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环境-2023年中考地理之考前大题复习(原卷版+解析)_第1页
区域生态环境-2023年中考地理之考前大题复习(原卷版+解析)_第2页
区域生态环境-2023年中考地理之考前大题复习(原卷版+解析)_第3页
区域生态环境-2023年中考地理之考前大题复习(原卷版+解析)_第4页
区域生态环境-2023年中考地理之考前大题复习(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

#AM08区域成态环境

【真题回顾】

1.(2022•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于202年9月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

和。据此,2030年前我国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再增长并逐步下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通过

植树种草等措施,吸收和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碳中和。

材料二:“黄河几字湾经济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能源基地。

材料三:“黄河几字湾经济区”范围示意图(图1),我国局部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图2),我国风能

分布图(图3)

⑴图1中,"黄河几字湾经济区"地跨甘、宁、内蒙古、陕、晋等5省区的部分地区,图中①代表的省级行

政区域的全称是②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是—

(2)图2中,与山东省相比“黄河几字湾经济区”太阳能丰富,请说明判断理由

⑶从三幅图的信息可知,为满足能源需求,实现碳达峰目标,"黄河几字湾经济区”的多种能源中应加大—

等开发比重,逐步降低—的比重(填能源种类)

⑷"黄河几字湾经济区”的生态问题突出。经济区的北部地区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南部地区最突出的

生态问题是一

⑸针对“黄河几字湾经济区”的生态问题,写出两项治理措施

⑹改善"黄河几字湾经济区"生态环境,有利于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请说明原因

2.(2022•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江西省是我国中部地区首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该省发挥邻近长江

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优势,深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推动了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结合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白鹤是一种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候鸟,主要取食湿生或水生植物嫩芽与球茎。据推测,全球

大约98%的白鹤都聚集到鄱阳湖越冬。

材料二:江西是我国重要的脐橙产地之一,赣南脐橙是国内著名的脐橙品牌。脐橙宜生长在气候温暖

湿润、排水良好的山坡,不耐霜冻。

材料三:如图为江西省简图。

江西省简图

⑴江西位于①—(河流)流域,该省的主食是—O

(2)江西省的行政中心是②—,京九铁路纵贯全省,穿越了山脉③.

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鄱阳湖的生态效益—0

⑷请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赣南脐橙冬季易受低温冻害的主要原因—

⑸江西和长江三角洲I、珠江三角洲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试分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能给江西经

济发展提供哪些有利条件?

3.(2022・辽宁盘锦•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贵州、西藏、河北、海南等地

考察。

材料一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中国天眼”

是世界最大单口径球而射电望远镜。

材料二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调研时,实地察看了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雅管藏布江水系是难得的一块绿地、绿肺,它的生态还很脆弱。

材料三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梳林场月亮山,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

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实地察看林木长势,弘扬塞罕坝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材料四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海南考察,再次提出海南要以生态立省,并视察了我国新一代大推力

运载火箭发射场一一文昌航天发射场。

⑴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石灰岩易受流水侵蚀和溶解,形成独特的地貌,依靠这里的独特地

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建成了"中国天眼”。

⑵西藏所在地理区域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雅鲁藏布江谷地是西藏人口和种植业的集中分布区,其

分布在这里的最主要原因是。

⑶我国邻国众多,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屹立在我国与(国家)的边境处。

⑷塞罕坝林场将荒漠沙地变城了广袤林海,改变了"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创造了人间奇迹。逼近北

京城的风沙主要来自(地形区)。

⑸2022年5月10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文昌发射场发射,海南文昌是我国唯一的滨海发射场,文昌临

_______海。

4.(2022•广西贺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示意图”。据此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古往今来,诗人用凝练的笔墨,写下了众多佳句名篇。其中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

门关”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西北苍凉壮阔的景色。

⑴图中甲山脉是。

⑵材料中的"春风"是指风。

⑶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的白云鄂博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产地。

⑷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生态问题是»

⑸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大致呈现出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请结合图分析其变化原因:

【押题预测】

1.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北极地区及其周边国家,感受这里的神秘与美丽。左图为冰岛简图,右图

为北极及周边地区海冰范围变化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旅程贴士】

出发时间2023年6月

交通工具破冰船

衣物装备羽绒服、冲锋衣专业登陆靴(防水防雪)

