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由①②③构成,①为树突膜或胞体膜B.神经递质被释放到②中的方式可以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兴奋通过突触传递时,在③处不会发生离子的进出D.兴奋传递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全部由线粒体提供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正确顺序是A.染色→解离→漂洗→压片 B.解离→漂洗→染色→压片C.漂洗→解离→染色→压片 D.解离→染色→漂洗→压片3.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①生长激素②甲状腺激素③胰岛素④性激素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②④4.图甲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乙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图丙为λ(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J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甲中B为分解者,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B.图乙适用于生物界的所有捕食食物链C.图丙中种群在c-d年间,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图丁中t1-t2时期与图丙a-b时期种群数量的变化均呈衰退型5.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D.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并完成生殖过程B.并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种群数量特征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D.人类活动不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但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需要经过信息分子与受体的结合B.细菌产生分泌蛋白的过程不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C.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共同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D.动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8.(10分)2020年6月16日,中国医药集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疫苗组接种者均产生高浓度抗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接种的疫苗刺激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C.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与新冠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结合D.多次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二、非选择题9.(10分)某时期,在一条大河的南岸的大块农田中发生某种甲虫的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农田里喷洒某种杀虫剂R,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杀虫剂。下图为在此时期内这种甲虫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甲虫种群密度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这种耐药性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通过一代代的积累,使甲虫种群的耐药性增强了,在这个过程中,杀虫剂对甲虫起__________作用,这是通过杀虫剂与甲虫之间的____实现的,杀虫剂对甲虫所起作用的实质就是定向地改变害虫种群中的________,向更易产生耐药性的方向进化。(3)如果A到D都为杀虫剂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杀虫剂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4)若在这条大河的北岸也发现了与南岸的甲虫外形很相似的甲虫种群,将两岸甲虫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两个种群的甲虫可以交配并产生小甲虫,但小甲虫不育,这说明两个种群之间存在________。(5)大河南岸的马铃薯地和玉米地里分别都有这种甲虫种群,经检测发现它们的基因型共有5种,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多样性。10.(14分)众多广阔的湿地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1)人们在某湖边洗菜、洗衣服等并未造成该湖泊生态系统被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能力,维持这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2)大量工业污水流入某湖泊后引起藻类大量繁殖而出现水华现象,并使部分鱼类死亡,加重污染,进而导致更多的鱼类和水生动物的死亡。①以上过程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调节。②造成水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水体中____。造成鱼类和水生动物死亡的原因是____(3)研究表明湿地植物菖蒲、慈姑、雨久花等对污水具有较好的净化作用。将这些植物种植在湖泊中能有效地防治水华发生。①以上湿地植物能够净化水体的机理有_____(写出三点)。②湿地植物引进受污染的湖泊中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增强。③湿地植物具有净化污水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11.(14分)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仅分布于我国青海湖周边的草原上。1994年,我国普氏原羚的数量不足300只,由于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近些年来普氏原羚数量持续上升,但它们面临的威胁仍然存在。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普氏原羚种群密度时,可以先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第一次捕获的数量、以及__________的比例就可估算出种群密度。利用该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为了使结果更加准确,调查过程中应该注意:__________(答出两点)等。(2)据调查,实施保护措施后,普氏原羚在某段时间内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如图,这段时间内普氏原羚的种群数量增长呈__________型曲线(不考虑迁入和迁出),普氏原羚在这段时间内出现这种数量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3)狼会捕杀普氏原羚,但狼的存在对促进普氏原羚种群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12.发酵食品是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如葡萄酒、果醋、腐乳、泡菜等。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酿造葡萄酒主要依赖酵母菌,喝剩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2)工业生产从制备果酒到进一步制备果醋除需要加人优良醋酸杆菌菌种外,还需改变的条件有___________。(3)腐乳是豆腐经毛霉发酵制成的食品,毛霉主要是利用其产生的____(酶)将豆腐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制腐乳过程中要注意控制_____的用量,过少会导致豆腐腐败。(4)某同学在腌制泡菜过程中,选择的材料无问题,但腌制条件没有控制好导致泡菜亚硝酸盐含量高,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突触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轴突末端的分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内含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图中①为突触小泡,②为突触间隙,③为突触后膜。【详解】A、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①为突触小泡,A错误;B、神经递质通过胞吐被释放到②中,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C、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导致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在③处会发生钠离子或氯离子的内流,C错误;D、有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兴奋传递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可以来自于细胞质基质,D错误。故选B。2、B【解析】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首先剪取培养好的洋葱根尖2~3mm(取材);然后放在酒精和盐酸的混合液中进行解离,使组织细胞分散开(解离);解离后放在清水中漂洗10min,以洗去解离液,防止影响染色的效果(漂洗);染色用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溶液(染色);最后一步是压片,即制片。【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和观察。因此,制作装片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压片,故选B。3、C【解析】①生长激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能通过“注射法”补充;②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可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补充;③胰岛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能通过“注射法”补充;

