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劝学-闻先师之言悟学习之道(一)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0E/0A/wKhkGWcH_DqAR9xLAAHbNoaAmdM298.jpg)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劝学-闻先师之言悟学习之道(一)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0E/0A/wKhkGWcH_DqAR9xLAAHbNoaAmdM2982.jpg)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劝学-闻先师之言悟学习之道(一)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0E/0A/wKhkGWcH_DqAR9xLAAHbNoaAmdM2983.jpg)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劝学-闻先师之言悟学习之道(一)教学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0E/0A/wKhkGWcH_DqAR9xLAAHbNoaAmdM2984.jpg)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劝学-闻先师之言悟学习之道(一)教学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1/0E/0A/wKhkGWcH_DqAR9xLAAHbNoaAmdM29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劝学》《师说》比较阅读——闻先师之言,悟学习之道(一)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2020QJ10YWTB042学科语文年级高一学期秋季课题《劝学》《师说》比较阅读——闻先师之言,悟学习之道(一)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8月第1版教学人员姓名单位授课教师华雨北京市十一学校指导教师史建筑北京市十一学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检自测,掌握文章重点字词和文言句式,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2.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比喻论证的含义、方式,学会使用比喻论证增强论证说服力。3.带领学生了解荀子对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懂得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同时结合当今倡导的“终身学习”等观念,联系自身实际,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理解《劝学》中比喻论证的含义和方式,学会运用比喻论证。同时,提升自我“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难点:1.理解并灵活运用比喻论证,增强论证的说服力。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1分钟导入同学们好!上节课向大家介绍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学习之道”。“学习之道”的内涵十分丰富,囊括了学习的道理、学习的本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等方方面面,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学习。而对于大家来说,“学习”多发生在课堂,不少知识能力等也常常是与老师的互动中产生的。而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就是一篇老师勉励学生学习的经典古文《劝学》。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遥远先秦时代的先贤名师——荀子的教诲。1分钟环节一:背景介绍《劝学》的作者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在思想上,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主张“明礼义而化之”,所以他格外强调教育学习的作用。《劝学》就是《荀子》的第一篇,意思是勉励学习,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那么,荀子是怎么开展这一观点,为什么说,学习就很重要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10分钟环环节二:读写解意1.自学文本:首先,请大家打开课本到第84页。请同学们先对照注释、使用手边的工具书,朗读文章、查阅注释,先自学文本,梳理文意。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请标注出来,对于重难点的字句,我们会集中讨论。请大家仔细认真地阅读,我们一会儿进行简单的字词小测,希望大家巩固并检查自己的易错点。好的,自主阅读时间5分钟现在开始。请大家在5分钟后恢复播放,或者根据自己的阅读进度确定恢复播放的时间。好,现在请按下暂停键。2.释放《劝学》小测,请同学自学自检。好的!欢迎大家回来。请同学们合上书本,看向屏幕,这是本篇的自测题。请在笔记本或者白纸上写清题号并依次作答。现在请按下暂停键,完成自测,3分钟后回来。好的,时间到!请大家对照答案,自行批改,不正确的地方要做出明显的标记,以便之后巩固复习。3.释放《劝学》小测答案,并对其中可能出现错误的高频字词和语句进行重点讲解。请大家关注自己理解有误或者不确定的地方。比如:(1)读音上,“中”的意思是“符合”,因此需读zhòng;“暴”的意思是“曝晒”,因此需读pù,而“锲而不舍”的“锲”也是易读错的字,四声qiè。