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四)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四)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四)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四)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四)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四)本试卷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学实验中通常会通过一些颜色变化来判断某种物质的存在或作用,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验证蛋白酶的催化作用B.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酒精C.用苏丹Ⅲ染液鉴定植物细胞中的脂肪D.用2mol/LNaCl析出洋葱根尖细胞提取液中的DNA〖答案〗C〖祥解〗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详析】A、双缩脲试剂是用来检验物质是否为蛋白质,不能验证蛋白酶有催化作用,A错误;B、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二氧化碳,颜色变化为由蓝变绿再变黄,B错误;C、用苏丹Ⅲ和苏丹Ⅳ染液可以鉴定植物细胞中的脂肪,脂肪会被苏丹Ⅲ染为橘黄色,C正确。D、DNA粗提取过程中,在溶解DNA的2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水,以析出DNA,因为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溶解度最低,D错误。故选C。2.下列关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①血浆是该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不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③血红蛋白位于该细胞的细胞膜上④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不断流动和更新中⑤通过无氧呼吸产生能量,将K+运进细胞⑥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④⑤⑥〖答案〗C〖祥解〗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详析】①血浆是红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①正确;②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不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②正确;③血红蛋白位于该细胞的细胞质中,③错误;④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合成新的蛋白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无法更新,④错误;⑤通过无氧呼吸产生能量,将K+运出细胞,⑤正确;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不存在控制其凋亡的基因,⑥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不考虑细胞异常分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B.图乙中,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C.图丙中,两个子细胞中所含的核DNA数相同D.图丁中,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重组〖答案〗A〖祥解〗甲图是减数分裂II中期,乙图中是减数分裂I中期,丙图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图丁是减数分裂I前期。【详析】A、甲图是减数分裂II中期,无同源染色体,A错误;B、乙图中是减数分裂I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B正确;C、丙图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在减数分裂I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形成的图丙中两个子细胞核DNA数相同,C正确;D、基因重组发生时期:减数分裂I前期交叉互换时或减数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图丁是减数分裂I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联会可能会出现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A。4.刺激Ⅰ是一种非条件刺激,刺激Ⅱ是一种条件刺激。给动物刺激I,产生某反射活动(称为反射1);给动物刺激Ⅱ,不产生该反射活动。同时给动物刺激Ⅰ和刺激Ⅱ,经多次重复后,不给动物刺激I,只给刺激Ⅱ也可以产生该反射活动(称为反射2)。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完成反射1、2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反射1、2都是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C.反射2是在反射1的基础上经学习或训练而形成的D.反射2建立后要维持下去需要刺激Ⅰ的强化〖答案〗B〖祥解〗(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条件反射是习惯形成的基础。【详析】A、刺激Ⅰ是一种非条件刺激,刺激Ⅱ是一种条件刺激。给动物刺激I,产生某反射活动(称为反射1),该反射活动为非条件反射。给动物刺激Ⅱ,不产生该反射活动。同时给动物刺激Ⅰ和刺激Ⅱ,经多次重复后,不给动物刺激I,只给刺激Ⅱ也可以产生该反射活动(称为反射2),故反射2为条件反射,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构基础都是反射弧,A正确;B、反射1是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B错误;C、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学习或训练而形成的,即反射2是在反射1的基础上经学习或训练而形成的,C正确;D、反射2建立后要维持下去需要刺激Ⅰ的强化,否则会出现条件反射的消退,D正确。故选B。5.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之一为脑水肿,主要由脑外伤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血浆蛋白进入脑脊液(脑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引起。临床上常用某种刺激引起内皮细胞释放NO调节血压进行辅助治疗,调节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脑脊液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患者脑脊液的渗透压上升,水重吸收回血浆减少,导致脑水肿C.NO通过扩张血管来缓解病症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图中①与受体结合后可使内皮细胞发生代谢变化〖答案〗C〖祥解〗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以区别于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因为人体摄入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氧气,必须通过细胞外液才能进入细胞,而细胞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也都是先排送到细胞外液中,最后排出体外;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等。【详析】A、脑脊液是脑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属于细胞外液,脑脊液与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等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A正确;B、脑外伤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血浆蛋白进入脑脊液,脑脊液渗透压升高,致脑脊液增多,进而引起脑水肿,B正确;C、由图可知,某种刺激引起内皮细胞释放NO,NO通过细胞膜扩散,通过体液调节来扩张血管缓解病症的,C错误;D、由题意可知,图中①与受体结合后激活一氧化氮合酶,可使内皮细胞发生代谢变化,产生并释放NO,D正确。故选C。6.将体温为37℃的某种哺乳动物从室温(25℃)饲养环境中转移到-20℃环境,其体内不可能出现的生理现象是()A.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B.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增多C.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D.新陈代谢活动增强,产热增加〖答案〗B〖祥解〗(1)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体温调节的机理是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2)寒冷环境中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增加产热的途径有: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骨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的途径有: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3)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办、皮肤血管舒张等。