,引起了作者的
无奈与感伤。
"病入中年日月遒"句意是:人到中年疾病缠身,时光飞逝眼看已步入晚年。写《秋兴》
这首诗时的陆游已经59岁,由于作者年老多病,接近晚年,在诗歌中也流露出人生易老,
岁月将尽的无限伤心。诗人写出了自己中年多病,时光日迫之愁。
"百战铁衣空许国”句意是:穿着铁甲衣历经沙场百战,时刻空自想着要报效国家。陆游
渴望通过参军,身经百战,建立显赫功勋,或是在军营草拟军事文件,从而实现施展生平抱
负,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可是陆游一生都没有实现愿望。此句写出了诗人壮志难酬,怀抱
未展之愁。
"五更画角只生愁”句意是:五更时从远处传来画角声,内心生出无穷无尽的愁怨。“五
更画角"用杜甫《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的典故,陆游诗中的"五更画角"指军营报晓声,
这里代指军营或者战争。这里写出了了山河破碎,战争不息的现状之愁。
二、(2023•北京西城•北京四中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叹庭前甘菊花九日赏菊
杜甫陈与义
檐前甘菊移时晚,黄花不负秋,与秋作光辉。
青蕊重阳不堪摘。夜霜犹作恶,朝日为解围。
明日萧条醉尽醒,今晨岂重九,节意入幽菲。
残花①烂次曼开何益。孤芳擅天地,众卉亦已微。
篱边野外多众芳,殷勤黄金将,照耀白板扉②。
采撷细琐升中堂。沽酒欲寿花,孔兄③与我违。
念兹空长大枝叶,清坐绝省事,未觉此计非。
结根失所缠风霜。夕英④岂不腴,骚人自难肥。
【注】①残花:指晚开的甘菊。②白板扉:指简陋的大门。③孔兄:钱的谑称。④夕英:
出自《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
两首诗都借菊花表达人生感慨,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①杜甫诗中的菊花移栽错过时节,重阳节时花蕊尚青,受人冷落,再开已经过时,作
者表达了对甘菊开不逢时的惋惜,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伤。
②陈与义诗中的菊花正值佳节盛开,傲视群芳,作者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抒
发了对淡泊自适生活的向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在杜诗中,诗人写"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煜开何益"(等到明天秋景萧瑟人们从酒醉
中清醒了,你再开出些残花来有什么用呢?)和"念兹空长大枝叶,
结根失所缠风霜"(感念你空长了大大的枝叶,只因根扎的不是地方才不幸为风霜所侵)。
由此可见,诗人对于菊花移栽错过时节,重阳节时花蕊尚青,受人冷落,再开已经过时表达
了深深的惋惜。而诗人在诗作中叹息庭前的甘菊生不逢时,实为叹息自己没有机会为国家平
定叛乱尽一份绵薄之力。"甘菊"有着极佳的药用价值,却不被人们所采摘,诗人满腹经纶,
却得不到君王重用,落得"移时晚"的结局,诗人与菊花有着相似的命运,菊花内蕴为诗人心
内之象的写照。
陈与义诗中,"黄花不负秋,与秋作光辉""孤芳擅天地,众卉亦已微"充分展现了菊花正
值佳节盛开,傲视群芳的美好姿态,表达了他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而在“沽酒欲寿花,孔
兄与我违""夕英岂不腴,骚人自难肥”句中,他则通过-正■反的对比,表现了自己看淡功
名利禄(孔兄与我违),追求淡泊、自在的文人生活的志向。
三、(2023•北京海淀•清华附中校考三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欲行雨未止【1】
出幔依灯影,空阶送雨声。
暂归仍客路,投老倍乡情。
眼涩书难读,心摇梦易惊。
病多常怕醉,酒尽却思倾。
忆昔[2]
忆昔轻装万里行,水邮山驿不论程。
屡经汉帝烧余栈⑶,曾宿唐家雪外城。
壮志可怜成昨梦,残年惟有事春耕。
西窗忽听空阶雨,独对青灯意未平。
注释:【1】此诗作于淳熙五年(1178)十月,陆游奉诏离开蜀地,返回浙江山阴途中。
[2]此诗作于庆元二年(1196),陆游闲居山阴,时年七十一岁。【3】汉帝烧余栈:张良劝
说刘邦烧绝联系汉中和东边各国的栈道,该址在今陕西褒城县北。
这两首诗均写到‘‘空阶雨",请根据原文分析其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答案】
相同点:"空阶雨"在两首诗中都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进而都表达了孤独愁苦的情感。
