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建设年度工作总结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1A/34/wKhkGWcIXfSALjaGAAJ5Kr6GCpg490.jpg)
![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建设年度工作总结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1A/34/wKhkGWcIXfSALjaGAAJ5Kr6GCpg4902.jpg)
![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建设年度工作总结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1A/34/wKhkGWcIXfSALjaGAAJ5Kr6GCpg4903.jpg)
![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建设年度工作总结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1A/34/wKhkGWcIXfSALjaGAAJ5Kr6GCpg4904.jpg)
![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建设年度工作总结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1A/34/wKhkGWcIXfSALjaGAAJ5Kr6GCpg49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省属高校重中之重学科建设2005年度工作总结学校名称:宁波大学学科名称:信息与通信工程相关一级学科名称:信息与通信工程所属领域:电子信息学科负责人:蒋刚毅建设时间:2005-2008二〇〇六年四月一、2005年度学科建设情况2005年度信息与通信工程省重中之重学科在省市领导、省教育厅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全体学科成员在宁波大学校党政直接领导下,积极进取、刻苦拼搏。宁波大学给予本学科建设上的政策倾斜和相应的经费配套,尤其是宁波大学科研处等相关部门急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之所急,对学科建设进行了有效管理与正确指导,并在学科交流与对外联系合作上寄予了巨大帮助与指导。地方政府也给予奖励,尤其在促进本学科产学研成果推广上给予相应政策支持与鼓励。本学科以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为中心,明确学科建设方向、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全体学科成员围绕学科建设目标,提炼学科特色;整合学科各方面力量集中优势,重点在高水平论文、高级别项目、高级别科技奖励、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实现突破。学科管理方面,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注重创新机制、科学管理、民主决策,理顺和创新学科建设与管理机制,明确建设任务与职责,各研究方向分工协作、协调发展。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上,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将高水准学术研究与科技开发并重,以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为研发基地,与地方企业紧密结合进行联合科技攻关、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提升地方企业产品的技术层次、以高科技改造企业、促进浙江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对照2005年度本学科建设主要目标,本学科在学科梯队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基础条件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完成或超额完成预期的年度学科建设任务。1、学科梯队建设(完成计划)本年度培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培养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名(赵杰煜),第三层次人选18名(董建峰、潘善亮、汪鹏君、叶庆卫、郁梅、张约品、董一鸿、张智焕、胡建平、简家文、李均利、李文磊、李有明、刘箴、夏海平、徐键、曾兴斌、周亚训)。培养4名教授(王让定、郁梅、何加铭、夏银水),副高3名(金光,葛英辉,陈恳),培养博士3名(徐建瑜,曾兴斌,董建峰)。引进特聘学者2名(章向华教授,刘太君教授)、博士后1名(刘蔚悦),博士3名(李有明副教授、戴世勋副研究员、蒋志迪)。引进了法国雷恩大学(UniversityofRennesI)的章向华教授,2002年雷恩大学玻璃与陶瓷国家实验室任研究主管,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10月受聘于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任特聘教授。章向华教授长期从事非氧化物玻璃和光纤红外光学的研究,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专利4项,申请专利2项。1990年获IBM青年科学家奖,法国雷恩城市市长奖,1996年获Rennes市创办公司杰出青年奖,1998年获法国国防部创新和国防奖等。2004年获法国科学院奖。引进了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刘太君教授,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智能射频实验室出站博士后,IEEEStudentMember。刘太君教授在射频功率放大器记忆效应研究方面有重大理论研究成果。在IEEETransactionsonMicrowaveTheoryandTechniques及国内一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多次参加国际级微波会议,1990年“三毫米波关键部件及其技术”获一九九○年机械电子工业部进步奖三等奖。