【详析】A、当哺乳动物从室温25℃转移到-20℃环境时,皮肤上的冷觉感受器会受到低温的刺激并产生兴奋。这是在寒冷环境中正常的生理反应,有助于提醒大脑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持体温稳定,A正确;B、在寒冷环境中,为了保持体温,皮肤血管会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同时,汗腺分泌汗液会减少,而不是增多,因为汗液蒸发会带走热量,这在寒冷环境中是不利的,B错误;C、在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会增加,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帮助维持体温,C正确;D、在寒冷环境中,为了保持体温,新陈代谢活动会增强,产热也会相应增加,通过提高代谢速率来产生更多热量,以对抗寒冷环境,D正确。故选B。7.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n毫升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记为试管1),培养并定期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当试管中该菌总数达到m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另取试管(记为试管2),加入n/2毫升的液体培养基,其他条件相同,同样接种该种菌,观察一段时间后无法得出的结论是()A.两个试管中的培养基中营养和空间都是有限的B.试管1中种群数量达到m时,增长速率接近于0C.试管2中种群数量不再增加时,其数量小于mD.若将2号试管的接种量增加一倍,培养后种群数量大于m〖答案〗D〖祥解〗种群的增长曲线有J型和S型,J型曲线形成条件是食物、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当环境资源有限时,种群生长到一定数量后,种群内部对于食物和空间的竞争也趋于激烈,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升高。【详析】A、两个试管中的培养基中营养和空间是有限的,A正确;B、试管1中种群数量达到m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说明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增长速率接近于0,B正确;C、试管2中营养物质只有试管1的一半,所以种群数量不再增加时,其数量应该小于m,C正确;D、因试管2中营养物质的限制,若将2号试管的接种量增加一倍,培养后种群数量仍然小于或等于m,D错误。故选D。8.DNA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一条新链可以连续合成,这条链称为前导链,而另一条不能连续合成的新链称为滞后链,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冈崎片段连接形成的滞后链和前导链的合成方向都为5′→3′B.前导链连续复制时需要的酶①为解旋酶、酶②为DNA聚合酶C.引物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均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D.合成RNA引物与合成冈崎片段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答案〗D〖祥解〗DNA的复制: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过程: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详析】A、由冈崎片段连接形成的滞后链和前导链的合成方向都为5′→3′,即DNA单链合成的方向是5′→3′,A正确;B、前导链连续复制时需要的酶①为解旋酶、酶②为DNA聚合酶,进而实现了DNA复制过程,B正确;C、引物酶催化引物的合成,引物是一小段RNA片段、DNA聚合酶使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长链,而DNA连接酶能将DNA片段连接起来,它们均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C正确;D、合成RNA引物与合成冈崎片段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因为RNA引物的合成过程需要DNA和RNA之间碱基配对,而冈崎片段的合成需要在DNA之间实现碱基配对,D错误。故选D。9.为探究校内植物园土壤中的细菌种类,某兴趣小组采集园内土壤样本并开展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采样时应随机采集植物园中多个不同地点的土壤样本B.培养细菌时,可选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C.土壤溶液稀释倍数越低,越容易得到单菌落D.鉴定细菌种类时,除形态学鉴定外,还可借助生物化学的方法〖答案〗C〖祥解〗一、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二、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1)稀释涂布平板法(间接):①当样品的稀释庋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②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大约含有的活菌数。(2)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详析】A、采集植物园中土壤样本的原则之一是要随机采样,A正确;B、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中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可用于细菌的培养,B正确;C、土壤溶液稀释倍数足够高时,才能将聚集的细菌分散开,有助于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菌落,C错误;D、不同种类细菌的理化特性一般不同,鉴定细菌种类时,除根据菌落特征进行形态学鉴定外,还可以借助生物化学的方法进行鉴定,D正确。故选C。10.生长于热带干旱地区的景天类植物白天气孔开放程度小,夜晚开放程度大,经过长期适应和进化形成独特的固定CO2的方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景天类植物白天气孔开放程度小,防止过度蒸腾作用B.景天类植物夜间CO2净吸收速率可能大于0C.景天类植物光期pH小于暗期,利于暗反应进行D.景天类植物在暗期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答案〗C〖祥解〗据图分析:景天类植物的气孔白天开放程度小,其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来源于和细胞呼吸,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二氧化碳可以合成苹果酸,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因此这些植物适宜生存在干旱环境中。【详析】A、分析图解可知,采用苹果酸代谢途径,景天类植物白天气孔开放程度小,可减少水分的流失,防止景天类植物在白天过度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A正确;B、景天类植物白天气孔开放程度小,夜晚开放程度大,吸收的二氧化碳可以合成苹果酸,故景天类植物夜间CO2净吸收速率可能大于0,B正确;C、景天类植物CO2固定后能够在暗期转化为酸性物质储存起来,而光期苹果酸分解形成二氧化碳用于暗反应,故景天类植物光期pH大于暗期,C错误;D、由于暗期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所以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D正确。故选C。11.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恢复。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见下表。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B.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C.与光裸的岩地上经历的演替相比,该地的演替速度更快D.以上各种类型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草丛所在的生态系统〖答案〗D〖祥解〗表格表示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群落类型变化为: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随着演替的进行,草本、灌木和乔本的种类数都逐渐增多。【详析】A、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植被未被彻底破坏,因此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B、影响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栖息场所,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植物分层现象更复杂,给动物提供的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更多,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B正确;C、与光裸的岩地上经历的演替(初生演替)相比,该地的演替(次生演替)速度更快,C正确;D、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因此常叶阔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高,草丛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最高,D错误。