不同点:《欲行》中,雨阻断了作者归乡的行程,"空阶雨"触发了作者归乡受阻的愁情。
《忆昔》中,作者回忆往昔,感慨壮志未酬,"空阶雨"渲染了悲愁的氛围,加剧了作者的愁
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根据注解一"此诗作于淳熙五年(1178)十月,陆游奉诏离开蜀地,返回浙江山阴途中
可知《欲行雨未止》是作者返乡途中遇雨不能前行所做,表达了诗人孤独愁苦的情感,"空
阶雨”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根据注解二"此诗作于庆元二年(1196),陆游闲居山阴,时年七
十一岁"可知《忆昔》是作者老年闲居山阴所做,作者上阵杀敌,报效国家的愿望也已成空,
作者在家闲居,听着窗外的雨声,孤独愁苦的情感油然而生,"空阶雨"渲染了凄凉的氛围。
这是相同点。
不同点:《欲行雨未止》中,"出幔依灯影,空阶送雨声""暂归仍客路”指出雨阻断了作
者归乡的行程,诗的最后四句"眼涩书难读,心摇梦易惊。病多常怕醉,酒尽却思倾”是作者
在故乡途中遇雨不能前行的愁情的具体表现,而这些愁情都是由"空阶雨''触发的,所以这首
诗中,,空阶雨,,触发了作者归乡受阻的愁情。
《忆昔》中,诗的前四句作者回忆往昔:壮年曾离家万里,远赴军营。爬山涉水不计路
途遥远艰辛。曾多次路过汉中刘邦当年的栈道,也住过唐杜甫诗中出现过的四川西部边城。
而颈联"壮志可怜成昨梦,残年惟有事春耕"由对往昔的回忆转入现实,感慨壮志未酬,尾联
的"空阶雨"渲染了悲愁的氛围,加剧了作者的愁情。
四、(2023•北京昌平•统考二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欧阳修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榜。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尊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注释:四谢法曹:欧阳修的朋友,当时在许州(今河南许昌)任司法参军,此地有一
个西湖。欧阳修因为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被贬谪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令。谢法曹
从许州寄诗安慰他、他便写了这首诗作答。
本首诗抒发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
①表达了朋友间的真挚友情及对朋友安慰我的感激之情。
②借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流逝的伤感之情。
③抒发了作者遭遇贬谪之后的失意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万里思春尚有情”想象诗友独酌湖上,默默思念远
方被贬的自己。诗友殷勤多情,特从这美丽的地方寄来美好情意,谢法曹在万里之外还记得
我这个被贬谪沦落天涯的人,表达了朋友间的真挚友情及对朋友安慰我的感激之情。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诗人触景伤怀,蓦然回首:昔日把酒对春、风流
倜傥的少年,如今而立刚过,却已是鬓发苍苍。诗人感叹自己年老,如今面对春色无可如何。
诗人借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流逝的伤感之情。
"异乡物态与人殊,唯有东风旧相识”,在这贬谪之地,诗人眼中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
冷淡,唯有岁岁年年按时相伴的春风仍是那么熟悉、亲切,似在安慰一颗孤寂的心。诗人身
处异地,内心孤独落寞。抒发了作者遭遇贬谪之后的失意之情。
五、(2023•北京房山•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别子瞻⑴
秦观
人生异趣各有求,系风捕影只怀忧。
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
徐州英伟非人力,世有高名擅区域。
珠树⑵三株正可攀,玉海千寻真莫测。
一昨秋风动远情,便忆鳍鱼访洞庭。
芝兰不独庭中秀,松柏仍当雪后青。
故人⑶持节过乡县,教以东来偿所愿。
天上麒麟昔漫闻,河东^鹫⑷今才见。
不将俗物碍天真,北斗以南【“能几人?
八砖学士⑹风标远,五马使君⑺恩意新。
黄尘冥冥日月换,中有盈虚亦何算?
