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语言活动教案 梳子_第1页
2022语言活动教案 梳子_第2页
2022语言活动教案 梳子_第3页
2022语言活动教案 梳子_第4页
2022语言活动教案 梳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2语言活动教案梳子2022语言活动教案月亮

活动目标:

1、观赏诗歌,体会诗歌宁静、美丽的意境和情感。

2、理解词:挂、漂、盛的含义,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引起幼儿对月亮改变现象的新奇心和探究欲望,初步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打算:

1、诗歌的背景图一幅。

2、安静、舒缓的音乐;录音机(或碟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中秋节印象,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欲望。

老师组织谈话:中秋节大家是怎么过的?有没有视察月亮?月亮看上去怎么样?

二、感受、学习诗歌。

1、出示诗歌背景图,老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请幼儿观赏。

提问:喜爱这首诗歌吗?你听明白了吗?月亮在什么地方?

2、其次次观赏老师的配乐朗诵,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通过想像、探讨,重点理解动词挂、漂、盛的含义,提问:为什么说每一棵树梢,挂一个月亮;每一湾池塘,漂一个月亮;每一个脸盆,盛一个月亮?

(2)谁都看到了漂亮的月亮?他们说什么?

3、幼儿跟学诗歌。

请幼儿跟随老师的朗诵学习诗歌,老师随机指导幼儿的朗诵,如吐字发音、连接等。

4、幼儿多种方式朗诵诗歌。

(1)完整朗诵。(老师可适当提词帮助)

(2)分句合作朗诵。(例,甲:每一棵树梢;乙:挂一个月亮)

(3)配乐朗诵。(体会并大胆表现诗歌宁静、美丽的意境)

5、启发幼儿初步尝试仿编诗歌。

通过提问:我们还在哪里发觉过月亮?它看上去像什么?激励幼儿依据生活阅历大胆想象,尝试仿编新诗歌,方法:可以个人或小组商讨创编诗歌的一段,老师随机用简洁图标的方式记录幼儿的语言,最终梳理小结,集体朗诵大家创编的新诗歌。

三、老师讲评小结。

活动延长:

1、此活动建议支配在中秋节前后,老师或家长应留意和幼儿一起充分视察月亮并用语言讲解并描述月亮的改变和月亮的美。

2、与区域活动结合,在美劳区、语言区、科学区重点投放有关月亮的操作材料、图书绘本、嵌板、操作卡等,供幼儿自主选择。

2022语言活动教案问路

活动目标:

1.视察图片,尝试依据信息、符号找寻鼠小姐的家。

2.体验礼貌问路、获得帮助的欢乐。

活动打算:

PPT、汉字卡片、人手一份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视察角色,表达对角色和迷路的理解

1.幼儿表达对角色(鼠先生)的赞美。

出示角色(鼠先生),提问:这是一位怎样的鼠先生?假如请你用好听的话赞美他,可以怎么说?

【设计意图:此问题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赞美的语言有多种多样,让活动有良好的开端。其中幼儿所呈现出来的赞美方式也会让老师感到意外和惊喜。进入中班后,幼儿既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起先参加对同伴的评价。借助这样的情感需求,激励幼儿学习看到他人的优点,用好听的话赞美他人。】

2.幼儿说说自己对迷路的理解并提出建议。

讲解并描述故事至开着开着,鼠先生迷路了,提问:什么是迷路?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老师视察、了解幼儿对迷路的理解与表述,激励幼儿表达迷路时自己会怎么样,引发幼儿表达自己的阅历或想法。)【设计意图:迷路了怎么办是幼儿必需积累的生活阅历,通过沟通,幼儿可以共享不同的解决方法,为进入下一环节埋下伏笔。】

二、视察画面,理解问路和指路的过程

1.幼儿听故事:有关询问青蛙的内容,并思索问题。

(1)出示一幢淡绿色的小房子,提问:鼠先生来到淡绿色的小房子前会做些什么?

(2)老师逐句念谜语,引导幼儿依据谜面猜出角色(青蛙)并说出理由。

(老师视察幼儿倾听每句谜面的反应,关注他们的答案是否有改变,帮助幼儿了解谜面里的每句话都是有用的。)

(3)老师:鼠先生会怎样问路?他从青蛙那儿得到想要的答案了吗?接着他会怎么做?

