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的年度分析报告_第1页
汽车行业的年度分析报告_第2页
汽车行业的年度分析报告_第3页
汽车行业的年度分析报告_第4页
汽车行业的年度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点提示:上半年全国汽车产量207.66万辆,同比增长34.13%;销售累计完成202.72万辆,同比增长31.99%。其中轿车产量89.54万辆、同比增长103.53%,销量84.27万辆、同比增长82.44%,对汽车工业产销的贡献度在70%以上,是产销总量增长的绝对拉动力量。上半年汽车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970.93亿元,同比增长37.59%,增长额为265.27亿元,高于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水平(16.20%)近21.39个百分点。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94版《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需要,综合业界专家意见的新版《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即将出台。2003年全年汽车累计产量预计有望突破420万辆,其中轿车产量将在200万辆左右,占全部产量的45%,均高于年初的预测。目录TOC\o"1-2"\h\z第一部分数据平台 页第五部分新闻政策述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修改的建议述评自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公布实施以来,中国汽车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汽车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已基本满足了国内市场90%的需求。汽车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产生质的飞跃,汽车市场及消费环境大为改善,轿车已经进入家庭。但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汽车消费市场在快速增长,这给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政府和企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原有《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需要,亟需制订和出台新的政策。一、1994年汽车产业政策执行情况与不足1994年汽车产业政策是规范性文件,没有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因此无法得到实施。如汽车产品型式认证、汽车消费政策等;原有的计划经济色彩太浓的内容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如建设规模、对产品品种的限制、国家制定轿车指导价格等;由于与我WTO规则冲突而应该修改,如国产化要求、对企业的补贴、技术转让要求、限制进口、审批权限规定等;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实施,如自主开发和鼓励出口;今后继续坚持的政策,如整车项目审批由国务院平衡、整车合资项目中方股份不得少于50%等。随着中国加入WTO,WTO的条款与现行汽车产业政策形成了强烈的冲突。冲突的焦点在于市场准入。缓和的办法就是改变现行产业政策,兑现承诺。二、修改汽车产业政策的综合建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飞:应着重解决技术、零部件、行业管理、消费等四个问题1、技术政策。技术政策重点应当是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方面是技术创新机制的问题,就是从机制上解决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研发能力不足的问题。根本是解决机制问题。第二方面,要立足长远,中国汽车工业正处在一个市场高速增长的时期,而且从国际上看是面临技术上出现重大突破的时期。那么,这两个的结合就完全有可能使中国的汽车工业通过创新——比如开发新一代的汽车、新能源的汽车,实施跨越式的战略。2、零部件政策。现在整车和零部件的纵向一体化程度太高,自我配套的这种分工体系没有根本的改变,造成了我们的零部件价格高、成本高、质量低,进而影响了整车的竞争力。这需要一个新的分工方式,零部件能够分立出去的应该分离出去。在产业政策组织调整方面,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兼并,另一方面要鼓励分立。就是要打破内部一体化的分工方式,形成建立在规模化基础上的大生产,形成零部件的大集团,而且中国在零部件的某些领域当中是有比较优势的。3、行业管理方式。汽车产业已经到了从经济性管制到了社会性管制的时期,就是要建立社会性管制的体系,用社会性的管制替代经济性的管制。社会性管制就是说,从公众利益的角度出发,对汽车产品的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实行强制性的管理,对售后服务实行监管。4、解决消费环境。适应汽车进入家庭的大环境,同时要解决汽车产业发展本身和上下游产业关联中所产生的协调性的问题,还有汽车时代、汽车社会的到来,对汽车交通设施方面的要求是协调性的,要超越汽车产业本身。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六方面修改汽车产业政策改革投融资体制,放开资本市场,允许民营、股份及其他资本进入汽车领域,国有资本可以上市流通。而中外合资公司内,放开限制,股比由合资双方自行确定。同时,改革金融管理体制,鼓励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联合。2、实行严格的认证制、召回制和淘汰制,强化市场管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确立出口战略,促进国内汽车企业参与国际竞争。3、加快制定汽车消费政策:改革税费、鼓励发展微型车、改善汽车使用条件、取消对微型车等车型的歧视、保护消费者权益。相关部门也要支持汽车消费,取消不合理税费、公开信息资料、严厉打击三乱等。4、加快确定能源战略和加强环保法规。5、加快协会的改革。6、应加快立法。这包括汽车法、安全法、环保法、汽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销售商权益保护法、召回法、汽车回收法等相关法律条例。三、修改汽车产业政策的五项具体措施目前关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目标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如民族汽车工业、世界汽车制造中心、世界500强等等。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2010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要达到的三大目标:国内汽车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要达到国产汽车销售总量的50%,国内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要跨入世界500强,国内汽车零部件出口要达到销售总额的40%。