据龟食蛤⑻暂相从,请结后期游汗漫。
注释:【1】这首诗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当时秦观到徐州拜访在此地任知州
的苏轼。【2】珠树:神话中的神木【3】故人:北宋诗人李常。【4】WW:凤凰。【5】北斗
以南:出自《新唐书,狄仁杰传》中的"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6】八砖学士:
指唐朝翰林学生李程。【7】五马使君:太守的别称。【8】据龟食蛤:超然物外,遨游四方。
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苏轼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
【答案】
情感:抒发了对苏轼的仰慕、赞美与不舍的情感。
写法:①运用衬托手法,用自己对权势的淡漠衬托对苏轼的仰慕之情。
②议论与抒情相结合,赞美苏轼的英伟与高名。
③运用"珠树""玉海""麒麟意"等比喻,赞美苏轼的才华与人品。
④化用狄仁南"北斗以南"的典故赞美苏轼之贤,化用李程"八砖学士"的典故赞美苏轼的
风度。
⑤运用侧面描写,以自己对苏轼的追随表达对苏轼的仰慕与不舍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的能力。
情感:
"徐州英伟非人力,世有高名擅区域。珠树三株诅可攀,玉海千寻真莫测”含义是徐州英
伟不是人的力量,世上有很高的名望擅自区域;珠树三株怎么可以攀登,碧海千寻真不知;
作者以"珠树玉海"比喻苏轼之才,用"英伟非人力""高名"等共同表达了对苏轼才华的赞美
和仰慕之情。
"据龟食蛤暂相从,请结后期游汗漫"表明俩人的相聚只是暂时的,马上就要分离,以此
表达作者对此次相聚的珍视和对苏轼的不舍之情。
手法:
"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中"万户侯"代指权势地位,作者不愿要权势地位,
却只想与苏轼为友,运用衬托手法,用自己对权势的淡漠衬托对苏轼的仰慕之情。
"徐州英伟非人力,世有高名擅区域。珠树三株诅可攀,玉海千寻真莫测"含义是徐州英
伟不是人的力量,世上有很高的名望擅自区域;珠树三株怎么可以攀登,碧海千寻真不知;
作者写诗议论与抒情相结合,以"珠树""玉海"比喻苏轼之才,并用"英伟非人力""高名"等语
言赞美苏轼的英伟与高名。
“珠树三株也可攀,玉海千寻真莫测"中以"珠树""玉海"比喻苏轼之才;"天上麒麟昔漫闻,
河东^^今才见"中作者以"麒麟鬻,喻苏轼是难得的人才,赞美苏轼的才华与人品。
"北斗以南能几人"化用狄仁南"北斗以南"的典故赞美苏轼之贤;"八砖学士风标远"化用
李程“八砖学士"的典故赞美苏轼的风度。
"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据龟食蛤暂相从,请结后期游汗漫”运用侧面描写,
以自己对苏轼的看重和追随表达对苏轼的仰慕与不舍之情。
六、(2023•北京海淀•统考二模)阅读下面陆游的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北窗[1]
白首微官只自囚,青灯明灭北窗幽。
五更风雨梦千里,半世江湖身百忧。
壮志已孤金锁甲,倦游空揽黑貂裘。
浦亭夜猎⑵犹堪乐,敢恨将军老不侯。
野饮夜归戏作【3】
青海天山战未麋,即今尘暗旧戎袍。
风高乍觉弓声劲,霜冷初增酒兴豪。
未办大名垂宇宙,空成恸哭向蓬蒿。
浦亭老将归常夜,无奈人间儿女曹!
注释:【1】《北窗》作于淳照七年(1180),作者时任朝请郎(正七品)提举江南西路常
平茶盐公事。【2】《史记・李广列传》记载:“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
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浦)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
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3】《野饮夜归戏作》作于淳熙
九年(1182),作者当时闲居浙江山阴县。
两首诗的尾联都用了“浦亭夜猎”的典故来抒情。请根据诗歌内容,分析其所表达情感
的异同。
【答案】
①相同点:两诗中作者都借"满亭夜猎"的典故,表达了对李广的同情,表达了自己壮
志难酬的苦闷。
②不同点:两诗作者借"浦亭夜猎”所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北窗"作者表面上写满亭夜
猎还可以享乐,不敢为李广年老不封候感到遗憾,实际上是运用反语,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
满;"野饮"写战功赫赫的老将失势后遭到小人呵斥无可奈何,表现了作者对自己与李广相似
处境的无奈(自怜)之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
相同点:
结合"浦亭夜猎犹堪乐,敢恨将军老不侯""浦亭老将归常夜,无奈人间儿女曹"中"敢
恨""老不侯""无奈"可知两诗都借"浦亭夜猎”的典故,表达了对李广的同情,表达了自己壮志
难酬的苦闷。
不同点:
两诗作者借"浦亭夜猎"所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
"浦亭夜猎犹堪乐","北窗"作者表面上写浦亭夜猎还可以享乐,"敢恨将军老不侯",不
敢为李广年老不封侯感到遗憾,实际上是运用反语,一生"数奇"的李将军,年老还要蒙受濡
亭门卫的羞辱,而自己"白首微官只自囚",到老一头白发还只是卑微的没有自由的小官一个,
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
"浦亭老将归常夜,无奈人间儿女曹","野饮"诗中"无奈"写出了战功赫赫的老将失势后
蒙受濡亭门卫羞辱的无可奈何,"无奈"一语双关,即指李广面对境遇的无可奈何,也表现了
作者对自己与李广相似处境的无奈(自怜)之意。
七、(2023•北京朝阳•统考二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竹枝歌⑴
苏辙
其二
扁舟日落驻平沙,茅屋竹篱三四家。
连舂并汲各无语,齐唱《竹枝》如有嗟。
其三
可怜楚人是悲诉,岁乐年丰尔何苦?