(老师要留意倾听幼儿问路,了解他们会运用哪些生活阅历帮助鼠先生,并关注幼儿在没有获得答案时的不同反应。)

2.幼儿听故事:有关询问公鸡的内容,并思索问题。

(1)出示路途图,提问:鼠先生的车会往哪里开?

(老师要留意倾听幼儿答案背后的理由,并依据他们的答案,帮助他们梳理诞生活阅历:问路时可以尝试到人多的地方去问。)

(2)出示画有公鸡局部身影的房子,让幼儿猜这是谁的家并说出理由;提问:鼠先生会怎么做?

(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从上至下视察图片,帮助幼儿梳理证明是公鸡的家的理由,再次视察、了解幼儿问路的方式。)

(3)听公鸡回答的话,并提问:笔直往前走是什么意思?假如笔直走,他会走到哪座房子前?

(老师可以让每个幼儿用手势示意笔直,视察幼儿对方向的理解。)

3.幼儿听故事:有关询问熊的内容,并思索问题。

(1)出示路途图,提问:鼠先生笔直往前走来到谁的家?你们来扮演鼠先生吧。

(老师视察幼儿是否留意到房子上的提示,依据提示联想可能的答案。引导幼儿扮演角色,视察幼儿参加问路的过程,是否有礼貌、是否能清楚表达。)

(2)听熊回答的话,并提问:左边在哪里?假如车往左边转,眼前会出现哪幢房子?

(老师可以让幼儿举起自己的手表示方向,一般现场会出现两种相反的答案,对此,可干脆表扬做对的幼儿。反复尝试,让其他幼儿了解以自身为中心的左边在哪里。)

4.幼儿听故事:有关询问狮子的内容,并思索问题。

(1)出示向左转后出现的三幢房子并提问:鼠先生会怎么做?

(由于幼儿的生活阅历和特性不同,这个环节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答案,老师可以细心倾听幼儿的想法,激励幼儿把自己想的内容完整表达出来。老师不要急于否定幼儿,接下来的操作环节可以帮助幼儿再次感受,让幼儿自我解答。)

(2)幼儿取出操作材料,依据听到的信息(狮子说的话),在纸上画出相应的答案。

(老师可以把狮子说的一句话分开来讲,先让幼儿听前半句,视察幼儿如何理解并让其在纸上圈出相关的信息内容。)

(3)视察两种不同的答案,听狮子的后半句话,提问:同样一句话,为什么圈出的答案不一样?右边是蓝色的房子,为什么狮子说那幢可爱的黄色小房子呢?

(左右是大班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这个环节的重点只是让幼儿感受和体验。老师在视察幼儿表现后,可依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演示或抛问题让幼儿去想,旨在引发幼儿的爱好。)【设计意图:面对此环节中的四个角色,分别用听猜谜语、看点想面、联系阅历、分析推断四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在层层推动中体现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发幼儿挑战的乐趣;四次问路的经验中,渐渐放开的语言表达,改变的操作方式,让幼儿在重复和互动中自然习得、积累问路与方位等阅历。】

三、完整观赏,提升并拓展相关阅历

1.幼儿完整观赏故事,思索鼠先生胜利获得帮助的缘由。

(老师与幼儿再次观赏故事,思索鼠先生问了几次路?是什么帮助他最终找到鼠小姐的家?鼠先生获得胜利的理由是什么?)

2.延长活动:想想按地址找地方的依次应当是怎么样的?