1991年“三毫米波关键部件及其技术”获一九九一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5年被评为滇黔桂石油勘探局信息技术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1995年被评为滇黔桂石油勘探局“先进科技工作者”。主持和参与多项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ERC)项目,加拿大首席研究基金(CRC)项目和加拿大iCORE基金项目。戴世勋博士曾任中科院上海光机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单元技术支撑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分会秘书长,曾作为高访学者在法国雷恩1大学访问研究。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申报专利6项。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刘永龄先生(香港)奖学奖,2002年获宝钢教育基金奖学金。作为技术骨干先后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基金,863项目、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科委的重要课题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光科技项目和中科院重大知识创新专题的相关项目等。聘请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锦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宁波分所(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的首席科学家李晓维研究员为本学科客座教授。聘请蒋昌俊教授、黄国松教授、杨培志教授为项目研究教授。聘请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宋宏伟研究员、重庆大学魏彪研究员、宁波人民政府信息办主任陈刚为兼职教授。2、科学研究方面(完成计划)1)科研项目申报成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基于语义无损的音频隐藏保密语音的关键技术研究”)、973重大基础研究前期1项(“虚拟人多通道感知与情感计算研究”)、973重大基础研究前期子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人才专项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科技厅项目6项、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总体情况是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1项,厅市级科研课题18项;科研项目总经费达2668.66多万元。2)学术论文在IEEETransonCommunications、LectureNotesinCS、IEICETransactionsonInformationandSystems、JournalofComputerScience&Technology等国内外重要期刊、IEEE与SPIE等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62篇,其中,SCI/EI/ISTP已检索72篇次。3)科技奖励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2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2项;获宁波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项目鉴定(评审)4项,其中国际先进3项、国内领先1项。本学科还特别注重申报国家级科技奖励的后备对象的挖掘与培育,与宁波大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助剂二厂联合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及复合无纬布系列制品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对无线多媒体通信终端产品产学研、慈溪高科技军工产品生产自动化系统设计等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已形成良好势头。4)国家专利获得了国家专利3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2项。本年度申报国家专利10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6项。5)产学研成果明显:本学科何加铭、杨鸣、叶锡恩等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得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肯定。3、人才培养(完成计划)申报成功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硕士点,为2007年申报本学科的博士学位点打下良好基础。同时,相应的二级学位点信号与信息处理在全国通信评审专家打分为100分。招收本学科硕士生54名,同时与其他院校与研究所合作,新招收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技物所、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3名。本学科28位研究生顺利通过毕业论文、以优秀或良好成绩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另有3位中科院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取得硕士学位。06年招收硕士研究生84名。4、学科基础条件建设改善(完成计划)完成多媒体技术与数字设计、通信系统、智能信息处理等3个综合平台实验室的第一期建设。