钓鱼长江江水深,耕田种麦畏狼虎。
竹枝歌
苏轼
其三
水滨击鼓何喧阑,相将扣水求屈原。
屈原已死今千载,满船哀唱似当年。
其四
海滨长鲸径千尺,食人为粮安可入?
招君不归海水深,海鱼岂解哀思直?
注释:【1】竹枝歌:一种地方民歌,诗人多有拟作。
“竹枝歌”多吟咏风土,抒发悲情。请比较以上二人诗中描写的内容及所抒悲情有何不
同。
【答案】
①苏辙诗描写了农人居住的环境及他们一边悲歌叹息,一边舂米汲水的情景。诗人同
情百姓即使勤苦劳作,在盛世丰年仍难于谋生,为百姓疾苦而"悲"。
②苏轼诗描写了百姓击鼓乘舟、齐声悲歌纪念屈原的场景。写屈原因忠直不被理解而
毅然投江,千年后仍然让人感到遗憾,表达了对屈原的哀悼,流露出对忠直之士遭遇不幸的
悲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①苏辙第一首诗中描写了农人居住的环境,"茅屋竹篱三四家";也描写了他们的生活
场景,"连舂并汲各无语,齐唱《竹枝》如有嗟",他们一边不断的舂米,一边汲水,他们之
间没有交谈,而是一起唱和《竹枝》,仿佛很感叹、悲苦的样子。第二首诗用"可怜"直接表
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同情,诗人有不解,于是询问"岁乐年丰尔何苦?”,在诗人看来年成很好,
为何他们还这么悲苦呢?后两句是楚人的回答,原来无论垂钓还是耕田种麦都无法养活全家。
诗歌表面写"长江江水深"和"畏狼虎"是造成他们生活困苦的原因,实际上真正的根源还在于
官府的苛捐杂税,其中"狼虎〃应该是比喻义,比喻那些狼虎一般吃人的人。诗人同情百姓即
使勤苦劳作,在盛世丰年仍难于谋生,为百姓疾苦而"悲"。
②苏轼第一首诗描写了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景,"喧阑”写出了人多拥挤和声音的喧
哗,原来他们是在纪念屈原,诗人不由得感叹,屈原已经死去千载,人们还在齐声悲歌纪念
他,足见屈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第二首诗想象江水中有长达千尺的吃人的长鲸,诗人不由
思考,既然这样屈原为何还要投江?这么多年人们为屈原招魂他却不回来,是海水太深了吗,
那深海中的鱼难道懂得哀叹屈原的忠直?诗描写了写屈原因忠直不被理解而毅然投江,千年
后仍然让人感到遗憾,表达了对屈原的哀悼,流露出对忠直之士遭遇不幸的悲慨。
八、(2023•北京丰台•统考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
高适
适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⑵。
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
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
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⑶。
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
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
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注释:【1】此诗为诗人离开长安后寓居蓟门所作。王之涣,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被人
诬谤而去官;郭密之,晚年任诸暨令。【2】搔屑:萧瑟。【3】芳节:良时。
诗中说“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诗人有哪些心里话要和友人说呢?请结合全诗简
要说明。
【答案】
①自己与友人各自长期奔波于宦途的辛酸苦楚;
②自己对友人才华、志向的景仰与赞美;
③自己与友人都生逢清明良时,但依然人生失意、功业难就的伤感与无奈;
④自己对久别的友人的深切思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自己与友人分别了十年,各自长期奔波于宦途的辛酸苦
楚,知交零落,心事难说。
②"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写王之涣、郭密之两友人的个人情况和所处时代特点,
赞美二人的才华和志向;
③"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自己与友人都生逢清明良时,但人生路上遇事多有错谬,
内心有着深沉的感受,有人生失意、功业难就的伤感与无奈;
④“怀君但愁绝"感慨自身行路艰难,欲说还休,唯有怀君,再致思念友人之意,表达
对久别的友人的深切思念。
九、(2023•北京通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拟古(其十二)⑴
李白
去去复去去,辞君还忆君。
汉水既殊流,楚山亦此分。
人生难称意,岂得长为群?