2022语言活动教案礼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主动地参加活动,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感受故事中的不怜悯感。

2、懂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很欢乐的事情。

教学打算:

金色的小树叶、背景舞台、可操作的小动物、各类废旧材料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猜猜老师手中之物,调动幼儿参加活动的主动性。

师:今日,老师带来了一件小小的礼物,就在老师的手中,你们猜猜是什么?金色的小树叶怎么会是礼物呢?请小挚友听一听故事《礼物》。

二、老师边操作边分段讲解并描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1、师讲解并描述故事的第一段:小树丫丫原来长得怎样?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丫丫躺在地上感到怎样?(难过、难受)

2、师讲解并描述故事其次段:谁走过来了?白兔望见小树丫丫了吗?它在干什么呢?(幼儿自由地讲解并描述)小狗走过来时是怎么做的?丫丫感到怎样?(很痛)师出示小象:小象走过来了,它会怎么做呢?(幼儿自由探讨,进行讲解并描述)

3、老师讲解并描述故事第三段:丫丫留下了一片金色的叶子,它在等待什么呢?

4、老师接着讲解并描述故事的最终一段(小狗走过树下这片金色的树叶是丫丫送给小象的礼物。)

师:小狗、白兔、小黑熊有没有拿到树叶?为什么它们摘不到树叶?丫丫把金色的树叶送给了谁?为什么要送给小象呢?(因为小象帮助了丫丫)

三、老师完整讲解并描述故事,幼儿观赏。

师:故事好听吗?我们再来听一遍。(幼儿完整地观赏故事)

师:小挚友,你们喜爱故事里的谁呢?为什么喜爱它?(喜爱小象、帮助别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应当去关切、帮助他。小挚友,你帮助过别人吗?你帮助过谁?你是怎么帮助他的?(引导幼儿与自己的好挚友讲讲)

师:帮助别人后,你心里觉得怎样?(兴奋、快乐)师小结:帮助别人是一件很欢乐的事情。

活动延长:

做礼物

师:小挚友,有没有人帮助过你呢?你们想不想也送件礼物给帮助过你的人呢?老师给你们打算了很多的材料,等会儿请你们自己动手做一件礼物送给帮助过你的人。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设计——创编诗歌“梳子”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创编诗歌“梳子”

一、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美丽的意境。

2.引导幼儿初步仿编诗歌,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建力。

二、打算

汉字、小卡片(每组一盒)、幼儿已熟识的诗歌

三、过程

(一)观赏重现

1.回忆诗歌名称并出示“梳子”汉字。

2.复习回忆诗歌内容。

3.观赏配乐诗歌朗诵,老师出示相应的汉字。

4.幼儿听音乐,完整朗读诗歌。

(二)仿编诗歌

1.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梳子”与“头发”的关系。

2.请个别幼儿示范仿编

3.把幼儿分成六小组进行仿编(每组一盒卡片、汉字)

4.沟通仿编的诗歌

四、建议与提示

1.延长活动,幼儿边听配乐诗歌边写诗歌内容。

2.适合5~6岁幼儿。

附诗歌:

梳子

妈妈用梳子,梳着我的头发。

我也用梳子,梳着妈妈的头发。

风是树的梳子,梳着树的头发。

船是海的梳子,梳着海的头发。

2022语言活动教案谁会这样

活动目的:

1.感知各种动物的运动特征。

2.初步学会唱《谁会这样》,并能用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打算:

小鸟头饰一个,《小鸟飞》和《谁会飞》磁带录音一盒。小鱼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律动。

伴随着《小司机》的音乐入室。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司机开车的动作,边唱歌边进活动室。

2.师幼问好。

师:小挚友们好。

3.练声:《布谷鸟》。

第一遍:要求用自然的声音练唱。

其次遍:能配上动作进行练唱。

4.学唱歌曲。

(1)以谈话的方式引入,激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刚才我们练声歌里的布谷鸟给你们出了个题目,现在大家一起来听听它说了什么?

(1)你们知道谁会飞?

(2)它是怎么飞?

5.幼儿自由回答问题,激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1)出示小鸟头饰,激发幼儿的爱好。

师:你们看看我请来的这只小鸟,它是怎么飞的?

(2)师扮演小鸟角色表演歌曲,引导幼儿理解歌词

2022语言活动教案拼小人

活动目标:

1.感受多种运动姿态,会用简笔画表现一些运动的姿态,并能有节奏地念儿歌。

2.能依据儿歌的格式,替换中间部分的短句进行仿编。

3.体验仿编的胜利感,培育对体育运动的酷爱。

活动打算:

1.幼儿谈论过奥运会、全运会或自己参与的多种运动项目及相关姿态、动作。

2.幼儿初步会念儿歌《拼小人》。

3.塑料圆片、拼小人用的火柴棒、纸、笔、黑板、诗歌图标等。

4.《健康歌》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复习《健康歌》,导入活动。

1.在《健康歌》伴奏下,幼儿边唱边跳进场。

2.引导幼儿说说:我们做了哪些运动?