⑴请你从出发时间、交通工具、衣物装备方面任选一条旅程贴士,依照范例,解释原因。

范例:准备防水防滑的专业登陆靴是因为北极地区多冰雪,防水防滑的登陆靴便于冰面行走。

【第一站冰火之国】

冰岛号称是“冰火两重天”的国家。

⑵读图可知,冰岛的"冰"是由于纬度较高,广布;冰岛的"火"是由于数量多。

【第二站诺亚方舟】

干燥、低温是保存种子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在零下20℃的恒温环境中,密封瓶中的种子可以保存数百

年,甚至上千年。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人类建有一座全球种子库。图12是斯瓦尔巴群岛气候统计图。

⑶斯瓦尔巴群岛全年(填气候特征),有利于种子保存。

【第三站世界尽头】

北极点,一个终年被浮冰覆盖的神秘之地,距离最近的陆地至少也有700公里。这里是真正的世界尽

头。

⑷考察发现,近些年北极地区海冰范围在不断(缩小/扩大),其主要人为原因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导致的o

【行程感悟】

“在美丽神秘却也脆弱至极的净土中,邂逅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等待梦幻缥缈的极光,看着平静海面

和蓝得醉人的冰山……”北极旅行令无数人向往。

(5)有人认为北极地区的旅游开发会让当地生态环境存在风险,请谈谈你的看法。

2.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中亚乌兹别克斯理是“一带一路”上的绿洲国家。虽然国土面积大部分是沙漠、戈壁,但绿洲地区生

产欣欣向荣。棉花种植历史已逾2000年,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

⑴乌兹别克斯坦邻国哈斯科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均为内陆国家,所以被称为双重内陆国。据此可知,乌兹

别克斯坦距海洋较—(远/近),降水—O

(2)两条流经该国的锡尔河,—河,发源于中国的天山与帕米尔高原,流向大致为—,汇入咸海,为—

(内流/外流)河。

棉花生长习性

》喜湿,喜欢热量充足的气候生

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但开

花期怕雨水

》好光,适宜在较充足的光照条

件下生长各(

⑶从上面给的资料看出,棉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棉花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⑷下图为咸海面积变化示意图,展示了该区域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框图。

①—②—③—④—⑤—⑥—⑦—o

A.过度取水B.冰川萎缩C.入湖水量减少D.深居内陆E.水域面积减小F.水生生物减少G.棉花种植面积

增加

3.图1是澳大利亚农业带分布图,图2为澳大利亚年降水量与主要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港坛校

(1)—线(纬线名称)穿过澳大利亚中部,其国土主要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带。澳大利亚包括澳大利亚大

陆及其附近的岛屿,是世界唯一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这里有很多古老的特有动物,例如(写出其

中的一种)。

⑵粗放牧羊带降水量大致在500-1000毫米范围,如果在粗放牧羊带大量增加放牧数量,该牧羊带会出现

的问题(生态问题),对照图1和图2,说出澳大利亚降水量最大的牧业带是o

⑶当太阳直射图中a点所在的纬线时,随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⑷澳大利亚城市主要分布在其东南部的(沿海/内陆)地区。2019年9月底,澳大利亚东南部

爆发了森林大火,大火持续210天。请你至少列举一条这次火灾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

4.探究区域济南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课堂上开展了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探究式学习,阅读材料完成

下列问题。

探究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⑴黄土高原是我国乙区域的主要地形区,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文化。分析黄土高原地区人们的生

产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完成表格内容。

K大地尊北分界馒

图1

生产、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衣①头巾为了适应多风沙的环境。

食面食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②。

住③就地取材,冬暖夏凉,利用黄土④。

①—;②—;③—;④,

探究二:人地关系

图2为“青藏高寒区土地荒漠化区划示意图”。

(2)藏北高原和藏南河谷均存在土地荒漠化问题。读图,回地主要农业类型为—;而国地发展河谷农业,该

地发展河谷农业的有利条件是—o

(3)该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发现:游客在青藏拍摄的藏族同胞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的三张照片(图3)。仔细观察

这三张照片中藏袍穿着方式的不同,其原因是—。

探究三:区域差异

⑷丙区域新能源潜力巨大,多种能源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同学们绘制了该区域新能源综合开发框架图,

请你补充完整。

①—,②—,③—。

(5)三江源位于丙区域,黄土高原和三江源地区存在共同的问题是水土流失,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