本学科的2个宁波市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都通过了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组的验收,并取得优秀成绩,这对本学科的建设也是一个良好的支撑。完成本学科现有的宁波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并取得优秀成绩。移动通信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负责人为何加铭教授)、医用光电仪器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负责人为杨鸣研究员)发展很好,在无线多媒体通信终端产品研发、数字显微成像与显示设备研发、数字语音交互教学设备研制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产学研成果,为宁波市经济建设、企业传统产业改造、产品升级换代等做出了贡献。本学科徐铁锋教授等与宁波东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申报成功宁波市工程技术中心,成为本学科在产学研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的又一个合作研究基地。拟建宁波大学余姚智能家电研发实验中心,开展家电智能控制器设计;家电智能专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相应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目前,我们已申报了“嵌入式系统与多媒体通信”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5、学术交流积极开展了与国际和国内同行的合作与交流,包括美国加州大学、波士顿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著名院校,邀请了其中多位著名教授来本学科访问讲学,举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2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50多人次,2人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做大会特邀专题报告。本学科被邀请作为PCM2005、PDCAT2005等国际学术会议的session的主席。在2005年第四届全国信号与信息处理学术会议、第十九届全国电路与系统学术会议上,本学科负责人蒋刚毅教授应邀做大会特邀专题报告,并作为分会场主席。2005年10月由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郑祖辉高级工程师召集、宁波大学承办的数字对讲机产业研讨会在宁波大学隆重举行。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集群通信专家委员会、本学科通信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通信世界报》等单位参加。经与会代表讨论,全票通过筹备成立数字对讲机联盟的决议,一致推举宁波大学为成立数字对讲机联盟筹备负责单位,推举宁波大学何加铭教授为数字对讲机联盟筹备组组长。2005年12月本学科何加铭教授与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常务主任兼秘书长郑祖辉教授等一起召开了“数字对讲机产业会议”,会上就“数字对讲机标准草案及整机研发”等进行专题研究,并决定由本学科的何加铭教授执笔具体负责起草数字对讲机标准草案。本学科成员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Q.Wu教授、英国奈费尔大学的A.Almaini教授在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方面开展国际合作,A.Almaini教授今年10月来宁波大学讲学、并开展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与英国皇家学会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邀请美国东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终身教授、国际模式识别及人工智能学刊创办人及总主编王申培教授前来讲座。通过学术交流,为提升本学科3个研究方向的研究水平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与法国雷恩第一大学及Insa工程师学院开展光纤通信方面的学术合作研究,等等。本学科积极与中科院计算所开展音视频编解码器设计、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的合作,建立相应的联合实验室。积极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学术合作,承担相应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为申报本学科的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积累经验。设立10多项省创新基地开放基金以资助青年骨干教师。二、存在问题1、存在问题2005年度,本学科在省、市、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本学科建设总体上还是很顺利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政府采购仪器周期长等问题,影响了学科建设的进程;随着学科设备的增加,需要加强学科设备的管理。2)学科发展的主要挑战仍然是国家级和省部级的大型项目和项目经费超百万元的应用性课题,以及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目前正在努力积极地争取过程中。3)人才的需求日益严重,随着研究方向的开拓,需要一些高水平的专家指导研究工作。学科3个方向将进一步引进国内外一些知名专家,壮大自身的研究队伍和扩大在国内的知名度。2、改进的思路和措施:1)学校经过争取,尽可能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加快政府采购的过程。