二、复习儿歌《拼小人》。

1.引导幼儿边看图标边复习儿歌。

2.幼儿朗诵儿歌2--3遍。

三、老师指导幼儿仿编儿歌。

1.谈谈我们宠爱的运动项目。

老师:你还知道哪些运动项目?你最喜爱的运动项口是什么?

2.老师以淘气的小人还会做哪些运动为题,引发幼儿的仿编爱好。

3.老师用简笔画画出运动项目,启发有困难的幼儿先用火柴棒和圆片拼摆小人的运动姿态,再照样子画。

4.幼儿之间相互观赏作品。

四、幼儿独立或与同伴合作仿编儿歌。

1.激励幼儿开动脑筋仿编儿歌,提示幼儿留意动词的运用。

2.集体朗诵仿编儿歌,体验胜利的欢乐。

2022语言活动教案鱼儿游

学习目标:

1.学说儿歌,并尝试用动作表现儿歌内容。

2.尝试依据儿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音乐,初步发展音乐观赏实力。

3.通过嬉戏活动,进一步驾驭前、中、后的位置关系。

活动打算:

1.《鱼儿游》儿歌。

2.两至三首不同类型的歌曲。

活动过程:

1.出示《鱼儿游》儿歌,和幼儿一起说儿歌:

鱼儿游

鱼儿游向前,

鱼儿向后转,

向上跳一跳,

转个大圆圈。

2.请一位幼儿按老师的指示,做向前游、向后转、向上跳和转圆圈的动作,给其他幼儿做示范。

3.播放两至三首歌曲,请幼儿从中选出适合为扮演鱼儿游动做伴奏的音乐。

4.播放音乐,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条鱼,随着音乐,一边说儿歌,一边做动作。

5.音乐停下来时,老师请幼儿做造型,并依据当时幼儿的位置,帮助他们巩固和加深理解前、中、后的概念。

活动评价:

1.能说儿歌《鱼儿游》,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2.有初步的音乐观赏实力。

3.能说出自己的位置。

2022语言活动教案大羽毛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情节和角色的特点,理解词语如狡猾、生疏人、五彩缤纷、得意等。

2、知道不能吃生疏人的东西,遇到危急时要镇静、机灵,懂得如何爱护自己。

活动打算:

大公鸡嘟嘟、小袋鼠贝贝、小猪宝宝和大嘴狼的图片。语言磁带。

活动过程:

一、老师通过提问引出话题。

老师:你遇到过生疏人吗?生疏人要给你东西吃的时候应当怎么办?

二、老师依次出示大公鸡嘟嘟、小袋鼠贝贝、小猪宝宝的图片,引起幼儿的爱好。

1、这三个小动物遇到了生疏人,让我们一起来想想他们会遇到什么危急?又是怎样动脑筋解决的?

2、激励幼儿大胆想象、揣测故事内容、

三、老师有感情地讲解并描述故事。

1、老师:三个小动物喝了什么东西以后变得晕乎乎的?谁绑架了他们?当三个小动物知道自己犯了错,都是怎样说的?(引导幼儿尽量用故事中的语句回答,理解生疏人的含义)

2、老师讲解并描述故事的第6段。

老师:黑猫警长为什么去追那辆汽车?小动物们又是怎么办的?

3、老师讲解并描述故事第7段。

老师:狡猾的大嘴狼甩掉黑猫警长后,它对小动物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理解狡猾的含义)

四、启发幼儿创编故事的结尾,揭示故事结局。

1、激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用较完整的语句进行讲解并描述。

老师:假如你是三个小动物中的一个,你有什么好方法开脱离危急?你们的方法都很好,我们来听听三个小动物想出的方法是什么?