越燕⑵喜海日,燕鸿思朔云。
别久容华晚,琅讦⑶不能饭。
日落知天昏,梦长觉道远。
望夫登高山,化石竟不返"。
注释:【1】此诗是李白拟《古诗十九首》中《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写一位妇女对远
离家乡的丈夫的思念。【2】越燕:指南方越地的燕子。【3】琅坪(匕nggdn):指似珠的美玉。
传说中昆仑山有琅开(仙树)。【4】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妻子思念远出的丈夫,立在山头守望
不回,天长日久竟化为石头。
清代的沈德潜评价这首诗“词微旨远,怨而不怒”。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对此评论
的理解。
【答案】
李白仿写古诗的体裁和语言,用简洁平淡的语言来传达深刻广阔的主题和情感。如,用
"去去复去去"道出与友人分离、难以相见的命运;用"越燕喜海日,燕鸿思朔云"形象说明游
子对故乡的眷恋;仿用"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主题,抒发自己对友情和理想的执着和失落。
在诗中诗人虽有怨言,却没有表现出愤怒或激烈的情绪,而是借古诗题材来明现实心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赏析诗歌我艺术特点及思想感情的能力。
"去去复去去,辞君还忆君",走了一程又一程,送你远行却又思念你。道出与友人分离、
难以相见的命运;
"越燕喜海日,燕鸿思朔云",越燕向往那大海上的太阳,燕鸿只牵挂着朔方的白云形象
说明游子对故乡的眷恋;
后六句意思是"别离日久容颜衰老,琅讦虽美,却不能吃。太阳西下知道日色已昏,归
梦漫长更觉路途遥远"。仿用了"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的主题,抒发自己对友情和理想的执
着和失落;
"人生难称意,岂得长为群",人生很难如意,哪能长久相伴?诗人虽有怨言,却又自我
宽解,没有表现出愤怒或激烈的情绪。
诗歌语言简洁平淡,意旨深远,整首诗借古诗题材来明现实的心志,可谓"词微旨远,
怨而不怒”。
十、(2023•北京顺义•统考二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贺新郎111
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⑵,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
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⑶。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
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⑷妙
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释:【1】作者创作此词时已被闲置多年。【2】停云:停云堂。词中的《停云》诗,指
陶潜作《停云》诗,其诗序:"停云,思亲友也。"【3】本句借用《论语•述而》中"甚矣吾衰
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一句,原句表达孔子恢复周礼的愿望终究落空的失望之情。【4】
浊醪:浊酒。
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归纳本词蕴含的作者情感。
【答案】
①作者使用《述而》的典故,表明作者与孔子处境相似,暗示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实
现,抒发自己无奈的慨叹。
②作品中几处词句表达作者知己不多,同道者少,抒发自己的孤单落寞之情。
③作者借用“停云”典故,表达渴求陶渊明式的知己之情。
④"江左"两句则表达作者对当下统治者的不满,因愤懑只能移情山水的无奈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结合注释"作者创作此词时已被闲置多年"和"本句借用《论语•述而》中"8矣吾衰也!久
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一句,原句表达孔子恢复周礼的愿望终究落空的失望之情"可知,"甚
矣吾衰矣"一句,作者使用了《述而》中的典故,表明作者与孔子处境相似,暗示自己的政
治主张不能实现,抒发自己无奈的慨叹。
从"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知我者,二三子"可知,作品中几处词句表达作者
知己不多,同道者少,抒发自己的孤单落寞之情。
从“一日独坐停云….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
《停云》诗就,此时风味"可知,作者借用"停云"典故,想像陶渊明当年诗成时的风味,感
叹如今无人如陶渊明一般知酒。这里意在以陶自况,表达渴求陶渊明式的知己之情。
从"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可知,"江左"两句则表达作者对当下统治者的不
满,讽刺南宋已无陶渊明式的饮酒高士,而只有一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达了词人因愤懑
只能移情山水的无奈之情。
十一、(2023•北京门头沟•统考一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日长简仲咸①