屏障。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至少

两条)。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得当地—灾害频繁发生。

5.新疆某中学地理教师沿我国最长、平均海拔最高的国道G219自驾旅行。读国道G219路线及沿途停靠站

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喀纳斯

【西北边疆气候干旱】

⑴第一站新疆叶城:叶城深居内陆,受山脉阻挡,湿润水汽难以到达,形成了的自然环境特征。

【西南边陲雪域高原】

(2)第二站西藏班公错:班公错湿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

⑶第三站西藏日喀则:南与尼泊尔、不丹、_______三国接壤。

【七彩云南气候多样】

⑷第四站独龙江:独龙江穿越横断山区,该地区降水较多,河流落差大,流域内资源丰富。

(5)第五站云南元阳:元阳梯田位于云南南部,地处高原,地形崎岖。元阳勤劳智慧的哈尼族人在

沟壑纵横的缓坡上修建梯田,种植水稻,既保障了粮食生产,又能有效减少等生态问题,兼顾了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对黄河流域生态保

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为了解黄河治理与保护,潍坊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开展以“黄河生

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左图示意黄河流域分布,右图示意黄河各段径流量及含沙量分布。

流域界线黄土高原▲水文站

径流量(立方米/秒)青

含沙量

峡(千克/米3)

F40

-30

-20

-10

-0

上游河段穿行在峡谷之中,两岸山势陡峻,水流湍急,落差集中,峡谷与盆地相间,这一段有支流洗

河和涅水等汇入,水量逐渐增加到黄河总水量的70%o

⑴黄河上游重点开发利用的核心资源为,试说明其原因—=

任务二:寻访中游: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而黄河水沙不协调是威胁黄河下游防洪安全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经过治理,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上升,含沙量显著降低。

(2)简述为减轻下游洪涝危害,黄河中游治理水土流失所采取的措施。

任务三:走近下游:

黄河三角洲拥有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但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的发育速度减慢,日益加

剧的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造成巨大威胁。

⑶针对上述问题,请为黄河湿地的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

7.”北纬30。中国段”被誉为最美的风景走廊,东起浙江舟山市,西至西藏日喀则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比较线度相近的成都和上海的气温曲线,请说明冬季成都气温高于上海的原因:—O

(2)西藏自治区的农业以—为主;据图可知该地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其原因是:—(至少2点)。

阿里地处西藏最西端,自然条件恶劣,很不适合人类生存。但位于嘴尔县的“狮泉河镇”,却成为阿

里的“生命中心”,近年来,这里的人们利用滴灌、无土栽培、温室大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荒芜的土地

上种出了蔬菜瓜果,解决了困扰当地人“吃菜难”的问题。

⑶分析阿里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原因—(至少2点)。

⑷分析狮泉河镇利用上述农业技术的原因一(至少2条)。

成渝经济圈抚守长江上游河段,是我国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我国印发了《成渝地区

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强化了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引领带动成渝地区协同发展。

⑸分析成渝经济圈认真落实"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⑹成渝地区有丰富的水能和天然气清洁能源,并通过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输送到长江三角洲I,试分析

这两个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积极意义:—o

汉江生态经济带位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具有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枢纽功能。

⑺长江三角洲和汉江生态经济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助合作,互利共赢,根据上图提示补充完整。

①—②—O

8.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部分参加世界杯的国家和卡塔尔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2年11月21日到12月18日在卡塔尔举行,是历史上首次在

卡塔尔和中东国家境内举行、还是首次在北半球的冬季举行,共有32支球队参赛。来自欧洲的法国、克罗

地亚,非洲的摩洛哥,南美洲的阿根廷四支强队经过激烈角逐,阿根廷获得冠军大力神杯。

(1)B国球员出发时当地正在下雨,分析其气候类型是—。C国主要人种—o来自D国的梅西和巴西的内

马尔交流使用的语言是—。

(2)来自A国的球员爱吃—,这种饮食习惯与当地农牧业生产有何关系—o

⑶非洲的刚果经济特点是—,其采取的振兴民族经济的措施有—o

⑷读卡塔尔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卡塔尔世界杯选在11月开始的原因一。

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当地时间2月6日4时17分)在土耳其发生7.8级地索,18

时24分再次发生7.8级地案,震源深度都是20千米,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损失惨重。

(5)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土耳其发生地震的原因—。

⑹内马尔的家乡拥有全球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近些年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分析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9.【案例分析】