2、讲解并描述故事的最终一段。

五、老师播放语言磁带,让幼儿完整地观赏故事。

2022语言活动教案《摇篮》附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用连贯、美丽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依据图片、动作的提示,理解歌词并填词演唱。

3、体会安静、美丽的合唱效果给人带来的享受。

活动打算:

物质打算:背景图、音乐《摇篮》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场。

请小挚友随着音乐的弦律入场。

二、练声《农场里》

起立-(演唱要求)坐下--评价

三、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出示小娃娃:小娃娃玩累了。想睡觉,怎么办?

2、怎样来哄小娃娃睡觉?

3、你们听,老师是怎么样来哄娃娃睡觉的,嘘?(老师深情的哄娃娃睡觉,示范歌曲一遍)

四、依据图片、动作,理解歌词。

1、歌曲哪些是摇篮?(依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他们摇着哪些宝宝呢?(依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还有谁呢?

4、白云\浪花\风儿是在干什么?(引导幼儿分别做飘.翻,吹的动作)

五、完整地演唱歌曲。

1、观赏旋律一遍,感受旋律安静、美丽的意境。

2、用动作。图片提示,尝试把歌词填入,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

3、第三遍引导幼儿用连贯、美丽、温柔的声音演唱。

(探讨:星宝宝、鱼宝宝、花宝宝都睡着了。不能把他们吵醒,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呢?)

4、第四遍合作演唱。两位幼儿结伴。用手搭成摇篮。深情地演唱歌曲。

六、分角色合唱衬词。

1、老师唱歌词,幼儿哼唱衬词。

2、男女分角色合唱2遍。

七、尝试运用已有的阅历仿编歌曲。

1、老师示范作一幅以蓝天与月亮为背景的画,引导幼儿仿编。

提问:蓝天除了是星星的摇篮,还可以是谁的摇篮。

大海又可以是谁的摇篮呢?

活动延长:

还有哪些是摇篮,摇着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编一编,唱一唱好吗?

教学反思:

唱歌、跳舞,歌表演幼儿是特别喜爱的。对于观赏美音乐,却肯定须要老师的细心引导和观赏意境的刻意布置,才能使幼儿真正学会感受到其中的含义。

在《摇篮曲》音乐观赏活动中,要达到的活动目标有两个,一是尝试用语言和动作表现《摇篮曲》柔软、安静的音乐特点,二是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浓浓爱意。

在活动过程中,我细心导入活动,创设睡觉意境,自然进入活动主题,以嬉戏方式让幼儿静息,以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说说妈妈使宝宝快快入睡的方法,讲故事、唱歌等。

我一边歌颂《摇篮曲》,一边做哄宝宝入睡的动作,头和身体也随之稍微摇摆。孩子们表现的都很好。似乎真的睡着了。

然后师幼一起表演爸爸妈妈唱《摇篮曲》哄宝宝入睡。

然而,当我播放音乐时,却引起了不少孩子的惊呼声、欢乐声,哪里是哄宝宝睡觉啊!分明就是冲锋号吹响了一般。

原来,因为《摇篮曲》是美声唱法,声音音色饱满,底气十足,加上初始时音量涉嫌稍大,孩子们乍然一听,很震撼,后来,在我的一再示意下,把音量调得稍小一些,引导孩子们再次观赏,才渐渐达到了目标。反复观赏时效果就比较志向了。

感情的表达有时美声唱法是最丰富的。经过反复探究,把握好音量调的凹凸,老师的引导、意境的创设,幼儿还是能基本达到活动目标,这次美声唱法观赏活动使我初步积累了有关方面的阅历和感觉。我深刻的体会到,对于此类音乐的观赏教学我还很缺乏专业水准和阅历,尤其是教学活动中美声唱法方面的学习更应当加强。

2022语言活动教案蛤蟆吃西瓜

活动目标:

1、学习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

2、能依据自己的生活阅历想出帮助蛤蟆的新方法。

活动打算:

1、图片7幅。

2、课件《蛤蟆吃西瓜》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师:小挚友们看看,这是什么呀?(一片西瓜地)

二、理解故事内容

1、师:有一只蛤蟆,种了一块西瓜地。夏天到了,西瓜成熟了,一个个长得又大又圆。眼看着西瓜越长越大,可是蛤蟆想不出吃西瓜的好方法。蛤蟆心里真焦急啊!小挚友你们来帮它想个吃西瓜的好方法吧?