对汽车产业三大目标的评价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中国发展汽车工业的战略目的首先是满足国内对汽车消费的需求,离开了私人轿车消费(或称轿车进入家庭),汽车工业就无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国外汽车工业发展历史看,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先发展普通居民需要的经济型轿车(国民车),中国也应该是这样,因此从不同的产品层次看,中国应该重点发展中低档轿车,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型轿车。国信证券综合行业研究室主任刘惟中:第一个目标,民族品牌的塑造无疑是相当重要的。事实上,目前国内在卡车等方面还是拥有较大自主知识产权的。因此,即使是将不同类型的整车均考虑在内,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也非常大。第二个目标,即实现进入500强的目标,完全靠自我积累存在较大困难。因此,这实质上是鼓励积极发展大型企业汽车集团,依靠市场化手段进行的兼并重组,将有效改变目前产业政策的缺口不断打开、各类企业纷纷进入整车制造业的局面。第三个目标,随着新合资企业重视争夺发动机等关键技术的话语权,加上其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已处于较高水平,到2010年也有较大可能达到目标。“准入门槛”是产业政策的核心问题,1994年的政策从各个角度进行了限制。草拟中的新政策将在准入方面从严,要求新来中国投资的外国汽车和发动机制造商直接投资额不得低于1.8亿美元,股本投资额不得低于1.2亿美元,超过了省级政府审批汽车业投资的上限1.5亿美元。汽车的准入与产品认证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摩托车生产准入制度为推测汽车生产准入制度提供了标本。在国家经贸委发布的《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中,要求生产企业具备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国家经贸委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承担企业生产准入申请受理、生产准入考核等具体核查工作。摩托车目前存在的买卖许可证不规范的行为将通过《摩托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得到遏制。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局长马力强:国家出台汽车生产准入管理办法对这些行业是一种规范,尤其对一些小的、生产设施落后和不全的、产品落后的企业会产生较大影响,可能会面临出局。调整后的汽车产业政策对这些企业进入汽车业是提高了门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石耀东:适时推行生产一致性和“型式认证”制度,变生产前管理为生产中和生产后管理,即降低进入门槛,促进公平竞争。汽车产业是一个典型的竞争性产业,竞争性的市场机制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性要素。政府政策的基点应建立在培育与维护一个健康、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基础上。企业自主性,是形成市场竞争机制的一个重要基础。塑造竞争性市场机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飞:管理体制上要实现两个转变,一个转变是经济性的管制转变为社会性的管制,第二个转变是有市场准入,由管住企业转变为管住政府来放开市场,地方政府的投资严禁投资到汽车生产领域当中去。主要原因是:(1)经济性管制的微观主体受到非国有投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政府投资缺乏预算约束等方面的挑战;(2)市场已出现自我调节和纠偏的功能。投资激励机制由非正常的政策性的激励转变为市场激励、需求激励。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袁钢明主任:规模经济的市场竞争机制是推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机制。产业政策不应当对这种竞争机制造成限制、削弱、损害性影响,而应当起到维护、鼓励、增强竞争机制的作用。行政性地设定规模门槛、政府性地进行合并集中,向大企业倾斜的技术。融资、引资、贸易等等支持性措施,都可能产生使市场竞争压力和激励减弱的影响,导致大企业的规模效益发挥不出来、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速度缓慢。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现在中国汽车工业实际上已经形成国有、民营、外资三大资本结构并存的局面,而且民营、外资的发展十分迅速,因此将来中国汽车工业到底会有几强要由市场来说话。而国内外的历史经验证明,仅仅靠保护,是无法形成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品管理是体现产业政策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汽车产品管理模式,与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办法逐步接近,但是与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例如,汽车产品管理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产品的标准与法规的差距,投入标准与法规的研究不足,产品管理体系不顺,存在多头管理问题,监督检测机构的硬件、软件建设都有待加强等。健全汽车产品管理体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秉刚:应该进一步研究国际管理的模式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改进我国的管理方法。应该重视标准和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工作。过去我们主要采取等同或等效采用国际上主要法规的办法,而自己投入的研究很不够。缺少自己的工作,也就缺少分析的能力。对如何结合我国的具体特点来研究和制定标准法规的问题,也多半停留在口头上。现在这种情况需要改变。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产品认证体系,也是实现汽车产品的重要环节。应该促进道路车辆法的立法工作,使产品认证有法可依。在产品认证工作上,应该尽可能统一办法、统一机构、统一管理。至少是同样的事情不要多个部门管理。应该加强监督、检测机构的建设。监督、检测机构必须与企业彻底脱钩,真正做到公正执法。此外,在产品管理政策和办法上,要考虑如何推动技术进步,鼓励安全、节能和清洁的汽车产品投入市场。重视汽车销售与服务在经济增长和物质资源取得突破的今天,消费政策已成为关键,它直接影响国民的购买能力和条件,如果政策能够根本性突破,将成为拉动内需、推动汽车产业持续高速成长的助推器。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1、重视汽车消费者权益保护。生产者必须为消费者的正常、安全使用负责,该负的责任无法推卸,但是这种责任是由法规规定的,并不是因为厂家有高度自觉性,如果没有法规,厂家就会“自觉”地规避这种责任。汽车是一个社会性的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