学校出台《关于公布学科基地专职工作人员编制控制数的通知》,有效解决了实验室专职人员编制问题,保证实验室工作需要。公用仪器设备的管理措施已基本准备就绪,但具体实施将要有一个周期,我们已经到国内重点高校进行调研和取经,相信会逐步完善的。2)学校、学院正在积极努力,邀请相关专家来校指导申报书的撰写技巧。学校将出台国家级科研项目配套等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申报863、973等高级别课题。3)学校、学院正在积极努力引进国内外一些知名专家,壮大自身的研究队伍。三、亮点介绍本学科亮点主要表现为:(1)学位点建设取得良好成绩,(2)学术研究成果显著,发表188篇论文(SCI/EI/ISTP检索64篇)、申报10项专利、获省科技进步奖,应邀在全国性学术会议做大会特邀专题报告等,(3)产学研成果显著、并获省科技进步奖,(4)学术交流收获大。以下按照本学科的多媒体技术与数字系统、通信系统、智能信息处理等3个方向进行介绍。申报成功一级学科硕士点本学科申报成功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为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加快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的步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2007年申报本学科的博士学位点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所申报的相应的二级学位点信号与信息处理在全国通信评审专家打分为100分,这也是全国同行专家对本学科的学位点建设的一个肯定。3.1通信系统方向1、光纤通信关键技术研究本研究方向聂秋华教授、徐铁峰教授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掺铒光纤放大器材料优化设计”、973重大基础研究前期子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项目等。目前已研制出国内最先进的旋转法光纤预制棒制备工艺,该工艺适合于制备低熔点光纤预制棒管,通过中间插芯和两次光纤拉制的方法,可以达到任何芯径比,完全符合单模条件。已申请2项国家发明专利(2005100493368、200510048996.4)、并有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硫系光纤由于声子能量低,在上转换激光器和红外探测存在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国内目前还未发现有研究机构对硫系光纤进行拉制,此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本学科有望填补我国在此技术领域的空白。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共发表或录用论文24篇,其中17篇已被SCI或EI收录。所完成的“新型碲基光纤放大器材料的研究”通过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评价为其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2、无线射频信号非线性模型和线性化研究本研究方向何加铭教授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未来移动通信射频信号非线性自适应预失真技术研究”,在无线射频信号非线性模型和线性化关键理论、无线通信整机设备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无线通信终端核心软件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其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先进水平。3、MIMO-OFDM系统的信道时域均衡研究与下一代有线宽带网接入技术研究本研究方向李有明副教授等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并与以色列巴伊兰大学AmirLeshem教授合作研究欧洲通信联盟资助下目“U-BroadProject(下一代有线宽带网接入技术.EU-FP6-506790)”,已取得很好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的、通信信号处理方面权威的学术刊物IEEETrans.onSignalProcessing和IEEETrans.onCommunications等上发表或录用。与斯坦福大学、以色列巴伊兰大学通信方面的国际著名学者合作提出一项被T1E1.4采用的通信协议。4、无线全数字音视频终端关键技术研究本研究方向何加铭教授等承担的“无线全数字音视频终端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由国家自然基金(630372026)、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04C26213310141)、宁波市工业科技攻关基金(2003B10012)、宁波市软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R200324)等项目成果组成;成果以“无线全数字对讲机”和“无线全数字多媒体对讲机”为系统研究开发目标,研究攻关“基于记忆效应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模型和算法”的终端射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攻关“基于低功耗、低复杂度、高效率音视频压缩编码技术”的多媒体图像处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开发“32位嵌入式多媒体无线实时双向传输平台”;开发成功“具有全双工实时音视频电话功能的全数字移动可视电话”和“全数字对讲机”等无线全数字音频和无线全数字音视频终端整机设备;制定并发布了“2.4GHz移动通信数字式双工可视对讲机”企业标准,已通过信息产业部北京移动通信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申请了7项发明专利和13项软件著作权;开发成功的上述核心技术已被多家多媒体终端生产企业采纳应用为升级换代产品的核心技术,并已取得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根据国内外查新结论表明,本项目研究开发的具有全双工实时视频电话功能的数字式移动可视对讲电话填补了国内空白。