(2)在字义上,“就”的意思相对难理解,它的本义是“接近”,但是放在句子里有些不通顺,“金就砺则利”,“金”是“金属制品”,这里可以翻译为“金属制的刀剑”,“砺”是“磨刀石”,金属制的刀剑“接近”磨刀石是在做什么呢?自然是要磨砺,因此这句话应译为“金属制品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3)虚词使用上,最需要关注的,就是“而”。本题中ABC中“而”都是表示修饰,只有D表示递进,因此答案为D。这里比较特殊的是ABC选项中表示修饰的“而”。表示修饰,是较为特殊的用法,通常是“而”前面的修饰语作为状语来修饰“而”后面的中心语。【说明ABC】总体上“而”的用法很复杂,可以表顺承、表递进、表转折、表修饰、表并列等等,具体的用法根据上下文来判断。本文共有至少15个“而”,具体的用法详见下面的总结。不过,我们建议不要着急看标准答案,而是先自行判断,再与答案对照,发现问题所在,这样才能加深记忆和文言阅读的水平。而青于蓝/而寒于水/而见者远/而闻者彰/而致千里/而绝江河连词,表转折吾尝跂而望矣/吾尝终日而思矣/顺风而呼/登高而招连词,表修饰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连词,表递进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锲而不舍连词,表顺承(4)通假字上,本文共出现4个通假字,除了列出的3个,另1个通假字,是“輮以为轮”的“輮”,注释里有,我们这里不再赘述。(5)活用用法上,常见的活用用法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等。本题的选项中A项中的“日”和C项中的“上”都是名词作状语,意思分别是“每天”和“向上”,B项中的“水”则是名词作动词,意思是“游泳”。本文还有哪些活用用法呢?大家可以总结归纳一下,同时提醒各位平时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都要养成饿主动梳理归纳的好习惯。10分钟环节三:比喻探究及写作练习字词部分就到这里。我们回归文本内容,大家在阅读的时候会发现,《劝学》的说理性还是很强的,加之作者是荀子,一位儒学大家,让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位老学究,穿着长袍,正襟危坐,讲着一堆枯燥、乏味的大道理。但是这篇文章似乎没有这种感觉。什么原因呢?对,就是非常丰富的恰切的比喻论证穿插其中。那么,就让我们先看看有哪些比喻,这些比喻的意义内涵、表达作用是什么呢?任务1:填写《〈劝学〉·比喻探究表》,探究比喻意义同学们请自主填写《〈劝学〉·比喻探究表》,梳理《劝学》中出现的比喻句,探究各个比喻的意义内涵、表达作用。我们先来找一找文中都有哪些比喻句。《劝学》比喻探究表比喻句比喻意义比喻的类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人经过一定的学习,本性就会发生变化,知识就会丰富,能力就会提高。————连续设喻对比设喻反面设喻正/反面设喻示例:比喻句比喻意义比喻的类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人经过一定的学习,本性就会发生变化,知识就会丰富,能力就会提高。——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借外界条件,能帮助我们弥补不足。连续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正面设喻对比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反面设喻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说明客观条件的优劣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正/反面设喻对比设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反面设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说明学习要专心正面设喻对比设喻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反面设喻找到比喻句其实比较容易,但是分析它们的内涵意义就不那么容易了。明确:分析内容(略)教师小结: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劝学》的比喻论证类型丰富,表达了不同层次的意义。同时,《劝学》的比喻都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或物事,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理解。环环节三:比喻论证探究由此可见,表达观点的时候如果用上打比方的方式,表达效果往往很奇妙,它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所以,在日常交谈和写作行文中,我们也尝试使用比喻论证巧妙地达到这种效果。但是,比喻论证要如何使用呢?它和比喻有什么区别吗?如何才能更好地使用它呢?我们一一来看。第一个问题,比喻和比喻论证有什么区别呢?请先尝试分析以下句子是比喻还是比喻论证呢?(1)夏天的太阳好像一个奔跑的孩子,从东边跑到西边,用了整整一天。(分析:这是原来初中阶段常见的比喻句,用奔跑的孩子比喻夏天太阳运行的轨迹,既显示出夏日太阳光照时间很长,也使得太阳显得俏皮可爱。)(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分析:比喻,沈从文在《边城》中连续地使用比喻,眼睛清明如水晶,天真活泼如小兽,乖巧伶俐如黄麂,凸显出翠翠的天真烂漫,是自然的女儿。)(3)如果一个人几乎整天大量阅读,空闲的时候则只稍作不动脑筋的消遣,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一个总是骑在马背上的人最终就会失去走路的能力一样。(分析:比喻,叔本华以总是骑在马背就会丧失走路的能力来比喻人总是消遣就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4)按锁配钥匙,锁锈先膏油。把思想问题比做锁,是先有锁,后配钥匙。