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闻道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博雅闻道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博雅闻道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博雅闻道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博雅闻道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博雅闻道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Na+B.载体蛋白、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尿素D.K+、葡萄糖、氨基酸、尿素、H2O2.以下是几种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部分片段。下列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以上DNA片段是由5种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的B.若要把相应片段连接起来,应选用DNA连接酶C.上述能进行连接的两个黏性片段,其连接后形成的DNA分子是D.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的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3.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4.神经元之间信息的传递依赖突触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前膜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要快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要受到信号的调控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均会引起Na+内流5.测交是指()A.Fl与双亲之一相交 B.F1与显性亲本相交C.Fl与隐性纯合子相交 D.Fl进行自交6.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B.人体所有细胞均只能从内环境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淋巴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为淋巴D.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质的总称7.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芽较多的幼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无关C.生长素浓度越大,促进生根的效果越好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根生长的效果一定不同8.(10分)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能在核糖体上产生生长素B.植物茎根尖细胞可以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C.生长素产生部位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D.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与光照无关二、非选择题9.(10分)亚洲飞蝗属于群居性昆虫,其繁殖能力强、数量多,是主要的农业害虫之一。探索防治亚洲飞蝗的措施,有利于农作物增产。回答下列问题:(1)在生态系统中,亚洲飞蝗属于消费者,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为评估亚洲飞蝗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往往需要调查其种群密度﹐调查时采用标记重捕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2)亚洲飞蝗的雌虫能利用前翅发声,吸引雄虫前来交尾繁殖后代,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功能。请据此原理设计一个降低亚洲飞蝗种群数量的方案:______________。(3)请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防治亚洲飞蝗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10.(14分)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木死亡导致林冠层产出现空隙的现象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研究过程中构建的捕食者—猎物模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者采用样方法调查该区域内某植物的种群密度,需要先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该植物的种群密度,再求出______作为此区域该植物的种群密度。研究者在对植物的丰富度进行调查时,需要统计各层植物的______。研究者如果要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2)图1中信息能体现出的群落结构是______,林窗和林下的动物种类不尽相同,这是由于植被不同,为动物创造的______条件不同。(3)图2中最可能代表猎物种群K值的数据为______,捕食者的数量为______时,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捕食为一种种间关系,影响群落的因素除种间关系外,还包括有_____________。11.(14分)现有两种同科不同属的农作物,甲作物高产不耐盐,乙作物低产但耐盐。欲培育出既高产又耐盐的植株,以适应于盐碱地栽培。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采用_____(填“杂交”、“嫁接”或“转基因”)方法可以达到上述目的,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2)采用细胞工程育种的方法如下:①甲、乙原生质体经诱导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以胚状体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人工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同样能够萌发成幼苗,与天然种子相比,人工种子具有哪些显著的优点?(请举出1条)_____。②动物细胞工程应用较广泛的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作为_____试剂,能准确地识别各种抗原物质的细微差别,并跟一定抗原发生_____。另一方面可以用于_____和运载药物。12.乙烯可促进香焦果皮逐渐变黄、果肉逐渐变甜变软的成熟过程。同学们去香蕉种植合作社开展研学活动,以乙烯利溶液为处理剂,研究乙烯对香蕉的催熟过程,设计的技术路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对照组香蕉果实的成熟不会受到乙烯影响B.实验材料应选择已经开始成熟的香蕉果实C.根据实验安排第6次取样的时间为第10天D.处理组3个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1)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2)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详解】A、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C、载体蛋白只存在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C错误;D、K+、H2O、葡萄糖、尿素、氨基酸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因此K+、H2O、葡萄糖、尿素、氨基酸都是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故选D。2、A【解析】A、从黏性末端是否相同可以看出,①④是由同一种限制酶所切,其他片段是由不同的限制酶所切,因此以上DNA片段是由4种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的,A错误;B、DNA相应片段的连接,选用DNA连接酶,B正确;C、①④黏性末端相同,连接后形成的DNA分子是,C正确;D、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的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D正确。故选A。3、C【解析】特别提醒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有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是由免疫系统功能不足或缺乏造成的,如艾滋病等。