④性激素是脂质,可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补充。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②④,故选C。4、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C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A是生产者,D、E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图乙是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图丙中,λ大于1时,种群数量增多,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图丙中种群在c-d年,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图丁中种群在t2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数量最大。【详解】A、分解者包括细菌、真菌和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若调查土壤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A正确;B、图乙是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生物界的所有捕食食物链的能量都是逐级递减的,B正确;C、图丙中种群在c~d年间,λ是大于1的恒定值,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正确;D、图丁中t1~t2时期种群增长率大于0,属于增长型;图丙中a~b时期λ<1,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属于衰退型,D错误。故选D。5、D【解析】据图分析,LCM病毒感染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分离出淋巴细胞,加入被LCM病毒感染的51Cr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靶细胞),能检测到上清液中含有放射性,说明细胞毒性T细胞使得靶细胞裂解。【详解】据题图分析已知,LCM病毒感染小鼠4-5天后,分离出了淋巴细胞,分离的淋巴细胞包括活化了的细胞毒性T细胞,加入被LCM病毒感染的51Cr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靶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使得病毒暴露在细胞外,此时能检测到上清液中含有放射性,故本实验能说明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故选D。6、D【解析】1、种群的特征:种群的密度、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的年龄组成、种群的性别比例.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2、种群性比率是指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有的生物如雌雄同株的植物没有性比率;种群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详解】A、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则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A正确;B、同一批孵化出的雏鸡种群年龄都相同,没有年龄结构,有的生物如雌雄同株的植物没有性别比例,故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B正确;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C正确;D、人类活动能够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错误。故选D。7、B【解析】1、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脂质中主要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2、细胞膜的功能包括:①边界功能,②控制物质进出功能,③信息交流功能。【详解】A、高等植物细胞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不依赖于信息分子与受体的结合,A错误;B、细菌是原核细胞,无内质网、高尔基体,故产生分泌蛋白的过程不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B正确;C、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错误;D、动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植物细胞的边界也是细胞膜,D错误。故选B。8、D【解析】体液免疫过程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详解】A、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功能的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疫苗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属于抗原,A错误;B、B淋巴细胞受疫苗(本质是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分泌抗体,B错误;C、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产生的抗体与新冠病毒在内环境中结合,C错误;D、机体多次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1)种群中有少数个体对杀虫剂具有耐药性(2)①.选择②.生存斗争③.基因频率(3)更换杀虫剂的种类(4)生殖隔离(5)遗传#基因【解析】1、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2、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3、新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小问1详解】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种群中有少数个体对杀虫剂具有耐药性,故甲虫种群密度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小问2详解】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这种耐药性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通过一代代的积累,使甲虫种群的耐药性增强了,在这个过程中,杀虫剂对甲虫起选择作用;这是通过杀虫剂与甲虫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杀虫剂对甲虫所起作用的实质就是定向地改变害虫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向更易产生耐药性的方向进化。【小问3详解】如果A到D都为杀虫剂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改用了其他种类的农药、更换杀虫剂的种类,害虫由于不具有该种农药的抗药性而被淘汰。【小问4详解】将两岸甲虫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两个种群的甲虫可以交配并产生小甲虫,但小甲虫不育,说明了两种甲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小问5详解】甲虫种群基因型共有5种,因此反应生物种群的基因(遗传)多样性。【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明确甲虫本来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变异,由农药对其进行了选择,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10、(1).一定的自我调节(2).负反馈调节(3).正反馈(4).N、P含量过多(5).缺氧或中毒(6).①湿地植物能吸收水体中的N、P;能将部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的物质;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等(7).抵抗力(8).间接【解析】1、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才能维持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详解】(1)根据分析,洗菜洗衣服没有造成湖泊生态系统的破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持这种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2)①污水导致的水华使得鱼类死亡,鱼类死亡加重污染,使鱼类死亡增多,这一调节属于正反馈调节,②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蓝藻大量繁殖引起的,水体中的N、P含量过高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大量繁殖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并且释放有毒物质,使鱼类缺氧或中毒死亡;(3)①湿地中种植大量的植物可以吸收水体中的N、P减轻水体的富营养化,挺水植物和蓝藻竞争光照使蓝藻种群密度下降,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可以分解部分有毒物质都能净化水体;②湿地植物引起受污染的湖泊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③湿地净化污水属于其间接价值。【点睛】本题考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需要学生练习课本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加以运用,题目难度较简单。11、(1)①.标记个体数占重捕个体总数②.选择合适的标记物、两次捕获时间间隔合适、捕获过程不对动物造成伤害(2)①.“J”##J②.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3)狼所吃掉的大多是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解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1、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2、估算法:a、样方法:适用于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b、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小问1详解】调查普氏原羚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其原理是在调查动物种群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放回原来的环境,当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充分混匀后进行重捕。根据第一次捕获的个体在种群中的比例=重捕标志数在重捕个体中的比例,可以求出种群的数量。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为了使结果更加准确,调查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标记物、两次捕获时间间隔合适、捕获过程不对动物造成伤害。【小问2详解】分析图示,普氏原羚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保持不变,说明增长率始终不变,则这段时间内普氏原羚的种群数量增长呈“J”型曲线,出现这样曲线的原因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小问3详解】狼与普氏原羚是捕食关系,狼所吃掉的大多是普氏原羚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普氏原羚种群发展的作用。【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相关内容,需要考生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具备一定的识图分析能力。12、(1).空气中的醋酸菌混入酒中发酵产生了醋酸(2).提高温度,通入氧气(温度调到30~35℃和通气)(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