3.2多媒体技术与数字系统方向1、多视点视频信号处理研究本研究方向蒋刚毅教授等主持完成的省自然科学基金人才专项,提出了多视点视频信号处理与编码的系列方法,通过由宁波市科技局组织、浙江大学等同行专家委员会评审,结论为国内领先、部分成果国际先进。其中“一种多视点视差估计新方法”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200510061144.9)。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比较好的反映,有关成果已在多个IEEE国际会议和国内会议上交流,获得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好评。2005年10月蒋刚毅应邀在中国科技大学召开的《第十九届全国电路与系统学术会议》上做大会特邀专题报告:“多视点视频信号处理研究”。2、基于光线空间的三维音视频(3DAV)新技术研究本研究方向蒋刚毅教授等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就光线空间特征提取、插值滤波、数据压缩、任意视点绘制等方面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已完成系列学术论文15篇,在国际权威学术会议ICIP05、VCIP05等上发表、交流。2篇论文发表在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LectureNotesinArtificialIntelligence上。并被2005年PCM05国际会议邀请为session主席。2005年7月蒋刚毅教授在《第四届全国信息与信号处理学术会议》上应邀做“自由视点视频中的光线空间方法研究”的大会特邀专题报告。3、先进视频压缩技术研究本研究方向蒋刚毅教授等就先进视频信号压缩方面提出了量化新技术、帧内预测模式选择新方法、快速帧间预测新方法等,有关成果被LectureNotes、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等录用。所提出的量化新技术已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200510060793.7)并已公开,在集成电路设计上,相同CMOS工艺下各量化单元平均节省面积75.2%;在软件算法角度,每次量化节省92%以上运算时间,功耗平均节省76.3%。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实际产品的研发,已与本学科叶锡恩副教授合作开展“基于嵌入式系统和H.264视频流数字语音交互教学设备”的研发、与何加铭教授合作开展“WiFi无线接入个人多媒体音视频应用终端”的研发。4、数字音频处理与信息隐藏保密技术研究本研究方向王让定教授等主持“基于语义无损的音频隐藏保密语音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所提出了基于网络点播的音频隐藏系统平台的研发方案,以相关研究问题为背景,获得了宁波市博士基金项目。开发了“数字作品的完整性认证系统DIASVer1.1”5、低功耗集成电路与高信息密度集成电路研究本研究方向夏银水教授、汪鹏君副教授等开展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和高信息密度集成电路设计两方面的研究工作。在低功耗设计技术研究上,新开展了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工具的研究,包括1)基于交流绝热CMOS的低功耗设计技术的研究,相应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有影响的学术会议文集,共发表论文6篇,EI收录3篇、ISTP收录3篇;2)开展了工业界感兴趣的逻辑级和RTL级超大规模低功耗集成电路综合和优化工具的研究,已取的了一批令人鼓舞的成果。相应研究文章发表于国际国内有影响的杂志和国际会议文集上,共发表论文4篇,SCI收录1篇,EI收录1篇。在高信息密度集成电路研究上,已发表相关论文10篇,SCI收录1篇,EI收录2篇,ISTP收录1篇。在产学研上,拟建宁波大学余姚智能家电研发实验中心,开展家电智能控制器设计;家电智能专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相应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正在开展与镇海九龙机械制造公司联合建立智能电力电子设备研制工程中心。6、自动数码显微平台系统、数码互动系统研发本研究方向杨鸣研究员(医用光电仪器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负责人)等研发了自动显微平台系统、数码互动系统等系列产品。自动显微平台系统是根据市场需要研制开发的临床检验仪器。该仪器由自动载物平台、自动显微平台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隔离电源、转接盒(内置)组成;用户可选配显微镜。系统专为显微镜自动控制设计,供医疗、科研、教学等单位对生物组织和体液显微图像进行临床检验和科学研究使用。所研发的自动显微平台系统性能指标高、系统提供的功能强、市场前景好,已形成2000多万元产值。所研发的数码互动系统建立在计算机局域网平台上的纯数字图像系统,教师和学生端均配有高性能的PC机。其中教师端采用高达300万象素分辨率的CMOS摄像系统,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系统连接。更高的清晰度和更方便的操作使得教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理想的图像,再通过功能强大的分析软件可以方便地测量和统计出各种有用的参数。整个系统图像清晰、操作方便、功能强大。已形成2000多万元产值。目前,杨鸣研究员正在主持全自动数码显微镜研制、自动显微镜快速聚焦算法、图像拼凑算法及图像融合算法研究、自动显微镜正轴陶瓷电机驱动系统、枪瞄摄像机技术开发。7、基于音视频流媒体的数字教学设备研发本研究方向叶锡恩副教授在基于音视频流媒体的数字教学设备上取得系列成果,成功研发“基于ASIC设计技术的语音交互系统”、“基于DSP嵌入式网络结构的同声传译交互系统”等系列产品,形成4000多万元。2005年6月,申报并获批了市攻关课题“基于H.264编码技术的嵌入式语言教学系统”。