主题:湿地的环境与保护

资料一: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

性等多种功能。湿地一般分布在湿润,降水较为丰沛,气温较低,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表

有多条径流汇集;地下有隔水层或冻土,不利于地表水下渗等地区。

资料二:青藏地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湿地分布图。

思考:

⑴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请列举湿地的生态价值。

(2)青藏地区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国家重点修复和保护的自然湿地保护区。请列举其面临的生态环境

问题。(至少2点)

⑶请你为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献计献策。(至少2条)

⑷说明青藏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的原因。

10.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⑴世界上每四瓶番茄酱有一瓶产自新疆,分析新疆适合番茄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

⑵近年来我国西部草原退化、沙化,导致沙漠面积不断扩大,根据你所学知识,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可采

取哪些措施。

⑶针对图中黑龙江省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的生态问题,分析原因。

⑷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黑龙江湿地提出建议

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

押大敢08区域女态环境

【真题回顾】

1.(2022•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于202年9月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2030年前我国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再增长并逐步下降,

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通过植树种草等措施,吸收和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

碳中和。

材料二:“黄河几字湾经济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能源基地。

材料三:“黄河几字湾经济区”范围示意图(图1),我国局部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图

2),我国风能分布图(图3)

图1

(1)图1中,"黄河几字湾经济区”地跨甘、宁、内蒙古、陕、晋等5省区的部分地区,图中

①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是②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称是—

⑵图2中,与山东省相比"黄河几字湾经济区”太阳能丰富,请说明判断理由

⑶从三幅图的信息可知,为满足能源需求,实现碳达峰目标,"黄河几字湾经济区”的多种能

源中应加大—等开发比重,逐步降低—的比重(填能源种类)

⑷“黄河几字湾经济区”的生态问题突出。经济区的北部地区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南部

地区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一

⑸针对“黄河几字湾经济区”的生态问题,写出两项治理措施

⑹改善“黄河几字湾经济区"生态环境,有利于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请说明原因

【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

⑵这里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

⑶风能,太阳能煤炭

(4)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⑸禁止过度放牧,植树种草

⑹这里有丰富的清洁能源风能和太阳能

【解析(1)图中①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省会城市是呼和浩特,所以是内蒙古自治区;图

中②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省会城市是太原,所以是山西省。

(2)"黄河几字湾经济区"年降水量较少,且少雨季节长,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

旱,降水稀少,晴天多,所以太阳能丰富。

(3)为早日实现碳达峰目标,"黄河几字湾经济区"应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与使用,该区域

太阳能和风能丰富,应加大太阳能和风能等开发比重,逐步降低煤炭的比重。

(4)经济区的北部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的土地荒漠化问

题严重,经济区的南部地区主要是黄土高原,该区域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5)针对"黄河几字湾经济区”的生态问题,主要应从禁止过度放牧,植树种草,合理用水

等方面应对。

(6)这里有丰富的清洁能源风能和太阳能,发展风能和太阳能可减少向外界排放的二氧化

碳,有利于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2.(2022•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江西省是我国中部地区首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该

省发挥邻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优势,深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推动了中部地区

高质量发展。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白鹤是一种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候鸟,主要取食湿生或水生植物嫩芽与球茎。

据推测,全球大约98%的白鹤都聚集到鄱阳湖越冬。

材料二:江西是我国重要的脐橙产地之一,赣南脐橙是国内著名的脐橙品牌。脐橙宜生

长在气候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的山坡,不耐霜冻。

材料三:如图为江西省简图。

•、Q[:

兀47浙

城市

山脉

河流

江西省简图

⑴江西位于①—(河流)流域,该省的主食是—O

⑵江西省的行政中心是②—,京九铁路纵贯全省,穿越了山脉③—。

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鄱阳湖的生态效益—o

⑷请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赣南脐橙冬季易受低温冻害的主要原因—O

⑸江西和长江三角洲I、珠江三角洲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试分析长江三角洲I、珠江三角洲

地区能给江西经济发展提供哪些有利条件?