对很落后、很难办的人,转化得有个过程,得先点一点儿油,慢慢再捅。不然,不是把锁捅坏了,就是把钥匙弄断了。(分析:比喻论证。将解决思想过程的问题比作开锁,解决难办、落后的人、事要想办法、慢慢来。)前三句都是比喻句,第四句属于比喻论证。总结来说,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比喻修辞重在使具象的人事生动化,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比喻论证重在使复杂的道理简单化,即关系的相似或是道理的相通。第二个问题:比喻论证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同学们可以对照《劝学》中的比喻论证示例和刚刚开锁的示例,尝试从喻体、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比喻论证的优势和不足等方面思考。总结起来,大致如下:(1)喻体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2)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不可“引喻失义”。(3)任何比喻其实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比喻论证,必须同其他论证方式结合起来。好的,在了解了比喻论证的内涵和注意事项之后,我们牛刀小试一下。看看能不能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来论述一个关于学习的问题:应当将学到的知识化为己用。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来写一写,写完之后和你的同伴之间互相传阅,看看谁写得更精妙。好的,时间到!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很棒!我们来看下,曾经儒学大家辜鸿铭先生也就这个问题,运用比喻论证的方式写过一段,我们一起看下。大概看前人已成的书,仿佛是借钱一样,借了来,会做买卖,赢得许多利息,本钱虽则要还债主,赢利是自己所有。若不会做买卖,把借来的钱,死屯在窖子里头,后来钱还是要还债主,自己却没有一个赢余。那么就求了一千年的学,施了一千年的教,一千年后的见解,还是和一千年前一样,终究是向别人借来的,何曾有一分自己的呢!这里,辜先生用借钱来比喻读书学习,如果学会运用,则像是借钱学做买卖,赢得利息,为己所用,如果不会运用,则是守财奴一个,本钱还给债主,自己没有任何盈余。即使学了百年千年,也没有自己一分。喻体是“借钱”通俗易懂,比喻精妙适宜,道理讲得浅显明白,令人有所深思。6分钟环环节四:分析论证思路,补全结构表格任务2:补充《劝学》结构表至此,相信大家已经对《劝学》的内容和主要论述方式,有了清晰的了解。整篇课文围绕着一个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即学习不可以停止,其他各段也基本上一段一个主要论点,结构比较清晰明确,接下来就请大家补充完整下面这张《劝学》结构表。其中各段分论点,请在原文中找到最贴合的句子,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劝学》结构表第1段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分论点(原文)分论点(自行概括)第2段分论点1学习的():_______________第3段分论点2学习的():_______________第4段分论点3学习的():_______________ 明确:《劝学》结构表第1段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分论点(原文)分论点(自行概括)第2段分论点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提升自我(恶性论)第3段分论点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学习的(本质):假借外物第4段分论点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学习的(方法/态度):积累坚持专一 结合这张表,大家此时可以想一想,哪个方面你之前从未想过,或者想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报表分析》课件2
- 《a字母组合音标》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密封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温多色花纸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金融财会类专业》课件
- 正面与侧面描写课件
- 2023年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大比武网络练习卷含答案
- 环境监测课后习题练习试题及答案
- 摄影师复习测试卷附答案
- 《过程导向审计技术》课件
- 厂房委托经营管理合同范本
- 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随堂练习(含答案)
- 部编教材《村居》《咏柳》1-古诗两首名师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 人力资源管理手册 (一)
- 七年级上册口算题300道
- 广州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共享-
- 基本乐理及音乐常识类知识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两进虎跳峡(2022年云南昆明中考语文试卷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 《保险科技》课件-第二章 大数据及其在保险领域中的应用
- 高中英语教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Unit 1 Art过关测试
- 6.2角(2)导学案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