通过对流媒体信号的传输、处理方法的研究,尤其是嵌入式流媒体终端的研发,使语言教学设备在原有的音频交互基础上,增加对视频资源的点播功能,达到声像结合,拓宽其应用空间,希望继续保持在语言教学设备领域的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在2006年,已考虑研发基于传感器技术的中学理科的探究性实验平台。将信息、电子技术应用于中学理科的实验中,它一方面与教育部新课标的中学实验教学相配套;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新的实验平台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新课标已在部分省市实行,即将普及;所以,市场的需求量很大,前景看好。是教育设备领域下一个热点,已开始跟踪、关注和研发。8、汽车用λ传感器的研发与产业化本研究方向简家文副教授主持汽车用λ传感器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40万元支持、宁波市北仑夏冰电子有限公司经费170万元的投入,目前项目进展良好、已研制出样品、正在开展批量产生的相关工作。该项目已成为本学科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一个新增长点。3.3智能信息处理方向1、基于随机二元网络的人脸识别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工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通过对统计学习理论和贝叶斯方法的深入研究,从理论上分析随机二元网络的VC维界限,掌握网络的泛化性能,分析网络结构风险,用结构风险最小化方法对网络进行规约化处理,实现网络最佳泛化。设计出一种全新高效的随机网络在线学习算法,包括渐进式Boltzmann学习、网络结构规范化、高效的在线主动学习等。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随机二元网络的视频人脸识别系统。研究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识别、数据挖掘、组合优化等领域。理论研究及算法设计取得了突破,在随机二元网络理论分析、VC维和学习样本量分析、新颖二元网络学习算法设计、视频分割算法、独立元分析、遗传算法设计、贝叶斯网络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对于全联反馈网络,首次揭示了随机二元网络与马尔可夫随机场的密切关系,证明了全联反馈随机二元网络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即为一个马尔可夫随机场的重要结论。系列论文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有关成果通过由宁波市科技局组织、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同行专家参加的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部分成果国际先进。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比较好的反映,有关成果已在多个IEEE国际会议和国内会议上介绍,获得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好评。详细的有关随机二元网络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已作为专题发表于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学术专著中,此著作的作者包括陆汝钤、张拔、何新贵、史忠植、钟义信、焦李成等著名学者。随机二元网络模型在人脸识别、视频运动目标分割、智能人机交互、生物识别网络安全平台等方面获得了成功应用。全面实现了采用随机二元网络模型的多种学习算法,并在提高学习效率和处理速度方面作了重要改进。大规模的二元网络学习机从单纯的室内环境中的人脸识别扩展到了室外复杂环境中运动人物与车辆检测和识别。静态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率高达97%,动态视频人脸识别率也在90%以上,模型还对复杂现实背景的运动目标成功实现了视频实时分割。我们建立了一个通用的基于复合型生物特征识别的分布式网络安全平台,运用单个或多个复合型生物特征进行计算机用户身份的准确识别,这将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提供一种全新的保障技术,从根本上解决计算机安全和用户身份验证问题,意义重大。成功地开发了生物识别网络用户身份验证平台UniAuthen,在Win32操作系统平台上实现了基于人脸、指纹等复合型生物特征的用户身份验证系统。其中的人脸识别算法基于随机二元网络实现,UniAuthen允许多种身份验证方式的集成,以适应系统不同的安全程度。UniAuthen可以同时维护多套用户账号数据库,用来支持多个不同的安全系统同时集成到一个的身份验证系统中,并可以实现用户账号信息的共享。该身份验证平台既可在系统登陆时使用,又可以嵌入在IE浏览器或应用程序中作为远程用户的身份验证工具。2、图像处理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该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受到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一年来发表论文15篇,其中EI论文4篇。论文主要发表在《软件学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等期刊以及国际会议ICIG上。图像处理方面的主要工作是将模糊积分应用到图像检索中的相似性度量上,使得检索在反馈后能够快速稳定。结合模糊积分和图像三构件模型给出一种彩色图像的编码质量客观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和人的视觉的相关系数很高。给出一种新的自适应图像置乱加密算法,加密后的图像可以有效防止已知明文的攻击。并且,算法具有良好的完整性保护功能,可用于图像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算法在运算速度、抗攻击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关图像插值和医学图像的窗宽窗位调节算法正在申请两项发明专利。