故选D。1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分解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解作用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B.若没有细菌、真菌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生态系统就会崩溃C.温带落叶林气温较高,其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强于北方针叶林D.沼泽淤泥因缺氧导致分解作用弱,可用于开发有机肥料〖答案〗A〖祥解〗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一,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还包括营腐生生活的动物,例如蚯蚓、蜣螂等。【详析】A、分解作用是通过分解者的代谢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例如无机盐和CO2),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也可能是营腐生生活的动物(例如蚯蚓等),A错误;B、若没有细菌、真菌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B正确;C、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受温度、水分、O2浓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与北方针叶林相比,温带落叶林气温较高有利于其分解作用,因此分解作用较强,C正确;D、受水浸泡的沼泽土壤中缺氧,抑制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减少分解有机物,有机物质积累量很大,可用于开发有机肥料,D正确。故选A。13.某研究小组为培育高产耐盐碱再生植株,利用甲植物细胞(细胞核基因具有耐盐碱效应)和乙植物细胞(细胞质基因具有高产效应)进行体细胞杂交,在原生质体融合前,对原生质体进行处理,分别使甲原生质体和乙原生质体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失活,融合的原生质体分散固定在平板中,独立生长、分裂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各项中能说明这些愈伤组织只能来自杂种细胞的理由是()①甲、乙原生质体经处理后失活,无法正常生长、分裂②同种融合的原生质体因甲或乙原生质体失活而不能生长、分裂③培养基含有抑制物质,只有杂种细胞才能正常生长、分裂④杂种细胞由于结构和功能完整可以生长、分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祥解〗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2)过程:①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②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新的细胞壁的生成;③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终点是培育成杂种植株,而不是形成杂种细胞就结束;④杂种植株的特征: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征,原因是杂种植株中含有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3)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详析】①未融合的原生质体因为细胞质或细胞核的失活,无法正常生长、分裂,因此甲、乙原生质体经处理后失活,无法正常生长、分裂能说明这些愈伤组织只能来自杂种细胞,①正确;②同种融合的原生质体也因为甲原生质体细胞质或乙原生质体细胞核失活而不能生长、分裂,因此同种融合的原生质体因甲或乙原生质体失活而不能生长、分裂能说明这些愈伤组织只能来自杂种细胞,②正确;③培养基不含有抑制物质,③错误;④只有杂种细胞才具备有活性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具备有完整的结构和功能,可以生长、分裂,因此杂种细胞由于结构和功能完整可以生长、分裂能说明这些愈伤组织只能来自杂种细胞,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故选B。14.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实验是在涂有细菌的固体培养基上按照一定要求贴浸有不同种类抗生素的纸片,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抑菌圈大小,从而得出受试菌株药物敏感性的结论,某次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出现抑菌圈说明在接触抗生素后细菌生长受到抑制或死亡B.在图示固体培养基上接种病原菌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C.对实验使用的培养皿进行灭菌,可以采用干热灭菌的方法D.未出现抑菌圈可能是病原菌与抗生素接触后发生抗性变异〖答案〗D〖祥解〗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析】A、出现抑菌圈说明纸片上的抗生素发生扩散,细菌接触到抗生素后生长受到抑制或死亡,A正确;B、根据病原菌在该平板上均有分布可知,该培养基上接种病原菌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B正确;C、干热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金属工具的灭菌,C正确;D、变异是在抗生素使用之前就已发生的,未出现抑菌圈可能是病原菌对该抗生素不敏感,D错误。故选D。15.两种柳穿鱼植株杂交,F1均开两侧对称花,F1自交产生的F2中开两侧对称花34株,开辐射对称花的5株。进一步研究发现,两种柳穿鱼植株的Leyc基因碱基序列相同,只是在开两侧对称花植株中表达,在开辐射对称花植株中不表达,二者Lcyc基因的甲基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两侧对称和辐射对称花的基因所含遗传信息不同B.F2表型比说明柳穿鱼花型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控制辐射对称花的Lcyc基因的甲基化程度相对较高D.推测甲基化的程度与Lcyc基因的表达程度成正相关〖答案〗C〖祥解〗表观遗传: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详析】A、根据题干信息:进一步研究发现,两种柳穿鱼的Lcyc基因序列相同,但表达情况不同,控制两侧对称与辐射对称的基因所含遗传信息相同,A错误;B、所得F2植株数较少,且性状比不是1:3,所以F2性状分离比不能说明花型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C、根据图可知,控制辐射对称的Lcyc基因的甲基化程度相对较高,C正确;D、控制辐射对称的Lcyc基因的甲基化程度相对较高,两侧对称花植株Lcyc基因表达而辐射对称花植株不表达推测甲基化程度与Lcyc基因的表达程度成负相关,D错误。故选C。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有些植物细胞可通过将无氧呼吸过程中的丙酮酸产乳酸途径转换为丙酮酸产酒精途径来适应缺氧环境。如图表示玉米根部细胞在无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CO2的相对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a~b段玉米的根细胞可能只进行了产乳酸的无氧呼吸B.出现c~d段的原因可能与酒精等代谢产物的积累抑制了细胞呼吸有关C.每摩尔葡萄糖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时储存在ATP中的能量比热能多D.检测到长期水淹的玉米根有CO2产生能判断它进行了产酒精的无氧呼吸〖答案〗ABD〖祥解〗(1)无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不释放能量。整个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详析】A、植物进行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时都有二氧化碳释放,图示在时间a之前,植物根细胞无CO2释放,分析题意可知,植物可通过呼吸代谢途径的改变来适应缺氧环境,据此推知在时间a之前,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A正确;B、c~d段产生CO2的速率降低,出现c~d段的原因可能与酒精等代谢产物的积累抑制了细胞呼吸有关,B正确;C、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无能量释放,故每摩尔葡萄糖经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时储存在ATP中的能量比热能少,C错误;D、检测到水淹的玉米根有CO2产生能判断它进行了产酒精的无氧呼吸,因为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无二氧化碳的生成,D正确。故选ABD。17.蓝莓根的生长受激素和营养物质的影响,科研人员以蓝莓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IBA)对蓝莓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二用14CO2培养叶片,分别测定不同浓度IBA处理下主根和侧根的放射性相对强度,结果如图2所示(CO2进入叶肉细胞后,最终转化成糖类等营养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IBA的极性运输,会受氧气浓度的影响B.