【答案】(1)长江米饭

(2)南昌南岭

⑶保护湿地、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⑷赣南地区北部多平原,冷空气易侵入,南部多山地阻挡,冷空气易滞留;赣南地区属于

低山丘陵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⑸提供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等。

【解析(1)江西位于①长江流域,该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耕地类型是水田,其居民

的主食是米饭。

(2)江西省,简称赣,的行政中心是②南昌,京九铁路纵贯全省,穿越了山脉③南岭。

(3)鄱阳湖的生态效益有:保护湿地、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等。

(4)赣南脐橙冬季易受低温冻害的主要原因是:赣南地区北部多平原,冷空气易侵入;南

部多山地阻挡,冷空气易滞留;赣南地区属于低山丘陵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5)江西和长江三角洲I、珠江三角洲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

能给江西经济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是:提供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等。

3.(2022•辽宁盘锦,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贵州、西藏、

河北、海南等地考察。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

干。“中国天眼”是世界最大单口径球而射电望远镜。

材料二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调研时,实地察看了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态环

境保护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雅管藏布江水系是难得的一块绿地、绿肺,它的生态还很

脆弱。

材料三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梳林场月亮山,听取河北统筹推进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实地察看林木长势,弘扬塞罕坝精神、推动

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材料四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海南考察,再次提出海南要以生态立省,并视察了我

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场一一文昌航天发射场。

(1)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石灰岩易受流水侵蚀和溶解,形成独特的地貌,依

靠这里的独特地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建成了"中国天眼"。

(2)西藏所在地理区域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雅鲁藏布江谷地是西藏人口和种植业的

集中分布区,其分布在这里的最主要原因是。

⑶我国邻国众多,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屹立在我国与(国家)的边境处。

⑷塞罕坝林场将荒漠沙地变城了广袤林海,改变了"风沙紧逼北京城"的严峻形势创造了人间

奇迹。逼近北京城的风沙主要来自(地形区)。

⑸2022年5月10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文昌发射场发射,海南文昌是我国唯一的滨海发

射场,文昌临海。

【答案】⑴喀斯特

⑵高寒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⑶尼泊尔

⑷内蒙古高原

⑸南

【解析(1)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石灰岩易受流水侵蚀和溶解,形成独特的喀斯特地

貌,正是这样的地貌特点,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这里建成了"中国天眼",节省了建设成本。

(2)西藏所在的地理区域是青藏地区,这里由于海拔高,与其余三个区域的划分依据是地

形地势,其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雅鲁藏布江是当地著名的农业区,主要是由于该地

海拔低、气温较高,热量较充足。

(3)世界最高峰珠稳朗列峰屹立在我国与尼泊尔交界处,海拔约8848.86米。

(4)逼近北京城的风沙主要来自内蒙古高原,该高原的中西部由于气候干旱、人类不合理

活动,导致沙漠广布。

(5)文昌是我国唯一的滨海发射场,该发射场濒临南海,其发射的优势条件是纬度低、地

球偏转力小,能耗少,发射成本低。

4.(2022•广西贺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示意图”。据此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古往今来,诗人用凝练的笔墨,写下了众多佳句名篇。其中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西北苍凉壮阔的景色。

(1)图中甲山脉是o

(2)材料中的“春风"是指风。

⑶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的白云鄂博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

源)产地。

⑷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生态问题是o

⑸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大致呈现出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请结合图分析其

变化原因:o

【答案】(1)昆仑山脉

⑵夏季/东南季

⑶稀土

⑷土地荒漠化/土地沙漠化/荒漠化

⑸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甲山脉位于"三山夹两盆"的最南部山脉,为昆仑山脉。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夏季的东南季风。

(3)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铁、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蒙古自治区的白云鄂

博我国重要的稀土矿产地。

(4)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干旱,降水少,多风沙,植被稀疏,土地荒漠化现象严

重。

(5)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大致呈现出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主要原因在于

降水量的变化,受夏季风和距海远近的影响,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押题预测】

1.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北极地区及其周边国家,感受这里的神秘与美丽。左图为

冰岛简图,右图为北极及周边地区海冰范围变化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旅程贴士】

出发时间2023年6月

交通工具破冰船

衣物装备羽绒服、冲锋衣专业登陆靴(防水防雪)

⑴请你从出发时间、交通工具、衣物装备方面任选一条旅程贴士,依照范例,解释原因。

范例:准备防水防滑的专业登陆靴是因为北极地区多冰雪,防水防滑的登陆靴便于冰面行走。

【第一站冰火之国】

冰岛号称是“冰火两重天”的国家。

⑵读图可知,冰岛的"冰"是由于纬度较高,广布;冰岛的"火"是由于数量多。

【第二站诺亚方舟】

干燥、低温是保存种子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在零下20℃的恒温环境中,密封瓶中的种