此外,完成的有关工作经过评审和查新,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在图像评价和图像加密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在医学上的应用主要是基于内容的医学图像检索,由于不同解剖部位的医学图像,生理病理信息存在很大差异,临床诊断中所依赖的影像学知识也不同,我们针对胸片、胸部CT以及胃窥镜三类图像进行了特征分析和检索理论的探讨。(1)胸片图像的病理特征一般体现在中部肺野区域,采用灰度层共现矩阵提取图像的不同纹理特征,并对图像进行分块划分以便更好地反映图像中纹理的空间分布,结合不变矩的仿射不变性提取形状特征;(2)根据胸部CT扫描图像病灶区域体现的纹理特性,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纹理描述符的方法。为了提取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局部特征,通过基于纹理的区域增长算法分割出病灶区域,针对感兴趣区域提取形状和分布特性作为图像匹配准则的客观依据。(3)针对内窥镜图像提出一种结合颜色-纹理相关图和GTI模型的检索技术。此外,对各种图像在综合利用不同底层特征方法的同时,结合了医生给出的诊断语义信息实现检索。同时,利用相关反馈技术实现人机交互.(4)提出了RAIM(RetrievalandAnnotationImageModel)医学图像检索模型。实验表明上述方法的检索精度得到有效改善。四、典型事例1、申报“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硕士点,已通过全国同行专家通信评审和省级会议评审,为进一步申报成功博士学位点打下良好基础。2、在2005年7月第四届全国信号与信息处理学术会议、2005年10月第十九届全国电路与系统学术会议上,本学科负责人蒋刚毅教授应邀做大会特邀专题报告,并作为分会场主席。2005年10月,由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学分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郑祖辉高级工程师召集、宁波大学承办的数字对讲机产业研讨会在宁波大学隆重举行。经与会代表讨论,全票通过筹备成立数字对讲机联盟的决议,一致推举宁波大学为成立数字对讲机联盟筹备负责单位,推举宁波大学何加铭教授为数字对讲机联盟筹备组组长,清华大学为数字对讲机标准拟写单位。3、2005第七届深圳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及中国宁波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浴谈会上,本学科的移动通信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负责人何加铭教授等主持研发的“2.4G军用、警用无线可视对讲电话”、“32位ARM+嵌入式LinuxOS开发平台”、“可编程防盗控制器”科研成果引起了与会人士的关注,数家企业负责人还当场向我校表示了合作意向,参加本次高交会对于本学科加强与企业及国内著名大院大所的合作和交流,加大高新技术成果交易和成果转化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00M-900M频段系列无中心、无基站的新型数字对讲机”、“2.4G军用、警用无线可视对讲电话”已被宁波东英禾公司、香港全成电子公司、福建泉州泉胜电子公司采用;并已产生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4、本学科的医用光电仪器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负责人杨鸣研究员等研发了自动显微平台系统、数码互动系统等系列产品,技术领先、性能指标先进,取得良好经济效益。主持全自动数码显微镜研制、自动显微镜快速聚焦算法、图像拼凑算法及图像融合算法研究、自动显微镜正轴陶瓷电机驱动系统、枪瞄摄像机技术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形成良好经济效益。5、叶锡恩副教授等主持研发成功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杭州浙江杭州拱墅区大关上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编外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不锈钢丝清洁球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镀镍快速填平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聚丙烯塑编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着色均匀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球形水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模拟型霍尔传感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无刷同步发电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安全知识考试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固定式排球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及答案详解
- 工厂生产区清洁流程及安全规范
- 化学丨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1月一轮复习联考(五)化学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酒店服务赛项)备赛试题库(500题)
- 工程建设项目培训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
- 青海省西宁市市级名校2025届中考生物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小学班会-交通安全伴我行(共25张课件)
- 2025年日历(日程安排-可直接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