王禹傅②(宋)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③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④共谁论。
注释:①仲咸:冯伉的字,与王禹倍同为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且同在商州主持
政务。②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商州团练副使时。③伯阳:老子李耳的字。④牢落:无所寄托。
古人写诗,喜设诗眼。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
体分析。
【答案】
①全诗的诗眼为"闲"字。
②首联由"日长""郡僻""昼掩门"可见其官务清闲;颔联因为官务清闲,所以借读书悟道
消遣时间;颈联由诗人院中赏景直至月上,可见其生活清闲。由此可见,诗人的日常处处透
着"闲"。
③但这种"闲”带给诗人的并非闲适愉悦。诗人被贬僻郡,形单影只,虽如杜甫一样仍
心系家国,但空有满腔抱负无法施展。于是在道家书中寻求解脱却不得解脱,赏花饮酒欲消
除苦闷却无法排遣,可见一"闲"字背后饱含其孤寂苦闷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首联写白天变长了,黄昏前的时光怎么打发呢?偏僻的州郡里,官衙闲寂,尽日掩门。
颔联写翻开杜甫的集子,在诗的世界里徜徉,从老子的《道德经》中窥见道的本原,因为官
务清闲,所以借读书悟道消遣时间。颈联写北院繁花千片随风飘落,月亮升起时在东楼有美
酒相伴,诗人院中赏景直至月上,可见其生活清闲。
诗人的日常处处透着"闲"。故"闲"字为全诗的诗眼。
诗人口中说闲,正是心中不肯闲之故。他为官清正,有志改革,然而诗人在淳化二年(991
年),因徐铉诬陷,而贬商州。故一"闲"字,凝聚着作者的不满和惆怅、苦闷和孤独,"郡僻"、
"昼掩门"对闲字作了进一步渲染。后面读书销愁,风抚落花、借酒消愁,更可见一"闲"字背
后饱含其孤寂苦闷之情。
十二、(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蓝田山石门精舍⑴
王维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⑵。
注释:【1】精舍:寺院。【2】觌:相见。
明代周挺评价此诗前二十句“始以无心,终若有得”。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评价
中“无心”与“有得”的理解。
【答案】
"无心"是指诗人随意泛舟游览,赏玩美景,远远看到让人心生喜爱的“云木秀”,并且随
着流水自然到达,出游遇到的美景都是偶然相遇,并非刻意寻求。
"有得”是指诗人在石门精舍看到僧人逍遥不拘、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沉浸于夜晚涧边
花香袭人、月光朗照的美景氛围,而获得精神上的安宁与愉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第一到第十句为诗的第一部分。起笔就透露出诗人特别轻松、快适。“落日山水好,漾
舟信归风"黄昏时出发,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天的热气被微风吹散了,驾上
轻舟,开始出游了。探赏奇景奇趣,在不知不觉之间,小船马上要荡到水的源头了一一目的
地马上就到。这一路轻舟而上,一路胜景多少,一路兴致多高,历历如在眼前。可是诗人偏
偏又要玩个小小的噱头,"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云木秀"是石门精舍所在处,它遥遥在
望,叫人感到兴奋,而且舟行至此,也要到头了。"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写水流曲折一
转,恰巧和前山山谷相通。如此运笔似乎在无形中与前诗中所言的“玩奇"之意相呼应了,这
一路舟行水上,却有如行进曲径通幽处,山不转水转,沿途奇趣奇致接连不断,令人目不暇
接。"舍舟"上岸,竹杖芒鞋,轻步前行,千呼万唤,峰回百转,终于豁然开朗,诗人梦想中
的"桃花源"到了。"果然惬所适",表达了作者不虚此行的感慨。故"无心”是指诗人随意泛舟
游览,赏玩美景,远远看到让人心生喜爱的“云木秀”,并且随着流水自然到达,出游遇到的
美景都是偶然相遇,并非刻意寻求。
第十一到第二十句是诗的第二部分。诗人到达山寺后,就像武陵人到了桃花源后,东张
西望,看到许多与尘世不同的人和物:"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僧众不多,且在松柏下
逍遥,环境显得清静而不枯寂。"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这里是写僧人口常功课。僧人自
晨至夕参禅、诵经,但在诗人看来,这些方外人生活并不枯燥,自敬其事,自得其乐,精神
世界充实得很呢。“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一是指这些僧人修行很高,佛法感化了牧童;
二是说这里和平宁静,几乎与外界不相交通,桃花源生活的影子更加浓厚。桃源人避世而居,
那里也有忙碌而有秩序的劳动生活。“世事问樵客"与桃源人向武陵渔人打听外界情况也相似,
这里只是将"渔人"换成"樵客",甚至诗人在这里就是自比樵客,把自己编入桃花源故事中,
十分有趣。深山发现的既是一片净土,又是一片乐土,这叫诗人更惬意了。诗人写"暝宿”,
这样的美景,夜晚睡得非常舒适:四周是树木参天,林间一片空地上,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