子可以保存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人类建有一座全球种子库。图12

是斯瓦尔巴群岛气候统计图。

⑶斯瓦尔巴群岛全年(填气候特征),有利于种子保存。

【第三站世界尽头】

北极点,一个终年被浮冰覆盖的神秘之地,距离最近的陆地至少也有700公里。这里是

真正的世界尽头。

⑷考察发现,近些年北极地区海冰范围在不断(缩小/扩大),其主要人为原因是大量

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的。

【行程感悟】

"在美丽神秘却也脆弱至极的净土中,邂逅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等待梦幻缥缈的极光,

看着平静海面和篮得醉人的冰山……”北极旅行令无数人向往。

⑸有人认为北极地区的旅游开发会让当地生态环境存在风险,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出发时间选择在6月份,因为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极的暖季或北极正值极昼),

北极地区气候较温暖,便于科考;交通工具选择破冰船,原因是北极地区洋面大多被冰面覆

盖;衣物装备准备羽绒服、冲锋衣、专业登陆靴是因为此区域纬度较高,气温低。

(2)冰川火山

⑶寒冷干燥

(4)缩小全球变暖

⑸北极地区生态脆弱,过度的旅游开发会导致北极生态环境恶化,如气温升高,环境污染,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解析(1)据材料可知,出发时间选择在6月份,主要原因是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北极

地区能够出现极昼现象,便于旅游;此时北极气候较为温暖,也便于旅游和科考;虽然6

月份为夏季,但是北极气温仍较低,洋面多被海冰所覆盖,所以交通工具应选择破冰船;同

时由于北极的低温,所以游客和科考人员应选择保暖较好的羽绒服、冲锋衣和登陆靴,以更

好的应对当地寒冷气候。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冰岛纬度较高,靠近北极圈,气候寒冷,故其冰川广布;由

于该国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火山活动频繁。

(3)根据图片分析可知,斯瓦尔巴群岛大部分月份均温在0回以下,且月降水不足50毫米,

气候寒冷干燥。

(4)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使得北极海冰融化增加。

(5)由于北极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过度的旅游开发会导致北

极生态环境恶化。人类在北极活动可能造成当地气温升高,同时人类在北极游览考察过程中

可能会污染北极环境,破坏动植物栖息地,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2.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中亚乌兹别克斯理是“一带一路”上的绿洲国家。虽然国土面积大部分是沙漠、戈壁,

但绿洲地区生产欣欣向荣。棉花种植历史已逾2000年,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

⑴乌兹别克斯坦邻国哈斯科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均为内陆国家,所以被称为双重内陆国。

据此可知,乌兹别克斯坦距海洋较—(远/近),降水—o

⑵两条流经该国的锡尔河,―河,发源于中国的天山与帕米尔高原,流向大致为—,

汇入咸海,为(内流/外流)河。

⑶从上面给的资料看出,棉花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棉花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⑷下图为咸海面积变化示意图,展示了该区域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完成

下列框图。

①—②—③—④—⑤—⑥—⑦—。

A.过度取水B.冰川萎缩C.入湖水量减少D.深居内陆E.水域面积减小F.水生生物减少

G.棉花种植面积增加

【答案】⑴远少

⑵阿姆河自东南向西北内流

⑶河流沿岸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夏季降

水少,对棉花开花影响小。

(4)DGACBEF

【解析(1)从海陆位置看,乌兹别克斯坦距离海洋较远,降水少,为内陆国家,主要属于

温带大陆性气候。

(2)两条流经该国的锡尔河,阿姆河,发源于中国的天山与帕米尔高原,流向大致为自东

南向西北,汇入咸海,为内流河。

(3)图中可知,棉花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棉花生长的有利条件有:夏季气温高,热量充

足;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夏季降水少,对棉花开花影响小。

(4)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该地区气候干旱,且棉花种植面积增加,导致该地区

需水量大;所以人们过度取水,造成入湖水量减少,咸海不断萎缩,故水域面积减小,所以

水生生物减少;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冰川萎缩,所以中亚地区河流水源减少。

3.图1是澳大利亚农业带分布图,图2为澳大利亚年降水量与主要城市分布图,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1)―线(纬线名称)穿过澳大利亚中部,其国土主要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带。澳大利亚

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是世界唯一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这里有很多古老的特