单侧光和重力均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根据实验结果分析,IBA不能消除根的顶端优势D.IBA影响侧根生长的机制可能是IBA能促进光合作用产物更多的分配到侧根〖答案〗C〖祥解〗分析图1:在实验范围内,随着IBA浓度升高,主根长度变短,侧根数量增多。分析图2:在实验范围内,用14C标记的14CO2饲喂叶片,随IBA浓度升高,主根放射性相对强度逐渐降低,侧根放射性相对强度逐渐升高。【详析】A、IBA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细胞中能量主要来源于有氧呼吸,因此该过程会受氧气浓度的影响,A正确;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只能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往形态学下端运输,不受单侧光和重力等因素的影响,B正确;C、由图1分析可知,随着IBA浓度升高,主根长度变短,侧根数量增多,说明IBA能消除根的顶端优势,C错误;D、由图2分析可知,随IBA浓度升高,主根放射性相对强度逐渐降低,侧根放射性相对强度逐渐升高,即随IBA浓度升高,光合产物逐渐往侧根分布,结合图1结果,可推测IBA影响侧根生长机制可能是IBA能促进光合作用产物更多的分配到侧根,D正确。故选C。18.调查物种资源现状,可以评估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受威胁状况,提出科学合理的物种资源保护和利用建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种群的数量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波动B.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是导致物种濒危的重要因素C.物种调查的准确性与样方大小无关而与样方数量有关D.鸟类种群数量调查可通过辨别鸟类鸣叫声差异来进行〖答案〗ABD〖祥解〗(1)群落的季节性由于阳光、温度、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2)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详析】A、由于阳光、温度、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如种群数量)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A正确;B、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是导致物种濒危的重要因素,B正确;C、物种调查的准确性与样方大小有关,与样方数量有关,样方越大,与样方数量越多,调查结果越正确,C错误;D、通过鸣叫来识别鸟类,不会对鸟类的生活产生影响,是一种非损伤、低干扰的识别方法,D正确。

故选ABD。19.科研人员将蜂毒肽(MEL)与石斑鱼c型溶菌酶(Ec-cLYZ)基因插入pPICZaA质粒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导入毕赤酵母以获得高效低毒的广谱抑菌融合蛋白,实验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为获得MEL和Ec-cLYZ融合基因,同时两端带有pPICZαA的同源序列,过程①PCR反应体系中应选择的引物是()A.5′-GAAACTGAAGCTCCCGAATTCGGTATTGGTGGT-3′B.5′-CATCATCATCATCCCCGTCGACTTGATGCTGCAAGC-3′C.5′-GGGGATGATGATGATGGAATTCTTGATGCTGCAAGC-3′D.5′-GGGAGCTTCAGTTTCGTCGACGGTATTGGTGGT-3′〖答案〗AB〖祥解〗(1)PCR技术的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2)PCR的操作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详析】重组质粒Ⅰ上既含有MEL基因又含有Ec-cLYZ,且两基因相连,因此重组质粒Ⅰ可作为过程①PCR反应体系中的模板,为获得MEL和Ec-cLYZ融合基因,且两端带有pPICZαA的同源序列,因此所设计的引物,一侧应包含pPICZαA和Ec-cLY的碱基序列,且连接处应含有限制酶EcoRⅠ识别序列,又因为子链延伸的方向是5'→3',因此,该侧引物序列应为5’-GAAACTGAAGCTCCCGAATTCGGTATTGGTGGT-3’,即A选项;另一侧引物应包含MEL和pPICZαA,且连接处应含有限制酶SalⅠ识别序列,子链延伸的方向是5'→3',因此,该侧引物序列应为5’-CATCATCATCATCCCCGTCGACTTGATGCTGCAAGC-3’,即B选项。综上所述AB正确,CD错误。故选AB。20.某种植物叶片规则齿形和不规则齿形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将规则齿形叶与不规则齿形叶植株杂交,F1均为规则齿形叶,F1自交后,F2表型及比例为规则齿形叶∶不规则齿形叶=15∶1。现有甲、乙、丙植株(基因型分别为BbDD、bbDD、bbdd),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对下列杂交实验相关结果的推测,正确的是()A.甲、丙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规则齿形叶∶不规则齿形叶=8∶1B.乙、丙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规则齿形叶∶不规则齿形叶=2∶1C.甲、丙杂交,得到的F1与丙杂交,F2规则齿形叶∶不规则齿形叶=5∶3D.乙、丙杂交,得到的F1与丙杂交,F2规则齿形叶∶不规则齿形叶=1∶1〖答案〗CD〖祥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析】A、将规则齿形叶与不规则齿形叶植株杂交,F1均为规则齿形叶,F1自交后,F2表型及比例为规则齿形叶(B-D-、B-dd、bbD-):不规则齿形叶(bbdd)=15:1,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甲(BbDD)和丙(bbdd)杂交,得到的F1(1/2BbDd、1/2bbDd)分别自交,F2规则齿形叶:不规则齿形叶=(1/2×15/16+1/2×3/4):(1/2×1/16+1/2×1/4)=27:5,A错误;B、乙(bbDD)和丙(bbdd)杂交,得到的F1(bbDd)自交,F2规则齿形叶:不规则齿形叶=3:1,B错误;C、甲(BbDD)和丙(bbdd)杂交,得到的F1(1/2BbDd、1/2bbDd)与丙(bbdd)杂交,F2规则齿形叶:不规则齿形叶=(1/2×3/4+1/2×1/2):(1/2×1/4+1/2×1/2)=5:3,C正确;D、乙(bbDD)和丙(bbdd)杂交,得到的F1(bbDd)与丙(bbdd)杂交,F2规则齿形叶:不规则齿形叶=1:1,D正确。故选C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研究发现,植物受冰冻低温胁迫后会出现细胞质泄漏、ROS(活性氧,能对细胞产生氧化毒害)积累、细胞渗透失水等现象。细胞质泄露是由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形成的冰晶使细胞膜破损所致,且特定条件下,破损的细胞膜又会发生再封闭,过程如图所示。注:SYT1的功能是与Ca2+结合,促进囊泡与细胞膜融合;C2A和C2B表示SYT1上Ca2+结合结构域。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农作物遭受冰冻伤害时,可施用________以防止发生细胞质泄露。(2)与野生型植物相比,敲除了SYT1相关基因突变体的抗冻性会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3)为进一步研究冰冻低温胁迫条件下外源ABA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科研人员以同一植物的两个品种W3和Cph12为实验材料,在不同外源ABA浓度下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ABA浓度(mg/L)W3Cph12SOD活性(U/g)脯氨酸含量(μg/g)SOD活性(U/g)脯氨酸含量(μg/g)常温对照组0.00110.23111.37111.2123.34冰冻低温胁迫组0.00248.51111.40130.4024.6950.00281.32154.89146.1331.24100.00352.28224.64154.2336.82注:SOD是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及时清除细胞内的ROS;脯氨酸是渗透调节物质,能有效防止植物细胞渗透失水。据表分析,上述两个品种中________更耐低温。外源ABA提高品种W3抗冻性的效果________(填“优于”“等于”或“差于”)品种Cph12,判断依据是________。〖答案〗(1)钙盐(钙离子)(2)①.降低②.敲除SYT1相关基因突变体无法正常合成SYT1,不能与Ca2+结合促进囊泡与受损的细胞膜融合,无法完成细胞膜再封闭,更容易发生细胞质泄露(3)①.W3②.优于③.随着外源ABA浓度升高,品种W3的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品种Cph12,有利于提升植物对冰冻低温胁迫的耐受能力〖祥解〗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需要的原料为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消耗能量;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且需要tRNA携带氨基酸。【小问1详析】由ABCD四图可知,在钙离子进入细胞质基质中后,能够使得细胞膜关闭,防止细胞质的泄露,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冰害的入侵,故据图分析,农作物遭受冰冻伤害时,可施用钙盐(钙离子)以防止发生细胞质泄露。【小问2详析】与野生型植物相比,敲除了SYT1相关基因突变体的抗冻性会降低,因为敲除SYT1相关基因突变体无法正常合成SYT1,不能与Ca2+结合促进囊泡与受损的细胞膜融合,无法完成细胞膜再封闭,更容易发生细胞质泄露,抗冻性降低。