瑶席之上,瑶席也映出玉般洁净清凉的意味。瑶席在卧,闻席旁熏香若有若无的香味,嗅涧
边野芳阵阵来袭的清芬,观石壁之上清辉熠熠的洁净,令人心旷神怡。故"有得”是指诗人在
石门精舍看到僧人逍遥不拘、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沉浸于夜晚涧边花香袭人、月光朗照的
美景氛围,而获得精神上的安宁与愉悦。
十三、(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小题。
水龙吟①
辛弃疾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②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
五斗,不应堪此。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③
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④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注】①本词为辛弃疾被罢官后退居瓢泉时作。②参差:仿佛。③直饶:即使。④东山:
指东晋名士谢安,他曾隐居东山,后又被朝廷起用,成功指挥了泗水之战。
作品借“高山流水”引陶为知音。结合词句分析,辛、陶二人有哪些相似之处?
【答案】
从作品文字来看,辛弃疾和陶渊明在三个方面有相似处:
①"曾识〃"梦中一见〃,都是离开仕途,选择隐居;
②"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都是看淡功名,不慕富贵;
③"应别有,归来意甚东山何事",退隐之中,内心仍然有所期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根据注释"本词为辛弃疾被罢官后退居瓢泉时作"可见,辛弃疾离开官场,隐居瓢泉,故
而他说“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即自己与陶渊明一样,都远离官场隐居。
从人物志趣爱好来看,"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
无味”可见,他认为,自己和陶渊明有着相同的追求,相同的志趣,同样对于“富贵"看淡,
认为其无味,淡泊名利。
从"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和"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中,可见,诗人
认为陶渊明离开仕途,并不仅仅只有归隐一种想法,而是另有一番深意,即希望能够遇上明
君圣朝,能让自己一展才华;而诗人自己用谢安隐居后再被起用的典故,也表达了自己希望
能够有机会为苍生挺身而出,实现抗金志向;二人内心都仍有期待。
十四、(2023•北京海淀•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
面小题。
哀江头⑴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注释:【1】唐肃宗至德元年秋,安禄山攻陷长安,杜甫被叛军抓获。第二年春,杜甫脱
逃,沿长安曾经的风景胜地"曲江"潜行,因事感怀,创作此诗。
本诗“哀”字为题,以“哀”统领全诗,沉郁顿挫,意境深远。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
“哀”的具体内涵。
【答案】
哀国家残破,春日潜行;哀江山易主,物是人非;哀君王无道,致生离死别。本诗是李
唐盛世的挽歌,也是国势衰微的悲歌,充满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哀"字是这首诗的核心。诗歌从时间上说,是从眼前翻到回忆,又从回忆回到现实。从
感情上说,首先写哀,触类伤情,无事不哀;哀极而乐,回忆唐玄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申扎县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教育联盟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初三开学第一课25
- 《旅游地产专题研究》课件
- 礼仪教育讲解模板
- 《文献检索介绍》课件
- 党员学习计划安排表格
- 少先队工作计划报告 少先队工作计划
- 加固网架杆件施工方案
- 供水节水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 《 唐代二十四节气诗研究》范文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7.7平行线中的四大经典模型同步练习(学生版+解析)
- 2024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背诵专用知识点
- 电机扭矩与丝杆推力关系(自动计算)
- 幕墙预埋件合同范本
- 电梯安全总监和安全员的任命文件
- SL-T+62-2020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 NB-T35064-2015水电工程安全鉴定规程
- GB 1499.2-202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 线性规划完整版本
- 药店药品管理制度及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