有动物,例如(写出其中的一种)。

⑵粗放牧羊带降水量大致在500-1000毫米范围,如果在粗放牧羊带大量增加放牧数量,

该牧羊带会出现的问题(生态问题),对照图1和图2,说出澳大利亚降水量最

大的牧业带是。

⑶当太阳直射图中a点所在的纬线时,随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o

⑷澳大利亚城市主要分布在其东南部的(沿海/内陆)地区。2019年9月底,澳

大利亚东南部爆发了森林大火,大火持续210天。请你至少列举一条这次火灾造成的生态

环境问题»

【答案】(1)南回归线南温袋鼠

⑵荒漠化(草场退化)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⑶昼短夜长

(4)沿海生物多样性锐减;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大气

污染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等

【解析(1)读图可知,南回归线即23.5陷穿过澳大利亚中部,该国土主要位于五带中的热

带和南温带。澳大利亚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是世界唯一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

这里有很多古老的特有动物,例如袋鼠、鸭嘴兽、树袋熊等。

(2)粗放牧羊带降水量大致在500-1000毫米范围,如果在粗放牧羊带大量增加放牧数量,

该牧羊带会出现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等问题。读图1和图2可知,澳大利亚降水量最

大的牧业带是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3)读图1可知,a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即23.5节,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冬至

日,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因此随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4)读图2可知,澳大利亚城市主要分布在其东南部的沿海地区,该地区地形平坦、气候

湿润、降水充足、海运便利。2019年9月底,澳大利亚东南部爆发了森林大火,大火持续210

天。这次火灾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大气污

染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

4.探究区域济南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课堂上开展了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探究式学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⑴黄土高原是我国乙区域的主要地形区,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文化。分析黄土高

原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完成表格内容。

图1

生产、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衣①头巾为了适应多风沙的环境。

食面食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②。

住③就地取材,冬暖夏凉,利用黄土④。

①—;②,③—;④

探究二:人地关系

图2为“青藏高寒区土地荒漠化区划示意图”。

(2)藏北高原和藏南河谷均存在土地荒漠化问题。读图,回地主要农业类型为—;而回地发

展河谷农业,该地发展河谷农业的有利条件是—O

⑶该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发现:游客在青藏拍摄的藏族同胞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的三张照片(图

3)。仔细观察这三张照片中藏袍穿着方式的不同,其原因是-□

探究三:区域差异

⑷丙区域新能源潜力巨大,多种能源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同学们绘制了该区域新能源综

合开发框架图,请你补充完整。

治接高

①—,②—,③—。

⑸三江源位于丙区域,黄土高原和三江源地区存在共同的问题是水土流失,三江源地区是

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

区带来哪些影响?—(至少两条)。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得当地—灾害频繁发生。

【答案】(1)白羊肚头巾小麦窑洞直立性

⑵畜牧业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⑶昼夜温差大/日温差大

(4)稀薄水能地热

⑸含沙量增加(河道淤积),长江中下地区造成洪涝灾害;含沙量增加(或河道淤积),

黄河中下游地区断流时间增长;旱涝

【解析(1)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多风沙,外出劳作的人们便需要随身携带一些物品来

擦拭头顶、脸上和脖颈灰尘和沙砾,所以该地区人们使用白羊肚头巾春秋两季抵御风沙,还

可以夏天防晒,冬天防寒。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小麦耐旱,所

以该地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该地黄土直立性好,土层深厚,便于开挖窑洞,形成典型的窑

洞特色民居。

(2)读图团位于藏北高原,海拔高,热量缺乏,不适宜发展种植业,草甸广布,适宜发展高

寒牧业;团地位于河谷地带,海拔低,热量较为丰富,且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3)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

温低,日较差大,所以不同时间藏袍的穿着方式不同。

(4)丙地区为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丰富;地势起伏

大,河流落差大,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地热能丰富。

(5)长江、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三江源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泥

沙淤积航道,影响航运;黄河中下游地区形成地上河,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植被涵蓄水源

能力下降,黄河中下游断流时间增加;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使得当地旱涝灾害,沙尘暴灾