(幼儿自由想象、讲解并描述)

2、出示图片二、三师:蛤蟆的好挚友青蛙来了,青蛙帮它想了什么方法?(幼儿视察图片)师:青蛙的这两个方法好不好?为什么?(请幼儿说说理由。)师:那我们来看看蛤蟆是怎么说的?(老师讲解并描述其次、三段故事)

3、出示图片四师:蛤蟆和青蛙没方法了,就到瓜地旁边去玩。在路上,它们捡到了一根什么?(竹管)蛤蟆望见竹管,一下想出了好方法。小挚友猜猜看,它们想出了什么好方法?(幼儿讲解并描述)

4、出示图片五、六师:蛤蟆和青蛙究竟想到了什么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师讲解并描述第三、4段故事。再请幼儿讲解并描述。)

师:蛤蟆和青蛙吸呀吸,肚子吃得圆滚滚的,再也和喝不下了,可西瓜汁还在不停地往外流,都奢侈了,这时蛤蟆是怎么做的?幼儿回答。

师小结:蛤蟆在竹管上装了一个水龙头,这样就可以随时开关了,而且他们还在水龙头上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免费供应西瓜汁。

师:蛤蟆动脑筋想出了好方法吃到了西瓜汁,那甜甜的西瓜汁蛤蟆有没有一个人吃?它是怎样做的?

师小结:看看,这下小动物们可快乐了,他们排着队轮番喝起了西瓜汁。喝过西瓜汁的动物都说:蛤蟆种的西瓜真甜!

5、幼儿完整地观赏故事(观看课件)师:这真是个好玩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完整地来把这个故事观赏一遍。

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蛤蟆吃西瓜)观看图片完整讲解并描述故事。

6、师:你们喜不喜爱蛤蟆,为什么?

蛤蟆种西瓜是爱劳动的蛤蟆蛤蟆想方法是爱动脑筋的蛤蟆蛤蟆免费供应西瓜汁是关切别人的蛤蟆师:我们小挚友要像这只蛤蟆一样爱劳动、爱动脑筋、关切别人。

2022语言活动教案欢乐的果园

活动目标:

1、观赏散文诗,并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初步了解一年四季果树的改变。

2、能大胆地讲解并描述和表演,发展幼儿口语表达实力和想象实力。

3、感受丰收和挚友带来的欢乐。

活动打算:

1、环境布置:梨树、桃树、苹果树组成的果园,《摘果子》、《高高的苹果树》的音乐

2、头饰:小蜜蜂、小鸟、小兔

活动过程:

一、起先部分

1、带幼儿进果园,激发幼儿爱好。

小挚友们,今日老师带大家去果园玩玩好吗?(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随《摘果子》的音乐进入果园)

2、说说果园里有什么?

3、(老师手指三棵果树)那这三棵果树究竟是什么树呢?想知道吗?那老师给大家来念一篇散文诗吧。

二、基础部分

1、老师朗诵散文诗,幼儿理解内容。

(1)谁还记得刚才老师念的散文诗叫什么题目?(幼儿说:欢乐的果园,老师在黑板上出示字《欢乐的果园》)那你们知道这三棵是什么果树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了解梨花是白白的,桃花是粉色的,苹果花是红红的。)

(2)什么时候果树上会开出这些花呀?(幼儿说春天,老师在黑板上贴出春),你觉得有了这些花,果园怎么样?它会感到怎么样?这个时候谁会来呢?它来干什么?

(3)夏天到了,(贴出夏字)果树上长满了什么?(幼儿说叶子,果子)(老师在果树上贴绿绿的果子,并帮助幼儿理解沉甸甸的果子是什么意思。)谁来到果园里呢?小鸟来干什么?

(4)接下来,小挚友们请看,刚才绿绿的果子,现在变得怎么样了?(老师贴出大梨、桃子、苹果)(引导幼儿说:黄澄澄的大梨,粉粉的桃子,红红的大苹果),你们说这是什么季节呀?(贴出秋字)秋天到了,果园里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子,谁来了?