过敏反应是由免疫系统功能过强造成的,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自身免疫病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分辨“自己”和“异己”成分造成的,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详解】A、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不是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不具有传染性,A错误;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属于免疫缺陷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C、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自身的组织和器官损伤,C正确;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一般不会对自身组织和器官造成严重伤害,而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将自身的组织或器官当作抗原来攻击,D错误。故选C。4、C【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经过突触时有以下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此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详解】A、突触前膜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错误;B、由于存在突触延搁现象,所以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B错误;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要受到电信号的调控,并将电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C正确;D、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两类,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会引起Na+内流,而抑制性递质不会,D错误。故选C。5、C【解析】可以用测交的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测交是指Fl与隐性纯合子相交。C正确;故选C6、D【解析】人体内环摬也就是细胞内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详解】A、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当中,血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A错误;B、例如消化系统的细胞可以从消化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B错误;C、淋巴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为淋巴和血浆,C错误;D、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质的总称,D正确。故选D。7、A【解析】生长素的产生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幼嫩的枝条生理代谢活跃容易成活,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详解】A、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芽较多的嫩枝生理状况好,更容易成活,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应该选用芽较多的较嫩枝条,A正确;B、处理枝条时,低浓度生长素用浸泡法,高浓度生长素用沾蘸法,若高浓度生长素用浸泡法,可能会使植物细胞失水过多死亡,所以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有关,B错误;C、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范围内促进生根,较高浓度时会抑制植物生根,C错误;D、由于存在最适宜浓度,所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D错误。故选A。8、A【解析】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产生: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分布:集中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等处。3、运输:(1)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2)横向运输:影响因素--单侧光、重力、离心力。【详解】A、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不在核糖体上合成,A错误;B、植物茎根尖细胞能合成生长素,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B正确;C、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C正确;D、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与光照无关,光照、重力等因素只是影响生长素的分布,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9、(1)①.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②.亚洲飞蝗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2)①.信息传递②.模拟雌虫前翅发声来吸引雄虫并将其杀灭,改变亚洲飞蝗种群的性别比例,使该种群的出生率下降,从而达到降低其种群数量的目的(3)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小问1详解】亚洲飞蝗属于消费者,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由于亚洲飞蝗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小问2详解】亚洲飞蝗的雌虫能利用前翅发声(物理信息),吸引雄虫前来交尾繁殖后代,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功能,说明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据此,可以模拟雌虫前翅发声来吸引雄虫并将其杀灭,改变亚洲飞蝗种群的性别比例,使该种群的出生率下降,从而达到降低其种群数量的目的。【小问3详解】防治亚洲飞蝗,使得植物的能量不会流入亚洲飞蝗,是为了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点睛】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量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10、(1)①.所有样方该植物种群密度的平均值②.种类数③.取样器取样法(2)①.垂直结构②.栖息空间和食物(3)①.N2②.P2/2③.种内竞争和非生物因素(或种内竞争和光照、温度、水和无机盐)【解析】由图1可知:地下不同深度,土壤小动物的种类有所区别。图2中:猎物的K值为N2,捕食者的K值为P2。【小问1详解】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先计算出各个样方内的种群密度,再求所有样方该植物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平均值。要调查植物的丰富度,需要统计各层植物的种类数。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小问2详解】图1中,不同的深度分布的动物种类有区别,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林窗和林下植被不同,为动物创造的栖息空间和食物不同,故动物的种类有区别。【小问3详解】猎物的数量在N2上下波动,故N2最可能代表猎物的K值。同理可知,捕食者的K值是P2,种群数量为P2/2时,增长速率最快。种间关系如捕食、竞争等,均会影响群落,另外种内斗争和非生物因素也会影响群落。【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图2中猎物和捕食者的K值的判断,需要注意该生物的数量会在K值上下波动。11、①.转基因②.能定向的改变生物的性状③.形成新的细胞壁④.生产不受季节限制、不会出现性状分离、能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方便贮存和运输⑤.特异性强,灵敏度高⑥.诊断⑦.特异性反应⑧.治疗、预防疾病【解析】(1)由于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不能采用杂交法;由于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该方法只能保留一个亲本的优良性状,因此欲不能采用嫁接法;所以,培育出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