害频繁发生。

5.新疆某中学地理教师沿我国最长、平均海拔最高的国道G219自驾旅行。读国道G219路

线及沿途停靠站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西北边疆气候干旱】

(1)第一站新疆叶城:叶城深居内陆,受山脉阻挡,湿润水汽难以到达,形成了的

自然环境特征。

【西南边陲雪域高原】

⑵第二站西藏班公错:班公错湿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

⑶第三站西藏日喀则:南与尼泊尔、不丹、三国接壤。

【七彩云南气候多样】

⑷第四站独龙江:独龙江穿越横断山区,该地区降水较多,河流落差大,流域内

资源丰富。

⑸第五站云南元阳:元阳梯田位于云南南部,地处高原,地形崎岖。元阳勤劳智

慧的哈尼族人在沟壑纵横的缓坡上修建梯田,种植水稻,既保障了粮食生产,又能有效减少

等生态问题,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答案】⑴干旱

(2)-

(3)印度

⑷水能

⑸云贵水土流失(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疆叶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山脉阻挡,湿润水汽难

以到达,形成了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主要来自附近高山的冰雪融水。

(2)读图可知,班公错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上,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高,

气温低。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藏日喀则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南与尼泊尔、不丹、印度三国接

壤;中尼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该山峰有"地球之巅"之称。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独龙江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该地区降水较多,水量

大,穿越横断山区,途径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阳梯田位于云南南部,地处云贵高原;地处南方地区,气候湿

热,适宜种植水稻,在在沟壑纵横的缓坡上修建梯田,既保障了粮食生产,又能有效减少水

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对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为了解黄河治理与保护,潍坊某中学

地理研学小组开展以“黄河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左图示意黄河流域分布,右

图示意黄河各段径流量及含沙量分布。

匚「二;流域界线黄土高原▲水文站

径流量(立方米/秒)

含沙量

(千克/米3)

-40

-30

-20

-10

-0

任务一:溯源上游:

上游河段穿行在峡谷之中,两岸山势陡峻,水流湍急,落差集中,峡谷与盆地相间,这

一段有支流洗河和澧水等汇入,水量逐渐增加到黄河总水量的70%。

(1)黄河上游重点开发利用的核心资源为,试说明其原因—o

任务二:寻访中游: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而黄河水沙不协调是威胁黄河下游防洪安

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经过治理,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上升,含沙量显著降低。

(2)简述为减轻下游洪涝危害,黄河中游治理水土流失所采取的措施。

任务三:走近下游:

黄河三角洲拥有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但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的发育速度

减慢,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造成巨大威胁。

⑶针对上述问题,请为黄河湿地的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

【答案】⑴水能上游有支流跳河和混水等汇入,河流水量丰富;位于阶梯交界

处,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蕴藏量大。

(2)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打坝淤地;修建水利设施等。

⑶进行湿地的人工修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的自觉性;进行协调管理,处理好

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健全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等。

【解析(1)结合材料"上游河段穿行在峡谷之中,两岸山势陡峻,水流湍急,落差集中,峡

谷与盆地相间,河水含沙量小,这一段有支流跳河和湿水等汇入,水量逐渐增加到黄河总水

量的70%"可知,黄河上游地势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水能资源。

(2)为减轻下游洪涝危害,要从根本上治理黄土高原,黄河中游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有植树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入黄泥沙;建设大型水利枢纽,

拦蓄洪水等。

(3)对黄河湿地进行保护,主要的可行性建议有进行湿地的人工修复;加强宣传教育,提

高公众参与的自觉性;进行协调管理,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健全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等。

7."北纬30。中国段"被誉为最美的风景走廊,东起浙江舟山市,西至西藏日喀则地区,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线度相近的成都和上海的气温曲线,请说明冬季成都气温高于上海的原因:—。

(2)西藏自治区的农业以—为主;据图可知该地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其原因是:

(至少2点)。

阿里地处西藏最西端,自然条件恶劣,很不适合人类生存。但位于嚼尔县的“狮泉河镇”,

却成为阿里的“生命中心”,近年来,这里的人们利用滴灌、无土栽培、温室大棚等现代农

业技术,在荒芜的土地上种出了蔬菜瓜果,解决了困扰当地人“吃菜难”的问题。

⑶分析阿里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原因—(至少2点)。

⑷分析狮泉河镇利用上述农业技术的原因—(至少2条)。

成渝经济圈抚守长江上游河段,是我国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我国印发

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强化了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引领带动

成渝地区协同发展。

⑸分析成渝经济圈认真落实"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⑹成渝地区有丰富的水能和天然气清洁能源,并通过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输送到长江

三角洲,试分析这两个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积极意义:。

汉江生态经济带位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具有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枢纽功能。

⑺长江三角洲和汉江生态经济区充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