(5)(老师翻出白色的一面,变成雪白的果树),现在果树什么变成这样啦?小挚友们想想看,这又是什么季节,果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幼儿探讨,并理解冬天到了,下雪了,雪花落在果树上,就好象穿上一件雪白的衣裳。)这是什么季节?

2022语言活动教案谁和谁好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体会挚友之间的友情。

2、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会用动作表现诗歌内容。

3、会用谁和谁好的句式仿编诗歌,感受诗歌带来的欢乐。

活动重点:

学习有感情的朗诵儿歌,会用动作表现儿歌内容。

活动难点:

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活动打算:

课件、小图片(白云、蜜蜂、蝴蝶、小挚友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爱好。

1、师:小挚友,这里有这么多小挚友,你们有好挚友吗?你的好挚友是谁?说个大家听听。

2、幼儿自由回答。

3、小结:每个人都有好挚友,挚友之间要有礼貌,不吵架,不打架,相互帮助,相互谦让。

4、今日,老师也带来一首关于挚友的诗歌,名字叫《谁和谁好》。

二、观赏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出示图片。

(1)小挚友,你们看到了什么。

(2)谁和谁好,是怎样好的。

(3)树还可以和谁好,鸟儿还可以和谁好?让幼儿说一句话。

(4)小结:树和鸟儿好,他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为什么他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小结:因为树是鸟儿的家,离得近,每天在一起,所以他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2、出示图片。

(1)你们看到了什么,还听到了什么?

(2)蜜蜂还可以和谁好,花还可以和谁好?让幼儿说一句话。

(3)小结:谁和花好?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蜜,花儿哈哈笑。为什么蜜蜂和花好?小结:是呀,花里面有花粉,蜜蜂每天都要去采花粉然后带回家酿成香甜的蜂蜜。

3、出示图片。

(1)你们看到了什么,还听到了什么?小挚友之间又做了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2)我还可以和谁好?让幼儿说一句话。

(3)小结:谁和小挚友好,我和小挚友好,大家唱起歌,一起上学校。

4、朗诵儿歌,体会意境。

(1)现在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把诗歌完整地说一遍。(老师边说边指图)

(2)师幼说。(老师说一句,大家说一句)

(3)你们说的特别棒,我们给儿歌加上好看的动作再来说一说。

三、嬉戏,会用谁和谁好仿编诗歌。

1、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了诗歌,那我们来玩个嬉戏,(给幼儿发图片)老师拿出图片找到自己的好挚友,并且说一句话。

2、让幼儿自己找到好挚友,用谁和谁好说一句话。

延长活动: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挚友,让我们到外面的世界去找一找好挚友吧,并且用谁和谁好说一句话。

附:诗歌《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鸟儿和树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谁和谁好?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蜜,花儿哈哈笑。

谁和谁好?我和小挚友好,大家唱起歌,快乐又欢乐。

2022语言活动教案《月亮》附反思

活动目标:

1.观赏诗歌,能理解作品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美。

2.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正确运用量词:湾、棵。

3.运用自己积累的阅历大胆想象,尝试仿编诗句。

活动打算:

教学挂图,配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谈话导入

师:你们看到过月亮吗?

幼儿:月亮在天上;晚上才有月亮;有时候清早还能看到月亮等

师:你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圆圆的、亮亮的;有时是弯弯的像香蕉。

老师小结:小挚友说的特别好,今日老师给小挚友带来了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歌,我们一起观赏

二、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1.老师富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诗歌。

师:诗歌的题目是什么?你们听到诗歌里说了什么?

幼儿可以泛泛地说

2.幼儿看图片,再次观赏老师配乐朗诵。

提出观赏的要求:诗歌里有谁?他们在哪里看到了月亮?

(1)师:小鸟在哪里看到了月亮?它说了什么?

(2)师:青蛙在哪里看到了月亮?他说了什么?

(3)师:宝宝在哪里看到了月亮?他又说了什么?