【小问3详析】据表分析,上述两个品种中W3的SOD活性和脯氨酸的含量更高,所以更耐低温。随着外源ABA浓度升高,品种W3的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品种Cph12,有利于提升植物对冰冻低温胁迫的耐受能力,所以外源ABA提高品种W3抗冻性的效果优于品种Cph12。22.某地南美白对虾养殖区采用人工湿地生态环境净化池,实现养殖废水向海区零排放,保证了示范区内养殖产品的无公害和质量安全。回答下列问题。(1)放养密度是影响南美白对虾产量的重要因素,放养密度过高易导致个体之间竞争________的现象加剧,且过量投喂影响水质,从而降低南美白对虾产量。(2)生物絮团养殖是近年来兴起的养殖模式。该技术向养殖水体添加碳源和微生物,微生物与有机碎屑相互作用形成微小聚团悬浮在水中,将水体中的氨氮转化为菌体蛋白,稳定并改善水质。与传统的投喂方式相比,生物絮团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优势主要有________(答出2点即可)。(3)该地某示范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养殖池湿地尾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包含多个功能区,实现养殖废水向海区零排放。①养殖池数量不宜串联过多,否则容易出现水体________,降低对虾的产量。②沉淀池内设置水生植物浮床,净化池养殖贝类,通过物种之间的________(填具体种间关系),使洁水池中的藻类数量得到有效控制。③若监测到洁水池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磷酸盐等物质含量超标,在各个功能区净化功能均已达到最大化的情况下,可调节________区解决这一问题。〖答案〗(1)空间和资源(2)避免出现水体富营养化;提高饵料的利用率等(3)①.富营养化②.种间竞争以及捕食③.补水和排水区〖祥解〗(1)群落在空间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2)人工湿地中种植水耕植物,能有效地对养殖废水进行净化。原因可能有:水耕植物遮盖水体,抑制藻类接受光照,进而影响了藻类的光合作用;或者是水耕植物和藻类形成竞争关系,吸收水体中的营养抑制水藻的生长;或者水耕植物能分泌某些物质,抑制藻类生长。【小问1详析】种群密度会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变化,当种群数量过多时,个体之间竞争空间和资源的现象会加剧,故放养密度过高易导致个体之间竞争空间和资源的现象加剧,且过量投喂影响水质,从而降低南美白对虾产量。【小问2详析】生物絮团养殖相养殖水体添加碳源和微生物,微生物与有机碎屑相互作用形成微小聚团悬浮在水中,将水体中的氨氮转化为菌体蛋白,稳定并改善水质,相当于增加了水体中的分解者可有效分解水中的有机物,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故与传统的投喂方式相比,生物絮团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优势主要有避免出现水体富营养化;提高饵料的利用率等。【小问3详析】①分析图可知养殖池湿地尾水处理之后排出或补充水之后会再进入养殖池,这个处理系统能处理的尾水是有限的,故养殖池数量不宜串联过多,否则容易出现水体富营养化,降低对虾的产量。②设置水生植物浮床,净化池养殖贝类,可以通过植物与藻类竞争空间与资源以及贝类捕食藻类等因素使洁水池中的藻类数量得到有效控制。③由图可知,洁水池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磷酸盐等物质含量超标,再进入养殖池时,可调节补水和排水区的功能区解决这一问题,适当的更换水体以及排除污水。23.科研人员在转入光敏蛋白基因的小鼠下丘脑中埋置光纤,通过特定的光刺激下丘脑CRH神经元,在脾神经纤维上记录到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发现下丘脑CRH神经元与脾脏之间存在神经联系,即脑-脾神经通路。该脑-脾神经通路可调节体液免疫,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脾神经元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过程属于________,该过程________(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T细胞的原因是T细胞膜上有________。(2)体液免疫中,抗体的产生与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机理是________。(3)已知切断脾神经可以破坏脑-脾神经通路,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N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答案〗(1)①.胞吐②.消耗③.去甲肾上腺素的受体(2)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所以抗体的产生与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3)思路: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两组,将其中一组小鼠的脾神经切断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相同剂量的N抗原;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抗N抗体的产生量。预期实验结果:实验组小鼠的抗N抗体产生量低于对照组的产生量〖祥解〗(1)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完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上有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轴突末端的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兴奋或抑制。(2)体液免疫过程:①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为激活B细胞提供第一个信号;②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病原体,而后对抗原进行处理,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③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④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⑤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小问1详析】脾神经元兴奋后,细胞中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将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到细胞外,这个过程属于胞吐,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T细胞,是因为T细胞膜上有去甲肾上腺素受体,信息分子与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小问2详析】体液免疫中,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接受刺激后会分泌细胞因子,该物质可促进大部分的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所以T细胞的数量增加在一定范围可促进抗体的产生。【小问3详析】本题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自变量为脑—脾神经通路是否被破坏,因变量为抗体产生量的多少。设计实验时要围绕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和对照原则,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最终体液免疫能力的高低可通过产生抗体的量来进行检测。24.家蚕中,雄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蚕为ZW。A/a、B/b基因仅位于Z染色体上,C/c、D/d基因位于10号染色体上。每对等位基因的A、B、C、D分别是四种性状的显性基因。实验室有家蚕甲(ccddZaBZAb)、乙(ccDDZABZab)、丙(CCDDZabW)和丁(CCddZABW)。均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致死可能,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家蚕中,亲本组合为________(填个体编号)时,产生的F1中的雌性个体,可经减数分裂产生下图所示的配子。图中的10号染色体来自________(填“雄性亲本”或“雌性亲本”)。(2)亲本组合为________(填个体编号)时,子代雌雄各出现两种表现型。(3)一个基因型为ccddZabW的家蚕,在有丝分裂后期,a、b、c、d四个基因________(填“一定会”“可能会”或“不可能”)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经减数分裂后,这四个基因________(填“一定会”“可能会”或“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卵细胞中。〖答案〗(1)①.甲×丙、甲×丁②.雄性亲本(2)甲×丙、乙×丙(3)①.一定会②.可能会〖祥解〗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方式都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小问1详析】Z染色体含有基因aB,10号染色体含有基因cd,由此推断亲本的组合中有甲(ccddZaBZAb),甲为雄性,雌性个体可能为丙、丁,故亲本组合为甲×丙、甲×丁。图中的10号染色体来自甲,故图中的10号染色体来自雄性亲本。【小问2详析】亲本组合为甲×丙时,子代的基因型为CcDdZaBZab、CcDdZAbZab、CcDdZaBW、CcDdZAbW,子代雌雄各出现两种表现型,符合题意;亲本组合为甲×丁时,子代的基因型为CcddZaBZAB、CcddZAbZAB、CcddZaBW、CcddZAbW,子代雌性个体有2种表现型,雄性个体有1种表现型,不符合题意;亲本组合为乙×丙时,子代的基因型为CcDDZABZab、CcDDZabZab、CcDDZABW、CcDDZabW,子代雌雄各出现两种表现型,符合题意;亲本组合为乙×丁时,子代的基因型为CcDdZABZAB、CcDdZABZab、CcDdZABW、CcDdZabW,子代雌性个体有2种表现型,雄性个体有1种表现型,不符合题意;故亲本组合为甲×丙、乙×丙时,子代雌雄各出现两种表现型。【小问3详析】细胞有丝分裂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一个基因型为ccddZabW的家蚕,在有丝分裂后期,a、b、c、d四个基因一定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经减数分裂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由于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这四个基因可能会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卵细胞中。25.小鼠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动物模型,具有容易饲养、世代周期短、繁殖率高、组织器官结构和细胞功能与人类接近等特点。下面是关于小鼠的一系列科学研究工作,回答问题:(1)在器官再生方面,小鼠胚胎干细胞具有显著的能力。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一般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2)为保留小鼠A的优良性状,可进行体细胞核移植。以小鼠A的体细胞和小鼠B卵母细胞为材料进行操作,以获得重构胚,主要操作步骤是________。进行小鼠胚胎工程操作时,要在光控周期下饲养成年雌鼠,并注射________,促进排卵。从雄鼠采集的精子需进行________处理。体外受精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受精卵,用于胚胎移植。进行胚胎移植的优势是________。(3)若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则外源基因可能随机插入到小鼠受精卵DNA中,这种受精卵有的可发育成转基因小鼠,有的却死亡。请分析外源基因插入导致受精卵死亡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4)在药物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因小鼠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远,很多在小鼠体内有效的候选药物,用在人身上不一定有效,或有很大副作用。通过以上分析,在药物研究的实验动物方面研究的方向是________。〖答案〗(1)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2)①.将小鼠B卵母细胞培育到MⅡ中期,通过显微操作去核,将小鼠A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小鼠B卵母细胞,通过电刺激方法使两细胞融合,小鼠A体细胞核进入小鼠B卵母细胞,形成重构胚②.促性腺激素③.获能④.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3)外源基因的插入使受精卵内生命活动必需的某些基因不能正常表达(4)培育大批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近动物(如克隆猴)〖祥解〗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动物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克隆动物。【小问1详析】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一般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这样做的目的是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小问2详析】以小鼠A的体细胞和小鼠B卵母细胞为材料进行操作,以获得重构胚,主要操作步骤是将小鼠B卵母细胞培育到MⅡ中期,通过显微操作去核,将小鼠A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小鼠B卵母细胞,通过电刺激方法使两细胞融合,小鼠A体细胞核进入小鼠B卵母细胞,形成重构胚。进行小鼠胚胎工程操作时,要在光控周期下饲养成年雌鼠,并注射促性腺激素促进排卵。从雄鼠采集的精子需进行获能处理。体外受精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受精卵,用于胚胎移植。进行胚胎移植的优势是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力。【小问3详析】若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则外源基因可能随机插入到小鼠受精卵DNA中,这种受精卵有的可发育成转基因小鼠,有的却死亡,最可能原因是外源基因的插入使受精卵内生命活动必需的某些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小问4详析】在药物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因小鼠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远,很多在小鼠体内有效的候选药物,用在人身上不一定有效,或有很大副作用。通过以上分析,在药物研究的实验动物方面研究的方向是培育大批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近动物(如克隆猴)。2024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四)本试卷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学实验中通常会通过一些颜色变化来判断某种物质的存在或作用,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验证蛋白酶的催化作用B.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酒精C.用苏丹Ⅲ染液鉴定植物细胞中的脂肪D.用2mol/LNaCl析出洋葱根尖细胞提取液中的DNA〖答案〗C〖祥解〗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详析】A、双缩脲试剂是用来检验物质是否为蛋白质,不能验证蛋白酶有催化作用,A错误;B、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二氧化碳,颜色变化为由蓝变绿再变黄,B错误;C、用苏丹Ⅲ和苏丹Ⅳ染液可以鉴定植物细胞中的脂肪,脂肪会被苏丹Ⅲ染为橘黄色,C正确。D、DNA粗提取过程中,在溶解DNA的2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水,以析出DNA,因为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溶解度最低,D错误。故选C。2.下列关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①血浆是该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不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③血红蛋白位于该细胞的细胞膜上④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不断流动和更新中⑤通过无氧呼吸产生能量,将K+运进细胞⑥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④⑤⑥〖答案〗C〖祥解〗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详析】①血浆是红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①正确;②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不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②正确;③血红蛋白位于该细胞的细胞质中,③错误;④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合成新的蛋白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无法更新,④错误;⑤通过无氧呼吸产生能量,将K+运出细胞,⑤正确;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不存在控制其凋亡的基因,⑥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不考虑细胞异常分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B.图乙中,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C.图丙中,两个子细胞中所含的核DNA数相同D.图丁中,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重组〖答案〗A〖祥解〗甲图是减数分裂II中期,乙图中是减数分裂I中期,丙图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图丁是减数分裂I前期。【详析】A、甲图是减数分裂II中期,无同源染色体,A错误;B、乙图中是减数分裂I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B正确;C、丙图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在减数分裂I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形成的图丙中两个子细胞核DNA数相同,C正确;D、基因重组发生时期:减数分裂I前期交叉互换时或减数分裂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图丁是减数分裂I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联会可能会出现基因重组,D正确。