三、深化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1.幼儿在老师带领下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留意语调的温柔及量词的运用。

2.组织幼儿探讨。

(1)师:月亮真的挂在树梢了吗?为什么说树梢挂一个月亮?

幼儿:这是月亮的光照在树梢上。

师:小鸟为什么说:月亮和我好?

幼儿:月亮给小鸟照亮了路;月亮看着小鸟睡觉,月亮喜爱小鸟。

老师小结:小挚友说的都有道理,月亮光撒在了树梢上,远远望去似乎在高高的树梢上挂着一个月亮。

理解词:挂

师:这里用了一个好听的词:挂,请小挚友做一个挂的动作,

老师示范用挂说一句话:墙上挂着一个包。

请幼儿也用挂说一句话。

幼儿:架子上挂着一块毛巾;晾衣架上挂着一件衣服等。

(2)师:为什么诗歌中说池塘里漂一个月亮?池塘里真的有月亮吗?幼儿:在池塘里看到的是月亮的影子。

师:月亮的影子浮在水面,看起来月亮似乎漂在水面一样,什么东西还会漂在水面?幼儿:纸会漂在水面;塑料汽车会漂在水面等。

师:为什么青蛙说:月亮和我好

幼儿:月亮的影子漂在池塘里,,青蛙以为月亮来和他玩

幼儿:月亮的影子一会有,一会就看不见了,青蛙以为月亮和他玩捉迷藏,所以,青蛙说月亮和他好。

老师小结:在光明的夜晚,水面上就会出现月亮的倒影,所以看上去似乎池塘里漂着一个月亮,当微风吹来,水波荡漾,月亮的倒影若隐若现,似乎在和青蛙捉迷藏,所以青蛙说月亮和我好。

(3)诗歌中还说脸盆里盛一个月亮,你们是怎么认为的?

幼儿:脸盆里看到的月亮也是月亮的倒影。

师:为什么用一个词:盛来说?

幼儿:盆里盛有水,月亮的倒影在水中,所以要这样说

幼儿:似乎盆里放了一个月亮。

师:宝宝为什么说月亮和我好?

幼儿:月亮来到宝宝的盆里,宝宝觉得月亮喜爱她

师:假如在你的盆里看到了月亮的倒影,你是什么感觉?

幼儿:我觉得很惊异;我觉得很兴奋。

师:宝宝的水盆里有一个月亮的倒影,就像盆里盛着一个月亮一样,宝宝在玩水,月亮的倒影就像和宝宝玩起了捉迷藏,宝宝快乐极了。所以宝宝说月亮和他好。

3.师:我们明白了诗歌的内容,你们喜爱这首诗歌吗?最喜爱那句诗,请幼儿读出来。

4.师:这首诗写的是在静静的晚上,月亮静静地来和小鸟、小青蛙、宝宝玩,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要用温柔的语气,心情开心的读。请全体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加些动作来表现

四:创建性仿编

1.你们还在那里看到过月亮?(启发幼儿说出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月亮)

2.老师出示小河、小鱼的图片,激励幼儿运用图片仿编诗歌。

3.还有哪些小动物在什么地方也看到了月亮?请幼儿把想到的画在纸上,然后尝试按诗歌的句式说出来。

活动反思:

从整个活动看,层次清晰,层层递进,每一环节过渡自然,整个活动比较顺畅。老师的提问具有层次性,能将回忆性提问、体验性提问和创建性提问融合起来,引导幼儿主动思索,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开动脑筋,大胆质疑,达到了良好的师幼互动。整个活动氛围宽松,老师对教材的把握也比较到位,对诗歌的情感特征、重点句、词的分析比较精确,老师在活动中情感的投入感染着幼儿,使幼儿在活动中也很投入,尤其是幼儿在朗读诗歌的时候,幼儿能做到深情并茂,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内容多,用时长,所以,将这个活动内容分成两个课时,把目标3:尝试仿编诗句。放在其次课时,这样效果会更好。还有一点:老师的提问感到有一点多,如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会缩短课堂时间,避开幼儿疲惫。在教具的运用上,假如能运用动画让幼儿目睹月亮的倒影在水中忽明忽暗的情境,幼儿对诗歌的理解会更深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