故选A。4.刺激Ⅰ是一种非条件刺激,刺激Ⅱ是一种条件刺激。给动物刺激I,产生某反射活动(称为反射1);给动物刺激Ⅱ,不产生该反射活动。同时给动物刺激Ⅰ和刺激Ⅱ,经多次重复后,不给动物刺激I,只给刺激Ⅱ也可以产生该反射活动(称为反射2)。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完成反射1、2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反射1、2都是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C.反射2是在反射1的基础上经学习或训练而形成的D.反射2建立后要维持下去需要刺激Ⅰ的强化〖答案〗B〖祥解〗(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条件反射是习惯形成的基础。【详析】A、刺激Ⅰ是一种非条件刺激,刺激Ⅱ是一种条件刺激。给动物刺激I,产生某反射活动(称为反射1),该反射活动为非条件反射。给动物刺激Ⅱ,不产生该反射活动。同时给动物刺激Ⅰ和刺激Ⅱ,经多次重复后,不给动物刺激I,只给刺激Ⅱ也可以产生该反射活动(称为反射2),故反射2为条件反射,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构基础都是反射弧,A正确;B、反射1是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B错误;C、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学习或训练而形成的,即反射2是在反射1的基础上经学习或训练而形成的,C正确;D、反射2建立后要维持下去需要刺激Ⅰ的强化,否则会出现条件反射的消退,D正确。故选B。5.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症之一为脑水肿,主要由脑外伤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血浆蛋白进入脑脊液(脑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引起。临床上常用某种刺激引起内皮细胞释放NO调节血压进行辅助治疗,调节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脑脊液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患者脑脊液的渗透压上升,水重吸收回血浆减少,导致脑水肿C.NO通过扩张血管来缓解病症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图中①与受体结合后可使内皮细胞发生代谢变化〖答案〗C〖祥解〗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以区别于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因为人体摄入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氧气,必须通过细胞外液才能进入细胞,而细胞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也都是先排送到细胞外液中,最后排出体外;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等。【详析】A、脑脊液是脑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属于细胞外液,脑脊液与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等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A正确;B、脑外伤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血浆蛋白进入脑脊液,脑脊液渗透压升高,致脑脊液增多,进而引起脑水肿,B正确;C、由图可知,某种刺激引起内皮细胞释放NO,NO通过细胞膜扩散,通过体液调节来扩张血管缓解病症的,C错误;D、由题意可知,图中①与受体结合后激活一氧化氮合酶,可使内皮细胞发生代谢变化,产生并释放NO,D正确。故选C。6.将体温为37℃的某种哺乳动物从室温(25℃)饲养环境中转移到-20℃环境,其体内不可能出现的生理现象是()A.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B.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汗液增多C.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D.新陈代谢活动增强,产热增加〖答案〗B〖祥解〗(1)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体温调节的机理是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2)寒冷环境中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增加产热的途径有: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骨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的途径有: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3)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办、皮肤血管舒张等。【详析】A、当哺乳动物从室温25℃转移到-20℃环境时,皮肤上的冷觉感受器会受到低温的刺激并产生兴奋。这是在寒冷环境中正常的生理反应,有助于提醒大脑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持体温稳定,A正确;B、在寒冷环境中,为了保持体温,皮肤血管会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同时,汗腺分泌汗液会减少,而不是增多,因为汗液蒸发会带走热量,这在寒冷环境中是不利的,B错误;C、在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会增加,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帮助维持体温,C正确;D、在寒冷环境中,为了保持体温,新陈代谢活动会增强,产热也会相应增加,通过提高代谢速率来产生更多热量,以对抗寒冷环境,D正确。故选B。7.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n毫升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记为试管1),培养并定期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当试管中该菌总数达到m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另取试管(记为试管2),加入n/2毫升的液体培养基,其他条件相同,同样接种该种菌,观察一段时间后无法得出的结论是()A.两个试管中的培养基中营养和空间都是有限的B.试管1中种群数量达到m时,增长速率接近于0C.试管2中种群数量不再增加时,其数量小于mD.若将2号试管的接种量增加一倍,培养后种群数量大于m〖答案〗D〖祥解〗种群的增长曲线有J型和S型,J型曲线形成条件是食物、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当环境资源有限时,种群生长到一定数量后,种群内部对于食物和空间的竞争也趋于激烈,导致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升高。【详析】A、两个试管中的培养基中营养和空间是有限的,A正确;B、试管1中种群数量达到m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说明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增长速率接近于0,B正确;C、试管2中营养物质只有试管1的一半,所以种群数量不再增加时,其数量应该小于m,C正确;D、因试管2中营养物质的限制,若将2号试管的接种量增加一倍,培养后种群数量仍然小于或等于m,D错误。故选D。8.DNA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一条新链可以连续合成,这条链称为前导链,而另一条不能连续合成的新链称为滞后链,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冈崎片段连接形成的滞后链和前导链的合成方向都为5′→3′B.前导链连续复制时需要的酶①为解旋酶、酶②为DNA聚合酶C.引物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均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D.合成RNA引物与合成冈崎片段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答案〗D〖祥解〗DNA的复制: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过程: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详析】A、由冈崎片段连接形成的滞后链和前导链的合成方向都为5′→3′,即DNA单链合成的方向是5′→3′,A正确;B、前导链连续复制时需要的酶①为解旋酶、酶②为DNA聚合酶,进而实现了DNA复制过程,B正确;C、引物酶催化引物的合成,引物是一小段RNA片段、DNA聚合酶使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长链,而DNA连接酶能将DNA片段连接起来,它们均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C正确;D、合成RNA引物与合成冈崎片段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因为RNA引物的合成过程需要DNA和RNA之间碱基配对,而冈崎片段的合成需要在DNA之间实现碱基配对,D错误。故选D。9.为探究校内植物园土壤中的细菌种类,某兴趣小组采集园内土壤样本并开展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采样时应随机采集植物园中多个不同地点的土壤样本B.培养细菌时,可选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C.土壤溶液稀释倍数越低,越容易得到单菌落D.鉴定细菌种类时,除形态学鉴定外,还可借助生物化学的方法〖答案〗C〖祥解〗一、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二、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1)稀释涂布平板法(间接):①当样品的稀释庋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②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大约含有的活菌数。(2)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详析】A、采集植物园中土壤样本的原则之一是要随机采样,A正确;B、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中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可用于细菌的培养,B正确;C、土壤溶液稀释倍数足够高时,才能将聚集的细菌分散开,有助于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菌落,C错误;D、不同种类细菌的理化特性一般不同,鉴定细菌种类时,除根据菌落特征进行形态学鉴定外,还可以借助生物化学的方法进行鉴定,D正确。故选C。10.生长于热带干旱地区的景天类植物白天气孔开放程度小,夜晚开放程度大,经过长期适应和进化形成独特的固定CO2的方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景天类植物白天气孔开放程度小,防止过度蒸腾作用B.景天类植物夜间CO2净吸收速率可能大于0C.景天类植物光期pH小于暗期,利于暗反应进行D.景天类植物在暗期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答案〗C〖祥解〗据图分析:景天类植物的气孔白天开放程度小,其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来源于和细胞呼吸,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二氧化碳可以合成苹果酸,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因此这些植物适宜生存在干旱环境中。【详析】A、分析图解可知,采用苹果酸代谢途径,景天类植物白天气孔开放程度小,可减少水分的流失,防止景天类植物在白天过度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A正确;B、景天类植物白天气孔开放程度小,夜晚开放程度大,吸收的二氧化碳可以合成苹果酸,故景天类植物夜间CO2净吸收速率可能大于0,B正确;C、景天类植物CO2固定后能够在暗期转化为酸性物质储存起来,而光期苹果酸分解形成二氧化碳用于暗反应,故景天类植物光期pH大于暗期,C错误;D、由于暗期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所以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D正确。故选C。11.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恢复。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见下表。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B.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C.与光裸的岩地上经历的演替相比,该地的演替速度更快D.以上各种类型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草丛所在的生态系统〖答案〗D〖祥解〗表格表示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群落类型变化为: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随着演替的进行,草本、灌木和乔本的种类数都逐渐增多。【详析】A、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植被未被彻底破坏,因此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B、影响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栖息场所,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植物分层现象更复杂,给动物提供的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更多,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B正确;C、与光裸的岩地上经历的演替(初生演替)相比,该地的演替(次生演替)速度更快,C正确;D、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因此常叶阔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高,草丛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最高,D错误。故选D。1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分解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解作用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B.若没有细菌、真菌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生态系统就会崩溃C.温带落叶林气温较高,其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强于北方针叶林D.沼泽淤泥因缺氧导致分解作用弱,可用于开发有机肥料〖答案〗A〖祥解〗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一,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还包括营腐生生活的动物,例如蚯蚓、蜣螂等。【详析】A、分解作用是通过分解者的代谢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例如无机盐和CO2),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也可能是营腐生生活的动物(例如蚯蚓等),A错误;B、若没有细菌、真菌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B正确;C、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受温度、水分、O2浓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与北方针叶林相比,温带落叶林气温较高有利于其分解作用,因此分解作用较强,C正确;D、受水浸泡的沼泽土壤中缺氧,抑制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减少分解有机物,有机物质积累量很大,可用于开发有机肥料,D正确。故选A。13.某研究小组为培育高产耐盐碱再生植株,利用甲植物细胞(细胞核基因具有耐盐碱效应)和乙植物细胞(细胞质基因具有高产效应)进行体细胞杂交,在原生质体融合前,对原生质体进行处理,分别使甲原生质体和乙原生质体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失活,融合的原生质体分散固定在平板中,独立生长、分裂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各项中能说明这些愈伤组织只能来自杂种细胞的理由是()①甲、乙原生质体经处理后失活,无法正常生长、分裂②同种融合的原生质体因甲或乙原生质体失活而不能生长、分裂③培养基含有抑制物质,只有杂种细胞才能正常生长、分裂④杂种细胞由于结构和功能完整可以生长、分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祥解〗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2)过程:①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②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新的细胞壁的生成;③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终点是培育成杂种植株,而不是形成杂种细胞就结束;④杂种植株的特征: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征,原因是杂种植株中含有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3)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详析】①未融合的原生质体因为细胞质或细胞核的失活,无法正常生长、分裂,因此甲、乙原生质体经处理后失活,无法正常生长、分裂能说明这些愈伤组织只能来自杂种细胞,①正确;②同种融合的原生质体也因为甲原生质体细胞质或乙原生质体细胞核失活而不能生长、分裂,因此同种融合的原生质体因甲或乙原生质体失活而不能生长、分裂能说明这些愈伤组织只能来自杂种细胞,②正确;③培养基不含有抑制物质,③错误;④只有杂种细胞才具备有活性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具备有完整的结构和功能,可以生长、分裂,因此杂种细胞由于结构和功能完整可以生长、分裂能说明这些愈伤组织只能来自杂种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